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尝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语文是学生打下语言基础的关键阶段,而初中语文则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阶段。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衔接。

一、教材内容的衔接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其中,初中语文教材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技巧和批判思维能力。

为了使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衔接得更加自然和顺畅,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 渐进式难度设置:小学语文教材应逐渐引入一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或文本类型,以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要求。

2. 主题延伸: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在一些重要的文本中,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或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为初中课程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知识梳理:初中语文教材可以对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或总结,帮助学生将小学期间学习的知识与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衔接。

二、教学方法的衔接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本写作技巧,而初中语文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为了使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学方法衔接得更加连贯和有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例如课堂讨论、阅读分析、写作指导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逐渐熟悉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

2. 课堂活动的延伸:小学语文教学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与初中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剧本创作、文学讲座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并培养其学科素养。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等能力。

这些能力在小学阶段就应该通过课堂上的一些启发性教学方法进行培养。

三、评价体系的衔接小学和初中语文教育需要建立一套衔接顺畅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则是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能够顺利过渡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介绍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配合和家校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讲述。

一、统筹规划课程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首先要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各个年级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以及跨学段知识的无缝过渡。

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不同知识点的学习,确保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中小学语文教学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讲授、示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复习和巩固知识时,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作品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教师配合和指导在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中,教师的配合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重点突出难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此外,教师还要与学校其他学科的老师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四、家校合作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不仅需要学校的配合,家庭的支持和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应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家长可以多与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

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

谈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谈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谈 谈 中小 学语 文 教 学 的衔 接
孟利 霞

性, 有效地提高初 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衔 接 问题 的找 出并解决 对小 学语文 教 学 有借 鉴 、警示 、指 导作用 ,对 中学 有 前瞻性 ,对小 学的薄 弱环 节可 以及 早 加强 ,从 而全 面夯实 学生 的语文 基 础 ,集力精 力把 劲儿 用在 刀刃上 ,可 重要 任 务 。 避免 中学 的重复教学 , 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 词 :中小学语文 教 学 衔接 二 加 强 学生 非 智 力 因素 的 培 记 得作 家柳 青说 : “ 生的道路 养 ,做 好 学 习 习惯 的 衔 接 。 人 是很漫长 的, 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 小学语 文教师应 引导学生形 成 特 别是 当人 年轻 的时候 。”确 实 ,人 丝不苟 的学 习态度 ,通过各 种方 式 生 最关键 的 只有几步 ,如果每 一步都 让 学生养 成熟 练使用 常用字 典 、词 典 比别人 强一点 点 ,那 么几步 下来 ,你 的习惯 ;养成 书写规 范 、工 整 ,格 式 的优势将 十分 明显。可在 小学 到初 中 行 款正确 的 习惯 :养成 课外读 书看 报 的这一 步 中却 出现 了很 多的 问题 :学 的习惯 ;养 成独 立思 考的 习惯 ;养 成 生 学习兴 趣锐 减 ;家长 疑惑 ,中学老 看 书做笔 记 ,随 时积 累有用 知识 的习 师 抱怨 ……面对 这些 问题 ,有 的说 是 惯 ; 养成订正错误 、 修改文章的习惯。 中小学教 材 的不衔接 ,有 的说 是 中小 习惯 的力 量是 巨大 的。学生 如果能 在 学 教师教 法 的不衔接 ……促进 中小学 小 学 阶段 养成 学 习语 文 的 良好 习惯 , 语 文教学 的衔 接 ,是 当前 新课 改的一 那 么升上 中学后 就能更 快地适 应任 务 个 重要任 务。 因此 ,作为 一名 初中语 繁 重而节 奏快 速 的学 习。 总之 ,尽 量 文 教师 ,应 当掌握 中小学 语文 知识 的 消 除学生 的依 赖 ,培养 较强 的 自学 能 衔 接点 ,搞 好新 旧知识 的桥 梁工作 , 力 和创新 精神 ,让学生 真正成 为学 习 注重 自己的教学方法 , 才能有的放矢 , 的主人 。同时 ,老师要 在课 堂上 ,运 提 高教学 质量 。如 何做好 中小 学语文 用 灵活 多样 的教学方 法 ,激发 学生 学 教 学地衔 接 呢?笔者认 为 ,可 以从 以 习语文 的兴趣和欲望 , 使学生在活学 、 下几个方面人手 : 乐 学 中提 高语 文思维 能力 。最 关键 的 温故 知新,适 当复习小学语 是 能够培养学生 自主合作学 习的能力 , 文重点 内容 ,做好记忆、思维的衔接 。 使 集体 的力量 得到 了升华 。或 许小 学 七年级学生 面对增 多的课程和加 的有些课 目也 可 以作 这方面 的常识 。 难 的课 文,难易有 诸 多不适应 ,适 当 发 扬写 日记 的 良好 习惯 ,把 写 日记 当 复 习小 学语 文重点 内容一下 十分必要 。 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手段。有人说 : 是 把握 住 记忆 特 点 一 一 机 械记 ”日记很小 ,只容得下我一个人 ,日记 忆 ,让 学生 大量 背诵古 典诗 歌 、名 言 很 大 ,又可包罗万象 。”由于 日记 特殊 警 句。这是记 忆诗 歌的黄 金时 期。二 的魅力 ,决 定 了 日记提 高一个 人 的语 是 根据思 维特 点 ,由形象 思维 向抽象 文 能力乃 至人 的本领 的特殊 作用 。记 思 维过 渡,适 当重视形 象思 维。如充 日记是小 学时 形成 的 良好 习惯。需 要 分 利用 电教设备 的视 听效果进 行直观 在 中学巩 固好 发扬好 ,使它 成为学 习 教 学 ,使抽 象语 言形 象化 。用游戏 、 语文 的助推器 。 表 演 、比赛 等方法 向新 生展示 语文 丰 三 高 度 重视 学 生 自主 意 识 与 自 富多彩 的广阔天地。 学能力的培养 , 做好学 习方法的衔接。 中小学教 师应坚持 以素质教育 观 中学语 文教材 的内容增加 了 ,难 点 指导课 堂教 学改革 ,重点 围绕如何 度 也加 深 了,知识点 增多 了 ,要求 学 充 分调 动学生 学习积极 性 ,以培养创 生 具有一 定 的独立思 考能力 与 自学 能 新 精神 和实践 能力为核 心来确 定 自己 力 。因此 ,在小 学高 年级 阶段 ,教 师 的语文教 学思 路 ,为奠定 基础 学科 的 应 有意识 、有步 骤地教 给学 生一套 行 基 础而努 力。 中小 学 的语 文教 师可 以 之 有效 的语文 学 习方 法 ,如 怎样抓 好 起教研 ,中小 学教师 相互 听课 ,扩 预 习—— 听课 ——复 习—— 作业 —— 大 交流是 做好 磨合 、衔 接 的最 有效 的 单 元小结 五个 环节 ;怎样掌 握好基 础 方 式。加强 中小 学语文 教学 衔接 ,加 知 识 ;怎 样进行 文段 阅读 ;怎样做 好 强 对 中、小 学语 文教 学 内容 、要求 、 知 识整 理与归 纳 ;怎样 运用 科学记 忆 方 法 、手段 的差 异 的探 讨 ,提 高教 师 法 提 高学 习效 率 等。在此基 础上 ,教 教 学的针 对性 ,提 高学 生学 习的 目的 师 可让 学生运 用学 到的方 法 自学 ,充 但 要 紧处常 常只有 几步 ,特 别是 当人 年轻 的时候。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 使 中 小学的语 文教 学具 有连 续性和 统 性 ,使 学生 的语 文知 识和 能力都衔 接 自如 ,是 摆在我 们教 师 面前 的一 个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进行衔接。

只有做好衔接工作,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一、课程内容衔接在中小学教学中,语文课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老师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前后课程的衔接,让学生能够理解新知识和之前所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一篇古文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二、教学方法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以适用一些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适用更多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在不同学段的衔接过程中,要注意相应教学方法的调整和过渡,使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

三、语文知识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还需要注重语文知识的衔接。

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之间对语文知识进行连接、拓展和深化。

比如,在小学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课文朗读和背诵积累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

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写作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巩固语文知识。

四、评价和反馈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和反馈也是重要的衔接环节。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情,合理选择评价方式和标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于小学生,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图示评价的方式,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对于初中和高中生,可以采用书面评价,注重对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的评价。

通过科学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五、师生关系衔接最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还体现在师生关系上。

在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当逐渐从亲近和关怀到师生合作。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一点思考
象 , 当一 部分 刚升入 初 中的学生 , 语文 学 习感 到很 相 对 不适应 , 习兴趣 减退 , 习质量 下降 。很 多 学生 开 始 学 学
2从学 生生 理 、 理角 度来 看 , 年 级学 生和 初 一 . 心 六 学生存 在的 明显差异 也不 容忽 视 。虽 然仅仅 相差 一 年 多的时 间 , 但在 这一年 左右 的时 间里 , 多数学生 恰恰 大
语文教学衔 接 观摩研 讨 活动” 。活 动结 束后 , 我对 六 年 级课 堂的积极 活跃 与七 年 级课 堂 的 被 动沉 闷, 触颇 感 深 。为什么仅仅相 隔几个月 , 生在课 堂上 的表 现变化 学 竟如此之大 ?平时教学之余 , 针对 初一新 生在语 文科 目 上存在 的系列 问题 , 也常有感 叹 、 评论 , 曾探讨 过 中小 也 学语文教学方面存在 的差 距 。但 这次 观摩活 动 , 引起 了 我更深层次 的思考 。作为初 中语文教 师 , 我认 为我们有 义不 容辞 的责任 去弥合 、 消融 这种差 距 , 而使学 生在 从
参考文献
[] 1 李莉. 浅议语 文接 受性 学 习和探 究性 学 习E ] J.
卫 生 职 业 教 育 ,0 7 1 ) 5 . 2 0 ( 2 :4
活用作 动词 , 学习” 苏 教版 的解 释 是“ , 以道 为师 ” 两 者 ,
孰对孰错 ?“ 苟富贵 , 无相 忘” 中的“ 到底是作 “ 相” 相” 互
2 4 中学 教学 参考( 上旬 )2 1・ 。 2 5总第 1 1 2 期
怀疑 自己, 始越 来越 不相 信 自己。究其 原 因 , 要 有 开 主
以下 几 点 :
开始 进入身体迅速 发育期 , 理发展 也开始 出现成人 化 心
倾 向。这 些身心特 点使得他 们 的心 理状态 处于极不 稳

如何搞好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

如何搞好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

如何搞好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衔接不畅,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因此,值得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

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衔接不畅,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因此,值得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呢?一、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学目的是关键,是起点;要实现教学目的,就要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及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而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非常必要。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发现,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是可行的,其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学、学生学习语文的空白点是可以找到并予以加强的,关键是小学与中学的相互延展、靠拢、衔接和磨合。

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延续性,哪个环节出了偏差或问题,都将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而现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结合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衔接的依据。

二、搞好中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的策略1、研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差异。

现代文阅读方面: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中学“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理解和分析评价方面,由小学“理解主要内容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发自己的判断”,到中学“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中学还作了鉴赏方面的要求,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

如何进行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研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衔接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研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和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差异首先两个学段所面对的学生方面的差异:诸如学生年龄特点的差异,学生思维水平的差异、学生理解水平的差异、学生见识的差异等等。

其次是初中语文和小学语文所传授的知识方面的差异:小学语文讲授的是汉语最基础的知识,是为学生能更好的学习语文打基础的知识。

如拼音知识、字词知识、句子知识和阅读基本理解的知识。

初中语文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包括语感的培养,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对阅读知识的运用,对修辞的理解运用、作文以及对经典的文言文的理解与赏析。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改变上:第一、教学内容的改变: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

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字词的识记和对文章内容的浅层理解,思维难度不大。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加深、增多、篇幅加长,知识点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知识点除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

初中语文的范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章思维更缜密一些,知识性更强一些。

第二、教学方法的转变(一)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

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

中学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

再加上班额较大,老师不可能做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小学语文知识如何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衔接

小学语文知识如何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衔接

小学语文知识如何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衔接随着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语文学科也从单纯地学习基础知识扩展到注重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发展。

因此,如何有效衔接小学语文知识和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知识如何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衔接的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应重点学习字词的认读、词组的搭配以及句型的构成等基础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是进入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石。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水平。

然而,很多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初期,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导致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欠缺。

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为初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故事、诗歌和文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而初中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阅读理解和阅读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衔接小学语文知识和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文章的主旨、结构、情节等要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三、提供连贯性的教学过程和教材为了将小学语文知识与初中语文进行有效衔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连贯性的学习环境和教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引入一些初中语文的教材和题目,通过梳理和复习小学阶段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项目和任务,将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

例如,要求学生撰写续写小说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包含某种修辞手法的短文等等。

这样的任务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小学语文知识顺利衔接到初中学习中。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过渡与衔接是指教学过程中,将前一阶段学习成果与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无缝衔接起来的过程。

在新课标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过渡与衔接显得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促进学习的连贯性和深入性。

以下是我对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过渡与衔接的一些思考。

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由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开展有趣的课堂活动、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等,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连贯性。

新课标强调的是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每个知识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我们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强化知识点的联系和连贯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在学习古文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文中的词语、句子结构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将古文与现代文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和作用。

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设置和组织。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我们在过渡与衔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设置和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一些与当代生活相关的古典诗词,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建议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建议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建议
• 中小学语文衔接概述 • 教学内容与方法衔接建议 • 学生能力培养衔接建议
• 教育教学环境衔接建议 • 教师专业发展衔接建议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中小学语文衔接概述
衔接教学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中小学语文衔接教学是指在小学 和中学语文教学之间建立联系, 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适应中学 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传承与创新
教师应尊重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形成新的班级文化,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同时, 也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开放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挑战 。
05 教师专业发展衔接建议
深入了解教学大纲与要求
熟悉课标要求
教师应深入研究和熟悉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各阶段的教学 目标和要求,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指导。
在中小学衔接阶段,注重启发性教 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 考能力。
个性化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个性化 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 适应中学语文学习。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01
02
03
04
推荐优秀读物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推荐适合的优秀读物,引导学
生走进阅读的世界。
阅读活动组织

阅读策略训练
教授学生浏览、略读、精读等阅 读策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
解文本的能力。
增加阅读量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提升阅读 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从写作能力到表达能力的提升
句子结构训练
从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步 训练学生构建复杂句子的 能力,为写作和表达打下 基础。
段落写作训练
指导学生进行段落写作练 习,学会围绕一个中心思 想展开论述,提高逻辑思 维能力。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近年来,新课标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新的课标对课程设置、知识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要求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这些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而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成为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内容上来看,新课标要求教师减少知识点的数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过去的教学方法可能过于注重记忆和灌输式的教学。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将课堂重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过渡与衔接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以适应新的课标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方法,要求教师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单一,多以讲授和解题的形式呈现。

在过渡与衔接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在评价与考试上,新课标提出了“能力型”的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考试形式过于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未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过渡与衔接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能力型评价与传统评价相结合,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校联系也是过渡与衔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标要求教师和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目前中小学家长普遍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学习了解不足,很难有效地参与孩子的教育。

在过渡与衔接中,教师需要开展家校联合教育活动,向家长普及新课标的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家长积极关注孩子的学习并给予支持和帮助。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教师需要从内容、方法、评价和家校联系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式与形式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式与形式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式与形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式与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转变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式与形式。

一、教材的选取在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中,合适的教材选取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确保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教材的编排应当有一个良好的过渡,确保不会给学生带来过大的阅读压力和跳跃感。

其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水平进行教材的选择和安排。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初中语文教学则更加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因此,在教材的选取上,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教材和文学作品,让他们能够有所提升。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需要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首先,需要重视语文教育的连贯性,即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为初中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基本的写作能力。

而在初中阶段,则需要更多地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分析与理解。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确保学生在衔接过渡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收益和成长。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中,教学方法的转变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文水平有限,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升,需要更多地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因此,在衔接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例如,可以通过讨论、小组活动、问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已经在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推行。

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课标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标的目标,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过渡与衔接,使得老教学模式与新教学理念能够顺利转变。

本文将围绕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展开讨论。

一、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变化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调整新课标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偏向于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对经典文本的记忆和理解。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

2. 教学内容的调整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注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际需求。

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多地侧重于古代经典文本和诗词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认真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 教学方法的调整新课标要求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讲授和传授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主导地位。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过渡与衔接的主要问题在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面临着一些过渡与衔接的主要问题:1. 教师的认识与理念的转变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深入教师的意识和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进行一次观念的转变,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求。

这需要时间和过程。

2. 教材的更新与选择新课标下的教材相对传统教学要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

教师需要选择和使用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材,更加注重教材的实际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法与技巧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法与技巧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方法与技巧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而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了确保学生顺利过渡并顺利适应初中语文学习,教师需要掌握与运用一系列的衔接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衔接方法,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

1. 逐步过渡为了使学生顺利适应初中语文学习,教师可以采取逐步过渡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指将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逐步引入一些初中语文的知识点和技巧。

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学生能够逐渐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减少学习压力。

2. 强化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因此,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必须以巩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

教师可以在小学阶段加强对词汇、语法和句式结构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有坚实的基础。

通过不断巩固基础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初中语文知识。

3. 引导学生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和能力。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更高,学习策略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理解、如何写作表达等技巧,使他们在初中时能够更加轻松地应对语文学习。

4. 整合教材内容在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内容的整合。

教师可以通过引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例子或引入初中教材中的名家作品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过渡和衔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欲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导他们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用心交接,平稳过渡——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尝试

用心交接,平稳过渡——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尝试

6年月号思想视域一、放慢脚步,循序渐进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在备课时我感觉这首诗简短易懂,于是在教案中设置了三个环节:整体感知其内容,研读赏析其语言,探究分析重点语句,问题层层深入,顺乎自然。

可是当学生齐读完诗以后,面对我的问题却有些犯难了———“思考讨论: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叫了几名学生都回答得不甚令人满意。

我很是疑惑,后来,听了同年级其他几位老师的课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太“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了,以至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必要的引导。

一位老师的话更是直指要害:他们刚从小学上来,习惯于简单的思维,甚至还习惯于儿童语言。

的确,孩子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看起来是跳了一档,实际上不过是稍微升了一级,所以在教学上就必须注意连续性。

我们有时候被“跳了一档”这个现象迷惑了,一下子就完全按中学的要求教学,忽视了衔接问题。

相对来说,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课堂上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除有大量须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一些学生就出现了跟不上的感觉。

因此,在初一上半学期这个“过渡期”内应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放慢教学进度,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才能顺利过渡到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阶段。

二、温故知新,激发兴趣初一学生面对突然增多的课程和加难的课文,难免有诸多不适应,适当复习一下旧知识十分必要。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

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新课标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过渡与衔接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课程内容的过渡与衔接1. 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熟悉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对课程内容有明确的把握,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需求。

2.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内容的连贯性和衔接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的逻辑结构。

3.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各种学习资源,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教学方法的过渡与衔接1. 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思辨能力。

教学方法要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2.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特点,设置灵活多样的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体验感。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积极的互动和讨论,培养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1. 新课标要求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点,因此在评价方式上要注意突破传统的“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2.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调整教学评价的方式和内容,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任务,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反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

1.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还要善于创新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经过思考,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好衔接工作:1、教材内容的衔接。

初中的语文教师应该研读小学的语文教学大纲,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衔接期对学生要求不要太高,设置好阶梯,不能操之过急,学习需要循序渐进。

2、教学模式的衔接。

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的衔接.3、学习习惯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养成写好字的习惯,现在的作文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卷面、字迹,特别是中、高考作文,分值很大,所以教师要抓住契机,力争每个学生都能写好字,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听讲,主动正确地做好笔记),逐渐让学生有意识地增加阅读量,因为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适当的课外读本,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方式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逐渐养成写日记、随笔的习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为以后的作文写作积累素材,所以特别要这方面的加强。

4、学习方法的衔接。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初一新生中有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差,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学科基础差,但另一部分主要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如何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进行课外阅读时,可就方法作指导,如读书的方法:选读、精读等,如何做批注等;指导学生在考试后如何正确地进行检查,考试结果出来后做好质量分析等.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几点思考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学习习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探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途径和方法,以少走弯路、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本人就如何加强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这一课题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讨,现将肤浅的心得与体会简述如下,与同行们切磋。

一、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做好学习习惯的衔接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词典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和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和看书做笔记积累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修改文章的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总之,尽量消除学生的依赖,培养其自学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老师要在课堂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

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背诵、散文介绍、组织学生来当小老师、编排课本剧、辩论、家事小法庭等等形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学,又能联系我们的生活,让课堂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人文教育的作用。

如:我上的《春》就是采用了由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来教学,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参与力都很强;上《皇帝的新装》和《羚羊木雕》的时候就编排了小短剧,学生也非常喜欢,同时还借入了辩论和法庭的环节,把内容进一步掘深,使学生听说读写中说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上完之后学生一直惦记。

最关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使集体的力量得到了升华。

或许小学的有些课目也可以作这方面的尝试。

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把写日记当成提高语文能力的一根拐杖。

有人说:“日记很小,只容得下我一个人;日记很大,又可包罗万象。

浅析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

浅析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

浅析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教学衔接1. 引言1.1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关系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衔接和延续的联系。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下语文学习的基础。

而初中语文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和深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的关系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上。

初中语文在继承小学语文基础的又有着更高层次、更深入、更广泛的内容。

比如小学语文注重学生文字的认读和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初中语文中,则需要学生更多地进行文学阅读和分析,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渡和延续关系,这种衔接关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良好的教学衔接,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更高阶段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教学衔接的重要性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由于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之间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差异,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衔接,学生容易出现知识的断层和学习的困难。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合理的教学衔接,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要求。

教学衔接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的结果。

只有通过各方的努力和配合,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有效的学习提升。

教学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展和成长。

【总字数:230】2. 正文2.1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比较是教学衔接的重要一环。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主要围绕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

学生学习课文内容,掌握文字基础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识字、词语、句子和段落的理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尝试
增城市正果中学胡柳春
各位老师、各位同行:
接张娅老师的任务,就我们这次的教研活动,安排我今天在这里作一个发言,那么,我就作一个十
分钟左右的发言吧。

发言的内容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尝试。

围绕着如何改进我们的工作方
法,顺利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平稳过渡,就这方面谈一谈。

下面就这一工作浅谈一下我的思考和尝试,
但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先谈谈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涉及到关键的两种人:一是教师,二是学生。

1、教师
中小学衔接关键之一在于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语文教师虽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异多同少。

首先是所受的教育不同。

小学教师接受的是中等师范教育(大学扩招后,升格为大学专科),原则上是不分专业的,接受的是面向小学生的教育,一般来说接受的文化知识较浅显。

中学教师接受的是高等师范教育,分专业接受专业教育,接受的是面向中学生的教育,接受的文化知识较深、较专业、较系统。

其次是教学的风格不同。

小学的教学风格是细、慢,精耕细作,注重字词,注重识记、朗读。

中学的教学风格是粗线条的、快节奏的,注重整体把握,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注重自主理解分析、灵活运用。

再次是受教育的对象不同。

小学生与初中生单从年龄上来说,相差一年或半年。

根据心理学专家研究,13岁是一个人一生中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就那么一年或半年,学生的心理就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小学六年级都还是撒娇的儿童,初一一下子就是“小大人”了。

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加上小学与初中的课程设臵不同,因此,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模式都将不同。

这,无形中就造成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出现问题。

2、学生
小学生相对中学生来说,好新、好动、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比较听话,可塑性较强,对学习的兴趣有一个从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逐渐转化的过程,但小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的发展是有限的。

而中学生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发展,对学习的目的性认识会有所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在逐步增强。

根据心理学研究,初中生的叛逆性最强。

小学生与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的教师把握不好,将导致教学上衔接不上。

二、再谈谈我们面对以上的情况而作出的几种变化。

1、管理模式的变化
小学阶段的管理基本上是班主任教师的全天跟班管理,语文、数学老师轮番轰炸,教学科目较少,教学时间充裕,搞的是人人过关,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初中则不然, 开设科目多,班主任到班时间相对有限,语文教师同时教学两个班级,教学课时非常有限,不可能再在搞轮番轰炸,人人过关,对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增高。

2、教学要求的变化
学生进入初中,文考科目由过去的两三科升为六七科,学习的科目多,且内容也比较深。

加上小学时各方面准备不充分,顿时会感到手足无措。

我们中小学的教学,基本上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也就是说:随着学历的升高,理性成分越来越多,感性成分越来越少。

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也在增高。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小学语文积累的成分较多,理解和应用的成分较少。

中学语文,积累的成分在增加同时,理解和应用的成分也增加。

相对来说,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

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细节性的东西,特别是纯记忆性的内容,只能一带而过,甚至于直接甩给。

由于班额过大,老师不可能作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

3、教学方法的变化
进入中学,新的语文教师,教学习惯、教学思路、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小学迥然不同,如果老师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学生会倍感茫然,无所适从。

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学生自学为主,而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充满着激情充满着引导。

所以,教学方法上一定有变化。

三、在弄清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一些变化后,可以作以下的一些尝试。

1、加强入学教育
七年级学生,只有十二三岁,有的背井离乡,来到一所陌生的学校,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特别是我们增城地区,好多学校都是有住宿的,他们的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对这个环境感到新奇,另一方面感到茫然。

如果此时,我们的教师高估他们,不从内心关心他们,不讲究教法,按照我们的理解直奔主题,直接进入我们教学,迅速让他们拉开差距,势必他们的茫然上升为害怕、甚至于恐惧,特别是一些从偏远村小来的胆小学生更是如此。

为此,我在教学起始年级时,前一个周都是入学教育。

首先,介绍的是我们的学校和任教本班的教师、以及本班学生状况。

让他们对所处的环境有一个大体认识,便于他们正确处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特别是引导住校学生,更应该引导他们学会如何独立生活,使他们首先从生活上适应中学教学。

然后,介绍中小学的差异,常见学习方法,比如如何上自习等等。

最后,简介语文学科。

介绍有趣的语文故事,让学生明白,语文是有趣的、有用的、有法的。

以上做法,目的是让学生知彼知己,融洽师生关系,消除是师生间的陌生感和学习的恐惧感。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比如课前三分钟的古诗背诵或是讲故事,说成语,练书法等等形式。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学,又能联系我们的生活。

树立信心方面,可以是先系统地介绍阅读一篇文章的完整步骤和基本方法,然后选取几篇与小学差不多的文章,师生双方共同实践,验证这些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是有章可循的,是具体实在的,增强他们的信心。

大家知道,七年级第二课,有篇课文叫做《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就是教育学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好眼前的路,做好眼前的事。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贯彻这个思想。

事实上,只要学生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认真做好眼前的事,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对学习语文应该是有兴趣和有信心的。

3、结合学生实际教学
第一学期,尤其是前半学期,师生双方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学生还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其他学科。

其压力是比较大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尽力降低教学起点,放缓教学梯度,放慢教学进度,使绝大多数学生跟上步伐,避免一开始就掉队的现象。

像一些最简单的生字词注音啊,解释啊,古诗词的默写啊,要放慢点,反复来。

半期过后,师生双方都适应了,再适当加快教学进度。

4、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

讲授新课,重点不在于分析解答,而在于引导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改变依赖老师的习惯,养成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好习惯。

强调预习、复习指导学习的方法。

我想,只要我们的老师明确意识,积极探讨和实践,我们的工作即使是千头万绪也是一样可以做好的。

最后,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各位同行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