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名著推荐与阅读+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优秀教案【本课教学目标】一、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出色片断;二、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忙学生明白得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要紧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切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进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一、培育学生阅读的爱好,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二、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式;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一辈子的深切思索;【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预备时期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忙学生了解鲁迅2.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刻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进程一、培育爱好提高能力1. 简练的导入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念书方式和念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念书三功:“诵”“疑”“评”。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视频)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身世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庞大的奉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集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切、踊跃培育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闻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三、深切文本了解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苏教版
知
识
预
习
1.掌握字词。
注音:
褐色(hè )黏泥(nián )拧衣服( níng )泥泞(nìng )嘟囔(dūnang )
栅栏( zhà·lan )绿茵(yīn )嫩草( nèn )碌碌无为(lù )
2.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3.概述小说中最精彩的故事片段。
【保尔形象评价】
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柯察金,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题】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小说告诉人: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
柯察金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他将个人的命运与共产主义的事业相结合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严峻考验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3
学
习
目
标
1.进一步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
明确:是在大病初愈,在烈士墓前缅怀烈士时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思考。因为保尔自己就多次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是经过革命和困难洗礼过的人,这段名言就是他自己光辉一生的写照,所以他才会想得那样的深刻。
7.《生命的意义》片段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环境有什么作用?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
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信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主题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内容:1. 名著的基本信息介绍2. 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3. 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名著,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二、名著基本信息介绍(10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本节课要阅读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包括作者、背景、人物等。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信息。
三、阅读名著的方法指导(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如:快速浏览、细致阅读、做笔记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实践阅读方法。
四、名著主题思想的解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思想,如:勇敢、坚强、信念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对名著阅读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名著。
2. 写一篇读书笔记,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的基本信息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情况。
3. 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并对下一次课程进行预设。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名著阅读初中导读教案
名著阅读初中导读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3. 通过阅读,使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资料,包括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学生准备《红星照耀中国》原著,提前阅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及其作品背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会。
二、了解作品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红星照耀中国》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
2. 学生讨论作品中的重要事件,如红军长征、抗日战争等。
三、分析作品特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如真实性、客观性等。
2. 学生举例说明作品中的真实性、客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掌握名著阅读方法1. 教师介绍名著阅读的方法,如泛读、精读、比较阅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交流阅读方法。
第二课时:一、感受长征精神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体会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
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中的感悟,讨论长征精神对当代的意义。
二、培养爱国情怀1. 教师引导学生从《红星照耀中国》中汲取爱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 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自己对《红星照耀中国》的疑问,进行课堂拓展。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导学案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理解诗句的内容。
2.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3.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预习导学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著有《龚定庵全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城阙.(què) 宦.游人(huàn) 吟.鞭(yín) 歧.路(qí) 己亥.(hài)3.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
城阙:这里指唐朝的京城长安。
宦游:出外做官。
无为:不要。
落红:落花。
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海内:指四海之内。
古人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歧路:岔路。
吟鞭:诗人的马鞭。
4.通读课文,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合作探究问题一:初读诗歌,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语速应平缓一些,应读出依依惜别之情;诗歌后两联语调应读得高亢激昂一些,应读出安慰之意。
2.《己亥杂诗》前两句应读出郁闷、忧愁的情感。
问题二:朗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把握情感。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情感上有什么特点?示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与友人的情谊,感情比较达观。
2.你认为诗歌中哪几句话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自己的话来说。
示例: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友谊不会因距离的遥远而变淡。
这句话可谓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共同心声,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问题三:深入品味,赏析语言之美。
1.首联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示例: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
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何必伤感呢?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示例: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
新版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诵读欣赏第六单元诵读欣赏 导学案
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能力。
2.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语言美。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点: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
预习导学1.下面是某位同学制作的知识卡片,请你帮着补充完整。
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
唐代诗人,因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称其为李昌谷。
因仕途失意,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
李贺作诗务求新奇,人称“诗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摧.(cuī ) 凝.(níng)燕.脂(yān)霜重.(zhòng)提携.(xié)羁.旅(jī )塞.上(sài )拓展:列出以上生字词中的多音字,并注音组词。
塞sài边塞sè闭塞sāi塞满燕yān燕国yàn燕子3.朗诵诗歌,完成下表。
雁门太守行首联——战前的紧张写景颔联——战斗的惨烈抒情:抒发壮志豪情,以死报国合作探究问题一:一读诗歌,读诗韵。
朗读诗歌,思考下列句子的读音、语气。
1.《雁门太守行》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应以慷慨激昂的语调读。
问题二:二读,解诗意。
1.读《雁门太守行》,你最喜欢哪一联?为什么?示例:首联。
因为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夸张的修辞,描绘了平藩将士们出征的景象,渲染了一幅悲壮雄浑的场景。
颔联。
因为这两句描绘出一派肃杀的秋色,悲壮的军号响彻原野,边塞上胭脂般的晚霞,逐渐凝成了紫色。
夜色降临,将士们还在角声中奋勇前进,表现了出征将士们的同仇敌忾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问题三:三读,悟诗情。
1.读《雁门太守行》,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诗人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歌意境?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语言,描绘了紧张、惨烈而又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2)景色的描写为下面写战争渲染了什么气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3)这首诗意在歌颂什么?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八年级上诵读欣赏教案
八年级上诵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欣赏,提高学生对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4.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春晓》、《登鹳雀楼》、《相思》、《秋浦歌》、《宿建德江》。
2. 散文:《背影》、《荷塘月色》、《小石潭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详细解读,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进行作品诵读,10分钟进行作品解析和讨论。
2. 每个作品的学习时间为2-3节课。
3. 在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课堂检测,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诵读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品解析能力: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作品意象、情感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3. 学生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诵读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审美情感: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的审美情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上语文教材》2. 参考书籍:《现代诗歌鉴赏》、《现代散文鉴赏》3. 网络资源:相关诗歌、散文的音频、视频材料4.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诗歌、散文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2. 教学难点:分析作品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学习诗歌《春晓》、《登鹳雀楼》2. 第二周:学习诗歌《相思》、《秋浦歌》3. 第三周:学习散文《背影》、《荷塘月色》4. 第四周:学习散文《小石潭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 第五周:学习散文《藤野先生》、《综合练习》九、教学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根据所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语文实践活动+导学案
诵读欣赏语文实践活动1.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激发大家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通过欣赏感知,探究交流的方法,认识视、听的重要性,培养视、听能力,特别是视、听并用的能力,提高视听质量。
●重点:1.认识视、听的重要性,培养视、听能力,特别是视、听并用的能力,提高视听质量。
2.明确“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zhè)(gū) 贫瘠.(jí)鹞.子(yào) 鹧鸪..飒.飒(sà)挥霍.(huò)汲.取(jí)梭.罗(suō)用之不竭.(jié)3.课文两个片段分别写了什么?第一部分:作者由“徒劳盘旋的鹞子”所想到的。
第二部分: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4.根据下列提示,举例说明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其作用。
视觉媒体:如幻灯片。
幻灯片能借助画面提供大量色彩鲜明而真实的事物图像,以此再现课文场景,展示写作实物,增强语文教学直观性,为学生提供思维、表达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代替板书演示,节省课时,增大信息传递量。
听觉媒体:如录音、唱片。
录音和唱片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提供朗读规范,大大促进朗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听说能力。
问题一:阅读文章《大地上的事情》,整体感知。
1.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一只鹞子在空中盘旋觅食,结果徒劳无获。
2.人类和地球是什么关系?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示例:唇亡齿寒(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拓展: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和以上的分析,你认为这样的大地还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居住的天堂吗?这种现状又是怎么造成的?示例:不是天堂,这种现状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滥采滥伐,任意掠夺,肆意扩张,滥垦滥猎造成的。
3.你认为选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语句: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问题二:读课文,品析语言。
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名著推荐与阅读+导学案
诵读欣赏名著推荐与阅读1.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托物寓理的写法。
3.积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重点:1.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把握诗歌情景交融、托物寓理的写法。
2.积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1. 通读三首古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抢答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分两部分,每部分各九章。
(2)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朱赫来。
(3)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因为12岁时一时的淘气,往瓦西里神父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上了烟灰,使得12岁的他提前离开了学校,在车站的食堂里负责烧茶炉。
(4)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
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
为迎接白匪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5)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为了摆脱燃料奇缺的局面,基辅省党委决定,在一个半月的限期内,修筑一条从博亚尔卡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并决定组织工人们分期分批参加这次劳动。
问题一: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1.《望岳》是诗人青年时期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泰山后写下的。
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示例: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抒发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钱塘湖春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3.《登飞来峰》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它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问题二:斟字酌句,品味诗句。
1.《望岳》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诵读欣赏教学设计诵读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诵读欣赏中选择了三首唐诗,都是与景色与关,诗人通过对景色的描写,来抒发个人的情怀,表达各自的豪情壮志。
教学设想通过多读来领会诗歌的意境,通过对意象的把握来理解诗歌感情。
教学时:三时教学过程第一时《望岳》一、导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视频及图片,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二、板书题,指名简介作者。
我们学过很多杜甫的诗篇,下面我首先请一位同学将杜甫介绍一下。
屏幕展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人称诗圣;其诗被喻为“诗史”;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品读诗歌(一)朗读诗歌、配乐诗朗诵《望岳》(出示视频和音频材料)。
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古筝曲)3、学生推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范读,学生轻吟。
(二)解题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
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诗人由远望到近望,由细望到想象将来登岳远望之景,全诗以“望”字贯穿全诗,“望”字成了全诗的线索。
在望岳的过程中表现了作者惊叹、赞美、陶醉、豪迈之情。
(三)逐句理解诗歌“岱宗”两句。
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
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造化”两句。
八年级名著导读导学案
八年级名著导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学会分析名著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2、难点(1)理解名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
(2)将名著中的知识和思想运用到实际写作和生活中。
三、名著推荐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2)内容简介: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3)人物形象:保尔·柯察金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奋斗,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
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
(4)主题思想:这部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展现了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历史画卷,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2、《骆驼祥子》(1)作者:老舍(2)内容简介: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3)人物形象:祥子是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
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的精神。
但他也有自私、狭隘、保守的一面。
虎妞是祥子的妻子,她泼辣而有心计,具有双重性。
刘四爷是人和车厂的老板,是个自私、贪婪、奸诈的人。
(4)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祥子的悲剧命运,深刻地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个人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八上 诵读欣赏 导学案
涟水县大东中学 八年级语文 主备人:周跃进 审核: 准印:………………………………………………………………………………………………………………………………………………………………………………学习笔记八上 诵读欣赏《古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日期______班级_____ 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 组别______ 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望岳》2、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背诵、默写【学习重点】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知识链接】1、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米,春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
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
山中还常常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
有古语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望岳》这个“岳”指的是“泰山”。
五岳: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东岳泰山 中岳嵩山 2、背景介绍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
20岁后,诗人开始了他的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
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情调。
杜甫24岁时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他少年气盛,对自己的前途依旧充满信心。
25岁时候他背起行囊再次漫游,来到齐赵。
看到泰山,杜甫心胸豁然开朗,豪情迸发,吟诵出这首“望岳”千古名篇。
“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自主学习】1、学习方法介绍:查资料:正确地利用资料而不依赖于资料,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小组交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与人交流,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
个人学习:深入思考,使人睿智。
阅读书上简评:简评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运用好书本上的资源。
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古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在读中感悟。
2、阅读诗歌,争取背上。
八年级语文教案-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新教案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新教案【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四、阅读指导(一) 整体感知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
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
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我认为好,因为,比如(例:我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好,因为这个片段内容生动,场面精彩。
比如三拳打死郑屠的场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设喻,将惩罚黑恶分子的过程写得详尽生动,可谓大快人心。
)老师给大家回目,帮助你们回忆精彩的情节。
幻灯片:前80回回目你们从回目中发现这部书采用了单线纵向推进的线型结构:用几回重点写一个或一组人物,由此引出另一个或一组人物,从而将故事推向前进。
(三)人物篇《水浒传》除了情节外,吸引大家的还有一系列人物形象(板书:人物)。
梁山泊一共有多少位英雄?天罡星多少个?地煞星多少个?女英雄有几人?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一个好的绰号可以比原名知名度更高。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
初中必读名著阅读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 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感受其命运的悲剧性。
3. 深入剖析作品所反映的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认识造成祥子悲剧的社会原因。
4.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2. 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梳理4. 作品主题探讨5. 阅读方法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老舍及作品《骆驼祥子》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形象分析:(1)祥子: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等特点,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最终走向堕落。
(2)虎妞:祥子的妻子,性格豪放,有点儿男性化,对祥子有着复杂的感情,最终因难产而死。
(3)刘四:祥子的雇主,是个残忍、自私的人,对祥子等进行剥削和压迫。
3. 故事情节梳理:祥子来到北京,立志成为一名拉车夫,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买了一辆自己的车。
然而,在战乱中,他的车被没收,梦想破灭。
后来,他娶了虎妞,生活稍有好转,但虎妞因难产而死,祥子再次陷入困境。
最后,祥子卖掉了车,沉迷于赌博和嫖娼,彻底堕落。
4. 作品主题探讨:《骆驼祥子》揭示了旧北京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品通过祥子的悲剧,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爱。
5. 阅读方法指导:(1)了解作品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2)关注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命运。
(3)梳理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描写、对话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学生能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学生能运用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
五、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范本名著阅读与文学欣赏
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范本名著阅读与文学欣赏【八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范本】【名著阅读与文学欣赏】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欣赏的价值;2. 掌握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与热爱;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名著阅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通过展示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并进行简要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名著导读向学生介绍名著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选择一本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的名著进行导读。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名著,并进行阅读,要求在一周内完成指定的章节阅读任务。
4. 小组分享与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所读的名著内容,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5. 文学欣赏选取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学生共读。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理解,并就文中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和解读。
6.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与名著阅读和文学欣赏有关的相关题目,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每周选择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创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著阅读和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有效地交流和合作;3.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六、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名著演绎或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作能力。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讲解,深化学生对名著阅读和文学欣赏的认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范本,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通过阅读名著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八年级名著导读教案
八年级名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了解八年级必读名著的基本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理解名著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克服阅读名著时遇到的困难,如语言晦涩、篇幅较长等。
(2)如何培养学生对名著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名著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作品特点,为学生的阅读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做读书笔记等方法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图片等,增强学生对名著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读过的书籍,分享阅读的感受和收获。
(2)展示一些名著的经典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八年级名著导读。
2、名著介绍(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介绍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内容梗概:讲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不懂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展现的革命精神、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2)《傅雷家书》作者简介:介绍傅雷的文学成就和家庭背景。
内容梗概:展示傅雷夫妇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书,涵盖了生活、艺术、人生等方面的内容。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期望和教育,以及子女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艺术特色:分析家书语言的真挚、情感的深沉和教育意义的深远。
(3)《昆虫记》作者简介:介绍法布尔的科学研究经历和对昆虫世界的热爱。
内容梗概:描述了各种昆虫的形态、习性、繁衍和生存策略。
名著课前朗读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红楼梦》课前朗读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朗读《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2. 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理解经典片段中的文学修辞手法。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红楼梦》相关资料、PPT。
2. 学生准备:《红楼梦》原著、朗读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以及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提问:《红楼梦》中有哪些著名的人物和情节?3.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和期待。
二、朗读经典片段(15分钟)1. 教师挑选《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如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初识林黛玉等。
2. 学生分组朗读,教师指导。
3. 学生分享朗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片段中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的聪明、多愁善感,贾宝玉的叛逆、追求自由等。
2.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四、文学修辞手法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典片段中的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2. 布置作业:1. 阅读原著中自己喜欢的章节,并做好笔记。
2. 收集《红楼梦》中的人物故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结合实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红楼梦》课前朗读教案一、导入新课二、朗读经典片段三、分析人物形象四、文学修辞手法分析五、总结与作业。
初二语文《名著阅读》导学案
《名著阅读》导学案年级:初二科目:语文执笔人:课型:新授时间:审核人:教学目标:1、感受名著的风采,陶冶情操2、整体把握名著的内容,开阔视野经典名著(一)、《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
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
后来,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
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
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二)、《木偶奇遇记》是科洛弟的代表作,发表于1880年。
它叙述老人泽皮德把一块能哭会笑的木头雕成木偶,并把取得生命的小木偶当成儿子。
老人卖掉上衣,供儿子上学。
可是小木偶一心贪玩,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
回家路上受狐狸和猫的欺骗,差点儿被它们吊死,幸亏巧遇仙女而得救。
后又被愚人国法官投进监狱;出狱后,又被捕兽器夹住,被迫当了看家狗。
他后悔极了,心想:“如果我像其他好孩子一样喜欢读书、做工,现在我就会和爸爸呆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就不会在这里给人家当看门狗了。
”夜里,他因帮助主人抓住黄鼠狼而重获自由。
他一心想成为一个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是又经不起诱惑。
在坏同学的怂恿下又逃学到海边看鲨鱼,后又被卖到玩具国,变成一头蠢驴。
后来还是仙女搭救了他。
最后,他们父子在鲨鱼腹中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在海边住下。
从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还编篮子,晚上读书、写字,终于成为一个诚实、听话、又爱学习,还能帮助父母的好孩子银屏再现影片《木偶奇遇记》改编自意大利作家的同名童话小说。
当仁慈木匠皮帕诺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位蓝色的天使赋予他最心爱的木偶皮诺丘生命,于是小木偶开始了他的冒险。
如果他要成为真正的男孩,他必须通过勇气、忠心以及诚实的考验。
在历险中,他因贪玩而逃学,因贪心而受骗,还因此变成了驴子。
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
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八年级名著阅读推荐《名人传》导读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笔者的认识角度正确认识笔者给当时欧洲期间所下的定义,对功利主义盛行的欧洲的批判。
过程与方法:懂得了解肯定的文化背景对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笔者强调的精神对茸鞴培的引领力量,了解好汉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领会笔者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名人观、好汉观.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笔者给欧洲和名人所下定义的内涵.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名人效应”实在是威力无穷。
歌星的一首歌曲,球星的一个动作,影星的一部影片,甚至是明星穿的一款标新立异的时装,说话的口吻,个人的喜好,都会令众多的追星族青睐、追求、崇拜、模仿。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名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崇拜呢?让我们一起走近罗曼·罗兰,走进《名人传》,去寻找答案吧!二、走近罗曼·罗兰㈠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合称《名人传》或《巨人三传》;同时发表其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曼·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㈡《名人传》主要内容概述1792年12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
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读欣赏名著推荐与阅读
1.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学习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托物寓理的写法。
3.积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重点:
1.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把握诗歌情景交融、托物寓理的写法。
2.积累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知识。
1. 通读三首古诗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
2.抢答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共分两部分,每部分各九章。
(2)把保尔从一个无知少年引上革命道路的最主要的人物是朱赫来。
(3)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因为12岁时一时的淘气,往瓦西里神父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撒上了烟灰,使得12岁的他提前离开了学校,在车站的食堂里负责烧茶炉。
(4)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
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
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
为迎接白匪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
(5)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为了摆脱燃料奇缺的局面,基辅省党委决定,在一个半月的限期内,修筑一条从博亚尔卡到伐木场的轻便铁路,并决定组织工人们分期分批参加这次劳动。
问题一: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1.《望岳》是诗人青年时期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泰山后写下的。
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示例: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抒发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钱塘湖春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3.《登飞来峰》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它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问题二:斟字酌句,品味诗句。
1.《望岳》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谈谈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理由。
示例:(1)炼字。
“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结尾两句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同时又蕴涵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2.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塘湖春行》中“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示例:(1)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2)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3)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问题三:比较探究,拓展运用。
1.你能联想到与“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意境相同的诗句吗?
示例:王之焕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出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样,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说说“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示例:“身在最高层”——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身在此山中”——片面、只能看到局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四: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下列问题。
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2.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
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3.揭示小说标题的含义。
“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4.你感受最深刻的篇章或场景是什么?
示例:(1)在修筑铁路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
(2)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
他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5.结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深刻领会“生命的意义”。
示例:这是一部作家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青年的杰出代表。
他具有崇高的革命品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战斗和劳动。
当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