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德州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语文)
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真、善、美这三个词常常是相题并论....的。
仔细寻思后不难发现,自然的根本性质是真,人生的根本意义为善,艺术的根本价值在于美。
如此看来,真、善、美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在审美的意义上,自然于潜移默化中感发和(涤荡/激荡)着人的情性与思.绪.,也安顿和抚.慰着人的心灵;人则通过审美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合谐..境界。
可以说,一片自然山水就是一个人诗意栖.居的心灵寓.所与精神家园。
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道(独特/独到)的风景,具有审美价值,而且整个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关照/观照)人的生存境况,并努力成就自由完美的人生,使人生得以丰富地展开。
那么,审美人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审美意义上的人生,一方面是指主体以自然的感性生命为基础,又不滞于感性生命,由切身感悟和内省.体验而达到与宇宙精神合一的体道境界;另一方面,主体还以人的社会特质为基础,又不滞于人的社会特质,从心灵中获得精神自由的境界。
这种体道的境界与精神自由的境界在审美思维方式上的贯通合一....,即审美的人生境界,这是对现实人生的积极。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抚(fǔ)合谐 B.寓(yù)相题并论C.栖(xī)思绪 D.省(xǐng)贯通合一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涤荡独到观照 B.激荡独特观照C.涤荡独特关照 D.激荡独到关照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我统一、情景交融提升、拓展与超越B.物我统一、情景交融拓展、提升与超越C.情景交融、物我统一拓展、提升与超越D.情景交融、物我统一提升、拓展与超越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小品《你好,李焕英》中,演员贾玲真情投入,表演丝丝入扣....,将剧情演绎得非常感人,让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 (“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超过了圣诗”说法不准确,原文第二段“所以早期的俗诗大都因为无法及时记录为文字而湮没无闻了”可知俗诗在初民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比不上圣诗)2.D (“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错误,第三段中说圣诗向俗诗的转化是“随着从原始到文明的演进”而发生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3.D (《诗经》中的内容只有“颂”可以算作圣诗)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彰:明显)5.A6.C (“欣然”改“不得以”)7.(1)这块田地神武帝以来一直种庄稼,饲养了几千匹马,来打算防备敌人入侵,如今赏赐给穆提婆,这恐怕会侵损军务吧?(“饲马数千匹”定语后置、无乃、阙各1分,句意2分)(2)斛律光少言寡语,又刚正急躁,在管理下属时很严格,管理军队只是依靠威严刑罚。
( “严于御下”状语后置、治、仗各1分,句意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擅长骑射,凭武艺闻名。
东魏末年,跟从他的父亲斛律金西征,周文帝的长史莫孝晖当时在行阵中,斛律光策马射中了他,并趁机在阵前将其生擒,斛律光当时才17岁,高祖赏识他,立刻提拔他为都督。
他曾经跟从世宗到洹桥打猎,看见一只大鸟,在云端翱翔,斛律光拉弓射鸟,正射中鸟颈。
这鸟形如车轮旋转坠下,落到地上,竟然是一只大雕。
世宗取来看,很惊异于他的技艺,当时被传称为落雕都督。
晋州东部有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营垒,招引叛逃者,多次做入侵掠夺的事。
天保七年,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兵袭击打败了他们,又大败北周仪同王敬俊等,掳获五百多人、各种牲畜千余头后返归。
武平二年,北周派纥干广略围攻宜阳。
斛律光率五万步骑兵赶往援救,在城下大战,于是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处营垒,俘获一千多周军回师。
军队还没有抵达邺城,皇上便命令放兵众散归家乡。
人教版2017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2017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检测考试卷(附答案)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完卷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在历史学家的研究接近尾声之时,他将会面临这样的挑战:你研究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你是否只是从自己的工作中找点乐子?你是否比一个很少读书的街头路人对人类本质的认识更深刻?你是否从历史长河中发现了规律,能够用来预示人类未来的行动或国家的命运?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归根结底“历史没有任何意义”,它没有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它浩瀚无涯的过去只是错误的一再上演,而这些错误注定要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以更大的规模发生?我们不时会有这种感觉,而且还有许多疑虑冲击着我们的进取心。
我们真的知道什么是过去,过去真的发生了什么吗?或者,过去只不过是一堆鲜有“定论”的“荒唐事”?我们对于过去发生的认识,总是不完整的,很可能还是错误的,因为历史已经被相互矛盾的证据和存有偏见的历史学家所遮掩蒙蔽,或者也可能被我们的爱国心或宗教偏见所曲解。
“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
”即使一个历史学家认为自己克服了诸如国籍、种族、信仰或阶级等偏见,他在材料选择和遣词造句上的细微差别,都会暴露出他的私人偏好。
其次,我们通过从过去所得到的结论来推演未来,但是由于变化的加剧,导致这一行为会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更有风险。
今天一些年轻的物理学博士甚至认为,他们所学习的学科近几十年的改变,超过了此前有历史记载的所有时期。
每一年,甚至每一个月,都有一些新的发明、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情况迫使人们对行为和观念做全新的调整。
更有甚者,机遇的因素,或者说是自由的因素,似乎会进入到金属和人本身的活动运行中。
我们再也不能确信,原子,更小的有机体,如我们所认为的在过去发生反应那样,将一如既往地会在未来发生相同的反应。
电子,如同库柏的上帝一样,神秘莫测,其奇妙的运行以及一些怪癖的特点或情况,或许就能打乱国家之间的平衡。
甘肃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诊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诊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笑话于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例如《孟子》中的“揠苗助长”,《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等,这些寓言故事就是早期的笑话雏形,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在幽默、讽刺方面是一致的,魏晋时期笑话确立不断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笑林》作为第一部笑话专集出现,增强了笑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独立性。
笑话在明清时期空前繁荣,专辑不断涌现,代表作有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和清代的《笑林广记》。
在《笑林》出现之前,中国先秦时期的幽默文学作品,其创作意图大抵是为了达到说理辩难的目的,并非单纯为引人发笑的纯幽默,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笑林》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统,在笑话的表现手法上,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幽默而幽默”的观念。
笑话中的幽默,就是用简单的情节,巧妙引出出人意料的结果。
《笑林》以搞笑故事为主,往往在简单的篇幅中不忘情节的巧妙设置和形象的精心雕琢,表现出高超的引人发笑的叙事技艺。
不少故事在铺垫中巧打埋伏,让人进入一个典型的环境中,之后突然揭开一个人们所难以预料到的结果,使读者或者听众经历由最初的期待紧张到结尾的醒悟释然这样一个快速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引爆笑声,而这个转折就是传统笑话中的“笑点”。
笑点能不能让读者感到好笑是笑话能否成功的关键。
笑话能够达到“欢声满座”、“揭瓦哄堂”的艺术效果,其奥妙之一就在于精妙的修辞。
古代笑话在修辞方面的成就很高,它注意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很注重运用多种修辞。
从语言语境的角度来研究笑话中的幽默语言,能够帮助理解古代笑话的幽默,而艺术夸张是古代笑话中比较重要的修辞,在幽默理论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从美学观念看,笑话是属于喜剧的范畴,幽默讽刺是其瞩目的美学特征,因而其中的夸张手法必定与幽默结为一体。
笑话就常常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矛盾,不仅把隐晦的东西显现出来,而且像放大镜一样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开来。
山东省枣庄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O一七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7.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致/大约)肇.始于周代,讫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影响,满族、壮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此习俗。
清明节,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在此日祭祖扫墓,历代延.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尚/风俗)。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__________”,就描绘了清明祭扫的情景。
寒食节是民间禁火的日子,在“清明”节气前两三天,______________,寒食节与清明节渐渐合二为一。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认识先人,反躬自问....,带动后人,(进而/从而)弘扬正能量。
踏青郊游,插柳植树,也是清明过节的基本主题内容,柳枝插在门楣上,其文化含义在于辟.邪,给生活带来福祉.。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肇.始(zhà) 讫今B.侗.族(dòng) 认祖归宗C.福祉.(zhǐ) 延袭D.辟.邪(pì) 反躬自问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大致风俗进而 B.大致风尚从而C.大约风俗从而 D.大约风尚进而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疏雨漫经绿郊原因二者日子相近B.泪血染成红杜鹃因二者难以区分C.疏雨漫经绿郊原因二者难以区分D.泪血染成红杜鹃因二者日子相近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是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度缺乏。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保定市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偷换概念。
“我国西域文化的重要摇篮和乐舞圣地”应是“古龟兹地区”,而非“龟兹壁画艺术”。
)2.A(范围缩小。
原文为“与主室正壁塑绘结合在一起,表现了……”。
)3.B(表述绝对。
原文说“这很可能...与龟兹民间流行的双人歌舞有关”。
)4.B(“仅以自己的言行”错。
)5.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A.这只是原因之一,概括不全面。
B.“最后只剩下了”表述绝对化。
C.“她成了‘中关村的明灯’后”与“从1998年到2011年创办了每周一次的中关村大讲坛”因果关系颠倒。
)6.①敬业:先生人老业不老,她一直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精神全情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②奉献:先生把钱款和一生的教案捐给教育研究机构,把几十年的藏品捐给力学所等。
(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7.B(A.范围扩大,原文为“有年轻人不以为意”。
C.分析不全,更从侧面写出了人们对尚爷的担忧与敬重。
D.主题偏颇,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乡村人对土地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现代文明以及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反思等。
)8.①鳏居多年,是镇上有威望带头祈雨的年迈老人。
(1分)②对土地有情感,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
同镇上大多数人一样,尚爷对土地的情感也不能了断,祈祷年景风调雨顺的愿望也在骨头里。
(2分)③对祈雨充满回忆、向往,以及责任感。
面对干旱,尚爷总回忆小时候看祈雨的场景,并不惜一把老骨头来扮演这角色,最终而祈雨。
(2分)9.①“祈雨”贯穿全文,是文章的主要事件;②通过“祈雨”展示故事,突出人物形象;③用“祈雨”与现代文明对比,令人深思。
(每点2分)10.D(希亮闻之曰:“吾尝主契丹使,得其情。
使者初不敢暴横,皆译者教之,吾痛绳以法,译者惧,其使不敢动矣。
况此小国乎?”)11.C(“谥号”错,应为“庙号”。
)12.A(无中生有。
“敬重兄长”与“他不怨恨哥哥”在文中均无体现。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帝王排场虚荣政治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称帝称王,都要讲排场。
就是泥腿子翻身,黄袍加身,称孤道寡,也一样。
难怪当年跟陈涉一起刨垄沟的伙计,见了造反的陈涉要惊叫:“伙颐,涉之为王者沉沉!”其实,陈涉这点儿讲究,不算什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仪仗要排出几十里,这边进了王府,那边还在城门外呢!最能讲排场的皇帝,要数隋炀帝杨广。
他父亲杨坚,虽说小舅子鹊巢鸠占,天下取自北周的孤儿寡母之手,没费刀兵,但却懂得勤俭持家的道理,日子过得相对抠门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挣下个大帝国来,谁想天下落到儿子手里,手脚大得不得了,好像这个皇帝当起来,就是为了花钱,不,糟蹋钱的。
大兴土木,广修宫室,里面塞满了各处来的美女,自己坐上羊拉的车,走到哪里,随幸哪里的美女。
这种把戏,西晋武帝司马炎已经玩儿过了,隋炀帝一试,也就够了,他要出去走走,让四边的蛮夷之人,见识一下中国皇帝的威仪。
就这样,隋炀帝在位那些年,每年都要出行,或者游幸,或者巡边,或者督师征讨,每次都排大阵仗的仪仗,数十里长。
队伍里不仅有卤簿、舞乐,而且还有别的皇帝没有的和尚、尼姑、道士和女冠(女道士),以“四道场”自随,大概是边走边让这些出家人为自己念经祈福。
这一套流毒甚广。
直到民国期间,有钱人死了娘老子,大抵还是要安排“四道场”念经超度,排不出四队人马,就让人看不起。
破落贵族项羽发了,好好的阿房宫不住,立刻要回家,说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漂亮衣服白穿了,显摆富贵,显摆给家乡人看。
无怪乎当时就有人讥笑这个西楚霸王,说是楚人没出息,沐猴而冠。
人家隋炀帝杨广就不这样想,他的排场主要给外国人看。
只要巡边,就一定设法招引边外的胡人来瞻仰汉皇天威。
第一个节目,就是参观皇帝的仪仗,第二个节目,奏九部之乐,演鱼龙之戏,把自家的宫廷乐队和舞蹈队,统统派上用场。
2017届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写作手法,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
大小、曲直、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
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
在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
“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
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
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筑师的设计下反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
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而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而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色的琉璃瓦,它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异感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 3 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
【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依次)打开了。
看啊,浩浩汤汤....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
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
爱得缱绻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
张掖的芦苇不。
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
____________,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爱慕/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
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扬扬....。
这样的芦苇,_____________。
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
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
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
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
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扑)过来,密不透风。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绻.(quǎn)浩浩汤汤B.沧桑凌.(líng)C.栈.(zhàn)喜气扬扬D.拱起禁.(jìn)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渐次羡慕挤B.依次爱慕挤C.渐次爱慕扑D.依次羡慕扑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B.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C.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D.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有雾霾骂市长”是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
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编准备了,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4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群不时地会发生踩踏事件,动物在成群结队行动时,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不会因为惊慌失措而相互碰撞,为什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行为生物学家伊恩库森说,蚂蚁、鱼和鸟有能力在整个群体里传递关于群体的身体动态的信息。
比如蚂蚁可以用信息素在蚁群内交流,通过简单的小范围互动能形成复杂的模式’。
蚂蚁是社会化的生物,而人类是自私的。
我们都想节省通行时间,哪怕是以牺牲他人的时间为代价,而蚂蚁是为整个群落而工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最原始的生物。
我们没有进化出群体活动时的集体智商,无法超出局部的互动规则。
鱼群或迁移的动物在突然行动时,领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往何处去的必要的信息,其他同类只要跟着就行了。
另一种说法是,许多大型的鸟类如天鹅和塘鹅以V字形梯形编队飞行,这样既能提高飞行效率,又能避免碰撞。
阻力能够降低65%,飞行距离可以增加70%,因为每一只鸟都处于前面一只鸟的翼尖涡流造成的上升气流中。
只有头鸟得不到这种好处,但鸟群中的其他鸟会轮换当头鸟,以共同承担这种压力。
实际上,鸟群的梯形编队很少是完美的V字形,往往是J字形。
但无论是哪种形状都可以让所有的鸟获得对前面同类的最佳视野,以便保持安全的距离。
飞行时,鸟群中的鸟之所以不会相互碰撞,是因为它们的视觉系统比人类的发达,它们的新陈代谢和肌肉的反应速度也更快。
在2004年至2007年,欧盟组织了一个名为“飞行中的椋鸟”的研究,动用了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和荷兰等国的七个研究机构,成员中有生物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改进对鸟群的3D模拟,以便帮助人们理解人类的群体行为,如时尚、风潮、金融市场的群体行为。
山东省枣庄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卫国的将军文子问子贡说: “ 我听说孔子教育弟子, 先教他们读《 诗》 和《 书》 , 然后教他 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讲的是仁义, 观看的是礼乐, 然后用文才和德行来成就他们。 大概学有所成的有七十多人, 他们之中谁更贤明呢? ” 子贡回答说不知道。文子说: “ 因为你 常和他们一起学, 也是贤者, 为何说不知道呢? ” 子贡回答说: “ 贤能的人没有妄行, 了解贤人就很困难。所以君子说: ‘ 没有比了解人更 困难的了。 ’ 因此难以回答。 ” 文子说: “ 对于了解贤人, 没有不困难的。现在您本人亲身在孔 子门下求学, 因此敢冒昧问您。 ” 所以 子贡说: “ 先生的门人, 大概有三千人就学。有些是与我接触过的, 有些没有接触, ” 文子说: “ 请就您所接触到的谈谈, 我想问问他们的品行。 ” 不能普遍地了解来告诉你。 獉獉 子贡回答说: “ 能够早起晚睡, 背诵经书, 崇尚礼义, 行动不犯第二次过错, 引经据典很 认真的, 是颜渊的品行。如果颜渊遇到有德的君王, 就会世代享受帝王给予的美誉, 不会失 去他的美名。被君王任用, 就会成为君王的辅佐。 “ 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身上, 不总是怨恨别人, 不总是记着别人过去的罪过, 这是冉雍 的品行。孔子用《 诗经》 的话告诉他说: ‘ 万事都有开端, 但很少有善始善终的。 ’ “ 尊敬长辈, 同情幼小, 不忘在外的旅人, 喜好学习, 博综群艺, 体察万物且勤劳, 这是冉 求的品行。孔子因此对他说: ‘ 好学就有智慧, 同情孤寡就是仁爱, 恭敬就接近礼义, 勤劳就 有收获。尧舜忠诚谦恭, 所以能称王天下。 ’ 孔子很称赞他, 说: ‘ 你应当成为国家的卿大 夫。 ’ “ 整齐庄重而又严肃, 志向通达而又喜好礼仪, 作为两国之间的傧相, 忠诚雅正而有节 制, 这是公西赤的品行。孔子对大家说: ‘ 接待宾客这件事, 他已经做到了。 ’ 孔子又对弟子 说: ‘ 你们想学习接待宾客礼仪的人, 就向公西赤学习吧。 ’ “ 完满却不自我满足, 渊博却如同虚空, 超过却如同赶不上, 古代的君王也难以做到。 知识广博无所不学, 他的外表恭敬, 德行敦厚; 他对任何人说话, 没有不真实的; 他的志向高 明远大, 他的胸襟开阔坦荡, 因此他长寿, 这是曾参的品行。孔子说: ‘ 孝是道德的起始, 悌 是道德的前进, 信是道德的加深, 忠是道德的准则。曾参集中了这四种品德。 ’ 孔子就以此 来称赞他。 百姓 文子说: “ 我听说, 国家按正道行事, 那么贤人就兴起来了, 正直的人就会被任用, 也会归附。接照您刚才的议论, 内容已经很丰富了, 他们都可以做诸侯的辅佐啊。大概世上 没有明君, 所以没有得到任用。 ” 子贡和卫将军文子说过话之后, 到了鲁国, 见到孔子, 说: “ 卫将军文子向我问同学们的 情况, 再三地问, 我推辞不掉, 把我所见到的告诉了他。不知道是否合适, 请让我告诉您 吧。 ” 孔子说: “ 说说吧。 ” 子贡把和文子对话的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笑着说: “ 赐啊, 你 能给人排座次了。 ”
内蒙古包头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人教版高三下册
内蒙古包头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人教版高三下册内蒙古包头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新人文主义——儒学未来发展的一条可能路径王正儒家对人、对社群、对自然、对精神的理解,与西方不同。
中国思想是在一种“存有的连续”中去思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关系,而西方则是以各个分解的逻辑或定义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在这样一种差别下,基于儒家思想的新人文主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基础和实践方向。
儒家认为个人不是个体性的存在,因此儒家根本反对西方近代以来原子主义式的对人的理解。
儒家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零零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具体盼与他人共同在一起的伦理情境中,所以儒家特别重视人伦观念。
孔子就曾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人应当按照人伦规定来生活,任何试图逃离人伦之外的想法和做法从根本上讲都是有问题的。
对于社群,儒家认可独立社群的独立存在意义,但儒家并不认为各个社群之间是一种绝对不同或者完全隔离甚至处于冲突的状态,而是将各个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和文化共同体看作相互关联着的社群,并认为由这些社群共同构成了一个最大的社群——整体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而这个最大社群的和睦正是它的共同善。
宁夏石嘴山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书法理论诞生较早,始见于汉代。
崔瑗所谓“观其法象,俯仰有仪”,蔡邕所谓“书肇于自然”的书法评论,可算是书法理论的萌芽。
此后,“自然”二字出现频率极高,且在不同时段、不同理论家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内涵。
汉代的书论中,“观物取象”意识普遍存在。
在此观念下,当时的书论家不但关注汉字点画形状的书写方法,而且注重以自然物象来对应说明点画的形状与面貌。
到了魏晋,书论对点画的描述更加微观细致。
卫夫人《笔阵图》中提到“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以自然之形比附书法之形;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中的“屈脚之法,弯如角弓之张”,则揭示了书法点画形状与自然物象之间的相似性。
这种从形状上把自然物象与书法点画紧密相连的理论,属于第一自然——“眼中自然”。
在后世有关“永字八法”的讨论中,这种理论被进一步细化,但对自然内涵的拓展上并没有多大进展。
用这一自然概念理解书法,具体可感,真实可信,但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毕竟有限。
因为,它只能停留在书法具体点画外形的层面,一旦超出点画外形,进入到点画姿态以及整个字的造型与姿态问题时,这种以物对应的办法就陷入了尴尬。
于是,书法理论的构建中就出现了“第二自然”,即“胸中自然”。
“胸中自然”基于生命意识与书法审美。
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喻说书家的个人风格,并以此来表达不同书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象,如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朝国富军弱的原因宋朝给我们留下了“幽云十六州”、“檀渊之盟”、“靖康之耻"这样的负面记忆,其积贫积弱、昏聩无能的形象牢牢地刻在人们心中.然而,宋朝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繁荣程度乃当时世界之最。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繁荣景象,千年后的今天仍让西方人惊叹不已。
宋朝靠兵变建立,为了防范武将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其政权,宋朝统治者实行崇文抑武、以文制武的策略,千方百计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武将地位大大降低。
实行兵将分离、将从中御,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极大阻碍了作战效能。
过去由武将把持的行政、财政、司法权力交到了文臣手中。
建立枢密院,削弱武将兵权,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每次出征前,由优居深宫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图,交给统兵作战的将领遵照执行,而这也极大抑制了武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统治阶级有无斗志、进取心和高明的战略,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崛起的重要因素。
从宋太宗开始,过去高度重视和依赖军事与武力的传统发生转变,强军强国的意识逐渐被追求文治和稳定的思想取代,以和缓战的思想逐步形成.宋朝自太宗后期始,即不再以积极防御、开疆拓土为能事,军队转而以维护域内统治为主要任务,军队与边防的意义和价值随之降低,主流意识逐渐对战争手段产生怀疑、抵触和排斥的态度.“澶渊之盟”的缔结,使宋朝统治者自认为一劳永逸地寻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之路,从此更倾向于以和的方式解决边患威胁。
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悲剧和喜剧这一对范畴在西方美学思想发展中一向就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
悲剧和喜剧都属于戏剧,在分谈悲剧与喜剧之前,应先谈一下戏剧总类的性质。
戏剧是对人物动作情节的直接摹仿,不是只当作故事来叙述,而是用活人为媒介,当着观众直接扮演出来,所以它是一种最生动鲜明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观众打成一片的艺术。
人人都爱看戏,不少的人都爱演戏。
戏剧愈来愈蓬勃发展。
黑格尔曾把戏剧放在艺术发展的顶峰。
西方几个文艺鼎盛时代,例如古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英国、西班牙和法国,浪漫运动时代的德国都由戏剧来领导整个时代的文艺风尚。
我们不禁要问:戏剧这个崇高地位是怎样得来的?多研究一下“儿戏”,就可以了解关于戏剧的许多道理。
首先是儿童从游戏中得到很大的快乐。
这种快乐之中就带有美感。
马克思论劳动,也说过美感就是人使各种本质力量能发挥作用的乐趣。
因此,不能否定文艺(包括戏剧)的消遣作用,消遣的不是时光而是过剩的精力。
要惩罚囚犯,把他放在监狱里还戴上手铐脚镣,就是逼他不能自由动弹而受苦,所以囚犯总是眼巴巴地望着“放风”的时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风徐来,轻轻地滑过树稍、草尖,树们、草们就腰脊.闪晃,摇曳..着缥缈的梦。
河水迤逦着金色的光,浪花拍击着堤岸的碎石,弹奏着(清纯/清醇)的音符,唱着欢快的歌谣;还有鸟儿的鸣啾.与狗吠、牛哞、羊唤一起喧响,构成了草原的绝唱。
薄薄的雾气氤氲.,轻拂着盘树的虬枝,清丽的河水充盈着①。
两岸茂密绵延的红柳,烂漫成了火焰,尽情燃放,(显示/昭示)着生命的倔强与执着。
星星点点,灯火亮起。
归牧的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②。
劳做..的乡民们陆陆续续地收了工,一天的忙碌与疲惫..画上了句号。
人们荷.锄背草,扛袋提筐,脸上挂着串串晶莹的汗珠,洋溢..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脊(jǐ) 摇曳B.啾(jiū) 劳做C.氲(wēn) 疲惫D.荷(hé) 洋溢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清纯昭示憧憬 B.清醇显示憧憬C.清醇昭示希望 D.清纯显示希望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B.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C.①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岁月沉淀的味道②阵阵蹄声奏出动听的诗行D.①岁月沉淀的味道、泥土的味道、花草的味道②动听的诗行在阵阵蹄声中奏出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些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聚众赌博已经蔚然成风....,这无疑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的阻碍和危害。
B.目前在通讯行业只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分庭抗礼....,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场竞争格局。
C.在公司表彰会上,财务部长的话无意中揭了他的短,他越听越冒火,到后来气冲霄汉....,与财务部长当场争执起来。
D.路遥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超凡脱俗的才华为我们创造了一笔独特的精神财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改革不能只凭一腔热情,在改革前要对方案认真总结,严格论证,小心试验,并取得各方共识,方可推行。
B.江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印有“墨梅”图案,寓意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表达对寒窗苦读的学子的赞誉。
C.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D.《永远在路上》是一部展示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成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是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纵观中西古代艺术史,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理性精神。
中国从先秦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美,到两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唐代韩愈等人的“文以明道”,到宋代程朱理学的“言理不言情”,弘扬的都是理性精神。
这种理性,不仅仅表现为纯粹的哲学思辨,还表现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鲜明地倡导人的理性精神。
他的名言是“美德即知识”,每个人都应该有知识。
在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更是强调理性知识的作用,他在《理想国》中就把培养哲学家作为社会的头等任务。
苏格拉底所开创的雅典学派代表了西方文化的正宗,他所提倡的理性精神成了西方文化传统包括艺术传统的精髓。
不只文学艺术,其它艺术也体现了这一理性精神。
建筑不只是为避风雨,而且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音乐舞蹈等表演不去逼真创造幻觉的真实,而是更多诉之于理解、想像的真实。
这明显高扬的是人类的理性精神。
人类理性精神的高扬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
人来到这个社会,就一定要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
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角色意识,不同的意识导致不同的面孔。
社会角色规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以及相联的行为模式,预定了处于该位置上的人的言谈举止的基本准则。
在儒家思想起主导作用的中国艺术王国中,人的角色意识非常强烈: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孔孟制定的这些道德规范成为每一个人的行动准绳。
在社会责任和“自我”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服从的是前者。
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王昭君因爱国纵身投江。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程婴以父子的死来救孤儿及全国的孩子;而公孙杵臼则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使程婴父子活下来。
在面临生死的重大时刻,他们几乎都不存在心理上的冲突,都没有“自我感情”的考虑;考虑的只是个人在社会上所处的某一地位并由此而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人说,中国人是重社会而轻自我,西方人是重自我而轻社会。
这并不准确,起码在古代社会不是这样。
荷马史诗中的氏族首领大部分都是勇敢无私的。
阿喀琉斯的母亲曾经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者过和平生活而长寿,或者在战斗中早死。
为了得到荣誉和尽职,他选择了第二种命运。
赫克托尔的妻子规劝丈夫不要上战场,他响亮地回答:“保卫特洛亚是我的职责。
”中西方古代艺术所揭示的人的社会角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的深层认识。
人一生下来,就首先面临着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问题。
人的角色意识是处理好这种关系的中介因素,也是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必要环节;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都是从中产生的。
它高扬的是人的自觉性,是人的理性精神。
当然,高扬理性既有正价值,亦有负价值。
人一切从社会要求出发,扮演好自己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势必把自己看成是具有群体生死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个体;势必以理驭情,以社会利益来压制个人的欲望。
这样,个体的主观情感、本能欲望被排斥在精神生活之外;合理的要求常常被当作有害的东西而加以压制,个人的创造探索也往往被视为异端而遭扼杀。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选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艺复兴史纲》,有删改) 6.关于“理性精神”,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理性精神是对人自身的认识的重要体现,古代中西方艺术家们都积极弘扬和倡导这种理性精神。
B.理性精神表现出的纯粹的哲学思辨,在艺术所反映的文士阶层的人生观念和处世态度中也有体现。
C.理性精神在古代西方也很受推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就是西方文化传统的精髓。
D.理性精神不只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在建筑、音乐、舞蹈等其它艺术领域也有明显体现。
7.下列关于“社会角色意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意识又让人以不同的面孔出现在社会上。
B.王昭君、程婴等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社会角色意识,反映出儒家道德规范已成为他们的行动准绳。
C.阿喀琉斯最终选择在战斗中牺牲的命运,体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勇敢无私”的社会角色意识。
D.人们只要有了社会角色意识,就会产生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理想的精神境界。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用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和柏拉图强调培养哲学家的看法,阐明了古代西方也注重倡导理性精神。
B.文章第二三段主要运用例证法,用中外古代故事证明正是人的社会角色意识让人产生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境界。
C.屈原投江自尽,介子推割股奉君,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D.文章第五段在前文论证高扬理性精神具有正价值的基础上,又辩证分析了其消极作用,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傍流而承.之。
丈夫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
孔子从而问之,曰:“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鼋鼍鱼鳖所不能游,向吾见子蹈之,以为有苦而欲死者,使弟子傍流将承子。
子出而被发行歌,吾以子为鬼也。
察子,则人也。
请问蹈水有道乎?”曰:“吾无道。
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
与赍①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
”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也?”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
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也,若橛株拘;吾执臂若槁木之枝。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拟于神。
其佝偻丈人之谓乎!”丈人曰:“汝逢衣②徒也,亦何知问是乎?修汝所以,而后载言其上。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芿燔林,煽赫百里。
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
襄子怪而留之。
徐而察之:形色七窍,人也;气息音声,人也。
问:“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而谓石?奚物而谓火?”襄子曰:“而向之所出者,石也;而向之所涉者,火也。
”其人曰:“不知也。
”魏文侯闻之,问子夏③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夫子之言,和者大同于物,物无得伤阂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去智,商未之能;虽然,试语之有暇矣。
”(节选自《列子·黄帝》,有删改) 【注】①赍:漩涡。
②逢衣:儒生所穿的衣服。
③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弟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一丈夫..游之丈夫:古时称成年的男子B.使弟子傍流而承.之承:通“拯”,救C.仲尼适.楚适:游学D.则失者锱铢..锱铢:很小的重量单位,此处指很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失其所.与,不知B.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长于水而安于.水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虽.天地之大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B.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C.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D.有一人从石壁中出/随烟烬上下/众谓鬼物/火过徐/行而出/若无所经涉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梁丈夫之所以能在水中畅游无碍,是因为他顺而不逆,达到了“不知所以然而然”的境界。
B.佝偻丈人认为循序渐进是能够轻松粘到蝉的关键,而孔子则从他身上看到了专心致志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