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煤矿地质概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目录•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资源评价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1目的和背景23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资源开采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进行煤矿水文地质调查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旨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范围和方法研究范围本次调查范围为某矿区及其周边区域,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收集资料、现场踏勘、钻探、抽水试验、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其中,钻探是本次调查的主要手段,共完成了3个勘探钻孔,并进行了抽水试验。

地球物理勘探包括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两种方法,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构造特征。

02煤矿地质概述该煤矿位于XX省XX市XX县,地处XX山南麓的丘陵地带,距离XX市约XX公里。

煤矿位置该区域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地形最大高差达XX米。

地形地貌煤矿位置和地形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该区域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内,经历了多期次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

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该煤矿所在区域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以断裂和褶皱为主的地质构造特征。

其中,断裂主要有XX断裂和XX断裂,褶皱主要有XX褶皱和XX褶皱。

这些构造对煤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煤矿地质构造该区域主要由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组成,其中侏罗系地层中分布着大量的煤层。

该煤矿的煤质以中高灰分、低硫分、低磷分为主,其中烟煤的发热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利用价值。

同时,该煤矿的煤质受到后期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变化。

含煤地层煤质特征含煤地层和煤质03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报告应详细描述地下水的类型,如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并给出其分布范围。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分析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路径和排泄方式,阐述其对煤矿开采的影响。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工作情况汇报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工作情况汇报

科右中旗跃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工作报告二0一四年三月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防治水工作报告一.矿井概况一、位置与交通矿区位于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东南40km,科右中旗白音胡硕镇东北60km,牤牛海煤田1区115~100勘探线之间(在矿区东部资源储量核实区的103~106勘探线之间),行政隶属科右中旗准太本苏木。

其地理坐标如下:东经:121°54′30″—121°57′00″,北纬: 45°11′45″— 45°12′55″矿区西北距突泉县城40km,有公路相通。

从突泉县向北沿111国道距乌兰浩特140km;向南距通~霍铁路白音胡硕火车站60km。

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井田对应地表为草原丘陵地带,无建筑物。

二、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1、地形地貌核实区地处牤牛海泡子南3km草原丘陵地带,海拔标高185m~190m,相对高差为5m左右2、水系牤牛海泡子(鱼场)与核实区之间有一丘陵相隔,两者之间无水力联系。

3、气象本区属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变化大,年最高气温+40.4℃,年最低气温-30.2℃,年平均降水量440mm,多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820mm。

常年刮四至五级以上的西北风,大风日为38天,最大风速17m/s;霜冻期6~7个月,无霜期146天,最大冻土深度2.0m。

4、地震依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对照《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00),地震裂度为Ⅵ度,为弱震区,近年来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5、区域经济区内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草原区适宜发展牧业生产,矿区东南5km 为准太本苏木殿吉嘎查。

矿区附近工业较发达,西10km有突泉县吉诚煤矿和三星煤矿,西北20km有庆业煤矿,西80km有孟恩套勒盖银铅矿,西南70km有布敦化铜矿,北60km有莲花山铜矿。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为加强矿井的防治水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好贯彻落实水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严防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特针对主、副、回风斜井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一、井田水文地质情况:井田内煤系地层及以上的各含水层富水性弱,2、4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但2号煤层存在采(古)空区积水;7、8、9号煤层的底板赋存最低标高低于岩溶水位标高,但突水系数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的充水因素:1、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的矿井充水因素将主要来自顶板以上含水层的渗漏,特别是随着煤层采空,顶板垮落形成塌陷裂隙,会导致上部含水层的水沿裂隙下渗,影响2、4号煤层的开采。

2、由于井田2、4北部煤层接近露头,埋藏浅,特别是雨季时应注意防范渗漏,其对矿井的开拓布置有一定的影响。

3、地表水体对巷道充水影响:井田内河流不发育,只发育有冲沟,各沟谷均为季节性排洪沟谷,平时为干沟,对矿井开拓开采影响不大。

4、本区2、4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标高高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882~+883m,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2、4号煤层开采没有威胁。

5、本井田内7、8、9号煤层底板赋存最低处的标高低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对突水系数的计算,7、8、9号煤层均小于受构造破坏块段临界突水系数值,即奥灰岩溶地下水对井田内的7、8、9号煤层开采影响不大,但须加强导水构造的探测工作,注意观察涌水量变化情况,并制定相应防治水害发生的措施。

6、本井田采(古)空区范围较大,空区的积水对本井田煤层开采威胁最大,尤其是对4号煤层开采,必须加强2、4号煤层采(古)空区积水的探放工作。

7、 F22断层位于井田北部矿界附近,井田靠断层一侧的各煤层标高高于岩溶水位标高,在F22断层附近开采2号煤层时,矿井涌水量未见明显增加,构造对矿井充水因素影响不大。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1)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1)(一)交通位置 (1)(二)开发概况 (3)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4)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4)(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4)(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5)一、自然地理 (5)(一)地形地貌 (5)(二)气象及水文 (6)二、地质条件 (6)(一)矿区地层 (7)(二)矿区构造 (8)(三)含煤地层 (8)三、水文地质条件 (10)(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4)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5)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 (17)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7)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7)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结束语 (2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一)交通位置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整合规模为150K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21120055870),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米,矿区面积0.7941千米2,倾向宽约1.2千米(平均),走向长约0.7 千米(平均).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区内交通目前以公路为主,矿区公路距中寨乡0.5千米,距六枝县城70 千米,距水黄公路2.5 千米,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开发概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井田内以小窑为主,主要开采1号、3号、7号煤层,斜井或平硐开拓,开采时以独眼井居多,其开采深度较浅,开采相对深度约在50-80米左右.主要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以采掘民用煤为主,部分开采后以原煤销售.随着矿业秩序的好转,现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井口被填充,已无法进入调查.老窑主要在井田浅部分布,由于开采时间较早,开挖范围较小,巷道断面不大,并且基本被表土及顶板垮落封填,没有空间存积大量的水.原湘发煤矿老系统编号LY3号,主采1号、3号、7号煤层,1号煤层开采下限标高+1410米,采空区积水在2012年掘进111运输石门时已经采取了探放水措施,排出积水29376米³左右,排水时间约为8个月之久,现在已没有积水威胁;3号煤层回采时顶板随采随落,开采时间已经6年,采空区现已全部垮实,无积水威胁,在掘进111运输石门及1135底板抽放巷探放水施钻时可以证明;7号煤层开采面积较小,仅在风井和主井之间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走向长约为60米,倾斜长80米,面积5000㎡,其积水在2010年布置1702专用回风巷掘进时已经探放完,排出积水约4600米³,现还有小量的老窑水涌出,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现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布置在7号煤层底板岩层中,距7号煤层法线距离20米,该三条井筒在+1320米标高用联络巷贯通形成系统.然后在主斜井和副斜井内+1415米标高布置运输石门和轨道石门揭穿最上面的1号可采煤层,同时在回风斜井内的+1450米和1415米标高布置回风石门揭穿1号煤层,最后在各石门揭穿煤层的地方分别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该方案的工作面回风巷运料是通过回风巷与轨道石门之间的轨道斜巷完成,在轨道斜巷上口安设调度绞车提升材料.后期开采二采区时,在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底分别向前掘进石门揭穿7号煤层,然后在7号煤层顶板和3号煤层底板之间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到矿区的5号拐点边界后,再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3条下山开拓二采区,该三条下山布置在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我矿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14497-1993)、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等规范要求于2017年2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矿山开采的相关资料.现已完成矿区及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利用矿井地质地形图及采掘工程平面图,编制完成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1、初步查明该矿浅部已知老窑采区情况,并把采空区边界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之上.2、对相邻被整合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了收集,并与该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统一绘制,为矿井今后确定防水保安煤柱尺寸,确定探防水线及工程布置提供参考.3、收集井下采掘工程中已揭露构造情况等,为分析该井主要充水因素及确定该矿水文地质类型提供依据.(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1、2011年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我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2、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队编制的《普朗煤田黑拉嘎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精查)》.3、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所编制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湘发煤矿(原二号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区内属云贵高原低中山地形,区内地形为反向坡,西低东高,地形较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的7拐点附近;区内相对标高差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二)气象及水文1、气象区内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日照较少,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一般1 1月至次年2月多雾及凌冻.年均气温14~16℃,其中7月气温最高(34.3℃),1月气温最低(-5℃);年平均降水量1400米米,区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般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60 米米以上,11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较小,仅30米米,全年降大至暴雨10~15天,日最大降雨量为140米米.区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183.2米米.矿区风向主要为北东向,年平均风速2.4米/s.2、水文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批复,矿区属以基岩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二、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一)矿区地层本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至三叠系下统永镇宁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具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动物化石,含大羽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煤核等.组内连续沉积,厚度504米,含煤35-38.煤系中灰岩有规律地分布,大多是良好的标志层,对煤层对比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T1)飞仙关组(T1f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等,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组内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525-630米,平均580米.主要为灰绿色及紫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中夹薄层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为紫色、黄灰色粉砂岩及灰色灰岩,中部为灰色粉砂岩,灰几深灰色灰岩,下部为黄绿色薄层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厚层状灰岩数层.含克氏哈类动物化石.出露矿区中部.永宁镇组(T1yn)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色灰岩,局部夹鲕状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40米.出露矿区东部.3、第四系(Q)分布广泛,主要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沟谷冲积物、粘土等组成,厚度0-20米.主要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矿区构造矿区区域地址构造位于毛口背斜北东翼黑嘎啦井田.矿区内发现F1断层,F1倾向北东,倾角50-70度,断距25-30米,为正断层.矿区地层走向70-80度,倾向南东,倾角18-25度,一般23°;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另外建井过程中新掘出两条新断层F2、F3,落差约5米.(三)含煤地层1、含煤岩系区域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平均厚度504米,含煤22—3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39.97米,平均厚19.87米,含煤系数7.9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9.6米含煤系数5.87%.2、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矿区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有1、2、3、4、6、7、15、18、19、20、21、22、28、29、30号煤层.湘发煤矿矿区主要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为1、3、7、28号煤层,2、18、19号煤层局部可采.就矿区内主要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属较稳定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35-1.50米,平均1.40米.顶板岩性泥岩,富含动物化石.强度低.间接顶板为细砂岩、煤层.细砂岩为钙质胶结,坚硬,局部裂隙较发育.底板:底板含根部植物化石泥岩.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矿区内煤层厚0.67~0.91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层.顶板: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粉砂岩,深灰色,结果细腻,常含黑色炭质粉屑,偶尔可以找到个体细小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底板:底板为粉砂岩.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较稳定,矿区内煤层厚度1.62—1.88米,全区可采.顶板:顶板以砂岩为主,偶见腕足类化石.底板: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及泥岩此之.7号煤层:为区内主要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2.40~3.20米,平均2.60米,上部结构均一,下部条带状构造发育.顶板为泥质灰岩,局部为泥岩,以腕足类为主的海相动物化石丰富.底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18号煤层:黑色,油脂光泽,性脆,内生裂隙较发育,矿区内局部可采,厚度0.26~0.7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以泥岩为主.矿区内局部可采.19号煤层:黑色,半暗型,多呈片状或薄层状.厚度0.15~2.55米.矿区内局部可采.28号煤层:黑色、褐黑色,半暗型,油脂光泽,细条带结构.矿区内煤层厚度稳定,0.80~1.30米,平均1.0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浅灰色泥岩、粘土岩.矿区煤层内较稳定.三、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飞仙关组中部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区基岩裸露及半裸露,地表岩溶洼地,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中、下旬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砂、泥岩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岩性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及导水性弱差,成为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与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间较厚隔水层.(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1、矿区地层含水性、隔水性(由新至老)(1)第四系(Q):弱~中等孔隙含水层岩性为砂土、碎石土、粘性土等,含孔隙水,含水性弱~中等,接受降雨补给条件.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大多在旱季干涸,多分布于沟谷低缓地带,出露于矿区中部.(2)飞仙关组(T1f):相对隔水层上部岩性主要为紫色、灰紫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中夹1~3层灰岩或泥质灰岩.厚156~198米.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具隔水性.出露矿区南部及东部边界附近.中部岩性主要厚层状灰岩,中夹1~2砂岩或粉砂岩.全层厚45~85米,地表裸露,富水性中等.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夹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中部为钙质粉砂岩,底部为泥岩、粉砂岩,厚150~190米.该段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外,富水性弱.出露于矿区中部.(3)龙潭组(P3l):弱裂隙含水层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全层厚470~520米,平均厚504.63米.该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其夹的灰岩层局部有溶隙水,大部分地带被第四系松散物覆盖,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补给,补给条件良好.该组常年有间歇有水的沟溪经过,煤矿开采时局部地带可能要受河水或沟溪水渗入、灌入等影响,含水性弱.(4)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相对隔水层岩性为玄武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水性弱.为较好的隔水层.出露矿区外.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断层规模小,一般不会造成强含水层与煤层的连通,对煤矿床够不成危害.3、小煤矿、老窑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原有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的生产矿井1个,即原红四井煤矿.主要出水形式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区内老窑较多,开采垂深一般在30米左右,老窑中积水较多,老窑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4、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区内无大的河流、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体,仅发育小溪沟.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含煤岩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井内冲沟发育,旱季无水,雨季山洪暴发时冲沟中的水,一部分沿地表自然排泄,另一部分渗入龙潭组含水层中.老窑积水因自然排水条件差,硐口多已封闭,在开采中突水的可能性较大,水力联系密切,在开采中应做好探放水工作,注意留设防隔水煤(岩)柱.5、矿井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由于背斜南翼煤层较陡,煤层开采自然放顶后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3)断层破碎带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4)老窑采空区区内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大小不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1、原湘发煤矿根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10米³/d,最大涌水量20米³/d.2、原红专四井煤矿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5米3/d,最大涌水量为10米3/d;3、矿井涌水量预算原湘发煤矿、红四井煤矿3号煤层采空区约为29000米2,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米3/d,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为:Q = F×KFQ—矿井涌水量(米3/d), F—预算面积(米2),KF—单位面积含水率(米3/ 米2).因此KF = 1.03×10-3米3/米2矿井预算面积为794100米2,矿井预计正常:Q正常= F×KF=794100米2×1.03×10-3米3/米2=817.9米3/d=34 米3/h矿井预计最大涌水量:Q最大=2.2×F×KF=2.2×817.9米3/d=1799.4 米3/d=75米3/h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冲沟水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2、第四系孔隙水矿山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分布不广,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在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根据普郎煤田黑拉戛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顶底板岩层是矿井充水的直接来源,虽然岩层富水性弱、主要是一些裂隙水及数层灰岩岩溶裂隙水,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今后开采时注意,以防突水.4、小煤矿、老窑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湘发煤矿(整合)范围内地表和井下的调查,矿井内无大的河流、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小煤矿、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风井井筒内接近地表区域主要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雨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湘发煤矿(整合)矿床属于以基岩裂隙及老空区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的煤矿床.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区内煤层赋存于较厚的隔水层中,强含水层如永宁镇组、茅口组等对煤矿开采可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区内断层较少,据原核实报告及煤矿实际生产所得资料,断层导水性较差.本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覆盖在煤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物或滑坡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含煤地层的风化裂隙水及其间夹的灰岩层溶隙水、小煤矿积水溪沟水.综上所述,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1、由于大气降雨直接影响到井下涌水量,故井下排水系统除按设计要求外,还应随着井下揭露面积的不断增大,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大排水设备,否者会造成淹井事故.2、因该区浅部老窑采空区范围无法考证,故老窑采空区积水对该矿开采浅部煤层安全威胁较大,如不加强探放水工作,就可能发生井下安全事故.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该矿防治水工程难度不大,因煤层上下岩层不是含水层,均为隔水层,由于浅部和周围的老窑积水是该矿未来开采背斜西翼浅部煤层的主要威胁,在防老窑水方面,详细了解老窑采空区范围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本矿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在今后生产中除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外,还要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加强以下防治水工作.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二、因该区普查最终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足,井田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资料可靠程度较低.故今后生产中应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并作好编录,以便为指导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三、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探水范围,按要求把探水线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本次虽对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该区煤炭开采历史久远,目前暂无法对全部老窑采空区范围彻底调查清楚.故目前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标注的探水范围不是唯一边界,该矿必需根据井下实际揭露情况确定防治水工作.同时仍需进一步继续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工作,并根据新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探水范围.四、尽量查清老窑采空区情况,并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具体尺寸达到:1、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防隔水煤(岩)柱参照下例经。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是对回采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以制定后续的水行治理方案和预防隐患。

通过对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的综合分析,旨在提供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回采工作面安全高效进行。

二、地质情况评价1.砂岩层含水性评估根据地层钻探数据和地质勘探结果分析,回采工作面主要地层为砂岩层,并具有较好的含水性。

砂岩层的含水量和透水性较高,容易积聚大量的地下水。

2.断裂构造分析通过对断裂构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回采工作面两侧存在多条断裂带。

这些断裂带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流动和聚集造成影响,需要关注隐患的形成。

3.地下水水位和流向通过对井点监测记录的地下水水位数据和流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且呈现向工作面方向流动的趋势。

这表明回采工作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涌水风险。

1.水行隐患分析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主要包括涌水、冒顶和顶板垮落等。

涌水会引起工作面的淹水和部分机电设备的损坏,冒顶和顶板垮落会威胁人员的安全。

2.水行隐患治理方案为解决回采工作面存在的水行隐患-加强工作面附近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情况,提前预警;-安装排水设备,在工作面附近设置抽水井和排水管道,将地下水抽净;-注浆加固岩体,填充断裂带,减少水的渗透和聚集;-加强顶板管理,及时清理顶板松散物,防止顶板垮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对工作面进行加固,增加支护措施,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四、结论综上所述,回采工作面存在较高的涌水风险和水行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高效进行。

建议在实施治理方案的同时,加强水文地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水和地质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处理和自救能力,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某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就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向您呈交以下报告。

一、背景介绍该矿工作面位于市县,地处高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大。

根据前期的勘探结果显示,矿区存在丰富的煤矿资源,但也存在一定的水文地质风险。

为确保矿区开采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该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情况1.水文地质勘探通过水系观察、地质勘探和地下水井的取样分析,我们对该矿工作面的水文地质进行了详细调查。

勘探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储量相对较丰富。

同时,附近存在多条地下裂缝及断层,这些地质构造对于地下水的流动形成了一定影响。

2.水文地质参数分析我们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渗流方向、渗透率等。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矿区整体上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地下含水层较厚,渗透率较高,适于水资源的开采利用。

三、水文地质风险评价1.地下水涌水风险由于地下水位波动较大,加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存在地下水涌水的风险。

特别是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采动压力的变化,可能导致地下水溢出,给井下工作环境带来一定的困扰。

2.地下裂缝风险矿区周边的地下裂缝和断层对于地下水的流动方式有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的快速流失及水位突变。

因此,在矿井开采前后,需要加强对地下裂缝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地下裂缝对矿井的影响。

四、防治措施建议1.增加抽水设备针对地下水位波动大的问题,应加强水位监测,及时调整抽水设备,保持井下工作环境的稳定。

2.强化地下裂缝监测在矿井开采前后,应加强对地下裂缝情况的监测,发现异常即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防止地下裂缝的进一步扩展与变形。

3.引入先进的防渗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涂层材料、灌浆技术等,加强矿井支护,防止地下水涌入矿井,保证矿井开采的安全进行。

五、结论根据对矿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的评价,全面了解了矿区的地下水位情况、地质构造等关键参数,发现了地下水涌水和地下裂缝风险。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xxx煤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

XXX煤矿水害普查报告及综合防治方案XX市水文地质调查小组二OO七年五月主编:参加人员:审核:技术负责:目录1前言 (1)2 井田概况 (4)2.1 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 (4)2.2 矿区地质概况 (5)2.3 矿井水文地质 (9)2.4 矿井的开拓情况和邻近矿的相互关系 (16)2.5 矿井排水现状 (18)3 充水源分析 (20)3.1 大气降雨 (20)3.2 地表水和地表水体 (21)3.3 地下水和地下水体 (21)4 水体分布及其危害性分析 (23)4.1 地表水体及其危害 (23)4.2 老窑水体及其危害 (23)4.3 本矿井下水体及其危害 (24)4.4 邻近矿井的积水体及其危害 (25)5 综合防治水方案 (26)5.1 现有采掘工作面的调整 (26)5.2 其它方面的改造与完善 (27)6 主要防治水措施 (34)6.1 井下探放水的管理 (34)6.2 井下探放水的实施 (36)7 水害防治规划 (41)7.1 水害的五年规划 (42)7.2 年度防治水计划 (44)附表 (47)水文地质调查委托书浏阳水文地质调查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也是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隐患之一,更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防治对象。

为了查清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控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安全状态,防范水灾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现委托贵调查组对我矿合法开采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害安全状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为此,我们将积极配合调查组工作并提供调查过程中所必须的原始资料,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性。

特此委托煤矿(章)法人代表二00七年四月1前言㈠概述⑴位置、隶属关系XXX煤矿位于XX市东南部的XX镇,距XX市直线距离约为20km。

由工业广场经5公里乡村水泥混凝土公路可至XX镇连通G319、G106国道。

交通较为方便,参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⑵矿井性质XXX煤矿属股份制私有煤矿,隶属XX镇管辖。

大屯公司徐庄煤矿7335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及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大屯公司徐庄煤矿7335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及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7335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及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地面位置7335工作面地面位置为微山湖湖区,地面标高为+~+。

2、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7335工作面位于Ⅱ3采区东翼,工作面标高~。

东部是与山东高庄煤矿之间的边界煤柱,高庄煤矿尚未在该区域进行开采;西部是Ⅱ3采区上山系统及7334设计工作面;南(浅)部是7333采空区;北(深)部是未采区域。

二、地质情况评价工作面整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1°~26°,属缓倾斜-倾斜煤层,煤层倾角相对较大。

受断层构造影响,局部区域煤层产状变化较大。

根据掘进资料分析,材料道共揭露4条正断层及一条平滑断层组,从工作面东部向西部依次为:∠59°H=正断层、f8372H总 =平滑正断层组、∠62°H=正断层及F114 H=正断层。

溜子道共揭露4条断层,其中一条逆断层3条正断层,工作面由东向西依次为;F2117-H=逆断层f8372H=正断层、H=正断层及f8672H=平滑正断层组,对工作面影响最大的为f8672 H=平滑正断层及F2117-H=逆断层;其中f8672平滑范围约10m,最薄煤厚只有,F2117-逆断层造成溜子道中西部煤厚重叠,最大煤厚达,断层继续向工作面中东部发育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

三、水文地质情况评价1、顶底板含水层7335工作面回采的是山西组7号煤层,从上往下含水层依次为第四系砂岩含水层、侏罗白垩砂砾岩含水层、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山西组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及奥陶系灰岩组含水层,各含水层情况如下:(1)第四系砂岩含水层矿区第四系厚度~,平均,自上而下划分为6个含水层,5个隔水层。

含水层结构、厚度变化较大,含水性差异也较大。

井田东南部由于基岩面抬升,使第四系的Ⅳ、Ⅴ含与基岩面呈带状接触,各含水层之间在此产生水力联系,对浅部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随着采深加大,影响逐渐降低。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时间:会审:地质防治水科:掘进科:调度室:安质科:总工程师:12053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一、概况12053工作面北部为我矿总回风巷,南部为12051工作面采空区,西部为我矿西翼采区,东部频临矿井边界。

区内煤层全部为复采煤,煤层走向70°,倾向160°,倾角17~22°。

煤层厚度在0.8~5.4米之间,平均煤厚3.2米,局部发育夹矸(炭质泥岩或泥岩)。

根据已有地质条件分析,本巷施工范围内不会有大的断裂构造发育。

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本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内可能影响掘进的水文因素有: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C 2t L 7-8)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太原组下段灰岩(C 2t L 1-4)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直接顶板多为砂质泥岩水,老空水。

1、底板水:(1)太原组上段灰岩(C 2t L 7-8)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层由L 7和L 8两层灰岩组成,灰岩平均厚10.83m 。

灰岩岩溶发育,含岩溶裂隙承压水,据邻近钻孔抽水试验资料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108/s.m ,渗透系数0.8954m/d ,水头标高+110m ,水化学类型为HCO 3-Ca 〃Mg 型,矿化度0.238~0.312 g/l 。

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它往往通过断裂带与下伏C 3t L 1-4灰岩、甚至∈3ch +O 2m 灰岩发生水力联系,对二1煤层开采有较大影响。

隔水层:该层下起L 8灰岩顶面,上至二1煤层底面,平均厚约10.9m 。

岩性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该层有一定的隔水作用,但在厚度较薄特别是经断层错动后地点,很容易造成二1煤底板突水。

水害评价:本设计巷道煤层底板标高在-53~+15m ,L 7-8灰隔水层厚度10.9m ,由于目前L 7-8水位已降至-60m 以下,则L 7-8灰无水压,因此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L 7-8灰突水。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报告

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报告

5306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评价报告一、5306工作面概况1、地面位置5306工作面地面位置北侧为丹峪村、王晃村,西侧为横岭庄,工作面上方为养鸡场.2、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5306工作面井下位置西侧为5104巷、5101巷、5103巷、5102巷,已掘进;北侧为5320胶带巷,正掘进;南侧为5305工作面,已掘进,未回采。

二、地质条件概况1、巷道掘进揭露构造(1)工作面切眼53061巷巷口处,发育正断层f471,产状:129°∠65°,H=4.5m,预计影响回采方向100-120m;(2)工作面切眼距53061巷14m处,发育正断层f469,产状:173°∠85°,H=1。

0m,预计影响回采方向40-50m;(3)工作面切眼距53061巷26m处,发育正断层f465,产状:138°∠65°,H=2.5m,预计影响回采方向50-60m;(4)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438m处,53063巷揭露正断层f451,产状:121°∠60°,H=1.5m,预计影响回采方向30—40m;(5)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738m处,53063巷揭露正断层f447,产状:45°∠65°,H=1。

5m,预计影响回采方向30-40m;掘进过程中均为发现导水构造,构造破碎带不发育,最大宽度仅为0。

05m,不易形成导水通道.2、物探探明构造异常区域(1)工作面切眼至距切眼86m处,工作面内发育有异常区YC3,分析为受构造影响,煤层产状变化,预计影响回采100—120m;(2)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213m处,工作面内发育有异常区YC2,分析可能为陷落柱,预计影响回采走向长88m,倾斜长95m;(3)工作面回采至距切眼730m处,工作面内发育有异常区YC1,分析可能为煤层变薄,预计影响回采走向长80m,倾斜长100m;3、钻探验证构造情况(1)坑透异常区验证情况坑透异常区YC3经钻探验证,分析为煤层受正断层f471影响造成坡度变化,部分区域煤层较薄,未见导水构造;坑透异常区YC2经钻探验证,分析可能为煤层倾角变化,未见导水构造;坑透异常区YC1经钻探验证,未见异常,未见导水构造;(2)有采必探钻孔新发现构造区域距切眼363—414m处发育有2#异常区,可能为陷落柱,不导水;距切眼430—500m处发育有3#异常区,可能为断层或褶曲,不导水;距切眼848—911m处发育有4#异常区,可能为断层或褶曲,不导水;4、瓦斯地质情况工作面部分区域煤层瓦斯含量较大,53062巷5#横贯附近最大瓦斯含量为7.6m3/t,预计5306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详细]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O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1)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1)(一)交通位置 (1)(二)开发概况 (3)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4)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4)(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4)(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5)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5)一、自然地理 (5)(一)地形地貌 (5)(二)气象及水文 (6)二、地质条件 (6)(一)矿区地层 (7)(二)矿区构造 (8)(三)含煤地层 (8)三、水文地质条件 (10)(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0)(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1)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4)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5)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 (17)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7)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7)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结束语 (20)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第一章前言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一)交通位置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整合规模为150Kt/a,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21120055870),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米,矿区面积0.7941千米2,倾向宽约1.2千米(平均),走向长约0.7 千米(平均).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区内交通目前以公路为主,矿区公路距中寨乡0.5千米,距六枝县城70 千米,距水黄公路2.5 千米,有乡村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见交通位置图).(二)开发概况区内采煤历史悠久,井田内以小窑为主,主要开采1号、3号、7号煤层,斜井或平硐开拓,开采时以独眼井居多,其开采深度较浅,开采相对深度约在50-80米左右.主要为当地村民季节性开采,以采掘民用煤为主,部分开采后以原煤销售.随着矿业秩序的好转,现区内所有小煤窑均已关闭、封停,井口被填充,已无法进入调查.老窑主要在井田浅部分布,由于开采时间较早,开挖范围较小,巷道断面不大,并且基本被表土及顶板垮落封填,没有空间存积大量的水.原湘发煤矿老系统编号LY3号,主采1号、3号、7号煤层,1号煤层开采下限标高+1410米,采空区积水在2012年掘进111运输石门时已经采取了探放水措施,排出积水29376米³左右,排水时间约为8个月之久,现在已没有积水威胁;3号煤层回采时顶板随采随落,开采时间已经6年,采空区现已全部垮实,无积水威胁,在掘进111运输石门及1135底板抽放巷探放水施钻时可以证明;7号煤层开采面积较小,仅在风井和主井之间布置了一个采煤工作面,走向长约为60米,倾斜长80米,面积5000㎡,其积水在2010年布置1702专用回风巷掘进时已经探放完,排出积水约4600米³,现还有小量的老窑水涌出,主要补给水源来自大气降水.现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布置在7号煤层底板岩层中,距7号煤层法线距离20米,该三条井筒在+1320米标高用联络巷贯通形成系统.然后在主斜井和副斜井内+1415米标高布置运输石门和轨道石门揭穿最上面的1号可采煤层,同时在回风斜井内的+1450米和1415米标高布置回风石门揭穿1号煤层,最后在各石门揭穿煤层的地方分别布置工作面运输巷和回风.该方案的工作面回风巷运料是通过回风巷与轨道石门之间的轨道斜巷完成,在轨道斜巷上口安设调度绞车提升材料.后期开采二采区时,在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底分别向前掘进石门揭穿7号煤层,然后在7号煤层顶板和3号煤层底板之间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到矿区的5号拐点边界后,再沿煤层倾斜方向布置3条下山开拓二采区,该三条下山布置在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我矿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和《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技术要求》(GB/14497-1993)、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等规范要求于2017年2月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和收集矿山开采的相关资料.现已完成矿区及周边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利用矿井地质地形图及采掘工程平面图,编制完成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一)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1、初步查明该矿浅部已知老窑采区情况,并把采空区边界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之上.2、对相邻被整合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了收集,并与该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统一绘制,为矿井今后确定防水保安煤柱尺寸,确定探防水线及工程布置提供参考.3、收集井下采掘工程中已揭露构造情况等,为分析该井主要充水因素及确定该矿水文地质类型提供依据.(二)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1、2011年徐州长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我矿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2、贵州省煤田地质局142队编制的《普朗煤田黑拉嘎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精查)》.3、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总队所编制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湘发煤矿(原二号井)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一、自然地理(一)地形地貌区内属云贵高原低中山地形,区内地形为反向坡,西低东高,地形较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的7拐点附近;区内相对标高差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二)气象及水文1、气象区内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日照较少,有冰雹、暴雨等灾害天气.一般1 1月至次年2月多雾及凌冻.年均气温14~16℃,其中7月气温最高(34.3℃),1月气温最低(-5℃);年平均降水量1400米米,区内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一般6~9月为雨季,月平均降水量在160 米米以上,11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较小,仅30米米,全年降大至暴雨10~15天,日最大降雨量为140米米.区内年平均蒸发量为1183.2米米.矿区风向主要为北东向,年平均风速2.4米/s.2、水文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批复,矿区属以基岩裂隙水充水为主的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二、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一)矿区地层本区及邻近出露的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至三叠系下统永镇宁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具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等动物化石,含大羽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碎片、煤核等.组内连续沉积,厚度504米,含煤35-38.煤系中灰岩有规律地分布,大多是良好的标志层,对煤层对比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T1)飞仙关组(T1f )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岩等,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含瓣鳃类及腕足类动物化石.组内连续沉积,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525-630米,平均580米.主要为灰绿色及紫灰色,薄层状粉砂岩、泥岩,中夹薄层钙质泥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为紫色、黄灰色粉砂岩及灰色灰岩,中部为灰色粉砂岩,灰几深灰色灰岩,下部为黄绿色薄层粉砂岩和泥岩,间夹厚层状灰岩数层.含克氏哈类动物化石.出露矿区中部.永宁镇组(T1yn)上部为灰色、深灰色泥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色灰岩,局部夹鲕状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40米.出露矿区东部.3、第四系(Q)分布广泛,主要由松散的崩塌物、坡积物、沟谷冲积物、粘土等组成,厚度0-20米.主要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矿区构造矿区区域地址构造位于毛口背斜北东翼黑嘎啦井田.矿区内发现F1断层,F1倾向北东,倾角50-70度,断距25-30米,为正断层.矿区地层走向70-80度,倾向南东,倾角18-25度,一般23°;矿区构造复杂程度中等.另外建井过程中新掘出两条新断层F2、F3,落差约5米.(三)含煤地层1、含煤岩系区域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平均厚度504米,含煤22—3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15层,煤层平均总厚度39.97米,平均厚19.87米,含煤系数7.9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29.6米含煤系数5.87%.2、可采煤层及煤岩特征矿区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有1、2、3、4、6、7、15、18、19、20、21、22、28、29、30号煤层.湘发煤矿矿区主要可采及大部可采煤层为1、3、7、28号煤层,2、18、19号煤层局部可采.就矿区内主要煤层由上到下叙述如下: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属较稳定煤层,为井田内可采煤层.煤层厚度1.35-1.50米,平均1.40米.顶板岩性泥岩,富含动物化石.强度低.间接顶板为细砂岩、煤层.细砂岩为钙质胶结,坚硬,局部裂隙较发育.底板:底板含根部植物化石泥岩.2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矿区内煤层厚0.67~0.91米,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为局部可采煤层.顶板:直接顶板为泥岩或粉砂岩,深灰色,结果细腻,常含黑色炭质粉屑,偶尔可以找到个体细小的腕足类动物化石.底板:底板为粉砂岩.3号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上部,较稳定,矿区内煤层厚度1.62—1.88米,全区可采.顶板:顶板以砂岩为主,偶见腕足类化石.底板:底板以粉砂岩为主,细砂岩及泥岩此之.7号煤层:为区内主要煤层,属较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2.40~3.20米,平均2.60米,上部结构均一,下部条带状构造发育.顶板为泥质灰岩,局部为泥岩,以腕足类为主的海相动物化石丰富.底板为粉砂岩,局部为泥岩.18号煤层:黑色,油脂光泽,性脆,内生裂隙较发育,矿区内局部可采,厚度0.26~0.7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或泥岩,含植物化石碎片;底板以泥岩为主.矿区内局部可采.19号煤层:黑色,半暗型,多呈片状或薄层状.厚度0.15~2.55米.矿区内局部可采.28号煤层:黑色、褐黑色,半暗型,油脂光泽,细条带结构.矿区内煤层厚度稳定,0.80~1.30米,平均1.00米.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浅灰色泥岩、粘土岩.矿区煤层内较稳定.三、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内岩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碳酸盐岩包括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二叠系上统飞仙关组中部灰岩,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碳酸盐岩分布区基岩裸露及半裸露,地表岩溶洼地,地下局部发育溶洞、暗河,大气降水容易通过地表大量的负地形渗入岩溶裂隙、管道、暗河之中,岩层中赋存着丰富的岩溶水,富水性强,这些岩溶水长途径流,最后集中排泄于当地河谷中.碎屑岩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含风化裂隙水;深部发育构造裂隙,以构造裂隙水为主,碎屑岩区地下水运动受地形、地貌、岩性、构造控制,富水性总体较弱,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受地势影响,一般为近源补给、就近排泄.区域内岩溶水和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中、下旬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2~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砂、泥岩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3β)岩性致密,节理、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及导水性弱差,成为煤矿床深部下煤组煤层与茅口组灰岩强含水层间较厚隔水层.(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属云贵高原主高山地形,北西低,南东高,地形陡,海拔一般在1400~1700米之间,最高标高1743.5米位于矿区东部边界外的山峰,最低标高1418.2米位于矿区北西部边界外的平地;区内相对标高约325.3米,为切割较深的高原侵蚀地貌,冲沟发育,高山与沟谷呈带状分布,植被不发育,岩石风化程度高.区内无大的地表水系,仅发育小溪沟,溪沟水流向东至西,流经矿区中部.矿区内以裂隙水为主,含水层空间不发育,地下水水位、流向基本与地形一致.含煤地层与上覆及下覆含水层间均有较厚的隔水层,区内构造复杂程度中等.1、矿区地层含水性、隔水性(由新至老)(1)第四系(Q):弱~中等孔隙含水层岩性为砂土、碎石土、粘性土等,含孔隙水,含水性弱~中等,接受降雨补给条件.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大多在旱季干涸,多分布于沟谷低缓地带,出露于矿区中部.(2)飞仙关组(T1f):相对隔水层上部岩性主要为紫色、灰紫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中夹1~3层灰岩或泥质灰岩.厚156~198米.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具隔水性.出露矿区南部及东部边界附近.中部岩性主要厚层状灰岩,中夹1~2砂岩或粉砂岩.全层厚45~85米,地表裸露,富水性中等.下部主要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砂岩、夹鲕状灰岩及泥质灰岩.上部以细砂岩为主,中部为钙质粉砂岩,底部为泥岩、粉砂岩,厚150~190米.该段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外,富水性弱.出露于矿区中部.(3)龙潭组(P3l):弱裂隙含水层岩性由灰色、深灰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泥岩、泥灰岩、煤层及灰岩组成,全层厚470~520米,平均厚504.63米.该组浅部含风化裂隙水和其夹的灰岩层局部有溶隙水,大部分地带被第四系松散物覆盖,接受第四系孔隙水、裂隙水补给,补给条件良好.该组常年有间歇有水的沟溪经过,煤矿开采时局部地带可能要受河水或沟溪水渗入、灌入等影响,含水性弱.(4)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相对隔水层岩性为玄武岩,深灰色,致密坚硬,含水性弱.为较好的隔水层.出露矿区外.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断层规模小,一般不会造成强含水层与煤层的连通,对煤矿床够不成危害.3、小煤矿、老窑水文地质特征矿区内原有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的生产矿井1个,即原红四井煤矿.主要出水形式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区内老窑较多,开采垂深一般在30米左右,老窑中积水较多,老窑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4、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区内无大的河流、水库、池塘等地表水体,仅发育小溪沟.区内地表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含煤岩层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矿井内冲沟发育,旱季无水,雨季山洪暴发时冲沟中的水,一部分沿地表自然排泄,另一部分渗入龙潭组含水层中.老窑积水因自然排水条件差,硐口多已封闭,在开采中突水的可能性较大,水力联系密切,在开采中应做好探放水工作,注意留设防隔水煤(岩)柱.5、矿井充水通道(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矿区内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则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由于背斜南翼煤层较陡,煤层开采自然放顶后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3)断层破碎带当井巷穿越地下浅部发育断层时,由于周围岩层的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入,井巷可能发生渗水、淋水和涌水现象.(4)老窑采空区区内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大小不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1、原湘发煤矿根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10米³/d,最大涌水量20米³/d.2、原红专四井煤矿据核实报告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5米3/d,最大涌水量为10米3/d;3、矿井涌水量预算原湘发煤矿、红四井煤矿3号煤层采空区约为29000米2,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米3/d,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为:Q = F×KFQ—矿井涌水量(米3/d), F—预算面积(米2),KF—单位面积含水率(米3/ 米2).因此KF = 1.03×10-3米3/米2矿井预算面积为794100米2,矿井预计正常:Q正常= F×KF=794100米2×1.03×10-3米3/米2=817.9米3/d=34 米3/h矿井预计最大涌水量:Q最大=2.2×F×KF=2.2×817.9米3/d=1799.4 米3/d=75米3/h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1、地表冲沟水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或采矿裂隙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浅部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2、第四系孔隙水矿山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分布不广,对煤矿开采影响较小.3、龙潭组弱裂隙含水层该组主要为碎屑岩,富水性总体微弱,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在构造断裂及应力破坏影响的地段,含水量相对会较大,矿床开采到这些地段,矿井出水量会比正常出水量增大.该组为煤矿床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根据普郎煤田黑拉戛勘探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顶底板岩层是矿井充水的直接来源,虽然岩层富水性弱、主要是一些裂隙水及数层灰岩岩溶裂隙水,但在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发现有钻孔漏水现象,今后开采时注意,以防突水.4、小煤矿、老窑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湘发煤矿(整合)范围内地表和井下的调查,矿井内无大的河流、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区内小煤矿、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风井井筒内接近地表区域主要为顶板淋水、滴水;底板及两帮渗水,雨量随季节变化较大.湘发煤矿(整合)矿床属于以基岩裂隙及老空区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的煤矿床.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区内煤层赋存于较厚的隔水层中,强含水层如永宁镇组、茅口组等对煤矿开采可能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区内断层较少,据原核实报告及煤矿实际生产所得资料,断层导水性较差.本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覆盖在煤层之上的第四系松散物或滑坡中的裂隙水、孔隙水、含煤地层的风化裂隙水及其间夹的灰岩层溶隙水、小煤矿积水溪沟水.综上所述,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预测评估)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1、由于大气降雨直接影响到井下涌水量,故井下排水系统除按设计要求外,还应随着井下揭露面积的不断增大,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增大排水设备,否者会造成淹井事故.2、因该区浅部老窑采空区范围无法考证,故老窑采空区积水对该矿开采浅部煤层安全威胁较大,如不加强探放水工作,就可能发生井下安全事故.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该矿防治水工程难度不大,因煤层上下岩层不是含水层,均为隔水层,由于浅部和周围的老窑积水是该矿未来开采背斜西翼浅部煤层的主要威胁,在防老窑水方面,详细了解老窑采空区范围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本矿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在今后生产中除应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外,还要根据该矿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加强以下防治水工作.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二、因该区普查最终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不足,井田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资料可靠程度较低.故今后生产中应加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并作好编录,以便为指导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三、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确定探水范围,按要求把探水线标注在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本次虽对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调查,但是由于该区煤炭开采历史久远,目前暂无法对全部老窑采空区范围彻底调查清楚.故目前井巷工程平面图上标注的探水范围不是唯一边界,该矿必需根据井下实际揭露情况确定防治水工作.同时仍需进一步继续加强老窑采空区的调查工作,并根据新调查结果及时调整探水范围.四、尽量查清老窑采空区情况,并应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第28号令《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要求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具体尺寸达到:1、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防隔水煤(岩)柱参照下例经。

国电永寿煤业水文地质报告

国电永寿煤业水文地质报告

国电永寿煤业水文地质报告一、引言国电永寿煤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煤炭开采和销售的企业。

为了保障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和高效,我们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并编制了本报告。

本报告旨在对国电永寿煤业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为煤炭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概况国电永寿煤业位于中国某省某市,地处山区。

该区域煤炭资源丰富,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的开采难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我们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地下水文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三、地质构造特征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我们发现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主要由断裂和褶皱构造组成。

断裂带的存在对煤炭开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褶皱构造则使得煤层变形严重,开采难度加大。

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质构造的监测和预测,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地下水文特征1. 地下水分布研究区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煤层下方的含水层中。

根据水井和钻孔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地下水呈现出明显的层状分布特征,上层含水层与下层含水层之间有一定的隔离作用。

同时,地下水的水位随季节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春季和夏季水位较高,秋季和冬季水位较低。

2. 地下水动态通过对地下水位的监测,我们发现地下水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特征。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空区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导致周围地下水向采空区流动。

同时,采煤工作面附近的地下水也会受到采煤活动的影响,出现水位上升的情况。

因此,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合理排水,以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和顺利开采。

五、水文地质评价根据对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评价结论:1. 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和褶皱构造,需要加强对地质构造的监测和预测。

2. 研究区域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煤层下方的含水层中,地下水动态变化明显,需要合理排水,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下水位和水质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11502采煤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报告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11502采煤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报告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贵州金鑫煤业有限公司贵州百里杜鹃红林乡黔鑫煤矿11502采煤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报告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编制单位:地测科编制日期:2021年6月14日目录一、工作面位置 (1)1、地面位置 (1)2、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 (1)二、地质情况评价 (1)三、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及评价 (2)1、地表水文地质 (2)2、顶底板含水层 (2)3、地质构造水 (5)4、老空水 (5)5、钻孔水 (6)四、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6)五、水害隐患探查及治理情况评价 (7)1、水害隐患排查 (7)2、治理情况 (7)六、结论及建议 (8)1、结论 (8)2、建议 (8)11502采煤工作面采前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报告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工作面位置1、地面位置11502采煤工作面位于+1562水平一采区中部,布置于15煤层中,工作面走向平均长度874m,倾向斜长平均152m,煤层平均高度1.8m,工作面平均倾角+6°,回采面积132848m²,可回采煤量32.28万吨,计划回采时间为:2021年6月20至2021年12月31日。

2、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11502采煤工作面布置于一采区15煤层中,11502运输巷及回风巷均在副斜井内开口,东面为矿区边界,西面为三条主要井筒,北面为11503采煤工作面(已布置),南面为11501采煤工作面(已回采);矿井可采煤层4层,自上而下分别是4号、9号、14号和15煤层,各煤层平均间距分别为30.5m、47.84m和12.7m,一、二采区范围内9号煤层已采空;回风斜井西侧至矿区边界范围内+1525水平以上15煤层已由原沟底煤矿回采结束,副斜井至东侧矿区边界范围内15号煤层均为未开采区域,11502采煤工作面范围内无15号煤层老巷及老空区;地表相对位置为山坡丛林;地表无房屋建筑、公路、河流、池塘、水库及其它构筑物。

二、地质情况评价矿区位于北东向纸厂背斜南西段转折端附近,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之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

3101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3101采煤工作面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盘县盘南煤业投资有限公司思南县香坝乡文家槽煤矿3101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编制:牛迎节二0一九年三月十日3101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煤矿防治水细则》规定:当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尚未查清时,应当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在水害隐患情况未查明或者未消除之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按照《煤矿防治水细则》有关条款规定,11111煤矿3101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前充分收集整理水文地质资料和邻近工作面的巷揭、钻探资料、物探成果资料及3101运输巷、回风巷掘进期间物探及钻探资料,编制完成3101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

一、概况根据1111煤矿的实际开采情况,3101采面运输巷布置在运输下山160米处,沿煤层走向向矿区西面布置有350米。

3101采面回风巷布置在运输下山开口处,沿煤层走向向矿区西部布置有350米。

采面西面为未开采区域,采面南部为深部未开采区域,东部为运输下山。

二、水文地质情况(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高原北东部,思南县西北,为剥蚀型低山河谷及河间地块地貌,坡度一般,一般为20—300。

地势总体为南东高,北西低,中间高,四周约低。

最高点位于矿区外北东部的一无名山头,海拔802.7m,低点位于矿区外西北部一沟谷处,海拔554.4m,最大相对高差247.6m,一般相对高差40—100m。

(二)地表水区内分布两条河流,分别为矿区外西部自南向北流动的香坝河及矿区东部自北向南流动的岩头河,根据区域水文分析,矿区外西部2000m左右的香坝河,河床标高为580m。

矿区外东部1900m左右的岩头河,河床标高为400m。

均未有岩溶管道与矿区相连,且香坝河流经区域为三叠系地层,有夜郎组第三段相对隔水层阻截,不会对矿床造成充水。

岩头河河水可能通过节理裂隙对茅口组地下水进行补给,进而造成巷道底板突水,但煤层标高大部分在400m以上,仅在矿区西北角,有小部分在400m标高以下,故岩头河对巷道底板突出的区域有限,故地表河流对矿区充水影响不大。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煤矿水文地质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以便为煤矿的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结果,并给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目的】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煤矿区域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矿井开发的影响。

2.确定煤矿区域的地下水特征、分布和动态变化规律。

3.分析煤矿下水和渗水对矿井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4.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范围】本次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范围:煤矿区域A、B、C三个主要矿区。

2.时间范围:根据工作计划,调查时间跨度为2023年至2023年。

3.调查对象:地下水系统、地表水系统、地下水动态变化等。

【方法】为了达到煤矿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调查方法:1.野外调查:对煤矿区域进行全面、系统地野外勘测,包括地质剖面观测、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样品采集等。

2.水文地质样品分析:对采集到的水文地质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包括水质分析、地下水层析分析、渗流力学特性分析等。

3.监测仪器布设:在煤矿区域内设置地下水位监测井、地表水位监测站等监测仪器,实时记录地下水位变化、地表水位变化等数据。

4.地质勘探:进行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以获取地下构造、地下水分布等信息。

【结果】通过以上的调查方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地下水位和地表水位的分布图。

2.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和演化规律。

3.地下水和渗水对矿井工程的影响程度。

4.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所得数据的地质构造解释等。

【结论】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煤矿区的地下水位呈现特定的分布规律,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降雨。

2.地下水位与煤矿开采工程有较大的关系,在采煤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煤矿区域存在一定的地下水资源,但开采利用需要进行受控管理。

4.渗水会对煤矿工程的施工和运行带来一定危害,需要加强渗水防治工作等。

矿区水文地质报告模板

矿区水文地质报告模板

矿区水文地质报告模板概述本报告主要针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研究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条件及矿山开采活动等因素,为矿区的管理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概况该矿区所处地区属于XX造山带,主要由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等岩石构成。

地层倾角较大,有断裂、节理等地质构造。

同时,该矿区流经的河流属于XX河流系统,具有较大的水量和水流速度。

水文条件1.降雨量:该矿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XXX毫米,以夏季为主要雨季。

降雨集中时间较短,容易造成地表径流。

2.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主要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其中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

矿区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周围山区的冰川和雪水,地下水的流动速度较快。

3.水资源利用:矿区周围的居民主要依靠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生产和生活用水。

同时,部分地下水被开采用于冶炼和生产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矿区的开采活动对周围地质、水文环境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位下降。

矿山开采会通过矿井和暗挖等方式将大量的地下水抽取至地面,造成地下水补给不足。

2.深部水质的变化。

由于矿山开采影响了矿区周围的水文环境,导致深层地下水的水质发生变化。

3.生态环境的破坏。

矿山开采活动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导致植被覆盖度降低及土壤侵蚀等问题。

管理建议为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矿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矿山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的抽取和利用,通过科学管理方式保证地下水供应稳定。

2.加强环境监测,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定时监测和调查,根据监测情况进行合理利用。

3.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公众教育和宣传,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情况的分析和总结,结合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建议,在矿区的管理和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报告和水行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编制:科长:总工程师:山西××××煤业有限公司2019年6月5日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评价和水害隐患治理情况分析报告一、工作面概况:(1)地面位置情况该工作面位于副斜井北部偏西1132m-1573m,秦家源西部保护煤柱,地面无其它构筑物、河流等分布。

(2)井下四邻关系该工作面位于一采区北部,开口位置位于一采区运输巷北段,南邻东回风巷,西邻一采区运输巷北段,北邻100102工作面(未形成),东邻矿井未采掘区域。

100117回采工作面长度为643m,工作面90米。

(3)工作煤层情况及储量情况该工作面主要为单斜构造,煤(岩)倾角平均5°左右,煤层厚度0.8m—1.2m,平均1.0m,以亮煤、镜煤为主,其次为暗煤。

煤容重1.47t/m3。

地质储量为77190t,可采储量68200t。

二、地质构造及老巷情况1、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100104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质类型中等。

工作面在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内揭露4条断层和3个陷落柱,对工作面回采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2、老巷情况根据《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生产地质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补勘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类型划分报告》、《山西××××煤业有限公司水患隐患补充勘探报告》和《矿井防治水分区论证报告》显示,工作面回采范围内10号煤层中不存在老空积水情况;上覆煤层不存在老空区。

三、水害因素分析及评价1、地表水:该工作面对应地表无河流、湖泊等其他水体。

2、顶板水:该工作面10号煤层顶板约8米处为K2灰岩,含水性较弱,但部分地段裂隙,回采过程中,顶板水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01回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
一、概况
1、工作面位置及四邻关系
10501工作面位于主井右侧(面向井底),与井筒留有35m保护煤柱,东南侧距风氧化带60m,西南侧距风氧化带180m,西北领10502采面,未回采。

工作面走向平均长约470m,倾斜均宽115m,面积54050平方米。

煤层底板标高+1435m~+1485m。

对应地面标高+1470m~+1545m。

2、煤层
本工作面主要开采M5煤,产于P3l上部,上距P3c底界17.24~31.73米, 平均26.60米, B1标志层为其顶板,下距B2标志层顶界1.89~6.85m,平均5.13m,层位较稳定,呈层状产出,厚1.00~2.87米,平均厚1.92米,煤层厚度标准差0.40米,变异系数20.60%,在矿区范围内全区可采,点状可采率100%,可采区面积2.8124Km2(平面积),面状可采率100%,煤层厚度变化较小,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

二、工作面地质构造
在掘进10501运输巷、回风巷期间,遇到5处断层,因工作面以南F5断层,在工作面回采推进过程中可能有瓦斯涌出现象,另外顶板岩溶水通过导水断层流入巷道,为采面回采带来一大隐患。

采面断层一览表
断层编号断层位置断层性质倾向倾角落差m 对采面影响F10501-1 10501运输巷开口位置正断层294 65 0.6 影响小F10501-2 10501运输巷251m 正断层310 62 0.5 影响小F10501-3 10501运输巷350m 正断层295 61 6 影响大F10501-4 10501回风巷97m 正断层271 65 0.5 影响小F10501-5 10501回风巷340m 正断层272 67 0.6 影响小
精选范本
三、水文地质情况分析
(一)主要含水层: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零星,多在溪谷及山麓地带分布,多为冲积层、坡积层和残积层,岩性为含砂砾粘土、亚粘土,具有粘性、可塑性及高压缩性,厚度变化大,主要分布在缓坡及沟谷地带,厚0~20m。

该层厚度小,一般不含水,具弱透水性,未见泉水出露。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1y2)岩溶裂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西部,主要为灰色以薄~中厚层状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夹钙质泥岩、泥岩薄层,厚度260~390m。

矿区内地势较高,未见泉水出露,地表调查中见7个岩溶点出露,均为岩溶落水洞,洞口标高为1410~1494m。

矿区内揭露该层的钻孔有5个,其中有2个钻孔见溶蚀现象发育,占揭露钻孔的40%,全层溶蚀裂隙率为1.4%,未见溶洞及间断性裂隙发育,钻孔在溶蚀裂隙发育段冲洗液表现为全部漏失。

该层地下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补给条件较好,岩溶较为发育,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总体上由北向南迳流。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中部,主要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细至中晶灰岩,含泥质条带及燧石团块;下部为灰色中厚层状微晶灰岩。

厚13.93~24.15m,平均厚20.21m。

调查泉水点1个,流量为0.022L/S,标高为1489m。

10个钻孔中共有7个钻孔揭露该层,其中4个钻孔见溶蚀现象,全层溶蚀率为1.6%,在ZK302钻孔中见一溶洞发育,洞高2.17m,溶洞发育标高为1399.55~1397.38m。

地表调查未见岩溶发育。

该层地表岩溶不发育,厚度薄,补给条件差,总体来说富水性弱。

4、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溶含水层
大面积出露于矿区西南及东部地段,为浅灰、灰、灰白色厚层~块状细~中晶灰岩,局部含白云质灰岩及含燧石结核及眼球状泥质条带,层间
含炭、泥质有机物,厚>200m。

本次工作共有9个钻孔揭露该层,均在揭露该层时出现水位大幅度跌落现象,水位基本跌至孔底,冲洗液表现为全部漏失。

本次工作共调查了一个岩溶点,岩溶点出露标高1305m,南部溪沟中的水从该洞中进入地下,补充该层地下水,最终排泄于六冲河北岸。

(二)隔水层
1、三叠系下统夜郎组沙堡湾段(T1y1)相对隔水层
出露于矿区的中部地段。

主要为浅灰色、灰色、灰绿色薄层钙质泥岩、泥岩,夹薄层状泥灰岩,下部见灰绿色蒙脱石粘土岩。

厚22.81-25.21m,平均24.08m。

该层厚度薄,可起到一定隔水作用,在未来开采过程中,该隔水层也易遭受破坏,隔水性较差。

地表调查中见2泉水点出露,流量为0.014~0.140L/s,泉水出露标高为1373~1493m。

矿区内有6个钻孔揭露了该层,钻进过程中冲洗液消耗量较小。

(三)工作面充水因素
1、地下水
龙潭组(P3l):为含煤地层,将来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井,而成为矿床充水的直接水源,由于富水性弱,影响较小。

玉龙山段及长兴组(T1y2+P3c):该层富水性中等~强,“T1y2+P3c”层底界距M5平均距离为26.60m,根据5层可采煤层厚度,计算出最大冒落高度为40.12m,导水裂隙带高度为54.51m,已破坏至顶板岩溶含水层,地下水将构成矿床充水水源。

充水方式为间接充水,充水途径为导水裂隙带等。

2、地表水
矿区内主要发育有草冲溪沟及关牛洞溪沟,草冲溪沟位于矿区中部偏北部。

流经P3c、P3l含水层后进入T1y2层落水洞,采空塌陷有影响到该地段的可能性大,将对矿床充水产生影响;关牛洞溪沟未主要流经地段为P2m,采空塌陷影响该地段的可能性小,对矿床充水的可能性较小。

3、老窑及生产坑道采空区积水
矿区内煤层露头线一带有大量小煤窑,雨季时水量较大,采空区积水客观存在,当开采浅部煤层时对矿床突水的可能性较大。

4、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各含水岩组地下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源,矿井涌水量将随大气降水强度变化,雨季时涌水量增大,枯季时涌水量变小;故地表水体在水量较大时可能通过补给地下水或直接进入井巷成为矿床充水水源。

四、水害威胁情况分析
10501回采工作面煤层顶板属龙潭组(P3l):为含煤地层,将来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其地下水将直接进入矿井,而成为矿床充水的直接水源,由于富水性弱,影响较小。

导水裂隙带进入可能性小,但遇到断层破碎带与矿床导通时,地下水通过断层破碎带进入矿床。

另工作面离地表较近,回采期间,受采空区塌陷的影响,地表草丛溪沟的水通过裂隙进入矿床。

工作面在回采期间,涌水量主要来源构造裂隙水、施工用水和地表水,其中构造裂隙水主要为巷道顶板淋水或前方遇断层时突然涌水,出现突水现象;施工水主要时工作面防尘水为主;地表水主要是采空区塌陷引起地表水导入采面,造成水患。

五、建议(措施)
1、针对10501采面过地质构造带前,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指导施工。

2、采面必须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工作面低洼处临时水窝必须安装两趟排水管路,管径不小于50mm,两台排水泵,排水能力不小于20m3/h,一用一备。

3、雨季期间,必须加大对地表塌陷区的巡查,对容易积水的地方必须填平或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工作面。

4、对地表裂缝和塌陷点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填塞,防止地表水沿裂缝流入工作面,增加井下涌水量。

5、井下采面至井底水仓排水系统必须保证畅通,水沟无杂物。

6、雨季到来之前,井底水泵房必须进行一次联合排水试验,确保矿井排水系统正常。

7、加强排水系统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工作面排水泵正常运转。

8、回采过程中遇到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中心,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到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

9、采面回采期间,坚持预测预报,对工作面可能的出水水源要及时进行分析预报,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水文地质观测,确保安全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