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息骚乱 疏导民怨 改善住房 减轻税负汉唐良吏怎样打“亲民牌”

合集下载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色……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

下列对“天下响应”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C.大批贫民流离失所D.首领黄巢的精心策划和组织2.为了巩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州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叫“光武中兴”,他是A.刘邦B.曹操C.光武帝刘秀D.汉武帝3.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当时经济困难C.重视“以德化民”D.当时人心思安4.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5.《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

”这表明A.政权系统,尚不完备B.秦始皇帝,才能非凡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6.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孕育出了与西医学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与概念范畴的中医学。

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是( )A.擅长针灸的华佗B.尝遍百草的神农氏C.使用“四诊法”的扁鹊D.“治未病”的张仲景7.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

下列活动,我们从中感受不到历史演进脉搏的是( )A.阅读《史记》B.到博物馆参观C.采访老红军战士D.和同学交流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8.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秦始皇此举旨在A.维护国家统一B.保障社会稳定C.实行暴政统治D.确立皇权至上9.秦统一六国后,福建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行政建制,属闽中郡,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A.世袭继承B.地方推荐C.皇帝任命D.考试选拔10.汉文帝曾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简述唐代租庸调指的具体内容

简述唐代租庸调指的具体内容

简述唐代租庸调指的具体内容唐代租庸调指是唐朝建立后赋税体制形成的一种调节租税关系的方法,它有助于稳定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体现了唐朝政府租税政策的英明才智。

一、唐代租庸调指的概述唐代租庸调指始创于唐太宗,在唐朝的百余年统治中,唐朝政府对土地租税进行了改革,形成了租庸调指体系。

唐代租庸调指实质上是在同一地区内规定不同者分别缴纳不同额度土地租税的制度。

在每个额度之间,建立一个顺序关系,这项体系叫做租庸调指体系或租庸调指体系。

二、唐代租庸调指的特点1、税率公平:唐代租庸调指体系给予税收对象自由。

地主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利润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税率;而国家也不会太过收税,给地主们太大的压力。

2、调节租税关系:唐代租庸调指体系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它把租税分成不同的类别,并给出不同税率,以分配租金,有效解决了社会上租金收取不公的问题。

3、保护农民:唐代租庸调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保护农民利益。

唐代政府认为农民是社会的重要力量,不仅将经济职能托付给地主,而且把政治职能也托付给农民,加强农民的管理和保护。

三、唐代租庸调指的成果1、推动经济发展:唐代租庸调指体系使租税收政更加公平,也更有利于稳定社会,这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当时社会的经济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2、促进政治稳定:唐代租庸调指体系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使政府对社会的经济管理变得更加有效,也有助于政治秩序的稳定。

四、唐代租庸调指的影响唐代租庸调指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社会政治的稳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本、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唐代租庸调指的实施,以及它的可贵的成果,体现了唐朝政府租税政策的英明才智,它促进了中国社会当时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今天的各种税率的调控,从而维护国家税收权力和调节社会秩序。

大唐户籍制度:良民与贱民并立

大唐户籍制度:良民与贱民并立

大唐户籍制度:良民与贱民并立首先要学习几个知识点:士族,是中国历史上自东汉至唐朝、五代,世代为高官的士大夫阶层,是一种贵族化的官僚家族。

良民,指无官爵无犯罪的庶民。

部曲,隋唐时期指介于奴婢与良人之间属于贱口的社会阶层。

唐代社会,虽然士族的势力被削减,但仍然不是一个平等的社会。

《唐律》中也明订,人分为“良”、“贱”两大类。

户籍制度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一是保障征税征役,二是实现社会控制。

历代王朝建政之后,首先必做的事情之一便是统计、登记全国人口。

唐代户籍制度形成了“编户”与“非编户”两个不平等的阶级,编户为良民(自由民),非编户为贱民(非自由民)。

换言之,国家的编户齐民只覆盖一部分人——良民,另一部分人则属于贱民,没有资格编户,只能附籍于主家。

唐代的贱民主要包括给官府服役的官贱民,如工户、乐户、杂户;以及依附于门阀世族的私贱民,即部曲、奴婢,他们是属于私人的财产,可以像货物畜产一样交易。

科举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士族所操控。

由于隋唐政权有赖关中士族支持拥戴,且山东士族仍保有数百年的重阀阅、讲经学之传统,所以依旧享有优越政治及社会地位。

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削弱门阀,这些长存数百年的山东士族的社会、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

但是他们对朝代的建立有功劳,所以君主是用温和的政策改革削弱士族,将其逐渐排除。

在隋文帝任内,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目的是择取人才,削弱门阀任官系统。

虽然科举制度实行,但由于世族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其子弟的文化修养也就跟着较高,不论是否参加科举,进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难。

唐代进士选拔,另有一些社会公评的含义,防弊措施并不严格,常有考生向主考官请托,自我吹嘘的情形,但当时人并不视为舞弊,所以录取进士的,有许多是权门子弟;而才气纵横的杜甫,两次考试都落榜。

简单的提一下伟大的诗圣杜甫潦倒的生涯:来到长安十余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必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卷(及答案)
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6.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大兴土木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7.刘秀建立东汉后,励精图治,使汉王朝出现“中兴”局面,但东汉中期以后国势却日渐衰落,导致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化
5.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柳宗元的观点是()
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①项,秦代铁权上提到“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反映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史实。故①项正确。②项,“立号为皇帝”反映了秦始皇确立了皇帝称号。故②项正确。③项,“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说明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针对当时天下度量衡不一的情况,命令丞相隗状、王绾统一-度量衡。故③项正确。④开凿了灵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故选A。
A.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13.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9.C
解析:C
【解析】

会计干货之极简税收史(东汉)

会计干货之极简税收史(东汉)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会计实务-极简税收史(东汉)
李胜良:极简税收史之东汉
光武中兴,以柔道行。

颇达情伪,务用安静。

解莽之密,还汉之轻。

三十税一,略定即行。

开释奴婢,七发诏令。

平理冤狱,释囚轻刑。

精兵俭政,轻车简从。

破矩为圆,蠲除恶政。

破莽积弊,议法省刑。

宽大之诏,四时之令。

举无过事,量力而行。

退武进文,散马戢弓。

吏职减损,县置省并。

轻车楼船,弃兵归农。

思乐息肩,诏罢边亭。

疏理怨结,返汉章程。

鳏寡孤独,高年笃癃,贫不能存,一例给禀。

商贾重宝,单车宿径。

道不拾遗,牛马随牧。

选拔良吏,戮力本农。

亲择文吏,选贤任能。

汝阳邓晨,兴陂千顷。

丹阳李忠,乡饮明经。

南阳杜诗,节俭清平。

洛阳董宣,枹鼓不鸣。

九真任延,铸作田器。

百姓充给,田园垦辟。

桂阳卫飒,治事滨溪。

奸吏杜绝,役省劳息。

蜀郡张堪,秋毫无私,渔阳狐奴,乐不可支。

战乱才罢,重在聚民。

海内虚耗,十不二存。

消息徭役,简寡书文。

吏无百里,民少出门。

岁比登稔,政不苛纷。

廿三始傅,刑徒代军。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四课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课件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四课 古代中国经济政策课件 人民版必修2

古代中国工商业被抑制了吗?
(单位:万人)
———《中国人口通史》
两 )景德镇的制瓷业、云南的冶铜业、陕南的造纸业、
全面、具体、严 台湾的制糖业、江西的制烟业、福建的制茶业等 …… 密 圜钱 ——人民版必修二《历史》
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 汉文帝经常对下臣们说:“黄金珠 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 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 政府垄断。 和丝麻。”
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经济的控制。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 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 辱之”。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
重税
盐铁官营(汉武帝)
管理:有目的
乾隆年间(1760) 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 航证明书
(1)明太祖:“通番禁令”
(2)顺治帝:“海禁令”、“迁海令”
(3)乾隆帝:“一口通商”
材料3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大肆向亚、非、 拉地区进行殖民扩张,1553年葡萄牙强行租占澳 门,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经侵占澎湖,被明 朝军队驱逐,荷兰殖民者转而于1624年占领台湾 ,并以此为基地,不断到东南沿海一带侵扰。 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材料4 乾隆帝曾说:“民俗易嚣,洋商杂处, 必致滋事”,所以清政府一再严申“华夷之别 甚严”,“从不许外籍人等稍有越境掺杂”。 防范人民,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驱使), 汉景帝: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 重农 抑商 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物和丝麻。 巩固国防
加强皇权
相辅相存
民农则重(稳定),重则少私义,少 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重公轻私 维护专制统治
中央集权
民农则其产复(财产丰富),其产复则重 政治: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稳定 (不轻易)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附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附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

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请回答:(1)“太祖”指何人?(2)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赵匡胤。

(2)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弱。

(3)措施: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影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

【解析】(1)由材料“太祖既得天下”“唐季以来”可知,“太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由材料“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末以来,兵祸连年,国家不安定的原因是节度使掌握兵权,实力强大,皇帝实力较弱。

(3)由材料“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可知,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如:陆续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从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这些措施的实施,将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了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逐渐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成为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

点睛:关于北宋的知识,需要掌握北宋建立的过程;北宋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和产生的历史影响等知识。

高三复习统编版高中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四讲

高三复习统编版高中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四讲

土地 兼并
农民 流离
豪强 坐大
赋役减少、国力 削弱、社会动荡
冲击着大一统体制
汉代庄园主要是由商人、豪强地主、官僚 等用威胁、欺骗、敲诈、权威、买卖、强占等手段,兼并
农民的土地,形成土地私有制。 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经济,庄园主可以根据
自己的生活需要,布置庄园,使耕种与纺织等手工业结合, 把庄园建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王国。
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对内: (1)政治上: ①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 选拔制度 ③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
④设13州刺史,监察地方。
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 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 法行为
(2)经济上
①改革币制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烦难,减轻农民的劳役负 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使国家财政也能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选:D。
• 【点评】本题考查东汉末年的政治特征,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 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成原因分析。
• 【解答】材料的意思是东汉退休以后王侯等被留在京师,封国权力由中央的国相掌控, 这就削弱了这些王侯在地方的权力,有利于中央对封国的直接控制,故D项正确;
②盐铁官营
增加收入。
③均输平准
平准:是国家运用手中掌握的大量物资和经济力量,贵时 抛售,贱时收买,以稳定市场物价的一种经济活动。(打
④抑制工商业者 击投机倒把)

汉唐民族政策

汉唐民族政策

汉唐民族政策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汉朝和唐朝的历史。

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也是一个由中央集权政策构成的时代,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汉唐时期,汉朝和唐朝重视民族政策,推行中央集权政策,其中包括推行统一税率、建立中央政府、实行阶级制度和开展文化宣传等。

汉朝和唐朝都充分重视民族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努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团结、和谐等目标。

汉唐时期为了保护民族文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健全统治制度,建立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制度;采取文化改革,推行国家主导的教育制度;塑造传统文化,制定文字管理制度;大力宣传文化,建立文学馆等。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也体现在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汉朝和唐朝都曾大力改善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提高文化教育和经济水平,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考虑到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保护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也体现在外交政策上,以汉朝和唐朝为代表的汉族政权游走于西亚部落之间,努力建立与周边部落之间的良好关系,并且发起或参与了多次对外贸易,努力拓展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为中国历史上的文明与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得以实施,是由于它们极具规范性、可操作性、制度稳定性和实用性,他们的政策精神,其学说也为今日的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性,使其能够有效地维护民族的和谐社会环境和文化多样性,进而为中国的国家繁荣与发展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民族政策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历史,学习古代政策,秉持“民族团结、和谐、友好”的理念,尽心尽力维护民族的和谐社会环境和文化多样性,为中国的国家繁荣与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秦汉时期的经济措施

秦汉时期的经济措施

02
商业政策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制度
统一度量衡
秦始皇实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规范了各种计量单位,为商业 交易提供了便利。
统一货币制度
秦始皇统一了货币制度,规定以 圆形方孔铜钱为标准货币,推动 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商业税收政策
征收商业税
秦汉时期开始征收商业税,通过税收 政策调节商业活动,增加国家财政收 入。
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技术的推广
秦汉时期,政府重视农业 技术的推广,如兴修水利 、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等 ,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知识的传播
汉朝时期,政府设立“郡 国农官”,负责农业知识 的传播和推广,促进了农 业的发展。
农业教育和科研
汉朝时期,政府鼓励农业 教育和科研,培养了一批 农业人才,推动了农业科 技的进步。
信贷政策
秦朝的借贷规定
秦朝时期,政府为了规范借贷行为,制定了一系列规定。例如,政府规定了利率上限, 禁止高利贷盘剥百姓。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国家财政和借贷事务。
汉朝的赈贷制度
汉朝时期,为了救济百姓,政府推行了赈贷制度。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发放赈贷, 主要针对灾民、贫民等弱势群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稳定社会、
汉朝的税收政策
汉朝初期,为了恢复经济和稳定社会,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即减轻农民的徭 役和赋税负担。同时,汉朝还推行了均输法,即由国家统一收购和运输货物,以 降低物价、增加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支
要点一
秦朝的国家财政支出
秦朝的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土木工程和官吏俸禄 等方面。其中,军事开支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为了维持 庞大的军队和进行多次战争,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财政资 源。此外,秦朝还修建了众多基础设施和土木工程,如长 城、宫殿和水利等,这些工程也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

人教版河南洛阳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河南洛阳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河南洛阳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汉高祖即位之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惠帝、吕后当政期间。

复弛商贾之律。

文帝时撤除国内关梁之禁,不需符传(进出关口的信物),不征关税,听任商旅自由往来。

这一变化()A: 提高了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B: 适应了汉初经济恢复的需要C: 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 促进了西汉经济结构的调整【答案】B【解答】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汉初年的重租税以困辱之到后来汉文帝时期听任商旅自由往来反映了西汉经济恢复之后对商业经济的放松,这适应了汉朝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正确;材料信息并未说明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排除A;对商业活动限制的放松并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得到改变,排除C;促进西汉经济结构调整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排除D。

故选B。

第2题.南宋思想家陈亮曾言: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相蒙相欺,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

作者批评的是()A: 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B: 士人耻于修养世风日下C: 阳明心学尽废天下之实D: 官者以实践理学为风尚【答案】A【解答】以尽废天下之实,则亦终于百事不理而已说明作者讲究务实的学风,反对道学空谈心性无益于世,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道德低下风气,故B错误;王阳明是明朝时期,故C错误;实践理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故选A。

第3题.清朝的乡村,以110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余百户为10甲,甲首10人。

凡10年一周,先后则各以丁粮多寡为次。

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

材料表明,清朝里甲()A: 是一种自治性质的组织B: 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C: 开创了地方治理新模式D: 巩固了小农经济统治地位【答案】A【解答】由材料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为长……里长甲首负责调查田粮丁数、编造赋役册籍、催办钱粮、拘传民事案件当事人及罪犯等可知,里长和甲首是推举产生的,负有催办钱粮、司法治安等职责,是一种自治性质的组织,故选A;里长甲首的职责范围比较宽泛,材料没有明确哪一方面是其工作重点,故无法得出B 项结论,排除;里长在秦汉时期就已有之,C项开创一词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提及政府对工商业发展的态度,也未提及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唐代对民间工商业的政策与管理

唐代对民间工商业的政策与管理

唐代对民间工商业的政策与管理唐代民间工商业的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不过多探讨其开展的原因、水平、经营的内容、方法、特色以及民间工商业者的身份地位和行会组织等方面。

对唐政府的民间工商业政策,尤其是唐政府如何管理控制民间工商业,尚需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一、唐政府歧视抑制民间工商业者的政策如所周知,初唐及盛唐时期,政府对民间工商业大体上采取了相当放任自由,甚至还有某些鼓励开展的措施。

如武德九年〔626〕八月,即位当月的唐太宗发布诏令,说“通财鬻货,生民常业〞,要“思改前弊,以谐民俗〞,命“潼关以东缘河诸关悉宜停废,其金银绫等新〔杂?〕物依格不得出关者,并不须禁〞。

[1]为开展隋末大乱之后凋弊的社会经济而鼓励货畅其流,疏通商贸。

再如口分田可以卖充邸店、碾硙的均田令条文及工匠可以纳资代役的规定,亦均属有利于民间工商业开展的政策和措施。

但是,政治上歧视民间工商业者仍作为一项根本国策被确立下来并严格执行着,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做法并无多大不同。

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初定官品令,文武官共设六百四十三员,太宗即叮嘱重臣房玄龄说:“朕设此官员,以待贤士。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2]太宗此语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被统治者奉为圭臬,视为一项根本国策。

高宗乾封二年〔667〕二月,“禁工商不得乘马〞。

[3]到文宗朝,重臣王涯奉敕详定诸司制度,“约所司条件令式旧章,从俗酌宜,务遵中道〞,并于太和六年〔832〕上?准敕详定诸司制度条件奏?,就中援引?大唐六典?、?礼部式?、?卤簿令?的有关条文,说:“胥吏及商贾妻子,并不乘奚车及檐子……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

〞[4]不仅重申高宗禁令,而且说明唐律中亦有明文规定商贾妻子不得乘奚车及檐子,严厉防止工商业者凭借资财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曲辕犁
5、农耕技术有了改进
筒车
合作与探究:
假如你是唐朝的一位外交 官,有一群前来中国旅游的外 国使团,请你去做导游,你能 介绍一下唐都长安吗?带他们 去西市和东市购物时,你能介 绍唐朝的品牌产品丝绸、瓷器、 唐三彩等吗?
商 业
1、大都市多:长安 洛阳 扬州 成都
方 面
2、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 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二 盛世经济的繁荣
想一想:唐朝的农民使用什么 工具?种植何作物?他们吃得蔬菜 有哪几种?你能想象他们劳动的一 天是怎样度过的吗?
花色品种多
1、丝织业
手 工
技术高



2、陶瓷业
青瓷 白瓷
唐三彩
1、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农 2、农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业 方 3、蔬菜的新品种有了发展 面 4、茶叶生产居江南农业重要地位
二 唐朝的衰亡
转折:安史之乱 瓦解:唐末农民大起义 灭亡: 907年唐灭亡
活动与探究:
结合所学内容,请你和其他同 学合作对唐玄宗做一个简单评价?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填写下列内容:
1、唐朝的生产工具(
)和

)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2、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是《 》。
探究活动题: 了解并写一段有关茶或瓷器
或当地某个建筑物的说明文字。
;武汉白癜风医院/whbdfyy/ ;
然停顿几秒,笑容满面试图掩饰,“没有啊!你怎会这么想?”怦然心动の感觉再也遏制不住,放任触电の酥麻感遍布全身.余岚见她脸蛋红通通の,心里咯噔一下,造孽,又栽了一个...第220部分今年の清明节,村里只有白姨回老家,康荣荣没回,陆羽也没提.为此,柏少君特意问过她,因为他想去,想 再到处逛逛.“你去?我堂姐の小姑到现在还对你念念不

汉朝治理国家的措施

汉朝治理国家的措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如下:1、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及“酎金夺爵”政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2、经济上。

铸币权、盐铁管理权归还中央政府,发行五泰铢。

重视水利建设,治理黄河,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西汉初年,私人铸币并没有完全被禁止,盐铁的管理大多掌握在暴君手中。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亨,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例如,汉初诸侯王造反时,政府向诸侯王借钱以平定叛乱,但诸侯害怕政府赢不了,所以拒绝借钱。

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将造币权交还中央政府,铸造了五泰铢硬币。

此外,全国各地都设立了盐铁官,将煮盐和炼铁的经营国有化,实行盐铁官的经营和垄断。

他们还在全国各地部署物资以压低价格。

这些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多项政策的实施奠定了经济基础。

3、在军事上。

年轻的将军,如卫青、霍去病,都由武帝亲自训练和提拔。

号召全国人民奋起,为将来击败北方强大的敌人匈奴奠定了基础。

他命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贸易路线。

4、在意识形态和文化。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除百家而尊儒”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他还以《诗经》、《史记》、《礼记》、《易经》、《春秋》等儒家书籍为教材,在长安建立了国学,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儒家人才。

孔子也进入了各级政治机构。

此后,儒学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受到历代尊崇,影响深远。

儒家的忠君尊礼思想成为统一政权的精神支柱。

5、官僚团队监督和选举。

汉武帝鼓励推荐人才,建立了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的制度。

建立了郡守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郡(府),每个郡(府)各设一位郡守。

他代表朝廷监视县部的地方官员、铁腕人物及其子女,严格禁止他们作恶。

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各地区的控制大大加强,进一步削弱了王国的力量。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当时经济困难C.重视“以德化民”D.当时人心思安3.修建骊山陵墓、长城和驰道以及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是A.沉重的赋税B.繁重的徭役C.残酷的刑罚D.可怕的殉葬4.“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 )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5.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

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6.据《汉书·儒林传》记载,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古代学官名),劝以官禄百有余年,“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材料反映了汉武帝( ) A.兴办太学,教授儒学B.支持儒士参政,享受俸禄C.改造儒学,创建新儒学体系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

下列活动,我们从中感受不到历史演进脉搏的是( )A.阅读《史记》B.到博物馆参观C.采访老红军战士D.和同学交流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8.汉文帝曾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这反映了汉文帝提倡( )A.勤俭治国,反对奢华B.以德化民,废除严刑C.以农为本,劝课农桑D.轻徭薄赋,休养生息9.《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长达3000多年的史事。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3《东汉的兴衰》课件精品-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 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 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
东汉政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 迁,把乌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 卑大都护偏何遣使奉献,愿得归化。
增加了劳动力
缓和阶级矛盾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统治
简化了政务, 整治了官场风气
巩固统一多民族 的国家。加强了 民族团结
根据材料,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留给后人的启示?
原因: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 教训。②注重减轻百姓负担,以 民为本。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发展生产,才能使社会出 现盛世局面。
1
2
3


皇帝长大,依赖宦官, 诛杀外戚
皇帝年幼,无法主政 太后掌权,重用外戚

4
5
6


减负的农民国百家姓兴安旺居昌乐我终盛业于自由了,脱离了奴籍 内迁的匈奴社人会太平祥我压和力小了,衣食无忧了
被贪官压榨 的百姓
我终于过上定居生活,不要 再漂泊了
农业:
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 ↓
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王景受命治理黄河
↓ 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
手工业
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 水排的发明提 高了冶铁质量
依据材料一的表格和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材料二 中这首民谣反映出当时民众什么样的情绪? 皇帝年幼,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对官吏的愤怒以及不屈不 挠抗争的精神。
黄巾起义
任务一:观看视频,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 1.时 间: 2.领导人: 3.特 点: 4.结 果: 5.影 响: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 惩处贪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