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2014年第一章01
舆论学思考题
《公众舆论》思考题
第一讲思考题
第一部分第一章
一、为每一小节(从第一到第七小节)归纳核心含义(论述的核心是什么),可以从原文中找一句话,也可以自己总结。
二、第六页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剧中的两句话?
三、第十一页,作者引用摄影师访问霞飞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四、虚拟环境得以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五、作者认为应付太庞大、太复杂和太短暂的现实环境的变化的方法是什么?
六、第十四页,文中的“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对形象的反应”是一种比喻,它们实际上指代什么?请将它们置换为通俗的说法。
七、第十九页,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地列举的各种现象的各种现象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八、第二十页,“图像集”指的是什么?与之前的哪部分内容有相关性?
九、在阅读完第一章后,尝试为“舆论”下定义。
第七部分
一、公众对报纸存在哪些成见?
二、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报纸的经营模式是什么?(即保证报社持续发展的运
作方式是什么?)
三、广告商如何选择报纸刊登广告?
四、关于报纸的“二次售卖”,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五、广告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六、读者对报纸评判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七、报纸的编辑原则是什么?
八、报刊的性质是什么?
九、新闻广告人可否成为值得记者信赖的信息渠道?
十、李普曼时代一般读者的读报时间大概是多少?
十一、新闻和真实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舆论学
第一章中外舆论简史一、中国舆论简史(一)舆论的勃兴和舆论思想的活跃:1、王韬的言论《循环日报》评论代表言论2、梁启超言论《时务报》“舆论之母”(二)辛亥革命时期的舆论思想:孙中山革命派舆论《中国日报》(三)五四时期:陈独秀《新青年》(四)共产党创办时期:蔡和森《向导》中国第一份党报(五)十年内战时期:民营报纸舆论《大公报》提出“四不主义”——不党、不私、不卖、不从(六)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日报》舆论主流(七)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时报》新华社——共产党(八)建国后——至今⑴毛泽东:舆论一律/不一律⑵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⑶江泽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⑷胡锦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国外舆论简史(一)以柏拉图黑格尔李普曼为代表的舆论观核心:公众不能理解政府运作,其代表的意见是可疑的,价值是有限的(二)以洛克卢梭为代表,主要从政治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给予民众舆论的肯定(三)19世纪舆论观其代表法国社会学家塔尔穆《舆论与公众》是舆论研究的重要专著(四)20世纪舆论观李普曼《公众舆论》(五)20世纪60年代初舆论学奠定了基础1、诺依曼《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2、美国精确新闻学的提出——公民新闻第二章舆论的社会属性一、舆论的概念:舆论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个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舆论具有时效性)二、舆论本质1、它的主体是公众不是个人2、凝结公众的共同、共同意见3、舆论主体的对象是不确定的三、舆论的性质1、公众见解的体系→共同意见2、公众意识的集合(意识的感知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3、社会心理的互动,舆论的感知是由人的内心发出的,具有强大的主观性四、舆论的特征(一)舆论意识的表层性(二)舆论传播的动态性(三)舆论传播具有弹性(四)舆论传播具有惯性(五)舆论传播具有张力思考题:1:舆论概念2:舆论特征第三章舆论的产生与生成模式一、舆论产生的社会环境(一)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1、舆论产生的社会环境(1)舆论具有一定生存空间(2)公众产生的共同意见(3)物质生活方式和社会规范成为话题2、舆论场概念舆论都是在具体的环境中产生的,起始于某一具体空间,这种微观环境称为舆论场。
舆论学第一章
一、舆论的定义及舆论的八要素 二、什么不是舆论
三、什么是舆论学及其简要的发展历史
• 一、舆论的定义及舆论的八要素
• 什么是舆论?舆论是固有的吗?如果不是,它又 是从哪儿来的和怎样形成的呢?它能承载或者不 能承载什么样的功能?它能达到或不能达到什么 样的强度?它能造成或者不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 5、舆论的强烈程度 • 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 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度要 大,如静坐、游行示威等;另一种是没有用言语 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 来测量。舆论调查中常用到各种意见量表。例如 “略加肯定、肯定、非常肯定”和“略加否定、 否定、完全否定”。 •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有关。 对于舆论客体了解得越清楚,有所体验,对表达 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则意见强度越大;对于客 体不太了解,表达的意见就越迟疑,越容易受外 界影响而变化。
●舆论不等同于意识形态 • 意识形态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政党的 主导思想,统治阶级的思想通常是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即意识形态。 • “舆论诉诸的是人民的声音,来自平民的 明确而直率的意见。”
• 公众不等同于舆论 • 公众是舆论的主体,但公众并不是舆论本身。
• 避免随意的“舆论认为……” • 没有根据而随口讲的“舆论认为……”,不一定是 舆论,而可能是当事人认同的某种意见。即使是 领导人、人民代表、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意见,也 不能随便替代舆论。
• 《中国新闻舆论史》林语堂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著,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 • 《公众舆论》李普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舆论学概论》刘建明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舆论的数量 ●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围绕一个舆论客体 产生的各种意见,如果处于众说纷纭的境 地,呈现几乎无限的多样性,便不存在关 于这个客体的舆论。 ●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 度的一个客观标准。 有学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就某个舆论客体 持一致意见的人数达到总体的三分之一时, 这种意见可称之为“舆论”。也有学者认 为是四分之一。
舆论学
日志返回日志列表舆论学精华全集!by盐丫头2012-6-13 12:33阅读(42)•赞•转载(17)•分享(1)•评论(3)•复制地址•举报•更多已经是第一篇|下一篇:毕业季第一章1、1762年,卢梭(Rousseau,J)首次将拉丁文字体系中的“公众”和“意见”两个词汇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人们对于社会性的或者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2、捷克作家昆德拉(Kundera,M)“媚俗”说“Kitsch”(媚俗)。
它对舆论的认识是站在文化经营的角度,更多地考虑的是舆论在商业化社会中的非理智成份问题。
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3、舆论这个概念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
1、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有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和的自主性,这是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主要标志。
社会成员的主体性①客观条件:具备社会行为能力、权利。
②主观条件:能力、文化和表达力2、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①舆论客体的公共性②舆论客体的反常性、冲突性③舆论的现实性3、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4、舆论数量的起点:在于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需要达到总体的约三分之一,这时,这种意见可称为“舆论”。
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韧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二、舆论的非必要要素——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所表达的价值观、具体观念及情绪的理智程度。
第二章一、关于舆论在公共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及评价?1、怀疑——否定学派: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李普曼核心思想:舆论是一个意见的大杂烩,公众不能理解政府运作,其发表的意见是可疑的,价值是有限的。
肯定学派:代表人物:马基雅弗利/洛克/卢梭/边沁/杰弗逊/马克思核心思想:从政治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给予舆论比较多的肯定。
舆论学
一、公众、大众和乌合之众公众,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发生相互联系、作用,其成员面临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的社会群体。
是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的,并且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平等的,信息交流采取双向沟通的形式,往往以公共事务为共同话题并参与社会讨论,以共同问题的产生而产生因共同问题的结局而消失。
常分为单一话题公众、组织公众和意识形态公众。
大众则是相对于政府、法律而言,群众相对于干部、领导而言。
群众与领导之间在具体职能的行使中是不相同的,信息沟通也主要采取单向灌输的形式。
只要有政府、法律存在,只要有领导、干部存在,大众、群众总是存在的,不会消失。
乌合之众:无组织的群体。
二、对舆论概念的界定:1.舆论是个人意见的汇聚。
《不列颠百科全书”舆论是社会中相当数量的人对于一个特定话题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态度和信念的集合体“,这事对舆论最常见的定义,它使得民意调查具有合法性。
2.舆论是以多数人观点为基础的集体意见。
刘建明“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
重点强调舆论不等于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
(正如苦力所认为的,舆论不是分散的个人判断的汇聚,而是经由传播和相互影响所组织和卸掉的产物。
因此,舆论研究的重点就是转向个人意见形成的多重场合以及在不同场合下不同人意见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是说多数人的价值观和信念是公共舆论的正是基础,或者说,最终能够影响决策的公共舆论是绝大多数公民的所思所想。
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对多数人的意见是否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作出判断,而只是简单地报告说,人们确实会关注朋友、同事和邻居的意见,并且倾向于和多数人的意见保持一致;其次所谓“多数”的概念究竟是个人所感知的相对多数,还是借助民意测验得知的绝对多数。
3.公众舆论是媒介和精英的意见。
1982出版的英国斯库鲁顿《政治思想词典》“公众舆论不是多数人的意见,而是在公共领域里活跃的意见。
”这一定义的重点在于突出强调了舆论过程中精英和媒介的重要性。
舆论学第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舆论学第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舆论是指人们对于某个事物、事件或观点所形成的普遍意见和态度。
在公共领域中,舆论的力量十分强大,它可以影响和塑造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决策行为。
舆论学是研究舆论形成、传播和影响的学科,通过对舆论的定义及其要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舆论的力量。
一、舆论的定义舆论的定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解读。
在个体心理层面上,舆论可以看作是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是人们对于社会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认知和态度。
在社会层面上,舆论是人们集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共识的体现和表达。
在公共领域中,舆论通常通过各种媒体和平台进行传播,形成公众对于特定话题的共同看法和评论。
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价值观、经验和情感会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而媒体的报道方式、政府的舆论引导和社交网络的传播机制也会对舆论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了解这些因素对舆论形成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社会舆论的特点和趋势。
二、舆论的要素舆论的要素包括话题、信息源、媒体、受众和影响。
1. 话题:舆论的形成离不开话题的存在。
话题可以是事件、观点、人物等,在公众关注的话题中,舆论往往形成。
话题的选择和设定对于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话题会引起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舆论。
2. 信息源:信息源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包括媒体、专家、政府和社交网络等。
媒体起到了在舆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新闻报道、评论文章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
专家和政府的声音也会对舆论的形成产生影响。
同时,社交网络的崛起使得个体也能成为信息源和舆论的传播者。
3. 媒体: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对于舆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报道方式和立场倾向,这直接影响到公众对于事物的认知和态度。
同时,媒体的话语权和传播渠道也会影响到舆论的形成和影响力。
4. 受众:受众是舆论形成的关键环节,他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和态度的表达直接影响到舆论的形成和传播。
舆论学第一章
1.考古发现证明原始氏族社会中舆论出现
半坡遗址
2.史书中关于舆论的记载
尧典
洪范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 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 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 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 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二、舆论的溯源
在原始社会,随着语言的产生,共同劳动总是需要共同 意见来协调。氏族和部落产生以后,人类在共同劳动中建 立起稳定的社会组织,同时也有了维持氏族生活秩序的规 范性社会意识——习俗、道德和原始宗教。人们依据习俗 和禁忌来调节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的所议所论,构成了 原始的社会舆论。
2. 主体意识的替代物——巫术,实质指向人的主 体自我意识
一致性意见:
《尚书· 舜典》有记载:肆类于上帝,禋于六 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祭告上天,又祭祀了天地四时,祭祀山川和 群神”。 原始社会,由于民智的幼稚,对于自然界所发 生的现象,原始先民不能了解其中的原委,只 能寄托于外物,巫术得以产生,巫术不仅将对 自然因果的科学解释与价值意义的信仰贯通为 一体,相互支持,而且巫术对人的身心强有力 的震摄与控制,使其实质指向人的主体自我意 识,不自觉地成为原始先民主体意识的替代物, 并包含了人性主体性的萌芽。
国内学者之所以承认原始舆论,是在于强调原始舆论作为 一种社会制约力量的存在,如“习俗与舆论的结合,是原 始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调节工具”。甚至从马克思的典籍中, 也可见类似的见解——“在小的地区和小的天然集团里运 用时,它所依赖的惩罚性制裁部分是舆论,部分是迷信”; 国外学者之所以普遍持否定观点,则在于强调舆论的功能 性、争议性、动态性以及个体表达的主体性。
舆论学(第1章)舆论的定义及要素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第二、舆论的形成会经历一个优势意见大声疾呼和弱势意见 不断沉寂下去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意见一方的沉默 造成另一方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 过来又迫使更多的人转向附和或沉默,如此循环,便会形成 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 旋式过程”。诺曼认为,社会上许多流行现象、舆论乃至时 尚的形成,其背后都存在着这种“沉默的螺旋”机制。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collective opinion of many people on some issue, problem, etc., esp. as a guide to action, decision, or the like.
第一章 舆论的定义及其要素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第二节 舆论的要素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二、众说纷纭的舆论定义 三、本课程的舆论定义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一、词源学的考察
PUBLIC OPINION
PUBLIC OPINION
第一节 舆论的定义
中国当代学者较细致的界定
1、舆论是公众 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公众 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问题所表达的信念 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表达的信念、 问题 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 具有相对的一致性(有一定数量规模)、强烈程度 一致性( 强烈程度和 一致性 有一定数量规模) 强烈程度 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产生影响,其 持续性 产生影响 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 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陈力丹) 理智和非理智
《舆论学概论》(324页精品)
甚至影响社会决策。
精选课件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 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信息广泛迅速地传 播的同时,在特定时期围绕特定话题而 发生的公众表达越来越多。从“芙蓉姐 姐”到“踩猫”事件,再到“范跑跑” 现象,围绕单一话题而形成的公众,不 仅拓展了公共表达空间,增强了社会交 流,而且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比如 2007年6月的“黑砖窑”事件,最初主 要是一些寻找孩子的家中群体借助媒体 发布消息,随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成 为公共话题,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从而最终导致了政府的相关行动。
或者针对某人或某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
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某事说开去,有
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
为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
发表了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
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的
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 汉语中的“舆”,本指车厢,转义为车。 《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 即舆人是为造车匠,又指与车有关的各色人 等。后来,舆人又指驾车的人,称“舆丁” 或“差夫”,是差役中的一种,人数众多。 所谓“舆者,众也”。春秋末期,人分十等, 舆人为第六等。《左传·昭公七年》中说: “人有十等,……皂臣舆,舆臣隶……”杨伯 峻注引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仆臣台义》: “舆则众也,谓卫士无爵又无员额者。”舆 人因此取得与坐车官吏相对应的一般老百姓 的广泛含义。“众”字本身就有等级地位的 色彩。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谓众, 后演化成与管对应的概念。我国学者徐向红 指出,中文里关于舆论表示群众言论这一说 法,至少在周朝就大量出现了。先秦典籍中 的舆论精选,课主件要有“庶人之议”、“国人之议” 和“舆人之议”这三种提法。
舆论各章节主要内容
舆论各章节主要内容摘要:一、舆论的概念与重要性1.舆论的定义2.舆论对社会的影响3.舆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二、舆论的形成与传播1.舆论的形成过程2.舆论的传播途径3.舆论传播中的关键角色三、舆论的引导与控制1.舆论引导的必要性2.舆论控制的方式3.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平衡四、我国舆论环境的特点与挑战1.我国舆论环境的发展历程2.我国舆论环境的特点3.我国舆论环境面临的挑战五、应对舆论挑战的策略与建议1.加强舆论引导2.提升舆论素质3.完善舆论法制建设正文:舆论是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公众对于某一特定话题或事件的看法和意见。
舆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产生重要影响。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舆论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涉及多个环节。
首先,信息源产生新闻或话题。
随后,媒体将信息传播给公众。
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对信息进行接收、理解和讨论,最终形成舆论。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公众人物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言行会对舆论产生重要影响。
舆论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和新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新媒体的崛起使得舆论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更广,舆论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因此,对舆论传播的引导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舆论引导是必要的,因为它可以确保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舆论引导可以通过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等方式实现。
然而,舆论引导也需要在尊重民意、保障言论自由的前提下进行,以实现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平衡。
我国的舆论环境具有其特点,如高度关注国家大事、民生问题等。
在发展过程中,我国舆论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过载、网络谣言、舆论失控等。
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1.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
2.研究目的和任务:探讨舆论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和法则来改造社会。
3.舆论学是研究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见如何让制约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1.民本主义舆论观源于西周,在春秋时期得到实践和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由如家学派完成。
理论基础:周公的“以德论天”,儒家的“借天为说”。
2.轻言主义舆论观以法家学派为代表,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理论基础:法家学派,韩非“因道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第一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1.个体的“责任伦理”2.个体的“信念伦理”二.公共领域的前提与保证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证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对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宪政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一.关于社会目标的设定1.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社会目标---公共管理决策---社会效果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自我尊重与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3.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理性与非理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理性--合理,理性---不合理,非理性---合理,非理性---不合理。
二.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1.专业水平,科学意识:决策过程的程序性和阶段性,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2.利益平衡,轻重缓急:政治,社会经济。
三.舆论作用发挥1.舆论反馈社会效果的目的与作用2.前提与保证: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政治透明;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保证是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适度性。
3.反馈社会效果的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反馈。
《舆论学第一章》课件
舆论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方法,以对公众舆论进行分析、引导和危机处理。 1.5 舆论管理的方法 - 舆情分析 - 舆论引导 - 舆论危机处理
小结
通过对舆论学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舆论的概述、特征、对社会的影响 以及舆论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舆论学的更多内容,探索沟通与影响力的精妙世界。
舆论概述
舆论是广大公众对一定社会问题、社会事件以及社会生活的意见、看法和主张的集中表达和传播,是现代社会 中公众声音的有效组织形式。 1.1 舆论概述 - 舆论的定义 - 舆论的形成过程
舆论的特征
舆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公众沟通和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1.2 舆论的特征 - 公众性 - 集合性 - 传染性 - 不可逆性
《舆论学第一章》PPT课件
In this presentation, we will explore the fundamentals of public opinion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Let's dive into the world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舆论不仅能够对社会产生肤浅的影响,还能对社会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1.3 舆论对社会的影响 - 肤浅影响 - 深层影响
舆论管理的意义
舆论管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防范舆论风险和引导舆论 发展。 1.4 舆论管理的意义 - 防范舆论风险 - 促进舆论导向
舆论管理的方法
舆论学第一章
1.原始社会中,作为人的个体意识尚未从集体意识中分 化出来
从物质生存条件来说,最初的原始社会环境是很艰险的,面对强大的 自然力,个体是无法独立生存的。(生存依赖于血族关系) 从经济形态上来看,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经济形 态,即原始的采集——狩猎经济。(原始人尚无个人财产概念)
1.考古发现证明原始氏族社会中舆论出现
半坡遗址
2.史书中关于舆论的记载
尧典
洪范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 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 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 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 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2.轻言主义舆论观的实质
轻言主义舆论观进步性在于,现实地顺应了社会大一统的 集权统治;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
韩非所鼓吹的‚法‛是与贵族阶级相对立的新兴地主阶级意志,所谓 的‚法治‛也正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为形式的新兴地主阶级的 统治。 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由于在政治实践中实施了高压政策,最终 也使‚轻言‛演化为‚禁言‛而流于极权主义路线。 虽然法家学派的轻言主义路线符合当时政治现实,但韩非最真实地揭 开了臣、君、民之间的帷幕‛,‚禁言‛使百姓处于人人自危之中, 无形中将君主公开置于百姓对立的地位,甚或陷于孤立,事实上给维 护君主统治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舆论学》教案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师教案(20 14 ~20 15 学年第 1 学期)开课院(系部)文化传播学院课程名称舆论学原理授课班级 2014级网络舆情分析教研室网络舆情分析主讲教师欧勤扬职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扉页)注:表中()选项请打“√”教学进度安排授课进度检查记录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案记者VS舆论领袖知识分子VS舆论领袖3、第三个阶段:意见的发生4、第四阶段: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5、第五阶段:意见的互动与整合就意见交换过程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在个体或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意见互动过程。
6、第六阶段:舆论的形成首先,争取了相当规模数量的社会成员认同;其次,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意见结构;再次,确立了有序的状态。
这就意味着比较稳定的舆论已经形成了。
二、舆论的状态标示及其决策意义1.反映舆论状态的几个重要标示舆论的分布:是指面对一个公共问题,各种意见、偏好、需求、评价所拥有的人数比例各有多少。
“J”形分布、双众数分布、正态分布(1)舆论“J”形分布的决策意义表明舆论已经被引导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
形成了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状态(2)舆论双众数分布的决策意义这种情况意味着无论社会公共管理决策偏向于哪一方面的意见都会立即得罪另一方①延迟、拖延决策②模糊决策正态分布指的是持有赞成或者反对意见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持有中立意见2、舆论的强度当一种强烈而明确的意见所拥有的人群达到整个人口的5%时,在公共管理中应该充分注意到他们的意见,当占有10%时,决策当中要兼容这种意见,当超过15%时,要在决策当中纳入他们的意见3、舆论的稳定性课堂讨论、练习及思考题1.如何界定舆论的几个阶段表现;2.不同学科如何对舆论的形成的研究。
参考资料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2.郑杭生、李强:《社会指标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舆论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第一节:舆论传播的源头1.研究对象:变动的整体意识,以及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的语言关系所构成的总体模式。
2.研究目的和任务:探讨舆论的各种规律和法则,从而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和法则来改造社会。
3.舆论学是研究社会公众的共同意见如何让制约人类生活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先秦古典舆论思想的二元对立分析1.民本主义舆论观源于西周,在春秋时期得到实践和发展,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由如家学派完成。
理论基础:周公的“以德论天”,儒家的“借天为说”。
2.轻言主义舆论观以法家学派为代表,商鞅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理论基础:法家学派,韩非“因道全法”-----“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第二章:舆论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中的角色扮演与功用第一节:现代舆论的应用基础一.私人领域的二元伦理1.个体的“责任伦理”2.个体的“信念伦理”二.公共领域的前提与保证1.公共领域的公民权利保证2.公共领域的公共权力----国家: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和调节;对公共权力的制衡机制---宪政第二节:关于舆论在现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解析一.关于社会目标的设定1.社会公共管理决策过程:社会目标---公共管理决策---社会效果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与保障---爱与归属---自我尊重与他人的尊重---自我实现3.社会目标设定的维度:理性与非理性;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社会目标的选择空间:理性--合理,理性---不合理,非理性---合理,非理性---不合理。
二.社会操作过程的实现1.专业水平,科学意识:决策过程的程序性和阶段性,决策机构的规范化。
2.利益平衡,轻重缓急:政治,社会经济。
三.舆论作用发挥1.舆论反馈社会效果的目的与作用2.前提与保证: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首要前提是政治透明;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保证是社会监督制度的建立;民意反馈社会效果的适度性。
3.反馈社会效果的规范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价,动态评价与反馈。
舆论学ppt 1至2章
舆论的强度与公众对于舆论客体的知晓状况相关。
强烈程度是测量舆论存在与否的量度之一。 在社会公共管理决策中,不仅要考虑某一舆论的数量, 同时也不能忽视舆论的强度,二者要兼顾。 在我国,代表公共利益的民意如何进入社会管理和政治 操作中? 任何一个社会群体和利益集团都期望代表自身利益的舆 论能有效地影响公共管理决策。
第二章
舆论的要素
第一节 舆论的主体:公众 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 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 法的人群。 舆论公众群体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两个标志): 一、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 二、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 三、当前存在舆论监督的主体缺失问题
第二节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 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讨论:是否想要最大程度、强度地代表某个 群体,就一定得从这一群体中找到他们自身 利益的代表?
结论:总之,舆论的数量较大还只是基础,只有 通过某种方式把这种数量转化成潜在的力量,让 它具有影响社会决策的舆论强度,它才能够真正 地在社会利益的讨价还价过程中,把自己的力量 纳入、溶入到这种社会决策当中。
第九节
舆论的必要要素和非必要要素
舆论的七个必要要素:舆论的主体、舆论的客体、舆论本 身、舆论的数量、舆论的强烈程度、舆论的持续性和舆论 的功能表现。这七个要素缺一不可,少了一个即无法构成 舆论。 任何一种意见形式,只要同时具备以上七个要至少,便可 视为一种舆论。 任何一种舆论都可能存在外界对它的质量评判(正确与否、 理智与否、方向正确与否等等),但是这个要至少不妨碍 确认舆论本身的存在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通过公共论坛所抒发的舆论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主体:一般公民和新闻媒体。 对象:各级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 载体:公共论坛。 三、什么不是舆论
舆论学
1、狭义的舆论:指某一种舆论而言,即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清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
2、广义的舆论:社会总是同时存在多种舆论和各种意见纷争,人们往往把各种意见的总和称作舆论。
1、评价性(1)舆论活动事实上是一种评价活动,评价有利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评价其实是一种知识与态度的结合,并且最终以态度的形式表示出来。
所谓舆论评价,即是指公众依据一定的尺度衡量公共事务、各种现象意义的认识活动。
(2)舆论评价的实质:是主客体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即客体在何种程度上是主体的愿望得以满足,主体由此对客体作出态度反应。
(3)合理舆论评价的三个层次真:即评价所包含的关于评价客体的信息必须是准确无误、符合实际的。
美:即评价的视角、参照物、标准等必须与评价的目标具有逻辑的自洽性、和谐性。
善:即评价所引导的行为必须符合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集合性舆论是一种消融了个体意识的集合意识(1)人们在公开发表意见时多少要顺从现实的主流观念。
(2)个人的观点总是狭隘经验的产物,所以他必须从他人那里汲取有益的、新鲜的成分来修正、补充、丰富、完善个人的意见。
3、表层性(1)舆论的形成缺乏理性,重视情绪。
(2)舆论的形成缺乏系统性,重视偶然性。
(3)舆论的形成缺乏内容分析,重视数量对比。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舆论都只停留在意识表层,那些被许多人认为具有永恒意义的意见会逐渐凝固为系统、深层的意识,积淀为深层意识。
即今天的舆论可能在几百年后变成某种系统的哲理。
4、动态性(1)时间上的纵向流动(2)空间上的横向流动(3)内容上的频繁变化(4)强度上的涨缩变化5、现实性有具体指向,关注事件进展,公用性强一、二、螄舆论主体舆论主体是参与舆论活动,对公共事物作出评价、发表意见的人。
舆论主体是舆论的发生者、承担者和传播者。
在舆论学中,一般把舆论主体称之为“公众”。
1、公众(1)对公众的感知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直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
舆论——精选推荐
舆论舆论学第⼀章⼀、舆论的概念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同的⼀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以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理智的成分。
⼆、舆论的⼋⼤要素1、主体:公众特点:对具体的社会事态有相近态度、共同看法的⼀个⾃在的群体。
是有分散状态的个体组成的的;公众是变动的,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存在或消失从⽽组合成分散;具有⾃主意识并能⾃由表达2、客体: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是公众讨论的具有争议的话题。
特征:要不同程度的具有争议性,形成多种舆论。
3、舆论⾃⾝: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4、舆论的⼀致性:程度与权量有关5、强烈程度6、持续性(存在时间)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理智成分:舆论本⾝带有⾃发性和盲⽬性三、什么不是舆论1、⼤众媒介的⾔论2、意识形态3、公众4、个⼈感觉第⼆章舆论的形成⼀、舆论产⽣的社会化境舆论环境是指⼈们⾯对公众意见的指向以及多种意识交叉的意识氛围,包括若⼲公众意见的和谐,对⽴成冲突。
舆论环境是社会意识环境的表征,反映出社会思潮和民众思想状况,并对公众产⽣⼀定的影响。
1、公众的交往环境交往的本⾝能产⽣意见交往的规范能够产⽣话题,这些规范的内容既是⼈类社会产⽣的产物,⼜是⼈类交流意见的话题公众的⽣活⽅式进⼊舆论的内容2、社会意识环境舆论始终存活在各种意识中,构成整个社会意识的⼀种最活跃的因素,意识环境是⽆形的精神⽂化的交错状态,包括知识、道德、法律、信仰、科学、艺术、风俗等各种形成舆论与意识形态在实际⽣活中是紧密联系的,成为意识环境的⼀部分,只不过它是潜意识、浮动意识和表层意识。
3、舆论场与公众领域舆论场包含若⼲相互刺激因素,是许多⼈形成的共同意见的具体时空环境,表现为公众和环境相互作⽤的函数,包含多⼈的体验、现实需要以及彼此呼应。
构成舆论场的因素:同⼀空间⼈们相邻的密度与交往的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
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
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
学著作。
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 ,
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1988年刘建明写的《基础舆论学》和杨张
乔写的《声张自我的艺术》,两书较早地对舆论
现象作出系统的探索。
第十一章 现代舆论测量的特点与功能
第十二章
舆论测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第十三章
的操作化
舆论调查课题的确定原理与概念
第十四章 问卷设计
第十五章 调查实施与调查报告的撰写
共分为三个部分: 原理、 方法、 应用
三、学习舆论学的意义
1. 能使我们正确地引导舆论,实行舆论监督。 2. 通过建立舆论调查体系了解民情、民意,从而制 定符合人们需要的方针、政策。 3. 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进步。 4. 弘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反映人民心声,充分体现 受众的新闻自由权。
西方舆论概念:
英语舆论: public opinion.
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 霍
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
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
论”(public opinion——
公众意见)一词。
(1588—1697)
他认为: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
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
韩运荣:中国传媒大学讲师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第一章
认识舆论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男子怀孕30年,
不堪嘲讽自杀身亡
重庆东溪镇结龙村蒲德强
第一节 初识舆论学
一、什么是舆论学?
中国舆论概念:
“舆”字意为车厢,泛指车,后来又指轿子。
明确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
他认
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
论。
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
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满文军夫妻涉毒
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
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
一是通过信息流; 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杭州飙车案
二、 本书框架 第一章 认识舆论 第二章 解析舆论——舆论的三要素 第三章 舆论传播的形态与两个基本属性 第四章 舆论的类型及其性质
第五章 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与
角色发挥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舆论的形成(状态标示)
新闻舆论监督 舆论的引导与控制(网络) 舆论的畸变形态——谣言 舆论测量
“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
是 下等人干的事。 “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 就
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
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
为
众人的议论。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
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斗争形
式。
2. 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 游说:以口头劝说方式到处推销意见。 这种方式构成了奴隶制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三、封建社会的舆论
特点:1. 产生城镇舆论 2. 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 这一时期出现了“舆论”一词。 这一时期的舆论活动:禁锢与文字狱;东汉末
第二节 传统社会时期的舆论
一、原始时代的舆论 原始社会的人类以自然方式表达共同意见, 成为最初的舆论。 当先民形成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原始人类的合群性,构成舆论的人际环境。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传说都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舆论。
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舆论学内涵及著作: 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 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 德· 塔尔德写出的 《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 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 李普曼出
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如下:
《三国志· 魏书· 王朗传》记载曹魏谏臣王朗
在上书文帝的一则奏疏中写道:
往者闻权有遣子之言而未至。今六军戒严,臣恐舆
人未畅圣旨,当谓国家愠于登之逋留,是以为兴师。设
师行而登乃至,则为所动者之大,所致者至细,犹未足
以为庆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被舆论之末畅也,并怀
伊邑。臣以为宜敕别征诸将,各奉禁令,以慎守所部。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如:中国流传 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歌——《康衢谣》
立我烝民,
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
这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
1. 协调劳动、协调生活
2. 决策功能
3. 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
二、奴隶制社会的舆论
特点:
1. 阶级舆论的出现
奴隶主阶级舆论的中心内容是忠君、天命和
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
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卢梭,1762年的著作
《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
舆论重要性。
(1712——1778)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
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
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
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