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第六章、自然地理综合测试卷(教师用卷)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3_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3_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训练含解析湘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与海拔之间的关系。

读图,完成第1—3题。

1.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 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 D.同时上升3.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 m以下B.1000~1500 mC.2000~2500 m D.3000~3500 m【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推迟,生长季末期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提前,森林植被生长季是生长季始期到生长季末期的时间,因此图示海拔越高生长季越短,故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A错误、C正确;秦岭山区的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生长季始期较早,生长季末期较迟,因此B、D错误。

故选C。

第2题,随着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变好,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提前,生长季末期延迟,故图中甲位置下降,乙位置上升,即上下远离,B正确。

故选B。

第3题,随着海拔升高,山坡面积缩小,南、北坡相隔距离缩短,水热交换增多,森林植被生长的水热条件差异减小,因此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秦岭山顶附近,在4个选项中,选项D海拔最高,最接近山顶附近,故选D。

【答案】(2020·河北衡水高三期末)植被指数是对地面植被生长和覆盖状况的度量,指数越大,地面植被生长越好,覆盖状况越好。

增强植被指数(EVI)可以指示不同海拔、不同地貌类型的植被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河谷植被类型及EVI垂直变化。

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读图,完成第4—6题。

4.图中P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阔叶灌丛D.落叶阔叶林5.近几十年来,该河谷植被类型生长条件会有所改善的是( )A.P植被类型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山地针叶林D.高寒蒿草杂类草草甸6.该河流可能是( )A.岷江B.珠江C.湘江D.淮河【解析】第4题,据图可知,EVI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开始向上下减少,说明P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状况低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P处可能是灌丛,C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考点题型拓展复习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点自测六道沟流域位于陕西神木以西14千米,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北依长城。

当地主风向为西北风,次风向为东南风,东风最弱。

坡顶侵蚀速率西北坡大于东坡。

下图示意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以及沿样线的坡面地形,采样点1—4、17—19和32为耕地。

据此完成1—3题。

1.六道沟流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气候年内变化轻微,多旱少洪B.降水年际变化小且年内集中C.地形破碎,风沙地貌、流水侵蚀地貌交错D.以荒漠植被为主,退化比较严重2.六道沟流域坡顶西北坡和东坡侵蚀差异的主要成因有( )①东坡的水蚀较弱②西北坡植被较差③东坡具有风积作用④西北坡风蚀作用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东坡中上部颗粒最粗的采样点最可能是( )A.19、20B.21、24C.22、23D.28、29[2020湖北武汉部分学校质量检测]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巴戛柴达木湖,属于咸水湖。

2018年5月24日湖泊面积为102.09平方千米,2018年10月6日面积扩大到123.68平方千米,为1976年以来的最大值。

下图示意1976—2017年巴戛柴达木湖面积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1976—2017年巴戛柴达木湖面积呈明显扩大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气温变化大B.降水变化大C.下渗作用小D.湖盆坡度小5.2018年5—10月巴戛柴达木湖面积持续、快速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明显偏多B.季节性融雪量增多C.冻土融水陡增D.农业生产引水增多6.有关巴戛柴达木湖面积扩大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加了土壤水分B.改善湿地鸟类栖息环境C.增加生物多样性D.增加居民直接饮用水源7.[2019天津文综卷,13(3),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

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专题0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题解析【高考真题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分)(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分)【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

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

(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

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

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

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

2018年高考一轮人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2018年高考一轮人教版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

选修6 环境保护本讲复习脉络:考纲: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管理的内容与手段—⎪⎪⎪⎪⎪⎪⎪⎪ 考点一环境污染与防治—⎪⎪⎪⎪ 考向1水污染及保护考向2 大气污染与防治考向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治理 考点二资源问题及利用保护—⎪⎪⎪⎪ 考向1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向2 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考点三 生态环境保护—⎪⎪⎪⎪考向1生物多样性保护考向2 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考向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1.主要水体污染和防治 (1)主要水体污染类型的比较2.大气污染及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类型、成因及其危害(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及治理(1)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土壤污染的成因与危害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质进入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产生土壤污染――→危害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

(3)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②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④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考向1水污染及保护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水污染的危害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人类。

从材料中“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可知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水污染会影响农产品质量,间接影响人类健康。

六大名泉污染治理难度大,关键是地下水的自然更新周期长和人工净化困难;再由图中读出六大名泉分散于太湖周围,其补给区又在四周山区,涉及地区广泛,增加了治理难度。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大气的运动第28课时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六章大气的运动第28课时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

第28课时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环流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1.运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结合季风分布示意图,分析并说明季风环流的形成和分布。

一、大气活动中心1.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具体差异如下:季节原因陆地上的气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形成低气压[温馨提示]大气环流的组成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高纬环流中纬环流低纬环流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2 . 影响(1)北半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表现: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高气压 所切断,使副极地 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填图)副极地阿留申低压低气压带冰岛 低压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气压所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填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威夷亚速尔高压(2)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_状分布。

(3)大气活动中心对气候的影响①大气活动中心:冬、夏两季,海洋与陆地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②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其_位置_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气候的异常。

二、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季风环流亚洲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 月 A 西北季风 B 东北季风7 月东南季风 D 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知识体系构建】冬季 大气活动中心 夏季 形成原因季风环流典型地区气压带、 风带的季 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 分布能力点简图法示意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北太平洋 阿留申低压一赤道赤道低气压带澳大利亚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成。

【高中地理】2017-2018年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练习试卷(35份) 人教课标版33

【高中地理】2017-2018年高中地理选修六全册练习试卷(35份) 人教课标版33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教材第71页思考1.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见下表。

2.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教材第72页思考不同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不同,该题应抓住某一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应采取的措施有退耕还林、改坡为梯、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学业达标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2.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所以共同的特征就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第2题,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地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乙位于我国江汉平原,酸性气体排放,降水较多,酸雨现象严重。

答案:1.B 2.D3.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发答案:B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5.保护和恢复西北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比宁夏少点;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这是造成其沙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阶段检测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现象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是()A.四川盆地的紫色土B.尼罗河谷地绿洲C.南美洲西部沿海岸狭长的沙漠D.闽浙丘陵的常绿阔叶林答案D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2~4题。

2.曲线Ⅰ、Ⅱ、Ⅲ分别代表()A.气温、降水、蒸发B.降水、蒸发、气温C.降水、气温、蒸发D.气温、蒸发、降水3.图中风化壳厚度()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4.风化壳与土壤的关系是()A.风化壳越厚,土壤越贫瘠B.风化壳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C.风化壳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来源D.气候越湿热,风化壳越薄答案解析第2题,热带森林带的降水量居于高值,半荒漠草原及荒漠带的蒸发量居于高值,据此可判断曲线Ⅰ为降水,曲线Ⅱ为蒸发。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森林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要大于其他植被条件下风化壳的厚度。

第4题,组成风化壳的风化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来源。

(2017·温州二模)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虚线代表自然带分界线。

读图回答第5题。

5.图示①②③区的自然带分别是()A.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C.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答案C解析该区域位于中亚地区,自然带分布受大西洋水汽及纬度差异影响。

6.(2017·浙江学考模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A.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子B.生物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C.春季,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迅速D.生物风化使有机残体归还多答案B(2017·浙江模拟)陕西省神木县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

地理一轮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自然地理滚动检测 含答案

地理一轮选考总复习配套测试题:自然地理滚动检测 含答案

自然地理滚动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可见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见宇宙”就是肉眼能观察到的宇宙部分B.“可见宇宙"与“总星系”的范围相同C.“可见宇宙"的直径约140亿光年D.“可见宇宙"的范围是固定不变的答案B解析“可见宇宙"是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与“总星系”的范围相同。

随着观测能力的提高,“可见宇宙”的范围会继续扩大,目前半径约140亿光年.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2.C 3.B解析第2题,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第3题,“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2016·浙江台州评估)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4~5题.4.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A.M B.O C.P D.Q5.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A.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B.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C.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D.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答案4。

B5。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

第4题,结合两图可知,O处是向斜构造且地貌类型为山地。

第5题,花岗岩是火山喷发冷凝形成的火成岩(岩浆岩),该地没有火山地貌,A项错;由图可知该地地壳水平运动强烈,B项错;该地发生强烈褶皱,大部分地层以水平运动为主,C项错;该地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D项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土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14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1课时土壤

亚热带地区_大__陆__东__岸___湿润__季__风__气__候__ 地区,主要分布在__亚__欧__大陆东岸
常绿 硬叶林
亚热带荒漠 草原
__地__中__海__气__候__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 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北缘
主要由硬叶的常绿 乔木和灌木组成
主要由旱生灌木和 禾草组成
(3)温带植被
类型 落叶阔 叶林
A.气候
B.地貌 C.岩石 D.水文
解析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相对较少,耕地类型是旱地,土壤含水量较低,表
现为沙土,南方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土壤含水量较高,因此有“江南泥
土,江北沙土”之说,故造成“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气候,A正确;地貌、岩石、水文的差异不是其主要原因。
3.“江南水田冷,宜火粪;江淮以北,宜苗粪”,从现代科学角度解释正确的
【素能升华】
1.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2.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生物与土壤
(3)气候与土壤 (4)地貌与土壤
(5)时间:决定土壤的发育进程。 (6)人类活动
【对点精练】
(2022·福 建 漳 州 三 检 ) 古 人 对 各 地 土 壤 的 差 异 深 有 认 识 , 如 明 代 的 《 广 志 绎》:“江南泥土,江北沙土,南土湿,北土燥。”清代的《皇朝经世文》: “江南水田冷,宜火粪(草木灰);江淮以北,宜苗粪(绿肥)。”据此完成1~3题。 1.“ 江 南 泥 土 , 江 北 沙 土 , 南 土 湿 , 北 土 燥 ” 说 明 , 与 “ 南 土 ” 比 , “ 北
(2)植被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对点精练】
(2022·北京朝阳一模)索科特拉岛石灰岩广布, 岛上生长着独特的植物——龙血树,叶片为蜡质, 生长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读图,完成 第4题。

高考地理师说系列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师说系列一轮复习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课件新人教版

全国普遍高温,南 北温差不大
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 热并不比南方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 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
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夏季
青藏高原和天山、 大小兴安岭等山
地势高
地气温偏低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
吐鲁番盆地最热
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明显; 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晴天多,空
(1)第一级阶梯为______,第二级阶梯为______,第三级阶梯为 ______(地形区)。
(2)第一级阶梯在______米以上,第二级为______米,第三级为 ______米以下。近海海底地形为______。
(3)我国地势的显著特点是:地势______高______低,呈______分 布。
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发生变化,形成高山、
气候
高原气候;(3)对冬季风的阻挡,使部分区域比同纬 度气温高,如四川盆地、云贵高原;(4)对热力环流
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5)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
及走向
(1)河流流向,从高处流向低处;(2)河流的落差及流
水文 速;(3)河网密度及河流长度,一般平坦地形河网密
(4)简要说明地势对河流、交通、水能、气候等方面的影响。
【解析】 关键是要对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有明确把握。题目中 给出的 36°N 及注记是解题的关键。从图中首先可看出的是青藏高原, 其平均海拔高于 4 000 米,然后依据图中的注记及其他地形区与青藏 高原的相对位置进行判断。
【答案】 (1)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2)4 000 1 000~2 000 500 大陆架 (3)西 东 阶梯状 (4)①决定了河流的基本流向;②沟通了东西之间的联系;③使河流形 成巨大落差,蕴藏巨大水能;④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

人教新课标版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教案 自然地理要素专题:大气的运动

人教新课标版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教案 自然地理要素专题: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运动一、考点突破1. 考试说明要求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 考核目标与要求(了解、理解、掌握、综合运用)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理解大气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能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及风向的判断能阅读、分析和判读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和等压面分布图,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能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并能运用该图分析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征能说出北半球冬夏季节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并分析掌握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影响使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状况,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以及人类必须采取的措施能识别各种天气简图,判断天气系统,并分析在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使学生了解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特点、影响及应对的措施3. 每个考点常出现的题型和大体分值从命题形式上看,对此部分内容的单独考查选择题、综合题的形式均可能出现,文综试卷中一般以选择题为主,赋分值各年不尽相同,4—16分不等。

但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以区域为背景的综合题中往往需要利用本部分的原理和规律加以分析,所占分值也有6—10分。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难点:理解大气受热的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形成锋面气旋的运动特点一、重要知识梳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1)大气受热过程:对于大气受热过程,考试中的关注点一方面在于对图中每个箭头含义的理解,这类试题往往出现在地理单科试卷中;另一方面,目前文综考试中的重点在于对大气受热过程结果的理解和应用上。

如逆温现象: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如太阳辐射的分布:下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Array(单位:kW·h/m2)(2)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具有非常鲜明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这也成为了高考考查的重点,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在特定的时间,大气运动有什么特点是设问的主要方向,题目呈现的方式往往是各种类型的图象。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真题专练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1.(2023·北京卷)某校劳动课开展附近山地自然保护区所有阔叶木本植物种类的分布调查。

学生绘制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所以该保护区( A )A.所处纬度大约是30°NB.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C.山麓地带起点海拔为350米D.落叶乔木仅分布在1 200米以上[解析]由图可知,山麓地带为常绿乔木,可推测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地区,所处纬度可能是30°N,年降水量应该大于800 mm,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山麓起点海拔在230米以下,1 100米等高线附近有落叶乔木分布,C、D错误。

故选A。

(2023·福建卷)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

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2~3题。

2.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C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3.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解析]第2题,吴淞江沿岸以平原为主,没有形成明显的坡向,即没有明显的阴阳坡,热量无明显的差异,A、B错误;吴淞江沿岸季风风向相同,D错误,吴淞江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两岸淤积状况有明显的差异,C正确。

故选C。

第3题,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B、D错误;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说明当时太湖的补给水源主要位于江堤的东侧,受江堤的阻挡,江堤东侧流水冲刷加剧,西侧由于水源减少,泥沙来源也随之减少,江堤西侧淤积减弱,A正确,C错误。

故选A。

(2023·浙江6月选考)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

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的运动第2讲课时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特征课件新人教版

一、地球的自转特征
3. 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日。 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 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叫 作一个太阳日; 以恒星为参考点则称为一个恒星日。
一、地球的自转特征
3. 周期:
名称 自转的角度 时间长度
应用价值
太阳日 360°59′
判断:上述两张俯视图,哪个是北半球,哪个是南半球呢?
一、地球的自转特征
2. 方向: 1 )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 自转方向。
(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 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 转方向。
针对训练
12
材料二 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位于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 000 ~1 200 m。该地区属沙质草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年平均 气温1~6 ℃,年平均降水量310 mm。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牧民基本定居,偶尔 可见蒙古包的影子,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超过10人。
二、地球的公转特征
1. 概念
2. 轨道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公转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形
二、地球的公转特征
3. 方向
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也是自西向东。
二、地球的公转特征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冬至 12月22日
4. 周期
秋分 9月23日
• 如果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 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地理卷(六)自然地理综合测试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根据卫星在一个月内相对于地球同一位置在t1和t2时间拍摄的遥感图片所绘制的光照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t1到t2时A.北京昼变长、夜变短B.北极冰川面积逐渐增大C.地中海沿岸河流水量较小D.北京时间都是前一日的22:00解析:由图可知,t1→t2时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地区白昼范围越来越小,气温越来越低,冰川面积逐渐增大,北京昼在变短;此时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期,河流水量较大;t1和t2时间30° W为正午,可知北京时间大约为当日22:00。

答案:B2.在t1→t2时间段,地球大致运行到公转轨道的A.①B.②C.③D.④解析:t1→t2时间段,北极附近出现极夜且范围在扩大,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应该位于公转轨道的冬至日前。

答案:C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两条河流流向相同B.a河大致自东向西流动C.图示范围内b河的落差要大于a河D.b河大致自北向南流动解析: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弯曲方向可知,图中两条河流标注正确;结合指向标可知,a河大致自北向南流动,b河大致自南向北流动;根据等高线的数值计算可得,a河的落差介于100 m到300 m之间,b河的落差介于200 m到400 m之间;综上,故选C。

答案:C4.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A.①地降水比②地少B.②地植被长势比①地好C.P点到山顶的高差可能为290 mD.小路d比小路c平坦解析:①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量比②地多;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地位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②地,植被长势好于②地;P点到山顶的高差的取值范围为:100 m<H<200 m;小路d没有经过等高线,地势起伏小,比小路c平坦;综上,故选D。

答案:D5.某学校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图中陡崖进行了探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陡崖顶部的海拔可能为450 mB.陡崖的相对高度至少为400 mC.站在陡崖顶部可以看到河流全貌D.陡崖处有瀑布景观解析:读图可知,陡崖顶部的海拔h的取值范围为:400 m≤h<500 m;陡崖的相对高度d的取值范围为:200 m ≤d<400 m;受中部地形的阻挡,站在陡崖顶部看不到河流全貌;陡崖顶部地势高于东西两侧,无法形成径流,因此不能形成瀑布景观;综上,故选A。

答案:A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刻近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M气压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影响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D.地转偏向力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图中M处高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应为亚洲高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答案:B7.形成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解析:图中降水区域位于低压槽槽线附近的锋面系统控制区域,因为强冷空气势力强大,应为冷锋系统。

答案:D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

读图,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D.7~9月的降水量最少解析:读图可知,1~12月最低温度的升高幅度均大于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升高幅度。

答案:C9.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趋势可知,黑龙江省1~12月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均呈上升趋势,即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从而造成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根据图中降水的变化趋势可知,黑龙江省7~9月的降水量减少趋势明显,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可能加大;综上,故选A。

答案:A据《每日新闻》报道,2013年8月3日在位于福井县附近的日本海海域发现一艘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被海啸冲入太平洋的渔船,该渔船在漂流约2年半之后返回日本列岛附近。

该渔船曾于6月中旬在冲绳附近海域被发现,但因天气原因未能打捞。

读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低纬度海区的大陆东岸是暖流B.④与⑤是同一支洋流形成的性质相同的洋流C.图中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D.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④与⑤虽然是由北太平洋暖流形成,但④是寒流,⑤为暖流;图中秘鲁渔场由于沿岸上升流而形成;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大洋环流圈。

答案:A11.被海啸冲入太平洋的渔船能够回到日本列岛附近,没借助的洋流是A.北太平洋暖流B.日本暖流C.北赤道暖流D.阿拉斯加暖流解析:由题干材料“该渔船曾于6月中旬在冲绳附近海域被发现,但因天气原因未能打捞”可知,该渔船是沿低纬环流圈漂过来的,因此,没有借助洋流阿拉斯加暖流。

答案:D下图为密云水库1960~2010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年际变化图。

读图,回答12~13题。

12.1960~2010年,密云水库入库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的特点有①随时间变化呈波动减少的趋势②随时间变化呈波动增加的趋势③20世纪80年代以前减小的趋势比较明显④1999年以后入库径流量减少趋势尤为明显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1960~2010年密云水库入库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随时间变化呈波动减少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减小趋势比较明显,1999年以后减少趋势尤为显著。

答案:C13.1960~2010年,密云水库入库年径流量和汛期径流量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和经济的发展,上游引水量明显增加B.流域内降水减少和地表水下渗量加大C.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幅度增加D.流域内植被得到有效的恢复解析:1960~2010年,密云水库流域内人口、经济规模大幅度增加,再加上水资源利用率低,生产、生活用水大幅度增加,又减少了入库径流。

答案:A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6题。

14.能正确反映此外力作用过程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甲→丁D.丙→甲→丁→乙解析: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容易崩解破碎,岩石破碎后粒径越来越小,符合外力作用过程的是乙→丙→甲→丁。

答案:C15.该外力作用为A.固结成岩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D.搬运作用解析:该外力作用是岩石表层和内部温度变化差异导致岩石风化破碎的过程。

答案:B16.下列地区中,该外力作用过程表现最明显的是A.刚果盆地B.长江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D.巴西高原解析:该风化作用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干旱区表现明显,故该外力作用过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

答案:C当地时间2014年2月18日,印尼东爪哇省克卢德火山向外喷出浓烟和火山灰。

印尼东爪哇的克卢德火山(MountKelud)本月13日深夜大喷发,火山灰柱直上17千米高空,大量火山灰飘到中爪哇省、西爪哇省和日惹特区。

据报道,火山喷发已致4人死亡,大批居民撤离。

读图,回答17~18题。

17.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可能是A.7、aB.3、bC.2、cD.1、d解析:甲图中岩浆喷发主要来自于软流层,喷发后冷却形成岩浆岩。

乙图中,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a为岩浆,b为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1为变质作用,4、6、7为重熔再生过程,3为冷凝过程,2、5为外力作用过程。

答案:B18.一般情况下,火山岩浆来源于A.软流层B.下地幔C.地壳D.地核解析: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是来自于软流层。

答案:A我国帆船运动爱好者郭川驾驶“青岛号”帆船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下图为郭川此次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其中青岛(36°04' N,120°21' E)、合恩角(55°59' S,67°16' W)、好望角(34°21' S,18°30' E)是他此次航海中登陆的地方。

读图,回答19~20题。

19.郭川驾驶的帆船在出发时、经过合恩角和好望角时可以看到的自然景观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根据题干中所给青岛、合恩角和好望角的经纬度位置可知,青岛为温带季风气候,合恩角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D20.影响合恩角与好望角植被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海陆位置解析:两地植被景观分别属于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主要是由纬度差异造成热量条件不同而形成的。

答案:B下图为东亚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国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表现在A.以海洋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无季节变化B.河流水量充足,山地受流水冲积作用明显C.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D.地形条件复杂,导致森林茂密且种类单一解析:从图中可以判定该国为日本,虽然日本气候海洋性较强,但仍然是季风气候,所以河流仍然有季节变化;河流水量充足,在山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地形坡度大,所以河流短小,水力资源丰富;地形条件复杂,所以森林植被具有多样性。

答案:C22.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发现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主要是由于A.受纬度地带性因素的影响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C.受多以山地地形的影响D.受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解析: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北太平洋西岸,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

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二、综合题(共56分。

)23.(14分)读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②地的昼长为。

(2)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是,⑤地附近的陆地自然带是。

(3)①②③④四地至少需要再过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①的地方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