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总结教学案 粤教版选修33
高中物理章末归纳提升2第2章固体液体和气体课件粤教版选修33
1.(双选)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 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21甲、乙、丙所示,而 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丁所示( )
图2-1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解析】 由图甲、乙、丙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 异性;如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 以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 体.
2.气体实验定律图象的比较
盖· 吕萨克 定律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定律 p1 p2 V1 V2 表达 = =恒 = =恒 T T T T2 p1V1=p2V2=恒量 1 2 1 式 量 量 气体的质量 气体的质量 成立 气体的质量一定,温度不变 一定,体积 一定,压强 条件 不变 不变
图象 表达 在pV图中,p与V乘积越 大,温度越高,如图T2>T1 1 在pV图中,直线的斜率越 大,温度越高,如图T2>T1
4.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 题,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为 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可用理 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1.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判断晶体、非晶体,利用各向同性和 各向异性判断单晶体. 2.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理解晶体的熔化热和汽化热. 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仅是指某些物理性质,并不 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 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4.同一物质既可以是晶体,又可以是非晶体,如天然的石 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石英玻璃)是非晶体. 5.非晶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在适当条件下要向晶体转 化,如把晶体硫加热熔化,并使其温度超过300 ℃,然后倒入
2019高中物理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复习课学案 粤教版选修3-3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复习课[知识体系]固体、液体和气体⎩⎪⎪⎪⎪⎪⎪⎪⎨⎪⎪⎪⎪⎪⎪⎪⎧固体⎩⎪⎨⎪⎧单晶体:① 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② ,有③ 的熔点多晶体:④ 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⑤ ,有⑥ 的熔点非晶体:⑦ 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⑧ ,⑨ 的熔点液体⎩⎪⎨⎪⎧表面张力⎩⎪⎨⎪⎧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现象:液体表面积有⑩ 的趋势解释:液面分子间距r >r 0,引力使得r 、E p均有减小的趋势液晶的性质及应用气体⎩⎪⎪⎪⎪⎨⎪⎪⎪⎪⎧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T )、体积(V )、压强(p )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成立条件:⑪ 一定;⑫ 不变表达式:p ∝1V 或⑬ 等温线查理定律⎩⎪⎨⎪⎧成立条件:⑭ 一定,气体的⑮ 不变表达式:p ∝T 或⑯等容线盖·吕萨克定律⎩⎪⎨⎪⎧成立条件:⑰ 一定,气体的⑱ 不变表达式:V ∝T 或⑲ 等压线饱和蒸汽和湿度⎩⎪⎨⎪⎧饱和蒸汽:动态平衡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与蒸汽体积⑳饱和汽压湿度:○21,相对湿度主题1 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1.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微观解释:(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2)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例如,天然的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的水晶(石英玻璃)却是非晶体.(3)对于单晶体和多晶体应以外形和物理性质两方面来区分,而对于晶体和非晶体应以熔点是否一定来区分.[典例❶]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解析:首先要分清晶体与非晶体的图象,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凝固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A 、D 是非晶体的图象,故错误;其次分清是熔化还是凝固的图象,熔化是固体变成液体,达到熔点前是吸收热量,温度一直在升高,而凝固则恰好相反,故C 对.B 错.答案:C 针对训练1.(多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 .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 .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 .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解析:判定固体是否为晶体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和天然无规则的几何外形,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和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答案:CD主题2 液体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张力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2.液体表面层具有收缩趋势,这是液体表面相互吸引力即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3.表现张力的本质是分子引力,这是因为表面层的分子较稀,距离较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作用的效果.4.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典例2】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是液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吸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零C.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会使表面收缩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垂直解析:液体表面张力就是液体表面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的力,A错;液体的表层分子要比内部稀疏些,分子间的距离较内部分子间距离大,表层分子间表现为引力,B错;液体的表面张力总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C正确;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总是跟液面分界线相垂直,D错.答案:C针对训练2.(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B.荷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解析: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有些小昆虫才能无拘无束地在水面上行走自如,故A 正确;荷叶上的露珠存在表面张力,它表面的水分子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它收缩成一个球形,与表面张力有关,故B正确;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是扩散现象,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C错误;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故D错误.答案:AB主题3 变质量问题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1.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中看作是等温膨胀过程.3.灌气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4.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典例3】 某种喷雾器的贮液筒的总容积为7.5 L ,如图所示,装入6 L 的药液后再用密封盖将贮液筒密封,与贮液筒相连的活塞式打气筒每次能压入300 cm 3,1 atm 的空气,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1)要使贮气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 ,打气筒应打压几次?(2)在贮气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 时,打开喷嘴使其喷雾,直到内外气体压强相等,这时筒内还剩多少药液?解析:(1)设每打一次气,贮液筒内增加的压强为p ,由玻意耳定律得:1 atm ×300 cm 3=1.5×103 cm 3×p ,p =0.2 atm ,需打气次数n =4-10.2=15.(2)设停止喷雾时贮液筒内气体体积为V ,由玻意耳定律得:4 atm ×1.5 L =1 atm ×V ,V =6 L , 故还剩贮液7.5 L -6 L =1.5 L. 答案:(1)15 (2)1.5 L针对训练3.用打气筒将1 atm 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ΔV =500 cm 3,轮胎容积V =3 L ,原来压强p =1.5 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为p ′=4 atm ,用这个打气筒要打气几次(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 )A .5次B .10次C .15次D .20次解析:因为温度不变,可应用玻意耳定律的分态气态方程求解.pV +np 1ΔV =p ′V ,代入数据得1.5 atm ×3 L +n ×1 atm×0.5 L=4 atm×3 L, 解得n =15,故答案选C. 答案:C统揽考情气体是高考的必考部分,这也说明本章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比较大.本章习题在新课标高考中多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而且是必考的一类题.考查内容: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还要涉及压强计算和压强的微观表示方法.真题例析(2016·全国Ⅰ卷)在水下气泡内空气的压强大于气泡表面外侧水的压强,两压强差Δp 与气泡半径r 之间的关系为Δp =2σr,其中σ=0.070 N/m.现让水下10 m 处一半径为0.50cm 的气泡缓慢上升.已知大气压强p 0=1.0×105Pa ,水的密度ρ=1.0×103kg/m 3,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1)求在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在气泡上升到十分接近水面时,求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解析:(1)由公式Δp =2σr ,得Δp =2×0.0705×10-3 Pa =28 Pa ,水下10 m 处气泡内外的压强差是28 Pa.(2)忽略水温随水深的变化,所以在水深10 m 处和在接近水面时气泡内温度相同. 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① 其中V 1=43πr 31,②V 2=43πr 32,③由于气泡内外的压强差远小于水压,气泡内压强可近似等于对应位置处的水压,所以有p 1=p 0+ρgh 1=2×105Pa =2p 0④ p 2=p 0⑤将②③④⑤带入①,得2p 0×43πr 31=p 0×43πr 32.气泡的半径与其原来半径之比的近似值为:r 2r 1=32≈1.3.答案:(1)28 Pa (2)1.3针对训练(2015·全国Ⅰ卷)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竖直气缸有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 1=2.50 kg ,横截面积为S 1=80.0 cm 2,小活塞的质量为m 2=1.50 kg ,横截面积为S 2=40.0 cm 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 =40.0 cm ,气缸外大气压强为p =1.00×105Pa ,温度为T =303 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495 K ,现气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解析:(1)大小活塞缓慢下降过程,活塞外表受力情况不变,气缸内压强不变,气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初始:V 1=L2(S 1+S 2) T 1=495 K末状态:V 2=LS 2,T 2=?由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代入数值可得:T 2=330 K. (2)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m 1g +m 2g +pS 1+p 1S 2=pS 2+p 1S 1,可得p 1=1.1×105Pa ,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气体体积不变,为等容变化 初状态:p 1=1.1×105Pa ,T 2=330 K , 末状态:p 2=?,T =303 K ,由查理定律p 1T 2=p 2T,得p 2=1.01×105Pa. 答案:(1)330 K (2)1.01×105Pa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解析:把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仍是晶体,故A错;对于单晶体表现各向异性,故B对;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种元素,就是原子的排列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晶体,故C对;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化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化为晶体例如石英,故D 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内能会增加,故E错.答案:BCD2.(多选)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解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不变不能说明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正确;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作用,又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呈椭圆形,所以B错误;沿晶格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这就是晶体的各向异性,所以C错误,D正确.答案:AD3.(2016·江苏卷)(多选)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 )A.压强变小B.压强不变C.一直是饱和汽D.变为未饱和汽解析:水上方蒸汽的气压叫饱和气压,只与温度有关,只要下面还有水,那就是处于饱和状态,饱和气压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A、C正确,B、D错误.答案:AC4.(2016·全国Ⅱ卷)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验室每天消耗1个大气压的氧气0.36 m 3.当氧气瓶中的压强降低到2个大气压时,需重新充气。
高中物理 第二章 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五讲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粤教版选修33
第五讲液体的表面张力[目标定位] 1.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2.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3.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1.表面层(1)液体的表面是一个厚度为分子有效作用距离(10-9m)的薄层.(2)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势能比液体内部分子的势能大.(3)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受到的全部分子引力的合力垂直液面指向液内,因此液体表面就有收缩的趋势.2.表面张力(1)定义: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作用的拉力.(2)作用效果: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液体表面总要收缩到尽可能小的面积.而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物体的表面积最小.因此小水珠、小露珠等都呈现球形.若露珠过大,重力影响不能忽略则呈椭球形.完全失重环境下,可形成标准的球形.一、表面张力及液体的表面现象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而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例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但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往往呈扁球形,在完全失重条件下才呈球形).2.表面张力的大小除了跟边界线长度有关外,还跟液体的种类、温度有关.例1如图1所示,金属框上阴影部分表示肥皂膜,它被棉线分割成a、b两部分.若将肥皂膜的a部分用热针刺破,棉线的形状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图1答案 D解析肥皂膜未被刺破时,作用在棉线两侧的表面张力互相平衡,棉线可以有任意形状.当把a部分液膜刺破后,在b部分液膜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棉线将被绷紧.因液体表面有收缩到面积最小的趋势,而在同周长的几何图形中,圆面积最大,所以棉线被拉成凹的圆弧形状.正确选项为D.二、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1.分子力特点:分子作用球是半径等于分子有效作用距离的球,液体内部的分子A受到的所有球内分子对它的作用力为零,表面层分子B受到的斥力可认为是球对称的,但缺少了表面层外分子的引力,因此分子B受到的引力的合力垂直液面指向液内,如图2所示.图22.表面特性:因把液体内部的分子移到表面层上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时比在液体内具有较大的势能,表面层越大,分子数越多,表面层的势能就越大,液体表面减小时,表面层的势能就要减少,又势能总有减少的倾向,因此,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3.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的方向和液面相切,垂直于液面上的各条分界线,如图3所示.图3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液体尽可能在收缩它们的表面积C.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有更大的势能D.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要比液体内部分子分布紧密些答案BC解析这是有关液体表面层分子相互作用的问题,液体的表面层由于和气体接触,与内部情况不同,表面层分子的分布要比内部稀疏.这样分子间就表现为引力了,宏观上即表面张力,这样液体表面就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随温度的升高,表面层分子距离更要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要减小.而在液体内,分子间的引力基本等于斥力,即r=r0,分子势能最小,在表面层r>r0,所以分子势能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势能大.借题发挥表面层液体分子间距离大于r0,升温时,表面层分子距离增大,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故液体分子势能增大,而由分子间作用的特点可知表面张力将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液体表面现象1.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伸张B.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C.有些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行走,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D.用滴管滴液滴,滴的液滴总是近似球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答案 A解析表面张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液体表面绷紧,由于表面张力,使小昆虫站在液面上;由于表面张力使液滴收缩成球形.故B、C、D说法正确,答案选A.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2.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答案BD(时间:60分钟)题组一液体的表面张力1.下列现象中,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引起的是( )A.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B.小木块能够浮于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与其重力平衡的结果C.缝衣针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重力和水的浮力平衡的结果D.喷泉喷射到空中形成一个个球形的小水珠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答案AD解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小昆虫在水面上站定或行进过程中,其脚部位置比周围水面稍下陷,但仍在水面上而未陷入水中,就像踩在柔韧性非常好的膜上一样,因此,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浮在水面上的缝衣针与小昆虫情况一样,故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小木块浮于水面上时,木块的下部实际上已经陷入水中(排开一部分水)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是浮力与重力平衡的结果,而非表面张力在起作用,故B选项错误;喷泉喷到空中的水分散时,每一小部分的表面都有表面张力在起作用且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因而形成球状水珠(体积一定情况下以球形表面积为最小,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故D选项正确.2.下列现象中,哪些是液体的表面张力所造成的( )A.水银温度计中水银面的上升或下降B.熔化的蜡从燃烧的蜡烛上流下来,冷却后呈球形C.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玻璃器皿D.水珠在荷叶上呈球形答案BD解析用熔化的玻璃制成各种器皿,跟各种模型有关,并非表面张力造成的,故本题选B、D.3.如图1所示,金属框架的A、B间系一个棉线圈,先使框架布满肥皂膜,然后将P和Q两部分肥皂膜刺破,线的形状将变成图中的( )图1答案 C4.玻璃烧杯中盛有少许水银,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宇宙飞船内,水银在烧杯中呈怎样的形状( )答案 D解析因为水银不浸润玻璃,所以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水银的形状只由表面张力决定.因为表面张力作用下水银的表面要收缩至最小,所以最终水银成球形.5.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液体的表面张力或表面张力变化的有( )A.小木块悬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B.熔化的铁水注入内空且为球形的砂箱,冷却后铸成一个铁球C.水面上漂浮的几根火柴棒,在加入一点肥皂水后,迅速向四周散开D.在撒有一层粉笔灰的水面上用烧热的铁丝接触后,粉笔灰向四周散开答案CD解析选项A是浮力作用,B中铸成铁球是由砂箱的形状决定的,A、B均不对.C中肥皂水是表面活性剂,加入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火柴棒散开,D中温度升高使水的表面张力减小,粉笔灰会迅速散开,C、D对.6.如图2所示,布满肥皂膜的金属框abcd水平放置,ab边能在框架上无摩擦地左右滑动,那么,ab边会向滑动,做运动.图2答案右加速解析由于肥皂膜有收缩的趋势,所以ab边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向右做加速运动.题组二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7.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 )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答案 C解析液体表面层内分子比内部稀疏.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大,故正确答案为C.8.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引力都会使表面收缩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答案BC9.如图3所示,把橄榄油滴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里,当混合液的密度与橄榄油密度相同时,滴入的橄榄油呈球状悬浮在液体中,为什么?图3答案见解析解析滴入混合液中的橄榄油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由于油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同,使得油滴好像处于失重状态.油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收缩液面有使液面尽量减小的趋势.因为在同体积的几何体中,球的表面面积最小,所以油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收缩成球状悬浮在混合液内.。
粤教版高二选修33模块固体液体和气体
粤教版高二选修3-3 模块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中学梁雪娥一、教学目标1. 能通过数学推导从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三个定律得到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2. 能熟练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实际问题;3. 通过推导,初步了解数学物理方法,建立数学与物理学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熟练运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实际问题三、知识点与学情分析本内容是粤教版选修3-3第二章第七、八节的内容,是3-3中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要求比较高,需要熟练掌握,重在应用。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最大的问题是涉及的状态和物理量比较多,分不清给出的到底是哪个状态的哪个物理量,分不清哪个物理量变化了,哪个没有变化。
代入数据时,一方面容易代错数据,另一方面容易把摄氏温度当成热力学温度代入方程。
四、教学流程图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对气体进行研究和描述时,一般涉及三个物理量:体积、压强和温度。
2. 当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达到三个或三个以上时,我们一般采取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3. 上节课我们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了三条气体实验规律:①玻意耳定律(即等温変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体积成反比.即:p 1V 1=p 2V 2或pV =恒量.②查理定律(即等容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压强与温度成正比.即p 1T 1=p 2T 2。
③盖.吕萨克定律(即等压变化):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即V 1T 1=V 2T 2.过渡: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规律合并成一个式子呢?例: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了从A 到B 的一个等温过程,从B 到C 的一个等容过程学生活动:数学推导,合并成一个数学表达式教师讲解:联立①②式,消去两个方程中状态B 的压强,得到关系式C CA A A CP V P V T T = 因为A 、C 是气体的两个任意状态,所以上面的式子表明,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时,尽管p 、V 、T 都可能改变,但压强跟体积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变。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气体液体和固体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针对训练]
2.钢瓶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在用两种方法抽取钢瓶中的气体,第一种方
法是用小抽气机,每次抽出1 L气体,共抽取两次,第二种方法是用大抽气机,
一次性抽取2 L气体,在抽气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则这两种抽法中,
抽取气体质量较多的是
()
A.第一种抽法
B.第二种抽法
C.两种抽法抽出气体质量一样多
p2·S=p1·2S
③
由玻意耳定律得
p1V1=p10·2V0
④
p2V2=p0V0⑤
由于两活塞用刚性杆连接,故
V1-2V0=2(V0-V2) 联立②③④⑤⑥式解得 p1=12p0+14p⑦ V1=42pp0+0+ppV0。
⑥ 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案]
(1)12(p0+p)
(2)12p0+14p
4p0+pV0 2p0+p
的数密度保持不变。 能增大,只有气体的体
在这种情况下,温度 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
升高时,分子的平均 数密度减小,才能保持
动能增大,气体的压 压强不变
强就增大
[典例1] 一个质量不计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
上端开口的圆筒形容器内,活塞上堆放着铁砂,如图所示,最初
活塞搁置在容器内壁的固定卡环上,气柱的高度为H0,横截面积为S,压强等于大 气压强p0,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当气体温度升高了ΔT=60 K时,活塞及铁砂开始 离开卡环而上升,继续加热直到气柱高度为H1=1.5H0。此后,在维持温度不变的 条件下逐渐取出铁砂,直到铁砂全部取走时,气柱高度为H2=1.8H0,求此时气体 的温度(不计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
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其尖端变钝,这两个实例都说明液体的表面具有张力作用,
广东省惠州市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复习导学案(无答案)粤教版选修3_3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复习班级姓名学号评价●【复习目标】1.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知道液体表面张力现象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2.理解气体实验定律和相关的运用●【知识梳理】●【能力提升】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例1】(单选)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表面层:液体与空气的接触表面存在的薄层.2.特点:由于蒸发作用,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像张紧的膜.3.表面张力:若在液面画出一条直线将液面分为A 、B 两部分,则A 区对B 区,B 区对A 区存在拉力,该力即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平行于液面.【例2】如图所示,把橄榄油滴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里,当混合液的密度与橄榄油密度相同时,滴入的橄榄油呈球状悬浮在液体中,为什么?三、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图象问题【例3】 图象如图所示.在A 状态时的体积为V 0,试画出对应的V -T 图象和p -T 图象.四、汽缸类问题的解法汽缸类问题是热学部分典型的物理综合题,它需要考查气体、汽缸或活塞等多个研究对象,涉及热学、力学乃至电学等物理知识,需要灵活、综合地应用知识来解决.解决汽缸类问题的一般思路:1.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一般地说,研究对象分两类:一类是热学研究对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另一类是力学研究对象(汽缸、活塞或某系统).2.分析清楚题目所述的物理过程,对热学研究对象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依气体定律列出方程;对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力学规律列出方程.3.注意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例4】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初始时气体体积为3.0×10-3 m3,用DIS实验系统测得此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00 K和1.0×105 Pa,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测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分别为320 K和1.0×105 Pa.(1)求此时气体的体积;(2)保持温度不变,缓慢改变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使气体压强变为8.0×104 Pa,求此时气体的体积.五、变质量问题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从而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以常见的两类问题举例说明:(1)打气问题(2)气体分装问题【例5】氧气瓶的容积是40L,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atm,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10atm时就要重新充氧.有一个车间,每天需要用1atm的氧气400L,这瓶氧气能用几天?假定温度不变.六、液柱移动问题液柱移动问题常使用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发生某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巧用假设推理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简捷解题.常用推论有两个: (1)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Δp ΔT =p T 或Δp =ΔT T p .(2)盖·吕萨克定律的分比形式:ΔV ΔT =V T 或ΔV =ΔTTV .【例6】(单选)两个容器A 、B ,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细玻璃管连通,如图所示,A 、B 所装气体的温度分别为17℃和27℃,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温度都升高10℃,则水银柱将( )A .向右移动B .向左移动C .不移动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强化巩固】1.(单选)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橡胶切成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就是晶体 B .石墨晶体打碎后变成了非晶体C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是非晶体D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2.(单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图中的直线ABC 来表示,在A 、B 、C 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 、T B 、T C 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A .TB =T A =TC B .T A >T B >T C C .T B >T A =T CD .T B <T A =T C3.(单选)用气筒向一个容积为V 的容器内打气,每次能把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空气打入容器内.若容器内原有的空气的压强为p ,打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打了n 次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 A.p 0V 0V B .p +np 0 C .p +n p 0V 0V D .p +V 0Vp 0 4.(单选)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如图所示.V 左<V 右,温度均为20℃,现将右端空气柱温度降为0℃,左端空气柱温度降为10℃,则管中水银柱将( )A .不动B .向左移动C .向右移动D .无法确定是否移动。
高中物理第2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整合课件粤教版选修30
高中物理第2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整合课件粤教版选修30
2021/4/17
高中物理第2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整合课件粤教版选修30
章末整合
晶体和非晶体
1.区别 (1) 晶 体 和 非 晶 体 、 单 晶 体 与 多 晶 体 在 外 形 、 物 理 性 质、熔点等方面的不同. (2)利用有无固定熔点判断晶体、非晶体,利用各向同 性或各向异性判断单晶体和多晶体. (3)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解或凝固 过程中物质微粒的运动特点.
解析:同种物质微粒在空间可以有不同的排列规律,如 金刚石和石墨,故A错;不同晶体有不同空间排列规律,这些 不同的排列规律决定了晶体材料有不同的用途,故B、C正 确;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有规则的空间排列决定的,D正 确.
答案:A
理想气体三定律的图象比较
定律
变化 过程
同一气体的 两条图线
图线特点
玻意 等温变
在缓慢加热到 127 ℃的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则VT01=VT22, 所以 V2=TT20V1=2732+73127×1.0×10-3 m3=1.47×10-3 m3.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 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 哦~
(2)如下图所示. 答案:(1)1.47×10-3 m3 (2)见解析图
2.微观结构特点 (1)单晶体中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但沿 不同方向排列的物质微粒在相同距离上的数目不相同,因此不 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这是形成规则外形和各向异性的原 因. (2)多晶体中物质微粒首先组成晶粒,这些晶粒沿不同 方向物质微粒排列情况不同,但这些晶粒杂乱无章的排列而组 成多晶体.因此,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外形和各 向异性.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总结教学案粤教版选修3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总结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例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 .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 .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 .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 答案 C解析 根据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只能确定是否为单晶体,无法用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选项A 错误;薄片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也无法确定薄片是多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固体球在导电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则一定是单晶体,选项C 正确;某一晶体的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该晶体一定是多晶体,对于单晶体并非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选项D 错误.二、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1.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可看成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T 恒定、V 恒定、p 恒定时的特例.2.正确确定状态参量是运用气体实验定律的关键.求解压强的方法:(1)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列方程求气体压强.(2)也可以把封闭气体的物体(如液柱、活塞、气缸等)作为力学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3.注意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适用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对打气、抽气、灌气、漏气等变质量问题,巧妙地选取对象,使变质量的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 例2 如图1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 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 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 0和p 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 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 ,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 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图1(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 x . 答案 (1)75T 0 (2)12V 0解析(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74V0T=54V0T0,解得:T=75T0.(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质量大.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最终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pV x=p03·V04,(p+p0)(2V0-V x)=p0·74V0,联立上述二式得:6V2x-V0V x-V20=0,其解为:V x=12V0;另一解V x=-13V0,不合题意,舍去.例3如图2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放在体积为V0的容器中,室温为T0=300 K,有一光滑导热活塞C(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A、B两室,B室的体积是A室的两倍,A室容器上连接有一U形管(U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76 cm,右室容器中连接有一阀门K,可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等于76 cmHg).求:图2(1)将阀门K打开后,A室的体积变成多少?(2)打开阀门K后将容器内的气体从300 K分别加热到400 K和540 K时,U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各为多少?答案 (1)23V 0 (2)0 15.2 cm解析 (1)初始时,p A 0=p 0+ρgh =2 atm ,V A 0=V 03打开阀门K 后,A 室气体等温变化,p A =1 atm ,体积为V A ,由玻意耳定律得p A 0 V A 0=p A V A V A =p A 0V A 0p A =23V 0(2)假设打开阀门K 后,气体从T 0=300 K 升高到T 时,活塞C 恰好到达容器最右端,即气体体积变为V 0,压强仍为p 0,即等压过程.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得T =V 0V AT 0=450 K 因为T 1=400 K<450 K ,所以p A 1=p 0,水银柱的高度差为零. 从T =450 K 升高到T 2=540 K 为等容过程,根据查理定律p 0T =p A 2T 2,得p A 2=1.2 atm. T 2=540 K 时,p 0+ρgh ′=1.2 atm ,故水银高度差h ′=15.2 cm. 三、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名称图象特点其他图象等 温 线p -VpV =CT (C 为常量),即pV之积越大的等温线对应的温度越高,离原点越远p -1Vp =CTV,斜率k =CT ,即斜率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等 容 线p -Tp =C V T ,斜率k =CV,即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等 压 线V -TV =C p T ,斜率k =Cp,即斜率越大,对应的压强越小例4 (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象如图3所示,其中A 是初状态,B 、C 是中间状态,A →B 是等温变化,如将上述变化过程改用p -T 图象和V -T 图象表示,则下列各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3答案 BD解析 在p -V 图象中,由A →B ,气体经历的是等温变化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由B →C ,气体经历的是等容变化过程,根据查理定律p B T B =p CT C,p C >p B ,则T C >T B ,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由C →A ,气体经历的是等压变化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C T C =V A T A,V C >V A ,则T C >T A ,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A 项中,B →C 连线不过原点,不是等容变化过程,A 错误;C 项中,B →C 体积减小,C 错误;B 、D 两项符合全过程.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B 、D.1.(晶体和非晶体)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橡胶切成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就是晶体B .石墨晶体打碎后变成了非晶体C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是非晶体D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答案 D解析 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 错;石墨晶体打碎后还是晶体,故B 错;金属是多晶体,故C 错;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 对.故正确选项为D.2.(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如图4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台上,活塞质量为5 kg ,面积为25 cm 2,厚度不计,气缸全长25 cm ,大气压强为1×105Pa ,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 ,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将气缸缓慢竖起倒置.g 取10 m/s 2.图4(1)求气缸倒置后气柱长度;(2)气缸倒置后,温度升至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活塞摩擦不计)? 答案 (1)15 cm (2)227 ℃解析 (1)将气缸倒置,由于保持气体温度不变,故气体做等温变化:p 1=p 0+mgS =1.2×105 Pap 2=p 0-mgS=0.8×105 Pa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S =p 2L 2S ,解得L 2=15 cm(2)气体做等压变化:T 2=T 1=(273+27) K =300 K ,L 2=15 cm ,L 3=25 cm V 2T 2=V 3T 3,T 3=V 3V 2T 2=L 3L 2T 2≈500 K=227 ℃. 3.(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容积为1 L 的烧瓶,在压强为1.0×105Pa 时,用塞子塞住,此时温度为27 ℃;当把它加热到127 ℃时,塞子被打开了,稍过一会儿,重新把塞子塞好(塞子塞好时瓶内气体温度仍为127 ℃,压强为1.0×105Pa),把-273 ℃视作0 K .求: (1)塞子打开前,烧瓶内的最大压强;(2)最终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瓶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答案 (1)1.33×105Pa (2)34解析 (1)塞子打开前:选瓶中气体为研究对象初态有p 1=1.0×105Pa ,T 1=300 K 末态气体压强设为p 2,T 2=400 K 由查理定律可得p 2=T 2T 1p 1≈1.33×105Pa.(2)设瓶内原有气体体积为V ,打开塞子后温度为400 K 、压强为1.0×105Pa 时气体的气体为V ′由玻意耳定律有p 2V =p 1V ′ 可得V ′=43V故瓶内所剩气体的质量与原瓶内气体质量的比值为34.4.(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图5中的直线ABC 来表示,在A 、B 、C 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 、T B 、T C 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图5A .TB =T A =TC B .T A >T B >T C C .T B >T A =T CD .T B <T A =T C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中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值得:p A V A =p C V C <p B V B ,因为pV T=C ,可知T A =T C <T B .。
2019-2020学年物理粤教版选修3-3学案: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优化总结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本章优化总结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与结构特点1.单晶体中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沿不同方向排列的物质微粒在相同距离上的数目不同,因此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不同.多晶体中物质微粒首先组成晶粒,但这些晶粒杂乱无章地排列而组成多晶体.因此,多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但没有规则外形,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中物质微粒杂乱无章地排列,各个方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相同,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微粒的热运动逐渐加剧,且之间距离发生变化,因此,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规则外形.2.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也是密集在一起的,因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且不易压缩.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液体分子约在10-9 m小区域内短暂保持规则性排列,但这个小区域的边界和大小,随时都在改变,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使液体在宏观上呈现出各向同性.由于液体分子间距离很小(略大于固体),因而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这个力使得液体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但液体分子的力不可能使液体分子长时间地在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经过一段时间,分子会转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即液体分子能够在液体中游走,这就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由固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中间态液体,它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性质,故称液态晶体,简称液晶.(多选)关于固体与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B.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体,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C.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D.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熔点[解析] 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面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A项错误;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体,又具有光学各向异性,B项正确;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C项正确;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就是有无固定的熔点,D项正确.[答案] BCD气体实验定律的图象问题对于气体变化的图象,由于图象的形式灵活多变,含义各不相同,考查的内容又比较丰富,同学们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的意义.(2)观察图象,弄清图中各量的变化情况,看是否属于特殊变化过程,如等温变化、等容变化或等压变化.(3)若不是特殊过程,可在坐标系中作特殊变化的图象,(如等温线、等容线或等压线)实现两个状态的比较.(4)涉及微观量的考查时,要注意各宏观量和相应微观量的对应关系.(5)考查气体的做功情况时,关键看体积,体积变大时,气体对外做功,体积变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不变则不做功.确定内能的变化,关键看温度的变化.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图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T A=300 K,求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各是多少?(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画成用体积V和温度T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B、C、D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说明每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过程.[解析] (1)A→B为等压过程:V AT A=错误!得T B=2T A=600 KB→C为等温线,得T C=T B=600 K因为p A V A=p D V D,所以T D=T A=300 K.(2)A→B等压过程,B→C等温过程,C→D等压过程.V-T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T B=600 K T C=600 K T D=300 K(2)图象见解析AB是等压膨胀过程,BC是等温膨胀过程,CD是等压压缩过程变质量问题的求解方法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再用相关规律求解.1.充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3.分装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运用相关规律求解.4.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相关方程求解.如果选择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可用相关方程求解.某容积为20 L的氧气瓶中装有30 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 atm,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 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解析] 设能够分装n个小钢瓶,则以氧气瓶中的氧气和n个小钢瓶中的氧气整体为研究对象,分装过程中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可知p 1V1+np2V2=p′1V1+np′2V2即n=错误!因为p1=30 atm,p2=1 atm,p′1=p′2=5 atm,V1=20 L,V2=5 L所以n=错误!=25.[答案]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章末总结一、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单晶体和多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例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能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能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答案 C解析 根据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只能确定是否为单晶体,无法用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选项A 错误;薄片在力学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也无法确定薄片是多晶体还是非晶体,选项B 错误;固体球在导电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则一定是单晶体,选项C 正确;某一晶体的物理性质显示各向同性,并不意味着该晶体一定是多晶体,对于单晶体并非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选项D 错误.二、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1.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可看成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T 恒定、V 恒定、p 恒定时的特例.2.正确确定状态参量是运用气体实验定律的关键.求解压强的方法:(1)在连通器内灵活选取等压面,由两侧压强相等列方程求气体压强.(2)也可以把封闭气体的物体(如液柱、活塞、气缸等)作为力学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研究对象所处的不同状态,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3.注意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适用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对打气、抽气、灌气、漏气等变质量问题,巧妙地选取对象,使变质量的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 例2 如图1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 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 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 0和p 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V 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 ,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T 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图1(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气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V x . 答案 (1)75T 0 (2)12V 0解析 (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 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74V 0T =54V 0T 0,解得:T =75T 0.(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质量大.打开K 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最终压强为p ,由玻意耳定律得:pV x =p 03·V 04,(p +p 0)(2V 0-V x )=p 0·74V 0,联立上述二式得:6V 2x -V 0V x -V 2=0, 其解为:V x =12V 0;另一解V x =-13V 0,不合题意,舍去.例3 如图2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放在体积为V 0的容器中,室温为T 0=300 K ,有一光滑导热活塞C (不占体积)将容器分成A 、B 两室,B 室的体积是A 室的两倍,A 室容器上连接有一U 形管(U 形管内气体的体积忽略不计),两边水银柱高度差为76 cm ,右室容器中连接有一阀门K ,可与大气相通(外界大气压等于76 cmHg).求:图2(1)将阀门K 打开后,A 室的体积变成多少?(2)打开阀门K 后将容器内的气体从300 K 分别加热到400 K 和540 K 时,U 形管内两边水银面的高度差各为多少? 答案 (1)23V 0 (2)0 15.2 cm解析 (1)初始时,p A 0=p 0+ρgh =2 atm ,V A 0=V 03打开阀门K 后,A 室气体等温变化,p A =1 atm ,体积为V A ,由玻意耳定律得p A 0 V A 0=p A V A V A =p A 0V A 0p A =23V 0(2)假设打开阀门K 后,气体从T 0=300 K 升高到T 时,活塞C 恰好到达容器最右端,即气体体积变为V 0,压强仍为p 0,即等压过程. 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得T =V 0V AT 0=450 K 因为T 1=400 K<450 K ,所以p A 1=p 0,水银柱的高度差为零. 从T =450 K 升高到T 2=540 K 为等容过程,根据查理定律p 0T =p A 2T 2,得p A 2=1.2 atm. T 2=540 K 时,p 0+ρgh ′=1.2 atm ,故水银高度差h ′=15.2 cm. 三、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名称图象特点其他图象等 温 线p -VpV =CT (C 为常量),即pV之积越大的等温线对应的温度越高,离原点越远p -1Vp =CTV,斜率k =CT ,即斜率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等 容 线p -Tp =C V T ,斜率k =CV,即斜率越大,对应的体积越小等 压 线V -TV =C p T ,斜率k =Cp,即斜率越大,对应的压强越小例4 (多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象如图3所示,其中A 是初状态,B 、C 是中间状态,A →B 是等温变化,如将上述变化过程改用p -T 图象和V -T 图象表示,则下列各图象中正确的是( )图3答案 BD解析 在p -V 图象中,由A →B ,气体经历的是等温变化过程,气体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由B →C ,气体经历的是等容变化过程,根据查理定律p B T B =p CT C,p C >p B ,则T C >T B ,气体的压强增大,温度升高;由C →A ,气体经历的是等压变化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 C T C =V A T A,V C >V A ,则T C >T A ,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A 项中,B →C 连线不过原点,不是等容变化过程,A 错误;C 项中,B →C 体积减小,C 错误;B 、D 两项符合全过程.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B 、D.1.(晶体和非晶体)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橡胶切成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就是晶体 B .石墨晶体打碎后变成了非晶体C .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是非晶体D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答案 D解析 晶体具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 错;石墨晶体打碎后还是晶体,故B 错;金属是多晶体,故C 错;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故D 对.故正确选项为D.2.(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如图4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台上,活塞质量为5 kg ,面积为25 cm 2,厚度不计,气缸全长25 cm ,大气压强为1×105Pa ,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 ,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将气缸缓慢竖起倒置.g 取10 m/s 2.图4(1)求气缸倒置后气柱长度;(2)气缸倒置后,温度升至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活塞摩擦不计)? 答案 (1)15 cm (2)227 ℃解析 (1)将气缸倒置,由于保持气体温度不变,故气体做等温变化:p 1=p 0+mgS =1.2×105 Pap 2=p 0-mgS=0.8×105 Pa由玻意耳定律得:p 1L 1S =p 2L 2S ,解得L 2=15 cm(2)气体做等压变化:T 2=T 1=(273+27) K =300 K ,L 2=15 cm ,L 3=25 cm V 2T 2=V 3T 3,T 3=V 3V 2T 2=L 3L 2T 2≈500 K=227 ℃. 3.(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容积为1 L 的烧瓶,在压强为1.0×105Pa 时,用塞子塞住,此时温度为27 ℃;当把它加热到127 ℃时,塞子被打开了,稍过一会儿,重新把塞子塞好(塞子塞好时瓶内气体温度仍为127 ℃,压强为1.0×105Pa),把-273 ℃视作0 K .求: (1)塞子打开前,烧瓶内的最大压强;(2)最终瓶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瓶内气体质量的比值. 答案 (1)1.33×105Pa (2)34解析 (1)塞子打开前:选瓶中气体为研究对象 初态有p 1=1.0×105Pa ,T 1=300 K 末态气体压强设为p 2,T 2=400 K由查理定律可得p 2=T 2T 1p 1≈1.33×105Pa.(2)设瓶内原有气体体积为V ,打开塞子后温度为400 K 、压强为1.0×105Pa 时气体的气体为V ′由玻意耳定律有p 2V =p 1V ′ 可得V ′=43V故瓶内所剩气体的质量与原瓶内气体质量的比值为34.4.(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图5中的直线ABC 来表示,在A 、B 、C 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 A 、T B 、T C 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图5A .TB =T A =TC B .T A >T B >T C C .T B >T A =T CD .T B <T A =T C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中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值得:p A V A =p C V C <p B V B ,因为pV T=C ,可知T A =T C <T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