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安全综合实验
信息安全实验
8信息安全实验实验一信息安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杀病毒软件的安装、使用和设置方法。
2.掌握避免黑客入侵的网络安全技术方法。
3.掌握防火墙软件的安装、使用和设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1.查杀计算机病毒①安装或使用本机已经安装的杀病毒软件查杀本机系统盘(含内存、引导区和邮箱)或优盘的病毒。
②在杀毒过程中,研究该杀病毒软件的各方面的性能后,对该杀病毒软件在查杀毒性能、操作界面、升级或更新等各方面做出一个综合性评价报告。
③无论是否查出有病毒,请将提示窗口抓图贴到实验报告中。
2.防黑客入侵手段(1)给Windows XP设置密码①打开“控制面板”从“用户账户”中创建一个用户并为这个账户设上密码。
②定义更安全的密码规则用到的是系统的“本地安全设置”工具,从“开始”按钮打开的“运行”对话框中输入“secpol.msc”并确定。
出现如图1-1所示的“本地安全设置”对话框。
③在此对话框的左窗格展开“账户策略”中的“密码策略”,右窗格显示的选项就是要定义的密码规则。
图1-1“本地安全设置”对话框设置“密码策略”④首先双击“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将安全设置设为“已启用”,此时用户在“控制面板”“用户账户”中创建的密码必须包含大小写英文、阿拉伯数字及特殊字符这三种类型字符,如果未包含其中一种字符,将会弹出对话框提示,重做第①步。
⑤双击“密码长度最小值”,设置用户创建密码的最小位数,可以输入0至14之间的阿拉伯数字,0表示不要求检测创建的密码长度。
这里密码长度最小值建议设为8个字符,一旦用户原创建的密码不满足要求的位数,系统也将弹出对话框警告,重做第①步。
⑥“密码最长(短)存留期”设置:这个选项是设置密码的过期时间,即在指定的周期时间内必须更换一次符合要求的新密码。
当然,设置为0则表示密码永久不作废,最长的周期时间是999天。
这里将“密码最长存留期”设置为“密码最短存留期”的2至3倍,如最长存留期设为30天,那么最短存留期可以设置为10天。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是为了研究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建立一个简单的安全模型,探讨信息安全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测试,了解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
以及如何保护敏感信息。
二、实验内容
1.定义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使用或篡改的过程。
2.研究信息安全模型
信息安全模型是一个有机的概念,它包括防御、检测、响应、应急和
恢复5个基本组成部分,旨在保护敏感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和
篡改。
3.研究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为了增强信息安全,引入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使用或篡改敏感信息,这些技术包括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远
程登录安全。
4.建立模型实验
为了检验信息安全模型,本次实验采用Kali Linux作为实验环境,Kali Linux设有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远程登录安全等安全
技术,以阻止非法的访问和操纵。
三、实验结果
1.安全技术实施完毕
在实验中,实施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远程登录安全等安全技术,保证了正常的服务器运行。
2.平台安全性测试
采用Metasploit框架进行安全测试。
信息安全操作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操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信息安全操作实验实验目的:1. 掌握信息安全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熟悉常用的信息安全操作工具和方法。
3. 培养对信息安全的意识和保护意识。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并掌握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
2. 实验环境:搭建一个模拟的网络环境,包括若干主机和服务器。
3. 实验内容:3.1. 使用端口扫描工具扫描实验环境中的主机和服务器的开放端口,并记录扫描结果。
3.2. 通过漏洞扫描工具对实验环境中的主机和服务器进行漏洞扫描,并记录扫描结果。
3.3. 使用弱口令攻击工具对实验环境中的主机和服务器进行弱口令攻击,测试其安全性。
3.4. 利用网络钓鱼工具进行网络钓鱼攻击,诱导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并分析攻击效果。
3.5. 使用反弹Shell工具在实验环境中获取目标主机的控制权,并演示如何防范此类攻击。
实验结果:1. 根据扫描结果,分析开放端口的意义和可能的安全威胁,及时进行相应的安全设置和防护措施。
2. 根据漏洞扫描结果,及时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 验证弱口令攻击的威胁,警醒用户要设置强密码,并做好密码管理和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
4. 通过网络钓鱼攻击的演示,提高用户的警觉意识,防范钓鱼等社交工程攻击。
5. 演示防范反弹Shell攻击的方法,包括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和使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信息安全操作是保护个人隐私、企业重要信息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对信息安全的警惕,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操作措施。
不仅对个人而言,企业和政府也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信息安全操作中,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工具和方法,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弱口令攻击和网络钓鱼攻击等。
了解这些攻击手段和防范方法,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信息安全综合实习》实验指导书(校外)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信息安全综合实习实验类别:综合实习适用专业:信息安全适用班级:信安1202授课教师:高娜娜一、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本实验课程是在学习完《密码学》、《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及应用》、《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及程序设计等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课程后的一次专业综合性实验。
通过参与实际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系统的运作管理、技术支持或应用开发等实践活动,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类信息安全问题,根据安全需求利用技术手段提升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初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在实习单位可以选择以下工作活动作为实习内容,关键在于解决实际发生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1)WEB应用漏洞挖掘及渗透测试;(2)数据库安全(攻击与防护);(3)操作系统安全(攻击与防护);(4)恶意软件分析;(5)内网渗透及防护;(6)企业安全加固;(7)安全事件取证及调查;(8)移动终端设备安全研究;(9)安全事件快速响应;(10)其他信息安全相关研究。
三、实验步骤:(1)调查实习单位的组织结构、各机构职责、管理模式;(2)调查实习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和关键信息资源;(3)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在业内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4)明确实习单位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和发展的目标;(5)与企业导师明确实习任务,制定具体计划,开展具体实习工作;(6)每日记录实习日志;(7)编写实习报告。
四、实验要求:(一)实习日志实习日志记录每天的实际工作情况,至少记录3周(15个工作日)的时间。
实习日志模板见附件2,也可以手写完成。
(二)实习报告要求和内容(1)实习报告必须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版。
(2)实习具体工作不论是信息安全的管理、实施、维护、还是开发,都要求对实习单位运用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分析。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82046课程名称: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学时:第6 学期二周学分:2课程类别:专业实践环节开设专业:信息安全一、目的与性质随着 Internet 的迅猛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病毒肆虐、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我们正常工作。
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全球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信息安全技术是当今网络安全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的学习,可加强防范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和抵御黑客的袭击,提高抗威胁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避免因信息泄露、破坏等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其形象的影响。
使同学了解本专业实际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主要内容与要求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GA 163-1997)”的定义,信息安全包括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安全,病毒防护,访问控制,加密与鉴别七个方面。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按照该原则组织实验项目并侧重网络的攻击与防御。
经过认真研究和调查分析,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该课程的实验体系。
该课程体系如表1-1所示。
本实验课程所有实验项目都在实验室展开,不会危及到互联网的安全。
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允许在互联网进行相关实验。
表1-1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体系(一)攻击与防御类1.Web攻击与防御1)防御方设计一个有漏洞的网站,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明文,攻击方通过SQL注入方式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从中体会到重要数据的保密性。
2)防御方将数据库中密码用一重MD5进行散列,密码长度少于6位,攻击方获取到密码后,通过MD5破解工具破解出密码。
从中体会密码长度短的不安全性。
3)防御方将数据库中密码用一重MD5进行散列,密码长度大于6位,同时包括字母数字符号等,攻击方获取到密码后,通过MD5破解工具破解,如果十分钟未破解出就终止破解。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学生们对信息安全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
能力,以确保他们的信息技能能够应用到实际中。
实验一:密码学
在密码学实验中,学生们研究了加密和解密的基本概念。
通过
实践,他们掌握了使用不同密码算法的技能如DES、RSA和MD5。
他们还学会了如何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管道,并能够防止非法用户
访问敏感信息。
实验二: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实验中,学生们研究了识别和预防网络攻击的技能。
他们学会了检测网络漏洞和如何处理欺诈行为。
此外,他们还学会
了在网络上安全地存储文件和保护隐私信息。
实验三: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实验中,学生们研究了如何评估信息安全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
他们了解了安全管理计划的概念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
通过这几个实验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能够应用这些技能来保护信息的安全。
这些实验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以确保他们有能力在信息安全领域有所作为。
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专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对信息安全领域中常见的攻击手段进行实践操作,并通过实验来加深对信息安全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环境与工具实验环境:使用一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工具:使用Kali Linux、Wireshark、Metasploit等常见的信息安全工具。
3. 实验步骤与结果分析3.1 钓鱼攻击实验3.1.1 实验步骤1. 在Kali Linux上安装并配置Social Engineering Toolkit (SET)。
2. 利用SET工具创建一个钓鱼网页,模拟发送一个伪造的登录页面给目标用户。
3. 将钓鱼网页部署至一个虚拟的Web服务器上。
4. 向目标用户发送包含钓鱼网页链接的欺骗邮件。
5. 目标用户点击链接,进入钓鱼网页并输入账号密码。
6. 分析并记录目标用户的输入数据。
7. 分析并评估钓鱼攻击的成功率。
3.1.2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成功模拟了一次钓鱼攻击过程。
目标用户在受到欺骗邮件后,点击了链接并输入了账号密码。
我们成功获取到了目标用户的输入数据,并在实验结束后将其销毁,以免造成进一步的安全威胁。
钓鱼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工程攻击手段,通过伪造可信的网页来诱骗用户输入敏感信息,并达到窃取账号密码等目的。
钓鱼攻击的成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欺骗邮件和钓鱼网页的真实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并在合法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实验。
3.2 无线网络攻击实验3.2.1 实验步骤1. 使用Kali Linux将无线网卡设置为监听模式。
2. 扫描周围的无线网络,并获取相关信息。
3. 对目标无线网络进行入侵测试,尝试破解其密码。
4. 分析并评估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3.2.2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成功获取了周围无线网络的信息,并尝试破解其中一个网络的密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密码破解工具,并分析了目标网络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意识,掌握常见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实验工具:Wireshark、Nmap、Metasploit、Kali Linux等三、实验内容1. 网络嗅探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网络嗅探原理,掌握Wireshark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Wireshark抓取本机所在网络中的数据包;② 分析数据包,观察网络流量,识别常见协议;③ 分析网络攻击手段,如ARP欺骗、DNS劫持等。
2. 端口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端口扫描原理,掌握Nmap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Nmap扫描本机开放端口;② 分析扫描结果,识别高风险端口;③ 学习端口扫描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 漏洞扫描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漏洞扫描原理,掌握Metasploit的使用方法。
(2)实验步骤:① 使用Metasploit扫描目标主机漏洞;② 分析漏洞信息,评估风险等级;③ 学习漏洞扫描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4.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恶意代码特点,掌握恶意代码分析技术。
(2)实验步骤:① 使用Kali Linux分析恶意代码样本;② 识别恶意代码类型,如木马、病毒等;③ 学习恶意代码分析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网络嗅探实验通过Wireshark抓取网络数据包,发现网络流量中存在大量HTTP请求,其中部分请求包含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这表明网络中存在信息泄露风险。
2. 端口扫描实验使用Nmap扫描本机开放端口,发现22号端口(SSH)和80号端口(HTTP)开放,存在安全风险。
建议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3. 漏洞扫描实验使用Metasploit扫描目标主机漏洞,发现存在高危漏洞。
针对这些漏洞,应及时修复,降低安全风险。
4.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通过分析恶意代码样本,识别出其为木马类型,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信息安全综合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实验时间:至实验地点:宿舍
一.实验目的
以加深对QQ软件和各类黑客软件的使用和认识。
二.实验内容
进行QQ大盗,网络监听软件,类似于灰鸽子软件的应用软件的实验,在以上三个软件中选取2个内容进行综合性实验,实验要求2个人一组,完成软件的应用实验。
三.实验设备
PC机两台,安装有以下软件:
1、QQ大盗;
2、网络监听软件
四. 实验记录
1、网络监听软件
(1)在目标电脑安装被控端端口
(2)在本机登录控制端,可以看到被自己控制的电脑和本机电脑
(3)可以对目标电脑的文件的任意操作,比如删除,剪切。
(4)可以观看对方电脑的屏幕
(5)可以终止对方正在运行的程序,比如酷狗之类的。
2、QQ大盗
(1)邮件发送成功
(2)打开邮件
(3)盗取成功
五、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后,我可以熟悉操作QQ大盗和网络监听软件,了解黑客们使用这些软件的大致过程和原理,在此过程中通过做这些事情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注重信息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
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2)网络信息安全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1 掌握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 了解网络攻击的常见类型和防范措施。
1.3 学习使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测试。
2.实验设备2.1 计算机A:用于模拟攻击者的角色。
2.2 计算机B:用于模拟被攻击者的角色。
2.3 安全工具:例如Nmap、Wireshark、Metasploit等。
3.实验过程3.1 确保计算机A和计算机B处于同一局域网中。
3.2 使用Nmap进行端口扫描,寻找计算机B可能存在的漏洞。
3.3 使用Wireshark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分析可能存在的攻击行为。
3.4 使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测试,尝试攻击计算机B并获取敏感信息。
3.5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
4.实验结果分析4.1 端口扫描结果显示计算机B存在漏洞,例如开放了未授权的远程登录端口。
4.2 Wireshark监控到了攻击者对计算机B的密码尝试。
4.3 Metasploit成功获取了计算机B中的敏感信息。
5.安全防范措施5.1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5.2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监控和限制网络流量。
5.3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5.4 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5.5 培训员工意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远程登录端口:指用于从远程计算机登录另一个计算机的特定端口。
2.Wireshark:一款网络流量分析工具,用于抓取网络数据包以进行安全分析。
3.Metasploit:一款开源的渗透测试工具,用于模拟攻击行为并测试系统的安全性。
4.补丁:指软件开发商发布的修复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的补丁程序。
5.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流量,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6.入侵检测系统:一种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检测异常Activity和操纵的安全设备。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总结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总结信息安全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本次实验我主要学习了渗透测试、漏洞扫描和网络攻防等内容,对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实验,我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我学习了渗透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渗透测试是通过模拟黑客攻击的方式,测试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常用的渗透测试工具,例如Nessus、Metasploit等,对指定的目标系统进行了渗透测试。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渗透测试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常见的漏洞类型和防护措施。
这些知识对于我以后从事信息安全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我学习了漏洞扫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漏洞扫描是通过扫描目标系统的漏洞,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些常用的漏洞扫描工具,例如OpenVAS、Nexpose等,对目标系统进行了漏洞扫描。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漏洞扫描的原理和流程,以及常见的漏洞类型和修复方法。
这些知识对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系统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非常有帮助。
最后,我学习了网络攻防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网络攻防是指对网络系统进行攻击和防御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搭建实验环境,模拟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御场景,例如DDoS攻击、防火墙设置等。
通过实验,我了解到了网络攻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见的攻击技术和防护措施。
这些知识对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网络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掌握了一些信息安全工具和技术,还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通过和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成功地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实验的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也认识到信息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领域,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跟上信息安全的步伐。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学习和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实验报告模板--信息安全综合实验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信息安全 ______________ 班级:信息安全2班 __________ 小组成员:韩非寒(20102033)指导教师:唐召东、赵春蕾职称:讲师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2014年5月天津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目录前言 (2)实验一网络通信安全 (3)1.1实验概述 (3)1.2实验原理 (3)1.3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16)1.4实验小结 (20)刖言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复习,特在第7学期开设本课程。
《信息安全专业综合实践》是信息安全专业的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钻研及团队合作能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实践,使学生能够利用密码学知识实现通信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能够评估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利用弱点攻破远程系统,能够有效地防御远程攻击;对Wet服务、Email 服务能够熟练地管理和配置,增强系统的安全性;能够综合利用认证、授权、访问控制设计一个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一网络通信安全1.1实验概述本实验应用DES RSA MD5等加密算法,以及Socket套接字实现一个简单的加密解密的聊天工具CryptTalk。
本实验的程序在jdk1.6与Eclipse开发环境下编写,基本实现了消息加密的聊天工具的功能。
通信的步骤基本如下:首先,服务器端随机产生一对RSA密钥,将公钥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自己的对称密钥用公钥加密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到加密后的密钥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得到对称密钥。
然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利用这个对称密钥对发送的消息加密,进行加密后的聊天。
同时把消息经过MD加密生成摘要发送,在接收端解密后进行MD加密比较,检查信息是否被篡改。
1.2实验原理1.2.1 RSA加密算法RSA加密算法原理RSA算法它是第一个既能用于数据加密也能用于数字签名的算法。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对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信息安全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2. 掌握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技术;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防护意识。
三、实验内容1.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靠性等;(2)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如最小权限原则、最小化原则、完整性原则等;(3)了解信息安全面临的常见威胁,如恶意软件、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等。
2. 信息安全防护技术(1)学习并掌握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2)了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等安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学习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技术,如VPN、SSH、SSL/TLS等。
3. 信息安全实验操作(1)使用工具对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验证加密算法的安全性;(2)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3)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4)进行漏洞扫描,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四、实验步骤1. 安装实验环境(1)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2)安装实验所需的软件,如加密工具、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2. 学习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阅读教材、资料,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技术手段和防范措施;(2)观看相关视频教程,加深对信息安全知识的理解。
3. 信息安全实验操作(1)使用加密工具对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验证加密算法的安全性;(2)配置防火墙规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3)使用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4)进行漏洞扫描,发现系统中的安全隐患。
4. 实验报告撰写(1)整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总结实验结果,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3)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课件
模式匹配检测
入侵信号层次存在只要存在某个审计事件就说明发生了入侵行为或企图,对应存在模式如:HTTP 访问 ../cmd.exe…序列一组事件的序列,对应序列模式式匹配检测
入侵信号层次规则表示一组事件的逻辑表示,事件没有顺序关系如:icmp数据包连续5秒钟超过100pkt/s其他更加复杂的表示存在模式∈ 序列模式∈ 规则表示模式∈ 其他模式
入侵检测
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属于PDR模型的检测过程,承接防护和相应的过程是PDR模型的关键部分仅有防护的不足:防护只能考虑已知的威胁和有限的威胁防护只能尽量阻止攻击企图的得逞或延缓该过程,不能阻止各种攻击事件的发生
入侵检测
特性要求:经济性、时效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模块划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处理结果
第五章 入侵检测原理与Snort的使用
课程目的学习入侵检测基本原理通过snort系统的使用加深理解
入侵检测原理
PDR 安全模型策略(Policy)、防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
PDR 安全模型
策略是模型的核心,意味着网络安全要达到的目标防护是安全的第一步,它的基础是检测和响应的结果检测防护对于攻击往往是滞后的,漏洞的发现或攻击手段的发明与响应的防护手段之间有个时间差,检测用来弥补时间差响应发现了攻击后,需要对系统及时反应反复的循环过程,每次循环带来防护水平的提高
模式的关系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主机模式通过对主机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析来检测分析的数据源可以是各种日志网络模式通过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来检测抓包
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处理模式抓包—处理—结果处理依据规则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践周
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具备信息安全专业素养的人才,我国高校纷纷开设了信息安全课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安全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于近期举办了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践周活动。
本文将对该活动进行详细报道。
二、活动背景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实践周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次活动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密码学、网络安全、恶意代码分析等。
三、活动内容1. 密码学实验密码学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加密和解密的基本原理,熟悉常用加密算法。
实验内容包括:(1)对称加密算法(如AES、DES)的加密和解密过程;(2)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ECC)的加密和解密过程;(3)哈希算法(如MD5、SHA-1)的应用。
2. 网络安全实验网络安全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网络攻击手段、防御措施以及网络安全协议。
实验内容包括:(1)网络嗅探与数据包分析;(2)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如DDoS、中间人攻击)的原理与防御;(3)VPN、SSH等网络安全协议的使用。
3. 恶意代码分析实验恶意代码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恶意代码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分析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1)恶意代码的提取与分类;(2)恶意代码的行为分析;(3)恶意代码的防御措施。
四、活动过程1. 实验准备活动前期,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实验指导书,并对实验设备进行了调试。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预习,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实验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实验总结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了实验总结,分享了实验心得。
教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点评,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
五、活动成果1. 提高学生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本次实验实践周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还涉及到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技能,我校特开展了信息安全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师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增强信息安全意识;2. 培养师生信息安全技能,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3. 普及信息安全知识,推广信息安全技术;4. 促进校园信息安全文化建设。
三、活动内容1. 信息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为师生开展信息安全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恶意软件防范等方面。
2. 信息安全技能培训组织信息安全技能培训,教授师生如何识别和防范信息安全威胁。
培训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安全设置、密码管理、恶意软件防范、网络安全防护等。
3. 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举办信息安全知识竞赛,激发师生学习信息安全的兴趣,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竞赛内容涉及信息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
4. 信息安全实践操作组织师生进行信息安全实践操作,包括漏洞扫描、入侵检测、恶意软件清除等。
通过实践操作,使师生掌握信息安全防护技能。
5. 信息安全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信息安全案例,让师生了解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危害及防范措施,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四、活动实施1.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讲座和培训阶段,第二阶段为竞赛和实践操作阶段。
2. 参与对象:全校师生。
3. 活动场地:图书馆报告厅、实验室、教室等。
4. 活动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五、活动成果1. 师生信息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对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师生掌握了信息安全防护技能,能够应对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
3. 校园信息安全文化建设得到加强,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氛围。
4. 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好评。
六、活动总结信息安全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
目录实验一网络通信安全1.1实验目的1.2实验内容1.3相关知识1.4实验成果1.5实验小结实验二网络攻防2.1实验目的2.2实验内容2.3实验原理2.4实验步骤2.5实验小结实验三Web服务器配置3.1实验目的3.2实验要求3.3实验内容3.4实验小结实验四信息系统安全4.1实验目的4.2实验内容4.3开发环境4.4系统实现4.5实验小结实验一网络通信安全1.1实验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密码学在通信安全中的具体应用。
基本要求能够实现客户服务器通信,能够使用AES算法实现消息的加密与解密,对优秀的学生要求能够实现数字签名的生成与验证1.2实验内容(1)实现客户服务器之间的通信;(2)发送方传输的消息使用AES加密,接收方对消息解密获取明文;(3)发送方传输的消息使用HMAC处理,接收方验证消息的完整性;(4)发送方对传输的消息使用RSA进行签名,接收方验证数字签名。
1.3相关知识1.3.1对称密码AES1997年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委员会NIST宣布征集一个新的对称密钥分组密码算法,以取代DES作为新的加密标准,新的算法被命名为高级加密标准AES。
经过角逐,由比利时密码学家Daemen和Rijment共同设计的Rijndael算法成为最后赢家。
目前的AES算法是一个迭代型分组密码,其分组长度和密钥长度都可变,各自支持128比特、192比特、256比特。
与DES相同,AES也是由最基本的变换单位——“轮”多次迭代而成的,当分组长度和密钥分组长度均为128bit时,轮数为N=10。
AES的轮(除最后一轮)变换由四个不同的变换组成,这些变化被称之为内部轮函数,可以表示成如下形式:Round(State,RoundKey){SubBytes(State);ShiftRows(State);MixColumns(State);AddRoundKey(State,RoundKey);}State表示消息矩阵;RoundKey表示轮密钥矩阵;SubBytes(State)为字节代替变换、ShiftRows(State)为行移位变换、MixColumns(State)为列混合变换、AddRoundKey(State,RoundKey)为与子密钥异或。
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安全综合实验室14p
4.1 网络设计指导原则
网络设计应该遵循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原则、可用性原则、高性能原则 、经济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安全第一原则、适度的可扩展性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易管理性原则、易维护性原则、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原则、QoS保证
4.2、网络设计总体目标
先进性:系统具有高速传输的能力。工作站子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Mb/S,水平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0Mb/s,满足现在和未来数据的信息传输的需求;主干系统传输速率达到1000Mb/s,同时具有较高的带宽,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图像、影像传输的需求。
ES-8503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具有一下的优点:
先进的系统架构:采用了分布式、模块化设计理念,并采用了基于多处理器分布式处理机制和Crossbar空分交换结构的体系结构。这保证了系统优异的转发性能、强大的业务能力和高度的可扩展性。
高端口密度和线速路由及交换:具有丰富的接口类型,提供10GE、GE、FE等接口。可以真正实现高端口密度和线速路由及交换。
支持IPv6:全面实现了各种IPv6协议技术,包括IPv4和IPv6双协议栈和基于手工配置隧道、自动配置隧道、6to4隧道等IPv4向IPv6的基本过渡技术。同时,实现了IPv6静态路由,支持BGP4/BGP4+、RIPng、OSPFv3等动态路由协议。
全面支持二、三层MPLS VPN:二层MPLS VPN支持Martini协议(VPWS)和VPLS、三层MPLS VPN采用RFC2547bis,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与其他主流厂家的设备实现MPLS VPN业务的全面互通。
4.3 网络技术方案设计
总体网络采用基于树型的双星型结构,使之具有链路冗余特性;整体网络规划为核心及服务器群区域,内部骨干区域(汇聚链路),接入层上联区域,客户端接入区域;核心交换机位于集团总部机房,并为双核心,使用双主干网络设计,保证主交换机网络的容错。在一台交换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也不用手工切换和维护,保证网络的可靠性。采用全交换硬件体系结构,可实现全线速的IP交换;网络主干采用先进的千兆位以太交换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主干的数据传输速率。使用千兆网络保证网络交易速度与实时性,使用了FEC/GEC 技术实现网络带宽的扩展,适应网络不断扩展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在一个suid程序中特意构造内容,可 以有目的的执行程序,如/bin/sh,得到 root权限。
ppt课件
5
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
对于使用C语言开发的软件,缓冲区溢出 大部分是数组越界或指针非法引用造成的。
– 202.38.64.10/11都设置了
能杜绝绝大部分,但不是所有缓冲区溢出 攻击
Linux在以下情况下栈必须可执行:
– Signal – gcc在线重用
ppt课件
15
防范缓冲区攻击的普遍方法
关闭不需要端口和服务 安装最新的补丁 检查关键程序 以最小的权限运行软件
– 不使用root身份来运行apache,named等服务程 序
ppt课件
16
实验内容
实验一提示:
– ./width1 65536 adfad – 65536 复制给 s后变成 0
ppt课件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原因:程序中缺少错误检测:
void func(char *str) {
char buf[16];
strcpy(buf,str);
} 如果str的内容多于16个非0字符,就会造成buf的
溢出,使程序出错。
ppt课件
4
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
类似函数有strcat、sprintf、vsprintf、gets、 scanf等
统特权等严重后果。
最早的攻击1988年UNIX下的Morris worm 最近的攻击
– Codered 利用IIS漏洞 – SQL Server Worm 利用SQL Server漏洞 – Blaster 利用RPC漏洞 – Sasser利用LSASS漏洞
ppt课件
3
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
向缓冲区写入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内容,造成缓 冲区溢出,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 其他的指令,达到攻击的目的。
有时并不引发溢出也能进行攻击。
现存的软件中可能存在缓冲区溢出攻击, 因此缓冲区溢出攻击短期内不可能杜绝。
缓冲区溢出的危害很大:
– 可以植入并运行攻击代码 – 比大部分DoS攻击危害严重
ppt课件
6
缓冲区溢出攻击要素
在进程的地址空间安排适当的代码 通过适当的初始化寄存器和内存,跳转到
以上代码段执行
函数指针
– 如果定义有函数指针,溢出函数指针前面的 缓冲区,修改函数指针的内容
ppt课件
11
控制程序转移到攻击代码的方 法
长跳转缓冲区 longjmp buffers
– Setjmp/longjmp语句 – 覆盖setjmp/longjmp的缓冲区内容
ppt课件Hale Waihona Puke 12常见的攻击技术
一个字符串中完成代码植入和跳转
信息安全综合实验
ppt课件
1
第四章 缓冲区溢出
课程目的
– 学习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预防和防御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方法
ppt课件
2
缓冲区溢出攻击
Buffer overflow attack 缓冲区溢出攻击
– 缓冲区溢出漏洞大量存在于各种软件中 – 利用缓冲区溢出的攻击,会导致系统当机,获得系
栈需要E属性
– Signal Handling – Trampoline code
Text
Low
ppt课件
9
控制程序转移到攻击代码的方 法
利用活动记录
– 溢出栈中的局部变量,使返回地址指向攻击 代码 栈溢出攻击 Stack Smashing Attack
ppt课件
10
控制程序转移到攻击代码的方 法
ppt课件
7
安排代码的方法
利用进程中存在的代码
– 传递一个适当的参数 – 如程序中有exec(arg),只要把arg指向
“/bin/sh”就可以了
植入法
– 把指令序列放到缓冲区中
– 堆、栈、数据段都可以存放攻击代码,最常 见的是利用栈
ppt课件
8
内存
Stack Heap
Data
段属性
High – Text: E – Data:R/W – Stack:R/W/E
– 一般修改活动记录
ppt课件
13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避免
缓冲区不可执行
– 植入的攻击代码无法执行,不能产生大的危 害
编写正确的代码
编译器进行类型、边界检查,实现缓冲区 的保护
– java
运行时(Runtime)指针、边界检查
ppt课件
14
缓冲区不可执行
Linux/Solaris都可以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