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品牌创新特色——《城市晚报》与《新民晚报》的比较研究
晚报的品牌经营与特色策划
因政府相关部门是信息 的一个重要 来源, 且一般与读 者生活 、 工作 、 习关 学
系密 切 ,报纸 必须 通 过 记 者 与 其保 持 密 切联 系 , 时 报 道 他们 发 布 的相 关 信 息 , 及
著 名媒 体研 究人 士 支庭 荣教授 在 《 媒介 管 理 》 书 中指 出 ,活 动策 划 能 使 一 “
趋激 烈 。
读者 “ 公关 ” 。
媒 介 经 济运 作 模 式 的 内 在机 制包 括
怎样 才能在激烈 的竞 争 中求 生存 、 求发展 , 不被 市场所淘汰 , 不被读者所遗 弃?品牌经营—— 在立体式竞争 中形成 媒体 核心竞争力 , 这是媒介竞争的利器 。 如何 打造品牌 , 笔者认 为在做好 常
誉 产 生 了 其 真 正 具 有 经 济 意 义 的 产 品— — 广 告 服 务 的 价值 。
策 划 ” “ 者 行 动 ” “ 驾 马 车 ” 驭 、记 这 三 驾 得 怎样 ,直 接 关 系 到报 纸 品 牌 塑 造 的 程
度。
然而 ,当同样 的信息被发布方同时 向多家媒体发布时 , 信息就成了一个 “ 公 共 资源 ”虽然报纸需要 , 。 但对读者来说 , 选择余地就相对大了。如果没有好的视
媒 体 及 其 产 品 的名 称 就 可 以从 最 初 的 没 有 特 色 , 有 生 命 的 一块 牌 子 , 成 受 众 没 变
精心 进 行 特 色策 划
国心 市 椎人 总 9 2 第2 9期 1
与 生 活 相 关 的 广 告 信 息 。所 以 , 规 资 常 讯 报 道 , 了纯 粹 的新 闻 外 , 应 包 括 广 除 也
产品而 已。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载体产
品 ,理 所 当然 要在 有 限版 面 内向 读 者 提
对晚报时效性及办报之道的分析
对晚报时效性及办报之道的分析纵观当今报业市场,许多晚报在出版时间上不甘落后于“早报”,只不过顶着“晚报之名”,行早报发行之实。
晚报欲以增加销售时间来应对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同时希冀于跟上早报的“时效性”来提高发行量。
早在1997年12月1日,《成都晚报》就开始成为顶着晚报之名的“早报”。
紧随其后的有哈尔滨的《新晚报》、济南的《齐鲁晚报》、西安的《西安晚报》、武汉的《武汉晚报》和南京的《京陵晚报》等。
而据事实反映,目前盈利绩效名列前茅的晚报仍然下午出报。
《北京晚报》以重视今日新闻著称,提出晚报不“晚”的口号。
晚报正是由于“晚出”才具有时效性。
晚报可以打“时间差”,做好今晨的新闻。
这一晚报的优势,早报望尘莫及。
但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报纸的时效性望尘莫及。
报纸时代,昨天发生的是新闻:广播时代,今天发生的是新闻;网络时代,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是新闻。
同步报道才是新闻。
1999年5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国内最早发布这一消息的不是新华社,也不是中央电视台,而是新浪网。
在传播特点上,报纸传播要受到发行时间、版面、书面文体格式限制,网络媒体传播有更大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极快地发布新闻。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
”对于晚报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媒介生态骤变的今天,未经审视的晚报同样无法证明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媒介存在的理由,归根结底,是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某种需求。
媒介满足或刺激了受众需求,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在媒介领域,各个媒体都是经过不断反思才取得长足发展的。
以广播为例,在电台受到电视台的挤压、听众大量流失的情况下,电台经过反思和创新,开始频率化,从而吸引目标受众。
使电台重现生机。
在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中,以因特网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不仅彻底突破时空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纸质媒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运输的束缚。
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快捷、便利有效的通道,给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逐步改变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传统的纸质媒体在时间一纬线上优势已荡然无存。
《新民晚报》经营成功之路
《新民晚报》经营成功之路(5793words)《新民晚报》创刊于1929年9月9日,至今走过了79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大陆创刊时间最早,并至今连续出版的一家报纸。
1982年1月1日复刊以来,《新民晚报》传承“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文脉,早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和海内外华文读者的知心朋友。
继1996年首发美国版成为中国第一张走出国门的地方版后,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我国港澳地区也能看到当天出版的新民晚报,并在海外创办了28张新民晚报海外版。
2007年世界报业协会第60-届年会公布的2006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中,《新民晚报》位列第43位;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颁布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以品牌价值48.5亿元人民币名列该榜单第125名,在中国传媒中排名第6位;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 及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显示,《新民晚报》为上海市影响力最大、公信力最强的报刊,阅读人口超过上海市场第二位的报纸日阅读人数多一倍。
作为中国大陆现存历史最长的报纸新民晚报在2007年面对媒体竞争的新态势,积极探索品牌战略,报业经营和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在2007年世界报业协会发布的世界日报发行百强中,新民晚报名列43位,比前年上升1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属权威机构核查公布。
新民晚报的发行量比上海发行量第二位的日报多出一倍半;当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新民晚报的品牌价值从前年的128位上升到125位,继续保持上海地区唯一上榜平面媒体的地位;全国晚报都市报综合竞争力排名由前年的14位跃升至第7位。
当前,晚报及各家主流都市报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竞争:一是近年来风光无限的新媒体的竞争;二是同城都市报的竞争。
未雨绸缪,不断创新品牌,保持竞争力,提升影响力,对于如今的新民晚报已经越来越重要。
新民晚报面对新媒体的竞争,最主要是要提升作为内容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在新媒体时代赋予“新民晚报”这个强势品牌新的内容。
晚报产生的背景
晚报产生的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晚报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后至文革前。
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天津晚报四大晚报为主,后又创办了13家晚报。
其中天津晚报于1984年改为今晚报。
文革中,后创办的13家晚报停刊。
第二阶段为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
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城市不断出现,城市功能不断扩张,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这些都为晚报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不仅停刊的13家晚报复刊,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新创办的报纸。
这其中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深圳晚报、武汉晚报为代表的4小龙,领潮流先声,富有生气与活力。
都市报产生的背景:第三阶段为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不再批准一个城市办两张晚报,于是一些日报办起了具有晚报性质的都市报。
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一批都市报,以市民报为标榜,以报道市民生活、为市民服务为宗旨,以市民为服务对象,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也对传统的晚报办报思路和运营手段带来很大的冲击。
至目前,全国各类晚报已发展到160多家。
都市报特点:民生化、通俗化、贴近性、题材广泛性、商业化广告、.“批评性报道”、“故事化”、“娱乐化”发展:1.突破体制底线,占领主流资讯领域2.跨区域办报,多种产业经营3.发挥看家本领,拓展文化生存空间4.打造都市报竞争力,实现品牌化竞争晚报的特点:1.以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
除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 还大量采集、发布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及时发表群众的意见、要求;深入市民家庭,密切联系群众。
2.注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体育新闻;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做读者衣食住行的参谋;为人们的生活、休息和娱乐服务。
3.晚报送到读者手中已在傍晚,读者阅读心理与读晨报有所不同,所以晚报注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读性,重视读者共同兴趣。
4.注意新闻时间性,体现“报晚信息早”的特色。
5.强调办好副刊。
《新民晚报》: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第一阶段:新民晚报总编辑赵超构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即“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
《新民晚报》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如何转型
颜卉 郑佳 张鹏 | 文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人们了解信息更加便捷,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事。
然而这也让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遭遇了“寒冬”。
绝大部分的受众被新媒体瓜分,传统媒体的发展前景面临巨大挑战。
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强力冲击,《新民晚报》如何顺应时势,在变革中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向新媒体平台型企业转型呢?《新民晚报》: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如何转型?纸是一座城市的产物,它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是见证者,也是记录者。
然而,随着信息文明开始接棒工业文明,在高科技的光芒掩盖下,传统媒体开始走向暗淡。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新媒颜卉: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郑佳:上海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张鹏: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体渠道获取信息,网络媒体也能将信息及时传递。
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渠道中的信息内容更加丰富,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这也彻底改变了报纸的市场供求关系。
《新民晚报》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25《新民晚报》: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如何转型?的春风中,《新民晚报》终于在1978年恢复出版,如沐春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岁月。
《新民晚报》如“穿梭飞行于寻常百姓家的燕子”,“为百姓分忧,与百姓同乐,跟千家万户同结善缘”,贴近市民、服务读者。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又开始放眼于世界报刊舞台。
1996年,《新民晚报》(美国版)横空出世,成为中国第一家发行海外版的报纸。
随后中国的港澳地区和北美的《新民晚报》发行量进一步扩大。
到2021年,《新民晚报》已经走过了92年的风雨,成为了中国报业中的“老字号”品牌。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推动了新媒体产业的迅速崛起,传媒业的变化速度快于预期,新媒体井喷式的发展让纸媒市场机遇稍纵即逝。
此外,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可以说是对纸媒生存的一次大考验。
据《2006年报业务解读》数据显示,在2000年后,全国报纸印刷量增长率曲线出现了迅猛下滑,特别是2000年-2001年与2004年-2005年两个阶段。
晚报特点1
晚报特点:晚报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上具有明显的特点:①以城市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
除报道当天国内外重大新闻外, 还大量采集、发布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新闻;及时发表群众的意见、要求;深入市民家庭,密切联系群众。
②注重报道社会新闻和文化、体育新闻;提供有关日常生活的各种知识,做读者衣食住行的参谋;为人们的生活、休息和娱乐服务。
③晚报送到读者手中已在傍晚,读者阅读心理与读晨报有所不同,所以晚报注意生动活泼,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读性,重视读者共同兴趣。
④注意新闻时间性,体现“报晚信息早”的特色。
⑤强调办好副刊。
与早报的区别:早报,也叫晨报,是早上发行的,一般稿件截至于前一天下午4点之前,排版之后稿件在凌晨2点之前印出来,5点左右各报刊点可得到最新的早报,有什么重大新闻出了新进展可以[1]及时进行改动处理。
晚报一般是下午2点左右出来的,是报道从前一天上午到本天上午的事,由于时间有些事是本天的新闻,进行现场采访和报道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一般晚报时效性比之早报差一点。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报纸,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信息量增加和读者及时了解外界新情况的迫切需要,把每天出版的晨报—晚报体系,发展成为几个小时即出版一期的“时报”。
重庆晚报综合性市民报,中共重庆市委主办的党报。
有《记者陪你走》、《都市万花筒》、《七色较场》、《重庆环保世纪行》、《晚报时评》、《消夜谈》、《较场论剑》、《舆论援助热线》等栏目。
北京晚报《北京晚报》是由北京日报社主办并主管的综合性晚报,1958年3月15日创刊,1964年由毛泽东主席亲笔提写报头。
《北京日报》为日报,日出4开24版,每周三、五出32版,每周四出32版,每周四出40版(楼宇周刊),涵盖政治、社会、经济、体育、文化及商情等各类信息。
多年来,报纸以“立足北京,面向全国,反映生活,服务社会,指导生活”为办报宗旨,成功地吸引了大批忠实读者,成为首都发行量最大、读者群最为广泛、影响及号召力最强的一份报纸,具有巨大的广告传播效益,是企业拓展北京市场的首选报纸。
新媒体环境下都市报的突围策略--《城市晚报》改版思路及效果的若干思考
随着新媒体 的快速 发展 , 创新传 播方式 、 创新传 播渠 道, 已成为传统媒体在新的舆情环境 , 新 的传播格局下 , 生 存 发展 的必须 。 近年来 ,《 城市 晚报 》在充分 发挥传统媒体长期积累 下来的内容生产优势 、 品牌优势和公信力优势 的基础上 , 创 新传播形式和渠道 , 结合新媒体的特点 , 打造了包括平面媒 体、 互联 网媒体 、 微薄 、 微信及手机移动客户端在内的多种 传播阵营 , 初步探索了一条新媒体融合传播之路 , 提升了主 流都 市媒 体 的舆 论 引导 能力 和影 响力 。 2 0 1 3 年, 《 城市晚报 》与时俱进地创新报道理念 、 报道 方 式 和传 播 载 体 , 对 报 纸 的栏 目、 版式 、 内容 进 行 了全 面调 整 。这 次改 版 《 城 市 晚报 》重 点放在 细化新 闻属. 『 生 分类 , 对 版 面做 精准 化 定位 , 对版 面构 成进 行 模块 化 开发 ; 积 极 发挥 新媒体作用 , 将互动体现于 日常性 的采编细节及版面建设之 中; 常 规报 道 精短 化 、 集 约化 , 重头 报 道精 品化 、 专 版 专 题深 度化 , 从 而有 效扩 大 了都 市媒 体 主旋律 的传 播效 率 和效 果 。 改变 报纸 原 有架 构 , 对 版块 做 精准 化定 位 和模 块化 开发, 常规 报 道 精 短化 、 集约化, 专题、 重 头报 道 精 品化 、 深
第 5卷 第 1 8期 2 0 1 4年 1 2月
做新做优晚报品牌
温 州
保当天报 纸当灭送 达,当天新闻当天看到 .这种优势长期坚持下来后 , 在读者 中渐渐产生 了一种 “ 找晚报看一看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 的阅读习惯 , 生“ 产 当天新 闻当天报 , 惟有晚报” 的感觉 ,
变得高不可攀 , 近人情 。 不 如某报在宣传 报道 慈善捐 款典 型时 , 介绍 了这 样 一位 老人 : 他在两个女儿下 岗失业 ,老伴 患病 住 院花 费f 额 医疗费 用 , 活十 分 困难 ! 生 的情况下 , 仍积极 参与捐款 。 这样 的典 型
H 咒
’
由此形成 r 一个固定的晚报读者群。
2
.
后发优势。与上午 出的报纸相 比, 晚报还有后 发的优势。由于时问差的 因素 , 我们可 以把新
r 所 _ ]
闻做精 , 做到人有我优。为此 , 我们提 出 “ 天天精彩 , 人人需要 ” 的标准 , 要求 采编人员要有 晚报角
刘
飑 州
关 的 版 面 , 务 生 活 . 务 读 者 。本 报 2 0 服 服 0 3年 推 Ⅲ的 《 晚
报金版》 开辟 r , 汽牟 、 家电 、 容 、 美 美食 、 服装 、 房产 、 装 修、 旅游等生活类 钏扳, 并强 调实 用性 , 报道题材新鲜 , 视
角独到 ,是我们 在强化服务功能 的又一新举措 。它 本报的《 都市J 周刊》 《 x 【 、健康 周刊》 《 、白鹿书屋》 刊 、池 专 《
上 楼 》 刊 等一 起 , 副 形成 了 为 小 阶层 、 同 层 次 、 同需 不 不
么精 神 为 指 导 之 类 的 话 语 ; 有 的 生 吞 还 活 剥 地 以领 导 讲话 或 红 头 文 件 中 的语 句
创新,晚报发展的原动力——关于地市晚报创新发展的一点思考
《 州 晚 报 》 刊于 19 年 1 1 , 年来 , 们 经 过 了从 扬 创 96 月 日 十 我 新 兴 媒 体 到 强 势 媒 体 的 发 展 历程 , 行 量 从 最 初 的 几 千 份 发 展 发 到 近 十万 份 , 告 到 账 额 今 年 也 可 望 达  ̄6 0 万 元 , 广 10 0 目前 在 扬 州 的 报 业 市 场 上 独 占鳌 头 。 是 , 地 理 位 置 上 来 说 , 州 距 南 但 从 扬 京 只 有 10 里 , 州 成 熟 的 报 业 市 场 早 已成 为 外 来 媒 体 尤 其 0公 扬 是 南 京 媒 体 争 夺 的 方 向 。 时 , 州 日报 社 将 创 办 第 三 张 报 纸 同 扬 《 州 时 报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报 的 良好 局 面 还 能 维 持 多 扬 , 晚
面 ,扬 州 晚报 》 了不 少 有 益 的探 索 。 《 做 在 提 高 公 信 力 方 面 , 们 除 了 在 平 时 的办 报 中 注 意 杜 绝 失 我 实 报 道 , 强 采 编 人 员 的 职 业 道 德 建 设 以 加 ” 外 , 分 注 重 “ 动 营 销 ” 即 通 过 举 办 各 种 十 活 , 各 样 的 公 益 活 动 、 会 活 动 来 做 品牌 传 播 。 社 如 : 年 元 旦 , 州 市 的 “ 年 音 乐 会 ” 晚 每 扬 新 被 报 垄 断 了 , 由 晚报 主 办 逐 渐 过 渡 到 市 委 市 并 政 府 主 办 、扬 州 晚 报 》 办 。 年 一 度 的 高 《 承 一 雅 音 乐 会 , 仅 提 升 了 《 州 晚 报 》 知 名 不 扬 的 度 , 且 成 了扬 州 市 迎 新 年 的 一项 不 可 缺 少 而 的重 头 戏 。 外 , 们 还 和 市 里 相 关 部 门 合 此 我 作 , 定 期 地 举 办 各 种 各 样 的发 展 论 坛 、 不 经 济 论 坛 、 化论 坛 , 用 晚报 的影 响 , 请 全 文 利 邀
《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社会新闻之比较研究
《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社会新闻之比较研究苏雪峰【摘要】《北京晚报》是北京都市报晚报的领军报纸,《新民晚报》在上海独步晚报市场。
研究《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对于了解京沪两地的文化内涵,了解两地的办报理念,寻找在两地办报的无竞争空间和借鉴两报的社会新闻报道手段和方法,都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1页(P115)【关键词】《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社会新闻【作者】苏雪峰【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2007级新闻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16.2何谓社会新闻?“社会新闻反映当前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报道。
内容有(1):日常社会生活中的新人、新事。
(2)新道德、新风尚的事例;(3)社会人物生活与活动;(4)恋爱、婚姻、家庭;(5)民事、刑事案件;(6)社会秩序、交通安全;(7)风土人情、风俗习惯;(8)揭露坏人坏事、抨击恶风随俗以及人口、市政、风光、衣食住行等等①。
目前社会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媒体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新闻在传递新知、移风易俗、消遣娱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北京晚报》是由北京日报社主办并主管的综合性晚报,1958年创刊,日出4开24版,每周三、五出 32版,每周四出40版,涵盖政治、社会、经济、体育、文化及商情等各类信息。
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编辑方针,着眼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
《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前者为对开大报,后者为四开小报。
前者地处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后者在经济中心上海。
这两份报纸在报纸定位、编辑思想、管理体制上都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注重社会新闻的报道。
本文拟从版面定位、编辑思想和版面编排三个方面,对这两份报纸做一分析和比较。
一、选择《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作为样本的依据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的晚报和都市报数量之多,在全国大都市是独一无二的。
长春市《城市晚报》4P分析
长春市《城市晚报》4P分析马源禾【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年(卷),期】2013(000)014【总页数】2页(P153-154)【作者】马源禾【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在“全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不仅是《城市晚报》,其他都市类报纸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目前,《城市晚报》不仅发行报纸,还推出了多媒体数字报、网站和官方微博。
只不过,这些企图扭转“纸媒受网络冲击的局面”的措施。
但是,想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城市晚报》必须在发行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
本文就将对《城市晚报》的营销发行现状作出分析。
《城市晚报》4P分析所谓营销4P理论,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和Promotion(促销)的简称。
1960年,麦卡锡将一个新的商业管理学概念带给了商业理论界,他将营销组合中的主要因素定义为4P,这便是后来人所共知的营销4P理论。
这一公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今天仍是学生们学习背诵的对象和每一个商人耳熟能详的格言。
本文将结合实际,逐一分析现实中《城市晚报》的4P理论现状。
1.产品分析在传播学中,有一种著名的受众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
这种行为理论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城市晚报》作为长春市的媒体之一,它的读者同样适用于“使用与满足”这个受众行为理论。
因为,任何一家媒体,只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才是一家成功的媒体。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
所以,《城市晚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要是得到读者认可的关键。
根据调查,读者心目中认为《城市晚报》主要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印刷质量,其次是版式和信息量。
提高印刷质量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提高印刷机器的质量。
不过,《城市晚报》版面可以改进,比如多数读者喜欢图片,报纸在排版的过程中可以尽量排入吸引人的图片,使版面更加美观。
略论著名的晚报要保证文化品质——以近期《新民晚报》问题文章为例
作者: 曾铁
作者机构: 上海市徐汇业余大学,上海市200032
出版物刊名: 职大学报
页码: 53-57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晚报;文化品质;文化发展;文化素养
摘要:�新民晚报》是名振中外的大报,它是我国顶级晚报,是上海的文化品牌、上海名片。
晚报属公共文化产品,是面向市民阶层的主流报纸,它是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文化大发展和市民进步、城市发展都需要晚报及其传播的文化、思想等。
晚报无小事,文化品质应保证。
时下,注重、完善文章、信息细节,保证晚报文化质量是晚报的要务;晚报的“优雅风度”、晚报的“文化”不能弱化,必须全力护佑:晚报时有闪失之象当重视和克服、制止。
追逐时代的脚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之比较分析
追逐时代的脚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
晚报》之比较分析
鞠宏磊;叶文平
【期刊名称】《中国报业》
【年(卷),期】2001(0)10
【摘要】在国内晚报的大家庭中,《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这三大晚报可谓是"重量级",因为她们在京、广、沪这三块中国报业的大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又可谓是"老字辈",《新民晚报》是我国报龄最长的报纸之一;《羊城晚报》和《北京晚报》也是建国以来最早创刊的两家晚报。
对一份报纸来说,悠久的历史固然代表着文化。
【总页数】7页(P12-18)
【关键词】新民晚报;比较分析;服务性新闻;时效性;报纸版式;版面空间;广告;北京;深度报道;新闻版面
【作者】鞠宏磊;叶文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浅析社会新闻报道中女性行为的媒介呈现——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为例 [J], 于英格
2.浅析社会新闻报道中女性行为的媒介呈现——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为例 [J], 于英格
3.《北京晚报》和《新民晚报》社会新闻之比较研究 [J], 苏雪峰
4.媒体字母词的规范性标注——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J], 张怡春
5.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对雾霾报道的差异研究——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 [J], 郝晓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闻编辑编辑方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各子报刊编辑理念
南方日报:高度决定影响力; 南方周末:记录时 代历程; 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 纸; 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创造 价值; 南方农村报:新农村推动力; 新京报:品质源于责任; 南都周刊:娱乐不在别处,生 活就是看法;
南方月刊:在创新中脱颖而出; 城市画报:新生活的引领者 名牌:精英智囊,领导时尚; 南方人物周刊:记录我们的命运; 21世纪商业评论:商业 思想家; 西江日报:看得更远,贴得更近; 南方网:指点南方,网络天下; 物志:全新浏览体验,高尚网络 读本; TOP风尚:演绎品味生活,制造 精英时尚; 南方日报出版社:中国传媒的思 想库。
案例:
比较儿童报纸与少年报纸的办报水准
4、媒介的风格特色
媒介的风格特色指媒介产品的整体结构、 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外在形象所综合表 现出的格调和特点
媒介的风格特色是由媒介的性质、宗旨、 受众对象决定的
编辑方针对媒介产品风格特色所作出的规 定,要求媒介产品 设计从媒介规模、结构、 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有意识地突出某种特 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媒介形象
编辑方针不仅要确定目标受众的总体范围, 还要进一步规定受众群中的主体是那类人, 次要的受众是哪类人
受众对象是编辑方针中最重要的内容,它 对其他几项内容会产生制约作用
南方都市报拥有现代都市中最具消费能力 的读者群,其中20-45岁的占70%以上, 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3.7%,月收入3000元 以上的读者占一半以上。
A叠是满足读者的知情权,报道最鲜活的 国内外 大事;B叠是满足读者的娱乐权,提供最精彩的 娱乐资讯,给人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C叠是满 足人们挣钱的欲望,提供最权威的经济资讯和最 新的行业动 态;D叠是满足人们消费的欲望,倡 导健康理性的消费和最精彩精致的生活方式。这
《新民晚报》第五次改版研究——兼论晚报创新的开题报告
《新民晚报》第五次改版研究——兼论晚报创新的开题报告一、改版背景随着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创新成为了行业的热点和趋势。
作为上海市的重要地方媒体,《新民晚报》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紧跟时代潮流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本次改版的背景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力。
二、改版目的1. 增强内容品质。
基于当前的社会背景和读者需求,加强版面设计,优化内容结构,提高新闻采编和编辑的水平,提高新闻品质和读者体验。
2. 拓展服务项目。
在传统纸媒的基础上,加强版面多样性,推出新的线上和线下服务项目,扩大传媒服务面,并增加多样化的广告服务。
3. 提高品牌影响力。
通过丰富的内容、创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品牌的议论并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改版规划1. 专题报道。
在原有的新闻报道基础上,增加专题报道,开辟特色版面,制作多样化、主题性的内容,丰富读者的阅读选择。
2. 媒体融合。
整合线上和线下资源,提高媒体融合的度,丰富内容更新,拓宽新闻信息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3. 视听新闻。
通过视听新闻栏目的开设,增加视频和音频报道的内容和数量,提高阅读体验和可读性,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4. 优化体验设计。
优化版面设计,增加个性化营销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四、改版预期效果1. 提高读者满意度。
通过内容的专业化、媒体融合的方式、优化服务设计,提高读者体验和满意度,增加读者的忠诚度和亲近感。
2. 提高广告效益。
增加多样化广告服务,提高广告效益,显著提高广告收益。
3. 提高品牌影响力。
通过优化内容、拓展服务项目、提高体验设计,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扬子晚报和新民晚报的对比分析
扬子晚报和新民晚报的对比分析
秦祎芃;巫平
【期刊名称】《时代数学学习:8年级》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我家订了两份报纸,一份扬子晚报,一份新民晚报.这些报纸平常只是被我用来做做剪报,其他内容只在没事的时候浏览浏览,从来没想过仔细了解它们的优点与特色.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扬子晚报日发行量已突破210万份,成为我国最大的晚报类报纸,新民晚报也达到110万份,它们分别立足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和上海市,这使我萌生了对它们作一番比较的想法.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秦祎芃;巫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36中学初二(4)班;江苏省徐州市第36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从政治报道看传统晚报价值结构分化——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两会报道为例 [J], 朱春阳;李华颖
2.《新民晚报》与《都市快报》头版版式对比分析 [J], 赵鑫
3.《扬子晚报》节庆营销下狠招——专访《扬子晚报》广告中心总经理周红跃 [J], 闫文成
4.《扬子晚报》节庆营销下狠招——专访《扬子晚报》广告中心总经理周红跃 [J],
闫文成
5.体验式报道真伪辨——兼评新民晚报的《体验式采访札记》和扬子晚报的《与你同行》 [J], 李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心打造新民品牌 努力办好精品报纸
精心打造新民品牌努力办好精品报纸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报业》
【年(卷),期】2003(0)2
【摘要】回顾新时期20多年来中国报业的发展,晚报群体的强势成长曾构成其中重要的环节。
当前,面对报业市场竞争尤其是都市类日报的冲击,晚报应当如何定位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策略?参考国际报业经验,中国的晚报是否在将来也会逐步淡出?而晚报早出的现象是否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信号?……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日益成熟的中国报业打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晚报空间如何,成为了中国晚报界亟待明晰的症结所在。
而对当今的各家主流晚报来说,思忖晚报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
【总页数】5页(P9-12)
【关键词】新民晚报;开拓创新;报纸;广播电视;发展空间;品牌;传统特色;市场竞争;中国报业;精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精心打造公交品牌--东营市公交公司打造“情满黄河口”服务品牌工作纪实 [J], 孙红光;夏德帅;杨锦刚
2.一切围绕办好报纸精心打造河南名片 [J], 朱夏炎
3.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提升报纸品位 [J], 安利民;
4.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提升报纸品位 [J], 安利民
5.精心打造报纸的"旗帜"--浅谈办好言论专栏《前卫论坛》的体会 [J], 杨春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民晚报》广告深层内容变迁研究:1982—2011
《新民晚报》广告深层内容变迁研究:1982—2011林升梁【期刊名称】《现代广告》【年(卷),期】2012(000)021【摘要】本研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1982—2011)《新民晚报》(不合海外版和中缝广告)广告深层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共抽取120份报纸,得到4989则广告、7695种价值诉求,从三个角度切入分析《新民晚报》广告价值观念的变迁:40种文化价值观、“实用性价值观”和“象征性价值观”、东西方价值观。
《新民晚报》广告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新民晚报》广告中的价值诉求体现了相对宽松的把关环境,“平民观”是《新民晚报》广告特有的品质;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新民晚报》广告中的东方价值观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保持较低比重,但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保持在相当比重,与西方价值观比重接近,显示出《新民晚报》广告不仅接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而且拥有广告诉求本土化的民族意识;第三,在40种文化价值观指标里,按频数排名前六的依次是:“有用”、“经济”、“便利”、“质量”、“有效”、“现代性”,这六个形容词生动表达了《新民晚报》广告的调性,它们不仅是上海党报对中国产品的期望,也是对中国企业的厚望。
【总页数】17页(P4-20)【作者】林升梁【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州中国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713.8【相关文献】1.广告史与广告社会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广告折射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以1978—2011年四大报纸广告内容分析为例》 [J], 贾丽军;2.新世纪中国广告研究现状——对《现代广告》杂志标题的内容分析:2001-2011 [J], 古雅琳3.广告史与广告社会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广告折射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以1978-2011年四大报纸广告内容分析为例》 [J], 贾丽军4.《新民晚报》广告表层内容变迁研究:1982-2011 [J], 林升梁5.报业解禁以来(1988-2013)《中国时报》广告表层内容变迁研究 [J], 林升梁;刘婷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品牌创新特色——《城市晚报》与《新民晚报》的比较研究摘要:都市类报纸从异军突起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时代,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每一位都市报人致力探究的主题。
通过《城市晚报》与《新民晚报》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差距,进而可以加大《城市晚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城市晚报》;《新民晚报》;竞争力都市类报纸从异军突起到发展壮大,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时代,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每一位都市报人致力探究的主题。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唯一一家主要面向城市市民发行的综合性晚报—《城市晚报》,与晚报界的“重量级”“老字号”—《新民晚报》,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和差距,进而可以加大《城市晚报》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为了便于研究,现随机抽取这两份报纸的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共计60份报纸作为本次比较分析的样本总体。
一、报纸介绍1.城市晚报《城市晚报》(以下简称《城晚》)是由吉林日报社主办发行的省级晚报,是吉林省唯一一家主要面向城市市民发行的综合性晚报。
创刊于1983年,现在发行量已超过35万。
城市晚报1995年被全国晚报协会评为“全国读者喜爱的晚报20家”之一。
创全省发行量最大、传阅率最高、新闻时效性最强、广告成长性最快等一系列媒体之最。
2.新民晚报《新民晚报》(以下简称《新民》)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编辑方针,着眼于“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
《新民晚报》是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晚报,前身为上海新民报晚刊,是创办于1929年的新民报五个分社、八个地方版中的一个,具有七十多年的办报历史。
二、对比研究1.版式风格的比较报纸是离不开广大读者的,报纸的文化价值只有在读者阅读之后才可以体现。
因此,帮助和吸引读者来阅读报纸,并使读者一直有兴趣读下去,是报纸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报纸版面的设计形式就是报纸吸引读者阅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就《城晚》在版式上的安排早已经脱离了传统晚报“杂、散、碎”的编排模式,破栏、不规则栏等现象已经很少出现了。
《城晚》基本上将每个版面平均分为了4~5栏、2~3个部分,基本形成了模块式的编排形式;在标题上,一律横题,使标题与人们阅读的水平线的流程相一致,提高了报纸的易读性。
头版的标题基本上都采用加粗黑体,字号也都超过了初号大小,总体看较比稳定且醒目。
其他版面的标题字体也都以黑体为主,字号大小也均在初号和小初之间;新闻照片的大小相对都比较醒目,很好地增加了读者的视觉强势。
值得一提的是《城晚》的一些专副刊都大量地采用了时尚活泼的图画和卡通漫画,使整个版式看起来轻松、活泼,极具有现代气息。
对于《新民》,通过抽取的样本来看,其在版式上的海派风格尽显无疑。
与《城晚》那种用大标题、大图片、大板块来吸引读者的版式设计形式相比,其眉清目秀、交错咬合的版面布局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新民》基本上与《城晚》相似,也将每个版面平均分为了4~5栏、2~3个部分;在标题上,《新民》却比《城晚》活跃得多,《新民》基本上每一个版面新闻标题的字体和字号都会变化2~4种,且横列式标题与竖立式标题交替出现;在稿件的安排上,《新民》多采用“穿插”的布局结构,将一整个版面合理、有机、美观、相互镶嵌交错地结合在一起,而《城晚》在这一点上就相对的简单、呆板很多;对于不同的稿件,《新民》还比较注重对线条的使用,稿件与稿件之间泾渭分明、清晰又紧凑,而《城晚》对于不同点稿件却没有明显的分隔,仅以标题的醒目性来增加稿件的归属感,为读者的阅读带来很多不便。
2.头版样式的比较从头版的设置上,两份报纸明显不同的风格表露无遗。
笔者对比了2011年14日、15日和17日这三天的六份报纸,其中不难发现:《城晚》在头版中基本上没有新闻内容,仅是将头条新闻的巨大图片刊登在显著位置(几乎占整个版面的1/3),并配以醒目的标题文字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其次还在版面的右侧罗列了重要新闻的索引,形式也是以醒目题目的方式供读者选择阅读。
最重要的是,《城晚》的头版除了刊登上述内容和报题之外,剩余的地方全部用来刊登了广告,其所占头版面积几乎相当于头条所占的面积,有时甚至超过了头条所占的面积,达到了版面的1/2之多。
《新民》从整体看,头版的编排设置形式较比稳定,所刊登的新闻内容均以提要的形式呈献给读者,相比较《城晚》的形式更具有可读性和内涵性。
整个头版只有头条新闻的一幅图片,且居于版面的版心位置,大小适中,不张扬,不凌乱。
广告的安排位置相对于《城晚》也更具收敛性,不会使读者因为看到广告图片而对报纸产生厌烦心理。
不言而喻,仅就头版而言,《新民》给读者提供的信息量已明显大于《城晚》。
头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读者接触的“门户”,都市报不仅要让读者感到有趣,而且还要让读者感到物超所值。
不能否认,清晰的图片,纪实感强,可以美化报纸吸引读者,但是《城晚》把大量的版面让给广告的这种做法是笔者不能认同的。
人民大学教授蔡雯曾说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头版刊登适量的广告亦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果因为广告刊登不当而影响了新闻传播的质量,甚至是报纸形象和长远利益,那就不是小问题了。
”《城晚》长时间且大面积地把头版让给广告(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模式了),势必会形象到新闻信息的传播,久而久之《城晚》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就会改变,到那时再想解决对策就为时已晚了。
《新民》在处理头版广告的问题上就做得比较好,广告基本上不出现在正中间,有的也只是一小块文字广告,或者在最底下的位置,从而保证了头版内容永远以新闻为主,版面的视觉中心也永远是新闻内容而不是广告画面,版面整洁、高雅,一派大报风范。
3.新闻内容的比较城市类报纸作为地方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体,应传播与市民生活相贴近的各类信息,“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科技,从教育到法制,从社会生活到国际风云,从党的方针政策到市场行情变化等等,凡是市民关心的内容都要有所反应,大量反应。
”[1]本着这样的标准,笔者在对抽样的两种报纸进行了细致地研究后,发现《城晚》和《新民》在新闻内容的选择和各类新闻报道的比例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笔者以样本的60份报纸为研究对象,对两种报纸在各类新闻的报道比例上进行了对比统计,新闻类别大致分为: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财经新闻、文娱新闻、体育新闻和评论新闻(见表一)。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212/1389 .jpg" />我们知道,都市类报纸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区最广大的市民,因此其在新闻传播方面,不仅应当以其亲切可读、活泼丰富的版式风格和内容来吸引读者,还应当以突出其本土新闻,彰显地方特色为追求的目标。
目前,全国报业市场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同传统报纸间的白热化内部竞争;其次,是同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的求生存的外部竞争。
面对巨大的挑战和压力,都市类报纸怎样寻求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价值体现呢?笔者认为,以本地区的传统、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土特色,树立独有的自身品牌形象,牢牢抓住本地区的读者群,无疑是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而从表一中,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城晚》和《新民》对本地新闻的关注程度都是极高的,尤其是《城晚》。
看来他们都把彰显本土特色、贴近受众、服务读者作为自身的主要任务,最大程度上的体现自身的功能价值。
同时,笔者将表一中的数据用柱状图表现出来如下。
<imgsrc="/Ebook2/ebooks/14-236/14-236-1212/1390 .jpg" />通过柱状图,我们也可以发现:《新民》在加强报道本地新闻的同时,对于其他各类新闻报道的比例基本上是相对均衡的。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其政治和经济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民》作为这座特大城市的一份都市类报纸,严守阵地,以本地新闻为主,国内、国际、财经、文娱、体育和评论新闻互为依托,牢固地树立了自身的品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而《城晚》在各类新闻的报道比例上,除了高度地报道本地新闻外,关于财经新闻的报道比例几乎相当于国内和国际新闻报道比例的总和了。
“商业的力量在崛起,公民对商业的关注度也在提升,这或许就是当下几乎所有综合性日报都设立财经新闻、经济新闻版的依据”,“然而,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够读懂财经新闻,正像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明白人民币升值、CPI指数飙升、俄罗斯小麦歉收这些事实与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2]。
因此笔者认为,《城晚》应该相对地减少一下财经新闻报道的比例,多报道一些读者更喜闻乐见、更关注的本地、文娱和体育新闻,这样才能使报纸的风格更贴近民众的生活、贴近实际,才能拥有较大的读者群。
三、总结展望《新民》这位晚报界的“重量级元老”,凭借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一直以来都把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为读者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在激烈竞争如此节烈的晚报界中运筹帷幄,稳步向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
《城晚》相对《新民》虽然年少,但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东北地区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是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城晚》较《新民》而言:它过于追求“强势效应”,过多追求广告收益,而对信息的厚重度不够重视,内容的深层度也挖掘不够,虽然有年轻人的朝气和创新,但却少了老学者沉稳的气质和耐人寻味的经典风格。
《城晚》应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品牌,创新自身的独有特色,积极地在本地区构建自己的读者群。
相信不久的将来,吉林的《城市晚报》一定会成为东北地区最受读者认可、最具新闻号召力、最受广告商青睐的第一大报。
参考文献:[1]席文举.二十一世纪都市报[J].新闻战线,2000,(12):66-68.[2]甘险峰.当代报纸编辑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