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朱熹艺术价值批评观之“观乎德性”

合集下载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作者:崔雪茹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06期摘要: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的。

朱熹主张重德轻欲,在治国德性上他提倡“仁者爱人”。

朱熹还特别重视道德修养,认为“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便是圣人。

人们应当以圣人作为修养的模范、标准。

他的德性伦理思想对于当今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要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为当代伦理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居敬;穷理;省察中图分类号:B8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8)06-0071-03朱熹是中国近古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学说系统宏大,条理缜密。

宋人说他“尊德性”与“道问学”,明清学者论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朱熹的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思想学说相映成辉,成为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半期统治阶级思想最重要的理论。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的,他提倡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秩序。

一、朱熹德性伦理思想的基础——理欲论朱熹首先对“理”作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是物之规律;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是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己”者,“非人之所能为也”。

朱熹认为,“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都是“非人之所能为也”的必然。

他说:“天道流行,造化发育。

凡有声、色、貌、象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

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也。

”他认为德性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

他把“理”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德性。

他说:“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此理”,理是先于天地、先于人类而存在,这种超时空、超感觉的“理”是宇宙的主宰,一切伦理道德准则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

理学美学视域下朱熹的文艺批评观探究

理学美学视域下朱熹的文艺批评观探究

物之本也 。 ” [ 。 ] ‘
“ 凡有形有象者 , 皆器也。其所 以为是 器之理者 , 则道也 。 ” [ ]
朱 熹 的“ 理” 与
“ 道” 都是 从本 体 意义 上 而言说 的 , “ 道” 即“ 理” , “ 理” 或“ 道” 既是 物 之所 以然 之 故 , 也 自然 是 所 当然 之 则, 即本 体论 和价 值论 是 统一 的 。朱 熹 正是 在他 的哲 学思 想上 阐释 了其 文艺 本 体论思 想 。 朱 熹 明确提 出 “ 文 皆从 道 中流 出 ” , “ 道者 , 文之根本 ; 文者 , 道之枝叶 , 惟其根本乎道 , 所 以发 之 于 文, 皆道 也 。三代 圣 贤文 章 , 皆从此 心写 出 , 文便 是道 。 ” _ 5 _ ( 啪 ’ 道是 文之 本 , 文 是道 之 枝 叶 , 所 以 出之 于 道 的文 自然 要体 现道 , 呈 现道 , 这 即是朱 熹 的 “ 文 道合 一 ” “ 文道 两得 ” 观, 依此 , 朱 熹批 评 了唐 代 韩愈 、 柳 宗元 及宋 初柳 开 、 欧 阳修 等古 文革新 运 动 的“ 文 以 明道 ” “ 文 以贯 道 ” 等 观点 , 修 正 了周 敦颐 和 二 程贬 低 文 之地 位 的思想 倾 向 , 尤 其批 评 了苏轼 的 “ 文与 道俱 ” 说, “ 今 东坡 之 言 日 : ‘ 无所谓文 , 必 与道 俱 。 ’ 则是

钱 先 生对 朱 熹 的 评价 可 谓

“ 文从道 出” 之本体 观
朱 熹 的文艺 批评 思 想 建 立 在 理 学 基 础 之 上 , “ 理” 是 宇宙万物 之根本 , 具有 本体地位 , 在“ 理” 与 “ 道” 的问题上 , 朱 熹认 为 : “ 天道 者 , 天理 自然 之 本体 , 其 实一 理 也 。 ” _ 2 j ( n ∞ ‘ 理也者 , 形 而 上之 道 也 , 生

论朱熹的政治观及其当代价值

论朱熹的政治观及其当代价值

论朱熹的政治观及其当代价值作者:林美玫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6期朱熹一生所涉及的学术门类相当广泛,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学以及自然科学的训诂考证、注释整理等方面,都或有著述。

朱熹的学术活动时间较长,与当时的思想界、文化界、政界上层人物交友至广,其门生弟子遍布朝野。

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以“名人伦”为主要目的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及“格物自知”认识论原则的哲学思想等。

本文拟就他的政治观展开探讨。

1朱熹的为政、修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宋代理学家以儒学思想为核心,吸收了道教的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佛教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陷,建立了一个较为严密庞杂的客观唯心主义新儒学体系。

他们把“理”说成万事万物的本原,实际上他们所讲的“理”也就是儒家所讲的“天”。

朱熹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孔孟和二程的思想,视通观古今之天理为治世的基本原则。

他说:“常窃以为亘古亘今。

只是一体。

顺之者成,逆止者败。

因非古之圣贤所能独然,而后世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亦未有能舍此理而得有所建立、成就者也。

”在朱熹看来。

“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之内。

因此,“君权”也是符合“天理”的。

是“天理”之使然。

他要求君主循天之理,按天理的原则治理国家。

“人主之学,当以明理为先。

是理既明,则凡所当为而必为,所不当为而必止者,莫非循天理而非有意、必、固、我之私也。

”“天理”成为治理国家的最终依据。

以“天理君权论”为基础,朱熹提出“忠君”的思想。

君主是封建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最高代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忠君”就是要维护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唯有“忠君”才能防止“臣弑君、子弑父”的发生。

因此,臣事君要“忠”,“父子、兄弟、夫妇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世之人便自易得苟且,故须与此说忠。

”在君臣关系上,“忠”不仅是“忠君”所要求的,更是巩固封建统治的三纲之一,也就是“天理”。

“忠君”和“孝悌”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根本,它是赖以强化封建统治的两根支柱,只要人们能够做到“孝悌”,就必然能够恭顺君主。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摘要】朱熹是中国历史上德育领域的巨匠,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德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方面,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修养,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

他的德育方法强调以身作则,注重品德修养和榜样力量,并提倡敬畏、谦卑、忠诚等美德。

对于高校德育的启示在于,高校教育应该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让他们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朱熹的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有着潜在的借鉴价值,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朱熹对于德育的意义在于,德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关键词:朱熹,德育方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育理念,高校德育,启示,借鉴价值。

1. 引言1.1 朱熹对于德育的重视朱熹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于德育的重视可谓是毋庸置疑的。

在朱熹看来,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才、造就人格的重要途径。

他深信,一个人如果德行不端,无论其学识有多高、能力有多强,都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朱熹在他的教育理念中始终把德育摆在首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人生观念。

朱熹在对待德育问题上更是毫不含糊,他认为德育是立身之本,是立德、修身的关键所在。

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首先需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修身养性,做到品行端正、待人诚恳、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受人尊敬,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朱熹对于德育的重视和坚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和教育思想。

2. 正文2.1 朱熹的德育方法朱熹强调修身。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做到正直、诚实、宽容、谦虚等,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他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内心品德的提升和修炼。

朱熹注重家庭教育。

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品德养成的最重要的地方,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教导子女遵循道德规范,注重家庭内部的和谐和教育。

朱熹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摘要】朱熹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德育的重视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借鉴朱熹的德育方法,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

朱熹的德育方法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行和道德修养。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展现了重要的意义,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借鉴朱熹的德育方法,重视德育工作的长远效果,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朱熹的德育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未来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深化德育教育内容,注重个性化发展,助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朱熹、德育方法、高校、启示、现状、实践意义、应用、借鉴、局限性、发展方向1. 引言1.1 朱熹对德育的重视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思想家,他对德育的重视可以追溯至他所倡导的“诚实、正义、谦虚、尊重”等道德观念。

朱熹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德育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优秀人才。

他提倡以“格物致知”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认为德育是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朱熹强调个体内在的道德追求和自我修养,倡导“知行合一”,强调修身养德、坚守道德规范。

在朱熹看来,德育是社会稳定和共同进步的基础,他认为德行高洁、行为端正的人才是国家的栋梁。

朱熹的德育理念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倡导“以德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互助、友爱。

朱熹把德育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榜样力量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1.2 高校德育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学生的道德观念日益淡化,道德底线不断被挑战。

一些学生对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缺乏认识,出现了道德沦丧的现象。

高校德育工作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实践,往往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缺乏深入和持久的影响。

2021探析朱熹的文艺批评思想范文3

2021探析朱熹的文艺批评思想范文3

2021探析朱熹的文艺批评思想范文 朱熹不仅理学思想博而有统、精深通贯,且广涉博览、独出古今,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盖朱子之为学,格物必精,游艺不苟,虽曰余事,实皆一贯。

本末精粗,兼而赅之。

昔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闻之,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又云:吾不试,故艺。

后世学者,惟朱子其庶几焉。

其曰余事,乃谦言之,犹孔子之谓君子不多也。

”[1]( P344)钱先生对朱熹的评价可谓中肯,朱熹在艺术方面不仅多方涉猎,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艺批评思想。

一、“文从道出”之本体观 朱熹的文艺批评思想建立在理学基础之上,“理”是宇宙万物之根本,具有本体地位,在“理”与“道”的问题上,朱熹认为:“天道者,天理自然之本体,其实一理也。

”[2]( P103)“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

”[3]( P2755)“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

其所以为是器之理者,则道也。

”[4]( P1573)朱熹的“理”与“道”都是从本体意义上而言说的,“道”即“理”,“理”或“道”既是物之所以然之故,也自然是所当然之则,即本体论和价值论是统一的。

朱熹正是在他的哲学思想上阐释了其文艺本体论思想。

朱熹明确提出“文皆从道中流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

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

”[5]( P3319)道是文之本,文是道之枝叶,所以出之于道的文自然要体现道,呈现道,这即是朱熹的“文道合一”“文道两得”观,依此,朱熹批评了唐代韩愈、柳宗元及宋初柳开、欧阳修等古文革新运动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观点,修正了周敦颐和二程贬低文之地位的思想倾向,尤其批评了苏轼的“文与道俱”说,“今东坡之言曰: ‘无所谓文,必与道俱。

’则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时,旋去讨个道来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处。

……如东坡之说,则是二本,非一本矣。

”[5]( P3319)朱熹这里强调“文道合一”,反对苏轼的文道为二的观点。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道德教育问题,是历代伦理学家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

朱熹作为我国文化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十分重视个体道德教育问题。

在道德教育方面,他建立了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道德教育的理论根底、目标和方法等问题进展了深入探讨,从而使其道德教育思想成为影响中国文化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之一,值得我们借鉴。

一、存理灭欲: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就是说,历代圣人都是把"存理灭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来对待的。

朱熹学说中"天理〞的含义,是与其伦理学说的中心"仁〞相联系的,他的"太极〞论,把"仁〞上升为天理。

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所宜、节文,都是天理的存在形态。

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表达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父慈、子孝、弟悌、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

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那么其心公而且正〞,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之杂;天理是善,"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

人欲又作"私欲〞,它在朱熹这里是一个专门的概念,是指不正当的"欲〞,与一般的欲是有区别的。

"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那么其心私而且邪〞,心之疾疚,就是心理有毛病,循此而去,其心就私、就邪。

试论朱熹的德治思想

试论朱熹的德治思想

意 义 。 关键 词 :朱熹 ;德 治 ;思想
中图分类号 :B24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8—4088(2018)09—0117—04
朱 熹是 继孔 孟 之后 ,儒 家德 治 思想 的集大 成 者 。他 注重 道德 教 化 ,强调 以德治 国 ,创 立 了 以 儒家“三纲五常”为 中心的政治化理论体系 ,提出了一整套具体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以此调 节 社会 成员 之 间的关 系 ,从 而 达到 “德治 天下 ”的 目的 。本 文 拟从 “人君 行德 政 ”“用人 讲 德行 ”“为 学 重德 育 ”三个方 面 考察朱 熹 的德 治思 想 。
一 、 人君行德政
朱熹 认 为 ,“德治 天 下 ”,应从 君 主开 始 ,并 把 “正君 心 ”作 为整 个 治 国的 大本 。他 说 :“天 下 事 有大根本 ,有小根本 ,正君心是大本 ,其余万事各有一根本。”[1](P2678)在封建社会 ,君主是一国之主, 君心正 ,关系到 国家 的安危 ,自然就成了头等重要 的大事 ,即是“大本 ”了。朱熹在《经延讲义》中 讲到:“君犹表也 ,民犹影也 ,表正则影无不正矣 ;君犹源也 ,民者犹也 ,源清则流无不清矣 。”翻 把“正君心”的重要性讲得很清楚 。怎样才能使君心正?在朱熹看来 ,首先做君主的有 自我修养的 义务 ,其次是做臣子的有正君心的任务。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得要 “格君心之非”。对此 ,朱 熹 日:“《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 ,教人存心养性 ,收其放 心…论事君 ,则 日:格君 心之非 ,一正 君而国定。……人能正心 ,则事无足为者矣。《大学》之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其本 只是正心诚 意而已。”嘲朱熹 以理学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皇帝的所作所为 ,按他 的理解来“正君心”。统治者只要 修德 ,仁德的感召力就会显现 ,就能使天下人归仰。朱熹强调 ,君子须“常戒惧”,并且 “遏人欲于 将萌 ,而不使其潜滋暗长于隐微之中”。从杨时到罗从彦 ,再到李侗 ,都“大抵令于静 中体认大本 未发时气象分明 ,即处事应物 ,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诣诀”。 在朱熹看来 ,人的喜怒 哀乐之情处于“未发”的状态 ,便是“中”的状态 ,这人就达到了修身的极致状态 ;达到了修身的极 致状 态 ,便 能感 化他 人 ,这就 是 以德化 人 。总 之 ,“君 心正 ”是君 主行 德政 的前 提 。

朱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朱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朱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朱熹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引言朱熹(1130年-1200年),字子实,号阳明,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理学家。

他对中国儒家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形成了朱子学派。

本文将对朱熹的德育思想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当代的价值。

二、朱熹德育思想的内涵朱熹非常强调人的德育,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并且只有通过德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朱熹提出了德治,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他认为,只有个人具备了高尚的品德,才能正确引导家庭,进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朱熹的德育思想中,强调“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人的德行培养需要从认识事物的本质开始,通过观察和研究,洞察事物的规律和道理,从而达到对天地万物的真实认识。

只有真正理解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才能追求真理和道德的最高境界。

此外,朱熹的德育思想还强调修身养性。

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就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只有修正自己心灵上的缺陷,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才能超越个人的欲望,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朱熹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朱熹的德育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朱熹强调人的德育,这与现代教育改革的追求有着相似之处。

在当今社会,人的综合素质更加受重视,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已经远远不够。

朱熹提出的德治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于培养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也有积极意义。

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方法来处理复杂的问题。

而格物致知则是培养人们清晰思维和逻辑推理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理性思维,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朱熹的修身养性观念也对当代社会有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着焦虑、压力和自我中心的问题。

而通过修身养性,则可以帮助人们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使社会更加和谐和平稳。

试析朱熹的师德观

试析朱熹的师德观


,
,
性 精华 为 我 们 现 在 加 强 师 资 队伍 建设 搞 好 师 德修 养 可 起 到 一 定 的 借鉴 作 用
[关 键 词 l
朱熹
,
师德 观
[作 者简 介 」 男
, ,
9 1
0 年生 4
,
吉安 师 专教 育 学 心 理 学教研 室 副 教授

34 3
0
9
朱熹 人

字元 晦
徽州 姿源 (今 属江 西 省 )
,
礼乐 射御 书数 之 际 做 修养其 孝 弟忠 信之 道 齐家
, 、
气有 昏明厚薄 之异故
“ ”
,
而教 育 的 作 用
;
知南 康 军 时
即存 乎是 气之 中

无 是气
则 是理亦无 挂搭
重建庐 山 的 白鹿 洞 书 院
收 稿 日期 :
19 9 8 6
. .
制定 了 对后 世 各书

( 《 语 录 》 )这 样也 就承认 了理与气 是
11

l

,
杨建犹

:
试析朱熹 的 师德 观

统 铂勺 木过 能分 离 的


理一 而气 殊

除 了 他意 识到 教育 在维 护
,
功 劳 在 于教 师 要 教 育学 生 立 志 做
,
圣贤

即达 到

,

古之 学者
;
,
,
始 乎 为士

,
渐 形成 了 较完 整 的 师德 观分 不开 探讨 朱熹 的师 德 观
, ,

《2024年论朱熹的道德批评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以朱熹对屈原与扬雄、陶渊明与王维的评价为例》范文

《2024年论朱熹的道德批评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以朱熹对屈原与扬雄、陶渊明与王维的评价为例》范文

《论朱熹的道德批评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以朱熹对屈原与扬雄、陶渊明与王维的评价为例》篇一一、引言朱熹,作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不仅在哲学、伦理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学批评领域也独树一帜。

朱熹的道德批评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度,对古代文学中的诸多作品及人物进行了评价。

本文以朱熹对屈原与扬雄、陶渊明与王维的评价为例,探讨其道德批评的内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二、朱熹的道德批评观朱熹的道德批评观,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他以道德标准衡量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认为文学作品应当反映道德伦理,人物形象应当体现道德精神。

他的批评不仅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更注重作品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朱熹对屈原与扬雄的评价朱熹对屈原和扬雄的评价,体现了其道德批评观的独特性。

他认为屈原的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忠诚的品格。

同时,他也肯定了扬雄在儒家思想传承中的贡献。

朱熹对二人的高度评价,表明了他对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视。

四、朱熹对陶渊明与王维的评价对于陶渊明与王维,朱熹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现了淡泊名利、归隐自然的道德精神;而王维的诗歌则展现了儒家思想的理想境界。

朱熹的这些评价,体现了其对文学作品在传达道德伦理方面的认可和赞赏。

五、朱熹道德批评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朱熹的道德批评观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提出的以道德标准衡量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的方法,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他的评价激发了人们对文学作品和人物形象进行深度解读的兴趣,推动了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

此外,他的道德批评观还影响了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使文学作品更加注重传达道德伦理。

六、结论综上所述,朱熹的道德批评观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评价不仅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更注重作品所蕴含的道德意义。

通过对屈原、扬雄、陶渊明和王维等文学家和作品的评价,朱熹进一步弘扬了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观念。

浅析《大学章句》中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浅析《大学章句》中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浅析《大学章句》中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大学章句》作为朱熹思想的核心著作,着重强调道德的素养和品行的调节,其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为我们当今乃至未来的教育提供了无穷的借鉴和参考。

本文就从朱熹《大学章句》中着重探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以期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朱熹教育思想,并融入到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去,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朱熹的《大学章句》从道德本质角度出发,着重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核心,有效地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和品行的调节。

在朱熹看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但这种修养并不能仅仅靠书本的学习,而是要以实践和自律为根基,调节人的行为,从而培养出正确的道德观。

二、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朱熹认为,只有具备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因此,朱熹重视道德的素养和品行的调节,并在《大学章句》中澄清了如何达这一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自制力,二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三是要控制言行,四是要培养具有正义和真理感的精神。

朱熹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品行和态度的重要性,不仅是在政治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重视道德素养,并以此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将会对我们自身的道德水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今天,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社会发展的迅猛,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也使得许多人沦为物欲的奴隶,失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不知节制,将自己的行为准则完全定义为追逐物质享受。

在这种情况下,借鉴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即重视自身品行的修养,注重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仍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比较公正地看待世界,并以自身行为作为自我约束的准则,从而提升道德水准,促进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朱熹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既有明确的理论内涵,又有明确的实践价值,为我们当今乃至未来的教育提供了无穷的借鉴和参考。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崔永东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崔永东

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崔永东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评析作者:崔永东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不但是一位著名的道德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道德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今天,对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一番客观的分析与评估,对我们如何从事道德教育或许不无启发意义。

一培养一种理想的人格,是朱熹从事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

朱熹所设计的最高层次的理想人格是所谓“圣人”人格,这是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他达到了“仁”的道境界,,具备了“仁”的道德品质。

“仁”的含义是“爱”,如朱熹所谓“爱亲仁民爱物,无非仁也”[1],“仁只是个爱底道理”[2],“不可离了爱去说仁”,[3],“仁之爱,如糖之甜,醋之酸,爱是那滋味”[4]等等。

这种“爱”是对他人、对万物的无私之爱,是一种“廓然大公”[5]的境界,所以朱熹又常常把“仁”与“公”相提并伦,如他所说:“仁是爱底道理,公是仁底道理。

故公则仁,仁则爱”[6],“公了方能仁,私便不能仁”[7],“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

[ 8]朱熹又说:“惟无私欲而后仁始见”[9]“有一毫私欲便不是仁”[10],“才公,仁便在此”[11]。

这就是说,要想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请除私欲,因为“仁”的境界就是一种大公无私的境界,一个真正做到大公无私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的“圣人”了。

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乃是实现“圣人”人格的基本手段。

所谓“天理”,实是指仁、义、礼、智(照朱熹的说法,“仁”包“义”、“礼”、“智”等)而言,朱熹把它们提到“天理”的高度,视为宇宙的本体和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说明封建道德的神圣性、普遍性、至上性和绝对性等等。

照朱熹的说法,“理”、“气”结合派生万物(包括人),人之初生,既禀受了“理”、又禀受了“气”,“理”之在人则为人之“天命之性”,“天命之性”作为人之本性,它是纯然至善的。

禀理为性说只是证明了人具有先天善的品质,但并未证明恶的品质产生的根源。

朱熹认为恶的品质同样有先天的根据,这就是气质(气禀)。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朱熹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家,他对德育理论的贡献深远,对现代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朱熹注重“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启发人们的思维。

在高校德育中,可以借鉴朱熹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和思考,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领悟道德规范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朱熹强调“格物致诚”,即通过实践苦思、持之以恒地培养道德品质和修养。

高校德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引导他们虚心向学、不断奋斗,具备自律、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朱熹强调“致良知”,即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来塑造人的良好品格。

高校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人格。

朱熹提出“致治平”的重要原则,即通过和谐平顺的治理方式来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高校德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用理性、理解和宽容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朱熹的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应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勇敢思考、敢于质疑,并能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准则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能够将道德准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和协作项目,让学生从小团队中获得身心力量。

朱熹的德育方法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启示,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借鉴朱熹的思想和方法,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德育品质、良好品格和协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材。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朱熹是中国宋代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德育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朱熹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和道德品质,注重以德育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朱熹强调“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教育者要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才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使学生受其影响,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高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行为,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朱熹强调“教育于道”,主张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

他认为,道德是人的本性和人的根本属性,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将之付诸实践。

朱熹倡导“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发展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他认为,通过用心观察和思考事物,可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判断力,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朱熹注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育原则,强调尊重他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素养。

他认为,一个人的德育受其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注重和他人的友善相处和团队合作,使学生不仅具有道德修养,也能够在社会中和他人和谐共处。

高校德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使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朱熹的德育方法对于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高校德育应该注重以身作则,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社交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朱熹审美品评旨趣管窥

朱熹审美品评旨趣管窥

朱熹审美品评旨趣管窥
邓维明
【期刊名称】《大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12)001
【摘要】作为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其思想体系中包含丰富多彩的审美元素,为我们展现了充满传统文化内涵的审美境界.朱熹的审美品评观既有蕴含儒家道德审美特质的“气象”人物品藻观,也包含理学视域下“平淡美”的艺术创作审美,同时也概括为“德性相关”的审美旨归.使品评人物和文艺作品既有原生的道德依托又具备很明显的艺术趣味,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道德的和谐统一.朱熹的审美品评观成为品评艺术风格和境界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
【总页数】5页(P52-56)
【作者】邓维明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艺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44.7
【相关文献】
1.论朱熹的"感物道情"与"交感"说--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 [J], 邹其昌
2."感物道情"与"诗言志"--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审美创作旨趣研究 [J], 邹其昌;林彬晖
3.论朱熹王阳明“格物”说之相同旨趣 [J], 张细进
4."俱得朱子旨趣"的朱熹门生陈文蔚 [J], 冯会明;徐子惠;高璐璐
5.略谈《朱熹文学思想研究》之深刻旨趣 [J], 孟昭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试论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法
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家,评价历史人物与他的理学背景密不可分。

朱熹的理学体现了他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价值观等,正是由于理学的影响才使得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独特之处。

理气心性、仁义礼智、治国平天下思想都对朱熹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影响。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他的历史人物评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理气论思想使得他强调历史人物的义理,同时兼论历史人物的资质;心性论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追求本心;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使得他评价历史人物兼重事功。

因此,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四个原则,即推崇资质的原则、追求本心的原则、强调义理的原则、兼重事功的原则,其中义理原则是最重要的。

贯穿于这些原则之中,朱熹有独特的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朱熹的历史人物与其他学者相比具有鲜明的理学特点。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中后期,时理学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备,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理学色彩,然而又自成一家之言。

朱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承袭并发展了程颢、程颐的观点。

陈亮、叶适与朱熹同时代,他们是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观点与朱熹大相径庭。

司马光、陈亮、叶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重视事功,而朱熹的特点是重视资质、本心、义理,并且具有独特的方法。

朱熹作为理学大家,门人弟子众多,他的
历史人物评价对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都产生了影响,诸如刘爚、黄干、陈淳、黄震等。

……。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浅谈朱熹的德育方法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朱熹,南宋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理学大家”,他的思想于中国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朱熹的思想以“格物致知”为核心,强调实践和德育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尤其对于高校德育,朱熹的思想更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从朱熹的德育方法入手,探讨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朱熹注重以言行示范的方式进行德育。

他认为,言传身教是德育的核心,学生应该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来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在朱熹看来,老师不仅要在言语上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更要以自己的言行示范来影响学生。

他曾经说过:“固老人意,而严厉不为己无过。

”认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坚守道德底线,用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对于高校德育来说,老师们应该深刻理解并践行朱熹的言行示范方法,将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自觉遵循道德准则。

朱熹提倡“知行合一”的德育理念。

他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辅相成,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道德修养的目标。

他强调,学生不能光是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付诸实践。

在他的教育理念中,知行合一成为了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校德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引导他们将这些观念付诸实际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朱熹还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

他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来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一刀切。

朱熹在其著作《朱子家训》中提到:“训子必审己之哀乐哀,则诫之也;知不患淫,未之淫也。

”强调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在高校德育中,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烦恼,因材施教,精准施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朱熹强调以仁爱之心进行德育。

他认为,教师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烦恼,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在他的著作中,常常提到“爱敬有加则吾不易矣”,表明了他对待学生的态度。

朱熹德育思想问题研究论文

朱熹德育思想问题研究论文

一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

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

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

”与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相联,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

……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

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

他认为:“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

”然而,当时的学校教育却反其道而行之,士人“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以钓声名,干利禄而已”,完全违背了“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的本意。

他尖锐地指出:这样的学校,其名“虽或不异乎先王之时,然其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去义,而无复先王之意,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其效至于风俗日敝,人材日衰”。

因此,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

朱熹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忽视伦理道德教育,诱使学生“怀利去义”,争名逐利的现实,以及为了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申述和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朱熹的教育思想在他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并贯穿到他整个的学术活动之中,身体力行。

1173年,朱熹作《重修尤溪庙学记》,并为尤溪学宫题写《明伦堂》匾额,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教育思想。

朱熹19岁登第后,除了在地方上当官7年(一说9年),在朝任侍讲46天,四十多年都在致力于讲学传道,著书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朱熹艺术价值批评观之“观乎德性”
作者:唐玉
来源:《牡丹》2016年第24期
朱熹在品评艺术作品时秉承“观乎德性”的艺术价值批评观,如他在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时都脱离不了对“德性”的挖掘,强调其德性价值的一面,但其文艺批评观对南宋的影响,后世的创作主体对于“德性”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文艺作品格调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批评历来受政教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伦理道德的评价。

以人论艺的艺术批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如孟子的“知人论世”、《文心雕龙》的“体性”篇等,对后人艺术批评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而宋代尤其重视作者的内在品格,在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指出:“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

”这是对宋人评书论文的总体写照,而作为理学大师的朱熹,在其艺术批评实践中对艺术作品工拙层面的忽略,最终导向了以人品论艺品的艺术价值批评观,而其对人的道德人格的重视,又在此基础上将以人论艺的批评理念推向了顶点,对后世艺术批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大家朱熹不仅理学思想博而有统,且广涉博览,他在艺术方面也多有涉猎且造诣很高,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批评思想。

朱熹的艺术批评思想是建立在理学基础之上,他认为文艺作品根源于“理”,道德价值因此就成为其批评的重要标准,他在对书法、绘画和音乐的批评中,都强调了其德性价值的一面,在此笔者将结合书法、绘画、音乐批评,来探究朱熹在艺术价值批评观中是如何逐步彰显“观乎德性”的艺术价值批评观。

一、“书关德性”论
朱熹在书法艺术上提出了“书如其人”,关乎“德性”的观点,把书法赋予了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使书品与人品的关系更加紧密。

因被认为其人品不佳而书法遭到朱熹贬抑的人如曹操,从早年学曹操法帖到后来认可刘共父“篡位”之说而贬低曹操书法可见一斑。

在《题曹操帖》中朱熹提到:“余少时曾学此表。

时刘共父方学颜书《鹿脯帖》,余以字画古今诮之,共父谓予:‘我所学者,唐之忠臣;公所学者,汉之篡贼耳。

’时予默然亡以应。

今观此谓‘天道祸滛,不终厥命’者,益有感于共父之言云。

”朱熹早年学书追求“毫发象似”,可见其对曹操书法之推崇,而《唐人书评》中亦有对曹操书法的评价:“如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岩璀璨。

”可见曹操书法本身的精工绝伦,因朱熹认可刘共父的“篡位”之说,以及朱熹后来形成“书如其人”、关乎德性的观念后,转而对曹操书法大加挞伐。

被朱熹大加赞赏的书法作品往往也出自那些在“德性”上被他所认可的“盛德君子”。

如朱熹眼中的胡安国书法,也是人品与书品的高度统一者。

“方生士繇出示所藏胡文定公与其外大父尚书吕公手帖,读之使人凛然起敬,若严师畏友之在其左右前后也。

呜呼!是数君子者,其可
谓尽朋友之道而无所苟矣。

其卓然有以自立于当年,而遗风余烈可传于世者,岂徒然哉!三复叹息,因敬书其后,以致区区尊仰之意云。

”朱熹对其书法的评论是围绕其德性修养,表达自己的尊仰之意,而非以书法本身之工拙来论。

对黄庭坚书法品评时亦是如此,如在《跋山谷宜州帖》中指出:“山谷宜州书最为老笔,自不当不以工拙论。

但追想一时忠贤流落,为可叹耳。

”朱熹提出了“自不当不以工拙论”的观点,而是从其“老笔”中读到了黄庭坚的“忠贤流落”。

由此可见,朱熹将以笔墨为表现对象的书法赋予了社会伦理含义,对书法艺术世界的品评深入到对作者的人品世界的品评,使书品与人品达到高度的统一,让书法真正成为了观乎“德性”的艺术。

二、“画关德性”论
在朱熹的思想中,艺品即人品,人品亦可定位其作品。

朱熹对绘画的品评同样落实到“德性”的价值上。

如朱熹这样评论吴道子的绘画:“吴生之妙,冠绝古今,盖所谓不思不勉而从容中道,兹其所以为画圣与。

”朱熹以《中庸》之圣人标准来评价吴道子的作品,亦是从其人品来定位其作品。

在绘画艺术中朱熹提出了“心画”概念。

如他在《跋陈了翁则沈》中写道:“心画之妙,刊勒尤精,其凛然不可繁犯之色,尚足以为激贪立儒之助。

”在他看来,绘画艺术是人的精神气度人品在笔墨中的体现,所以他称笔墨为“心画”,并以此来品评绘画作品。

朱熹的“画关德行”论在其对苏轼绘画品评上亦多有体现,如朱熹虽对苏轼的绘画艺术风格上颇多微词,但对其在绘画方面所展现出来的精神气节又多有赞赏,如在《跋陈光泽家藏东坡竹石》中,朱熹赞曰:“东坡老人英秀后凋之操,坚确不移之姿,竹君石友,庶几似之。

百世之下观此画者,尚可想见也。

”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朱熹看到的更多的是苏轼流露出的傲骨英气,对其绘画的品评完全舍弃了其技法形似层面的较量,而直接将其与苏轼的人格操守联系在一起,对苏轼推崇备至。

三、“乐关德性”论
就音乐本身来谈,它自身不仅具备特有的艺术形式,且能够净化心灵,影响行为,激励人们向善之心。

从孔孟到朱熹,他们对音乐都极为重视,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音乐文化观念,而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音乐思想的同时,更进一步阐发了音樂的表现规律及其内涵,并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观。

音乐作为一个文学艺术上的重要范畴,在朱熹看来,乃是指音乐是情感的,又是超情感的,指既要负载道德教化功能,又要渗透人性本真的内容,其意义不在于音乐的悦耳,也不止于情感的表现,只有超越外在的音乐形式,体会到天地间生命的和谐,锲入到人与万物合一的忘我境界,才是真的音乐,也才是音乐的真正境界。

朱熹对诗歌音乐的品评同样离不开其对“德性”的品评,认为音乐的美是声音节奏与功德相称,而“善”才是音乐美的根本。

朱熹认为,音乐与伦理相通,认为音乐的情感表现必须做到情与理和谐统一,才是最理想的。

如在《语类》中有指出:“古者教必以乐……盖终日以声音养其情性,亦须理会得乐,方能听。

”由此可以看出他欣赏的不是音乐的艺术形式,而是蕴含在其中的圣贤气象,音乐能刻画出优美细致的情韵,创造幽远深婉的意境。

但从总体上来说,音乐的目的仍不在于聆听美音美声,更重要的乃是从音乐中领悟生命的意义。

具备了充实的道德内容,在“理”的领悟中去感受“乐”的美,又由美的感受引导出道德情感才是音乐美的正真体现,而要领悟音乐内在真实的道德情操,又需要深厚的音乐修养,使内在的善和美,通过音乐的形式彰显出来。

当然,音乐也可以“荡涤邪秽,斟酌饱满,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养其中和之德,而救气质之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变化人的气质,提高生命的素质,而达到音乐的境界。

所以,对于音乐的观赏,亦是修养心性的过程,诚如朱熹所说:“古人学乐,只是收敛身心,令人规矩,使心细而不粗,久久自然养得和乐出来。

”可见,对于音乐的学习与道德的追求是一致的,终极目的都是明心见性,涵养人生,体认道理,兴发志趣,使人们在音乐与“德性”的调和中,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音乐都能担负起德道教化的作用。

在朱熹看来,只有恬淡平和的音乐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由此可见,朱熹“观乎德性”的艺术价值批评观,无论是对书法的品评、绘画的品评抑或音乐的品评,除了对其艺术本身进行考究外,更多的是把关注点放在对人的“德性”之光亮的深入挖掘上。

可以说,朱熹的艺术世界是人之“德性”世界。

朱熹的文艺批评思想彰显了对自身生命和艺术精神的理解,“观乎德性”的艺术价值批评观对后世影响很大,虽然这种批评观对于艺术价值批评而言并非完全合理,如松年在《颐园论画》中指出:“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枝便一钱不值矣。

”也就是指在书法、文学上造诣很高的人,如蔡京、秦桧、严嵩等,其作品却湮没而没有被流传,是因为人品德性已亏。

虽然以“德性”作为衡量作家作品的批评观太过于片面,但朱熹的文艺批评观对南宋的影响,后世的创作主体对于“德性”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文艺作品格调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