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S诱导下THP-1细胞基因表达内参基因的筛选

合集下载

THP-1和单核细胞诱导分化

THP-1和单核细胞诱导分化

THP-1和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方法1.THP-1细胞的诱导分化(1)THP-1用185ng/ml佛波酯(PMA,用DMSO溶解)作用 6小时,诱导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M0)。

(2)在PMA继续存在的情况下,通过分别:•与IFN-γ(20 ng/ml)和LPS(100 ng/ml)孵育48小时以上,使其向M1表型极化。

•与 IL-4(20 ng/ml)和IL-13(20 ng/ml)孵育48小时以上,使其向M2表型极化。

(3)极化完成后,细胞用不含刺激物和PMA的无血清RPMI1640重悬,可保持72小时。

2. 人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MDM)的诱导分化(1)采血后,首先用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400g,25min),然后再用 Percoll (400g,15min)分离PBMC,最后将单核细胞以5×10E5/ml的浓度接种在含有 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同时加入 20 nM的CSF-1。

(2)单个核细胞在37°C、5%CO2条件下培养7d,每3d更换一次培养液,获得MDM。

(3)MDM得到之后,去除培养基后:•若与新鲜的、无血清的RPMI1640继续培养,则维持M0状态。

•若与LPS(1μg/ml)和IFN-γ(10 ng/ml)孵育48小时,则向M1表型极化。

•若与IL-4(20 ng/ml)和IL-13(5 ng/ml)孵育48小时,则向M2表型极化。

(3)极化完成后,细胞用不含刺激物和PMA的无血清RPMI1640重悬,可保持72小时。

参考文献:Tedesco S, et al. (2018) Convenience versus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ArePMA-Differentiated THP-1 Cells a Reliable Substitute for Blood-Derived Macrophages When Studying in Vitro Polarization?. Front. Pharmacol. 9:71. doi: 10.3389/fphar.2018.00071。

牛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THP-1)全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

牛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THP-1)全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

牛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THP-1)全基因表达谱变化的研究高峰;李卫民;李传友;刘毅;孙照刚;张建源;姜平;范伟兴【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年(卷),期】2009(000)001【摘要】目的分析可用于牛结核病免疫学诊断的后选靶标,同时初步探讨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人结核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

方法牛分枝杆菌(AF2212/97)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H37Rv))感染人的模式巨噬细胞(THP-1),采用含有22000个基因全长的基因芯片分析感染72个小时后的THP-1细胞全基因组在转录水平的表达谱变化。

在确定所分析的芯片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均达到要求的基础上,通过GO显著性统计分析,研究表达变化的基因所对应蛋白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以及细胞组分;进一步采用Pathway显著性统计分析,研究表达差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感染H37Rv后的THP-1细胞,存在290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170个上调表达,120个下调表达,与以往的结果类似。

牛分枝杆菌感染的THP-1细胞中有1899(8.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1075个基因被上调表达(56.6%),其它43.4%被下调。

1899个基因中1674个在GenBank有记录,263个是新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12(H200000442)被上调达60.4921倍;下调幅度最大的蛋白丝氨酸/半胱氨酸抑制酶(H200006177)被下调6.29倍。

采用GO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对应的多为炎症因子蛋白、凋亡蛋白、细胞外基质蛋白、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等。

其中与炎症相关的的蛋白有47个,如TNF、IL8、CXCL3、CCL8、CCL7、IFNK、IL-26、CCL28等。

随后的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对应的2014个蛋白,展示了一系列引起结核病发病的重要信号传导通路。

结论基因表达谱研究可为牛结核病发病机制及其诊断研究提供大量有益的生物学信息。

thp-1诱导实验原理

thp-1诱导实验原理

thp-1诱导实验原理
THP-1细胞诱导实验原理如下:
THP-1细胞是单核细胞系,通常用于模拟研究人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这些细胞可以被诱导分化为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如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

在具体的诱导分化实验中,THP-1细胞首先被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

这个过程中,细胞会发生形态变化和生长方式的改变,由悬浮式生长变成贴壁生长,由圆形变成不规则形态,体积进一步增大,细胞浆疏松,细胞核增大明显,可见大量明显细胞器,胞膜周围可见少量突起。

分化后的巨噬细胞可以被进一步诱导分化为M1型或M2型巨噬细胞。

M1型巨噬细胞主要通过脂多糖(LPS)和IFN-γ诱导,进一步发生M1型极化,释放出TNF-α、IL-6等细胞因子,这是经典的炎症模型。

而M2型巨噬细胞则通过IL-4、IL-13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进一步发生M2型极化,分泌TGF-β、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模拟炎症后期的组织修复和重建的过程。

以上就是THP-1细胞诱导实验的基本原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EGb761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表达的调节

EGb761LPS诱导THP-1细胞释放HMGB1蛋白表达的调节

(1)炎性因子检测组:T唧-1+EGb761(5099/mI)+LPS(199/m1)
(2)NF—rd3的活化检测组;THP-1+EGb761(5099/m1)+LPS(199/m1) (3)不同时间点HMGBl蛋白检测组:THP一1+LPS(1斗g/m1) (4)不同浓度EGb761对HMGBl影响检测组:THP.1+EGb761(5099/ml、100
学者却发现HMGBl蛋白是脓毒症的晚期介质,其中在大部分脓毒症患者中会 升高。HMGBl由激活的免疫细胞合成,可与TLR.2、TLR.4发生关联,从而启 动与LPS类似的炎症反应。HMGBl还会引起凝血因子和中性粒细胞的聚集, 与促炎细胞因子IL.1等相比,LPS刺激HMGBl的释放发生于相对较晚的阶段。 尽管HMGBl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升高,但是其对脓毒症的预后并没有预测意 义。向实验小鼠注射HMGBl是致命的,而用HMGBl抗体对内毒素和盲肠结 扎穿孔小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因此推断HMBGl可能是脓毒症治疗的新靶点。 中药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Ginkgobiloba,EGb761)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天 然活性物质,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糖苷类(24%)和菇烯内醋类(6%),EGb761 也是一类纯天然抗氧化剂,调节多种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抗炎、抗癌、抗衰老、抑 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活性。也有研究表明EGb761对早期炎症因子IL.113、
2.3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时间点HMGBl蛋白的表达 将稀释均匀的THP.1细胞培养于24孔板中每孔加入细胞悬浮液lml及
浓度为199/ml LPS诱导(均设3个重复孔)6h、12h、18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裂 解离心提取蛋白,在4℃一抗孵育过夜,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鼠 IgG(1:5000稀释)孵育,采用化学发光显色法,以目的条带和13-actin条带积分 光密度值的比值(IOD值)定为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THP-1基因敲除细胞系 ——免疫与炎症研究的利器

THP-1基因敲除细胞系 ——免疫与炎症研究的利器

THP-1基因敲除细胞系——免疫与炎症研究的利器THP-1细胞系是从一名患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1岁小男孩的外周血中分离得到的[1],自1980年建系以来,THP-1细胞被广泛用于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相关的机制、信号通路以及营养和药物运输等研究中。

相对于U937、HL-60、ML-2等白血病细胞系,THP-1更有类似人原代单核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包括细胞分化标记)。

相对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HP-1更易在实验室中培养和扩增,且具有更稳定的基因背景,不存在PBMC 的个体差异性问题,利于实验结果的重现[2]。

因此,THP-1是各大实验室常用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是研究免疫和炎症的理想工具。

THP-1的应用——巨噬细胞分化与炎症模型THP-1与人原代单核细胞都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M1和M2,并释放相应的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M1极化:THP-1可被佛波酯(PMA)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并且可再通过脂多糖(LPS)和IFN-γ诱导M1极化,释放出TNF-α、IL-6等细胞因子,这是典型的炎症模型。

●巨噬细胞M2极化:通过IL-4 、IL-13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可实现M2极化,分泌TGF-β、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子,这与炎症后期的组织修复和重建的过程类似。

●粥样硬化慢性炎症模型: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作用下,巨噬细胞可进一步形成泡沫细胞,这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是一种慢性炎症模型。

THP-1与CRISPR/Cas9技术相结合,有助于免疫和炎症的疾病研究THP-1是一种近四倍体的悬浮细胞,常规的基因编辑方法在THP-1中阳性率很低。

由于CRISPR/Cas9易于构建、效率较高和在人细胞中的毒性较低,在基因编辑应用中备受青睐。

使用CRISPR/Cas9构建THP-1基因敲除模型,发现与巨噬细胞清除病原体的关键基因巨噬细胞的吞噬体酸化是其清除病原体的必需步骤,吞噬体酸化与巨噬细胞的代谢以及营养物质转运息息相关,而代谢物的转运与溶质运载蛋白(SLC)密不可分。

thp-1细胞的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thp-1细胞的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HP-1细胞是一种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广泛应用于免疫学、血液学和肿瘤学研究。

THP-1细胞的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培养方法:
1.培养基: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的RPMI 1640培养基,
确保无菌且不含抗生素。

2.细胞接种:以每孔1×10^5个细胞接种到96孔板,在37℃、
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3.培养时间:通常情况下,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根据细胞生
长情况决定传代时间。

4.细胞传代:当细胞达到80%-90%汇合时,使用0.25%胰蛋白酶
和0.02% EDTA溶液进行消化,并按照1:3-1:5的比例传代。

5.细胞冻存:当细胞达到80%-90%汇合时,使用细胞冻存液进行
冻存,并置于-80℃冰箱中保存。

二、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确保所有操作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防止污染。

2.细胞密度:注意控制细胞密度,避免细胞过度堆积导致生长状态
恶化。

3.培养液更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保持营养充足,防止有害代谢
产物积累。

4.避免刺激: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细胞产生机械性或化学性
刺激。

5.观察记录:定期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实验数据,以便分析和
总结。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蔡 鑫1,唐 芳2,马武开2,兰维娅2,蒋 总1,樊 梅1,金泽旭1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预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获得的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活性成分74种,作用于217个靶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靶点4329个,从而获得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146个。

GO分析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脂筏、膜微区、核受体活性,及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等方面。

KEGG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等。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的方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黄芪桂枝五物汤;网络药理学;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21.02.008On the Mechanism of Huangqi Guizhi Wuwu Tang(黄芪桂枝五物汤)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CAI Xin,TANG Fang,MA Wu-kai,LAN Wei-ya,JIANG Zong,FAN Mei,JIN Ze-xu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Huangqi Guizhi Wuwu Tang(HGWT,黄芪桂枝五物汤)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Database TCMSP was used to search and screen the active components and targets of HGWT.GeneCards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targe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and the active components target net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constructed.The obtained target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database STRING to construct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and the target genes were enriched by GO and KEGG.Results:A total of 74 active components of HGWT were selected,which acted on 217 targets and 4329 target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thus 146 common targets of drugs and diseases were obtained.GO analysis involved the response to lipopolysaccharide,bacteria derived molecules,lipid rafts,membrane microdomains,nuclear receptor activity and steroid hormone receptor activity.KEGG is mainly enriched in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tumor necrosis factor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leukin-17 signaling pathway.Conclusion:HGWT can treat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multi-component,multi-target and multi-channel. 【Keywords】 arthritis,rheumatoid;Huangqi Guizhi Wuwu Tang(黄芪桂枝五物汤);network pharmaco-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7YFC1703904);贵州省中医药(民族医药)治疗风湿病医学平台建设(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07)作者单位: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通信作者:唐芳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32号,64550932@qq.com,136****0249logy;signal pathway;mechanism of action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症及关节外病变,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影响[1]。

thp-1诱导向m1极化实验步骤

thp-1诱导向m1极化实验步骤

thp-1诱导向m1极化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可以有效诱导THP-1细胞向M1巨噬细胞极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THP-1细胞的培养、诱导向M1巨噬细胞极化的步骤,以及相关的实验控制。

该实验步骤包括培养条件的设定、细胞处理、细胞相关试验和数据分析。

1. THP-1细胞培养- THP-1细胞的培养基为RPMI 1640,加入10%胎牛血清(FBS)和1%青霉素/链霉素。

细胞在37°C下的5% CO2培养箱中培养。

- 每两天检查细胞的状态,当细胞密度达到70-80%时,进行细胞的传代。

- 将细胞用无菌的PBS洗涤,并加入培养基中,用细胞刮板轻轻离心,混匀细胞悬液。

- 取部分细胞悬液加入计数板中,用显微镜和血细胞计数室统计细胞数目。

- 根据需要的细胞数目,离心收集细胞,以2000 rpm离心5分钟。

- 用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所需浓度。

2. THP-1细胞诱导向M1巨噬细胞极化- 将THP-1细胞按照所需密度加入6孔板或96孔板中,每个孔中细胞数目相同。

- 对于M1极化,可以使用LPS(脂多糖)和IFN-γ(干扰素-γ)进行处理。

根据实验需要的浓度添加适量的LPS和IFN-γ到细胞培养基中。

- 将孔盖好,将细胞培养在37°C的CO2培养箱中。

- 根据实验设计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处理。

- 在处理完毕后,可根据不同实验的需求收集细胞进行下一步的实验处理。

3. 细胞相关试验- 可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RT-PCR等手段来检测M1巨噬细胞的特征标记物,如iNOS(一氧化氮合酶)、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等。

- 对于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先用PBS洗涤细胞,然后用4% paraformaldehyde固定细胞,再用0.1% Triton X-100进行渗透处理。

随后,使用适当的抗体与细胞进行孵育,进行特定标记物的检测。

- 对于Western blot实验,收集细胞后,细胞裂解并进行蛋白质浓度测定。

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和CD11b的表达

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和CD11b的表达

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表面标志物CD14和CD11b的表达李晓琴;陈利荣【摘要】目的考察豆蔻佛波醇乙酯(PMA)对体外培养的原单核细胞THP-1的分化诱导条件. 方法首先用PMA梯度剂量(0,25,50,100,200,400 ng/ml)作用于THP-1细胞24h,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再分别采用0,10,50 ng/ml PMA体外刺激THP-1细胞24h、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11b、CD14. 结果梯度PMA剂量(0-100 ng/ml)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P>0.05).10 ng/ml、50 ng/ml PMA处理后,CD11b、CD14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有显著上调(与0 ng/ml相比,P<0.05). 结论 10 ng/ml PMA能够诱导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为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模型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9)009【总页数】4页(P1051-1054)【关键词】PMA;THP-1细胞;CD14;CD11b【作者】李晓琴;陈利荣【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医学检验系,汾阳032200;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医学检验系,汾阳03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巨噬细胞(macrophage)是一类由血液中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固有免疫细胞[1],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具有吞噬、抗原提呈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的功能,在炎症、防御、修复、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关键因素[2]。

在激活和平衡宿主免疫系统的促炎和抑炎途径中,巨噬细胞发挥着核心作用[3]。

但是由于细胞数量少,分离过程较复杂,因此多用豆蔻佛波醇乙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而来的THP-1-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巨噬细胞功能的体外细胞模型[1],因在某些方面可替代人血液及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成为目前最常用的巨噬细胞模型之一[4]。

细胞lps模型 操作方法

细胞lps模型 操作方法

细胞lps模型操作方法细胞LPS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外毒素(Lipopolysaccharide,简称LPS)激活细胞的模型。

LPS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结构,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毒性,能够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

通过建立细胞LPS模型,可以模拟体内炎症反应,并用于探索炎症反应的机制、评估药物的抗炎活性等。

下面详细介绍细胞LPS模型的操作方法。

1. 细胞培养:在开始操作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细胞系,如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THP-1(人单核细胞)、HEK293(人胚肾细胞)等。

将细胞解冻后,进行离心、洗涤等操作,最后用适当的培养基将细胞悬浮于培养皿中,放入37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密度适合的时候。

2. 细胞处理:将培养好的细胞重新分装至新的培养皿中,用含有LPS的培养基处理细胞。

LPS的浓度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来确定,通常是以微克/毫升为单位。

控制组可以使用不含LPS的培养基处理。

3. 处理时间和剂量:细胞处理的时间和剂量是关键。

一般来说,细胞培养后24-48小时才会达到处理的平衡状态。

LPS处理的剂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来确定,一般是通过分组设置不同浓度的LPS进行处理,然后检测相关指标的变化。

4. 炎症反应检测:细胞LPS模型的研究重点是观察炎症反应的变化。

可以通过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进行检测,例如:a) 引发炎症反应的介质释放:通过ELISA或酶活性检测等方法,测定诸如炎症因子(如TNF-α、IL-6等)等介质在培养基中的释放情况。

b) 基因表达变化:通过qPCR等方法,检测相关基因(如炎症因子基因等)的表达变化。

c) 各种酶的活性变化: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可以通过测定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来评估。

d)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等方法:可以检测特定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5. 数据分析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讨论。

通常使用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图表,计算相关的统计学指标(如均值、标准差等),并进行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多西环素诱导单核细胞系THP-1凋亡的实验研究

多西环素诱导单核细胞系THP-1凋亡的实验研究
维普资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a t h o p h y s i o l 哑
垫( ) ; 堕 二 璺

l 1 9 5・
[ 文章编号 ] 1 0 0 0— 4 7 1 8 ( 2 0 0 7 ) 0 6—1 1 9 5— 0 4
( Z h o n g s h a n 胁 C h i n a ; I n s t i t u t e fO o p  ̄ C e n t e r , S u n Y a t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O p h t h a l m o /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0 6 0 , m o Z o s y, X i a m e n U i ̄r n s t i y , X i a m e n 3 6 1 0 0 5 ,C hi n a .E— ma i l : z u g u o l @y a h o o . c o m)

1 细胞早期凋亡 , 末 端脱 氧核苷酸转移酶介 导 的 d U T P缺 口末端标 记 ( T U N E L ) 检测 T H P一1 细胞 晚期 凋亡 。结
果: 随着 多西环素浓度增高 , T H P一1细胞收缩变圆 , 细胞 间距增宽 乃至完 全分离 , 死亡 、 崩解 的 T HP一1细 胞逐渐
M ETHODS:Af l  ̄ r d i f e r e n t i a t d e b y P MA ,T HP—l c e l l s w e r e t r e a t d e w i t h d o x y c y c l i n e a t d i f e r e n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r a n g i n g f r o m z e r o t o 8 0 mg / L .T he mo r p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n g e s o f THP—l el c s w e r e o b s e r v d e u n d e r l i g h t mi c r o s c o p e .MTr a s s a y w e r e u s e d t o e x a mi n e he t e f e c t s o f d o x y c y c l i n e o n p r o l i f e at r i o n o f THP—l c e l s .A p o p t o i t c T HP —l c e l s we r e me a s u r e d b y A n .

SP110基因过表达对THP-1细胞体外抗结核杆菌作用的研究

SP110基因过表达对THP-1细胞体外抗结核杆菌作用的研究

第42卷第1期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Vol.42No.1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并由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入侵机体多个脏器,以肺最为常见。

据调查,全世界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人口因机体感染结核杆菌而失去生命[1]。

虽然目前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2],但是治疗的过程比较漫长,由于一部分人的依从性较差,未能规律地坚持服用药物,再加上人口的流动,对结核病的治疗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随着结核分枝杆菌的不断进化,出现了多重耐药的问题,这无疑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又一个难题;所以寻找新的突破口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2000年学者在小鼠模型中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超易感区域(sst1)[3]。

2005年有学者应用转基因技术,通过进一步研究,从sst1区段解离出细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Ipr1),结果发现其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活性,进而增强巨噬细胞抗结核杆菌的能力[4]。

巨噬细胞是细菌入侵时先天免疫防御的最前沿,为第一道防线,其抑制和消除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决定了患者最初是否被感染。

巨噬细胞有多种路径抵抗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如:限制病原体对必需营养素铁、脂肪酸、氨基酸等吸收,或通过诱导自噬和胞吞作用来清除病原体[5]。

与小鼠Ipr1基因高度同源的为人SP110b基因(41%同源性),在结核感染过程中SP110b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活性,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下调和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从而抑制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死亡,使巨噬细胞由死亡转为凋亡[6]。

而巨噬细胞的凋亡可以携带细胞内的结核杆菌一起彻底毁灭,这无疑是消除机体结核杆菌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学者们发现小鼠核体蛋白(SP110)的过表达上调凋亡途径,并能增强宿主抗结核杆菌免疫反应;小鼠SP110的过表达增强了宿主体内及体外抗毒性牛型结核菌能力[7-8]。

那么人类SP110基因过表达是否同样能增强机体抗结核杆菌的能力?SP110基因过表达对THP-1细胞体外抗结核杆菌作用的研究贾鹏霞1,2刘丙雨1,2李新月1,2张万江1程江1,2吴江东1马雅静1,2(1.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地方病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2;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新疆石河子,832008)【摘要】目的:观察SP110基因过表达对人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生长状态的影响,探讨SP110基因过表达对THP-1体外杀伤结核分枝杆菌H37Ra作用的影响。

S5a诱导THP--1细胞分化的胞内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S5a诱导THP--1细胞分化的胞内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S5a诱导THP--1细胞分化的胞内机制研究的开题报

研究背景:
THP-1衍生自人单个髓细胞,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白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学等领域的人类白血病细胞系。

S5a是一种蛋白酶体的底物识别亚基,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过程密切相关。

无论在正常与病理情况下,S5a均参与维持蛋白质稳态的平衡。

先前的研究表明S5a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机能,S5a下调对于细胞分化是必要的,并且S5a的下调会促进THP-1细胞分化的发生。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介导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调节机制。

研究目的:
研究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调节机制,阐明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和分子机制。

研究内容:
1. 确定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2. 研究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神经递质作用。

3. 阐明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分子机制。

4. 探索S5a参与THP-1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通路。

研究方法:
1.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5a蛋白在分化前后的表达变化。

2.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S5a在分化前后的定位变化。

3. RNAi方法下调S5a在THP-1细胞中的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4. 采用PMA, LPS, IL-4等诱导剂诱导THP-1细胞分化,并研究S5a在其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意义和价值:
本研究将探明S5a在THP-1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为深入研究蛋白酶体参与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探索新的分化治疗及药物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脂多糖染毒小鼠稳定内参基因的筛选

脂多糖染毒小鼠稳定内参基因的筛选

脂多糖染毒小鼠稳定内参基因的筛选周鸿淼;岳华;汤承;吴巧【摘要】本研究旨在筛选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染毒小鼠的理想内参基因.试验以健康小鼠肝脏和LPS染毒后3、6、12、18h的小鼠肝脏为研究对象,荧光定量RT-PCR评价YWHAZ、HPR T1、PPIA、ACTB和18S rRNA 5个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并用geNorm软件分析其表达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除18S rRNA 在LPS染毒时不能稳定表达外,其余4个内参基因在健康小鼠肝脏和LPS染毒小鼠肝脏中均能稳定表达,其中PPIA和YWHAZ的表达最稳定.本试验结果为荧光定量RT-PCR研究LPS与小鼠相互作用时rnRNA表达水平提供了依据.【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3(040)010【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内参基因;荧光定量RT-PCR;小鼠;脂多糖【作者】周鸿淼;岳华;汤承;吴巧【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荧光定量 RT-PCR(qRT-PCR)已成为一个强大的基因定量检测工具(Wong 等,2005),广泛用于基因表达和转录组分析(Gachon等,2004)。

在qRT-PCR过程中,由于不同样本在RNA的产量、质量及反转录效率上可能存在差别,影响其可比性(Huggett等,2005),因此,常用在细胞和组织中能稳定表达的宿主基因作为内参,对qRT-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和标准化(Udvardi等,2008),内参基因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GAPDH、ACTB、18S rRNA等(董晓丽等,2009)。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内参基因在不同动物、同种动物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组织或细胞及不同试验条件下可能会发生很大变化(Radonic 等,2004),如巨噬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骆驼痘病毒、SARS冠状病毒和黄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分别为PPIA、GAPDH、L13、TBP 和TBP (Radonic等,2005);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和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最为稳定的内参基因则是PPIA(Watson等,2007)。

THP-1细胞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检测、分选及鉴定

THP-1细胞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检测、分选及鉴定

THP-1细胞系白血病干细胞的检测、分选及鉴定王颖超;冯磊;殷楚云;魏永纬;马丽娜;王春美;盛光耀【摘要】Aim:To explore whether the 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THP-1 cell line contains leukemia stemrncells ( LSCs ) or not,and to compare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between LSCs and non-LSCs. Methods: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ercentage of LSCs( CD34+ CD38- cell ) in THP-1 , and then the cell cycle of LSCs and non-LSCs was compared.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s ( ABCG2, ABCB1 ) and apoptosis gene ( Bcl-2, Bax ) were examined by 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 in two subpopulations. NOD/SCID mice were injected with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 of THP-1 ,and the incidence of leukemia was compared. Results:LSCs almost accounted for ( 0.12 ±0. 06 )% of viable cells in T HP-1, most of which were in rest stage, and the G0/G1 phase cells accounted for ( 94. 03 ± 1. 61 )% . While theS/G2/M phase cells in non-LSCs accounted for ( 56. 58 ± 1. 59 )% . The mRNA expressions of ABCG2, ABCB1 and Bcl-2 in LSC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LSCs ( t = 20.725 ,22. 179 ,13. 707 ,P <0. 001 ). Although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subpopulations in Bax expression( t = 1. 635 ,P = 0. 071 ); Bcl-2/Bax value in LSC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LSCs ( t = 10. 781 ,P < 0.001 ). The systemic disseminated leukemia model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by injecting 1 × 103 LSCs in 4 weeks after injection. Non-LSCs requires at least 1 × 106 to establish tumor model. Conclusions:The THP-1 cell line containsLSCs, and the proportion of LSCs is low. Most LSCs stay quiescent and have biological property of stem cells as well as strong tumorigenic property, and they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umor resistance and recurrence.%目的:探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株中是否存在白血病干细胞(LSCs),并比较该LSCs与非LSCs亚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HP-1细胞中LSCs(CD34+CD38-细胞)的比例并分析LSCs与非LSCs的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种细胞中ABCG2、ABCB1耐药基因和Bcl-2、Bax凋亡基因的表达.将分选的LSCs移植到NOD/SCID小鼠,观察其致瘤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存在CD34+CD38-的LSCs,比例为(0.12±0.06)%.大部分的LSCs 处于细胞静止期,G0/G1期比例达(94.03±1.61)%; 非LSCs增殖期细胞比例相对较高,S/G2/M期细胞比例为(56.58±1.5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SCs中ABCG2、ABCB1及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非LSCs (t=20.725、22.179、13.707,P<0.001),Bax在两亚群的表达无差异(t=1.635,P=0.071),但是LSCs Bcl-2/Bax比值高于非LSCs (t=10.781,P<0.001).1×103 数量的LSCs可在4周后形成典型的NOD/SCID小鼠白血病浸润模型,未分选的THP-1细胞至少需要1×106才能成瘤.结论:THP-1细胞株中存在LSCs,这群细胞比例低,大部分处于静止期,具有干细胞生物学活性及体内致瘤性,可能与白血病的耐药和复发有关.【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3(048)002【总页数】4页(P210-213)【关键词】THP-1细胞;白血病干细胞;ABC转运体;NOD/SCID小鼠【作者】王颖超;冯磊;殷楚云;魏永纬;马丽娜;王春美;盛光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1],其中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治疗难度较大(除隐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虽然目前完全缓解率显著提高[2],但耐药和复发仍然非常普遍,长期生存率更低[3]。

LPS对THP-1细胞sCD14和mCD14表达的影响

LPS对THP-1细胞sCD14和mCD14表达的影响

LPS对THP-1细胞sCD14和mCD14表达的影响张颖;王金文;李向阳【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4(043)001【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THP-1细胞(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不同时间对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和膜CD14(Membrane CD14,mCD14)表达的影响及sCD14、mCD14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LPS(0、0.1、1.0、10、50ng/ml)刺激经佛波酯(PMA)诱导的THP-1细胞不同时间(0.5、1、3、5、8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D14的量,流式细胞术检测mCD14的量.结果 LPS浓度为0ng/ml时,sCD14的表达与时间呈正相关(r=0.915,P=0.029),8h达最高值(1044.39±12.21 pg/ml),mCD14的表达与时间呈正相关(r=0.945,P=0.015),8h达最高值(4.23%±2.1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sCD14的表达与mCD14的表达呈正相关(r=0.969,P=0.006);LPS浓度为0.1ng/ml时,随着时间的延长,sCD14的表达与mCD14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4,P=0.016);当LPS刺激细胞0.5h时,sCD14的表达与mCD14的表达呈负相关(r=-0.839,P=0.037);1h时,mCD14的表达与LPS浓度呈正相关(r=0.839,P=0.037),100ng/ml时达最高值(3.24%±1.95%).结论未经LPS刺激的THP-1细胞可以表达sCD14及mCD14;LPS的浓度及刺激细胞的时间促进sCD14和mCD14表达.【总页数】4页(P41-44)【作者】张颖;王金文;李向阳【作者单位】325000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63000 大庆油田总医院;325000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相关文献】1.LPS诱导下THP-1细胞基因表达内参基因的筛选 [J], 梁俊红;曹锡梅;万东方;张潮;郭大玮2.非诺贝特通过上调PPARα抑制LPS诱导的THP-1细胞TLR4表达的实验研究[J], 王卫远;李俊芳;聂尚燕;刘曦;赵阳3.LBP、sCD14与LPS相互作用对巨噬细胞释放TNF-α的影响 [J], 张颖;舒旷怡;王金文;赵飞;刘洋;李向阳4.Lp(a)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表达和活性的影响 [J], 孙凯;周宪梁;李昭晖;孙莉;邹玉宝;惠汝太5.黄芪多糖对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2和IL-10的影响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荧光染色步骤

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荧光染色步骤

巨噬细胞极化免疫荧光染色步骤第一步:细胞培养需要将需要研究的巨噬细胞培养至适当的数量和状态。

常用的巨噬细胞株有RAW264.7和THP-1等。

细胞应保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并在37℃、5% CO2的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第二步:细胞处理接下来,可以对巨噬细胞进行不同的处理,以促使其极化成不同的亚型。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使用细胞因子、活化剂或抑制剂等。

例如,使用LPS(脂多糖)可以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经典激活型(M1型),而使用IL-4则可促使其极化为替代激活型(M2型)。

第三步:固定细胞待细胞处理完成后,需要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将巨噬细胞固定在培养皿中。

常用的固定剂有4%的乙醛或甲醛。

将固定剂加入培养皿中,覆盖细胞,并在室温下进行固定处理。

第四步:渗透处理在固定细胞之后,需要进行渗透处理,以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抗体能够更好地进入细胞内部。

常用的渗透剂有0.1% Triton X-100或0.5% Tween-20。

将渗透剂加入培养皿中,覆盖细胞,并在室温下进行渗透处理。

第五步:阻断非特异结合为了减少非特异性结合,需要使用适当的阻断液进行处理。

常用的阻断液有5%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或5%的羊血清。

将阻断液加入培养皿中,覆盖细胞,并在室温下进行阻断处理。

第六步:一抗染色在阻断处理完成后,可以使用特异性的一抗进行染色。

选择适当的一抗,如抗体CD68(巨噬细胞标记物)等,并将其加入培养皿中,覆盖细胞。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选择在室温下或4℃下进行一抗染色,一般需要孵育1-2小时。

第七步:洗涤一抗染色完成后,需要对细胞进行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一抗。

使用适当的洗涤缓冲液,如PBS(磷酸盐缓冲液)或TBST(含有Tween-20的三倍磷酸盐缓冲液),将其加入培养皿中,轻轻洗涤细胞数次。

第八步:二抗染色洗涤完成后,可以使用荧光标记的二抗进行染色。

选择与一抗相应的二抗,如荧光标记的抗鼠IgG二抗等,并将其加入培养皿中,覆盖细胞。

亲和磷酸蛋白组学——筛选LPS信号通路中调节蛋白的新方法

亲和磷酸蛋白组学——筛选LPS信号通路中调节蛋白的新方法

亲和磷酸蛋白组学——筛选LPS信号通路中调节蛋白的新方法邹志鹏;李煜生;陈娟;姜勇【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7)6【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亲和磷酸蛋白组学方法,发现脂多糖(LPS)刺激Thp-1巨噬细胞所诱导的磷酸化蛋白图谱的差异,以初步筛选LPS通路中的新信号分子.方法使用佛波酯刺激Thp-1单核细胞48 h使之分化成为成熟的巨噬细胞,静息48 h后,先后以等体积的培养基或100 ng/ml LPS刺激30min.采用PMAC富集磷酸化蛋白,经超滤除盐后进行二维凝胶电泳,比较对照组和LPS组的磷酸化蛋白图谱的差异并挑选部分斑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相对于对照组,LPS刺激的细胞(LPS组)中,29个磷酸化蛋白斑点在双向电泳图谱中表现出重复的差异.其中8个斑点发生了上调,并且新出现了7个斑点;10个发生了下调,并且消失了4个斑点.选择新出现或消失的蛋白斑点进行质谱测试,鉴定出其中4个,这些蛋白参与信号转导和宿主防御反应等,其中LPS刺激后,proteasome C2亚基的磷酸化显著上调,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符合,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而Z-DNA-binding protein 1的磷酸化尚未见诸报道,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结论亲和磷酸蛋白组学方法是筛选信号分子的有效策略,可以广泛应用于信号通路的系统性研究.【总页数】5页(P766-770)【作者】邹志鹏;李煜生;陈娟;姜勇【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细胞生物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57;R363.21【相关文献】1.亲和阵列-色谱联用筛选中药活性成分新方法:钓鱼法 [J], 陈波;刘玉军;李谭瑶;洪韫嘉2.应用亲和磷酸蛋白质组学筛选氧化应激重塑型LPS通路的侯选信号分子 [J], 邹志鹏;潘婷;李煜生;刘炜;朱振宇;姜勇3.褐环乳牛肝菌低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SlLP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J], 韩长志;林中阳4.调控磷酸化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沉默调节蛋白信号通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J], 黄洋;姜希娟;孙英新;甘家丽;黄培锋;曾妙;高青5.神经调节蛋白-1β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磷酸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信号通路的影响 [J], 陈林林;桂春;何飞连;戴朝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 刘明刚 , 男, 现 为 山西 医科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邮编 : 0 3 0 0 0 1 ) ; 朱
王磊. 星形 胶质 细胞在 神经 系统疾 病 中的作用 [ J ] . 生 物 技 术 通
报, 2 O 1 o ( 6 ) : 3 3 —3 6 .
Ve s s a l M , Du g a n i CB, So l o mo n DA, e t a g . Mi g h t a s t r o c y t e s p l a y a
Ca r d i o v a s c Ps y c h i a t r y Ne u r o l , 2 0 1 1, 2 O 1 1: 4 6 1 2 63 .
f o r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e p i l e p s y [ J ] . E p i l e p s y Re s , 2 0 0 9 , 8 5 ( 2 —3 ) :
a c t i v a t i o n f o l l o w i n g p i l o c a r p i n e —i n d u c e d s e i z u r e s i n r a t s [ J ] . E p i
l e p s i a, 2 0 0 8, 4 9 ( S up p l 2 ): 3 3—4 1 .
权、 孙美珍 , 工 作 于 山西 医科 大 学 第 一 临 床 医 学 院 ; 孙洋、 李伟 , 为 山西 医
科大学硕士研究生。 ( 收稿 日期 : 2 O l 3—0 6 —0 1 ) ( 本 文 编辑 郭 怀 印 )
r o l e i n ma i n t a i n i n g t h e s e i z u r e— p r o n e s t a t e ?E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 ] . B r a i n Re s ,
a f t e r t h e f i r s t l a t e p o s t t r a u ma t i c s e i z u r e  ̄ J ] . Ar c h P h y s Me d Re
h a bi l , 1 9 9 7, 7 8 ( 8 ): 8 3 5—8 4 0 .
口 口 中西 医结口 合心脑血管病 杂志 2 0 1 3年 1 O 月第 l 1 卷第 1 O期

Fr i e d ma n A ,Ka u f e r D ,He i n e ma n n U.Bl o o d— b r a i n b a r r i e r b r e a k d o wn — i n d u c i n g a s t r o c y t i c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No v e l t a r g e t s
2 0 0 5. 1 0 4 4( 2) 1 9 O一 1 9 6 .
L P S诱 导 下 THP一1细 胞基 因表 达 内参 基 因的 筛 选
梁 俊红 , 曹 锡悔 , 万东 方 , 张
关键 词 : 实时定量 P C R; 内参 基 因 ; 脂 多糖 ; 人 单核 白血 病 细 胞
中图分 类号 : R 5 4 1 . 4 R 2 5 6 . 2 文献 标识 码 : A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r L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 0 4 8 文章编号 : 1 6 7 2 —1 3 4 9 ( 2 0 1 3 ) 1 0 —1 2 4 7 — 0 3
1 42— 1 4 9 .
r 2 2 ] Ha l t i n e r AM, Te mk i n NR , Di k me n S S. Ri s k o f s e i z u r e r e c u r r e n c e
Sh a p i r o LA , W a n g L, Ri ba k CE.Ra p i d a s t r o c y t e a n d mi c r o g l i a l
r 2 1 ] Fr i e dma n AR, Ca c h e a u x LP, l v e ns S, e t a .El u c i d a t i n g t h e e o m—
p l e x i n t e r a c t i o n s b e t w e e n s t r e s s a n d e p i l e p t o g e n i c p a t h w a y s [ J ] .
潮, 郭 大玮
动 脉 粥样 硬 化 (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 A S ) 是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主要
病理基础 , 引 起 AS的病 因 很 复 杂 。巨 噬 细 胞 在 其 发 生 、 发 展 过 程 中有重要作用E x ] 。抑 制 巨 噬 细 胞 的炎 症 反 应 有 可 能 成 为 预 防和治 疗 A S的一 个重 要 的方 向。 已知人 单 核 白血 病 ( T HP一1 ) 细 胞 具 有单 核 细 胞 和 巨 噬 细 胞 的 功 能 和 生 理 学 特 性 , 被 广 泛 用 于
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 员会 细胞库 ( TC Hu一5 7 ) , 用含 1 O
F B S ( G i b c o 1 0 0 9 9—1 4 l , 购 自北 京 茂 建 ) 的R P MI 一1 6 4 0 ( Hy — c l o n e , S H3 0 8 0 9 . 0 1 B ) 培养基 , 3 7℃ ,5 C O2 的 细 胞 培 养 箱 培 养 。 稳定 培 养 传 2代 ~ 3代 后 给 予 I i p o p o I y s a c c h a r i d e ( L P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