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_语文丨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_语文丨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2023衡水中学下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在于农业。

中国传统节日也大多根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周代才叫“年”。

“载”“岁”“年”都是指谷作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

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

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另外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一天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还有重阳节在陕北也是正式收割的时刻……故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传统节日文化可以增强人与自然的交融,促进人与人的情感联系。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

岁时节日不仅在节期的选择上根源于自然界的征候,而且大都有为适应季节、气候、物候变化采取相应活动的节俗。

如清明万物复苏之期,人们户外踏青,感受大自然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重阳节时逢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远望,可在大自然里直抒胸臆。

同时,传统节日有着浓厚的人情味,几千年来已经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时机,有着协调、促进人际关系的功能。

在人情日渐冷漠的今日,传统节日无疑是“和谐人事”、沟通心灵的平台。

传统节日是民族生活中的典礼和仪式,是民族情感的激发器,其中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情理、报本观念,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抵制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河北衡水高一考试卷

河北衡水高一考试卷

河北衡水高一考试卷一、语文(共150分)(一)文言文阅读(3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5题。

(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0分)(具体句子略)2. 翻译下列句子。

(10分)(具体句子略)3. 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5分)4. 分析文中所表达的主旨。

(5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6-10题。

(现代文材料略)6.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7. 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5分)8. 分析文中某个段落的深层含义。

(5分)9. 评价文章的结构布局。

(5分)10. 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

(10分)(三)作文(90分)11.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90分)作文题目:《我眼中的家乡》二、数学(共150分)(一)选择题(40分)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具体选择题题目略)(二)填空题(30分)21-30题,每题3分,共30分。

(具体填空题题目略)(三)解答题(80分)31-40题,每题分值不同,共80分。

(具体解答题题目略)三、英语(共150分)(一)听力(30分)1-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具体听力题目略)(二)阅读理解(40分)21-40题,每题2分,共40分。

(具体阅读理解题目略)(三)完形填空(20分)41-50题,每题1分,共20分。

(具体完形填空题目略)(四)语法填空(20分)51-60题,每题1分,共20分。

(具体语法填空题目略)(五)书面表达(40分)61题,40分。

书面表达题目:《我的高中生活》四、综合科目(共300分)(一)物理(100分)1. 选择题(40分)2. 实验题(30分)3. 计算题(30分)(二)化学(100分)1. 选择题(40分)2. 实验题(30分)3. 计算题(30分)(三)生物(100分)1. 选择题(40分)2. 实验题(30分)3. 简答题(30分)考试结束,请同学们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有序交卷。

衡水金卷 2024届高三年级4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 2024届高三年级4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

衡水金卷2024届高三年级4月份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

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

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

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

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

这些看法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在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中,盖天说最早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

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

《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

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

天穹绕本身的一今极点旋转,就像车轱辘绕轴旋转一样。

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

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

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

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合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

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

《周髀算经》说天穹与大地的中央都比四周高六万里,天与地相距八万里,可见天的曲率与地的曲率相同。

河北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9月联考(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衡水中学2022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卷(新高考)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发展经济学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或摆脱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现代化的背景下,从现代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子学科。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主流发展经济学是结构主义。

当时发展经济学家的目标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成发达国家。

他们认为,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高是因为他们有当时先进的资本密集型大工业,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是因为以农业或自然资源产业为主,两者产业结构不同。

这一说法似乎有理。

因此,当时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依靠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病,直接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大产业。

“斯大林模式”就是这一特点。

实际上,二战后拉美、非洲、南亚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框架都一样,即通过政府的直接干预,动员资源、配置资源,以发展现代化的先进产业。

这种政策框架,通常能在开始时带来五至十年由投资拉动的快速经济增长,等这些产业建立以后,就陷入停滞状态,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未缩小,反而拉大。

换而言之,按照发展经济学“第一版”——“结构主义”制定的政策是失败的。

到了80年代,发展经济学进入第二版:“新自由主义”。

当时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单纯靠政府干预,很容易建立理论模型证明,不仅会导致资源错配,效率低下,不能有效增加国民财富,也会创造租金,导致寻租而生腐败和贪污,拉大收入分配差距。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及答案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素养提升模拟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仅因为建筑和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因为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和空间。

在中国文学中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历史上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描写亭台楼阁的诗文和辞赋。

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

历代文学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古建筑的文献有诗词、曲赋、游记、题记等。

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在文学的体裁、题材、手法或是风格和意境上,都丰富多彩,不仅在艺术水平上,而且在建筑论述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诗经》有许多关于建筑的篇章,《诗·小雅》有一篇歌颂周王宫室落成的诗《斯干》,诗中写道:“如跂斯翼,如矢斯翼,如矢斯棘。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意思是说宫室建筑的势态好像人抬起脚跟望远那样高峻,又有的像箭羽那样周正挺括,屋顶四角如飞鸟展翅,像鸟那祥飞翔。

这些描写已成为人们认识远古时期中国建筑形式的原型。

有许多可以列入建筑专业文献的文学作品,但凡楼堂、宫室、馆阁、亭台等建筑完工,多有碑铭、题记、诗词或辞赋记载,后代的文人墨客赞颂或追思的作品也会流传下来。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千古绝唱。

北京人民大会堂大报告厅顶棚的设计就受到《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启发。

《红楼梦》可以称之为“建筑文学”,一种根据建筑演绎的文学,而同时也呈现了一种“文学建筑”,文学生成的建筑。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描述,激起了多少文人墨客和建筑师的遐想,他们努力从书中去寻找被历史淹没了的建筑,并试图去重建作者虚构的“大观园”。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四)(含答案)

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语文模拟练习(四)(含答案)

高三年级模拟考试(四)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海派文化新论》这本书的绪论和目录,完成下面小题。

绪论①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区域的现代性城市文化类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

它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主体性的文化发展立场,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而形成。

关于海派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原有的争议和贬损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基本失去了生存的历史语境。

②本书谓之“新论”,一方面是因为书中各个章节关于海派文化某个领域的专门论述都有新的深化和拓展,表现在论述的史料文献、研究视角、论述过程、研究结论等各个方面。

更为重要的考虑是我们研究的是新时代语境之下的海派文化,在概念的选择上与近代的海派文化有比较明晰的区分。

新时代的时间跨度,宽泛一点可以指改革开放以来。

在新时代的语境之中,海派文化存续和发展的定位与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2017年首次以上海市委、市政府文件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种形态区分之后,海派文化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担当。

因此,本书尽管依旧采取原有海派文化的形态划分,但在每一种具体文化形态的研究中,都融进了新时代视角的重新审视,在传承城市文脉和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努力提炼新时代海派文化的精神特质,这可能是新论之“新”更为看重的一个方面。

③理解新时代海派文化之于上海的价值与意义,我们需要建立综合立体的时空维度。

④一是历史的维度。

新时代的海派文化在城市文脉的传承上有很多近代海派文化的文化基因,比如近代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上海城市空间、文艺形态、文化设施、名人名作等都为新时代海派文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新时代的海派文化不是历史虚无的文化断裂,而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衡水市202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衡水市202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衡水市2023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宋代书法“尚意”思想的特征之一,是在书法艺术的形与神、法与意的关系上,更加重视和突出神与意的审美地位和意义。

这表现为轻形似、卑法度,提倡“即兴”“无意”的挥写,反对刻意求工;主张“意造”“观韵”“真趣”,追求一种字外有字、笔简意丰、率真自然、潇散简远的艺术境界。

这就使书法的点画线条及结体造型体现出更多的主观意味和情感价值。

苏轼旗帜鲜明地提出“意造”的主张:“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所谓“意造”“点画信手”即是强调主体情感表现要超越形式和法度,以意役法,以意生法,意即是法,它使书法艺术超越了以形写神的阶段,而走向以神写形、以神造形的境界。

鉴于此,苏轼对唐代“尚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书法态度冷漠,而对中、晚唐和五代期间敢于冲破法度束缚,富有创新和个性的书法家却给予了高度评价:“颜鲁公雄秀独出,一变古法……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杨公凝式,笔迹雄杰……可谓书之豪杰,不为世所汩没者。

”黄山谷论书,则突出强调“韵”字。

“书画以韵为主”,“工拙要须其韵胜耳”。

黄庭坚“韵”的含义,可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他沿续了晋代人物品评的“韵”意,采取“伯乐相马”的方法,遗其玄黄牡牝,直取风韵精神,超越人的形体美,看出其内心世界的心灵意趣。

另一种解释是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与王偁讨论黄“书画以韵为主”时提出的“有余意之谓韵”的见解。

这个“余意”,即是要求书法要字外有字,通过艺术点画线条的结构组合形式,见出主体的内在世界来。

这不仅要有音乐的美、节奏的美,更要有主体创造的意趣美。

米芾论书,则特别注重一个“趣”字。

“学书须得趣……乃入妙”,“要之皆一戏,不当问工拙,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米芾的“趣”,是个更加内在的偏向主体性灵与意趣的东西,它带有“游”“玩”“戏”的特点。

河北省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不但表现在文艺作品中如此,世界观的总倾向表现在一个文艺作家身上也是如此。

它不是几句抽象的口号教条所能表现出的,要看他的具体的一言一行。

一个作家总有一种倾向,这种倾向是他毕生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时代风尚所形成的。

它总是思想和情感交融的统一体,形成他的人格的核心。

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文艺的“风格就是人格”。

例如就人格来说,“忠君爱国”这个抽象概念可以应用到屈原、杜甫、岳飞、文天祥和无数其他英雄人物身上,但是显不出这些大诗人各自的具体情况和彼此之间的差异,也就不能作为评价他们的文艺作品的可靠依据。

在西方,“人道主义”这一抽象概念也是如此。

文艺复兴时代,法国革命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乃至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都宣扬或者肯定过人道主义,但是具体的内容意义各不相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文艺领域里反对教条和公式化、概念化,反对用概念性思想来指导、约束甚至吞并具体的形象思维。

文艺作品要有理,理不是概念而是事物的本质或客观形势本身发展的倾向。

还应指出,文艺不但要有理,而且要有情,情理交融的统一体才形成人格,才形成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

这种情理交融的统一体就是黑格尔所说的“情致”。

别林斯基在他的文艺论文里也发挥了黑格尔关于“情致”的学说。

近年来苏联美学界和文艺批评界有片面强调理性而蔑视情感的倾向,我们也跟着他们走,有时甚至超过他们,这是应该纠正的偏差。

提“倾向性”似比提“思想性”较妥,因为在决定倾向之中,情感有时还比思想起更大的作用。

最显著的例子是音乐。

“四人帮”肆虐时曾掀起过对“无标题音乐”的批判,因为据说“无标题”就是否定思想性。

对此,德国伟大音乐家休曼的话是很好的驳斥:批评家们老是想知道音乐家们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他们对所谈的问题往往十分没有懂得一分;将来会有那么一天,人们不再追问我们神圣的乐曲背后隐喻着什么意义;你且先把五度音程辨认清楚吧,别再来干扰我们的安宁!隐喻的“意义”便是“思想”。

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衡水金卷2025届高三年级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为了在有限的面积内构建富于变化的风景,苏州古典园林在布局上,采取了划分景区和空间的办法。

规模较大的园林把全园划分为若干区,各区都有风景主题和特色,这是我国古典园林创造丰富园景和扩大空间感的基本手法之一,不仅苏州古典园林如此,帝王苑囿如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也莫不如此。

不过景区的划分宜主次分明,曲折、开朗配合,使之富有变化和对比,既丰富又不琐碎。

由于一般山池所占面积较大,如把主要山池所在的一区作为全园的主要景区,再在周围配以若干次要景区,就不难达到上述效果,现存苏州各园基本上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苏州许多园林又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因为曲折的布局可以增加园景的深度,避免一览无余的弊病。

自然式山水风景园必然产生不规则的平面,山池、道路、走廊、云墙等,蟠曲迂回,也利于造成曲折的布局。

为了增加园景深度,多数园林的入口处设有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视线,使人隐约看到一角园景,然后几经盘绕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

园内空间一环扣一环,庭院一层深一层,这都是在总平面布置中求其深度感的办法。

空间互相穿插贯通是增加园景深度和层次的重要手段。

相邻空间之间成半隔半开状态,使房屋、山林相互衬托,互为“借景”,可以形成丰富的层次。

拙政园中部和留园中部都是层次深远的良好例子,前者空间多开而少隔,后者以庭院为主,少开而多隔,形成两种不同的效果。

墙边院角,用走廊划出小院,疏点树石,或透过门洞、窗洞看到芭蕉、竹丛、树木、湖石,都是增加深度和层次的常用手法。

屋后、山后用高树、竹林、楼阁等穿插其间作为背景,使房屋山林向上层层推远,可以造成景外有景的印象。

留园中部从涵碧山房前西望土山,在树石亭廊后面还有枫林作背景,层次重叠高远;而由此北望,虽是园中主景,但山后别无他物衬托,因此景色浅近而少层次。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学科素养检测(二调)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66分)(一)文言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初,帝好文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并待制鸿都门①下。

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势之徒置其间,喜陈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久不亲行郊庙之礼②。

会诏群臣各陈政要,蔡邕上封事曰:“夫迎气五郊,清庙祭祀,养老辟雍③,皆帝者之大业也。

而有司数以种种废阙不行,忘礼敬之大,拘信小故,以亏大典。

自今斋制宜如故典,庶答风霆、灾妖之异。

又,古者取士必使诸侯岁.贡,孝武之世,郡举孝廉,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

汉之得人,数路而已。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治政,未有其能。

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为教化取士之本。

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而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

臣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治民及在州郡。

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文武之道,所宜从之。

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固当志其大者。

”书奏,帝乃亲迎气北郊及行辟雍之礼。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材料二:呜呼!世愈移而士趋日异,亦恶知其所归哉!灵帝好文学之士,能为文赋者,待制鸿都门下,乐松等以显,而蔡邕露章④谓其“游意篇章,聊代博弈”。

衡水高一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衡水高一测试题及答案语文

衡水高一测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踌躇(chóu)黝黑(yǒu)B. 恣意(zì)缄默(jiān)蹊跷(qī)C. 剽悍(piāo)缱绻(quǎn)蹒跚(pán)D. 饕餮(tāo)缱绻(qiǎn)剽窃(piào)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颇为独到,真是别出心裁。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

C.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用词考究,真是妙笔生花。

D. 她的歌声婉转悠扬,让人如痴如醉,真是余音绕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观点新颖,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填空题4.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对海而唱。

”(《观沧海》曹操)(2)“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渊明)(3)“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5.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写合适的成语。

(1)面对困难,他________,毫不退缩。

(2)他________,对工作一丝不苟,深受领导的赏识。

三、阅读理解6.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品质?(3)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四、作文7. 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反映出作者的个性和追求。

答案:1. C2. B3. C4. (1)东临碣石(2)采菊东篱下(3)春蚕到死丝方尽5. (1)勇往直前(2)一丝不苟6. (1)文章主要讲述了……(根据文章内容填写)(2)“他”具有……(根据文章内容填写)(3)文章启示我们……(根据文章内容填写)7. 作文部分需根据个人情况创作,此处不提供具体内容。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不知道走了多久,父亲回过头来:“你走前面,风向变了,我在后面挡一挡。”罗冠换到前面,父亲说:“走吧。雨再大,总会停的,路再远,总能走完。”
5. 王刚同学在了解到三迭叙事的相关知识后,在大型考试中采用了这种手法写记叙文,在文中设计了三次道歉,一、二次道歉被拒后还分别插入了“向人问计”“托人说和”两个“横云断岭”的叙事片段。本以为会一鸣惊人,孰料只得了45分。假如你是老师,如何帮助王刚解开心结?
【答案】1. A 2. C 3. C
4. 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贵族身份上相同的,但是身世处境上却不同;两人都极富才情,但是个性特征却不同;两人年龄相似,但是对人接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路面上的积水白茫茫一片,一会儿流向东,一会儿流向西,罗冠和父亲像两只跛脚鸭子,蹬着水缓慢前行。“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去吧。”罗冠几次要脱口而出,都被父亲的表情阻挡在门外。
罗冠心里说,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知道。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上学,而他又遇到了那样的事,他实在是太难了。
漫天的雨幕里,只有两个小黑点,像大逗号领着小逗号,在大地这张巨大的黄纸上点染行。时大时小的雨声,酷似罗家父子时深时浅的脚步,踩在1996年的希望里。
C. 三迭式叙事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二元对立关系的强弱与对立的双方矛盾是否不可调和有关。
D. 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的设对方法包括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和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迭式叙事与“对锁”章法虽然笔法不同,但二者在同而不同方面有相似的审美效果。
(摘编自冯文开《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材料二:
“对锁”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语言以使两个故事段相映成趣。清话石主人称之为“复笔”,其《<红楼梦>本义约编》云:“《红楼梦》喜用复笔。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两入家塾;一秦氏之丧,又有贾母之丧;一协理东府,又有协理西府……种种细事,不可缕记。其实皆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纯是《水浒》笔法。”话石主人所谓的“复笔”,即“两对章法”,它总是具有“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常常利用对偶原理设置相互对等或对照的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以展开叙事。其设对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就章回小说来说,又可以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个章回设对。对照也并非只有两两对照,在长篇叙事作品中,常常是多个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的对等或对照。所谓“两对章法”,就是利用“对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性质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叙事内容、人物、故事、场景、言辞等,作“对锁”“对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时也使“对锁”“对峙”的叙事内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复杂微妙的文意上的关联。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衡水市2024届新高三摸底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虚与实,既是一个哲学宇宙观问题,又是一种艺术实践的尺度。

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

”以虚为虚,就会陷入纯粹的虚无主义;以实为实,就会机械僵化,全无生气;唯有化实为虚,才能产生无穷的意味。

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段,这种“诗笔”移植到唐传奇的写作中,首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唐传奇在塑造人物时,通常是截取人物的几个重要生活片断,而把另外一些内容、事件省略,留下大量空白,让读者通过想象自己去填充。

化实为虚,由虚入实。

如沈既济《任氏传》描写任氏,仅有“容色姝丽”四字正面叙写任氏之美,并无具体的描摹刻画,但其美貌却如在目前,原因就在于作者全从侧面烘托,从虚处着笔,写郑六一见钟情、不能自己,“见之惊悦,策其驴,忽先之,忽后之,将挑而未敢”。

更为精彩的是,韦崟派遣家僮秘密察看之后两人的一段对话,先问之“容若何”,家僮答之“奇怪也!天下未尝见之矣”。

简单的一问一答,任氏的绝美之姿已经跃然纸上。

接着又不厌其烦地拿出其他佳丽进行对比,特别是吴王之第六女,“秾艳如神仙,中表素推第一”,但即便如此美貌,与任氏比起来,仍“非其伦也”。

所有这些铺叙,没有一处正面描摹,全从虚处落笔,由虚入实,这正是诗歌意象创造中的虚实相生之法。

再比如裴铏的《昆仑奴》,虽然磨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读者读完全篇,对其所知仍然甚少,他究竟从哪里来,如何具有这样超常的本领,最后又怎样生活等等,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交代,但人物的形象却因此而具有了巨大的张力,那些空白点召唤着读者的参与,每一个读者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经验来填补这些空白,而正是阅读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象的再生成,赋予了小说更深沉的审美意蕴。

像《柳毅传》《莺莺传》《无双传》《虬髯客传》等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都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河北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202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

我们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

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

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如郭沫若狂飙突进的诗歌;又有国家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如王久辛的抗日长诗《狂雪》等。

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

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

”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

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产生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

许多诗歌故意淡忘人民,更不会去“哀民生之多艰”,反而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

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

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

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

崇高是“伟大的心灵的回声”。

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主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要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

田间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曾经激励过多少爱国民众投身于中华民族抗战的伟大事业!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曾经鼓舞过多少男女老幼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衡水市高三年级第二学期一调考试语 文 试 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共9个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按题号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3、细致、认真。

为假期自主复习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祝你成功!Ⅰ卷(27分)一、基础知识 (共9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A .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勤政爱民,廉洁自律,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抵御腐败的能力,否则,难免到时像陈希同一样对簿公堂....,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B .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C .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D. 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产物。

B .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C.专家指出,绕月成功后,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能否在指定区域落下来,都是完成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

D.据悉,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考公平性,2014年高考全国将针对贫困地区提供较2013年更多的招生名额走进高校,保证他们有机会实现“大学梦”。

3、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

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③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④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种高帽子、空头大话。

⑤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特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⑥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A.②⑥①④⑤③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⑥③①⑤④ D.②③⑥④⑤①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袁济喜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

谈到“境界”一词,我们生活中常说某人思想道德高尚,就称赞他境界高;有时也指人在某件事物上的处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强调人生境界是文学境界的前提,没有人生境界就写不好诗词。

我以为,中国文化视野中的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

在传统文化中,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中国人自古至今,较多地从道德的层面上去看待人格现象。

中国古代虽没有人格这个名词,但儒家经典《礼记》中有所谓“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这里所说的“格”也就是指内在道德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中庸》、《大学》,推崇的是内心的真诚无伪,慎独养心,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两面派。

所谓人格,更多的是指内外合一的道德境界。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就是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与坚定意志能力,达到了与天地并流,与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

《易传》上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种坚毅厚重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没有心灵火光的照亮,就达不到人格境界的高尚。

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对于世俗利益解脱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界。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认为道德的境界有三种,第一种是了解与知道,第二种是喜好,第三种才是乐以为之。

这分明说的是三种道德境界的依次攀登升华。

对人生境界,古人常用“胸襟”、“胸怀”、“怀抱”来形容之,认为这是一个人道德层次与人生修养的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人生的历练,当人经历了许多沧桑,往往对于人情世故有些看穿,胸襟超然。

古人一再强调,做学问如果没有胸襟气度,肯定是做不成大学问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指出,古来成大事业者,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

魏晋六朝是一个追求“雅人深致”的时代,所谓“雅人深致”,是指一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门第血统。

而这些最直接的显示便是一个人的品味和趣味,也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同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被阮籍骂作“俗物”,就是因为他为人斤斤计较。

汉魏以来,围绕着人生的意义主题,各种哲学纷纷出现。

中国古代的人生境界论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峰。

中国古代的人生观,虽然存在着儒道两家的对立,但是这两派的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

儒家与道家都将人格境界奠定在天人合一的意识上,主张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建构人格,而不是在与自然界的对立中建设人格,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儒家“与天地参”的道德境界,与道家的自然之道也可以相通,孔子晚年也希望自己能在“浴沂舞雩”的美境中获得解脱,他的“浴沂舞雩”与庄子的“逍遥游”实质上是相同的人生境界。

儒道两家人格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他们彼此之间的互补,造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中国后期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没有不出入佛老的,苏轼就是典型。

因此,谈到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便不得不谈佛教,尤其是禅宗的人生境界论。

唐宋时期的禅宗思想,是中国人生境界论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代士大夫这种调和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在北宋苏轼的身上看得很清楚。

苏轼早年也有着忠君之心。

从他给皇帝的上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儒者济世的信念与政治态度。

如果说儒家的人生境界论来源于他们的现实精神,道家与玄学主张超离现实,苏轼则游离于二者之间,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他认为对生活之乐既要关注、又不可沉溺其中;对生活完全不感兴趣则人生索然寡味,对生活一味沉迷则亦玩物丧志,不足为乐。

因而苏东坡对生活始终抱着一种漂流的心态。

正因为对生活的终极意义的无法确定,对人生目标的迷茫,所以苏轼认为生活的意义只能在不断的进程中来确定,这一点与禅宗的思想颇为相似。

因而苏轼的人格相对于老庄与魏晋间的阮籍、嵇康来说,外表似乎没有他们那么高远超离,而从内在意义来说,却是更为超脱,独立性也更强了,并演化成一种新型的人生境界论,对于现代人生境界论影响很大,“五四”时的许多新派作家对此都予以关注,比如语丝派的林语堂专门写过一本《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没有“哲学”一词,它的研究更多是指一种人生观与宇宙观,中国古代的“哲学”更主要的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它的人文内涵更深,境界更远,它的最高指向是诗化人生。

4.下列有关“境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境界”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人的思想道德的层次高下,或者说是人在某件事物中的处境。

B. 人心灵攀登游历所达到的层次叫做“境”,即境界,它是指超脱世俗利益之后,达到的心灵修养境致。

C. 作者认为,人生境界论是理想与现实、永恒性与当下性的统一,人生境界与人格境界直接相关。

D. 古来成大事业做大学问者,一定要有很高的心胸境界,这就造成了儒道两家文化人格的顺从性与和谐性。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作者举“竹林七贤”中王戎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论证人生品味和趣味相关,人生品味和趣味是人生境界高低的分水岭。

B. 因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苏轼确实表现出时而消极,时而旷达积极面对人生的漂流心态。

他对现实世界既入乎其中又出其外。

C. 中国古代推崇的人格境界,达到了与天地宇宙合一的超越境界,一种有着坚定意志能力境界,一种有着自我体认的道德精神。

D. 中国文化人格的广博精深,源于儒道两家人格彼此之间的互补,它们的不同有助于中国文化因素与人生境界的多元化格局形成。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④段中引用孔子的话,是对人生境界层次的有力说明。

这三种道德境界是递进关系,其中“乐之者”这种境界达到了心灵修养的最高境界。

B. 中国魏晋以后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儒、道、佛多元思想组成的,这些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互相补充的,也可以相通。

C. 作者认为,苏轼受调和的儒、道、佛的人生境界论思想影响很深,中国历史上的受儒学熏陶的文化人物一直出入于佛老思想。

D.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文学说与人文精神,其坚毅厚重等人格境界的写照,一直到今天依然成为我们的精神训条。

三、古诗文阅读(选择题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

万历五年,由札部右侍郎改吏部。

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

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

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

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

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

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冬得毋废。

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

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

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

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

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

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

帝犹豫久之,下诏日:“朕不喜激聒。

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

”时行因戒延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

帝怒,命展期一年。

而内阁中亦有疏入。

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

时行密上封事。

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

册立之事,圣意已定。

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

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

二人皆被黜责。

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

诏驰驿归。

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

诏书至门而卒。

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

广:扩充B. 异己者率.逐去之 率:统率C .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D .帝遣行人存问.存:慰问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申时行“柄政宽大”的一组是 (3分)①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

②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