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版)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完整版)新科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2研究杠杆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或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3 天平的使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或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4 研究轮轴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1.5 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教科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教科版
实验现象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6年10月19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实验步骤
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6年10月17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实验内容
拱形的力量
实验目的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厚书几本、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实验步骤
拱形承受压测试。
2、 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现象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实验结论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6年9月21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实验内容
7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
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
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6年9月12日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专业 .专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实验课题常用工具的使用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目的使学生认识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归纳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翻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归纳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3、要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看看是用螺丝刀仍是用钉锤省力?4、分组试试实验结论不一样的工拥有不一样的使用方法,能够为我们做些不一样的事情。

备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

.专业 .专注 .实验课题杠杆均衡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做杠杆尺的实验 ,使学生认识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械杠杆尺、钩码。

实验步骤1、在将杠杆尺调理到均衡状态后,第一让学生在杠杆尺左侧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 ,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侧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2、让学生疏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目 ,察看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 ?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地点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备注:实验前应将杠杆尺调到均衡状态;实验课题轮轴的研究实验种类演示实验实验目的经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色,进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器械:.专业 .专注 .轮轴实验装置。

轴粗细同样 ,轮大小不一样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器械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 ,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均衡。

实验结论在轴的大小一准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要注意分清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实验课题滑轮的研究实验种类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经过模拟实验 ,使学生疏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征。

.专业 .专注 .实验器械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

.
精品文档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 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
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3 6 9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1 2 3
我们的发现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 轮轴保持平衡
我们的发现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6 9 12 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2 3 4 1
我们的发现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自行车部件
链条和齿轮 大小齿轮 脚踏板 车把手
简单机械类型 斜面 轮轴 轮轴 轮轴
所起到的作用 省力 省力 省力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自行车上有许多装置是简单机械,不仅能方便使用,而且能够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7
实验类型
2、将三个对半剖开的乒乓球扣在桌面上,然后在上面放上一大摞书。 3、用手捏压乒乓球,感受圆顶形和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4、用纸条弯成拱形,演示说明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5、借助对圆顶形特点的理解,认识球形承受力的特点。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
观察到的现象或 实验的结果: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类型
分组 :( ∨ ) 演示 :( ∨ )
实验名称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实验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实验器材:
筷子、橡皮筋、剪子
猜测:
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比四边形的强
实验过程:
1、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2、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4
4
2
费力
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实验一:选用什么工具好。

(1)实验材料:钉有两颗铁钉、两颗螺丝钉和三颗图钉的木板一块,常用工具一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等)。

(2)实验步骤:①了解以上8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②观察这几颗钉子的外观,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③选择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④实践操作后分别选出拔这三种钉子最合适的工具,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实验结论: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实验二:研究杠杆的秘密。

(1)实验材料:一个杠杆尺(带有底座、支架、固定轴),钩码一盒,记录单。

(2)实验步骤:①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1个钩码,在右边任意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用力点,挂上若干个钩码,直到杠杆尺达到平衡为止。

把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②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上2个钩码,在右边任意选取一个位置作为用力点,挂上若干个钩码,直到杠杆尺达到平衡为止。

把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中。

③同理,在左边任意选取一个阻力点位置并挂上3个钩码。

(4)实验结论: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三:轮轴有什么用。

(1)实验材料:轮轴装置、铁架台、线绳、钩码若干。

(2)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把轮和轴上的绳子朝相反的方向缠绕。

②先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然后在轮上挂钩码,直至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③记录实验数据,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④改变轴上钩码的数量,再做几次实验。

(3)实验结论:在轮上用力比较省力,在轴上用力比较费力。

实验四:轮轴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实验材料:轮轴装置、铁架台、线绳、钩码若干。

(2)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轮轴实验装置,把轮上和轴上的绳子朝相反的方向缠绕。

②先把一定个数的钩码挂在轴上,然后在轮上挂钩码,直至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③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和⽐较不同镜片实验材料:放⽐镜、平⽐镜、近视镜⽐实验过程:观察放⽐镜(凸透镜)、平⽐镜、近视镜⽐),说说它们的特点?实验结论:放⽐镜中间厚边缘薄、平⽐镜中间边缘一样厚、近视镜⽐中间薄边缘厚实验名称:制作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凸透镜实验过程:1.取⽐个凸透镜1放置在放⽐镜架上,观察较⽐的⽐字,在图像清晰的前提下,看看能放多⽐。

2.在第⽐个凸透镜下增加⽐个凸透镜2,上下移动凸透镜2,看看能不能使⽐字图像放的更⽐。

3.保持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不变,反复移进和移出凸透镜2,⽐较所看到的图像。

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后能够将物体放得更大。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昆虫实验材料:放大镜、蝇子、蟋蟀、蝴蝶等动物的标本1套实验过程:1、观察昆虫的触角:发现触角不是一根直的,而是一节一节的;2、苍蝇的眼:发现不是一个,网格状的分布着几千个小眼;3、蝴蝶的鳞片:彩色的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4、蟋蟀的外壳:光滑的外壳上,还有许多“小刺”;5、苍蝇的脚:脚的底端有“吸盘”,所以可以在天花板上倒立。

实验结论:知道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肉眼观察不清楚的细微部分实验名称:制作洋葱内表⽪细胞玻⽪标本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载玻⽐和盖玻⽐、镊子实验过程:1.“擦”,⽐纸⽐把载玻⽐和盖玻⽐擦拭⽐净;2.“滴”,把载玻⽐放在实验台上,⽐滴管在载玻⽐的中央滴⽐滴清⽐;3.“撕”,洋葱鳞⽐叶的内表⽐⽐⽐⽐切个⽐形,⽐镊⽐从内表⽐撕取⽐块薄膜;4.“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中央的⽐滴中,⽐镊⽐轻轻的把⽐滴中的薄膜展开;5.“盖“,⽐镊⽐夹起盖玻⽐,使它的⽐端先接触载玻⽐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6.“染”,在盖玻⽐的⽐侧滴加碘液,另⽐侧⽐吸⽐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由很多细胞组成实验名称: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实验材料:显微镜、细胞标片实验过程:1 .取3种细胞标本,⽤显微镜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细胞⽤图和简单的⽤字记录下来2.查看微⽤物卡⽤,了解更多细胞。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五篇范例]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杠杆的科学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简简单单实实验验过过程程猜猜测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观察到的现象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 1 1 1 1 不省力也不费力 1 2 1 2 不省力也不费力 2 1 1 2 省力 4 1 1 4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实实验验结结论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器材轮轴、细线、钩码简简单单实实验验过过程程猜猜测测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观察到的现象实实验验结结论论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科学实验报告****年**月**日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动滑轮和定滑轮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常用工具的使用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
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4、电磁铁磁力大小:(1)绕线长度不变,电流增强;(2)绕线增长,电流强弱不变;(3)绕线长度增长,电流强度增强。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切断电流磁性消失。
2、电磁铁有南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分。
3、电磁铁两极是可以变化的,绕线方向或电流方向改变了,它的两极都会变化。
4、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绕线长度、电流强度有关。
实验课题
杠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正确指出杠杆尺上的支点、力点、重点
2利用杠杆结构,改变力点或重点的距离,让学生探究杠杆的省力或省距离的秘密。
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杠杆,挂上钩码,确定支点、力点、重点。
2、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比较物重和拉力大小;
3、支点到力点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比较物重和拉力大小。
实验结论
斜面越长越省力。
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实验课题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11月2日
实验
名称
通电导体产生磁性实验
实验
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
组员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它与串联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等有关系。
实验
器材
电池、漆包线、铁钉、小磁针。
实验
过程
1、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
2、给线圈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会发现什么?
实验现
4、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绕线长度、电流强度有关。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实验
器材
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实验
过程
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实验现
象或实
验结果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器材
杠杆尺、钩码。
实验
过程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让学生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
器材
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
过程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体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

体积是描述一个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的量,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容积瓶、水和物体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验,但却是理解物体空间特性的基础。

2. 实验二:探究水的密度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探究水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描述水中分子聚集紧密程度的量,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器皿、水和各种物体来比较它们的密度。

这个实验对我们理解物质性质有很大的帮助。

3.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观察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这个实验对我们理解植物的生长和组织结构非常重要。

4. 实验四:观察动物细胞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观察动物细胞。

动物细胞是动物体的基本构成单位,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这个实验十分有趣,也是对我们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非常重要的一环。

5. 实验五:探究基本电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究基本电路。

电路是电流在闭合通路中流动的路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将学会使用导线、电池和灯泡来组装电路,从而了解电流的基本特性。

这个实验将为我们理解电的基本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与回顾在本次科学实验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测量物体的体积、探究水的密度、观察植物和动物细胞以及探究基本电路等内容。

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科学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熟悉了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个人观点与理解通过这些实验,我发现科学实验并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关于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这些实验也让我对科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希望未来能够开展更多有趣的科学实验。

以上所述,便是我撰写的有关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实验汇总的文章。

科学实验报告单(六年级上册)

科学实验报告单(六年级上册)
4、接通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断开电流看看指南针有何变化?反复做几次,看看结果如何。
5、在短路的情况下再做几次上面的实验效果会怎样?
观察到的现象:通电直导线能使指南针磁针。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实验目的: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器材: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实验步骤:
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然后做好记录。(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4
2
6
3
10
5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但是仍能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说明轮轴可以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指南针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

教科版科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以及杠杆、轮轴和滑轮等科学原理。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本实验使用的工具有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实验器材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包括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等。

实验现象是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本实验旨在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有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包括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等。

实验现象是状态会随着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而改变,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本实验旨在研究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包括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等。

实验步骤包括杠杆的比较和分析、小杆秤的研究等。

实验结论是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本实验旨在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有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包括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现象是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实验结论也是如此。

实验内容5:滑轮的研究本实验旨在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步骤包括将定滑轮和动滑轮安装在铁架台上,用线连接它们,挂上钩码直到平衡等。

实验结论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不同。

实验器材纸张、直尺、书本、实验台、实验笔记本、测量工具实验步骤1、取一张纸张,将其放在实验台上。

2、用直尺将纸张对折,使其折痕处对齐。

2022年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教科版

2022年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教科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3)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4)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5)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6)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7)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8)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9)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完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年级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实验过程: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时间2011.9.15实验类型分组:( 演示:(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轮轴越大越省力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改变轮的大小,轮越大,轮轴越省力实验过程:我们的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 1根粗线绳、 1个铁架台、 1个滑轮、 1个测力计定滑轮不能省力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 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

然后用测力计做相 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猜测: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时间2011.9.20 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猜测: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

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

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

并做好记录。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实验过程: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评定等级: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指导教师:猜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观察到的现象或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实验的结果: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要保 导线的材料、长短,铁芯、线圈年级班 时间2011.10.28 实验类型分组 :(∨) ∨)实验名称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 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猜测: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的有关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 1、制作电池数分别为 1 节、2 节、 3节的电源三个。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
常用工具的使用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
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步骤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
备注:可以用橡筋代替测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课题
斜面的作用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使学生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
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器材
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步骤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4、电磁铁磁力大小:(1)绕线长度不变,电流增强;(2)绕线增长,电流强弱不变;(3)绕线长度增长,电流强度增强。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探索科学的奥秘引言:科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奥秘。

在六年级的科学上册中,我们进行了多个实验,通过实践探索科学的真谛。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将分享其中几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科学的魅力。

实验一:水的沸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探究了水的沸点。

首先,我们将水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放在火上加热。

我们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观察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水的沸点在100摄氏度左右。

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水的沸点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且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下,沸点也会有所变化。

实验二:光的折射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

我们用一根铅笔将光线引导到一杯水中,观察光线在进入水中时的偏折情况。

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它会发生偏折。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光的传播并不是直线传播,而是会发生偏折。

实验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我们将一片绿色的植物叶子放在太阳光下,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其中一部分遮挡住。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被遮挡住的部分叶子变黄了,而没有被遮挡住的部分仍然保持绿色。

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将其储存起来。

这个实验让我们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能的支持。

实验四:空气的压力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空气的压力。

我们使用一个空气泵将空气注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用一个压力计测量容器内的压力。

我们发现,随着空气的注入,容器内的压力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空气分子的碰撞会产生压力。

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了空气也有质量,而且能够对物体施加压力。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科学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明白了水的沸点是固定的,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转化,空气也有压力。

这些实验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纸梁的宽度和厚度与抵抗弯曲能力的实验
实验器材:
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
猜测: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
实验过程:
1、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面作为弯曲的标;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改变纸梁的宽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实验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猜测:
框架的下面越大越不容易倒
实验过程:
1、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和水制造一个自己认为坚固而且不易倒的高塔。
2、改变上下的大小,轻重支撑的底面大小,然后用扇风的方法测试学生建的高塔的抗风能力。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宽度
(以最窄的为标准)
1倍宽
2倍宽
4倍宽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2
4
8
实测
2
3
7
2、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
纸梁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纸梁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
1
2
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2
4
8
实测
2
6
11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0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滑轮组不但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而且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组,然后用这个滑轮组来提升不同重量的物体。观察用力的方向,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2.1
2.7
3.2
4.5
不同坡度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8
4.2
5
6
3.2
斜面的坡度越小够省越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斜面能够省力,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8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
猜测:
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一)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6
3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8
4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2
1
省力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增加一个动滑轮接着做实验
滑轮组作用实验记录表(二)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6
2
省力能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的状态
我们的发现
1
1
平衡
1
2
向右倾斜
2
2
平衡
定滑轮
3
3
平衡
不能省
2
3
向左倾斜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也改变用力方向。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6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实验器材:
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
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
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然后做好记录。(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
猜测:
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2
1
省力
4
2
省力
6
3
省力
10
5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1块小木板、4个不同高度的物品、1盒钩码、1个测力计
猜测:
斜面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测力计直接提升物体的力与沿斜面提升物体的力进行对比,然后改变斜面的不同坡度继续进行试验,做好记录为结果的分析提供依据。
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提升不同的物体
我们的发现
1
2
3
4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
4
5
6
8
斜面能够省力
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4、研究链条和齿轮,看看是什么简单机械。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自行车部件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链条和齿轮
斜面
省力
大小齿轮
轮轴
省力
脚踏板
轮轴
省力
车把手
轮轴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自行车上有许多装置是简单机械,不仅能方便使用,而且能够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7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
实验器材:
筷子、橡皮筋、剪子
猜测:
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比四边形的强
实验过程:
1、用三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三角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2、用四根筷子和橡皮筋做一个四边形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猜测:
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4
2
省力
6
3
省力
8
4
省力
2
1
省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动滑轮能够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
2
2
3
省力
1
3
3
1
费力
2
3
3
2
费力
2
4
4
2
费力
1
4
2
2
费力
2
2
4
1
费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圆顶形和球形受力的特点跟拱形有关: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10.14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做简单框架和正方体框架加固的实验
轮上挂的钩码比轴上挂的少,但是仍能保持平衡,说明轮轴可以省力。
评定等级:
指导教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15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