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3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秋天的怀念》一、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思想。

2.自学课文中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1)抽读生字卡片瘫痪仿膳豌豆诀别(2)用诀口头组词(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2.通读课文3.检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叫?(二)、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我从哪些事中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1.读课文,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3.分四人小组说一说。

4.全班交流反馈。

5.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位母亲?(三)、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1.作者运用一件件小事反复涌现,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是怎么体会道的?2.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会说些什么?3.谁能把刚才你体会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4.指名朗读、小组读、全班读。

(四)、读写结合。

1.课文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2.回忆下自己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3.学了这篇课文,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些什么?4.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与处理:教学重点: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创新点:设计假如清明节到了,作者面对母亲的遗像伟说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作者或者作品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程序:激情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现象反思小结开放作业一,激情导入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齐读课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知识目标: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父母的关爱,学习作者的坚强。

重点: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

难点:学习作者的坚强。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氛围,导入:1、课前出示卜桦创作的flash动画短片《猫》,学生看完后略谈故事情节、主题及感受。

2、教师补充:这是获得国际动画大赛金奖的动画片,其借助音乐和绘画诠释出来的“爱与勇气”温暖着亿万网民冰封已久的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借助文字感动亿万读者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3、作家作品简介。

出示课件。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他体验到的是命运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生活的明朗与欢欣,他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健全最丰满的思想,他用睿智的文字诠释出的爱和勇气照亮的却是我们日益幽暗的灵魂。

有人说:如果你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力量;如果你不再年轻,请读他的书,会给你以温暖。

(二)初读,感知内容。

1、学生朗读。

2、学生默读,思考课文内容3、学生交流。

4、教师评价补充:母亲的关爱儿子的坚强(三)品读,体验情感。

1、学生默读,勾画出能体现母亲对儿子关爱的语句,试作简单赏析。

2、学生交流。

3、教师评价补充。

4、学生小结品读方法。

5、教师补充:首先根据文体的不同,阅读时有所侧重。

其次,品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语句,如借助传情达意的句子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能结合环境描写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还可以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词语,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第三,可以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沉浸在文本之中,对文章进行深刻的剖析,要敢于否定他人的说法,说出自己对文章独到的见解。

6、学生用老师所授品读方法勾画并赏析文中能反映儿子坚强的语句。

7、交流,评价,补充。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一、导学目标1. 了解情感散文的特点及写作方法;2. 通过阅读《秋天的怀念》这篇情感散文,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3.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观察能力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4. 培养学生对美好回忆的感恩之心,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从生活中秋天的景象入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搜集学生的思考。

2. 提出问题What makes autumn so distinctive?(秋天是如何与众不同的?)3. 阅读学生跟读课文,借助生动的语言,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强烈怀念之情。

学生可以先独立阅读,然后再分组小组讨论张扬心中的答案和感受。

4. 分析分析文章中的语言、结构和情感、主题。

语言:1)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秋天是大自然的调色板”、“枫叶像红色的云彩”等,生动形象。

2)借助独特的形容词和副词,如“瑰丽的霞光”、“温润的阳光”,强调多种感官的愉悦体验,让读者置身秋天的美景中。

结构:文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给人一个直观的印象,介绍了秋天的气候、景色和感官体验,展现出秋天的生命力;第二部分是让人对秋天的感受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强调秋天为人们带来的美好,并以怀念之情为结尾。

情感和主题:作者的怀念之情渗透着整篇文章,让人感受到秋天美好的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短暂的寿命。

文章的主题是对生命与美好的感恩,秋天的生命力、绮丽的景象,都让人们想要珍惜它。

5. 思考根据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回想自己的经历,写一篇有关秋天的文字。

字数100词左右。

6. 拓展听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学生自由选择,推荐《枫叶之恋》。

听完后,学生用一些形容词、比喻等来描述这首歌曲,看看是否和文章呈现的感受相似。

三、课后作业1. 完成笔记,将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语言和情感整理出来。

2. 复习一些比喻手法,搜集秋天中一些特殊的现象,运用比喻方法来描述。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教师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怀念秋天的内容和理由。

二、教学目标1. 能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2. 能够理解文章大意,并从中推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3. 能够理解文中表达的深刻思想,探究秋天的意义及对人们的影响;4. 能够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心态的积极性;5. 能够通过表述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3.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感受、观察、体验为素材,运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秋天。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用于引导学生的问题;2. 准备PPT,为学生呈现语言学习、阅读理解、写作创作等环节;3. 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目和范文。

五、教学方案1. 阅读课文,通过提问逐段解析文章内容,同时介绍和讲解课文中的高级词汇、短语和句型结构。

2.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秋景观察,学生自主搜索秋天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逐渐融入到秋天的怀念之中。

4. 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悟,并选择一些优秀的秋季语言素材开展语言创作,并口头呈现给其他同学听。

5. 针对学生常见的写作难点,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集中分析和讲解,让学生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和改写,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六、教学效果评估1. 针对本次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测试;2. 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行全面性评估;3. 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会在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等方面得到提升。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悔恨之情。

2、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亲情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中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无私的爱。

(2)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2、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包括对母亲的愧疚、悔恨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2)探究文章主题,理解“秋天的怀念”的深刻含义。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的情感。

2、问题探究法: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3、圈点批注法: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个人总是默默地为我们付出,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遭遇何种困难,她都会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个人就是母亲。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去感受一位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 年 12 月 31 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 年出生于北京。

1967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 时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 59 岁。

(三)背景介绍本文写于 1981 年,那时史铁生已经双腿瘫痪,他在漫长的轮椅生涯中,对生命有了独特的感悟。

而他的母亲在他患病期间,默默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生活。

然而,母亲却在他刚刚走出困境时离世了,这让史铁生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

2、思考:课文围绕“我”和母亲写了哪些事?(五)再读课文,品味细节1、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圈点批注,分析母亲的形象。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的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的答案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的答案【篇一: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及答案】>写在前面的诗:妈妈是春天的暖阳,她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妈妈是夏天的烈日,她给我们强烈的震撼,妈妈是秋天的夕阳,她给我们彩色的人生,妈妈是冬天的日出,她给我们无限的希望。

央求——恳求;乞求。

请求别人宽恕自己的错误;有时可以比喻这个人非常有礼貌。

翻来覆去——①来回翻身。

②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从感情色彩上讲,含有很大的悲壮成分。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

由于发生了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一、展示预习成果(学法: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 1. .给下列字注音组词,认读3—5遍,再巩固几遍,会写为止。

瘫()痪()雁()侍()捶()絮()豌()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喜怒无常——形容态度忽好忽坏,十分多变敏感——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絮絮叨叨——释义:形容说话连续不断且啰嗦。

侍弄——(1).整治;料理;(2).喂养;(3).搞,摆弄。

淡雅——雅致简单。

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3.释题: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你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了吗?梳理总结一下课文当中写了几次看花,并写出看花的起因、结果。

第一次: 第次:第次:明确:第一次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第二次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第三次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语文科学习小组长签字并打等级(abc)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主、合作、探究:1、读读文章,关注文中写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句子,体会母亲的心情,并把体会批注在书旁。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明确:动作描写。

“悄悄”出去是为了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复平静和理智,也突出了母亲的谨慎小心,说明母亲怕让儿子痛苦,让儿子伤心;“偷偷”表现了母亲不放心“我”,关注着“我”,表现了母亲的慈爱和细心。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是史铁生先生的一篇散文,他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造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他的写作和他的生病完全联系在了一起。

史铁生通过《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以及自己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愧疚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的领悟。

文中多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以及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具有深意,值得反复体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重点考虑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基调,体会史铁生在文中所传达的深意。

学情分析本教案适用于一般学校初一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升入初中,缺乏社会经历,对很多的事情并不能感同身受,可能对史铁生残疾人的特殊心情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母爱的隐忍也不能很好的把握。

所以,授课时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启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

教学设想教学目标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通过反复品味,深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愧疚,对“好好活儿”的体悟教学重点文章第1、2、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对本文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分析(四)方式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比较阅读法(五)课时安排安排两个课时教学后记(试教后补记)第二部分课时计划第一课时(一)教学设想1.通过文本研读,基本把握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2.通过反复品味,深刻理解母爱的伟大(二)教学重点第1、3、7自然段(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具体方法朗读法、文本分析法二、教学过程(一)由简介史铁生导入想象一些,如果你21岁了,你会在做些什么?如果21岁的时候,你双腿瘫痪了,你会怎么办?史铁生简介(二)具体环节1.自由朗读文本,划出生字词及好句。

(阶段目标:解决生字词,大体感知文章情感)2.品读分析题目,自由提问并回答,作者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怀念?在什么时候怀念?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阶段目标:基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析关键词语,感受母亲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动作描写。

3、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默默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通过反复阅读和品析关键词语感受母亲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母亲对儿子默默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多媒体展示。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

”这是梁实秋的洒脱。

对于多数人,离别总是让人悲伤不已,而离去的人总让我们久久的怀念。

有时我们也不仅仅会怀念人,也会怀念到与人相关的物,那么本文的作者又在怀念什么呢?为什么作者有把它称为秋天的怀念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解决文章生字词问题。

2、思考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秋天的怀念”,作者又在怀念什么?明确:作者在怀念自己的母亲,叫“秋天的怀念”的原因是因为母亲在那个秋天去世。

(三)精读课文,深入研读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写了几次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明确:两次。

2、思考并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明确:(1)母亲喜欢花。

(2)自从我瘫痪后脾气就暴怒无常,母亲想带我出去散心。

3、圈点勾画文章的语句,找出母亲两次提出要带我去看花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次: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第二次: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反复朗读第二次看花时的情景,思考为什么母亲第二次时会露出央求般的神情?明确:因为母亲的病已经很严重了,她怕自己想和儿子去北海看花成为自己的遗愿。

七上部编版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七上部编版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5.《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2.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清理文章思路;感知人物形象,学习阅读方法。

【自主学习】1.读文自主学习:一读:快速浏览,对文章有大致了解。

二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排除生字词语障碍。

整体感受文章基本内容。

三读: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想,做到三动“眼动、手动、心动”。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对文章有自己初步的见解,做好旁注。

2根据下面的拼音写汉字。

zá()碎shì()弄bào()怒tān huàn()( )chuí( )打沉jì() 淡yǎ() 翻来fù( )去【设问导读】1.以作家史铁生的三段话导入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提问:说出这样话的你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人?2.介绍史铁生生平、出示史铁生去世新闻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感受史铁生的内心世界(1)你感受了史铁生怎样的情感?4.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全文展开叙事和议论的线索是什么?【当堂检测】1.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原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却忽然残疾了的史铁生,这才惊异地发现,在古老的地坛里,淡褪了容颜的断壁残垣,亘古不败的冉冉红日,以及满目荒芜的丛草密林,处处散发出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气息。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秋天的怀念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自责。

3、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在写作上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乐曲Palace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他叫史铁生。

(出示照片)21岁的时候,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

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幻灯片出示)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而这样的母亲,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

【教师预设】愧疚、自责、思念、怀念为什么作者对母亲有这么复杂的感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二、整体感知,重点把握母子之间的情感1、(幻灯片上出示)“怀念的秋天”,意在让学生比较这两个题目。

【教师预设】“怀念的秋天”,重在“秋天”,会让人联想到某种景、人、事。

而“秋天的怀念”重在“怀念”,是一种情感。

2、朗读课文,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调。

你感受到哪些情感?(幻灯片出示)【教师预设】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心疼,儿子对母亲的怀念、愧疚三、品读语句,体会母爱1、品读母爱,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描写母亲的句子,用批注法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同学们热不热 (热),是不是很想快点到秋天,那样就凉快了我们都知道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情怀,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什么景物(试问一两个同学)著名的作家史铁生最喜欢秋天的菊,更对秋天产生了怀念之情,那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史铁生双腿瘫痪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年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2.掌握生字词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3.诵读课文,初析文章让学生细读一遍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明确:深沉、略带伤感、“我”:不耐烦、暴躁,母亲:央求、亲切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品味课文(1)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脾气的人(性情暴躁、脾气暴怒)(2)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我”的暴躁为什那么暴躁,是天生的吗谁一直陪伴着我(3)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母亲爱什么那文章中提到的作者几次秋天看菊花(3次,母亲,我)(4)作者前后生活态度有什么改变(用文中语句回答)是谁促进了作者生活态度有了那么大的转变,以至于直接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观(母亲)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导学案第【2】篇〗教学预设:1.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

2.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秋天的怀念”中,获得“自己”的思考。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史铁生以及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的背景和意义;2. 理解《秋天的怀念》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导学重点】1. 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的背景;2. 《秋天的怀念》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导学难点】1. 对史铁生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2. 理解并把握《秋天的怀念》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导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 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简要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秋天的怀念》,引发学生对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的兴趣。

二、进修内容1. 史铁生的生平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的背景介绍:通过讲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和《秋天的怀念》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

2. 《秋天的怀念》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分析《秋天的怀念》中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史铁生的情感和思想。

三、拓展延伸1. 阅读《秋天的怀念》的片段:请学生阅读《秋天的怀念》中的部份内容,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秋天的怀念》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解读,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四、作业安置1. 写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怀念》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拓展对这位作家的了解。

【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史铁生及其作品《秋天的怀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同砚们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到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上的启迪。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秋天的怀念课时:第一课时备课人:使用人: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含义,提高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4.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丰富情感,学会抓住细节描写感悟平常的母爱。

自学初探:1.看拼音写词语:tān huàn( ) mǐn ɡǎn() xǐ chū wànɡ wài()chuí dǎ() qiáo cuì() zhěnɡ xiǔ() dàn y ǎ( )侍()弄诀()别憎()恨创()伤脾()气2.作者史铁生(1951-----2010),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京。

1979年开始创作,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因脑溢血故于2010年12月31日。

《秋天的怀念》,短篇散文,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合作探究1细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记叙了()的母亲()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

2.全文展开叙事和议论的线索是什么?3. 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四件事?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场景1:场景2:场景3:场景4:情感:4.思考讨论文题“秋天的怀念”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可从“作者怀念谁?为什么会怀念?为什么在秋天怀念?”几个方面来理解文题。

)课后作业1、读拼音,写词语。

záshíyāng shàn()碎()养()求仿()2、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而(),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精选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三)导学案

精选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5.秋天的怀念(三)导学案

导学稿(7语)课题:5.《秋天的怀念》(3) 课型: 新授授课时间: 第7周备课人:刘巧巧审核人: 科组长: 班级: 姓名: _________1. 了解景物描写手法手法及其作用。

2.通过理解文章“好好儿活”四个字的含义,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

一、字词听写。

(①组长组织听写;②听写完毕后,交叉修改;③改后订正错误。

)批改人签名:二、知识储备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1.描写的类别(1)按角度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2)按内容分:人物描写和坏境描写(包含景物描写)(3)按状态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4)按特征分:白描和细描2.景物描写(1)定义: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本身的特征进行细致的描写。

(2)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揭示或深化主题。

例句: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

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用景物描写,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一个美丽、安静、和谐的氛围)四、自主预习细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做好标记。

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文章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课后巩固练习阅读课文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秋天的怀念(史铁生)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第三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第三课时  教案
怎么学:(认真、标出易读错字字音、不懂词词义、标出段序号、借助课下注释、反复诵读文本)阅读预习提示,反复诵读文本,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结合课后习题、课下注释、知识小短文,揣摩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句。




七上第一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描写四时之景的诗文,这些文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秋天的怀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叙事散文。本单元以“亲情”为话题,兼顾古今,兼顾中外,意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之得到多方面的教益。《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充满人性哲理的散文,作者以朴实含蓄的文字和真挚细腻的感情,表现了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宽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自己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回顾与反思。作者在懊悔、歉疚中表达了对母爱迟到的领悟,也表明自己在母爱的感召下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预设:用删除法分析“悄悄”、“偷偷”的表达效果。
A、“……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课件)
B、调整后——“……母亲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出去了。”
二、理解母亲如何让儿子“好好儿活”。
四、作业布置
教师提问:找出母亲“好好儿活”的语句。探讨其中原因
学生活动:1、独立思考,在书上勾画批注。
2、全班交流,引出母爱这个主题。
1、动情朗读
教师朗读
学生在听读中,进入情境。
2、情境体验
小组讨论,总结何为母爱。
3、语句分析
学生结合自己的批注,领悟更深层次的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有一份责任,就是教育儿子如何面对有缺憾的生命。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3、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中事件,理清文章结构。

【学习过程】一、自主先学1、听课文录音,体会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识记并积累重点词语,注音或写字瘫痪()()憔悴()()jué( )别 xù xù ( )叨叨二、交流展示作者相关资料三、合作探究1、“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是谁?2、本文围绕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文中写了哪几件事?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内容。

4、用“本文写了母亲的故事”的句式,概括主要内容。

四、当堂检测(共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tān huàn() qiáo cuì()jué( )别 xù ( )叨2、(4分)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等,著名散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黄色的花(),白色的花(),紫红色的花(),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文中母亲希望孩子能做到什么?(用文中母亲的话回答)并说说你的理解。

(4分)5、仿写(3分)示例:母爱是春天的阳光,温暖我幼小的心灵。

,。

课后反思《秋天的怀念》导学案2【学习目标】1、阅读重点语段,体会母亲的心情和其中蕴含的母爱;2、探究重点语句的内涵和题目的深意;3、品味作者情感,树立对母爱的尊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二、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我”的暴怒无常?“我”为什么会这样?2、找出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并体会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什么态度?用“母爱是,母爱是,母爱是,母爱是,母爱是,”的句式总结。

3、探究文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要好好活儿……”的含义。

4、探究文章标题“秋天的思念”中的“秋天”两字能否去掉?为什么?三、质疑拓展课文后“研讨与练习”四,同样是写母亲,本文与《我与地坛》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四、当堂检测(共20分)1.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琢磨第①段两个“悄悄地”和第②段中“悄悄地”分别折射出母亲怎样的心理状态?(4分)、 . 2.第①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⑥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熟读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掌握词语:瘫痪暴怒捶打憔悴诀别淡雅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
3、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4、阅读训练:第一自然段;从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词语:瘫痪暴怒捶打憔悴诀别淡雅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
2、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难点:
1、初步体会文章主旨。

2、阅读训练:第一自然段;从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思想。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导学:
1、了解作者。

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

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

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

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

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2010年12月31日病逝。

2、熟读课文。

3、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每个2遍)
4、概括课文内容。

5、思考文本的中心思想。

导入新课:
史铁生名言导入:“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自主学习:
课文写了四个场景,你能标出它们所在自然段,并概括每个场景缩写的事件吗?
场景1:(第自然段)主要事件:
场景2:(第自然段)主要事件:
场景3:(第自然段)主要事件:
场景4:(第自然段)主要事件:
合作探究:
阅读训练:(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用一个词语概括我脾气的特点。

我什么会变成这样?
练习反馈:
从母亲的言行中,体会母爱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3、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