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专题一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doc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doc

《寡人之于国也》(一)1.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兵刃既接(已经) B.弃甲曳兵而走(拖着)C.数罟不入洿池(密) D.涂有饿莩(野菜)2.选出加点词属于古今词义转移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四体不勤,五谷不分C.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D.其臭如兰3.下列“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斧斤以时入山林C.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D.不赂者以赂者丧4.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二)一、给加点字注音:移其粟.()于河内弃甲曳.()兵数.()罟.()不入洿.()池不可胜.()食衣.()帛.()然而不王.()者谨庠.()序之教二、翻译句子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三)一、选择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直不百步耳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B.弃甲曳兵而走.(逃跑)C.养生..不王者(这..丧死无憾(保养生命)D.然而样却)3.加点词活用情况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 B.树.之以桑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谨庠序之教.4.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C.申之以孝悌.(敬爱兄长)之义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开仓赈济)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5.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6.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③树之以桑④申之以孝悌之义⑤王道之始也⑥填然鼓之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⑧未之有也⑨察邻国之政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②④⑧ D.⑤⑨⑩7.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8.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①是亦走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③王道之始也④树之以桑⑤申之以孝悌之义⑥未之有也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9.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A.时不我待B.兵不血刃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10.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语文必修ⅳ苏教版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第2课时寡人之于国也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粟.( ) 曳.( ) 数.( )罟.( )洿.( ) 帛.( ) 鸡豚.( )狗彘.( ) 饿莩.( ) 孝悌.( )庠.序( )答案:sù,yè,cù,ɡǔ,wū,bó,tún,zhì,piǎo,tì,xiánɡ。

2.辨音.牧( ) 王.侯( )牲畜.( ) 王.天下( ).罟( ) 丧.事( )数.字( ) 丧.命( )答案xù,chù;wánɡ,wànɡ;cù,shù;sānɡ,sànɡ。

3.辨形弃甲兵(yè)生拉硬(zhuài)震(hàn)挑(jiǎn)遗(hàn)拾(jiǎn)测(jiǎn)答案:栗,粟;曳,拽;撼,憾;拣,捡,检。

【词语积累】五十步笑百步: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

后广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弃甲曳兵: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样子。

常见古代时间词歌诀时间不长叫做“旋”,“俄尔”表示忽然间。

“俄顷”、“顷之”是一会儿,“食顷”功夫吃顿饭。

“斯须”、“倏忽”和“须臾”,都表瞬间时间短。

“少顷”、“未己”和“逾时”,也指片刻短时间。

黎明时分称“质明”,早晨一般称作“旦”。

“侵晨”是指天将亮,“中夜”时分夜已半。

“旦日”天明第二天,“兼旬”即为二十天。

“朔”为初一“望”十五,“晦”为月底那一天。

每月十六称“既望”,过段时间称“居有间”。

“方”即正当某时候,“日”字用来表每天。

“期月”表示一整月,“期年”表示一周年。

表示年年用“累年”,“来年”即为第二年。

一年将尽称“岁暮”,也称“岁晏”或“岁阑”。

要记诗文时间词,正确理解是关键。

口诀帮你记牢固,理解运用多方便。

●【文言整理】1.通假字(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1)“无”同“毋”,不要(2)“颁”同“斑”(3)“涂”同“途”,道路2.古今异义(1)寡人..之于国也古义:。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附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附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达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捡”,捡拾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解析】选C。

检:同“敛”,收敛,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A。

A.既,均为“已经”。

B.则,连词,就;连词,表转折,却。

C.焉,语气词;代词,哪里,怎么。

D.而,连词表承接;表转折,却。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寡人之于国也②则移其民于河东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A.②④相同B.②③⑤相同C.①⑤相同D.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解析】选D。

①为“对于”,②为“到”,③为“比”,④为“在”,⑤为“跟”。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牲畜)D.申.之以孝悌之义(反复陈述)【解析】选C。

畜:畜养。

5.下列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少(增加)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兵而走(拖着)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5.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B.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作说明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D.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时进入山林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选出与“谷不可胜食也”的“也”用法相同的一项()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7.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寡人之民不加多B.王道之始也C.是寡人之过也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选出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三、课外拓展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2.2【同步练习】《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2.2【同步练习】《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

《孟子》是记载时期思想家言行的书,共篇,每篇分上下,由编成,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孟子设喻,指出梁惠王的移民移粟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孟子的这段话中含有的两个成语是和。

前者的含义是,后者的含义是。

3.翻译句子。

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⑷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⑸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⑻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夫颛臾,昔者以为..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东蒙主 D.王无罪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4.与“忌不自信”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5.文中“之”字出现多次,下列对“之”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填然鼓之③树之以桑④寡人之于国也⑤未之有也⑥申之以孝悌之义⑦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A.①⑦/②③/④⑥/⑤ B.①②/④/③⑤/⑥⑦C.①⑦/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⑦(二)精段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6~9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苏教版语文高一《寡人之于国也》练习2

苏教版语文高一《寡人之于国也》练习2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2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数.(cù)罟 洿.(kuā)池 弃甲曳.(yè)兵 B .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 .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 ɡ)序之教 D .衣帛.(bó) 畜.(chù)养 请以战喻.(yù) 【答案】 C(A.洿:wū;B.莩:piǎo ,D.畜:xù)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 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C.⎩⎪⎨⎪⎧ 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野芳发.而幽香 【答案】 C(A 加:①更,②夸大;B 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C 兵:兵器;D 发:①打开粮仓,赈济百姓,②开放。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⑦斯天下之民至焉⑧移其粟于河内A .⑤⑦⑧B .①③⑤C.③⑥⑧D.②④⑤【答案】A(①鼓,名词动用;②王,称王;③树:种植;④衣,穿;⑥丧,埋葬。

) 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B(都是宾语前置)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①养生丧死无憾②不违农时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答案】 B6.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1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含答案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1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 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本课话题——民生为本朗读——课文中的名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强调只有发展生产,才能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推而论之,只有解决了民生问题,才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民之疾苦,国之要事”。

李克强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贾谊2.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陈天华3.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

——程颐4.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王廷相5.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三国志·吴书》)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粟.( ) 曳.兵( ) 数罟.( )洿.池( ) 衣帛.( ) 鱼鳖.( )鸡豚.( ) 狗彘.( ) 饿莩.( )庠.序( ) 孝悌.( ) 五亩之宅.( )【答案】sùyèɡǔwūbóbiētún zhìpiǎo xiánɡtìzhái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1)“无”同“勿”,不要(2)“颁”同“斑”(3)“检”同“敛”,收敛,积蓄(4)“涂”同“途”,道路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兵.刃既接(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可汗大点兵.( ) 穷兵.黩武( )(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罟不入洿池(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 (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故木受绳则直.(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系向牛头充炭直.()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日出江花红胜.火(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必修4

寡人之于国也课内稳固1.给加点字注音。

移其粟.〔〕弃甲曳.兵〔〕数罟..〔〕〔〕鸡豚.狗彘.之畜.〔〕〔〕〔〕庠.序〔〕孝悌.〔〕饿莩.〔〕洿.池〔〕2.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以下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以下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5.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养生..衣帛矣..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一战..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6.以下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为哪一项(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课外提升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假设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4同步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4同步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最后一段,完成1~4题。

1.下列句子中的“胜”字与“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胜”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B.何可胜道也哉C.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D.驴不胜怒,蹄之【解析】选B。

两句中的“胜”都为“尽”意。

A.胜过,超过;C.优美的;D.承受,忍受。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解析】选B。

①介词,按照,②介词,把;③助词,用在动词后补足音节,④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发展生产,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暴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解析】选C。

“害民的是荒年”错。

4.翻译下列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2)(如果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不曾有的。

(3)这种做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二、每年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1 第4课 寡人之于国也 含解析

苏教高中语文必修四学练测课后巩固再提升:专题1 第4课 寡人之于国也 含解析

专题一 我有一个梦想第4课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巩固再提升一、语基扩展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罟.不入洿池 罟:渔网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同“敛”,收敛,积蓄C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憾:缺憾D .谨.庠序之孝,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郑重解析:选D 谨:认真从事。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 .数罟不入洿池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解析:选B A .无—勿;C.颁—斑;D.涂—途。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B.⎩⎨⎧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①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 ①非我也,岁.也②王无罪岁.解析:选D A 项①是“细密”,②是“几”。

B 项①是“大王”,②是“称王”。

C项①是“没有”,②是“不要”。

D项都是“年成”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B.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尚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解析:选D D项中的《尚书》应为《大学》。

5.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作业两课时(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作业两课时(含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后作业11.朗读课文,要正确安排节奏,注意句中停顿。

下列句子节奏安排欠妥的一项是()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孟子的谈话具有雄辩的气势,这一部分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A.使用比喻句式B.使用对偶句式C.使用排偶句式D.使用排比句式3. 下列“数”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B.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数目,数量)C. 数罟不入洿池(列举)D. 扶苏以数谏故(密、细密)4. 下列“发”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征发、派遣)B.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C. 主人忘归客不发(发出、发作)D. 百发百中(出发)5. 下列“兵”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 弃甲曳兵而走(军队)B. 非我也,兵也(兵器)C.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士兵)D. 草木皆兵(战争)6. 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A.请以战喻B.寡人之于国也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7. 下面画线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8. 对下列句中加粗字体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东凶亦然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C.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请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 )A.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 夫晋,何厌之有C. 树之以桑D. 申之以孝悌之义10. 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苏教版)必修四课堂作业: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2】(含答案)

(苏教版)必修四课堂作业:第1专题《寡人之于国也》【2】(含答案)

必修四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时作业(二)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曳.兵(yì) 填.然(tián) 数.(cù)罟洿.(kūa)池B.宅.院(zhái) 遗憾.( hàn) 粳米..(jīng) 家畜.(chù)C.庠.序(xiáng) 孝悌(tì) 颁.白 (bān) 绸.缎 (chóu )D.狗彘.(zhì) 饿莩. (piǎo) 归.顺(guī) 虐.待(nǜe)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3.下面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春心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云霞明灭或.可睹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4.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②鸡豚狗彘之畜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未之有也⑤邻国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C.①②④/ ③⑤ D.①⑤/ ②③/④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例:树之以桑A.非我也,岁也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C.或五十步而后止 D.申之以孝悌之义6.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C.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东蒙主。

D.王无罪8.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意思相同的一组是()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②曹刿请见。

③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④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同步练习 苏教版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 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同步练习 苏教版 Word版含解析

(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沧海一粟.(sù) 洿.池(wū) 鸡豚.(tún) 孝悌.(dì) B .不可胜.食(shēnɡ) 庠.序(xiánɡ) 数罟..(cù ɡǔ) 饿莩.(piǎo) C .养生丧.死(sànɡ) 颁.白(bān) 鱼鳖.(biē) 黎.民(lí) D .弃甲曳.兵(yè) 畜.牧(chù) 遗憾.(hàn) 发.动(fā) 2.找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①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A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B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C .凶.相毕露 D .凶.多吉少 ②例句:谷不可胜.食也( ) A .驴不胜.怒,蹄之 B .此时无声胜.有声 C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弃甲曳.兵烛光摇曳.B.⎩⎪⎨⎪⎧ 察.邻国之政虽不能察.,必以情C.⎩⎪⎨⎪⎧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D.⎩⎪⎨⎪⎧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至今未变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C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名句默写。

(1)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必修四苏教版《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2

必修四苏教版《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2

必修四苏教版《寡人之于国也》同步练习2----329fad54-6eb2-11ec-80d9-7cb59b590d7d寡人之于国也习题一、多项选择题。

1.下列加黑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战争)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写冉固之(鼓的代名词)d.弃甲曳(拖着)兵而走2.下面黑色单词的不同含义是()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不要在春天共享鲜花b.弃甲曳兵而走把木头砍成士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与生俱来的死亡不是比羽毛轻就是比泰山重d.是亦走也就是让人民生死不渝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害怕这个世界*a.①②⑤/③/④b.①③⑤/②/④c。

①②④/③⑤d。

①②⑤/③④4.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请用战争来比喻。

B.寡妇要去乡下c.王无罪岁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5.选择翻译错误的项目为()a.尽心焉耳矣――总算尽了心啦b、请用战争作为比喻——请让我用战争作为例证c.直不百步耳――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d、斧头准时进入山林——斧头准时进入山林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何谷物都不能在不违反农业季节的情况下食用。

如果你不数数鱼,你就不能吃。

当斧头进入山林时,木头再好不过了。

谷物、鱼和乌龟不能吃得更好,木材也不能用得更好。

这是为了让人民生死不渝。

起死回生没有遗憾。

国王之路的开始也是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选择与“谷不生食业”中“业”用法相同的一个()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c、然而,如果你没有国王,将来还会有其他国王。

D.当人们死去时,他们会说,“不是我,是年龄。

”7.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人没有太多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寡人之于国也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沧海一粟.(sù) 洿.池(wū)鸡豚.(tún) 孝悌.(dì)B .不可胜.食(shēnɡ) 庠.序(xiánɡ)数罟..(cù ɡǔ) 饿莩.(piǎo)C .养生丧.死(sànɡ) 颁.白(bān)鱼鳖.(biē) 黎.民(lí)D .弃甲曳.兵(yè) 畜.牧(chù)遗憾.(hàn) 发.动(fā)2.找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①例句: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A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B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C .凶.相毕露D .凶.多吉少②例句:谷不可胜.食也( )A .驴不胜.怒,蹄之B .此时无声胜.有声C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D .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弃甲曳.兵烛光摇曳.B.⎩⎪⎨⎪⎧ 察.邻国之政虽不能察.,必以情C.⎩⎪⎨⎪⎧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D.⎩⎪⎨⎪⎧数.罟不入洿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至今未变的一项是(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C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名句默写。

(1)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老吾老,____________。

幼吾幼,____________。

二、文本阅读(25分)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回答6~12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 B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反复陈述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点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填然鼓之.树之.以桑B.⎩⎪⎨⎪⎧ 斧斤以.时入山林请以.战喻C.⎩⎪⎨⎪⎧ 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或百步而.后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直不百步耳C.未之有也D.树之以桑9.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②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③使民养生丧死无憾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⑥王无罪岁A.②④⑤ B.①③⑥C.②③⑤ D.①④⑥10.文中孟子和梁惠王观点的分歧在哪里?孟子描述了什么样的理想社会?(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5题。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无疑。

” (选自《孟子·梁惠王》)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寡人愿安承.教 承:接受 B .为民父母,行政..行政:行使(或“主持”)政治 C .愿比死者一洒.之 洒:义同“洗”,雪耻 D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修:整治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杀人以.梃与刃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B.⎩⎪⎨⎪⎧ 兽相食,且人恶.之恶.在其为民父母也C.⎩⎪⎨⎪⎧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D.⎩⎪⎨⎪⎧ 彼夺.其民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14.下列叙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木偶的人,该没有后代留下吧?孟子在此表明了对以政杀人者深恶痛绝的态度。

B .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圣人以仁爱之心待人,孔子对以人形俑殉葬尚且咒其无后,则统治者以政杀民,更应该痛加鞭挞。

C .文段使用了对比和类比的手法, 说明杀人用梃与用刀并无不同,对比出用暴政杀人与用刀杀人同样残忍。

把实行仁政之后国家的社会政治局面与暴政残民、人心尽失的敌国作类比,把双方士兵的作战表现对比,说明了仁者无敌的观点。

D.孟子规劝梁惠王:实行仁政以归民心。

以得民心之仁道,征伐失民心之无道,则将无敌于天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寡人愿安承教。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刃与政,有以异乎?(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始作俑者,其无后乎!(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12分)1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6分)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气,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_____,比喻。

______________可见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17.针对中国儿童应否读儒家经典,请在横线上各用一句话写出三种不同的看法。

(6分)近来,中国儿童应否读儒家经典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

反对者痛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成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衷者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1.B [A项“悌”读tì。

C项“丧”读sānɡ。

D项“畜”读xù。

]2.①B②D[①A项不吉祥,B项收成不好,C项凶恶,D项凶险兆头;②A项禁得住,B项胜过,C项优美,D项尽。

]3.B [A项拖着/晃动。

B项考察。

C项开仓赈济/征调。

D项细密/几。

]4.B5.(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6.D [“检”,同“敛”,收敛,积蓄。

]7.A [A项没有意义的衬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