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

教案:《自相矛盾》教案标题:《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 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自相矛盾的问题。

教学内容:1. 自相矛盾的定义和特点;2. 自相矛盾在生活中的例子;3. 自相矛盾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或板书;2. 学生准备笔记及课堂参与。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情景引入话题,例如:“在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呢?请大家回想一下。

”2. 学生回答,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相矛盾的含义。

二、概念解释(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解释自相矛盾的定义和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

2.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相矛盾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自相矛盾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案例中的矛盾之处。

2. 学生展示各自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四、解决方法(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自相矛盾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自相矛盾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3. 学生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自相矛盾的概念、特点和解决方法。

2. 学生记录归纳的内容,并与课前的思维导图进行对比。

六、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深度思考,总结自相矛盾的相关问题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找出自身或身边人生活中的自相矛盾现象,并分析原因和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了解到自相矛盾的概念,掌握自相矛盾的特点,并在生活中能够分析和解决自相矛盾的问题。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是一种逻辑谬误,指的是陈述中包含了逻辑上相互冲突的两个或多个观点。

教授学生如何辨别和避免自相矛盾的错误是一项重要的逻辑教育任务。

通过对《自相矛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辨别论证的有效性,进一步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相矛盾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辨别自相矛盾的论证错误;2.掌握自相矛盾的常见形式和示例,培养学生对自相矛盾的敏感度;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分析的能力,提高论证的有效性和逻辑性;4.练习自相矛盾的辨别和修正,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自相矛盾2.自相矛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自相矛盾的常见示例及分析4.如何避免自相矛盾的错误5.练习案例分析和讨论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对自相矛盾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第二节:理论讲解1.介绍自相矛盾的定义和特点;2.分析自相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常见形式;3.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相矛盾的概念。

第三节:案例讨论1.给出几个关于自相矛盾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其中存在的自相矛盾错误;2.学生逐一呈现分析结果,讨论探究;第四节:案例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自相矛盾案例的练习;2.老师点评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修正错误。

第五节:总结归纳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自相矛盾的重要性和学习收获;2.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提出未来自相矛盾的防范和修正建议。

四、教学手段:1.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展示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鼓励表达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1.教师评估: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案例分析和思维能力;2.学生评估:填写学习反馈表,评价学习收获和教学效果;3.互评评估:学生相互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促进学习氛围和合作精神。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及其寓意。

(2)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

(2)学会通过成语故事来感悟生活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诚实、谦虚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错误,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并掌握“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及其寓意。

(2)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1)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

(2)通过成语故事来感悟生活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成语“自相矛盾”的来历。

(2)引发学生对成语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心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造句。

(2)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写一篇小短文。

2. 调查周围同学,了解他们是否遇到过类似“自相矛盾”的情况,分享彼此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相矛盾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自相矛盾的现象。

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中是否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从而加深对自相矛盾的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的自相矛盾的情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自相矛盾的问题。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

I can make it through the rain. I can stand up once again on my own.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2篇《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

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

请看大屏幕。

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

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

(出示多媒体)二、精讲课文。

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

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

(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

(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

)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明白“自相矛盾”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领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2、教学难点体会寓言的讽刺意味,理解“自相矛盾”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些常见的兵器图片,如矛和盾,提问学生是否认识。

2、简单介绍矛和盾的用途和特点。

3、引出课题《自相矛盾》。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标注生字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三)理解文意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课文中字词的意思。

2、教师检查小组学习情况,重点讲解疑难字词。

如“鬻”(卖)、“誉”(称赞)、“吾”(我)、“陷”(刺破)等。

3、逐句翻译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四)深入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楚人是如何夸赞自己的矛和盾的?明确:“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2、提问:有人问他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样,楚人为什么无言以对?让学生明白楚人前后说法相互抵触,这就是自相矛盾。

3、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自相矛盾的事情?(五)总结寓意1、引导学生总结寓言的寓意: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

2、强调在生活中要实事求是,避免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

(六)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其他寓言故事。

2、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并从中汲取智慧。

(七)课堂练习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八)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包括字词、文意和寓意。

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理解课文。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

《自相矛盾》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自相矛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做事要言行一致,不要自相矛盾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掌握“自相矛盾”这一成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词学习:学习课后的生词,讲解词语的含义,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含义。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几个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8.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自相矛盾》2. 主要内容:课文生词、寓言故事、修辞手法、主题探讨等。

3. 重点:自相矛盾的含义及表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相矛盾”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语文《自相矛盾》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自相矛盾》。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理解(矛盾、自相矛盾)、成语故事阅读与解析、寓意阐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矛盾”和“自相矛盾”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故事寓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故事明白道理,提高思维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词语“矛盾”、“自相矛盾”的理解与运用。

难点:成语故事寓意的理解和阐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成语故事资料、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矛盾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

2. 词语解释(10分钟)(1)教师解释“矛盾”一词,举例说明。

(2)引导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并让学生举例。

3. 成语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关于“自相矛盾”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与“自相矛盾”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提出一个拓展问题,让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故事《自相矛盾》。

2. 画出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标注重点词语和成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自相矛盾”成语,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矛盾现象。

2. 答案示例:妈妈告诉我节约用钱,但她自己却经常买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这真是自相矛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矛盾”和“自相矛盾”的含义,能正确运用成语。

但在阐述故事寓意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其他成语故事,了解其寓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板书设计。

湘教版语文六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反思

湘教版语文六下《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与反思
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
1、出示成语:画蛇添足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寓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自相矛盾。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1、学生读寓言。
2、学生讲寓言故事。
通过寓言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课文,讲一讲故事大意.
2、指导理解难句: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1、学生讲故事。
2、学生搬注释。
3、借助注释理解句意。
学生通过讲故事,再加上教师适当的点拨,品味出寓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明确寓意
1、指导学生弄清楚此人自相矛盾在何处?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2、总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1、小组讨论:此人自相矛盾在何处?为什么会自相矛盾?
2、总结让学生说。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联系实际,拓展思考。
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同桌互说: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2、课文《自相矛盾》简短易懂,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教学?我的想法是:成语故事只不过是个引子,目的是通过该文的学习,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引导学生走进浩瀚的成语故事世界之中,了解祖国的文化,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对成语故事进行了复习,并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接着出示《自相矛盾》的原文,让学生对照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目的是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接着,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进一步探究其原因,品味出寓意。最后通过适当拓展,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意的感悟。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

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

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

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

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

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

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

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课文中有一个生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

指导读准音,认清形。

(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

)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

动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

放动画。

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

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

板书。

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

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

(板书矛:天下第一。

盾:举世无双。

)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

指名说。

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指导读出感情。

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

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相矛盾公开课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五册 26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

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仿编成语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创编成语故事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分两组比赛,说一说“自”字开头的成语。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

1、试说“自”字开头的成语(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

)自给自足自觉自愿自力更生自告奋勇自强不息自食其力自愧不如自由自在自知之明自不量力自欺欺人自暴自弃自鸣得意自以为是自我陶醉自相残杀自高自大自作聪明自吹自擂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

3、引入课文,板书课题,简介矛与盾(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

)4、播放《自相矛盾》的flash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初读课文2、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3、“夸口”什么意思?(说大话。

)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师: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4、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

(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

)5、“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张口结舌?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自相矛盾》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用法。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矛盾重重的话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自相矛盾》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用法。

2.2 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道理,运用成语“自相矛盾”进行实际运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成语“自相矛盾”的用法。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成语“自相矛盾”的由来,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4.2 故事讲解: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

4.3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成语“自相矛盾”进行判断。

4.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成语“自相矛盾”的用法和寓意。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成语“自相矛盾”及其解释。

5.2 运用成语“自相矛盾”写一个句子。

5.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相矛盾》故事的理解和对成语“自相矛盾”的掌握程度。

6.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自相矛盾”的运用能力和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情况。

6.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评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

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及建议。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底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好品质,明白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自相矛盾》,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故事。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讲解分析(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分析。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寓意,明白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的道理。

5.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五、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写5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相矛盾”的小故事。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表达出课文中的情感。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学生能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寓言故事,分析其寓意。

4.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抄写生字词认真,小故事内容丰富,符合课文主题。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及其含义。

(2)能够分析并解释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学会通过举例、分析等方式,运用“自相矛盾”这一成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引导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成语“自相矛盾”的含义及用法。

2. 分析寓言故事《自相矛盾》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分析成语“自相矛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等。

2.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如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其含义。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呢?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寓言故事《自相矛盾》,理解故事内容。

(2)提问: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 分析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成语“自相矛盾”在故事中的具体运用。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成语“自相矛盾”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 实践练习:(1)让学生运用成语“自相矛盾”进行句子练习。

(2)让学生尝试用成语“自相矛盾”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2)引导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举例说明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并分析它们的含义及用法。

七、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学会运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作业:1. 让学生运用成语“自相矛盾”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1教案 湘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1教案 湘教版

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悟寓意。

3.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起寓言,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往往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看来,同学们有关寓言方面的真不少。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文言文寓言。

2.板书课题:自相矛盾二、揭示方法,指导自学1.谁知道什么是矛?盾呢?矛和盾是冷兵器时代用来进攻和防御的武器。

确切地说,矛用来(刺),盾用来(挡)。

(手势),那么围绕着矛与盾,作者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决窍。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字音咬得很准,谁还想读?不错。

古时候呀,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在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古人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呀,往往会摇头晃脑,沉浸在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示,再试着读读,注意读出韵味来。

请同学再读。

3.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还要读懂,那么,怎样才能读懂呢?谁能来总结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结合注释(2)反复朗读(3)联系上下文(强调自读自悟,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再去寻找帮助)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综合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商量商量。

三、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1.我们来看第一句,有谁读懂了?(生先读再释义)噢,我明白了,这个人在夸他的盾。

重点解释“者”那现在就请你来做一回卖盾的,夸一夸自己的盾吧!读第一句,师评价,这么夸,你买吗?(再读)一起夸?夸得好。

2.那楚国人又是如何夸他的矛的呢?请看第二句话,谁读懂了?(生读,释义)谁再来夸?夸得真不错。

来,咱们再来给楚国人壮壮声势,请男生夸盾,请女生来夸矛,看谁吹牛吹得好!师读前面部分。

六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同时夸耀自己的盾和矛,因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而闹出笑话的事。

为了帮助语文教师生动的讲解这一课,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分享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自相矛盾》教案导入:看下列句子有什么问题?1、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看参加会议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3、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

对了,这些句子前后发生了矛盾。

板书:矛、盾像这样的句子前后说法不一致,我们说这是前后矛盾,可是同学们,矛和盾和这个意思可一点也不着边,这才是矛,盾。

(看课件) 表示两件兵器的词组合在一起怎么成了现在这个意思的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则寓言,(板书自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自”什么意思?自己对矛和盾有什么说法呢?读故事之前,我们先来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读词:锐利坚固夸口哑口无言都会读了吗?这下障碍扫清了,我们来读课文。

自由读,听清要求:要做到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读错字,按句逗停顿。

知名读,请同学评价。

这样还不行,还要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要求,要读出语气来。

试着练一练。

学生练一练。

指名读,评价,注意楚国人是在夸口,夸口什么意思呀?指名说,说白了就是吹牛,同桌互读,看谁吹得好推荐出吹的好的人在大家面前吹。

指名读,老师拿书和笔做道具,让学生读。

还有一个人在说话呢,谁呀?当你看到一个人这样吹牛,师范读楚人话,这时候,你会对他用什么口气说话呀,指名读,没关系,你指着我说,你嘲笑的越厉害我越高兴。

听师范读,加重了那个词,为什么?为什么要嘲笑这个楚人呢?我们分析一下楚人说的话我的矛锐利什么盾戳得穿我的盾坚固什么矛戳不穿如果你就是围观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指名说。

面对围观者的反问,楚国人怎么样了?他为什么哑口无言?我们想想用楚人的矛戳他的盾,会怎样呢?所以,楚国人还说得出话来吗?学学他此时什么样子?我们管你这种表情就叫哑口无言。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于《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一:导入平时你们看到我叫我什么啊?(老师、丁老师对不对)哎,我长得那么漂亮,(美丽、漂亮的丁老师)小嘴巴真甜,这样今天你们一个机会来给我当当老师好不好?(好)我来说两句话,你们听听看。

听完之后评一评。

1.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

(是的)2.哦,再听一句,值日生记了文俊豪的名字,文俊豪说:丁老师,我没有讲话,我是轻轻地讲话。

你来说。

3.谁来读?你来,你再来,我们一起来!先来看个视频,矛和盾是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

你听得很仔细。

这就是矛,各种各样的矛,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长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伤敌人。

所以这个矛的尖尖头十分--尖锐、锐利。

但是你不要以为敌人都是傻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矛刺过来的时候,敌人就用——盾来保护自己。

那么这个盾的质量要不要好的啊?——要,为什么?所以说盾得坚固、坚硬、结实。

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小古文《自相矛盾》的世界。

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小古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看好书,听老师读.3.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古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遍和离你最近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

4.小朋友,快去数一数有几句话?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来读!5.轻轻地把书本放下!三、理解课文1.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啊装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看下面的注释、翻译等等,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2.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模板(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自相矛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画龙点睛······)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可真丰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篇新的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来看一看说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书课题,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吗?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教师补充: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法、结合注释。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弗”的读音,“誉”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

1、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坚”“利”“誉”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两句:1)引导学生理解“鬻”“陷”等词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教案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一方面希望学生能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的寓意,同时希望能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这则寓言。

情感与价值观
懂得寓意:告诉我们办事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教学重难点
1.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

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3.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响起古典音乐)中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寓言更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人们把“寓言比作理性的诗歌”,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寓言故事之中。

2.板书课题:14寓言二则——自相矛盾
3.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汇报。

(韩非、矛、盾、寓言)
4.同学们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同时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矛与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课文围绕着矛与盾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欣赏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文中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和读音。

(投影出示读法)
2.下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中的停顿,要把句子读通顺,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巡视,表扬读的好的同学)
3.谁愿意读课文。

(找两人读,一个差一点,一个好一点)(自发鼓掌)
4.看得出大家的掌声是对他的表扬,就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读后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翻译古文
同学们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1.第一句:
(1)理解“鬻”和“誉”含义。

(2)请翻译第一句
(3)读的语气
(4)读(评议)(生自发站起来范读)
教师:让我们用炫耀的语气齐读这句话。

(生提问:“鬻”字能推荐好的识记方法?)
2.第二句:
(1)解释“利”
(2)请翻译第二句
(教师:你们能用不同方法翻译这一句么?)
(3)能用吹嘘的语气读出这句话。

3.第三句:
(1)翻译第三句
(2)找出文中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字?
(3)读时注意什么(“如何”读时应用什么语气?声调怎样?)
(4)设想一下,问话人的年龄、性格,读时语气怎样?试这读一读。

4.第四句:
师:第四句内容很少,我们改变下形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同理解这一句。

(1)“其人弗能应也”中“应”什么意思?
(2)翻译第四句
(3)看图想象一下楚人此时什么表情?这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4)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


四、理解巩固文章内容
1.看得出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

现在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

(板书)
2.谁能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
(自由谈)
(说寓意、生活中的类似现象、造句)
3.你们都非常善于思考,理解的很深刻,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理解溶入到朗读中。

五、全文总结
本文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这样的寓言故事有许多,它们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凝聚着宝贵的经验。

希望同学们课下都来阅读,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文。

六、作业
你能举出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来吗?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