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长春市市命题一2018届九年级化学
中考2018年吉林长春2018化学试卷(解析版)
中考2018年吉林长春2018化学试卷(解析版)2018中考化学(吉林长春)一、选择题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详解】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体积分数为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氧气21%,氮气78%,故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故选A。
2. 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B. 石蜡融化C. 酒精挥发D. 木炭燃烧【答案】D【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详解】水结成冰、石蜡融化、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3.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氧气B. 金刚石C. 氯化钠D. 蒸馏水【答案】C【解析】【详解】A、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故错误;B、蒸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错误;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C。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B. 读取液体体积C. 加热液体D. 蒸发【答案】B【解析】【详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错误;B、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平视,故正确;C、加热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错误;D、蒸发结晶时,要用玻璃杯不断地搅拌,错误。
故选B。
5.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 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D. 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故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C、气体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的数目不变,故错误;D、水蒸发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吉林省名校调研2018届九年级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名校调研2018届九年级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稀有气体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倾倒液体C. 检查气密性D. 熄灭酒精灯3.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C.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 氧气和臭氧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红磷C. 蜡烛D. 铁丝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蒸发水和电解水都属于分解反应B.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爱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6.导电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除能导电外,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作航天器、发动机的绝热材料,按陶瓷中导电的物质不同,可分为氧化锆(ZrO2)、二硅化钼(MoSi2)、碳化硅(SiC)、铬酸镧(LaCrO3)等类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导电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ZrO2、MoSi2B.铬酸镧由三种元素组成C.碳化硅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7:3D.导电陶瓷的化学性质稳定7.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C.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氧原子________;(2)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3)氦气________;(4)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1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系列2018-2019学年中考化学四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 、 单 项 选 择 题 ( 每 小 题 1分 , 共 10分 )
1. 下列是4种矿石(括号中为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属于单质的是( )
(Al2O3) (Au) (CaWO4) (Cu2S) A . 铝土矿 B . 金矿 C . 白钨矿 D . 辉铜矿 2. 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橄榄油 B . 蔬菜 C . 米饭 D . 牛肉 3.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质量增大 B . 间隔增大 C . 体积增大 D . 个数增多 4.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活性炭防毒面具吸附毒气 B . 用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C . 将水加入到生石灰中 D .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直接用手抓取药品 B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 . 量取液体时平视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D . 用酒精灯的焰心加
19.
20.
变成蓝绿色,静置后逐渐变成黄绿色。 【提出问题】加碱和亚甲基蓝后,红色饮料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查阅资料】
I.该饮料含有天然色素“花青素”,它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II.亚甲基蓝呈蓝色,溶于水可形成蓝色溶液。
【进行实验、分析解释、获得结论】
(1) 实验1:初步探究饮料变色的原因。
编号 1-1
1-2
1-3
热物质
6.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3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33个电子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4.92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2.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牛奶 B.液氧 C.蒸馏水D.石墨3.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以KIO形式存在,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3A.+1 B.+3 C.+5 D.+74.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是()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消防水龙头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氧气的验满C.过滤D.检查装置气密性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根据题意Y的值应为7C.M和N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M易失去电子形成Na+7.2016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归纳和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CO和CO2的比较正确的是()A.性质:都不能溶于水,但CO能燃烧CO2不能B.组成:都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但CO比CO2少一个氧元素C.危害:都有毒性,CO2还能造成温室效应D.用途:CO能作燃料,也能冶炼金属;CO2能灭火也能用于光合作用10.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O2B.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氦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水电解产生H2和O2,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二、填空题(共10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硫酸亚铁是由和SO42﹣构成的;(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2.回答下列问题:(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反应生成CO.13.如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A、B、C中有2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它们是(填字母).(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所以它们都易(填“得到”或“失去”)构成的.三、简答题(共12分)14.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2)要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15.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16.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A.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B.过滤粗盐水C.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D.水的电解(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填“是”或“否”)(4)D实验中,可用检验a中气体,检验b气体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2分)17.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1)CO和CO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其原因是.2的性质.(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CO2①甲中的现象是.②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1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用F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五、计算题19.加热1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2016-2017学年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山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牛奶 B.液氧 C.蒸馏水D.石墨【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液氧属于纯净物.C、蒸馏水属于纯净物.D、石墨属于纯净物.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形式存在,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3.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A.+1 B.+3 C.+5 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KIO3【解答】解: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中碘元素的化合价:(+1)+x+(﹣2)×3=0,则x=+5.和为零,可知碘酸钾(KIO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4.图书馆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是()A.泡沫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消防水龙头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考点】几种常用的灭火器.【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解答本题.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解答】解:用来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不能有水,否则容易受损.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溶液会损坏灭图书、精密仪器等,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A错误.B、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气体吹出干粉来灭火,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B错误.C、水会损坏灭图书、精密仪器等,不适合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故C错误.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精密仪器等火灾,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灭火器的原理和灭火器的种类及适用范围进行解题的能力.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氧气的验满C.过滤D.检查装置气密性【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倾倒液体的时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靠,瓶塞倒放,错误;B、验满氧气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错误;C、过滤时要使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B.根据题意Y的值应为7C.M和N可形成离子化合物D.M易失去电子形成Na+【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信息可知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然后再结合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等来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由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质子数为11,故A说法正确;B、由于N是离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应是8,故B说法不正确;C、由图示可知,M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阳离子,N为阴离子,所以M和N的原子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可知,M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所以,M易失去电子形成Na+,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和应用,明确一个小格中的信息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元素名称与元素类别的关系等来解答.7.2016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解答;B、根据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解答;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D、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解答.【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1: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水的净化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方法.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可燃物燃烧时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者隔绝氧气.根据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解答】解:A.木桌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其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错误.B.开挖隔离带,把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正确;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灭火,所以错误;D.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反应,燃烧在为人带来热量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也会为人类带来灾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为人类提供了安全利用燃烧反应的保障,是中考的热点题目之一.的比较正确的是()9.“归纳和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CO和CO2A.性质:都不能溶于水,但CO能燃烧CO不能2少一个氧元素B.组成:都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但CO比CO2C.危害:都有毒性,CO还能造成温室效应2D.用途:CO能作燃料,也能冶炼金属;CO能灭火也能用于光合作用2【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的毒性.【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解答】解: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CO能燃烧CO2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都由C和O两种元素组成,但1个CO分子比1个CO分子少一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2能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CO2能灭火也能用于光合作用,故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CO能作燃料,也能冶炼金属;CO2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用途、毒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一定不含有O2B.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氦原子和镁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C.水电解产生H2和O2,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水的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A、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集气瓶中不一定不含有O2,如带火星的木条在含有氧气的空气中不能复燃,故选项推理错误.B、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推理错误.C、水电解产生H2和O2,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则所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推理正确.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因素、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0分)11.用化学用语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3)硫酸亚铁是由Fe2+和SO42﹣构成的;(4)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H 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3)硫酸亚铁是由亚铁离子和SO42﹣构成的,亚铁离子的符号为:Fe2+;(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注出次氯酸(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H O;故答案为:(1)N2;(2)Al;(3)Fe2+;(4)H 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回答下列问题:(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冶炼金属.(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CO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就.【解答】解:(1)CO具有还原性,在工业上可利用其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故答案为:(1)冶炼金属;(2)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如图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2)A、B、C中有2种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它们是BC (填字母).(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所以它们都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构成的.【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解答.(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3)A和B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个,均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答案为:(1)11;(2)BC;(3)得到.【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简答题(共12分)14.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要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写一种即可)【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2)区别两种无色气体,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差的别,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鉴别两种气体.【解答】解:(1)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将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鉴别的实验原理、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不同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用导管向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的措施.(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1)根据题意,红磷的着火点是240℃,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故水中的白磷不燃烧.(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通入氧气.(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故答案为:(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3)用导管向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4)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A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B .过滤粗盐水C .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D .水的电解(1)A 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保证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充分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3)C 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否”)(4)D 实验中,可用 将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a 中气体,检验b 气体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 2+O 22H 2O .水的电解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红磷过量原因.(2)根据玻璃棒在过滤操作的作用来分析;(3)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二模试卷(2)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二模试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碎B.汽油挥发C.木柴燃烧D.干冰制冷2.(3分)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氯化钠作调味品D.小苏打作发酵粉4.(3分)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5.(3分)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的大小可改变C.分子本身可改变D.分子之间有间隔6.(3分)下列鉴別NaOH和NaCl溶液的方法错误的是()A.滴酚酞B.测pHC.滴硫酸铜溶液D.滴盐酸7.(3分)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SiCl4Si+4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HCl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四氯化硅是由一个硅原子和四个氯原子构成D.四氯化硅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4:718.(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pH等于11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32﹣9.(3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分析均合理的是()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B.测量液体体积:俯视导致测量出的液体体积偏小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10.(3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70分)11.(4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精校版】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pdf解析版)..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2.(1分)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B.石蜡融化C.酒精挥发D.木炭燃烧3.(1分)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B.金刚石C.氯化钠D.蒸馏水4.(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D.蒸发5.(1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6.(1分)有关甲烷(CH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B.相对分子质量是16gC.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 D.碳元素比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小7.(1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过燃烧实验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C.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D.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蛋白质8.(1分)侯氏制碱法的生产过程涉及如下反应:NH3+CO2+NaCl+X═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化学式为H2O B.NaHCO3受热易分解C.CO2和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NaHCO3分解产生的CO2可以回收再利用9.(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D.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一定生成氨气10.(1分)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A.制备Cu(OH)2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B.鉴别稀H2SO4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Ba(NO3)2溶液C.除去CO中的少量CO2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分离MnO2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3分)回答下列问题。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一、选择题(共10分)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1.(1分)(2018•长春)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521: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体积分数最大,故A正确;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最大,故B错;C、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体积分数比较小,故C错;D、二氧化碳大约占0.03%,体积分数比较小,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2018•长春)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成冰 B.石蜡融化 C.酒精挥发 D.木炭燃烧【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332: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51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炭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市命题)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化学部分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 O-16 Na-23 Ca-402.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如下: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3.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微”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选择题(共10分)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 N2、O2等均匀混合C. N2、O2的体积比为5:1D. 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沉降B. 过滤C. 吸附D. 消毒3.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AlB. H2OC. CO2D. NaCl4.实验室配制一定质景分数的稀硫酸并用其除铁锈,部分操作如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A. 量取浓硫酸B. 稀释浓硫酸C. 装生锈铁钉D. 倒稀硫酸 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乙醇、天然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应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C.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D.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农业上要尽量多的使用化肥、农药6.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02====2CO 2+2H 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化学式是C 2H 4 B. 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C. O 2的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CO 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 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汽水呈碱性B. 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C. 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8.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 A. 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人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 将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并放出热量9.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吉林省长市南关区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一模)试题(扫描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8届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一模)试题九年级一模(化学)参考..答案 2018.4.26第Ⅰ卷选择题(共1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11.(1)P;(2)2 Fe3+12.(1)22.99 (2)①D ②质子数(说明:“核电荷数”可得分)13.(1)水(说明:“H2O”可得分)(2)煮沸(3)吸附(说明:错别字不得分)14. (1)天然气(2)二氧化碳(说明:“CO2”可得分)(3)BCD(说明:只答其中一个或两个得0.5分,有错不得分)15.(1)温度达到着火点(2)较多量固体(3)防止盐酸过量16.(1)31.6 (2)2:7(说明:“40:140”、“4:14”可得分)(3)B17.(1)硬度(2)氧气和水蒸气(说明:“O2和H2O”可得分)(3)Cr>Fe>Hg(说明:“Cr、Fe、Hg”可得分)(4)Zn2+、Al3+(说明:只答其一得0.5分,有错不得分;“锌离子、铝离子”可得分)18.(1)5(2)加速溶解(3)C19.(1)①B ② 2KMnO4△ K2MnO4+MnO2+O2↑ (说明:化学式0.5分,配平、条件和“↑”共0.5分)(2)①4.4 ②澄清石灰水(说明:“氢氧化钙溶液”、“Ca(OH)2溶液”可得分)(3)二氧化碳20.(1)NaOH+HCl═NaCl+H2O(2)两(说明:“2”可得分)(3) B21.(1)+5 (2)NaC lO3+KCl= KClO3↓ + NaCl (说明:化学式0.5分,“↓”0.5分)(3)NaCl(说明:“氯化钠”可得分)22.(l)OH﹣(说明:“氢氧根离子”可得分)(2)A(3)①CaCO3+2HCl=CaCl2+C O2↑+H2O (说明:化学式0.5分,配平和“↑”共0.5分)②BaSO4③CuSO4、BaCl2(说明:只答其一得0.5分,有错不得分;“氯化钡、硫酸铜”可得分)。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解析版)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二模试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1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B.铜器锈蚀C.切割大理石D.葡萄酿酒2.(1分)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3.(1分)某固体物质含有碳、钠、氧三种元素,从组成上看,这些固体不可能有()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4.(1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称量NaCl固体5.(1分)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氨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6.(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作防腐剂浸泡水产品B.加亚硝酸钠以保持肉质鲜美C.大量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D.蒸馒头时加入适量小苏打7.(1分)以下是黄小民同学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的比较,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反应剧烈程度:红磷燃烧比植物呼吸剧烈B.硬度:金刚石比石墨大C.生成物种类:化合反应比分解反应少D.催化剂的质量:反应前比反应后大8.(1分)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以下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A.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可证明碳酸钠属于碱类B.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可证明该固体一定是金属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放置于空气中浓度会减小9.(1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A.C和H2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B.在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或活性炭都褪色C.碳酸饮料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实验室收集CO2和为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10.(1分)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测定某地河水的酸碱度,可使用pH试纸B.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可加入足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稀硫酸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可采用直接过滤的方法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0分)11.(3分)用化学用语问答下列问题。
(汇总3份试卷)2018年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花生油B.白糖C.白酒D.白醋【答案】A【详解】A、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A正确;B、白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白酒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白醋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
2.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灭火的原理是断绝燃烧的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能灭火,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能灭火;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是不恰当的灭火方式,这样容易使人触电;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隔绝空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选择C考点:灭火的原理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银元素一AG B.3个氧原子一O3C.4个水分子—4H2O D.镁离子—Mg+2【答案】C【详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银的元素符号是Ag,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个水分子可表示为4H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精选3套试卷┃2018届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联考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A.B.C.D.【答案】C【解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的质量不断减少,故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是1:8;故错误;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错误。
故选C。
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20 30 20 15反应后质量/g 0 x y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x+y=75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的取值范围:0≤x≤30【答案】D【详解】A、从表中可知,甲20g全部参加了反应,而丁反应前后减少了5g,说明参加反应的丁质量为5g,因此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0g∶5g=4∶1,选项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0+20+15=0+x+y+10,x+y=75,选项B正确;C、从表中可知,甲20g全部参加了反应,而丁反应前后减少了5g,说明甲和丁是反应物,当y=20g时,丙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甲和丁是反应物,乙必然是生成物,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是化合反应;当y<20g时,丙也是反应物,此时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是化合反应,因此y≤20g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选项C正确;D、当0≤x<30时,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当x=30g时,乙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丙是生成物;但当丙是反应物时,乙必然就是生成物,30g<x≤75g,因此x的取值范围是:0≤x≤75g,选项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试题,解题时最重要的是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一个基本原则是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不变的可能是催化剂,本题的难点是乙和丙的不确定,要根据选项进行讨论分析。
<合集试卷3套>2018年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A.加水稀释NaOH溶液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BaCl2溶液,D.硝酸铵溶于水后温度的变化【答案】B【详解】A、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pH值会减小,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加,溶液饱和后,一定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BaCl2溶液,沉淀的质量会增加,待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应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滴加试剂C.测溶液pHD.读取数据【答案】D【详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否则大量放热,可能使液体溅出伤人,故A错误;B、滴加试剂,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否则会污染胶头滴管,故B错误;C、测PH时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在点滴板上测量,不需要用水润湿,故C错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
3.下列关于CO2和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B.二者组成元素相同,而分子结构不同C.用燃着的木条能鉴别两种物质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答案】A【详解】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是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但是分子结构不同,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的是一氧化碳,能用燃着的木条鉴别这两种物质,不符合题意;D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222CO+O 2CO 点燃;2CO +C2CO 高温,不符合题意。
吉林省名校调研2018届九年级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名校调研2018届九年级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稀有气体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2.如图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倾倒液体C. 检查气密性D. 熄灭酒精灯3.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 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C.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 氧气和臭氧的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红磷C. 蜡烛D. 铁丝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蒸发水和电解水都属于分解反应B.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爱护水资源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6.导电陶瓷是一种新型陶瓷,除能导电外,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作航天器、发动机的绝热材料,按陶瓷中导电的物质不同,可分为氧化锆(ZrO2)、二硅化钼(MoSi2)、碳化硅(SiC)、铬酸镧(LaCrO3)等类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上述导电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ZrO2、MoSi2B.铬酸镧由三种元素组成C.碳化硅中硅、碳元素的质量比为7:3D.导电陶瓷的化学性质稳定7.为减少污染,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无污染的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再分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2D.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8.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9.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0.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溶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大增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 “普通水”含有氮分子B. “普通水”含有氧分子C. 除去氧气后的水就不再含有氧元素了D. 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二.填空题11.用化学用语填空:(1)两个氧原子________;(2)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3)氦气________;(4)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1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1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氢氧化钠可用作中和酸性土壤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常用于制作导线2.(1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蒸气B.氯化钠C.硫酸D.氢氧化钠3.(1分)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C.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4.(1分)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氯化钾和氯化铵﹣加入氢氧化钙研磨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5.(1分)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
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A.H2、CH4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6.(1分)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C.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塑料、蚕丝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7.(1分)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氧气浓度不同8.(1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NaOH和Ca(OH)2等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D.盐通常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所以不属于盐9.(1分)下列有关“守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跟原镁带的质量相等B.在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中的X的化学式是NO2C.加热15.8gKMnO4,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变为14.2g,则生成氧气1.6g D.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CO2、CO和SO2,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硫、氧元素10.(1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只用Ba(OH)2溶液即可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B.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C.不加任何试剂无法鉴别开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D.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4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两个氢分子; ②氦气;ƒ③亚铁离子;④标出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12.(4分)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生活中,鉴别软水、硬水常加入;(2)用水灭火的原理包括隔绝氧气和;(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瓶底留有少量水,目的是防止;(4)若要配制1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取用水的质量为g.13.(3分)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如图为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当x=时,该粒子是原子.(2)当x=9时,该粒子是(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3)由x=8与x=13的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4.(3分)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1)它们水溶液的pH都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叫反应.(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15.(2分)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一些特征现象.(1)向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色沉淀.(2)写出一个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3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硝酸钾溶解度(选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若想使t2℃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3)t3℃时将60g硝酸钾溶液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7.(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精选3套试卷┃2018届吉林省名校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达标检测化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 C.D.【答案】D【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B、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D、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丙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C.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5:16【答案】C【解析】由微粒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的方程式为2NO+O=2NO,则有:22A、反应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丙物质由氮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30):3215:83.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特殊的催化剂,使甲烷高效转化为乙烯获得重大突破,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B .生成物分别是C 2H 4分子和H 2分子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由分子构成 【答案】A【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H 4,生成物是C 2H 4和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422CH C H +2H 催化剂【详解】A 、观察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都是碳原子和氢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B 、生成物分别是C 2H 4分子和H 2分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 、反应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生成物分别是由C 2H 4分子和H 2分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