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吸入或接触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相关的疾病,对职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控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权益,企业需要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确保职业病危害可控可管理。
以下为这份制度的撰写。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企业职工的健康与安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本制度旨在规范职业病危害的监测与评价工作,保护职工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和危害。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职工,包括正式雇员和临时工,并适用于各类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
第三条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控制职业病危害是首要任务。
2.依法合规,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3.科学管理,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和监测。
4.信息化管理,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数据库,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5.全员参与,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6.责任明确,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强化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与监督。
第四条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责任分工1.企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为职业病防治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3.各部门、班组和岗位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配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4.员工要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的相关规定,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价体系第五条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1.组织设置(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
(2)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监测设备,确保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计划,并根据工作环境和危害特点,确定监测频次和方法。
2.监测内容(1)扬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防控职业病危害,制定的一套日常监测管理措施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确保员工在工作环境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并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职业病风险。
2. 负责人: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管。
3. 岗位危害辨识:对企事业单位涉及的各个岗位进行危害辨识,确定危害因素和风险等级。
4.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包括空气质量、噪声和震动等。
5. 医学检查:对从事高风险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检和职业病检查。
6. 工作环境监测:对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室内空气质量、噪声、照明等。
7. 危害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控制、行政管理和个人防护等。
8. 培训教育:对员工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9. 监测数据记录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监督检查: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监测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11. 紧急事故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如何处理职业病事故和突发职业病事件等。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应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优化。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2)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检测工作。
(二)本公司必须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粉尘: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打磨、精整工序。
2、噪声:存在于下料、顺锯、钻孔、四面刨、镂铣、砂光、修边、封边工序。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四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环境中,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或暴露于各种有害因素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潜在危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并及时发现、评估和管理职业病危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监测目标和范围:明确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并确定监测的范围,涵盖不同岗位、部门和工艺。
2. 监测方法和频度: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频度,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监测仪器设备等,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3. 监测责任和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测责任和流程,包括监测计划的制定、监测样本的采集和保存、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4. 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改善工艺、加强防护设施等。
5. 预警和报告机制:建立职业病危害的预警和报告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通报职业病危害风险和相关措施。
6. 评价管理和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措施,包括职业病防护和控制措施、培训教育、健康监护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制度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保障作业场所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制度。
一、通风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管理部门,需备专人负责整个矿区从事生产运行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包括以下内容:(一)监测点分布。
表1煤矿作业场所测尘点的选择和布置地点工种检测点位辅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辅运顺槽综掘面辅运皮带司机辅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主运皮带司机主运皮带头与刮板机转载点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与3-1盘区皮带转载点综采面综采机司机综采机回风侧5m处移架工端头支护工回风巷10m处刮板机司机刮板机机头作业位转载机司机转载机作业位综采主运顺槽乳化液泵司机乳化液泵作业位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主运皮带作业位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司机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主运大巷皮带司机3-1煤主运大巷皮带机头作业位5-1煤层给煤机司机井底煤仓给煤机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5-1煤主运皮带作业位主驱动机房主斜井皮带司机主斜井皮带作业位值班室原煤仓顶原煤入仓皮带司机原煤入仓皮带作业位洗煤厂201皮带司机201原煤皮带机尾作业位201原煤皮带机头作业位巡检工202振动筛作业位206振动筛作业位205破碎机作业位207块煤转载皮带作业位208末煤转载皮带作业位加药工PAC加药位PAM加药位203皮带司机203手选拣矸皮带作业位701、721皮带司机701末精煤皮带尾部作业位721块精煤皮带尾部作业位洗煤厂小块皮带司机产品分级筛作业位小块皮带头部作业位701末精煤皮带头作业位放仓工籽煤仓放仓工作业位铲车司机铲车作业位过磅员磅房作业位机修车间电焊工电焊作业位打磨工打磨作业位气割工气割作业位锅炉房司炉工上煤作业位表2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检测点的选择和布置辅运顺槽综掘面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支护工支护作业位主运顺槽综掘面支护作业位综掘机司机综掘机作业位2运皮带司机2运皮带作业位主运(辅运)顺槽辅运皮带司机辅运皮带与刮板机转载点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主运皮带与刮板机转载点作业位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与3-1盘区皮带转载点作业位采煤工作面综采机司机综采机作业位端头支护工端头支护作业位刮板机司机刮板机作业位转载机司机转载机作业位综采主运顺槽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乳化泵司机乳化泵站作业位3-1盘区主运顺槽皮带司机二采区主运顺槽皮带机头作业位主运大巷皮带司机17煤主运大巷皮带机头作业位5-1煤层给煤机司机井底煤仓给煤机作业位主运皮带司机17煤主运皮带作业位中央水泵房注水泵工注水泵作业位工人填表处主驱动机房主斜井皮带司机主斜井皮带机头作业位值班室原煤仓顶原煤入仓皮带司机原煤入仓皮带机头作业位洗煤厂1皮带司机1原煤皮带机尾作业位2原煤皮带机头作业位巡检工2振动筛作业位3破碎机作业位4振动筛作业位7块煤转载皮带作业位8末煤转载皮带作业位洗煤厂203皮带司机9手选皮带作业位4层巡检工10块煤脱泥筛作业位11-1磁选机作业位5层巡检工12末煤脱泥筛作业位13脱介筛作业位14矸石/3013块煤脱介筛作业位板框工15板框压滤机作业位清水仓工人取样位PAM工人加药位PAC工人加药位71、2皮带司机16面煤脱水离心机作业位17煤泥脱水离心机作业位18煤泥转载刮板机作业位19煤泥转载皮带作业位20煤泥入料泵作业位洗煤厂701、721皮带司机21循环水泵作业位22煤泥底流泵作业位23稀介泵作业位24块精煤皮带机尾作业位小块皮带司机产品分级筛作业位籽煤皮带机头作业位701末精煤皮带机头作业位放仓工籽煤仓放仓工作业位地磅房过磅员磅房过磅员作业位压风机房空压工工人值班室1#空压机作业位(三)噪声检测周期每季度一次。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职业病是因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或接触特定有害物质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危害不仅是对从事该职业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威逼,同时也对家庭、社会造成肯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护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削减职业病的发生,加强对职业病的监测和检测是必要的。
一、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日常监测是指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进行病情监测、症状调查、检查和评估的工作。
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进行日常监测能够及早发觉病情,提高职业病的预警本领。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应当包括下面的工作。
1. 定期检查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是日常监测的紧要工作之一、定期检查重要针对从事特定工作岗位的人群,对其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生理指标的监测。
定期检查的周期应当依据不同的岗位和特定工作岗位的职业病风险等级进行确定。
2. 症状调查症状调查是发觉职业病的一种紧要手段。
通过工作岗位和特定工作岗位人群的症状调查,可以了解到不同岗位从业者存在的症状和体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病情监测和诊断治疗。
3. 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对从事特定工作岗位的人群进行职业病防治工作培训,提高从业者对该种职业病的认得、防备和处理本领,削减职业病的发生工作中。
二、职业病定期检测管理制度定期检测是通过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进行规定周期性的检测工作,评估职业病危害程度和病情进展情况。
定期检测的工作要求管理员工、协调相关部门员工进行职业病防备和管理。
职业病定期检测管理制度应包括下面的内容。
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针对特定工作岗位,对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估,订立相应的防治措施,定期进行监测、检测和统计分析,并适时调整防治措施。
2. 定期检测实施针对从事特定职业的人群,进行规定周期性的检测工作,包括健康体检、生物学监测、生化学监测等数据采集措施。
3. 定期检测管理针对特定工作岗位,订立严格完善的检测计划及管理方法,负责定期监督检测工作,适时记录、汇总、核查检测数据,建立病例档案。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六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一、目的根据《____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____)____号相关制定本制度,为规范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全面地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并通过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保护员工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有害作业场所对危害因素的监测工作。
三、定义1、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
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2、有害作业场所监测:指对生产过程中从业人员易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四、职责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是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归口部门,负责____监督本公司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监测、分级管理,对本规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五、工作程序1、总则作业场所监测数据必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通过监测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危害性做出评定,进而通过改善劳动环境和加强个体防护以实现控制接触来保护员工的健康;2、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害作业场所的定期定点监测;(2)现有装置、生产设施更新、改造、检修的检测;(3)事故性监测;(4)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等项目竣工前和竣工后验收的监测;(5)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监测等。
3、监测点的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点的设定和监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____等规范要求,由公司总经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与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监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
4、监测点确定后,可根据生产情况进行调整;5、监测点的认可、确定、变更或取消,须经公司总经理、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与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同审核、认可;6、具体监测项目由具有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实施;7、对已确认的监测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规定监测频次进行监测;六、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一、我公司按照____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二、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三、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四、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五、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七、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2)1. 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2.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包括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例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
通过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排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的职业健康标准。
3. 职业病定期检测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以评估其与职业病相关的健康状况。
(职业健康)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规范a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了加强和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工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
煤矿的日常监测与定期检测依照煤矿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定义)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其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购买监测技术服务、或配备检测仪器以及安设实时监测设备等方式组织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周期性监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所有工作场所的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的检测、评价。
第四条(方案)用人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纳入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或责任人、监测周期、监测地点、监测岗位、监测时段以及定期检测委托单位、检测时间等内容。
第五条(投入)用人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所需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以及监测人员的培训费用和定期检测所需的检测评价费用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予以保障。
第六条(档案)用人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档案,并纳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体系。
第七条(结果公布)用人单位应将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及时在工作场所公告栏中进行公布。
第二章日常监测第八条(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制度,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工作。
第九条(监测人员)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应接受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能够胜任日常监测工作。
第十条(仪器设备)用人单位应根据其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情况,特别是存在高危粉尘、高毒物质的,应通过购买监测技术服务、或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含直读式仪器),或安设实时监测设备等方式,组织开展周期性监测。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备职业病的发生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员工的损害,本制度旨在规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管理工作。
二、监测管理的目的1.确定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获得员工职业病暴露情况的真实数据;3.发现并矫正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足的问题;4.对员工进行职业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干涉。
三、监测责任人及职责1.企业法务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推动职业病的监测工作;2.企业职业卫生部门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估、职业病筛查工作;3.各部门主管搭配企业职业卫生部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
四、日常监测管理1.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频次:依据不同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不同程度的暴露情况,订立不同频次的监测计划;2.监测项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项目,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3.监测方法:采用标准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监测计划的订立:每年订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计划,并及时调整;5.监测记录和报告:监测结果进行详实记录,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定期检测管理1.定期检测的对象和频次:对已明确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及员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和职业病筛查,依据岗位危害程度、工龄和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不同岗位和员工的检测频次;2.检测项目:依据法律法规和职业病防治计划的要求,确定定期检测项目,包含体检项目和职业病筛查项目;3.检测机构和人员:聘请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检测工作;4.检测结果的记录和保管:将定期检测的结果进行详实记录,并保管至少五年以上;5.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员工,及时组织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处理,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和随访。
六、管理标准1.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得和防范意识;2.配备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和设施,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3.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估和工作环境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4.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定期检测计划,确保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5.订立职业病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职业病的防备和应对工作得以有效实施;6.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档案,记录员工的暴露情况和检测结果。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非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其他为室内工作环境和工作者提供有害物质或因工作条件、方式等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危害的单位。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并责成专人负责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确保职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公开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结果,接受公众和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要求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将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纳入年度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档案,包括监测、检测、评价资料、报告和会议纪要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监测项目、频次和检测方法,并制定作业规程和操作规范,保证监测和检测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保证监测和检测工作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应根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和程度,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或消除危害。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及时处理监测和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同时完善改进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五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____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噪音、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二)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和适用范围:明确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确保规定的实施和执行。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文(4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管理,保护员工的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岗位的员工,包括劳动者、派遣工人、劳务派遣员工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管理程序,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效控制和职业健康的保护。
第四条本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档案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人为本单位的卫生员。
第六条本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定期检测的内容和方法、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监测结果的通报和处理等。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第一节目的和要求第七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工艺、设备等进行现场监测,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以及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的健康。
第八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要求包括:(一)监测的频次不少于每年一次;(二)监测的方法应科学可靠,能够真实反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三)监测的结果应及时通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第二节监测内容和方法第九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如粉尘、化学物质、噪音、振动、放射性物质等;(二)工作环境的监测,如空气质量、温湿度、光照度等;(三)工艺设备的监测,如排风设备、防护设备等。
第十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包括但不限于:(一)现场检测法,通过在工作场所进行采样、监测,获得具体数据;(二)实验室分析法,通过对采样物进行分析,得到具体成分;(三)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暴露情况。
第三节数据收集和分析第十一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的数据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建立监测档案,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对于监测数据,应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包括对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估。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文(3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发生率,制定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对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1. 基本原则1.1 全员参与:全员对职业危害进行监测,提高对职业病的关注和认识。
1.2 防控为主:通过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和监测,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1.3 及时报告: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或职业病病例,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1.4 风险评估:对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1.5 改进措施:根据日常监测结果,及时完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2. 监测内容2.1 工作环境监测:对生产车间、办公场所等环境进行定期监测。
2.2 作业职位监测:对涉及重金属、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岗位进行监测。
2.3 职业卫生设备监测:对职业卫生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正常运行。
2.4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对办公场所、休息室等室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保证员工的健康。
3. 监测方法3.1 采样分析法:根据标准要求,采集工作环境空气、岗位操作区域空气等样品进行分析。
3.2 问卷调查法:通过向员工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3 现场检测法:通过现场观察、目测等方法,判断工作环境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
4. 监测结果处理4.1 合格判定:根据职业病危害标准,判断监测结果是否合格。
4.2 不合格处理:如监测结果不合格,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4.3 动态监测: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保证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
三、职业病定期检测管理1. 基本原则1.1 定期检测:根据工作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定期检测计划。
1.2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职业病定期检测,提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1.3 个人隐私保护:保护员工个人信息的隐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执行。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范本1.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旨在规范相关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提高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其下属单位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冶金、化工、建筑、矿山等行业。
3.定义3.1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指对员工在工作环境中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调查的工作。
3.2 职业病危害检测:指对员工在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定量及定性检测的工作。
3.3 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结果,综合评价员工受到的职业病危害程度的工作。
4.监测与检测流程4.1 监测计划制定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程度,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频次、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等。
4.2 监测实施根据监测计划,进行定期监测工作,包括现场测定、空气采样、有害物质检测等。
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监测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量和定性检测工作。
4.4 检测结果分析对监测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改善措施。
4.5 报告编制每次监测和检测完成后,编制监测报告,详细记录监测和检测过程、结果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5.评价管理5.1 评价指标制定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结果,制定职业病危害评价指标,包括职业病发病率、有害物浓度等。
5.2 评价周期根据监测和检测结果及其风险程度,制定评价周期,对职业病危害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5.3 评价结果分析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评估职业病危害程度,确定改善措施和优化管理措施。
5.4 评价报告编制每次评价完成后,编制评价报告,详细记录评价过程、结果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推动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持续改进。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权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工作。
第三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专业技术手段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一套管理制度。
第四条针对不同单位,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确保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保障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第六条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员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职业病防控效果。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水平。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管理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第九条日常监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空气中的毒物浓度、噪声强度、振动频率、光照度、温湿度等。
第十条日常监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常规检测、现场监测、实验室测定等。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和人员,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二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监测报告,保留备查。
第十三条监测报告应当包括监测日期、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方法等,并进行专业的解读和评估。
第十四条监测结果如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或异常,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工。
第十五条监测数据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上报相关部门,供职业病防治工作参考。
第十六条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员工,引导他们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5篇)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施工生产单位。
2.术语和定义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4.一般规定(1)各级安全部门、工会组织、各施工生产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施工生产单位和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施工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
2024年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四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为做好单位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工作,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并做好制定、修订和落实工作。
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牵头,负责____各个生产车间等对生产工作场所存在的粉尘、噪音、高温、毒物等危害因素及危害点进行确定和辨识,并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及评估,确定每一个点的危害程度。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四、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五、单位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六、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劳动者公布,并上报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七、检测或者评价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相关防护用品。
八、有新、改、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九、检测结果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难度较大的应制订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十、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和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
九、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和经费预算,财务部门要保障检测经费的落实。
2024年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二)【引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然而,职业病危害依然存在,给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1. 引言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由于特定的职业因素引起的一类慢性病,其危害范围广泛、危害程度高。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建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2. 监测和检测目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目的是:•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水平,评估工作场所的危害程度;•发现和掌握职业病病例的发病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评估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措施;•优化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3. 监测和检测内容3.1 日常监测内容1.环境监测:–监测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包括有害物质含量、温度、湿度等;–监测噪音、振动、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
2.个体监测:–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体检,包括一般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采集并分析工作人员的生物学样本,如血液、尿液等,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
3.2 定期检测内容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定期监测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噪音、辐射等;–测量工作环境的物理参数,如温度、湿度、振动等。
2.职业病健康监测:–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包括通用和特殊检查项目;–分析工作人员的生物学样本,如血液、尿液等,评估职业病危害的程度。
4. 监测和检测方法监测和检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包括以下内容:1.监测设备和仪器:–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仪、噪音计、辐射计等;–使用标准化的生物学样本采集和分析设备。
2.监测方法和标准:–根据相关行业标准,采用恰当的监测方法,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体检和生物学样本分析,确保监测和检测的合法性。
5. 监测和检测管理流程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应遵循以下流程:1.制定监测和检测计划:–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监测和检测计划,明确监测内容、方法、频次等;–确定监测和检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各项工作任务。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三篇)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加强企业对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做好职业病防控工作,确保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二、适用范围: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
三、监测内容:1. 各种职业病危害源的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粉尘、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噪声、震动等;2.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空气浓度、噪声强度、辐射水平等的监测;3. 职业病危害的暴露水平监测,包括但不限于工人工作环境的监测、工人工作条件的监测、工人工作行为的监测等;4. 员工体检结果的监测和分析。
四、监测方法:1. 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2. 监测周期、监测时间和监测频率应合理设定;3. 应采用适当的监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抽样监测、实时监测、定点监测等。
五、评价管理:1. 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职业病危害程度的评价,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2.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档案,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3. 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通报;4. 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结果进行工艺和设施改造,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
六、责任:1. 监测责任: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工作;2. 评价责任:相关部门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3. 汇总和分析责任:相关部门负责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4. 通报责任:相关部门负责向员工和相关部门及时通报监测结果;5. 改造责任:相关部门负责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造和防护措施的完善。
七、监督检查:上级部门和相关部门有权对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八、违纪违法处理:对于违反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的行为,相关人员将受到相应的违纪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九、制度的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制度应及时修订,保持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特定的劳动环境中,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或暴露于各种有害因素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潜在危险。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并及时发现、评估和管理职业病危害,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目标和范围:明确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并确定监测的范围,涵盖不同岗位、部门和工艺。
2. 监测方法和频度: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方法和频度,包括采样方法、实验室检测方法、监测仪器设备等,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3. 监测责任和流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监测责任和流程,包括监测计划的制定、监测样本的采集和保存、监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4. 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改善工艺、加强防护设施等。
5. 预警和报告机制:建立职业病危害的预警和报告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通报职业病危害风险和相关措施。
6. 评价管理和控制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措施,包括职业病防护和控制措施、培训教育、健康监护等,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及检测、评价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制度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
2024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引言】职业病是指在一定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工作条件下,由于接触和作业所构成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一类特殊疾病。
在____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成为工作场所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实施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目标与原则、具体实施内容等方面,详细阐述____年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以推动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实施。
【一、制度背景】职业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职业病防控形势严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中国每年因职业病而死亡约1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人民币。
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控,实行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的目标在于及时发现、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预防为主:通过建立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机制,减少职业病发生的概率和风险。
2. 依法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职业病的管理要求,确保从业人员的权益和安全。
3. 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地进行危害因素监测和检测评估,公正公平地分配中国党†国家的资源。
4. 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害的产生和传播。
【三、具体实施内容】为了落实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日常监测日常监测是通过对工作场所的环境、作业内容和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具体要求包括:(1) 环境监测:对工作场所的物理因素(如噪声、震动、辐射等)、化学因素(如有毒物质、粉尘、气体等)和生物因素(如病原体、昆虫等)进行日常监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一、我公司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二、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三、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四、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五、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六、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七、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
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