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_事件混合触发通讯系统的研究_徐亮

合集下载

电信院导师研究方向

电信院导师研究方向

需要参与实验测试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32
胡海峰
副教授
(1)于遨波,15349127 (2)邢宋隆,15350061 (3)张穗安,15349137 《概率论》、《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 (4)陈志鸿,15305009 》; (5)麦思杰,15350048 (6)徐凯昕,15343087 (7)孙健哲,14304141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集成电路设计》
9
夏明华
教授
确保在实验室有足够的工 作时间;认真负责,积极 主动;保研或者考研的同 学优先。
《数值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
孙伟
教授
1、安全数据空间构建技术及其应用; 2、信息伪装处理编码及FPGA设计与实现; 3、基于Linux+ARM的安全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 4、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5、基于面向对象聚类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及其 系统实现; 6、基于TensorFlow的仿人脑安全软件代码智能 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对学生有何要求
主讲课程
1
戴宪华
教授
《数字通信系统》
2
刘星成
教授
《通信原理》;《无线通信原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3
龙云亮
教授
1、基于PE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2、基于FDTD的电波传播数值仿真及应用; 3、移动通信终端天线设计。
《微波技术与天线》
4
马争鸣
教授
1,HSIC正则的流形学习 2,Grassmann流形上的字典学习 3,基于核学习的域自适应学习 4,流形学习的多项式逼近
《微电子学导论》、《半导体物理》
13
陈军

一种AGV调度用组合式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一种AGV调度用组合式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一种AGV调度用组合式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徐亮;陆锦军;焦振宇【摘要】针对目前AGV调度缺乏专用通信解决方案的情况,设计了一种"核心板+底板"的组合式无线通信模块,并制定了相应的通信协议.核心板以STM32F030C8作为控制器,通过ESP8266以串口无线透传方式与调度计算机通信;底板分为串口通信底板与开关量输入底板两种,主要用于将模块分别连接到AGV控制器与设备控制器.经实践证实,该模块掉线率基本在0.5%以内,通信稳定,同时具备安装方便、二次开发简单等优点,能适用于大部分基于WIFI通信的AGV应用项目.%Aimed at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isn't proprietary communication solution for AGV dispatching,a combin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of "coreboard+bottom board" is designed,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s issued. STM32F030C8 is used as the controller of the core board,and it communicates with dispatch computer by ESP8266 in the way of pass-through between serial port and WIFI.There are two kinds of bottom boards, which contain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bottom boards and ON-OFF value input bottom boards,and the bottom board is used to connect the module to the AGV controller or the equipment controller mainly. Facts prove that the module communicates stably and the dropped-call rate is under 0.5% basically,and the module also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installation,easy secondary development,etc. The module can be applied to most AGV applications based on WIFI communication.【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8(041)002【总页数】5页(P474-478)【关键词】无线通信;AGV调度;模块设计;组合式;STM32F030C8;ESP8266【作者】徐亮;陆锦军;焦振宇【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3;TP21自动引导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是一种能通过一种或多种传感器检测[1-2],按照设定路线自动巡航的载重小车,目前在物流、仓储、生产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自动控制的实现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自动控制的实现

消防报警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对于 提高火灾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火灾消防报警系统 自动控制的实现方法,以期提高
火灾防控水平。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 的研究,提高报警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 性。
VS
研究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 对火灾消防报警系统自动控制方法进行研 究。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对火灾探测 、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然 后搭建实验系统,通过模拟火灾场景进行 实验验证,对自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行性进行分析。
探测灵敏度
探测器对火灾特征的敏感程度 ,直接影响火灾报警的及时性

误报率
实际没有发生火灾而报警控制 器错误报警的概率。
漏报率
实际发生火灾而报警控制器没 有报警的概率。
工作稳定性
报警控制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 保持稳定工作的能力。
03 自动控制技术在 火灾消防报警系 统中的应用
自动控制技术的概述
自动控制技术
02 火灾消防报警系 统概述
火灾消防报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探测器
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火灾的设备, 根据探测到的烟雾、温度、火焰
等火灾特征进行报警。
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接收到探测器的信号后 ,会根据预设的报警条件判断是否 发生火灾,并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
通讯设备
通讯设备用于将探测器和报警控制 器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传感器监测
01
利用温度、烟雾、气体等传感器 监测火灾发生时的相关参数,并 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02
控制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发生火灾, 并启动相应的消防设备进行灭火 等处理。

基于NTP协议的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NTP协议的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NTP协议的网络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胥婕;徐亮;董莲;胡立志;马志超
【期刊名称】《上海计量测试》
【年(卷),期】2017(044)004
【摘要】介绍了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工作原理,基于网络时间同步服务器构建网络时间同步系统,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影响同步精度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设计了网络时间同步应用软件,并开展重复性实验,对网络时延和时刻偏差作了详细分析.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胥婕;徐亮;董莲;胡立志;马志超
【作者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NTP协议的统一授时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吴兆雄
2.基于NTP协议的物联网时间同步设备的设计与实现 [J], 肖蕾;崔建峰
3.在网络中搭建基于NTP服务的时间同步系统 [J], 汪华;李波;杨远恒
4.基于NTP的Android时间同步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李华明;康宝生
5.基于NTP协议时间同步系统在阵地防护系统中的应用 [J], 邓兴;董荣;杨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几种响应求解方法及例题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几种响应求解方法及例题
同时,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和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的融合,将为连续时间LTI系统响应求解提供更 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优点
能够直接得到系统在任意 时刻的响应值。
缺点
计算量大,需要逐个时间 点进行计算。
拉普拉斯变换法
定义
拉普拉斯变换法是一种将时域函 数转换为复频域函数的数学工具。
01
描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将系统的微 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求 解得到系统在复频域的响应。
优点
能够方便地求解高阶微分方程, 适用于具有复杂特性的系统。 03
拉普拉斯变换法
能够求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但需要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且变换过程可能 较为复杂。
05
结论
总结
本文介绍了求解连续时间LTI系统响应的几种方法,包括时域法和频域法。 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求解系统响应中的应用和优势。
时域法通过建立和求解微分方程来获取系统输出,具有直观和物理意义 明确的优点。而频域法则通过分析系统函数的频域特性来求解响应,具
信号与系统连续时间LTI系统的 几种响应求解方法及例
CONTENTS
• 引言 • 几种响应求解方法 • 例题解析 • 方法比较与选择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和通信工 程的重要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信 号和系统在时域和频域的行为和 特性。
02
在信号与系统中,线性时不变 (LTI)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系统之一,其响应求解是研究的重 要内容。
LTI系统的基本概念
LTI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仅与输入和系统 的状态有关,而与时间无关。
LTI系统具有线性、时不变和因果性等基 本特性。

有向图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

有向图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

有向图下的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DOI :10.19557/ki.1001-9944.2024.05.005付璐,陈霞,郭晓亚(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青岛266525)摘要:该文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研究了有向图下的多智能体系统的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问题。

首先为每个智能体提出了一个基于时变函数的事件触发控制输入,并构造合适的动态触发条件,使得系统可以在完全预设的时间内达到实用一致性。

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预设时间稳定性充分条件,借助此条件给出了多智能体系统的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分析。

此外,该文从理论上严格排除了整个时间区间上的Zeno 行为。

最后,给出数值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文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事件触发控制;预设时间实用一致性中图分类号:TP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鄄9944(2024)05鄄0020鄄06Event 鄄triggered Predefined 鄄time Practical Consensus for Multi 鄄agent Systems Under Directed GraphFU Lu ,CHEN Xia ,GUO Xiaoya(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ingdao 266525,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redefined 鄄time practical consensus problem for multi 鄄agent systems under di 鄄rected graphs based on event 鄄triggered control.An event 鄄triggered control input based on a time 鄄varying function is firstly proposed for each agent ,and a suitable dynamic triggering condition i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practical consensus at a completely predefined time.A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predefined 鄄time stability based on the Lyapunov func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which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 鄄agent system predefined 鄄time practical consensus is given.In addition ,this paper rigorously excludes Zeno behavior over the whole time interval from theory.Finally ,a numerical simulation example is given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Key words :multi 鄄agent system ;event 鄄triggered control ;predefined 鄄time practical consensus收稿日期:2023-12-08;修订日期:2024-04-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0322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2MF297)作者简介:付璐(1998—),女,硕士,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的事件触发预设时间一致性;陈霞(通信作者)(1986—),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事件触发控制、多智能体系统的协调控制等。

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㊀收稿日期:2022-10-28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技人才培育项目(LQN202016)ꎻ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LR201847)作者简介:徐亮(1980-)ꎬ女ꎬ辽宁兴城人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药物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㊀∗通讯作者:徐亮ꎬE ̄mail:130****7080@163.com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㊀自然科学版第50卷㊀第4期㊀2023年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50㊀No.4㊀2023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徐㊀亮∗ꎬ鞠婉婷ꎬ安会丽ꎬ刘妮萍ꎬ吴学签ꎬ刘玉峰(辽宁大学药学院ꎬ辽宁沈阳110036)摘㊀要: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关键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ꎬ目前已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中ꎬ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ꎬNMR)波谱法是在原子水平上筛选蛋白质配体和表征蛋白质-配体结合的常用方法.本文介绍了两种基于配体的NMR方法 饱和转移差(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tialꎬSTD)和梯度光谱监测水配体(WaterligandobservedviagradientspectroscopyꎬWaterLOGSY)ꎬ因不受蛋白质构象的影响并且不需要靶标同位素标记ꎬ基于配体的NMR在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它们的原理㊁在筛选配体和表征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局限性.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法ꎻ相互作用ꎻ综述ꎻ配体中图分类号:R91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5846(2023)04-0366-07ResearchProgressofSTDandWaterLOGSYinDetecting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XULiang∗ꎬJUWan ̄tingꎬANHui ̄liꎬLIUNi ̄pingꎬWUXue ̄qianꎬLIUYu ̄feng(Schoo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ꎬLiaoningUniversityꎬShenyang110036ꎬChina)Abstract:㊀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sarecrucialforunderstandingkeybiologicalprocessesꎬandmanyanalyticalmethodshavebeenusedtostudythem.Amongthemꎬ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spectroscopyisacommonmethodforscreeningproteinligandsandcharacterizingprotein ̄ligandbindingattheatomiclevel.InthispaperꎬtwoligandbasedNMRmethods 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tial(STD)andwaterligandobservedviagradientspectroscopy(WaterLOGSY)areintroduced.BecausetheyarenotaffectedbyproteinconformationanddonotneedtargetisotopelabelingꎬligandbasedNMRhasawiderangeofapplicationsintheresearchof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s.Thisarticlemainlyreviewstheirprinciplesꎬapplicationsinscreeningligandsandcharacterizinginteractionsꎬandlimitations.㊀㊀Keywords:㊀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ꎻinteractionꎻoverviewꎻligand0㊀引言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涉及生物系统中的大部分过程ꎬ同时也是药物对蛋白质功能进行外部调节的关键步骤[1].因此ꎬ研究药物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关键生物过程的结合机制㊁阐明药物在体内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2-3].目前ꎬ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多种分析技术用于表征蛋白质-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X-射线晶体学㊁等温量热滴定法㊁质谱法㊁表面等离子共振光谱法㊁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核磁共振(NMR)波谱法等[3-4]ꎬ其中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最为广泛.用于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波谱法可大致分为两类:基于蛋白质的NMR和基于配体的NMR[5].基于蛋白质的NMR仅限于以标记形式大量纯化的小蛋白质靶标(分子量低于50ku)[6]ꎬ而基于配体的NMR方法不受蛋白质结构的限制ꎬ广泛适用于与任何大小的蛋白质复合的低亲和力配体ꎬ并且不需要靶标同位素标记[5ꎬ7]ꎬ因此更具有优势.接下来ꎬ本文对近年来两种基于配体的NMR方法 饱和转移差(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tialꎬSTD)和梯度光谱监测水配体(WaterligandobservedviagradientspectroscopyꎬWaterLOGSY)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1㊀STD法1.1㊀STD的原理STD实验(见图1)需要进行两种模式的采样(共振饱和和偏共振饱和).选择性射频脉冲的照射选择性地饱和了生物大分子上质子的磁化矢量ꎬ经过一段时间(1~3s)ꎬ使这种饱和效应通过1H 1H交叉弛豫扩散(自旋扩散)到整个受体分子.当配体小分子与受体分子结合时ꎬ这种饱和效应会传递到配体小分子ꎬ而对于没有结合的小分子ꎬ饱和效应就没有影响[8].共振饱和实验和偏共振饱和实验采用隔行扫描的方式采样ꎬ然后作差ꎬ得到的差谱就只包含受饱和效应影响的信号ꎬ即与靶标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的配体小分子信号.图1㊀STD实验原理图[9]1.2㊀STD的应用1.2.1㊀筛选配体STD作为一种基于配体的筛选技术ꎬ通常适用于筛选解离常数(KD)在10-8~10-3mol/L范围内的配体[10].其最初用于筛选与各种受体结合的碳水化合物分子库[11].此后ꎬSTD成为筛选各种类型分子的常用方法.王伟颖等[12]以ProteinA为目标ꎬ通过定向设计ProteinA仿生多肽片段ꎬ利用763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徐㊀亮ꎬ等: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㊀㊀STD技术在真实色谱环境下筛选能与抗体结合的多肽配基.Wan等[13]利用基于配体的筛选方法ꎬ在中药何首乌初提物中加入与糖尿病㊁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疾病相关的靶蛋白FABP4(脂肪酸结合蛋白4)ꎬ通过检测加入蛋白前后配体NMR信号变化ꎬ发现了活性分子2ꎬ4-二羟基-6-[(1E)-2-(4-羟苯基)乙烯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TSG).1.2.2㊀检测相互作用、确定结合位点随着STD技术的不断发展ꎬ它已成为检测和表征溶液中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最强大的技术.其中ꎬ较有代表性的蛋白质为人血清白蛋白(HSA).HSA为人体循环中最丰富的载体蛋白ꎬ也是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转运蛋白ꎬ决定了与其结合的小分子的分布㊁代谢和生物活性.因此ꎬHSA多作为模型蛋白用于研究与其他小分子药物的相互作用.近年来ꎬ已通过STD方法确定HSA与肉桂醛及其代谢物肉桂酸[14]㊁荧光增白剂(CBS)及其二钠盐(CBS-X)[15]㊁阿魏酸甲酯[16]㊁维生素B12[17]以及与拉呋替丁(LAF)[18]发生了相互作用.并进一步通过竞争性STD实验确定药物与HSA的结合位点.目前ꎬ研究小分子药物与HSA相互作用的常用技术有紫外光谱法㊁荧光光谱法㊁圆二色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技术ꎬ但这些实验方法只能间接地或通过模拟分子结构来确定结合位点ꎬ而STD则可以直观地从原子结构上确定结合表位.1.2.3㊀确定结合表位STD现多用于开发基团表位作图(GroupepitopemappingꎬGEM)[11ꎬ19]ꎬ这是一种能够在原子水平上表征受体-配体结合的技术ꎬ可以用于确定配体不同区域在与受体相互作用时的相对重要性[20]ꎬ从而确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贡献最大的配体质子[21].配体的STD信号强度取决于与受体结合袋的接近程度ꎬ可以通过分析配体中每个质子的相对STD强度值(每个质子相对于最强STD效应的STD积分强度)来确定相互作用过程中结合最紧密的基团ꎬ这是STD技术强大的特征之一[22].相对STD强度值的计算公式为:ISTD=I0-Isat.其中ꎬI0是偏共振饱和实验产生的信号ꎬIsat为共振饱和实验产生的信号.通过计算相对STD值ꎬ可得知上述小分子药物与HSA相互作用较为紧密的基团分别为:CNMA(肉桂醛)和CA(肉桂酸)中苯环的侧链基团以及CA中苯环的对位氢原子ꎻH-a7ꎬb7ꎬa10ꎬb10质子以及苯环中的氢ꎻ芳香环上的质子ꎻVB12(维生素B12)的四吡咯环上的取代基以及LAF的吡啶基.此外ꎬSTD同样也适用于确定其他物质的结合表位.例如ꎬArdá等[23]利用STD实验进行了3种凝集素结合的表位定位ꎬ从而深入了解实际接触情况ꎬ有助于预测不同凝集素抑制剂的适用性.同时ꎬ表位识别对于疫苗开发㊁诊断和治疗用免疫原的开发也至关重要[24-25].1.3㊀STD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ꎬSTD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计算相对STD值只能确定与蛋白质紧密结合的基团而无法得知两者之间是以何种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同时ꎬ对于不易溶解于水的膜蛋白ꎬ则无法通过STD实验确定药物与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11].此外ꎬSTD也无法提供有关结合袋中配体周围氨基酸性质的信息[26]ꎬ目前已经开发了STD差异表位作图(DifferentialepitopemappingbySTDꎬDEEP ̄STD)[27]ꎬ这种方法是在两种实验条件(两种不同的频率或溶剂)下进行成对的STD实验ꎬ提供了配体的差异表位图ꎬ即每对STD实验差异表位图ꎬ通过计算STD的差值即可确定与配体接触的氨基酸的信息.对于蛋白质受体ꎬ还可以确定脂肪族㊁芳香族和极性氨基酸残基相对于结合配体的方向.863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2㊀WaterLOGSY法2.1㊀WaterLOGSY的原理在WaterLOGSY实验(见图2)中ꎬ生物样品中的水被选择性激发ꎬ磁化从瞬时结合的水分子通过生物大分子转移到与之结合的配体上[28]ꎬ以此来获取小分子配体与大分子受体结合状态的信息.WaterLOGSY实验所检测的信号与STD存在区别:在WaterLOGSY实验中ꎬ没有结合的小分子信号也可能被观测到.当配体小分子与靶标大分子结合时ꎬ在图谱上呈现与初始水相位相同的信号.与之相反ꎬ与靶标大分子没有结合能力的配体小分子则在谱图上呈现与水相反的较弱信号[29].图2㊀WaterLPGSY实验原理图[9]2.2㊀WaterLOGSY的应用WaterLOGSY代表了STD的一种变体[7]ꎬ可以用于提高STD数据的可信度.其最初是为了证实水介导的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由于蛋白质和聚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是由水介导的ꎬ因此它已成为研究蛋白质-聚糖相互作用非常有价值的工具.Pomin等[30]检测了配体在不同蛋白质浓度下的WaterLOGSY信号ꎬ证实水介导了糖胺聚糖(GAG)-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确定了结合位点.此外ꎬ当配体或蛋白质的溶解性较低而无法进行STD实验时ꎬ应首选WaterLOGSY[9].例如ꎬ膜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溶解性较差ꎬ因此Wang等[31]利用WaterLOGSY表征GPCR与其配体的相互作用.2.2.1㊀测定KDWaterLOGSY还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配体的KD[32]ꎬKD是量化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强度的常用方法[33]ꎬDalvit等[34]首次使用WaterLOGSY测定HSA和L-色氨酸相互作用的KD.通过将L-色氨酸(50μmol/L至600μmol/L)滴定至固定浓度(10μmol/L)的HSAꎬ得到KD值为290μmol/L.测得的KD与通过NMR和其他生物物理方法获得的KD一致.此后ꎬ使用WaterLOGSY测量KD已被多个研究小组应用.例如ꎬErmakova等[35]分别在HSA存在和不存在时测量不同配体浓度下WaterLOGSY光谱中的信号强度ꎬ应用斯卡查德作图法获得HSA-头孢曲松和HSA-芦丁复合物的KD分别为220μmol/L和1400μmol/L.Hopkinson等[36]通过STD㊁WaterLOGSY和质谱分析ꎬ都确定谷胱甘肽(GSH)与谷胱甘肽依赖性甲醛活化酶(GFA)的结合ꎬ并使用WaterLOGSY估算其KD为500μmol/L.2.2.2㊀确定溶剂可及性此外ꎬ一种基于WaterLOGSY的NMR方法SALMON[37](Solventaccessibilityꎬligand963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徐㊀亮ꎬ等: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㊀㊀bindingꎬandmappingofligandorientationbyNMRspectroscopy)可以确定配体质子的溶剂可及性.它利用暴露于溶剂以及与蛋白质紧密结合的配体质子相竞争的磁化转移推断出配体在相互作用时更易暴露于溶剂的部分.由于SALMON需要较短的混合时间ꎬ这将无法得知结合力较弱的配体的溶剂可及性.最近ꎬGeist等[38]提出使用蛋白质滴定来弥补这一局限性.通过在固定的配体浓度下增加蛋白质含量来推进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形成ꎬ使WaterLOGSY信号增加.根据WaterLOGSY信号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曲线的斜率获得LOGSY(Ligandobservedviagradientspectroscopy)滴定因子ꎬ从而得知不同配体质子的溶剂可及性.虽然SALMON不像配体筛选实验那样被广泛应用ꎬ但在无法获得蛋白质-配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或配体的结合亲和力较低时ꎬSALMON可以代替X-射线晶体学提供有用的结构信息ꎬ以便进一步开发目标化合物[39].2.3㊀WaterLOGSY的局限性据文献[32]报道ꎬWaterLOGSY在测定KD时比较依赖于样品的浓度ꎬ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亲和力应与蛋白质浓度无关ꎬ而Fielding等[40]证明KD值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而变大.因此ꎬKD高于其真实值.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ꎬ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KDꎬ应使用较低浓度的蛋白质(例如<10μmol/L).此外ꎬ当配体/蛋白质的比例较大时ꎬWaterLOGSY实验的灵敏度将会降低(见表1).表1㊀STD及WaterLOGSY的适用范围及应用项目STDWaterLOGSY混合时间1~3s1~2s常用配体/蛋白质比例最佳比例为50ʒ1也可用于较大的比例如1000ʒ1(20ʒ1)~(100ʒ1)当配体/蛋白质比率较大时ꎬ实验灵敏度降低受体对核酸或低分子量受体不敏感适用于核酸㊁低分子量等受体相互作用类型非极性相互作用极性相互作用应用筛选配体检测相互作用ꎬ确定结合位点确定结合表位测定KD确定溶剂可及性㊀㊀目前ꎬSTD和WaterLOGSY[41]不但已成功用于研究配体与蛋白质㊁病毒和DNA等高分子量物质的相互作用ꎬ而且也可以直接在活细胞上测定肽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4(C ̄X ̄Xmotifchemokinereceptor4)的结合构象[33].此外ꎬ这些方法将应用于越来越复杂的蛋白质ꎬ包括膜蛋白㊁溶解度相对较低的蛋白质和大型蛋白质复合物等.同时ꎬ非蛋白性大分子也可以用作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大分子 受体 .3㊀结论与展望综上ꎬ本文概述了用于研究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最常见的两种基于配体的NMR方法 STD和WaterLOGSY.正如大量文献所报道ꎬSTD用于筛选配体㊁检测相互作用㊁确定结合位点及表位ꎻWaterLOGSY可用于测定KD㊁确定溶剂可及性并作为配体与蛋白质结合模式的附加确认.由于其固有的多功能性和检测弱结合配体的能力ꎬ基于配体的NMR方法通常用于化合物的筛选.目前ꎬ由于基于片段方法的出现ꎬNMR方法在蛋白质-配体复合物分析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片段的筛选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ꎬ同时还有助于评估新的蛋白质靶点.因此ꎬ为073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㊀㊀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结构ꎬ基于配体的NMR方法将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参考文献:[1]㊀GossertADꎬJahnkeW.NMRindrugdiscovery:Apracticalguidetoidentificationandvalidationofligandsinteractingwithbiologicalmacromolecules[J].Progressin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ꎬ2016ꎬ97:82-125.[2]㊀DuXꎬLiYꎬXiaYLꎬetal.Insightsinto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s:Mechanismsꎬmodelsꎬandmethod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ꎬ2016ꎬ17(2):144.[3]㊀LiQXꎬKangCB.ApracticalperspectiveontherolesofsolutionNMRspectroscopyindrugdiscovery[J].Moleculesꎬ2020ꎬ25(13):2974.[4]㊀VignovichWPꎬPominVH.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ceincharacterizationofglycosaminoglycan ̄proteininteractions[J].SLASTechnologyꎬ2020ꎬ25(4):307-319.[5]㊀SikorskaJꎬCoduttiLꎬSkjærvenLꎬetal.IdentificationofnewhitscaffoldsbyINPHARMA ̄guidedvirtualscreening[J].MedChemCommꎬ2015ꎬ6(8):1501-1507.[6]㊀KrimmI.INPHARMA ̄basedidentificationofligandbindingsiteinfragment ̄baseddrugdesign[J].MedChemCommꎬ2012ꎬ3(5):605-610.[7]㊀DiCarluccioCꎬForgioneMCꎬMartiniSꎬetal.Investigationofprotein ̄ligandcomplexesbyligand ̄basedNMRmethods[J].CarbohydrateResearchꎬ2021ꎬ503:108313.[8]㊀陈瑶.人血清白蛋白与配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核磁共振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ꎬ2016.[9]㊀AguirreCꎬCalaOꎬKrimmI.Overviewofprobing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susingNMR[J].CurrentProtocolsinProteinScienceꎬ2015ꎬ81:17.18.1-17.18.24.[10]㊀ValenteAPꎬManzano ̄RendeiroM.MappingconformationalepitopesbyNMRspectroscopy[J].CurrentOpinioninVirologyꎬ2021ꎬ49:1-6.[11]㊀BhuniaAꎬBhattacharjyaSꎬChatterjeeS.Applicationsof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ceNMRinbiologicalsystems[J].DrugDiscoveryTodayꎬ2012ꎬ17(9/10):505-513.[12]㊀王伟颖ꎬ葛佳ꎬ苏志国ꎬ等.基于核磁共振饱和转移差谱技术筛选ProteinA仿生多肽配基[J].生物加工过程ꎬ2021ꎬ19(1):40-46.[13]㊀WanHꎬTianYFꎬJiangHPꎬetal.ANMR ̄baseddrugscreeningstrategyfordiscoveringactivesubstancesfromherbalmedicines:UsingRadixPolygoniMultifloriasexample[J].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ꎬ2020ꎬ254:112712.[14]㊀SunQMꎬYangHQꎬTangPXꎬetal.Interactionsofcinnamaldehydeanditsmetabolitecinnamicacidwithhumanserumalbuminandinterferenceofotherfoodadditives[J].FoodChemistryꎬ2018ꎬ243:74-81.[15]㊀ZhaoLDꎬLiuJYꎬGuoRHꎬetal.Investigatingtheinteractionmechanismoffluorescentwhiteningagentstohumanserumalbuminusing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ce ̄NMRꎬmulti ̄spectroscopyꎬanddockingstudies[J].RSCAdvancesꎬ2017ꎬ7(44):27796-27806.[16]㊀WangWJꎬSunQMꎬGanNꎬetal.CharacterizingtheinteractionbetweenmethylferulateandhumanserumalbuminbysaturationtransferdifferenceNMR[J].RSCAdvancesꎬ2020ꎬ10(54):32999-33009.[17]㊀SunQMꎬZhaiYMꎬWangWJꎬetal.MolecularrecognitionpatternsbetweenvitaminB12andhumanserumalbuminexploredthroughSTD ̄NMRandspectroscopicmethods[J].SpectrochimicaActaPartA:MolecularandBiomolecularSpectroscopyꎬ2021ꎬ258:119828.[18]㊀YangHQꎬHuangYMꎬHeJWꎬetal.Interactionoflafutidineinbindingtohumanserumalbuminingastriculcertherapy:STD ̄NMRꎬWaterLOGSY ̄NMRꎬNMRrelaxationtimesꎬTr ̄NOESYꎬmoleculedockingꎬandspectroscopicstudies[J].Archivesof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ꎬ2016ꎬ606:81-89.[19]㊀BeckerWꎬBhattiproluKCꎬGubensäkNꎬetal.Investigatingprotein ̄ligandinteractionsbysolutionnuclear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J].Chemphyschemꎬ2018ꎬ19(8):895-906.[20]㊀NietoPM.TheuseofNMRtostudytransientcarbohydrate ̄proteininteractions[J].FrontiersinMolecularBiosciencesꎬ2018ꎬ5:33.173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徐㊀亮ꎬ等:STD和WaterLOGSY探测蛋白质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273㊀㊀㊀辽宁大学学报㊀㊀自然科学版2023年㊀㊀[21]㊀SilvaMꎬFigueiredoAMꎬCabritaEJ.Epitopemappingofimidazoliumcationsinionicliquid ̄proteininteractionsunveilsthebalancebetweenhydrophobicityandelectrostaticstowardsproteindestabilisation[J].PhysicalChemistryChemicalPhysicsꎬ2014ꎬ16(42):23394-23403.[22]㊀MarchettiRꎬPerezSꎬArdaAꎬetal.Rulesofengagementofprotein ̄glycoconjugateinteractions:AmolecularviewachievablebyusingNMRspectroscopyandmolecularmodeling[J].ChemistryOpenꎬ2016ꎬ5(4):274-296. [23]㊀ArdáAꎬBoscoRꎬSastreJꎬetal.Structuralinsightsintothebindingofsugarreceptors(lectins)toasynthetictricyclictnmimeticanditsglycopeptideversion[J].European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ꎬ2015ꎬ2015(31):6823-6831.[24]㊀CorreiaBEꎬBatesJTꎬLoomisRJꎬetal.Proofofprincipleforepitope ̄focusedvaccinedesign[J].Natureꎬ2014ꎬ507(7491):201-206.[25]㊀Farrera ̄SolerLꎬDaguerJPꎬBarluengaSꎬetal.IdentificationofimmunodominantlinearepitopesfromSARS ̄CoV ̄2patientplasma[J].PLoSOneꎬ2020ꎬ15(9):e0238089.[26]㊀MonacoSꎬTailfordLEꎬJugeNꎬetal.DifferentialepitopemappingbySTDNMRspectroscopytorevealthenatureofprotein ̄ligandcontacts[J].AngewandteChemieꎬ2017ꎬ56(48):15289-15293.[27]㊀WalpoleSꎬMonacoSꎬNepravishtaRꎬetal.MethodsinEnzymology:STDNMRasatechniqueforligandscreeningandstructuralstudies[M/OL].Amsterdam:Elsevierꎬ2019[2022-10-28].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76687918302969?via%3Dihub.[28]㊀VaidTMꎬChalmersDKꎬScottDJꎬetal.INPHARMA ̄baseddeterminationofligandbindingmodesatα1 ̄adrenergicreceptorsexplainsthemolecularbasisofsubtypeselectivity[J].Chemistryꎬ2020ꎬ26(51):11796-11805.[29]㊀孙鹏.检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NMR新方法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ꎬ2014.[30]㊀PominVHꎬWangX.Glycosaminoglycan ̄proteininteractionsbynuclearmagneticresonance(NMR)spectroscopy[J].Moleculesꎬ2018ꎬ23(9):2314.[31]㊀WangXDꎬBushraNꎬMuscholMꎬetal.Anin ̄membraneNMRspectroscopicapproachprobingnativeligand ̄GPCRinterac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ꎬ2022ꎬ206:911-916.[32]㊀HuangRJꎬBonnichonAꎬClaridgeTDWꎬetal.Protein ̄ligandbindingaffinitydeterminationbythewaterLOGSYmethod:Anoptimisedapproachconsideringligandrebinding[J].ScientificReportsꎬ2017ꎬ7:43727.[33]㊀BrancaccioDꎬDianaDꎬDiMaroSꎬetal.Ligand ̄basedNMRstudyofC ̄X ̄Cchemokinereceptortype4(CXCR4) ̄ligandinteractionsonlivingcancercells[J].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ꎬ2018ꎬ61(7):2910-2923. [34]㊀DalvitCꎬFogliattoGꎬStewartAꎬetal.WaterLOGSYasamethodforprimaryNMRscreening:Practicalaspectsandrangeofapplicability[J].JournalofBiomolecularNMRꎬ2001ꎬ21(4):349-359.[35]㊀ErmakovaEAꎬDanilovaAGꎬKhairutdinovBI.Interactionofceftriaxoneandrutinwithhumanserumalbumin.WaterLOGSY ̄NMRandmoleculardockingstudy[J].JournalofMolecularStructureꎬ2020ꎬ1203:127444. [36]㊀HopkinsonRJꎬLeungIKHꎬSmartTJꎬetal.Studiesontheglutathione ̄dependentformaldehyde ̄activatingenzymefromParacoccusdenitrificans[J].PLoSOneꎬ2015ꎬ10(12):e0145085.[37]㊀LudwigCꎬMichielsPJAꎬWuXQꎬetal.SALMON:SolventaccessibilityꎬligandbindingꎬandmappingofligandorientationbyNMRspectroscopy[J].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ꎬ2008ꎬ51(1):1-3.[38]㊀GeistLꎬMayerMꎬCockcroftXLꎬetal.DirectNMRprobingofhydrationshellsofproteinligandinterfacesanditsapplicationtodrugdesign[J].JournalofMedicinalChemistryꎬ2017ꎬ60(21):8708-8715.[39]㊀HuangRJꎬLeungIKH.Protein ̄smallmoleculeinteractionsbyWaterLOGSY[J].MethodsinEnzymologyꎬ2019ꎬ615:477-500.[40]㊀FieldingLꎬRutherfordSꎬFletcherD.Determinationofprotein ̄ligandbindingaffinitybyNMR:Observationsfromserumalbuminmodelsystems[J].MagneticResonanceinChemistry:MRCꎬ2005ꎬ43(6):463-470.[41]㊀CalabreseDRꎬConnellyCMꎬJrSchneeklothJS.Ligand ̄observedNMRtechniquestoprobeRNA ̄smallmoleculeinteractions[J].MethodsinEnzymologyꎬ2019ꎬ623:131-149.(责任编辑㊀郭兴华)㊀㊀。

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的仿真及试验

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的仿真及试验

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的仿真及试验徐亮【摘要】为获得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在工作区间内瞬态电场的分布规律,采用传输线矩阵法对模拟器工作区间的瞬态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高压电场传感器实际测量了模拟器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强度.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工作区间的瞬态电磁场的分布规律:电磁脉冲电场强度由工作区间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小;随着高度的增加,电磁脉冲电场强度逐渐增大,从脉冲源到负载方向电磁脉冲逐渐减小.仿真和测试结果的比较表明,工作区间内的瞬态电场的均匀性、上升时间及持续时间满足GJB151A-97标准的使用要求.【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09(032)023【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电磁脉冲模拟器;电磁脉冲;传输线矩阵;瞬态电磁场;发散线栅【作者】徐亮【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680 引言由于现代军用电子设备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电磁脉冲干扰试验的需要,建立一套电磁脉冲模拟器是必要的。

模拟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平行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1]、平行板电磁脉冲模拟器[2,3]、GTEM室[4],但对于军用电子设备来说前两种模拟器体积过大而GTEM室空间有限。

为进行GJB151A-97标准中RS105试验的需要及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实验室中建立了一套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

1 建立模型1.1 发散线栅电磁脉冲模拟器该模拟器包括:脉冲发生器、阻抗匹配过渡段、发散线栅及分布式负载组成(见图1),脉冲发生器设计有阻抗变换的过渡段,工作区间在发散线栅段。

该模拟器的总长宽高为8 m×4 m×2 m,工作区间为1 m×1 m×1 m。

脉冲发生器产生高压瞬态脉冲信号,通过发散线栅传输,在工作区间产生脉冲电磁场,然后由分布式负载在终端把模拟器传播的能量吸收、防止反射。

这种分布式负载的电阻链之间存在空隙,有利于高频波直接透射,对工作空间场的波形和均匀性具有重要贡献。

一种基于FMCW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生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FMCW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生成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FMCW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生成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徐亮,姜义成
申请号:CN201710119865.3
申请日:20170301
公开号:CN106911605A
公开日:
2017063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FMCW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生成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FMCW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雷达与通信系统过多占用资源,成本较高,易产生电磁干扰的缺点。

具体过程为:步骤一、生成雷达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步骤二、生成通信数据,将通信数据进行QPSK调制,得到调制后的通信数据;步骤三、将调制后的通信数据加载到雷达线性调频连续波(FMCW)上,生成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QPSK‑FMCW信号s(t);QPSK为正交相移键控。

本发明用于雷达通信领域。

申请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地址: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杨立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

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

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在科技的海洋中,复杂网络如同一艘巨轮,承载着信息时代的希望与挑战。

而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技术,便是这艘巨轮上的导航系统,它指引着网络的稳定运行,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然而,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传统的同步控制方法已难以应对新的挑战。

因此,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应运而生,它如同一位智慧的舵手,驾驭着网络之舟在波涛汹涌的信息海洋中稳健前行。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复杂网络。

复杂网络是由大量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边组成的系统,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社会和技术系统中。

例如,互联网、社交网络、电力网等都是复杂网络的典型代表。

这些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是计算机、人或电力站,而边则表示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复杂网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从而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网络。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事件触发机制。

在传统同步控制方法中,控制器通常需要连续不断地接收和处理来自网络的信号。

然而,这种方法不仅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还可能导致通信拥堵和延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事件触发机制。

这种机制的核心思想是:只有当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时(如信号强度超过预设阈值),控制器才会被激活并进行处理。

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

然而,事件触发机制并非万能钥匙。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引入额外的通信延迟或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需要引入观测器的概念。

观测器是一种能够估计系统内部状态的设备或算法。

通过将观测器与事件触发机制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对复杂网络更加精确和高效的同步控制。

具体来说,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观测器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状态估计;然后,根据估计结果和预设的同步目标,确定是否需要触发同步控制;最后,如果需要触发同步控制,则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相应的节点以调整其状态。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在保证同步精度的同时减少通信开销和计算负担。

时延qos约束下的混合业务带宽估计

时延qos约束下的混合业务带宽估计

为了保证统计时延QoS要求,带宽需要保证下面不等式成立:
Pd (n) D
(6)
收稿日期:2020-01-12 作者简介:孙洪亮(1986 —),男,吉林九台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通信网络服务质量评估与保障。
18
孙洪亮 沈伟达 郭艳年: 时延 Q o S 约束下的混合业务带宽估计
2020年第 3 期
第38卷 第3期 第202308年 3卷月
数字技术与应用 数D字ig技it术al与T应ec用hnologyww&
Vol.38 No.3 March 2020
通信技术
DOI:10.19695/12-1369.2020.03.09
时延 QoS 约束下的混合业务带宽估计
1 系统模型
本文建模分析了混合业务到达(IPP+Poisson)、单一服务的队列 系统。为研究业务所需带宽,将服务过程建模为常速率服务,用以表 征带宽。假设系统以先到先服务的方式服务,系统排队模型图如图1 所示。
下面来分别介绍两个到达业务流。第一个业务流是IPP流,描述
IPP到达过程的马尔可夫链如图2所示。其中, pa 表示保持在1态的概
示。其中 1表示Poisson到达的强度,xn表示在第n个时隙到达数据
包的数量。P(xn=k)表示在第n个时隙内有k个数据包到达的概率。
P( xn
k)
ek 1 1 k!
,k
0,1, 2...
(1)
I P P 流和P o i s s o n 流叠加后符合马尔可夫调制的泊松过程
(Markov-modulated Poisson Process,MMPP)[4]。在IPP流和Pois-
随后,讨论了时延QoS参数D 对带宽需求的影响,仿真结果如图 4所示。结果表明,随着目标时延D 的增加,业务的带宽需求不断降 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逐渐趋于平缓。因为当目标时延逐渐增大时,系 统的时延要求越来越宽松,所需带宽越来越少。随着时延QoS变得越 来越宽松,带宽需求将逐渐趋向于流量的平均到达率。

时频计量体系守时系统与原子时算法

时频计量体系守时系统与原子时算法

时频计量体系守时系统与原子时算法
王莉萍;徐亮
【期刊名称】《上海计量测试》
【年(卷),期】2017(044)005
【摘要】阐述了守时系统的硬件模块与软件模块,介绍两台主动型氢钟和八台铯钟组成的守时钟组,论述钟组运行模式.探究ALGOS原子时算法,采用百分比限权法对原子钟的权重加以设定,保障算法的可靠性.通过稳定的钟组及可靠的原子时算法使守时系统正常运行,从而服务时间频率计量体系建设.
【总页数】4页(P33-35,41)
【作者】王莉萍;徐亮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考虑系统偏差的脉冲星守时算法研究 [J], 王奕迪;郑伟;孙守明;安雪滢
2.NTSC 时频基准实验室守时系统自动监测软件 [J], 王正明
3.F-OFDM仿真系统设计与时频同步算法 [J], 鲍亚川; 李敏; 向才炳
4.用于同步双星时频差定位系统的广域差分校正算法 [J], 任凯强;李建辉;杨怀彬;杨彪;袁博
5.具有良好时频性能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模态在线辨识算法 [J], 李菁;李娟;白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nforSIB中的复合事件时间模型

InforSIB中的复合事件时间模型

InforSIB中的复合事件时间模型刘家红;吴泉源;甘亮;张兵【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年(卷),期】2009(046)003【摘要】复合事件处理通过分析多个事件类型实例之间的关系以产生对应用感兴趣的复合事件.事件处理中已有的时间模型或者使用点时间戳建模原子和复合事件,或者定义的复合事件时间戳考虑不周,导致复合事件检测与复合事件语义存在不一致的结果;另外,需要根据应用需求对时间模型的准确性与复合事件的检测效率作出权衡.针对这两个问题,在面向服务计算平台InforSIB中定义了复合事件时间模型,包括复合事件时间戳和事件不同步与传输延迟的解决方案,最后基于时间模型给出了相应的高效的复合事件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时间模型的有效性.【总页数】8页(P390-397)【作者】刘家红;吴泉源;甘亮;张兵【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长沙,410073;中创软件有限公司,长沙,4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相关文献】1.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在高血压患者预测临床冠脉事件中的价值分析 [J], 丁伟红;郭素华rSIB事件代数的形式化框架与代数性质 [J], 刘家红;朱锐;滕猛;吴泉源3.Cox比例风险模型与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在基因表达数据生存分析中的应用及比较∗ [J], 陈友春;陈玉娥;蒋秀林;胡鹏4.成组复发事件下的加速失效时间模型 [J], 王芬;何穗5.Adaptive Elastic Net结合加速失效时间模型在亚组识别中的应用 [J], 康佩; 许军; 黄福强; 刘颖欣; 安胜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inux内核中进程调度的分析

Linux内核中进程调度的分析

Linux内核中进程调度的分析
黄敏;徐亮
【期刊名称】《电脑与信息技术》
【年(卷),期】2001(009)005
【摘要】进程是让操作系统实现程序的并发执行、系统资源共享、用户随机使用系统等功能的重要概念.文章首先介绍进程在Linux内核中的表示方式,然后结合源代码深入分析进程的时间片轮转、先进先出、Round robin调度策略的具体实现,对我们进一步了解Linux内核的工作机制和学习编程均有较好的实用参考价值.【总页数】4页(P21-23,30)
【作者】黄敏;徐亮
【作者单位】长沙交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湖南,长沙,410076;长沙交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湖南,长沙,41007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基数树原理及在Linux内核中的应用分析 [J], 徐炜
2.Linux内核2.6进程调度分析与改进 [J], 杨静;李炜;万峰松;吴建国
3.Linux内核中Netfilter/Iptables防火墙的技术分析 [J], 潘贤
4.Linux内核中拥塞控制算法的比较分析 [J], 骆金维;李春飞
5.Linux内核中的Bottom Half机制分析与应用 [J], 李旭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档案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精选文档档案信息系统运转保护规范(DA/T 56-2014 )前言本标准依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草拟。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草拟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央档案馆、沈阳东软系统集成工程有限企业。

本标准主要草拟人:马淑桂、刘伟晏、冯丽伟、李玉民、郝晨辉、程春雨、曹燕、徐亮、黄静涛、杜琳琳、李华峰、宋涌、林祥振。

档案信息系统运转保护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档案信息系统在运转保护工作筹办、策划、实行、检查和改良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合用于各级、各种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系统运转保护工作,为展开有关工作供给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合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的改正单)合用于本文件。

GB/T 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Z 209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信息技术服务运转保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信息技术服务运转保护第2部分:交托规范》《信息技术服务运转保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20984-2007、 GB/Z 20986-2007、 GB/T 22239-2008、GB/T 22240-2008、GB/T 28827.1-2012 、 GB/T 28827.2-2012 、GB/T 28827.3-2012 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文件。

档案信息系统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由基础环境、网络、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有关信息技术基础设备构成的,对档案信息的采集、管理、保留、利用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调度方案设计
为了说明方便, 我们可认为每个通讯节点有且
仅有一个通讯任务基于时间触发发送消息 ; 同时有 多个通讯任务基于事件触发发送消息. 我们将每个 调度周期细分为三种不同的时间片: 控制时窗、 确定 时窗、 竞争时窗 . 任务调度表的实例见图 3, 其中控 制时窗的大小固定, 位于每个周期 T 的起始部分, 这个时窗被主控节点占用 , 完成主控节点传输周期 调度信息、 通讯节点同步计时器和解析调度信息 ; 确 定时窗是指分配给某个确定的通讯节点发送时间触 发通讯数据的时间片 ; 竞争时窗是指可以被系统所 有通讯节点利用发送事件触发通讯数据的时间片.
1
引言
普通以太网具有低价格、 高带宽、 技术成熟的特
需要专用的硬件 设备, 例如 T T E 交换机、 板卡、 监 控器等 , 其代价非常高, 限制了其应用的范围 . 针对 有实时性要求但时间粒度要求不高、 希望构建在普 通以太网上的通讯应用 , 本文提出了一种软件实现 方法, 它能通过全局的通讯调度控制 , 最大程度确保 周期任务不超时, 同时减小系统响应异步事件的延 迟时间 . 在网 络 系 统 中, 时 间 触 发 ( T ime T rigg ered, T T ) 是指通讯任务只有在预先决定的时间点上才能 开始运行, 由此可知时间触发机制具有先天的确定 性 , 只要在网络系统运行前设计好了一套可行的任 务调度方案 , 这一系统所要求的实时性理论上是可
最后 , 根据任务优先级次序, 安排确定时窗在调 度表的位置. 这一过程的描述较为复杂 , 详述见文献 [ 7] , 它同时还给出并证明了调度表有效的充分必要 条件 . 这是一种硬实时调度方法 , 对于耗时确定的周 期网络通讯, 这种方法生成的调度表可以保证所有 周期通讯任务的实时性要求. 对于本系统, 因为操作 系统调度导致任务执行时间存在变数, 仍存在少数 任务丢失死限的可能性. 3. 2 调度表编码 每个通讯节点都需要获取属于自己的确定时窗
28 卷 第 4 期 2011 年 4 月
微 电 子 学 与 计 算 机 MICROEL ECT RONICS & COM PU T ERV ol. 28 N源自o. 4 A pr il 2011
时间/ 事件混合触发通讯系统的研究


亮 , 张延园, 林
奕, 林

( 西北工业大学 计算机学院 , 陕西 西安 710129) 要 : 时间敏感通讯系统要确保周期任务的实时性 , 同时还要能快速响应突发事件 . 为了在普 通以太网上构建这
图 4 调度表 编码
4
通讯节点模型
上一节给出了系统总体的调度控制方法, 下面
我们将关注系统中通讯的主体 通讯节点的模型 , 在本模型设计时 , 我们只关心通讯节点发送数据的 功能 . 4. 1 事件触发通讯设计 对于某个通讯节点 , 假设其事件触发通讯任务 i N ) . 为了缓存事件触
有 N 个 , 分别记为 T i ( 1
2
系统模型
以太网的特点是各个节点竞争共享的 传输介
质, 在发生冲突的时候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来 降低再次冲突的概率. 假如能够确保在系统运行的 每个时刻 , 最多只有一个确定的通信节点发送数据 , 将极大的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 . 为此我们给网络协 议层次中增加一个通讯调度控制层 , 图 1 所示 , 让这 个新增协议层来管理本节点的通讯任务, 确保各个 通讯节点在属于自己的时段内占用网络介质发送数 据, 避免无序的竞争导致的不可预测性 . 系统每个节 点的通讯调度由一个主控节点全局统筹管理. 我们 以常见的总线型网络来说明, 系统结构如图 2 所示 , 其运行机制如下 : 部署系统时 我们根 据系统节 点数、 网络 带 宽、 通讯任务的时间要求等条件, 确定调度周期 ( 记 为 T ) 并设计出全系统的任务调度表 . 调度表存储在 主控节点上, 是调度信息编码后的二进制串, 它的每 一项包含一个调度周期 T 的全部信息 .
[ 2 4]
二进制串, 通过网络广播给系统所有节点 . 各个通讯 节点接收到控制信息后 , 先清零本地计时器, 以实现 系统的时间同步, 然后解析调度表, 获取本节点在这 个调度周期内占有网络的时机和时长. 通讯节点将 按调度表规 定来 发送通 讯数 据, 交 错确 定的 访问 网络. 以后的每个调度周期内均重复上述过程 .
收稿日期 : 2010- 06- 18; 修回日期 : 2010- 09- 01 基金项目 : 国家 八六三 计划重大项目 ( 2009A A01A 404)
第4期
徐亮 , 等 : 时间 / 事件混合触发通讯系统的研 究
69
证明的. 然而, 时间触发机制给网络系统带来的确定 性是以牺牲系统的灵活性为代价的 , 因为时间触发 采取的是静态的、 集中的控制方式, 在系统运行时 , 各个通讯节点的任务调度时机是固定的, 这样的系 统很难随机应变的响应异步事件. 事件触发 ( ev ent tr ig gered, ET ) 指系统中任务只有在与之相关的特 定事件发生的条件下才开始运行 , 它适合于应对系 统突发的状况, 例如系统报警和入侵响应等. 时间触 发和事件触发各有优缺点而且正好互为补充, 因而 将两种机制结合起来 ( ET & T T ) , 使系统在 确定性 和灵活性上取得平衡这一折衷方案被很多系统 所采用. 本文提出的调度控制正是这种折衷方案的 产物 .
点, 已经成为了构建通讯系统的首选, 但由于它采用 CSM A/ CD 介质访问控制策略而使得链路存在通讯 碰撞 , 是典型的非确定性网络 , 不能直接用来构建时 间敏感通讯系统 . 为了改造以太网以满足周期性实 时通讯( 例如分布并行实时系统 [ 1] ) 的要求, 时间触 发以太网 ( T ime T rigg er ed Et her net , T T E) [ 2] 为以 太网底层协议提供一套扩展服务 , 基于硬件机制来 保证每个通讯节点按照配置表分时确定的占用网络 带宽 , 保证了通讯的实时性. 然而 T T E 网络的部署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Time Triggered and Event Triggered
XU L iang, ZH ANG Yan yuan, L IN Yi, L IN W ei
( Schoo l o f Co mputer Science, N or thwestern P olytechnical U niver sity, Xi an 710129, China) Abstract: T ime sensitiv e co mmunicatio n sy stems ar e supposed no t o nly to ensure r eal time perfor mance of periodic tasks, but also to respo nd quickly to spor adic events. In or der to co nstr uct such sy st ems based o n g eneral Ether net, this paper pro po ses a master slave t ask scheduling method w hich mixes time tr ig gered and ev ent t rig ger ed, enabling differ ent co mmunicatio n no des o ccupy the bandw idth acco rding to a schedule. Besides; it pr ovides a stor e send mo d el based on round r obin queue for ev ent tr ig ger ed messag es, with w hich the implement at ion of communication nodes can be sim plified. Experimental r esults sho w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se t his method to construct t ime sensitive commu nicatio n sy stems w ith low time precisio n r equirement. Key words: real t ime co mmunication; task scheduling; model designing
图 5 竞争时窗中单个节点调度模型
信息, 此外也都需要获取所有竞争时窗信息, 所以只 编码传输这两个部分 . 为使编码后的调度表简短易 解析, 我们将确定时窗和竞争时窗分开编码 . 如图 4 所示, 每个调度表项的编码包 含四个部分 : 编码总 长、 竞争时窗的偏移量、 确定时窗编码段、 竞争时窗 编码段 . 确定时窗编码段由确定时窗信息组成, 每个 时窗信息包括: 所属节点号、 起始时刻、 持续时长三 部分. 竞争时窗编码段的开始位置可以通过竞争时 窗偏移量方便地索引到 , 每个竞争时窗的编码包含 两个部分: 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长 .
发消息, 我们为每一个事件触发通讯任务配备一个 消息循环队列 , 分别记为 Qi ( 1 i N ) . 队列 Q i 的 大小与 T i 预期触发频率和每次触发的平均数据量 成正比. 当 T i 被触发开始通讯时 , 如果循环队列 Qi 中所有消息均未成功发送过, 则任务 T i 阻塞 ; 否则 , 任务 T i 将新消息插入到 Q i 尾部, 需要时覆盖已发 送过的消息. 同时系统设有一个只在竞争时窗中执 行的任务 T send , 它负责从上述 N 个消息循环队列中 读取消 息并通 过网 络接 口 ( 如 Socket 等 ) 发送 出 去 消息队列和网络接口的对应关系是预先确定 的. 图 5 给出了 N = 3 时通讯数据发 送模型, 可知 T s end 和通讯任务是典型的单读者 - 多写者关系 , 在 系统实现时需要同步 . 为了控制各个事件触发任务发送消息的延迟时 间, 发送消息的任务 T send 需要基于某种合理的策略 来访问队列. 在此模型中采用 不等量循环优先 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