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

合集下载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内受 连 续 阴雨 天 气 影 响 , 加 之 放 风不 及 时 , 棚 内 温
② 合 理密 植 , 及时 整枝 打 权
摘 除植 株 下部 的
度较高, 湿 度大 . 光 照弱 , 可 使病 害 迅猛 蔓延 。种植 密度过大 . 植株生长过 旺 , 田 间郁 蔽 , 通 风 透 光 不 良, 也 可加 重 叶霉病 的蔓 延 。冬 季温 室 番茄 可 持续

随 着 病 情 扩 展 叶 片逐
, 。


渐 向上 卷 曲 植 株 呈 黄 褐 色 干 枯

病 菌延 至 花部 时 稍 微 向下 凹 陷

室 番 茄 的 中后 期 产 量 全 无
地 区 棚 室 番茄 产 业 的发 展
1

叶霉病 已 严 重 威胁 到本
引 起 花 器 凋 萎 和 幼 果 脱 落 果 实 发 病 多 围绕 果 蒂 形
受 叶霉病 为害 。 冬 春季 较 高温是 灰 霉病 发生 蔓 延 的主 导 因素 。
新 乡 地 区温 室 内 1 2月 至 翌 年 5月 份 气 温 2 O ℃ 左
病叶 、 老叶、 黄叶 并带 出棚 室 外深 埋或 焚烧 , 以利 于
田问通 风 透光 及减 少 不必 要 的养 分消 耗 , 降低 菌 源 传播 . 防止潜 伏 病菌再 现 。
。 。
后 叶 背 面 对 病部 形 成 灰 白色 至 灰 紫 色 霉 层 严 重 时

叶片很 快 变黄干 枯
基 金 项 目 :河 南 省 农 业 结 构 调 整 与 产 业 化 发 展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 豫 财 办 农 [2 0 0 5 12 1 9

幼 苗 生 长 缓慢 成 株 后 易早 衰

日光温室西红柿病虫害防治对策

日光温室西红柿病虫害防治对策

日光温室西红柿病虫害防治对策一、病害防治1. 灰霉病日光温室中的西红柿常常会受到灰霉病的侵害,灰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在高温湿润的环境下,病害会迅速扩散。

要加强通风,保持温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

定期对西红柿进行病害防治,可选用有效的杀菌剂,譬如百菌清,喷洒在受害植株上,可以有效阻止病害的扩散。

叶霉病会使西红柿叶片上出现黄斑,后期叶片干枯脱落。

为了防治叶霉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期给西红柿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叶霉病的发生。

浇水时要避免让水花喷到叶片上,以免水滴作为病原体,导致叶霉病的扩散。

3. 早疫病早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西红柿的叶片和果实。

为了防治早疫病,可以通过喷洒有效的杀菌剂来进行防治,如苯鲁林,可抑制真菌的生长,并防止病害的扩散。

及时清除病害植株,避免病害的传播,可有效降低早疫病的发生和扩散。

4. 疮痂病疮痂病是由细菌引发的一种病害,主要侵害西红柿的果实。

为了防治疮痂病,可以定期喷洒过氧化氢溶液,这有助于杀灭病原细菌,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及时清理果实周围的杂草,保持周围的清洁卫生环境,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1. 斜纹夜蛾斜纹夜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常常会危害西红柿的果实。

为了防治斜纹夜蛾,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通过埋设黄色粘虫板,诱捕斜纹夜蛾,减少其数量。

2. 棉铃虫棉铃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危害西红柿的叶片和果实。

为了防治棉铃虫,可以通过人工捕捉成虫,及时清除其卵和幼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可以喷洒嘧菌酯杀虫剂,嘧菌酯对棉铃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3. 白粉虱白粉虱是一种会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在日光温室中也常常出现。

为了防治白粉虱,可以定期喷洒硫磷或氯硫酰软脂酸钠等,这有助于减少害虫的数量。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捕食白粉虱,从而实现生物防治的效果。

4. 蓟马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常常会危害西红柿的叶片和果实。

为了防治蓟马,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阿维菌素等,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温室种番茄注意防四病害

温室种番茄注意防四病害

温室种番茄注意防四病害
日光温室番茄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病害有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枯萎病等,菜农应注意防治。

一、叶霉病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初生轮廓不明显的浅黄色褪绿斑,病斑背面灰白色,其上密生边缘灰白色,中部灰黄色至褐色绒状霉,严重的病叶由下向上卷曲,并枯死,病菌也可以侵染茎、花和果实。

防治方法育苗地与番茄生产地适当隔离,防止苗期感染;加强通风排湿,减少夜间结露;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药防治,交替用药,7天1次,连续用药3-4次。

二、灰霉病
症状该病危害番茄茎、叶和果实,果实发病果皮初呈灰白色,潮湿时病部长出绒状灰绿至灰褐色霉层。

果实失水后僵化。

叶片病斑黄褐色,中部有轮纹,病叶下垂干枯,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褐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注意通风换气;浇水前一天打药,浇后加大放风量;开花前彻底清理病叶,开花后及时摘除病果,携带到棚外掩埋;第一穗果开花前,用45%百菌清烟剂熏烟,亩用量300-400克。

三、晚疫病
症状叶片产生黑褐色水浸状病斑,然后向茎部扩展,使幼苗萎蔫。

成株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病叶、病果或拔除处理;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喷雾防治。

番茄叶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番茄叶霉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症状和流行规律
此病主要侵害叶片,茎、花、果也可被害。

叶片发病由下部老叶向上发展,而以中部叶最易感染。

叶正面首先出现微黄色褪绿斑,边缘不清晰,叶背面生灰白色霉点,以后褪绿部分变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逐渐呈黄褐色或褐色,叶背面灰白色霉点变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霉层中央较密,边缘稀疏。

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干枯卷曲,直至病株枯死。

果实受害后,可围绕果蒂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病部稍凹陷而硬化,或在果面上产生较大斑块,最后变成僵果或大量落果。

病原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等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地表越冬,种子中也可携带病菌。

保护地反季节番茄生产,为病菌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病菌多在夜间高湿下形成分生孢子,白天借气流传播。

病菌在9-34℃条件下均可发展,而以20-25℃最易发生。

湿度是病害流行的最重要因素,叶表有水露可促进病害发展,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最适宜病害发生与流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病菌侵染和扩散。

1。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木霉菌等,进行田间防治。
利用天敌
02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对叶霉病菌进行自然
控制。
生物农药防治
03
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等,减轻
化学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
05
实例分析:成功防治大棚番
茄叶霉病的案例
案例背景介绍
地点
某市郊区大棚番茄种植基地
发生时间
春季连续阴雨天气后
成功分离并鉴定了导致大棚番茄叶 霉病的主要病原菌。
防治措施
研发出有效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方法,降低了病害发生率和损失。
03
02
病害发生规律
明确了病害发生的时间、传播途径 以及影响因素。
推广应用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 高了番茄产量和品质。
04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新病害监测技术
研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等 ,实现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高效监测。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减 少叶霉病对大棚番茄的危 害,提高产量和品质,增 加农民收入。
02
叶霉病发生原因及条件
病原菌种类与特点
黄枝孢菌
最常见的病原菌,可产生黄色至黄绿色病斑,后期出现黑色霉层 。
茄病镰刀菌
可引起叶片黄化、枯萎,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
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在适宜条件下,病原菌菌丝迅速生长,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 雨、昆虫等传播。
生物防治新途径
探索更多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资源,开发 新型生物防治制剂。
抗病品种选育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叶霉病的番茄新 品种。
病害综合治理
研究集成多种防治措施,形成病害综合治理 体系,提高防治效果。

谨防温室番茄叶霉病

谨防温室番茄叶霉病

谨防温室番茄叶霉病
叶霉病是温室番茄的重要病害,发生流行期为11月份到翌年5月份,温室内20mdash;25度,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发病。

病菌寄生在病残体上,靠气流传播,一旦发病,流行速度很快,短期7mdash;15天内暴发成灾,一般损失20%mdash;30%,严重时可达50%mdash;80%。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初期在叶背面出现褪绿斑,后期变为灰褐色的不规则霉层,叶正面的相应部位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叶片卷曲,呈现黄褐色而干枯。

防治要点如下:
生态防治:加强通风散湿,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加强栽培管理,多施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选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棚温升到30mdash;36度,保持2小时左右,然后通风降温至25度,关闭风口。

7mdash;10天再*。

药剂防治;从初果期开始,每隔10mdash;15天喷洒*多菌灵800倍液,发病初期,交替喷施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5至7天喷*,连喷3至4次,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

怎么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

怎么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

注意事项
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棚室番茄叶 霉病时,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 类的药剂,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在使用药剂前,要仔细阅读使用 说明,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次数使 用,以避免对植株产生药害和污
染环境。
在使用烟剂熏棚时,要注意安全 ,避免在棚内产生明火,以免引
起火灾。
CHAPTER 05
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实践案例
案例二
详细描述
2. 化学防治:在物理防治效果不 佳时,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硫 磺熏蒸等。
总结词: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 治为辅。
1. 物理防治:使用防虫网、遮阳 网等物理措施减少虫害和光照强 度。
3. 综合防治:结合物理防治和化 学防治,确保防治效果。
案例三
总结词:农业防治为 主、适当辅以化学防 治。
天喷一次,连喷3-4次。
在发病严重时,使用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每隔5-7
03
天喷一次,连喷3-4次。
治疗方案
1
使用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每隔5-7 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 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对于病情严重的棚室,可以使用百菌清烟剂熏棚 ,每隔7-10天熏一次,连熏3-4次。
案例一:北方某棚室番茄叶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结词:综合防治、农业防治为主、辅 以化学防治。
3. 综合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 合,根据病情和天气情况灵活调整防治 策略。
2.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药剂 ,如多菌灵、百菌清等。
详细描述
1. 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详细描述
在棚室内放置黄色粘虫板,可吸引蚜虫、粉虱等害虫并将其 粘住,从而减少病害传播和侵染的机会。同时,可以根据不 同害虫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粘虫板,以提高防治效果。

温室番茄叶霉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温室番茄叶霉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条 件和 危害 症状
④棚 内管理
实行配方施肥技术 , 增施磷钾肥 ,
1 . 发 病 条 件
控 制氮 肥使 用 量 。将 温度 、 湿 度控 制 好 , 防止 高 温 高 湿, 大 棚 内要 及 时开 天 窗 、 掀 草帘 通 风 换气 。将 发病
的番茄 植株 拔 除带 到 温 室外 烧毁 ,减 少温 室 内番茄
茄 叶霉 病 发生 较重 , 为指导 农 户采 取 有效 措施 防治 ,
将 番茄 叶霉病 发 生及 防治 技术 总结 如下 :

③轮作倒茬 番茄叶霉病菌源在土壤中生存能
力很 强 , 可存 活 2 — 3年 。因此 , 要 避免 重茬 种植 , 发 过
病 的温 室在 3年 之 内不要种 植 番茄 。
发 病程 度 。 4 . 化 学防治
①种子处理
播前用 5 O ~ 5 5 。 温 水 浸种 半 小 时 ,
杀 死番 茄种 子携 带 的病 菌 。 温 水浸种 后 , 再用 清水 清
洗 几次 , 彻 底 清 除种 皮表 面 附着 的病 菌 , 然 后再 阴干
在伊 宁 县一 般 4月 中旬 出现 中心 病 株 。发 病 初 期, 可选 用 多 抗 霉 素 、 春雷霉素或 5 0 %多 ・ 福・ 霉威 、 2 5 %密霉 胺 、 菌核 净 等药 剂 加 多菌 灵 喷雾 防 治 , 也 可
2 . 物 理 防 治
番 茄 叶霉病 主要危 害 番 茄 中下部 叶片 。严 重 时 也 危害 果实 、 茎、 花等 。 刚 开始 发病 时 , 叶片正 面会 出 现 不 固定淡 黄色 斑 , 叶片 背 面出现 灰 白色病 斑 。 温 室 内湿 度 较 大时 , 叶片正 、 反面 , 尤 其 是 叶背 面 出现 绒

棚室蕃茄叶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棚室蕃茄叶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棚室蕃茄叶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

发病初期,叶背生白色霉斑,病斑近园形至不规则形。

霉斑多时可相互融合,布满叶背,后期霉斑转褐至墨绿色。

被害叶片正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淡黄色褪绿斑,随叶背霉斑的扩大,叶面黄色区也扩大直至全叶枯黄。

严重时叶正面也会产生霉斑,加速叶及整株的干枯。

果实发病,果蒂附近形成园形黑色病班,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

二、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重病区及时摘去植株下部病叶及老叶,轻病区适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

2.生态防治加强棚室温湿度调控,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晴天光照充足时,棚室内适时增温至30℃-36℃,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3.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2%克霉净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间隔7-10天防一次,连防2-3次。

阴雨天或浇水后,可选10%百菌清烟雾剂300-350克,傍晚闭棚熏蒸,每隔10天用一次;或5%百菌清粉尘每亩1公斤,每隔10-15天再防一次。

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棚番茄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大棚番茄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番茄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等;常发生的虫害主要有烟粉虱、潜叶蝇等。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棚番茄病虫害为害也将加重,应加强防治。

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利用生态、物理、生物、化学等各项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一、大棚番茄常见病害1.番茄叶霉病1.1症状叶霉病是大棚番茄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的病害。

主要侵害叶片,染病后,叶片正面出现褪绿变黄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退绿斑,叶背面产生灰褐色霉层。

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1.2发病条件温度20℃-25℃,湿度大于90%,以菌丝体在病残体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连阴雨天棚内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光照弱发病重,偏施氮肥,长势过旺发病重。

晴天阳光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1.3防治方法加强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排湿,做好整枝打杈,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避免植株徒长。

及时开展化学防治,发病后要及早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药剂有:2%春雷霉素水剂140-175毫升/亩喷雾或5%多抗霉素水剂75-112毫升/亩喷雾或30%春雷·霜霉威水剂90-150毫升/亩喷雾或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30-40毫升/亩喷雾防治。

2.番茄早疫病2.1症状各生育期都可发病,可危害叶片、茎、花、果等,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

叶片发病,病斑初呈水渍状,暗褐色,扩大后近圆形,有同心轮纹,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

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状物。

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成不规则大斑,造成叶片早枯。

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

青果染病,多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温室番茄叶毒病防治

温室番茄叶毒病防治

温室番茄叶毒病的防治近年来,叶霉病在番茄主产地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温室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蔓延迅速,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对温室大棚番茄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時也危害茎、花和果实。

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毛。

条件适宜時,病斑正面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叶片自下而上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硬化凹陷。

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二、病原及侵染此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是由一种黄枝孢菌侵染所致,属半知菌亚门枝孢属。

成束的分生孢子梗伸出器官的气孔后,生出有隔膜的分生孢子,伴随病原菌生长发育,在番茄叶、茎、花、果实上,都会出现症状,但是常见症状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一些褪绿斑,后期变为灰色或黑紫色不规则霉层,叶片正面在相应部位褪绿变黄,严重時,叶片干枯卷缩。

从发病顺序看,从植株下部向上蔓延,病菌越冬体,是菌丝体或菌丝块,它依附在植株病残组织上,也有的分生孢子附存在种子表面,或菌丝潜伏于种皮内越冬。

次年残存于土壤中或种子上的病原,成为初侵染源。

菌丝体生长扩展产生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种子表面的分生孢子和种皮内残存的菌丝,经生长发育后产生分生孢子,这也是叶霉病的一个初侵染源。

总之,不管在病残组织上或是种子内外,都是以产生分生孢子作为传播体,一次次重复扩大侵染。

主要侵染条件是温度,9-34℃病原就能生长发育,发育最适温度是20-25℃。

在最适温度且湿度较大時,仅需10-15天可普遍发病。

再加上通风条件不良心光照不足,更有利于发病。

三、防治措施1.播种前施足磷、钾肥,并做好种子选用和种子处理,种子以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播种后及時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温保墒,防止土壤结板,提高出苗率。

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

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
防治 。
3 . 棉花黄、 .4 2 枯萎病防治 在选用抗 ( ) 耐 病品种 的基础上 , 对于零星发生病害的
田块 采 取 人 工 拔 除 深 埋 或 焚 烧 处 理 ,发 生 严 重 田块 可用
3 %枯 萎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6 0倍 液 或 95 %克 黄 枯 乳 油 0 0 .0
脱 落 。采用 深翻 冬灌 、 铲埂 灭 蛹 、 种植 诱 集带 和 杀虫 灯诱 杀 等农 业 、 理措 施 为主 , 物 化学 措施 为 辅 的综合 防 治方 法 进行
防治 。 达到 防治 指标 的棉 田 , 对 在虫 卵孵 化 盛期 至 幼虫 三龄
在棉花整个生长阶段, 、 、 市 县 乡植保部门密切配合 , 紧 紧围绕确保棉花生产安全的总体 目标 , 贯彻预防为主 、 综合
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 。温室大棚在定植前每 5m 空 5
间 , 硫 磺 粉 10 , 末 20 , 合 后 用 木 炭 或 红 煤 球 点 用 3 g锯 5g 混 燃, 于定 植前 把棚 内密 闭 , 熏蒸 2 h 4。 发 病初 期 , 4 % 菌 清烟 剂每 6 7 z 用 5百 6m 每次 20 , 5g熏一 夜 ,或 喷施 5 %多 霉清 或 多 霉 灵 可湿 性 粉 剂 8 0 液 , 0 0倍 隔
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 一般需 1d 5 左右 。相对湿度低于 7 喷 1 , d 次 连防 2 _I 次。
止蔓延到棉 田危害棉株 。后期棉 田发生严重时可用 4 %氧 0 化乐果乳油 1 0 ~ 0 倍液或 7%克螨 特乳 油 2 0 倍 02 0 5 0 3 0 0
液或 2 %灭 扫利 乳 油 1 0~ 0 倍 液 等 杀螨 剂 进 行 喷雾 0 01 0 0 5
天 气 , 棚 通 风 不 良, 内湿度 大 或 光 照 弱 , 大 棚 叶霉 病 扩 展迅 速; 晴天 光 照充 足 , 内短 期增 温 至 3 ~3 % , 棚 0 5 对病 菌 有 明

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番茄是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蔬菜之一,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然而,番茄的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叶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番茄生产的病害之一。

那么,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是怎样的?一、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番茄叶霉病是真菌性病害,在潮湿、高湿度环境下极易传播,能够迅速蔓延,对番茄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

1、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不规则形状的深绿色斑点,随后变为灰绿色,边缘逐渐变为黄色。

叶片最终变得褐色并凋萎。

病害也可能影响果实,导致果实腐烂。

2、发病规律番茄叶霉病的发病规律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以下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湿度:高湿度是病害爆发的主要原因。

湿润的气候条件促使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

(2)温度: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至24℃,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3)植株密度:植株过于密集会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病害的传播。

(4)土壤管理:土壤中的残留病原菌也是病害爆发的因素之一。

适时的土壤消毒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3、传播途径番茄叶霉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风、雨水、农具、种子以及从邻近田地传播。

因此,防治措施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传播途径。

二、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的番茄品种是预防番茄叶霉病的首要措施。

抗病品种能够降低植株感染的风险,减少病害的发生。

2、适时播种和间距合理在适宜的季节和气温下进行播种,同时保持植株之间的适当间距,有助于提高通风性和减少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3、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过量灌溉,特别是在晚间或早晨。

番茄叶霉病在湿润环境中传播更快,因此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病害的防控至关重要。

4、防风险期喷药在高湿度或病害爆发的季节,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剂进行喷药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但务必谨慎使用农药,按照标签上的建议进行操作,以避免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5、清理和处理残株在季节结束后,及时清理和处理残株,防止病原菌在土壤中越冬,从而减少下一季度的感染风险。

大棚番茄叶霉病如何防治

大棚番茄叶霉病如何防治
降雨和风力
降雨和风力有助于病原菌的传播,增加叶霉病的发生概率。
土壤环境
土壤质地
黏性土壤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而砂质土壤则不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 繁殖。
土壤酸碱度
酸性土壤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碱性土壤则不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 繁殖。
栽培管理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过高会导致通风不良 ,湿度增加,有利于病原菌的
在评估防治效果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 ,包括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经济效益等指标 ,以全面评估防治效果。
05
结论
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治的重要性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降 低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防治叶霉病,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轮作倒茬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病原菌的 积累和传播。
培育无病壮苗
在无病棚内育苗,保持苗床干燥,以培育 无病、健壮的幼苗。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
在叶霉病初发时,及时喷洒药剂进 行防治。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 甲基硫菌灵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为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 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
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间
按照药剂说明书严格掌握用药量和 用药时间,避免过量使用或错过最 佳防治时期。
注意安全间隔期
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药 剂,以确保食品安全。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
采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这些生物农 药对环境污染小,且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以菌治菌
通过引入对叶霉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木霉菌、酵母 菌等,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叶霉病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55℃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晾 干后播种。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并从无病植株 上留种。
辽宁某地区防治经验
生态控制
通过调整温室内的温湿度 和光照等生态因子,创造 不利于叶霉病发生的条件 。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每隔7-10天喷1次,连 续喷2-3次。
农业防治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叶霉 病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症状及危害 •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病原因 •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方法 •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案例 •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建议
CHAPTER 01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症状及危害
症状识别
叶片出现淡黄色或苍 白色斑驳,叶背部有 灰白色或灰褐色的霉 层。
集中处理
将清除的病残体集中处理,避免随意丢弃或堆积在棚内或田边。
加强人员培训
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番茄叶霉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
THANKS
[ 感谢观看 ]
果实感染叶霉病后,品质下降, 失去商品价值。
叶霉病的发生会影响棚室内其他 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加重病情。
CHAPTER 02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病原因
病原菌
真菌
棚室番茄叶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病原菌为黄褐孢属真菌。
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 以通过灌溉水、农具等传播。
气候条件
温度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温度密切相关。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在30℃以 上或15℃以下病情会减轻。
科学施肥
根据番茄生长需要,科学配比氮、磷 、钾等营养元素,增强植株的抗病能 力。

温室蕃茄的叶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温室蕃茄的叶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注意安全间隔期
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注意农药使用时的安全间隔期。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制剂
01
利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
菌等,可有效抑制叶霉病的发生。
增加有益菌群
02 通过施用有机肥、生物肥料等,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
群,拮抗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合理使用生物防治措施
03
结合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综合治理叶霉病,确
02
发病原因
病原菌
01
02
03
灰霉菌
灰霉菌是导致温室蕃茄叶 霉病的主要病原菌,适宜 在20-25℃的环境下生长 繁殖。
交链孢菌
交链孢菌也是叶霉病的病 原菌之一,其适宜在2530℃的环境下生长。
其他菌类
其他可能引发温室蕃茄叶 霉病的病原菌包括链格孢 菌、枝孢菌等。
气候因素
湿度
高湿度环境有利于病原菌 的繁殖,叶霉病的发生率 会相应增加。
合理轮作
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数量 。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合理浇水施肥,增 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如多菌灵、百菌清等,每隔7-10天 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应交替使用不同的杀菌剂,以降低病菌 的抗药性。
保温室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04
防治案例
某温室蕃茄叶霉病防治成功案例
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后期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卵圆形 的灰白色大斑,上面生长出黑色霉层,叶片背面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
加强温室通风,降低湿度;及时摘除病叶,减少病菌传播;使用抗病品种;药 剂防治,如使用多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定期喷洒。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棚室番茄叶霉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作者:暂无来源:《乡村科技》 2015年第10期叶霉病是危害棚室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俗称“黑毛病”,会严重影响叶片生理功能,导致大幅度减产。

一、症状识别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茎、花和果实。

叶片发病时,先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晚期病部叶背生白色霉层,后变为紫灰色至黑色绒状致密霉层,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霉层。

严重发病时,叶片布满病斑,逐渐卷曲、干枯。

病果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斑,病部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

嫩茎及果柄上的病症与叶片相似。

二、发病规律该病病菌在病残组织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为病害初侵染源,田间病菌靠气流、灌溉水重复侵染。

一旦发病,7~15天内即可暴发成灾。

棚室温度在20~25 ℃,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该病易流行;多雨连阴天,重茬地、低洼地、种植密度大时发病重。

三、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种子处理。

用50 ℃温水浸种25分钟,再浸入冷水3~4小时后催芽播种。

③培育无病壮苗。

每平方米苗床用2~4千克4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进行消毒。

育苗和定植前,每立方米棚室用2克硫黄粉加适量锯末,密闭熏烟24小时;或每667平方米用40%百菌清烟剂250克,密闭熏烟3~5小时。

④合理轮作。

发病重的地区应与瓜类和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

⑤加强管理。

采用半高垄、覆膜栽培,深冬、早春灌水宜在晴天上午于膜下暗灌,忌阴天灌水和大水漫灌,灌水后应加强通风排湿。

要求苗期轻浇,定植前灌透,开花前不灌,开花时轻灌,结果后重灌。

早春的夜间,应采取适当延长加温时间、早通风等措施控制叶面结露。

要经常清除棚膜上的灰尘,及时整枝打杈和吊蔓,防止行间荫蔽,还要注意及时摘除植株下部老黄叶、病叶。

也可选晴天中午密闭棚室,使棚温升到30~36 ℃,并保持2小时左右,然后通风降温至25 ℃再关闭风口,7~10天再进行1次。

大棚番茄叶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番茄叶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番茄叶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番茄叶霉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上为害较重。

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

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60%以上,造成严重损失。

1 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

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

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

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

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2 病原菌及发病条件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中黄枝孢霉(Cladosporium fulvum Cooke)侵染所致。

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人。

病害发生主要与温湿度有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其中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

在22℃的温度条件下,只要叶面持续4h有水膜,即可诱发病害。

若棚内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大于90%,3天内叶霉病可以从无到有,并且严重发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内可致毁棚、绝产。

弱光照利于叶霉病的发生。

3 防治技术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品种中高抗叶霉病的有佳粉15、佳粉16、佳粉17、中杂7号、沈粉3号、佳红15等,可因地制宜,选用种植。

3.2 播前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30min,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

处理完后,最好再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表附着的病原体,再阴干播种。

3.3 合理安排棚内作物轮作大棚栽培番茄,最好统一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茄科蔬菜进行三年轮作,可有效排除土壤中残存的菌源。

3.4 温室消毒在难于轮作换茬的棚内,栽苗前按每37m3空间用0.25kg硫磺粉和0.50kg锯末混合,分装几处点燃,密闭熏闷24h杀菌,一天以后再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m2用0.25kg的剂量熏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土表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流行与防治
摘要:论述了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病害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治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解决冬季蔬菜生产和供应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温室大棚周年生产,轮作倒茬受到限制,致使温室大棚番茄叶霉病危害加重,影响了番茄品质和市场的正常供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了解病害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才能指导菜农及时做出防治措施。

1病害症状
发病番茄植株叶面出现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

果实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不能食用。

嫩茎或果柄染病,症状与叶片类似。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番茄叶霉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丝块在病残体内,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或以菌丝潜伏在种皮内越冬。

第二年如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

3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温限9~34℃,最适生长温度20~25℃。

气温22℃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0%,利于病菌繁殖,发病重。

该病从开始发病到流行成灾,一般需15d左右。

相对湿度低于80%,不利于分生孢子形成及病菌侵染和病斑扩展。

连阴雨天气,大棚通风不良,棚内湿度大或光照弱,叶霉病扩展迅速;晴天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至30~35℃,对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4防治措施
4.1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佳粉15号、双抗2号等抗叶霉病的番茄品种,可有效减轻番茄灰霉病的危害。

4.2种子处理
播前种子用53℃温水浸种30h,捞出晾干后播种。

4.3合理轮作
与茄科类作物实行3a以上轮作。

4.4采用生态防治
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水后及时排湿,使其形成不利病害发生的温湿度条件。

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实行平衡施肥,避免氮肥过多,提高植株抗病力。

4.5药剂防治
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

温室大棚在定植前每55m3空间,用硫磺粉130g,锯末250g,混合后用木炭或红煤球点燃,于定植前把棚内密闭,熏蒸24h。

发病初期,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每次250g,熏一夜,或喷施50%多霉清或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d喷1次,连防2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