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

合集下载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的应用 ,可以大大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和效率 , 缩短 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
收稿 日期 :2 1 - 4 2 0 10— 5
基金项 目:河北省科 技支撑计划项 目( 1 2 1 2 一 ) 1 20 0 D 3 ;河北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2 10 0 6 ) C 0 0 0 8 0 作者简介 :宋建军( 93 ) 16 - ,男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为番茄抗病育种 。E malsnj 3 a o.o c - i o g 6 @yho cn.n : j
11 番 茄黄化 曲叶病毒 病 .. 2
病 初期 下部 叶 片变黄 ,后 期萎 蔫枯 死 。有 时仅 出现 植 株 的一边 萎 蔫 ,而另一 边仍 正 常生长 。病 情 由下 向上 发 展 ,后 期 除顶 端 一 些 叶 片外 ,整 株 叶 片 枯
死 。剖开病茎 ,维管束变褐色 。病菌在土壤 中越 冬 ,笠 年 随雨 水 、灌 溉 水 及 土 壤 传 播 。 土温 2 8c c
die s e itn e i e o h o ti p an n f cie wa s t o to s a e .Molc lrm ak s a e r ssa c s on ft e m s m o ̄ ta d e e t y o c n r l e s s v di e ua rer t c nq e p o ie e e cal u pl e h iu r vd s a b n f i p emena yt ol rt m ao ds a e rssa c whc an r ie b e dn i s t r o o o f t ie s e it n e, ih c as r e ig e ce c i ic n l y ieni ig ds s e it n o u n DNA e e e iel n apdy Th a er i f in y sgnf a t b i y d tyn iea e r ss a tlc s o f lv l prcs y a d r il. e p p rve d h sau f i o ̄ n o ao die s s n t e e e c o e s n e iwe te t ts o mp a tt m t s a e a d h r s arh prgr s o m oe uar lc l ma e r k r rf o die s ss a c e e n t mat Th tia i f h s oe ua a er r e - s itd s lci s a e r it n g n s i o e e o. e u i t l on o e e m lc lrm r s i ma k ra sse ee on z t k n t wa s u f r r . salop t o wa d

园艺及园林观赏植物抗病基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园艺及园林观赏植物抗病基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在结 构上具 有一定 的相似性 。这 些共 同的结 构域包 括丝 氨
酸/ 氨酸蛋 白激 酶( r e tro ie kn s, T (、核苷 苏 s i — h e nn iae s I) en 酸结 合位 点(u l t ebn ig s eNB ) n c oi idn i , S ,富含亮 氨酸重 e d t
等人H选取TI 日 R与N S B 保守区域 中间的一段内含子序列 ,做
IL F P,绘制 向 日葵抗霜霉病 基因簇的 图谱 。通过 制作精 细 的遗传 图谱 ,将黄瓜抗黑星病基 因定位于染色体基 因座— 砌 匕。 Mie等人 通过克隆香 蕉中的RGA,开发RF P lr l L 分子标记 , 构建香蕉遗传图谱 ,为进一步研究香蕉抗病基因的进化奠定基
中国园艺文摘 2 年第4 02 1 期
园艺及 园林观 赏植 物抗病基 因类似 物 的研究进展
习瑶琚 ,于丽霞’ ,张亚萍 ,李 斌 ,高 则睿。 ,鄢 波’
(. 1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昆明 6 0 2 ,2 云南烟 草科学研 究院 ,云南 昆明 6 0 o) 524 . 5 16
第一作 者简介 :习瑶瑁 (98 ) 18 -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植物
分子生物学方 面的研究 。
在斑 茅根、茎、叶 中组 成型表达 ,且 其表达 受外源 信 号 分
子 水 杨 酸 和 过 氧 化 氢 的上 调 作 用 ,推 测 其 可 能 在 斑 茅
的 抗 病 性 中具 有 一 定 的 作 用 。B d k 人 以 细 弱 翦股 ua 等
分析 ,揭示 出几个紧密相连的NB - RR家族基因簇 。 SL
中有两 种抗霜 霉病 反应 机制 ,其 中CC NB - RR类 抗病 - S L 基 因 可 能 控 制 第 二 种 反 应 机 制 ,即 增 强 染 病 程 度 ,而 TI NB — R R— s L R类抗 病基 因可 能控制第一种 反应机制 ,即 限 制病 原 菌 的 生长 。抗 向 日葵 霜 霉 病 基 因的 表达 受 到 24 ,-D、水杨酸 及创伤的诱导 【。构 建抗霜霉病 N S RR 3 l 1 B -L

番茄抗叶霉病的生理指标分析

番茄抗叶霉病的生理指标分析

番茄抗叶霉病的生理指标分析作者:刘冠赵婷婷薛东齐杨欢欢姜景彬李景富许向阳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9期摘要:为明确番茄叶霉病过敏性坏死反应中的活性氧代谢、细胞保护酶和激素含量的变化,通过对番茄叶霉病抗病材料HN19(含Cf-19)、HN42(含Cf-11)、Ontrio7516(含Cf-5)和感病材料 Money Maker(含Cf-0)分别接种叶霉菌生理小种1.2.3.4。

结果表明:在接种72 h后,不亲和互作体系(抗病材料)出现坏死斑,番茄叶片活性氧的积累在接种后3、15 d 出现2个峰值,而亲和互作体系(感病材料)只在接种后5 d产生1个峰值。

不亲和互作体系中,第1次活性氧含量的高峰伴随着过敏性坏死反应(HR),表明高浓度的活性氧会导致细胞死亡。

通过对亲和互作及非亲和互作体系中的细胞保护酶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激素(乙烯、水杨酸、脱落酸)含量分析发现,含有不同Cf基因的番茄品种在活性氧的积累、细胞保护酶活性及激素含量上存在相对统一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过敏性坏死;ROS;保护酶系;激素中图分类号: S436.412.1+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9-0133-05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世界范围内分布的主要蔬菜作物,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球番茄产量1.62亿t,创造了550亿美元的净利润[1]。

番茄叶霉病(Cladosporium fulvum)是番茄保护地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被侵染后既降低番茄的产量,又影响果实的品质,有时甚至使植株死亡[2]。

番茄Cf抗病基因介导对叶霉菌的抗性遵循基因对基因假说,抗病基因Cf与无毒基因Avr的相互作用使得抗病品种对生理小种产生特异性识别。

有研究表明,Avr9/Cf-9和Avr4/Cf-4介导番茄产生的过敏坏死在产生速度、强度和组织特异性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3]。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摘要:以携带抗叶霉病基因Cf-16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材料Ontario 7816为母本,感病材料07880为父本配置杂交,以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SR和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

结果表明,鉴定到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1个、AFLP标记5个,并将AFLP 标记E-ACA/M-TCG219转化为AFLP-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筛选出3份携带Cf-16基因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叶霉病;Cf-16基因;SSR标记;AFLP-SCAR标记叶霉病是由褐孢霉属(Fulvia)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Cif.]引起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主要病害之一,既影响番茄产量又影响果实品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番茄叶霉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之一。

但是防治番茄叶霉病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迅速,育成含有新的Cf抗病基因的栽培品种不久后,就会分化出侵染该基因的新致病生理小种。

目前,国内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普遍应用的Cf-4抗病基因已被侵染,侵染Cf-9抗病基因的生理小种在华北地区也被检测出来[2]。

已报道至少有24个抗叶霉病基因被发现,它们能够克服不同的叶霉病生理小种[3],因而利用新的、具有较高抗性的Cf抗病基因将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番茄与叶霉病病原菌的互作遵循“gene-for-gene”学说[4],开展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要根据当地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利用抗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

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接种技术等影响,从而导致鉴定结果不稳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摘要:以携带抗叶霉病基因Cf-16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材料Ontario 7816为母本,感病材料07880为父本配置杂交,以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SR和AFLP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

结果表明,鉴定到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1个、AFLP标记5个,并将AFLP 标记E-ACA/M-TCG219转化为AFLP-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筛选出3份携带Cf-16基因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叶霉病;Cf-16基因;SSR标记;AFLP-SCAR标记叶霉病是由褐孢霉属(Fulvia)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Cif.]引起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主要病害之一,既影响番茄产量又影响果实品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番茄叶霉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之一。

但是防治番茄叶霉病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迅速,育成含有新的Cf抗病基因的栽培品种不久后,就会分化出侵染该基因的新致病生理小种。

目前,国内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普遍应用的Cf-4抗病基因已被侵染,侵染Cf-9抗病基因的生理小种在华北地区也被检测出来[2]。

已报道至少有24个抗叶霉病基因被发现,它们能够克服不同的叶霉病生理小种[3],因而利用新的、具有较高抗性的Cf抗病基因将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番茄与叶霉病病原菌的互作遵循“gene-for-gene”学说[4],开展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要根据当地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利用抗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

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接种技术等影响,从而导致鉴定结果不稳定。

番茄育种1

番茄育种1

抗TMV基因
TMV-2:比TMV-1抗性强,但与黄化基因nv连锁。
TMV-22:与TMV-2属等位基因,但对TMV病毒 株系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别。
TMV-2/TMV-22的杂合系具有更广泛的抗病性
(2)青枯病:比较复杂,有人认为是隐性遗传,也有人认为 抗对感为不完全显性。
(3)叶霉病:抗病为显性,大多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发
5、其他分类方法
按照果实大小分类: 可分为大番茄、串番茄和樱桃形番茄。 Ø 大番茄是指目前生产中一般性的果实在130~250 克或以上的品种。 Ø 串番茄是指类似于葡萄的一串番茄,一般为5~7 只,其中4~6只基本上一起成熟。串番茄的果形 较小,一般为100~130克,目前该类型的番茄品 种还须依靠进口。 Ø 樱桃形番茄的果实较小,一般单果重10~20克, 也有50~60克的。
耐贮性: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2、产量性状 (1)果重:优势不显著,F1中间偏小。 (2)结果数: F1中间偏多果。 3、早熟性 早熟对晚熟为显性或部分显性。至少涉及4对基因。
第三节 主要育种成就与研究进展
1、我国番茄育种的育种进程 2、番茄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及进展 3、我国番茄育种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途径
1.1起源
1.2种质资源
2、开花授粉与性状遗传 2.1开花、授粉与受精 2.2 性状遗传
简介:番茄(tomato)
•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食用作物。 • 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 三元。 •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 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 • 主产国:美国、苏联、意大利和中国。 • 种植方式: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 设施栽培。
一、我国番茄育种的育种进程

08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相关基因剖析

08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相关基因剖析

Ottawa 770B LLnn
感(病)





Bombay llNN
免(疫)





观察菌系比
78:27:23:5
理论比例(9:3:3:1)
75:25:25:8
符号说明:L和N为两个不同的抗病基因;aL为对L的隐性毒性基因,AL为其显性无 毒性基因;aN为对N的隐性毒性基因,AN为其显性无毒性基因
• 只有当具有相应抗病基因的植物与具有 无毒基因的病原物相遇时,才会激发植 物的抗病反应,其他情况下二者表现亲 和,即寄主感病
寄主植物与病原菌之间“基因对基因”关系的简要模型 A. 通用模式 B. 一种特殊模式
小麦—小麦锈菌系统“基因对基因”关系的简要模型 “-”表示不亲和反应(抗病);“+”表示亲和反应(感病) (1)抗病基因Hx和非毒性基因Px为显性基因,这是最普通的模式 (2)病菌显性逆转,Hx表示抗病基因,Px表示毒性基因 (3)寄主显性逆转,Hx表示感病基因,Px表示非毒性基因 (4)病菌和寄主双方发生显性逆转,Hx表示感病基因,Px表示毒性基因
R基因编码R蛋白的结构特点
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 binding site,NBS) • 抗病蛋白的NBS区有3个特征保守区,
– 第1区域为磷酸结合环(P-loop),又称激酶la(Kinase la),其共有序列为GM(GPP)GNGKTT(aPT)
– 第2区域为激酶2,共有序列为X(XPR)XaaaaDDV(WPD) – 第3区域为激酶3a,其保守区为SraaaT(TPS)R • R基因编码产物中NBS的存在,表明R基因的功能之一 是磷酸化,通过磷酸化识别配体,导致一系列抗性反 应的发生

番茄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番茄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番茄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樊佩知;王志敏
【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年(卷),期】2024(36)2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番茄抗病基因的最新进展,探讨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策略。

【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番茄叶霉病、晚疫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毒病这4种常见病害,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我国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建议。

【结果】研究发现,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可有效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番茄抗病育种是当前番茄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结论】番茄抗病基因在番茄抗病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继续关注番茄抗病基因的育种研究。

【总页数】7页(P3-9)
【作者】樊佩知;王志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
【相关文献】
1.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2.番茄抗病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3.大豆抗胞囊线虫的抗病育种及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4.主要抗病候选基因在猪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5.主要抗病候选基因在牛抗病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抗叶霉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番茄抗叶霉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09期病原菌·有害生物·动植物防护作者简介牛义岭(1993—),女,硕士,农艺师,从事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2-11-25番茄抗叶霉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牛义岭商丽敏(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安达151400)摘要叶霉病是番茄常见病害之一,发病后不仅会阻碍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也显著下降。

抗病育种依然是防治该病害最有效的方法。

在与叶霉病的长期互作过程中,番茄已经进化出一系列抗性机制以抵抗病原菌入侵。

在分子水平上关于番茄对叶霉病抗性机制的研究已有很多,主要集中在Cf 抗性基因的克隆及抗病机制分析等。

本文主要综述了番茄叶霉病的生理小种、抗病基因结构和功能等分子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分子抗性机制中图分类号S43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09-0137-03叶霉病又称黑毛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真菌,其定名为黄枝孢菌。

当植株被侵染后,发病快、蔓延快,若防控不到位,很可能造成绝产。

该病害虽然可以侵染植株的整株器官,但主要危害叶片,当环境适宜或病情严重时也会危害茎、花和果。

植株被病菌侵染后,光合能力减弱,养分汲取和积累下降。

叶片最先出现病症,主要表现为叶表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色霉层,为病原菌的菌丝体,随着病情加重,白色霉层褐变直至变为黑褐色绒毛状,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病叶片正面也会长出黑霉。

1番茄叶霉病菌的侵染机制番茄叶霉病菌的侵染能否成功取决于与寄主植株的亲和性。

番茄叶霉病菌的侵染机制包括2种,①与抗病番茄品种的非亲和互作类型。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原菌分生孢子落在叶片上,萌发形成芽管,而后生长形成菌丝,菌丝通过叶片气孔向维管组织生长、吸收营养。

在这一过程中会激发寄主对病原菌的防御反应,防御反应启动后一方面部分菌丝则不能穿过气孔或穿过气孔后会生长停止,另一方面菌丝肿胀弯曲,无法在叶片内生长蔓延,因此病菌菌丝只存在于侵染部位附近区域内,形成坏死病斑,这一过程也被称为过敏反应[1]。

番茄资源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和SSR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番茄资源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和SSR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番茄资源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和SSR标记遗传变异分析
许向阳;孟凡娟;李景富
【期刊名称】《植物病理学报》
【年(卷),期】2007(37)5
【摘要】对62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番茄叶霉病鉴定,共筛选出抗病材料17份,其中对全部生理小种(1.2.3、1.2、2.3、1.2.3.4、1.2.4)均表现抗病或免疫的材料9份;抗3个生理小种的材料4份;抗2个生理小种的材料2份;抗4个生理小种的材料2份。

并应用SSR标记技术对6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94条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55条带,多态性条带比例达63.94%,遗传相似系数在0-1之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可将番茄野生种和栽培种分开,反映了种间的遗传差异。

【总页数】8页(P520-527)
【关键词】番茄;叶霉病;抗病性;SSR
【作者】许向阳;孟凡娟;李景富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412.19
【相关文献】
1.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0和Cf-16的遗传分析及SSR标记 [J], 李宁;许向阳;姜景彬;李景富
2.番茄叶霉病抗性鉴定与遗传分析 [J], 王晓艳;汪炳良;郑积荣
3.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 [J], 李宁;姚明华;王飞;许向阳;李景富
4.加工番茄叶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及其品种抗性鉴定 [J], 司天桃;张国强;薛琳;杨德松
5.番茄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CAPS标记建立 [J], 于拴仓;柴敏;郑晓鹰;姜立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精细定位及抗病应答基因筛选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精细定位及抗病应答基因筛选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9的精细定位及抗病应答基因筛选番茄叶霉病由病原菌Cladosporium fulvum(C.fulvum)引起,是栽培番茄中的一种较为严重的病害。

通过育种获得含有抗病基因的抗性品种可以在番茄生产中有效地控制叶霉病的发生,但是新的抗病基因的使用同时也加速了叶霉菌生理小种的分化。

目前包括Cf-2、Cf-4和Cf-6等很多基因已经对某些生理小种失去了抗性,所以急需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来满足育种的需要;番茄与病原菌C.fulvum的非亲和互作遵守基因对基因假说(gene-for-gene)。

目前为止关于Cf与Avr基因产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f-4/Avr4和Cf-9/Avr9上。

Cf-9与Cf-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达到91%以上,Avr9与Avr4之间却没有明显的同源性,并且它们之间引发的超敏反应也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对未知的Cf基因引发的超敏反应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并加深我们对Cf/Avr互作机理的认识,甚至为抗病育种开辟新的道路。

含有Cf-19基因的番茄材料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表现出了有效的抗病性,可以作为抗性育种的新型候选材料。

Cf-19基因在1980年被定位在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之后对于该基因的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了Cf-19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对Cf19基因的抗性范围、抗性特点、遗传规律以及基因定位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该基因介导的抗性应答过程中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表达模式分析,从而对Cf-19基因从表型抗病特点到基因遗传特征乃至抗病应答机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这将为今后Cf-19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Cf19基因的克隆以及进一步研究Cf/Avr互作机理奠定基础。

本研究采用台盼蓝染色、高通量测序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cDNA-AFLP 等多种方法进行不同方向的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1)通过人工接种鉴定确定了Cf-19基因的抗性范围,该基因对叶霉病菌生理小种1.2.3和1.2.3.4表现免疫,对生理小种1.2.3.4.5和1.2.3.4.9表现高抗,抗性范围基本涵盖了我国叶霉病菌生理小种范围。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摘要:植物抗病基因在植物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R-基因;克隆方法;结构特点;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S432.2+3;Q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5-0598-03 Advance on Plant Resistance Gene ResearchSUN Wen-li1,2,3,LIU Yu-hui2,3,WU Yuan-hua1,FU Jun-fan1(1. Plant Pathology Department,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China;2.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3. Important Scientific Engineerings of Gene Resources and Gene Improvement of China's Crops,Beijing 100081,China)Abstract:R gen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ending the diseas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gene cloning,structure characteristic,func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eground of R gene.Key words:R gene,gene cloning,structure characteristic,function mechanism R基因在植物的病害防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铃薯基因组中3个番茄cf9的LRR区同源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马铃薯基因组中3个番茄cf9的LRR区同源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Cln n n e u n e An lss o m oo u s o i g a d S q e c ay i fHo l g e
t RR o i f o t f 9Ge ei oaoGe o oL D man o maoo - n P tt n me T n
q e c sf m oa o a d tmao wi i l r y o r h n 8 % a u lo i e l v la d mo e t a u n e r p tt n o t t a s o h mi i fmoe t a 5 at tn ce t e e n r n d h
mi d fo p tt e o h o g CR mp i c t n u i a ro rme ss e i c t he c n e v d p r ne r m oao g n me tr u h P a lf a i snga p i fp i o i r p cf o t o s r e a t i
Abta tT osq e cshmo gu u ier hrp a ( R src :w eu n e o l o s ol c c e t L R)d m i o ma f9gn ee0 - o t e ni e o a f o t c- e ew r b n t o
7% , 5 但依来源不 同而明显分为 2组 , 明已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分化 . 说
关键词 : 马铃薯 ; 番茄 ;C- ;富亮 氨酸重 复 f9
中图 分 类 号 :5 2 ¥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4 1 ( 0 8 0 - 17 0 10 - 1 X 2 0 ) 10 1-3
Ke o d :o t ; o t ; f9 gn ;l c er hrpas yw r sp t o t o c- e e e i c et a ma un i e

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CAPS标记创建

番茄叶霉病高抗基因Cf-9的CAPS标记创建

1 06 , i ; 4 ol e J P a t rt t n S e y n g i l rl ie i S ey n 1 0 6 , hn ) 1 1 1 Oz a n .C l g o ln o c o , h n a gA r t a v r t h n a g 1 1 1 C i e P ei u c u U n s y, a
(. 阳农业大学生物技术 中心 ,沈 阳 1沈 106 ; 2 111 .中国农 业科学 院蔬菜 花卉研究所 , 北京 108 ; 001 3 阳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沈 阳 106 ; 4 沈 阳农 业大学植物保护学 院,沈 阳 106) .沈 111 . 111
摘要 根据番茄 叶霉病高抗 基因 C f9的基 因序列设计 3对特异扩 增 】 , 物 以近 等基 因系和 本组 的 多重 P R检测 C
材料 为试 材, 扩增 C - 因 1 87 p 间的单拷贝片段, 对引物分别扩增 出 50 p1 0 p1 8 p f 9基  ̄26 b 之 3 6 , 00 , 00 的特 异 b b b
片段 。分别用 限制 性 内切 酶 T q Hid1, n E o I酶切 , a I, n [ Hif I I, cr 限制性 内切酶 T qI酶切 特异 g 物 S A a 】 C R1扩增
h u e ) n sas rd d ie s ,whc a a s d h a y lse n tm ao p o u t n I s i o tn O o s s 。a d i lo a wo lwie dsa e ih h d c u e e v s s i o t r d ci . ti mp ra tt o o
r s sa tv re i . W i d a c s i lc lr bo o y a d mo e u a e h i u s e it n a i t s e t a v n e n mo e u a i l g n l c l rt c n q e ,ma y r ss a tg n s i o t — h n e it n e e n t m o a a

四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1、Ty-2、Mi和Cf-5基因研究

四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1、Ty-2、Mi和Cf-5基因研究
北方 园艺 2 0 1 3 ( 0 9 ) : 1 1 9重 P C R技术鉴定番茄 . 1 、 - 2 , Mi 和C f - 5 基 因研究
刘 超 勤 ,李 景 富 ,许 向 阳,姜 景 彬
( 东北农 业 大学 园艺 学 院 , 黑 龙江 哈尔 滨 1 5 0 0 3 0 )
茄产业 的一个 重大 因素 , 随着 番茄栽 培面 积 的扩大 , 番
茄病害 日趋严重 。据统计 , 每年 因病虫害造 成的番茄减 产大约为 1 0 " -  ̄ 2 0 , 严重的甚至是绝 收口 ] 。其 中番茄
根结 线 虫 病 ( R o o t — k n o t n e ma t o d e ) 、 番茄 叶霉病 ( L e a f mo l d ) 是 普发病 害。近几年在 我国大面积爆 发的番茄 黄 化 曲叶病 毒病 ( T o m a t o y e l l o w l e a f c u r l v i r u s ) 更是 对我 国番茄生产造 成 了巨大 的损失 。在 抗番茄 根结线 虫病 育种 中, Mi 基 因抗性是 很早 就被 鉴定 和利用 的抗 性 之
国有继续 向全 国蔓 延 的趋 势 。目前 对黄化 曲叶病 毒病
抗性研究最多 的是 — I . 、 一 2 和 而一 3 基 因。其中 T y 一 1 基 因定位于 6号染 色体上[ 5 ] , 与 Mi 基 因有 一定 的重组
2 、 Mi 和C f - 5 基 因的高度纯和 自交 系。1 1 1 3 4 、 1 1 1 3 5
是含有杂合 的 一 1 、 一 2 , Mi 和 c f - 5基 因的 F 代 品
种 。1 2 0 0 1  ̄1 2 0 1 4 是 自交系 F 2 代。 2 ×T a q Ma s t e r Mi x D N A 聚合酶 、 T a q I 酶, 上海莱 枫生物科技有 限公 司。参考 有关 文献[ 7 _ l o ] , 筛选 出特 异 性较强 、 符合该试验要求的特异性引物( 表 1 ) 。

番茄Cf-5基因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番茄Cf-5基因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a c s in .Compa io f DNA e e c s fO c e so s r n o s s qu n e r m r it tan s s ep il c e son e eae w o essan d u c t e a c s i s r v ld t b
害之一 ,是一种世界性 的病害 ,可导致番茄产量
下 降 ,直 接 影 响 番 茄 生 产 的 经 济 效 益 。 英 国 于
1 8 年 首 次 报 道 了 番 茄 叶 霉 病 的 发 生 n 自此 以 83 ,
后 ,世 界 各 国 科 学 家 展 开 了 对 番 茄 叶 霉 病 的 研 究 。 随着 番 茄 保 护 地 种 植 面积 的不 断 扩 大 ,保 护 地 内特 殊 的环 境 条 件 造 成 的番 茄 叶霉 病 病 害也 日 趋 严 重 ,因而 ,番 茄 叶霉 病 受 到植 病 专 家 和育 种 专 家 的广泛 关注 。 防治番 茄 叶霉病 最有效 的方法 就是 培育抗 病 品 种 。美 国 、加 拿 大从 2 世 纪 3 年 代 开始 进 行 抗 病 0 0
De eo m e to v lp n fSNPsf rla ud r ssa c e e Cf5 i o ao o fmo l e it n e g n _ n t m t / e
Z A G Y y o L Jn f, I io Z A G H , A G L o g JA G Jn b , U Xa g a gC l H N u a , I i u X E Lb , H N e K N i n , IN ig i X in y n ( o- g g n
d sgn d b s d o h e i e a e n t e SNP r s l an t n d a s a e SNP a k o - en c ee i g ti e ut d obaie t bl m r erf r Cf5 g e s r n n .I s a p t t l - n areri oma o b e dig. o en i 5 ge e m k t a Cf n t re n

水稻全基因组R基因鉴定及候选RGA标记开发

水稻全基因组R基因鉴定及候选RGA标记开发

论文第50卷第11期 2005年6月水稻全基因组R基因鉴定及候选RGA标记开发汪旭升①吴为人①②*金谷雷②朱军①(①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信息学研究所, 杭州 310029; ②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福州 350002.*联系人, E-mail: wuwr@)摘要用45个已知功能的植物抗病(R)基因序列对粳稻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搜索, 共找出2119个R基因同源序列或类似物(RGA), 表明RGA在水稻基因组中成簇存在, 呈非随机分布. 采用隐马尔柯夫模型(HMM), 将这些RGA按其功能域分成了21类. 将粳稻的RGA与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 共找到702个两亚种间等位的RGA, 并发现其中有671个(占95.6%)RGA的基因组序列(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在两亚种间存在长度差异(InDel), 表明水稻RGA在两亚种间存在很高的多态性. 通过在InDel两侧设计引物并进行e-PCR验证, 共开发出402个基于PCR的、表现为共显性的候选RGA标记. 这些候选标记在两亚种间的长度差异在1~742 bp之间, 平均为10.26 bp. 有关数据均可从我们的网站(/RGAs/index.html)上获得.关键词水稻抗病基因RGA多态性分子标记植物抗病(R)基因是决定寄主植物对病原菌专化性识别并激发抗病反应的基因, 与病原菌的无毒基因互补. 经典遗传学认为, 植物与病原菌间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是“基因对基因”, 并提出了配体-受体模型来解释这一学说[1,2]. 自1992年以来, 利用图位克隆和转座子标签法, 已经在水稻、拟南芥、玉米、烟草、亚麻等植物中克隆了40多个R基因[3]. 研究发现, 这些R基因存在一些共同的结构. 根据其蛋白结构及在细胞中的位置, R基因大致可分为5类[4,5]: (ⅰ) NBS-LRR, 是含有核苷酸结合位点(NBS)和富亮氨酸重复(LRR)的胞内受体蛋白基因, 包括2个亚类: (1) TIR-NBS-LRR, 以拟南芥的RPP5基因、烟草的N基因及亚麻的L6和M基因为代表; (2) CC-NBS-LRR, 以拟南芥的RPS2和RPM1基因、番茄的I2基因及大麦的Mla1基因为代表. (ⅱ) 细胞间的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PK)基因, 包括番茄的Pto基因和大麦的Rpg1基因. (ⅲ) LRR-TM, 是N端存在一个胞外LRR, C端具有由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跨膜区的受体蛋白基因, 包括番茄抗叶霉病的基因Cf-2, Cf-4, Cf-5和Cf-9等. (ⅳ) PK-LRR-TM, 除含有LRR-TM结构外, 还具有PK结构, 包括水稻的Xa-21基因和拟南芥的FLS2基因. (ⅴ) SA-CC, 包括拟南芥的RPW8.2和RPW8.1基因. 此外, 还有玉米的Hm1及Hsl Pro-1和Asc等其他结构域的R基因.R基因是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 尽管已经克隆了40多个R基因, 但对R基因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目前, 对拟南芥和水稻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皆已基本完成. 水稻籼、粳2个亚种的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6,7], 而且粳稻的1号、4号和10号3条染色体已经发布了精细图[8~10]. 这些成果为在整个基因组水平上研究R基因提供了契机. 利用拟南芥基因组的测序结果, Meyers等人[11]分析了NBS-LRR型R基因在拟南芥基因组中的分布. 对水稻基因组序列的初步分析显示, 水稻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R基因[6~7], 且往往成簇存在[12~14]. Monosi等人[15]发现在水稻中存在近500个NBS-LRR的基因, 但没有发现TIR的基因. Chelkowski等人[16]和Koczyk等人[17]利用18个已知的R基因分别对拟南芥和粳稻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拟南芥和水稻分别存在549和1744个R基因, 其中水稻的R基因中有597个属于NBS-LRR类型. 可以看出, 目前这些基于基因组序列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对NBS-LRR型R基因的分析上.分子标记是现代遗传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自1980年首次提出分子标记的概念以来[18], 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基因组比较、遗传多样性分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19~21]. 利用R基因类似物(RGA)作探针, 可以检测相应座位上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从而开发成为RFLP标记, 常称为RGA标记. 由于RGA本身可能就是潜在的R基因, 而且R基因常常成簇分布于基因组中, 因此RGA标记对于R基因的克隆和标记辅助选择可能具有特别的应用价值. 但是, 由于RGA标记是基于RFLP分析技术的, 操作上比较麻烦, 因此目前应用得并不多.第50卷第11期 2005年6月论文本研究利用已公布的籼稻和粳稻的基因组序列, 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通过收集目前所有已知的R 基因序列, 对水稻基因组中RGA的数目、分布和类型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析, 以期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加深对水稻R基因的了解. 同时, 对RGA在水稻2个亚种间进行了遗传多态性(SNP和InDel)比较、引物设计和e-PCR验证, 为开发方便实用的基于PCR 技术的新型RGA标记奠定基础.1材料与方法(ⅰ) 基因组及蛋白质序列的来源. 从TIGR网站(/)和北京基因组学研究所网站(/)分别下载粳稻(Nipponbare)和籼稻(93-11)的基因组及蛋白质序列, 它们的更新时间皆为2004年4月. 所有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皆在IBM P650的服务器上完成, 使用IBM AIX的Unix 操作系统.(ⅱ) 水稻RGA的搜索. 搜集已报道的45个R 基因, 然后用它们对粳稻蛋白质数据库进行BLASTP[22]搜索(参数E<+10−10, 最小长度为该基因的80%), 获得所有粳稻的RGA序列. 去除粳稻数据库中存在的克隆重复, 建立一个粳稻RGA蛋白数据库. 同时, 根据每个BLASTP搜索中匹配最好的结果, 得到这些粳稻RGA的核苷酸序列. 为了进一步验证得到的RGA, 我们进行候选RGA序列与TIGR发布的CDS序列进行比较, 去除不符的序列.(ⅲ) 水稻RGA的结构分类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利用Hmmer程序[23]中的hmmsearch部分, 采用前面建立的功能域列表, 在新建立的数据库中搜索基因序列所包含的功能域. 利用pepcoil程序[24]分析序列中CC结构的可能性, 数值大于90%的认为具备该结构. 运用TM-HMMer[25]分析TM跨膜功能域. 依据功能域分布的情况, 对RGA进行分类, 分别统计各类RGA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ⅳ) 2个亚种间RGA多态性的鉴定和开发. 将所有粳稻的RGA序列分别与籼稻基因组数据库进行TBLASTN[22]联配, 以确定籼稻中对应的等位基因. 为消除非等位联配, 在TBLASTN搜索中采用了严格的判别标准, 将E值设为1×10−20. 对初筛到的籼、粳稻RGA等位基因, 进一步用sim4程序[26]进行联配分析, 去除匹配率≤85%且2条序列同时间断200 bp以上的结果. 接着运用diffseq程序[27]分析SNP和InDel在RGA的基因组序列中的分布情况, 将存在InDel的作为候选的RGA标记. 以粳稻的基因组序列为模板, 在InDel位置的两侧各取100 bp的序列, 连接成一条200 bp长的模板序列, 然后利用ePrimer3程序1)在模板序列上设计引物. ePrimer3程序一般给出5对候选引物, 我们选取其中设计最合适的一对, 并要求正、反向引物分别位于InDel的左、右侧, 且扩增出的目标片段长度不大于1000 bp. 最后, 通过电子PCR(e- PCR)[28]进行验证. 对得到的水稻RGA标记进行命名,规则为以OSR开头, 后跟4个数字, 例如: OSR0255.上述步骤主要通过编写perl脚本程序来实现.2结果与分析2.1粳稻中RGA的数目、密度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通过对粳稻蛋白质数据库的搜索, 共获得2119个RGA(表1). 它们在各染色体上的数量变化在113(3号染色体)~333个(1号染色体)之间, 平均为176个,以1, 2, 11号染色体最多. 单条染色体上RGA的平均密度变化在0.66~2.42或2.68~9.44 个/Mb之间. 无论是遗传图密度还是物理图密度, 都是以11号染色体最多, 3号染色体最少. 根据TIGR发布的拼接好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分析RGA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大部分RGA都以成簇形式存在(多数情况下每簇包含2~12个RGA), 如在1号染色体的AP003209克隆上发现有10个RGA.表1 粳稻中RGA在各染色体上的数量和密度染色体长度 RGA平均密度染色体/cM /MbRGA数目/cM−1 /Mb−12 157.9 39.9217 1.37 5.443 166.4 41.1110 0.66 2.684 129.6 38.2195 1.50 5.105 122.3 33.2134 1.09 4.046 126.3 31.7190 1.50 5.997 118.6 35.0125 1.05 3.578 121.2 27.6158 1.30 5.729 93.5 21.6133 1.42 6.1610 83.8 25.7113 1.35 4.4011 117.9 30.2285 2.42 9.4412 109.5 30.6126 1.15 4.12全基因组1528.8399.12119 1.395.31 2.2水稻RGA的结构分类通常将R基因分为5大类, 其中NBS-LRR是最1) /论 文第50卷 第11期 2005年6月多的一类[4,5]. 我们根据R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域, 将水稻RGA 进行了更细致的分类, 共分为21类(图1). 其中PK 类RGA(Pto , Fen , Lr10)数目最多, 占26.7% (566/2119). 第2大类是TM-LRR, 占总数的20.5% (435/2119). 需要指出的是, 在本研究中, 具有NBS 或LRR 功能域的RGA 被分成了9类, 即TM-LRR, PK-LRR, NBS-LRR, CC-NBS-LRR, CC-LRR, CC- NBS, PK-NBS-LRR, PK-NBS 和CC-PK-LRR, 因此每一类都不是最多的, 但若将它们皆计为NBS-LRR 类型, 则其数量占水稻RGA 的半数以上(1091/2119). 第1个被克隆的玉米抗圆斑病基因Hm1所代表的毒素还原酶类RGA 共发现了77个. 这类基因还与CC 结构相结合成为CC-Hm1类, 共发现3个该类型的成员. PK-NBS, CC-PK-LRR, TIR, Hs1和Pad4这几类RGA 在水稻中皆只存在一个成员, 对这些基因进行结构分析后显示, 其中大部分是假基因或没有功能的基因. Pan 等人[29]研究认为, 在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分化过程中, NBS-LRR 分化成TIR-NBS-LRR 和CC-NBS-LRR 共2大类. 本研究显示, 水稻中不存在TIR-NBS-LRR 类的RGA, 这与甜菜相似[30], 但在拟南芥中已发现117个这类基因[19]. 本研究发现的水稻RGA 的有关数据可以从我们的网站(. cn/RGAs/index.html)获得.图1 水稻中RGA 的类型及其数量分布PK, 苏氨酸-丝氨酸蛋白激酶; TM, 跨膜蛋白; LRR, 富亮氨酸重复; CC, 卷曲螺旋结构; NBS, 核苷酸结合位点; Hm1, 玉米Hm1基因; CHORD, 富半胱氨酸-组氨酸结构域; TIR, 白细胞介素-1受体; Mlo,Asc, Hs1, Pad4分别代表各自基因的特有结构域2.3 RGA 在水稻亚种间的多态性通过用粳稻RGA 序列对籼稻基因组序列进行TBLASTN 联配, 在籼稻上找到1860个 R 基因的同源序列. 经过人工分析后去除重复的或匹配不好(匹配序列长度<80 bp, 一致性<40%)及与TIGR 数据库中CDS 序列不符的同源序列, 得到861个同源序列. 进一步去除位于不同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 最终获得了702个在籼、粳间等位的RGA. 用sim4程序对这702个RGA 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有671个(占95.6%)在籼、粳间存在InDel 的现象, 说明在籼粳亚种间RGA 存在很高的长度多态性. 用ePrimer3程序在InDel 两侧设计PCR 引物, 并进行e-PCR 验证, 选出能够获得惟一预期扩增产物的引物对, 最终得到402个候选的水稻亚种间RGA 标记. 有269个多态的RGA 未能开发成候选标记, 其原因可能是: (ⅰ) 一些RGA 间的结构相似性, 使得引物的特异性不强, 不能得到惟一的扩增产物; (ⅱ) 我们将e-PCR 产物的长度限制在1000 bp 以内, 有些RGA 的扩增产物可能过大而不能入选; (ⅲ) 引物是依据粳稻Nipponbare 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的, 有些在籼稻93-11上未能完全匹配. 这些候选RGA 标记的有关信息(包括标记的引物、序列、所在粳稻Nipponbare 的BAC 克隆和籼稻93-11的Scaffold 等)都在我们的网站(. cn/RGAs/index.html)上发布. 根据TIGR 发布的拼接好的水稻基因组序列, 对候选RGA 标记进行了物理定位. 结果显示, 跟全体RGA 的情况一致, 候选RGA 标记在基因组中的分布也是非随机的, 表现为“成簇”分布的现象(图2). 有些染色体区域(如1号染色体的长臂)出现大片的空缺.候选RGA 标记的等位基因间长度差异(LD)变化在1~742 bp 之间, 平均长度为10.15 bp, 呈指数分布, 大部分(68.16%)<5 bp; 24.88%落在5~30 bp 之间; 仅6.96%>30 bp(图3). 值得指出的是, 我们发现有14个RGA 在2个亚种间的长度差异超过1 kb, 其插入序列都具有独立完整的基因结构. 同源性分析显示, 这14个插入序列的基因功能与受体蛋白密切相关. 由于R 基因本身就是一类受体蛋白, 因此这种在R 基因中插入与受体蛋白相关的基因的现象是否隐含着某种重要的生物学机制, 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3 讨论本研究通过序列同源性比较结合功能域位点分析, 共发现了2119个RGA, 说明水稻基因组中R 基因的数量是十分丰富的, 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基因家族. 当然, 在这些RGA 中, 除了包含R 基因外, 还可能包含没有功能的基因或假基因. 为了鉴定其中哪些是真正的R 基因, 我们把所有的RGA 同已发布的第50卷 第11期 2005年6月论 文图2 候选RGA 标记在水稻基因组上的分布横坐标是物理图位置, 纵坐标是每Mb 所含RGA 的个数. 两斜杠表示染色体终止的位置表示着丝粒的位置32127个水稻全长cDNA [31]进行BLAST 分析, 结果有1851个RGA 能够很好地与cDNA 匹配, 因而可以认为它们可能是真正的R 基因(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些可能是可表达的假基因). 剩余的268个RGA 可能存在3种情况: (ⅰ) 是cDNA 数据库中未包括的基因, 因为水稻中报道有约5万个基因; (ⅱ) 是不表达的假基因; (ⅲ) 是特定病原菌诱导表达的基因. 随着水稻全长cDNA 数据库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这部分RGA 的身份将得到进一步的鉴别. 将来的挑战是对水稻中所有R 基因的功能阐明. 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获取RGA 的有关信息, 将大大促进对R 基因的功能研究.论 文第50卷 第11期 2005年6月图3 候选RGA 标记在2个亚种间的长度差异(LD)的频率分布其中LD >26的30个标记未标出传统的RGA 标记是一种RFLP 标记, 应用上不方便, 而且由于开发上成本较高, 所以数量上十分有限. 本研究利用水稻籼、粳亚种的基因组测序数据和生物信息学手段, 开发出了基于PCR 技术的候选RGA 标记, 这将使RGA 长度多态性成为一种实用的分子标记. 我们用相似的方法已成功开发出水稻内含子长度多态性(ILP)标记(结果未显示). 经实验分析, 发现水稻ILP 标记具有明显的亚种特异性. 据此推测, 本研究基于籼、粳亚种间序列比较而开发的候选RGA 标记也将具有较高的亚种特异性. 该特性可望使RGA 标记在水稻亚种间杂交育种和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另外, 已知RGA 在水稻基因组中呈簇状非随机分布, 而本研究开发出来的候选RGA 标记在基因组上的分布对全体RGA 的分布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图3). 而且, RGA 标记本身就是候选的R 基因. 因此, 利用RGA 标记将有助于快速定位R 基因, 加快R 基因定位和图位克隆的进程.致谢 本工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 2003AA207160, 2002AA234031)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B9910011)资助项目.参 考 文 献1Flor H H. The complementary genic systems in flax and flax rust. Adv Genet, 1956, 8: 29~542 Flor H H. Current status of the gene-for-gene concept. Annu RevPhytopathol, 1971, 9: 275~2963 Dangl J L, Jones J D. Plant pathogens and integrated defenseresponses to infection. Nature, 2001, 411: 826~833 4 Hammond-Kosack K E, Jones J D G.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genes. Annu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1997, 48: 575~607 5 Jones J D. Putting knowledge of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towork. Curr Opin Plant Biol, 2001, 4: 281~2876 Goff S A, Ricke D, Lan T H, et al. A draft seqeunce of the ricegenomes (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 Science, 2002, 296: 92~100 7 Yu J, Hu S, Wang J, et al.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 sativa L. ssp. indica ). Science, 2002, 296: 79~928 Sasaki T, Matsumoto T, Yamamoto K, et al. The genome sequence and structure of rice chromosome 1. Nature, 2002, 420: 312~3169 Feng Q, Zhang Y, Hao P, et al.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rice chromosome 4. Nature, 420: 316~32010 The Rice Chromosome 10 Sequencing Consortium. In-depth viewof structure, activity, and evolution of rice chromosome 10. Science, 2003, 300: 1566~156911 Meyers B C, Kozik A, Griego A,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NBS-LRR encoding gene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03, 15: 809~83412 Meyers B C, Dickerman A W, Michelmore R W, et al. Plant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encode members of an ancient and diverse protein family within the nucleotide-binding superfamily. Plant J, 1999, 20: 317~33213 Bai J, Pennill L A, Ning J, Lee S W, et al. Diversity in nucleotidebinding site-leucine rich repeat genes in cereals. Genome Res, 2002, 12: 1871~188414 Meyers B C, Kozik A, Griego A,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NBS-LRR–Encoding genes in Arabidopsis . Plant Cell, 2003, 15: 809~83415 Monosi B, Wisser R J, Pennill L, et al. Full-genome analysis ofresistance gene homologues in rice. Theor Appl Genet, 2004, 109: 1434~144716 Chelkowski J, Koczyk G . 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 of Arabidopsisthaliana : Recognition by structure. J Appl Gen, 2003, 44: 311~321 17 Koczyk G, Chelkowski J. An assessment of the resistance geneanalogues of Oryza sativa ssp. japonica : Their presence and structure. Cell Mol Biol Lett, 2003, 8: 963~97218 Botstein D, White R L, Skolnick M, et al. Construction of agenetic linkage map in the man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Am J Hum Genet, 1980, 32: 314~33119 McCouch, S R, Chen X, Panaud, O. Microsatellite mapping andapplications of SSLP’s in rice genetics and breeding. Plant Mol Biol, 1997, 35: 89~9920 Coburn J, Temnykh S, Paul E, et 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microsatellite marker panels for semi-automated genotyping of rice (Oryza sativa L.). Crop Sci, 2002, 42: 2092~209921 Ponce, M R, Robles P, Micol J L. High throughput geneticmapping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 Mol Gen Genet, 1999, 261: 408~41522 Altschul S, Madden T, Schaffer A, et al. Gapped BLAST andPSI-BLAST: A new generation of protein database search programs. Nucl Acids Res, 1997, 25: 3389~340223 Eddy S R. Profile hidden Markov models. Bioinformatics, 1998,14: 755~76324 Lupas A, van Dyke M, Stock J. Predicting coiled coils fromprotein sequences. Science, 1991, 252: 1162~116425 Krogh A, Larsson B, von Heijne G, et al. Predictingtransmembrane protein topology with a hidden Markov model: Application to complete genomes. J Mol Biol, 2001, 305: 567~580 26 Florea L, Hartzell G, Zhang Z, et al. A computer program foraligning a cDNA sequence with a genomic DNA sequence. Genome Res, 1998, 8: 967~974.27 Rice P, Longden I, Bleasby A J. Internet Resources: EMBOSS.Trends Genet, 2000, 16: 276~27728 Schuler G D. Sequence mapping by electronic PCR. Genome Res,1997, 7: 541~55029 Pan Q L, Wendel J, Fluhr R. Divergent evolution of plantNBS–LRR resistance gene homologues in dicot and cereal genomes. J Mol Evol, 2000, 50: 203~21330 Tian Y, Fan L, Thurau T, et al. The absence of TIR-type resistancegene analogues in the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L.) genome. J Mol Evol, 2004, 58: 40~5331 Kikuchi S, Satoh K, Nagata T, et al. Collection, mapping, andannotation of over 28,000 cDNA clones from japonica rice. Science, 2003, 301: 376~379(2005-02-05收稿, 2005-04-25收修改稿)。

新发现的基因赋予番茄抗细菌斑点病的能力

新发现的基因赋予番茄抗细菌斑点病的能力

新发现的基因赋予番茄抗细菌斑点病的能力在过去五年中,降低水果产量和品质的细菌斑点病一直是番茄中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由于可疑细菌丁香假单胞菌更喜欢凉爽潮湿的气候,因此纽约州等地的农作物特别易感。

由研究生Carolina Mazo-Molina和Samantha Mainiero领导的博伊斯·汤普森学院的最新研究可能会改变这一状况。

他们的工作颁发在八月份的《植物杂志》上,他们的工作发现了第一个已知的基因,该基因对引起斑点病的细菌的特定菌株“ race 1”具有抗性。

另一个抗药性基因Pto可对丁香假单胞菌的0号种族菌株产生抗性,已经使用了25年以上。

但是,农作物仍然容易受到越来越遍及的1号品系的伤害,从而给种植者造成重大损失。

随着这一新基因的发现,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假单胞菌番茄第1种族(Ptr1),由细菌斑点病引起的损害可能很快就成为过去。

马丁也是康奈尔大学综合植物科学学院的教授,马丁说:“我们正在与植物育种者合作,将Ptr1基因引入已经具有Pto的番茄品种中。

” “如果这样做,那么您将对引起斑点病的所有已知细菌具有抵抗力。

”在过去五年中,降低水果产量和品质的细菌斑点病一直是西红柿中日益严重的问题。

信用:格雷格·马丁(Greg Martin)自然选择与偶然性该项目始于2015年,当时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农场偶然爆发了细菌性斑点病,BTI教员Jim Giovannoni在那里研究西红柿的果实品质。

Giovannoni还是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也是康奈尔大学综合植物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

马丁解释说:“ 除了两种植物外,斑点病还消灭了他们的整个试验。

” “这两种植物均具有Ptr1 抗性基因。

这是自然选择和偶然性的显着巧合。

”存活下来的两种植物都含有来自茄属茄属的基因,茄属茄属的野生亲缘种。

通过收集植物种子并研究其遗传模式,该团队确定了一条染色体上的单个区域负责赋予抗性,这项工作颁发在2019年《分子植物-微生物彼此作用》上。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王珊珊;王晨瑜;郄丽娟;尹伟平;杨超沙;尹庆珍【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7)2【摘要】为了筛选多抗、优质樱桃番茄亲本资源,本研究采用PARMS检测技术对44个樱桃番茄品种,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进行17个抗性基因检测。

结果表明: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中,含有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材料最多,占80.6%;而含有枯萎病抗性基因I-3的材料占2.7%,资源较为稀缺。

对单一材料含有的抗性个数汇总发现706-1含有13个抗性基因,637-7、649-8含有12个抗性基因。

含6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共67份,多抗樱桃番茄材料较为丰富。

根据抗性检测结果,筛选出25份纯抗樱桃番茄材料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等的测定。

其中643-2的TSS含量最高为8.91%,固酸比10.72,含有7个纯抗基因;647-5的TSS为7.65%,可溶性酸含量较高,含有7个纯抗基因,为本研究筛选的较好的优质多抗亲本资源;706-3、648-6、717-4的TSS较低,分别含有8、9、7个纯抗基因,可利用其较好的抗性进行多抗樱桃番茄的育种研究,本研究筛选的资源为多抗优质樱桃番茄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

【总页数】11页(P54-64)【作者】王珊珊;王晨瑜;郄丽娟;尹伟平;杨超沙;尹庆珍【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1【相关文献】1.加工番茄骨干自交系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Cf-9)检测2.不同抗病基因型番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鉴定3.栽培番茄与野生番茄NBS-LRR类抗病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4.宁夏地区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病性鉴定方法的筛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摘要:以携带抗叶霉病基因cf-16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材料ontario 7816为母本,感病材料07880为父本配置杂交,以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采用ssr和aflp 技术筛选与抗叶霉病基因cf-16连锁的分子标记。

结果表明,鉴定到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1个、aflp标记5个,并将aflp 标记e-aca/m-tcg219转化为aflp-scar标记并应用于种质资源筛选,筛选出3份携带cf-16基因的番茄材料,为抗叶霉病育种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叶霉病;cf-16基因;ssr标记;aflp-scar标记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9-2066-04叶霉病是由褐孢霉属(fulvia)褐孢霉[fulvia fulva (cooke)cif.]引起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主要病害之一,既影响番茄产量又影响果实品质,从而造成经济损失[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解决番茄叶霉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途径之一。

但是防治番茄叶霉病是十分困难的,主要是由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分化十分迅速,育成含有新的cf抗病基因的栽培品种不久后,就会分化出侵染该基因的新致病生理小种。

目前,国内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普遍应用的cf-4抗病基因已被侵染,侵染cf-9抗病基因的生理小种在华北地区也被检测出来[2]。

已报道至少有24个抗叶霉病基因被发现,它们能够克服不同的叶霉病生理小种[3],因而利用新的、具有较高抗性的cf抗病基因将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

番茄与叶霉病病原菌的互作遵循“gene-for-gene”学说[4],开展番茄抗叶霉病育种工作要根据当地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情况,利用抗病基因对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进行鉴定。

传统的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直接影响多抗性新材料及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而且还易受环境条件、接种技术等影响,从而导致鉴定结果不稳定。

抗病育种是一个长期策略,合理利用抗病种质资源保持持久抗性十分重要。

分子标记技术为快速筛选鉴定抗病基因提供了有力手段,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番茄叶霉病抗病基因的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cf-4和cf-9基因紧密连锁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的milky way位点;cf-2和cf-5基因紧密连锁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6基因同样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cf-11、cf-12和cf-19基因也分别被定位于染色体上[5-10]。

本研究应用ssr和aflp标记方法对cf-16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研究,并将获得的与cf-16基因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从而为开展cf-16基因的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番茄抗叶霉病材料ontario 7816(含cf-16基因,不含其他抗叶霉病基因)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提供;番茄感病亲本材料07880(不含任何抗叶霉病基因),亲本杂交(ontario 7816为母本,07880为父本)的f1代,f1代自交获得的f2代分离群体,番茄感叶霉病通用对照品种money maker(含cf-0基因),番茄叶霉病优势生理小种1.2.3.4[11]以及64份番茄自交系种质均由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收集、分离和鉴定。

1.2 方法1.2.1 接种方法及病情分级标准接种采用喷雾接种法[10]。

接种苗龄为4片真叶期,浓度为107个孢子/ml。

接种后3 d内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22~25 ℃,使叶霉菌进行繁殖,3 d后相对湿度降至80%保持11 d,接种14 d后调查发病情况。

单株分级标准:0级——无症状;1级——接种叶有直径1 mm的白斑或坏死斑;3级——接种叶有直径2~3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少量白色霉状物;5级——接种叶有直径5~8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许多白色霉状物;7级——接种叶有直径5~8 mm的黄化斑,叶背面有黑色霉状物,同时上部叶片也有黑色霉状物;9级——接种叶病斑上有大量孢子,上部叶片也有孢子形成。

1.2.2 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抗、感池的建立叶片基因组dna 的提取采用ctab法[12],以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分光光度计测定dna的浓度,调整各样品dna浓度为50 ng/μl。

从f2代分离群体中随机选取10株抗病植株和感病植株,参照michelmore等[13]的混合分组分析法,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各取等量的dna混合,对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1.2.5 aflp-scar标记的转化用灭菌的手术刀片切割目标差异条带,溶解于30 μl ddh2o中,37 ℃过夜,12 000 r/min离心10 s,以上清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体系同选择性扩增体系。

对扩增产物的目标片段进行回收,克隆于peasy-t1载体,转化后测序。

根据测序结果及ecorⅰ和mseⅰ核心引物序列设计scar引物,并对两亲本、混合基因池及f2代单株进行pcr扩增。

2 结果与分析2.1 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2.2 ssr分析2.3 aflp分析2.4 aflp-scar标记的转化2.5 种质资源鉴定对64份番茄自交系种质进行人工接种鉴定,共筛选出16份抗叶霉病材料,应用获得的aflp-scar引物进行分子鉴定(表1),共鉴定出3份含有cf-16基因的抗叶霉病番茄材料分子标记检测和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完全吻合,说明获得的分子标记是可靠的,不仅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分子标记的实用性与准确性,而且完全可以在番茄抗叶霉病育种中应用。

3 小结与讨论20世纪30年代以来,加拿大和美国就开始番茄叶霉病抗病育种研究,并从栽培番茄及野生番茄中筛选出多个抗源应用于番茄抗病育种。

目前,国内育成的抗叶霉病番茄品种应用的是cf-4和cf-9基因。

从国内各地区关于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的监测结果来看,能够侵染cf-4基因的生理小种1.2.3.4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优势生理小种,cf-4基因已经丧失抗性,并发现侵染cf-9基因的生理小种1.2.3.4.9[2]。

利用具有较高抗性的基因是我国叶霉病抗病育种的重要目标。

抗病育种是一个长期工作,因而提前对较高抗性、且尚未应用的叶霉病抗病基因cf-16进行研究,建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在时间上获得主动权,为应对新分化的致病性更强的番茄叶霉病生理小种做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快速地进行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应用ssr标记方法,根据与cf-16基因连锁的ssr 标记tom144-145,将cf-16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与kanwar等[17]通过经典遗传定位的结果相同。

aflp标记技术同样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本研究中共获得5个与cf-16基因连锁的标记,其中标记e-aca/m-tcg219与目标基因的遗传距离为4.7 cm,小于5.0 cm,能够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但是,aflp标记方法的操作比较复杂,并且需要经过酶切、连接等步骤,操作昂贵,不适于大规模及大群体的选择使用,因此,本研究试图将aflp标记转化为以pcr为基础的scar标记。

根据测序后获得的序列信息,将e-aca/m-tcg219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经f2分离群体人工接种鉴定验证,吻合率为90%以上,表明筛选出的aflp-scar标记能够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参考文献:[1] higgins v j, hollands j. prevalent races of cladosporium fulvum in southern ontario and their benomyl sensitivity[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87,9(1):32-35.[2] 柴敏,于拴仓,丁云花,等.北京地区番茄叶霉病菌致病性分化新动态[j].华北农学报,2005,20(2):97-100.[3] kerr e a, bailey d l. resistance to cladosporium fulvum cke obtained from wild species of tomato[j]. canadian journal botany,1964,42(11):1541-1554.[4] joosten m, de w p. the tomato-cladosporium fulvum interaction: a versatile experimental system to study 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j].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1999,37(1):335-367.[5] dickinson m j, jones d a, jones j d. close linkage between the cf-2/cf-5 and mi resistance loci in tomato[j]. molecular plant microbe interact,1993,6(3):341-347. [6] grushetskaya z e,lemesh v a, poliksenova v d,et al. mapping of the cf-6 tomato leaf mould resistance locus using ssr markers[j]. 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2007(82):7-11.[7] haanstra j p w, laug?魪 r, meijer-dekens f,et al.the cf-ecp2 gene is linked to, but not part of, the cf-4/cf-9 cluster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 in tomato[j].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1999,262(4):839-845. [8] 赵婷婷,宋宁宁,姜景彬,等.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2的分子标记筛选及种质资源鉴定[j]. 园艺学报,2012,39(5):985-991.[9] 许向阳.番茄叶霉病抗病基因cf-11、cf-19的分子标记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07.[10] wang a, meng f, xu x, et al.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cladosporium fulvum resistant gene cf-6 in tomato by rapd and ssr methods[j]. hortscience,2007, 42(1):11-15.[11] 李春霞,许向阳,康立功.2006-2007年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监测[j]. 中国蔬菜,2009(2):42-45. [12] murray m g, thompson f w. rapid isol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lant dna[j]. nucleic acids research,1980,8(19):4321-4326.[13] michelmore r w, paran i, kesseli r v. identification of markers linked to disease-resistance genes by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a rapid method to detect markers in specific genomic regions by using segregating popula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991,88(21):9828-9832.[14] vos p,hogers r,bleeker m,et al. aflp: a new technique for dna fingerprinting[j]. nucleic acids research,1995,23(21):4407-4414.[15] lincoln s, daly m, lander e. constructing genetic maps with mapmaker/exp 3.0[m]. 3rd ed. massachusetts:whitehead institute technical report,1992.[16] suliman-pollatschek s, kashkush k, shats h, et al. generation and mapping of aflp, ssrs and snps in lycopersicon esculentum[j]. 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2002,7(2a):583-598.[17] kanwar j s, kerr e a, hamey p m. linkage of cf-12 to cf-24 genes for resistance to tomato leaf mold,cladosporium fulvum cke[j]. tomato genetics cooperative report,1980(30):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