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
历史专题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主题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时代特征】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核心考点】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巩固了人民政权。
(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
(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解放出来,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背景、历程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成立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动荡和国家命运的变迁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割地让利,国家独立和民族独立面临巨大挑战。
而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政权已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内外压迫越来越严重。
二、成立历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一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西风中冉冉升起,从此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统一和民主的国家。
三、对中国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格局,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人民民主专政”成为了中国国家制度的基础,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事务和决策的权力也逐渐加大。
新中国的成立,确立了和平发展的外交方针,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正义的榜样。
四、对世界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使中国人民从封建社会解放出来,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世界。
中国以前在国际事务中被忽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与发展建立起新中国后,中国开始以重建国家为主要目标,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从土地改革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中国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六、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民从被外国列强和旧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扭转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开启了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15.《新中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上的礼炮有多少门?鸣了 多少响?
• (54门、28响)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的时间?
• (1949年9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的地点?
• (北平)
国旗有什么象征意义?
• (旗面为红色,象征着革命。左上方缀着五颗黄 色五角星;一星较大,居左;四星较小,环拱于 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个小五角星各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 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 族资产阶级。五颗五角星的相互关系象征着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 心拥护。五星位于旗面的左上方,似闪闪星辰居 高临下,金碧交辉,映照大地,江天辽阔,山河 壮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代表通过了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
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 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 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 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 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 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而冉冉升起的国旗象 征着新中国的成立。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 观。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设计 了国徽呢?
国徽设计者——高庄
中国的第一面国旗
1949年时任北京高融金属材料厂副厂长宋树信宋老说:1949年 9月29日上午接到紧急任务,10月1日毛主席要在开国大典上亲手 升起一面长5米、宽3米的特大号五星红旗,红旗质量要好、五星 必须要用缎子做。宋老当时又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这么光荣的 任务交给他,是对他的极大信任;紧张的是短短的时间内要完成 这个神圣的任务是有困难的。宋老当时顾不上多想,找到做旗面 用的红布,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却找不到做五星的绸缎。骑车跑 遍北京城所有的布店,整整一天都没找到,急得火烧火燎、夜不 能寐。第二天一大早赶到全市最大的绸布店瑞蚨祥,向一位老职 工说明来意,请他们帮助翻翻库存。他们一听事关重大,派了几 个人一起找,两个小时后,交给宋老一卷质量好的绸缎…宋老抱 上绸缎直奔西单的一家缝纫社,才发现黄缎子才有1市尺之宽, 最大的五星根本不够宽。经上级同意,在大五星的一个角接一个 尖。拼接后,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第1-3课 新中国的成立
第1课新中国的成立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中国现代史分四个阶段:①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②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③1966—1976年文革时期④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2.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背景: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党的工作重点第一次转移的影响: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有利于积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党的工作重点第二次转移的影响: 解决了中国由……..的重大问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起来.3.进京赶考的材料题: 此话的背景: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进京赶考的含义:建立国家政权进京四年取得的成绩: ①成立新中国②进行土地改革③西藏和平解放④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一届政协会议: 背景: 国民党政权覆灭, 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基本胜利, 新中国成立条件成熟★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会议的目的): 为建立新中国作各方面准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5.新中国成立的前提:①基本前提:国民党的反动政权被推翻②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路线、方针的准备③一届政协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各方面的准备④全国人民拥护中共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的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
6.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材料:(1)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
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
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1949年9月 B.1949年10月1日
2、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面向西藏进国,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西藏?(为维护民族团结)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学生自已写出答案,组内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回答。
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也日益成熟,在直观教学的基础上,对老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本课所涉及内容有些是学生较熟悉的,例如国旗、国歌等;有些是较敏感和现实的,例如西藏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既要有新意,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教具和教法
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
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
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主完成回答。
学生生自主完成回答。
检测当堂掌握情况。
检测当堂掌握情况。
【课堂总结】
学习总结:(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方法和有疑惑的问题,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阅读教材:
第1课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版解析)
第1课_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版解析)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2、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材要点解析1、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内容如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任命朱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4、1949 年10 月1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6、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了解放西藏的决定。
1950 年10 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昌都。
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与人民政府谈判,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51 年10 月,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烈欢迎。
7、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历史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历史课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由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转变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历史时刻是中国人民长期的奋斗和牺牲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
本文将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动员、政府的建立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党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人民群众的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开始了自我解放的斗争,积极参加了革命战争。
无论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人民群众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的奋斗和牺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三、政府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成立,需要一个稳定的政府来管理国家事务。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同时宣布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组织法》,确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权机构。
新中国政府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重建国家经济、制定合理的国家政策、改善人民生活等。
政府需面对的问题极为复杂,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如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等,努力解决了人民的实际困难,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外关系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开展外交工作,争取并建立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推动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新中国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
新中国历史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一天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中国人民结束了漫长的辗转和磨难,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为了实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了长达数十年的艰苦斗争,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全国胜利。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全中国大陆,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由此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发展国家独立、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
二、新中国的初期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急需开展各项建设来发展国家经济和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建设活动。
首先是进行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重要革命。
在土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无代价的土地分配”和“减租减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
接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重要任务,其目的是要实现国家工业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善国家生产关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化。
最后是进行经济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国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快了国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使国家社会主义有了更为明确和具体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中国国家建设的基本方针。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进行经济建设,一个是进行政治建设。
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国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积极发展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并促进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在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改革,改善了国家政治环境,促进国家政治的健康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
3.(2010·广东)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 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 B 营出现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2011·广东)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 历程。下面叙述不正确的( C ) 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 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 农 0 地主 其他
1948
年 1953 年
86
197
6
18
27
2
3
74
355
0
4
0
7
6.(2012·广东)《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 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 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 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 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 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 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 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5.(2014江苏苏州)右图是1954年邮政总局发行的 特种邮票。它的发行是为了庆祝 ( B )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D.《双十协定》的签订
6.(2014广西贵港)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今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60周年,它是在 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 B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备课时间课节累计 1 科目历史班级课时1课时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
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阅读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要加以珍惜的。
二、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2.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学时间教学手段(一)启: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这样说:“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史学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 问答式(二)学:导学提纲: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代表?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职能和意义?3.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庆典流程?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5.(三)议: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四)导:一、筹备新中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史料1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新中国的成立ppt课件
地点:北平
②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③内容:
代表:
A、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 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 D、决定——首都、国旗、国歌
5
油画 《开国大典》董希文作
6
7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 ①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
(2)经过: 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在国家机关和公有企业当中开展)
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 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 在私
营企业当中开展)
(3)意义:教育了干部、纯洁了队伍、抵制资产阶级腐 蚀; 打退了不法资本家的进攻、建立了工人阶级的监督。
22
23
24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的土地政策
巩固政权措施之四:镇压反革命 1950-1951
(1)背景:A、国民党留下了大量特务 B、朝鲜战争爆发后进行疯狂的反革命活动
(2)过程:1950年开始,历时一年 (3)意义:基本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巩 固了政权。
21
巩固政权措施之五:三反、五反运动 1951
(1)原因: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正常经 营获得利润,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攫取暴利
内 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
意 义
新民主主义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 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新纪元
②新 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向了独立,民主、 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国 际 意
③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 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
• 观看视频,请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描述一下你所知道的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 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54门礼炮是指参加政协会议的5
4个单位(另一说54个民族),象 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 2、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 28响标志着中共领导人民英勇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 3、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 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 集中制。 (政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 人民代 表大会的职能。
曾联松先生的国旗设计稿
有8幅汉白玉浮雕,镶嵌 在大碑座四周。从东面起, 浮雕的主题按着历史顺序 排列。浮雕每块高2米, 虎门销烟 十块合在一起长达 40.68米,共有170个人 物,概括地表现了中国 武昌起义 100多年来的革命历史。
金田起义
五卅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争
胜利渡长江
支援前线
欢迎人民解 放军
B
随堂小练习
• 4.新中国建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共同纲领》 • C.《土地改革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随堂小练习
• 5. 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 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新政行了不久, 发生了政变。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想不到(我)以 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 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 请完成: • (1)“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 的?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历史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清朝末期,中国逐渐弱化,许多国家一窝蜂地来华掠夺资源和市场,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20世纪初,中国爆发了大小不等的民主革命,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猖獗和互相争斗,未能得到完全成功。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爆发了国共内战。
1949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攻占北京、南京等重要城市,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五、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了工农业生产,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
新中国成立意义的理解摘要: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二、新中国的意义概述1.结束封建主义、半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地位2.开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征程3.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4.为国家发展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三、新中国成立的具体意义1.政治意义: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人民当家作主2.经济意义:实现国家经济独立,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3.社会意义:推进社会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4.文化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外交意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四、新时代新征程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2.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文: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也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新中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我国封建主义、半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地位,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压迫,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使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其次,新中国的成立使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现实。
在此之前,我国长期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影响,国家主权和人民尊严受到严重侵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功摆脱了外部势力的干涉,实现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完整,人民从此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治意义上,新中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
经济意义上,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经济独立,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迈向现代化工业国。
社会意义上,新中国推进了社会改革,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文化意义上,新中国弘扬了民族文化,倡导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外交意义上,新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政治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一历史事件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为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保障,汇聚起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新中国的建立,也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使得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得以实现,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对外开放深入拓展,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经济实力的提高,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文化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中国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得到贯彻,涌现出一批具有深刻反映时代主题和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这一历史事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社会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也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性变革。
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篇章开启了。
自那时以来,新中国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成立的背景、重要事件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1949年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重要转折点。
解放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二、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1.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抗战和解放战争,终于推翻国民党政权,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这一事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制定宪法: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确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法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通过制定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以及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
3.开展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积极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现了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使广大农村劳动者脱离封建的束缚,建立了以农民为基础的新中国。
4.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实现了工业、农业、商业等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
5.开展外交斗争: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国际上的各种挑战和干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积极开展外交斗争,争取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的承认和支持,逐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三、新中国成立的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国内影响: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讲 新中国的成立
• 国家性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 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 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为中国 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 斗。”
国家权力: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 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是行使国家 政权的最高机关。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 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 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 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 乱说乱动。 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 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 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 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发表)
九月二十七日,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组织法》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二十九日,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三十日下午,选出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由一百八十人 组成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 举了由六十三人组成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 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于1949年4月下旬在北京香山阅读南京解放的消息1949年4月21日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占领总统府总计人民解放军自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三年作战共歼灭包括毙伤俘虏起义投诚和平改编蒋军五百六十九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了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迈向民主、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的新时代。
本文将从背景、历史进程和影响等方面全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长期抗争和斗争的结果。
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国家经济衰败,人民贫困困苦。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爆发出了强烈的反对外国列强和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
在长时间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
二、历史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歼灭国民党军队的胜利,国民党集团溃败,毛泽东主席宣告建立了新中国。
在成立之后的几十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转变。
三、成立的意义1.国家独立和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得到了恢复和确立。
中国不再是一个被列强侵略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是一个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家。
2.人民当家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国家的政权归属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国家制度确保了人民享有广泛的参与决策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3.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无论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都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4.国家繁荣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中国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长期以来的奋斗和牺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军迅速击溃国民党的军队。
中国共产党的迅速胜利,说明了什么?(国民党的腐败使得它失去了民心,共产党取代国民党是民心所向。
)渡江战役以后,解放军胜局已定,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能否收复尚未解放的国土、建立一个顺乎民意的全国政权。
筹建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请同学看书,找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会代表代表了哪些人。
代表相当广泛,这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形成鲜明对比。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会议召开的历史条件(1)军事上,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追歼残敌,中国大陆领土大部分已解放。
(2)政治上,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对独裁统治的爱国运动空前高涨,反动政权丧失民心。
(3)组织上,共产党本着建立新民主主义联合政府的一贯主张,积极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作重要的准备工作。
总之,会议召开的背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
会议目的,就是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筹备工作。
2、会议的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毛泽东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
3、会议的主要内容(1)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采用公历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国旗的颜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面左上方缀着五颗黄色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环拱于大五角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小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全国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并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主席
刘少奇副主席
宋庆龄副主席
会议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 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了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会议还选出了由180人组成的 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旗面的红色象征着革命,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 色人种。旗上的五颗五角星中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角 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 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拥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
国共产党经过多年坚苦卓绝的斗争
,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 民党政权,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
新中国。
新中国的成立
一、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举 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 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 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 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 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 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 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 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这次会议代行了中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职权。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 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组织法》;决 定了新中国的名称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 元纪年。
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 旗;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 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10月1日为 国庆节。 毛泽东在会议上宣布,在普选的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 雄纪念碑,并于9月30日举行了奠基典礼,毛 泽东主席宣读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
三年以来,在人民 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 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 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 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 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 百四十年,从那时起, 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 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朽!
二、难忘开国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