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中国,形势]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宏观经济,中国,形势]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展望;综述一、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三大风险(一)发展速度换档的风险(二)发展动力置换的风险从旧的发展方式向新常态过渡,一个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但转换过程如果发生动力断档,那将会给经济造成断崖式下跌的风险。

当前依靠要素投入为核心的增长动力在弱化,新的创新驱动的动力机制还没有培育起来;依赖投资、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新的以消费为主的推动力还在上升;旧的支柱产业在衰退,新的战略性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其主导性、牵引力还没有充分发挥;旧的经济增长点在多年发挥作用后在削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小荷才露尖尖角。

发展动力一旦青黄不接,经济可能出现失速风险。

(三)发展体制转轨的风险(一)宏观调控效用递减(二)金融“融而不通”带来的融资约束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血脉如果不通,实体经济也很难有好的表现。

近年来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融而不通、结构异化、脱实入虚、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等现象,对2015年经济发展不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三)房地产行业新常态化后的低增长(四)全球价格下行将给经济增加通缩风险(六)企业“三座大山”的压力持续发酵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一)服务改革这一主题稳定经济增长当前不仅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稳增长,更要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待稳增长,稳增长要致力于为重大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经济增长跌破底线的风险越来越大,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防止经济跌破底线和陷入通缩。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2015年应尽快推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各项改革,推进更好发挥各类企业积极性的改革,推进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各项经济增长要素相关的改革,使各项要素、各个主体能够释放新的活力来推动我国在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仍能保持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

1.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

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降低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及趋势分析

2015我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内容摘要: 2014 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乌克兰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全球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处较高水平;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

2015 年,再工业化有望推动美国经济继续扩张,结构调整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发达国家高负债及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率下移也将对世界经济构成一定不利影响。

预计2015 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 年,但仍属缓慢复苏,IMF 预计增速将在3.8%左右。

一、2014 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1、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增长格局出现新变化2014 年以来,全球经济活动弱于预期,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不断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又出现新变化。

发达国家经济一改前两年经济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但发达经济体内部出现分化,美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基本上陷入停滞状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则进一步放缓。

美国经济呈现先抑后扬的趋势。

受严寒天气影响,一季度GDP 下降2.1%。

但受商业投资和国内需求快速增长影响,二季度GDP 增长4.6%,创2013 年三季度以来最快的扩张速度,三季度GDP 增速也达到3.5%。

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是美国复苏的重要原因,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次贷危机后奥巴马提出重振制造业、能源自给等计划,再工业化步伐虽然缓慢但已初现端倪。

事实上,从2010 年1 月份开始,美国工业就恢复增长,截至2014 年9 月,已实现持续57 个月同比增长,且从2013 年8 月份开始持续一年超过危机前水平(图1)。

显然,工业复苏对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季度为零增长,三季度略有改善,但也只有0.2%。

经济建设创造“中国奇迹”

经济建设创造“中国奇迹”
Economic construction
China Miracle
CONTENTS
1 经济总量连上点新击台添阶加标题 2 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 3 基础建设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4 科技事业稳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突破 5 对外开放成就举世公认
中国1960-2015年GDP 走势图
GDP一直处在上升趋势,并且随 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 飞速的发展
3.工业体系更加齐全,工业生产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4.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1.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家用 汽车、助力车、移动电话、空调、排 油烟机、热水器等等的拥有量都有着 极大幅度的提升
3.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贸易方式经历了从一般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为 主,再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
CONTENTS
1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2 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 3 基础建设设施点实击现添跨加越标式题发展 4 科技事业稳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突破 5 对外开放成就举世公认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运输服务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CONTENTS
1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2 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 3 基础建设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4 科技事业稳步点向击前添不加断标取题得新突破 5 对外开放成就举世公认
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镜
北斗卫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31次赴南极,踏遍 世界五大洋
CONTENTS
1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 2 经济结构协调性逐步增强 3 基础建设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4 科技事业稳步向前不断取得新突破 5 对外开放成就点举击世添公加认标题

2015年对外贸易运行将保持中速增长趋势

2015年对外贸易运行将保持中速增长趋势

经贸动态Economic Dynamics 伴随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外贸易运行亦呈现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

(一)出口由快速下滑转为企稳回升,进口增长保持低速运行 2014年初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呈现显著下滑走势,一季度出口下挫3.5%。

4月份后,由于国家扶持出口的调控政策逐步见效,上年虚假贸易导致的基数影响消失,外贸企业信心得以增强,出口增长逐步恢复正常,增速不断回升。

(二)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好转,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迅速 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逐步稳固,传统市场需求得到改善,2104年我国对主要发达市场的进出口贸易扭转了上年低迷态势,增速有所提高。

1-11月份,对美双边贸易增长6.4%,出口增长7.3%,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美国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贸易恢复性增长10.1%,出口增长9.9%,增速扭转了上年同期下跌局面,并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市场;对日双边贸易增长0.4%,其中出口增长0.2%,实现了由负转正。

与此同时,我国对新兴市场贸易呈现分化,对周边东盟、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保持了较快增长,对部分经济波动较大的国家贸易增速下滑。

(三)一般贸易比重继续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回调 中国商品出口替代能力不断增强,一般贸易增长持续快于加工贸易。

1-11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2015年对外贸易运行将保持中速增长趋势长5.6%,加工贸易下降3.2%。

目前,一般贸易占我国出口比重达到51.4%,加工贸易降至37.7%。

贸易方式结构变化,表明我国在品牌、技术、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取得进展,有利于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与优势。

(四)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贸易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前三季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0.2%,高于货物贸易6.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增长6.8%,进口增长12.2%。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占对外贸易总额12%,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班级:31332学号:3133208姓名:123关键词:短期调控宏观政策稳增长内容提要: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加大,是结构性、周期性和机制性三重因素叠加形成的,从短期调控政策来看,既与前期政策力度不够有关,也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应难以发挥作用有关。

以及对2015年经济形势的展望。

2015中国经济形势运行分析当前经济下行业压力加大,是结构性、周期性和机制性三重因素叠加形成的,从短期调控政策来看,既与前期政策力度不够有关,也与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执行不力导致政策效应难以发挥作用有关。

1、短期需求减弱与中期结构调整叠加从短期因素来看,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我国外部需求明显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速,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等因素,使得我国经济延续了减速下行态势。

从中期因素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

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化解前期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

2、宏观政策协调性不足加剧经济下行趋势从财政政策来看,去年底以来国家出台的减税降费措施,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起到了一定作用,保持了就业稳定,促进了服务业发展。

但是,财政支出政策总体上偏紧,2014下半年财政支出仅增长2.5%,较上半年大幅放缓了13.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财政支出下跌1.4%。

2014年实际财政赤字率仅为1.8%,低于2.1%的预算目标。

虽然今年初财政支出较去年四季度明显加快,一季度财政支出增长7.8%,但增幅同比放缓4.8个百分点,国家预算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1%,同比放缓7.2个百分点。

财政支出减缓通过乘数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紧缩效应。

由于财政支出传导到经济增长一般需要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去年四季度的财政支出紧缩对当前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主题一:GDP增速下降是新常态,但短期因素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综合长期趋势和短期因素,虽然在2015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水平会继续下行,但周期性因素会有改善。

两相抵消,2015年全年GDP增速相较2014年可能略有下降。

美国已经退出量化宽松,2015年四季度很有可能开始加息,美元会保持强势,而人民币(6.2117, -0.0023, -0.04%)对美元大幅走弱的概率极小,因此2015年强势人民币会影响我国出口。

但另一方面,强势美元伴随着国际上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因我国是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口的世界第一大国,我国经济从整体上来讲必然受益,表现在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增加、企业因成本降低而利润空间扩大、居民因在能源上面节省支出从而增加在其他方面的消费。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一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方面,我们认为2015年实际的投资增速或能有一定反弹。

最后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经历了2014年的较大幅度调整,基数已经降低,而过去几个月的放松限购、放松限贷和降息等措施会在2015年发酵。

另外户籍和土地改革有望在2015年得到实质性的推进,有助于增加对大中型城市住房的需求。

主题二:低通胀引致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和无风险利率下行由于强势美元,对我国未来几个季度的出口将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2015年人民币升值空间极为有限。

考虑到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持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和防止资本外逃等因素,尽管美元或许继续走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徘徊,国内通缩风险增加,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空间也很有限。

国际油价有望在一段时间内维持每桶70美元的低价。

2015年我国没有通胀风险,通缩压力稍有显现。

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维持在2.0%左右,生产者价格指数仍有下跌空间。

不过2015年CPI通胀上限仍可能维持在3.5%。

为给货币政策和价格改革留有足够的空间,我们认为政府没必要调低CPI通胀上限。

目前我国融资利率还是太高,政府在2015年仍然有相当大的空间调整货币政策。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6年3月31日内容摘要2015年,国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

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完善,汇率双向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

经常账户顺差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2015年顺差规模为330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9%,与GDP之比为3.0%,较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为5.2%,上升1个百分点,主要受进口价格回落等影响;服务贸易逆差与GDP之比为1.7%,旅行项下逆差较为突出,与国内居民收入提高、境外消费高涨等因素密切相关。

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逆差主要体现了境内主体对外投资的增加和对外负债的减少。

2015年逆差规模为4853亿美元,一方面表现为境内主体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活跃度上升,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资产继续增加并且比2014年多增53%和5.8倍;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对外债务的去杠杆化,如其他投资负债项下由2014年的净流入转为净流出,但直接投资项下境外资本保持较大规模净流入。

此外,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较大,外汇储备资产一季度减少、二季度增加,下半年又转为较快下降,但四季度降幅较三季度收窄。

2016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将继续呈现经常账户顺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的格局,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依然总体可控。

外汇管理部门将处理好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平衡,既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优化外汇管理服务;又要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统计监测,强化真实性合规性要求,依法打击外汇违法违规行为。

目录一、国际收支概况 (6)(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6)(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11)(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8)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25)(一)货物贸易 (25)(二)服务贸易 (30)(三)直接投资 (34)(四)证券投资 (38)(五)其他投资 (41)三、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44)四、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52)(一)人民币汇率走势 (52)(二)外汇市场交易 (58)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63)专栏1. 全球因素影响下新兴经济体分化日益显著2. 从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变迁3. 全球贸易艰难“过冬”4. 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刷卡支出分析5. 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市值突破6000亿美元6. 2015年外债总规模下降,对外偿付风险减小7. 我国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情况分析图1-1 2007-2015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1-2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货币波动率水平1-3 2012年以来全球股票、债券和商品市场价格1-4 2008-2015年我国季度GDP和月度CPI增长率1-5 2001-2015年经常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6 2001-2015年资本和金融账户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7 2001-2015年外汇储备资产变动额1-8 1990-2015年经常账户差额与GDP之比及其结构1-9 2005-2015年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及外汇储备变动1-10 2015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结构分析1-11 2005-2015年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资本流动情况1-12 2015年末主要国家/地区储备余额2-1 2001-2015年我国进出口差额与外贸依存度2-2 进出口差额同比变动中的数量与价格因素2-3 2000-2015年我国按贸易方式货物贸易差额构成2-4 2000-2015年我国按贸易主体货物贸易差额构成2-5 2002-2015年我国出口商品在发达经济体市场份额变动2-6 2004-2015年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收支总额比较2-7 2004-2015年服务贸易收支情况2-8 2009-2015年旅行逆差对服务贸易逆差贡献度2-9 2000-2015年直接投资基本情况2-10 2000-2015年直接投资资产状况2-11 2015年我国非金融部门直接投资资产的分布情况2-12 2000-2015年直接投资负债状况2-13 2001-2015年跨境证券投资净额2-14 2000-2015年其他投资净额3-1 2004-2015年末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3-2 2004-2015年末我国对外资产结构变化3-3 2004-2015年末我国对外负债结构变化3-4 2005-2015年我国对外资产负债收益率4-1 2015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走势4-2 2015年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变动4-3 1994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4-4 2015年全球主要发达和新兴市场货币有效汇率变动4-5 201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交易价波动情况4-6 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年期波动率4-7 2015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差4-8 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价差4-9 2013年以来境内外市场1年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4-10 2013年以来境内人民币与美元利差(6个月期限)4-11 中国外汇市场交易量4-12 中国与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产品构成比较4-13 2012-2015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交易量4-14 2015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的交易期限结构4-15 中国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C1-1 2015年主要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幅度C2-1 对外资产积累中的持有主体C2-2 对外资产积累的主要资金来源C3-1 世界出口按规模和价格因素分解C3-2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弹性C4-1 2015年我国居民境外刷卡支出交易类型分布图C5-1 境外上市各行业企业家数(左)及分行业市值占比概况C7-1 2015年3季度末世界主要国家/地区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规模表1-1 2010-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1-2 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3-1 2015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4-1 2015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C7-1 2015年12月末我国银行业对外资产负债结构表一、国际收支概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5年,我国国际收支面临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加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分化;国内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仍面临不少挑战。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

2011—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文献综述小组作业摘要本文以中国宏观经济为研究对象,对2011年-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梳理,以时间顺序厘清近五年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对以上所指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回顾,对各学者的观点按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宏观经济政策、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分析、创新驱动战略几个方向进行整理综合。

综述过程中,笔者给出了适当的述评,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一、引言2011年以来,在实体经济放缓,金融资源的错配与金融价格的扭曲快速恶化,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虚拟经济大量侵蚀实体经济的利润,上游垄断性基础产业大量侵蚀下游生产性产业利润,大中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融资环境和财务绩效等方面发生分化。

中国经济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如期的结构调整,刺激计划带来的后遗症在开始大规模显现,需求结构、供给结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并没有出现改善的迹象,中国宏观经济所固有的结构刚性有所强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当前中国经济处在企稳回升过程中,但基础尚不牢固.回顾过去五年,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30余年的“结构性增速”逐步转向“结构性减速”轨道。

在过去五年中,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从重经济增长速度,切实转变到全面提升质量、微观经济效率、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水平上;我国经济运行的指导方针从“平稳较快”转变到“稳速增效”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从侧重需求管理,转变到全面供给管理上。

二、正文(一)经济增速放缓从2011年至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宏观经济进入了失衡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既有通胀的潜在压力,又有经济下行的严峻威胁,是双重风险并存。

2015年中国经济及股市深度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及股市深度分析

2015年中国经济及股市深度分析俺们广东人有一句俗话:“生意淡薄,不如赌博”,用来形容2015年的中国经济及股市是再恰当不过。

按照目前掌握的各方面资讯来分析,俺认为2015年将是中国从“Made in China”朝“国家金融帝国”模式转型的元年,中国社会将会经历大规模的行业洗牌,以及重新经历“国进民退”的历程,尤其在重要的牵涉到国家命脉的金融行业。

小人物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收窄,但是,年轻金融才俊会人材辈出,成为社会热点,被争相追捧及效仿。

下面谈谈俺具体的看法:一、深港通将会在2015年上半年开通,方式将参照沪港通,这个本是双刃剑,假如没有以下的制约,深沪港通将可以成为世界金融大鳄们做空中国A股市场的一个杠杆通道,但俺们中国政府目前通过3个限定来把这一个利器变为只能对不是A股起拉抬作用的武器:1.限定可买标的范围(以H股大蓝筹为主);2.不能沽空个股,也就是说只能买升不能买跌;3.每日限定总成交金额上限,预计计随着A股成交的火爆,将会逐渐提高;以上三个条件制造出来的抬轿子神器导致外资根本没兴趣,但值得密切关注的是,哪天沪港通和深港通对上述3个条件有所改变的时候,就要小心那把双刃剑的另一边刀锋。

二、安邦保险集团将会以A+H同时在中港两地上市∙在其上市前,保险板块将在港股掀起热浪造势,当安邦保险在香港上市后,将象当年的中国人寿,创造出一系列家庭主妇的造富故事,并成为香港H股龙头;∙金融业“国进民退”,以安邦系为典范,保险公司将会利用二级市场及定向增发等等方式,收购已经上市的银行股,从而取到控股权。

在A股及H股上市的银行及保险企业股价将因此而受惠,未来的中国金融主导模式将会以保险公司为龙头,加银行信托券商为辅助的全牌照国有央企金融帝国模式;∙除了安邦系,值得留意的还有“生命人寿”,它在金地集团及佳兆业事件之中都和安邦争夺控股权,或许又是另外一艘航空母舰。

三、存款大搬家∙激进的同学不单把存款转移到股市,还将令卖房炒股将成为常态,并使用杠杆交易,证券公司通过上述航空母舰取得强大的融资能力提供客户融资需求;∙求稳的同学或老人家也会被保险公司推出的保本高利息理财产品所吸引,把定期存款挪到保险公司,而航母的资金使用出路在各种一二级金融市场,能取得高利润回报,并由于央企的背景及最新的同业保险形式,令客户因保底而感到安心;∙上诉两个因素夹攻下,2014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风光不再,连微信的预期商业盈利模式也会受到挑战;四、社会热门行业风水轮流转∙过去10年最红火的房地产及有关各个辅助行业将日渐走下坡;∙IT移动互联网仍继续保持增速,因为这个行业是创造股票标的萌芽的市场,大量内外资大资金将持续涌入;∙最热闹的当属创投、券商、保险、公私募基金等等金融有关行业,随着注册制、三板、REIT等等推出,各种股市汇市期货市场等规模翻倍的扩张,金融行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从业人员也水涨船高收入翻翻。

201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施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组合,使国民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民生持续改善。

预计2015全年GDP增长6.9%,CPI涨幅1.5%。

展望2016年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明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宏观政策和加快推进改革加以应对,仍可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全年经济运行总体特征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性衰退和结构性繁荣并存。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4%,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二产10.8个百分点。

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增长较快,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但行业景气度差异较大。

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

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行业总体库存压力较大,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计算机通讯、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增长速度大幅快于传统制造业。

三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延续近两年高增长态势,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行业表现尤为抢眼。

三大需求趋于平衡发展,内部分化逐步凸显。

2015年以来,消费增长保持稳定,投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出口增速换挡,三大需求趋向平衡发展。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4%,高于投资15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从三大需求内部看,分化逐步凸显,萧条与旺盛并存。

投资方面,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月度投资已现负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制造业投资缓中趋稳。

中国经济形势2015

中国经济形势2015

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好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真抓实干加以解决”。

今天这个时候,适合复习一下,这一年习近平对中国经济形势做出过的十个权威判断。

从中我们或可感知,中央经济工作会的蛛丝马迹。

一、中国经济信心“两个来自于”近段时间,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经济。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各国经济紧密相连。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

——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2015年11月15日,安塔利亚)二、中国对外开放“三个不会变”我愿重申,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马尼拉)三、中国经济发展“四个没有变”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同时,中国经济仍然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和较大的下行压力,正经历着改革阵痛,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马尼拉)四、中国经济“五个更加注重”——我们将更加注重效益质量。

——我们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我们将更加注重公平公正。

——我们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我们将更加注重对外开放。

——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11月18日,马尼拉)五、前三季度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走势受到大家关注。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速正逐年下降,从2010年的10.6%下降至2014年的7.4%。

今年前两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均为7.0%,环比增速分别为1.4%和1.7%,同比和环比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

另外,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设定为7%。

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内外部需求均不旺盛的情况下,各界已对我国经济增长中枢继续下移的预期达成一致。

目前,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而且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消费和进出口难以保持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已成事实。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在枯荣线附近徘徊,且一直未出现明显反弹趋势,反映出生产环节需求持续疲弱,且无明显改善迹象。

其中,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去年年底跌至枯荣线以下之后,始终没有反转至枯荣线以上,而且持续下跌至4月的48.1,5月该指数较之前虽有所增加,但6月出现反复,下跌至48.2。

新订单指数虽然位于枯荣线之上,但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新订单指数亦持续走低。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内部需求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在外需增长没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内需增长已持续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低于市场预期,而且剪刀差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进入2015年PPI 同比增速屡创五年新低。

自2012年3月以来PPI连续40个月呈负增长趋势,虽然在2014年中跌幅有所收窄,但是2014年三季度跌幅再次扩大且持续至今。

即便今年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升,但我国PPI价格依然呈现负增长,且跌幅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由此可见,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仍旧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而去库存步伐仍较缓慢。

与此同时,CPI同比增速亦持续下降,从2013年10月的3.2%下降到2015年6月的1.4%。

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08—2015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梳理(一)2008年1、经济背景1)2007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GDP年均增长11.9%.2)20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3)2007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4)2008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迅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迅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为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

2、经济目标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

3)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4)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5)年中,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3、经济政策1)政策名称与方向年初规划: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稳健的财政政策:A.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B.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C.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

PPI与CPI走势持续分化的原因分析论文报告目录一、引言二、PPI与CPI的定义三、PPI与CPI的走势四、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1.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2.供需关系的变化3.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4.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平衡5.货币政策的作用五、案例分析1.中国2015年PPI与CPI走势分析2.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PPI与CPI的分化原因分析3.日本2000年代PPI与CPI的变化分析4.欧元区2020年PPI与CPI的分化原因分析5.巴西2017年PPI与CPI疫情影响分析六、总结一、引言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重要问题,而制造业和消费品价格指数则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两个重要指标。

制造业价格指数(PPI)是生产企业销售产品价格总水平的统计,而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则是消费者购买一定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的指标。

PPI与CPI在很多时候会出现分化的情况,这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讨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PPI与CPI的定义PPI和CPI都是价格指数的一种统计方式。

PPI反映了生产者购买大宗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格变化情况,它是一种衡量制造业成本的指标。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情况,是反映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指标。

这两个指标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制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PPI与CPI的走势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PPI和CPI走势持续分化。

以中国为例,PPI在2011-2016年间呈下降趋势,而CPI却呈上升趋势。

美国金融危机期间,PPI开始下降,而CPI却上升。

日本和欧元区也出现过PPI和CPI走势分化的情况。

四、PPI与CPI分化的原因分析1.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产生PPI和CPI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部分传统产业会陆续退出市场,而新兴产业则会逐渐崭露头角。

经济大环境

经济大环境

经济大环境对经济大环境的认识2015年注定着将是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一年,国家宏观形势走势不乐观,企业普遍面临转型问题。

国际局势面临挑战性的冲击,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时代。

宏观形势不好,现金变得重要了。

根据“美林时钟”理论,目前经济趋势和通胀走势下,现金和债券是优于大宗商品和股票的资产。

但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理财)和债券收益低,能跑赢名义通胀(CPI,2%)但很难跑赢真实通胀(M2增速减去GDP增速,6.3%)。

所以,大家普遍感到了资产配置的困难,甚至感到“美林时钟”时效。

目前企业债已经过热,而且存在泡沫化的风险。

以积极的心态应急负利率时代。

中国目前的“负利率”是时代的。

从一年定期存款和CPI观察,是罕见的负利率。

但如果从真实通胀来观察,中国其实绝大多数年份都是负利率。

再加上股灾刚过,楼市存在泡沫,所以,现在的“负利率”撬不动楼市、股市。

货币政策的效力,已经大打折扣。

一、2015年是中国的资本元年2015年上半年的波澜壮阔的大涨,和下半年心惊肉跳的下跌给中国的股市的排练一幕动人的话剧。

1、股市的基本判断。

A股的政策牛市已经结束,下一轮牛市或将在IPO注册制改革落地之后酝酿、发动。

具体时间很难预测,关键看经济转型的进展和成效。

也许需要两三年,也许要四五年。

2、投资策略要具备解决方案的概念由于“房地产+城镇化”的增长模式走到尽头,在股市上“以泡沫促增长”也遇阻(这轮政策牛市最终拖累了IPO注册制改革,延缓了“全面启动直接融资,给企业加杠杆”的进程),所以高层开始重提“实体经济”。

估计改革力度会加大,以谋未来;财政力度会加大,以保当前。

这就是当前投资的大背景,不可不知!目前投资策略是“保全实力,等待时机”。

想省心的投资者,可以到中心城市搞搞普通住宅(钱少的可以合伙买);想利润最大化、又不想冒太大风险的,可以暂时拿着银行产品或者比较安全的债券,这样变现能力强,随时可以“换马”。

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多元化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后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自2013年钱荒过后,开启了中国货币从数量型到价格型的过渡和转变,也标志着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开启,而人民币国际化的过度激进,而没辅以的人民币国际公债等,更让人看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所引发的汇率市场化最终将以人民币贬值为收尾,而这时间点应该在2014年进入拐点2015年形成趋势,2017年前后人民币进入深度贬值通道。

这里重点阐述中国,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可能会先于中国而贬值。

2014年10月以后随着QE效应的衰弱,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缩减,全球大宗熊市即将开启(对农产品大宗保留意见),而新兴市场的股市和经济也即将迎来一波风雨欲来的危机,相对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等股市因为在高位,所以如果此轮流动性收缩,最终导致这些国家泡沫破裂而这一轮破灭可能会让这些国家的股市起码十数年恢复不了元气。

相对来说中国股市处在低位,总体估值相对较低,这其中内在逻辑可以解释未来的几个方向1一直保持2000中轴附近徘徊上下浮动不大,等全世界新兴市场爆发流动性经济问题以后,顺势开启结构型转型慢牛为国家扶持类型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后手式玩法)2 在2014下半年开始开启一轮为其2~3年的牛市,最后结束于2016年前后,这波行情的区间取决于国有企业和养老金的解困及套现程度,股市IPO如此少,侧面也验证传统利益集团的强大,老人不让新人进来筹钱,
随着2016~2017开始中国进入刘易斯拐点人口断层的显现,中国劳动人口的断崖式下跌,人口红利减弱,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已不可避免,传统的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和向中西部人口大省迁移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而作为补充,这些产业中可转型升级产业的半机械化半机器人化半智能化大有可为之地。

而传统的东部及沿海发达经济带的服务业及其他新产业的比重将大幅提高,当然潜台词就是沿海及发达城市经济带的人们生活成本即将大幅上扬,比较明显的标志是上海几年前的地铁提价和最近的北京地铁提价,还有上海推出的英伦出租车起步价调价等都暗示着以后生活成本的上扬的前奏。

作为城市化的主流服务业及新兴产业的需要不少数量的人来维持,而未来几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且城市的高房价此时已与这个趋势对立,不过在趋势面前房价又算得了什么呢?作为生活成本上扬的补充房产税或者差异化房产税的衍生必然出场,房价长期下行趋势已经成立,当然这个剪刀差砍向的肯定是传统的得利10多年的房产食利集团——所谓的以房养老纯粹缓兵之计。

农业作为补贴了工业化和城市30年的立国之本的产业,已经被剪刀差和补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30年了,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反补农业的趋势也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未来十数年内农副产品的价格趋势将是一直上行的,而最近农副产品的暴涨暴跌及收购和整合也只是大资金的提前布局话语权罢了。

08年的4万亿暂时拯救的中国经济也为产业迁移及转型争取了
不少时间,但是弊端和衍生被地方债和房产价格不断扩大,为了不让主枝干政府及国有大行在以后的危机中不至受损太严重,央行不断提高了准备金,此时开始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开始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影子银行兴起,当然这些都在上层智囊的意料之内,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民间资本接盘泡沫资产付出代价为转型和度过危机留足时间,从哪些地方看出影子银行的兴起呢:
1.各类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各种宝的兴起各种P2P集资及贷款的大
行其道,各种理财借贷公司产品开始在超市摆地摊,这种全民形式高利贷盛宴时间不会再超过3年,随着美元借贷成本的上升这种理财及宝产品的收益以后还会更高。

而很多人关注保本的时候可能没关注取回本金这一块(发行者的后手啊)
2.债务牛市的的持续发酵吸引更多的资金长债短借,也为以后的流
行性危机之后债务熊市埋下了伏笔。

3..前期的廉价美元借贷为影子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后随
着流行性相对紧缩,这个资金以后会越发紧张
当然这次收尾最终会以普通民众接盘泡沫资产为收尾,这个收尾过程政府及银行也是会受损的只不过站总量来说相对受损轻点,顺带提一下在收尾中后期,政府会下降部分准备金来麻痹很多人的直觉,影子银行一般去向都是地产及地方基建项目,条条大路通罗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