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上)
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资料素材)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陆国樑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形势特点:一、增速减缓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0.3个百分点。
其中,一产3.5%,二产7.3%,三产7.8%。
环比(本季比上季)增长1.4%,是2011年1季度13个季度以来环比最低增速(与2012年一季度1.4%持平)。
二、三大需求:投资回落、消费稳定、出口下降(一)2014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0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7%。
去年以来投资增幅呈逐渐下降趋势,今年以来尤为明显,见下图。
(二)2014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82亿元,同比增长12.0%。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139.0亿元,增长52.0%。
从下图增长曲线看,今年以来增幅虽有所减缓,但总体比较平稳。
(三)2014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9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
其中,出口4913亿美元,下降3.4%;进口4746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167亿美元,下降59.8%。
一季度进出口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2013年同期套利贸易垫高了基数,剔除掉基数因素,一季度中国进出口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
由此可见“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了些许变化,由于投资减缓,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
三、结构分析(一)投资结构1、民间投资幅速快于国有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4.5%;民间投资增长2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
2、一、三产投资增幅快于二产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
3、投资到位资金贷款增速回落,外资下降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37132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2014经济分析报告
2014经济分析报告引言本文旨在对2014年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回顾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然后详细研究2014年的经济数据,包括GDP增长、通货膨胀率、就业市场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指标。
最后,我们将提供一些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全球经济回顾2014年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仍在经历困难。
全球GDP增长率达到3.4%,高于2013年的2.9%。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发达经济体的恢复和新兴市场的稳定增长。
然而,欧洲仍然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日本也面临经济困难,这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2014年经济数据分析GDP增长2014年,全球GDP总量达到78.7万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3.4%。
尽管增长率有所回升,但这一数字仍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放缓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大国经济增长率的减缓。
通货膨胀率2014年,在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
发达国家的通胀率大致稳定,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率有所上升。
尽管如此,全球通货膨胀率总体上仍然可控。
就业市场2014年,全球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尽管一些发达国家仍然面临高失业率的问题,但在一些新兴经济体中,就业市场出现了改善的趋势。
然而,这种改善仍然不足以消除全球范围内的就业不稳定问题。
国际贸易2014年,全球贸易总量继续增长。
尽管许多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但国际贸易仍然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的贸易顺差继续增加。
经济发展展望和建议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将保持温和稳定的增长。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如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战争和金融市场动荡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国际合作:全球经济发展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组织和政策制定者应加强协调,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
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经济形势
2201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在发达国家带领下持续改善,将呈现美国复苏、欧洲趋稳、日本疲软、新兴经济体分化的特点。
美国受恶劣天气严重影响,一季度GDP增速-1%,二季度以后将呈现加速发展趋势,预计全年GDP增长2.1%,失业率持续下跌逼近6%。
美联储QE有望于第三季度结束,预计年内继续维持0-0.25%的基础利率,加息通道或将在2015年打开。
欧元区经济整体保持弱势复苏态势,欧央行下调隔夜存款利率至-0.1%,首次步入负利率时代,也许会推出欧版QE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预计2014年欧元区经济增速1%。
日本经济受消费税上调拖累,经济增长乏力,将研究实施一系列增长策略,并保持超宽松货币政策。
外部流动性对新兴市场的冲击减弱,汇率波动性降低,国际资本有望逐渐回流新兴市场,基本面较好的国家仍然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宏观经济失衡和受外部冲击较大的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继续走弱。
014年上半年,我国工业虽然经历了多种复杂因素交织并存的严峻挑战,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预计二季度工业增长较一季度微幅回升,下半年工业将继续呈稳中微升态势。
鉴于当前我国工业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下半年应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通过更加灵活的货币金融政策、更加合理的财税和投资政策以及更加明确的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为实体经济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宏观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一、上半年情况综述(一)基本特点1、三驾马车一降两升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呈下降趋势,今年1-5月同比增速仅为14.0%,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0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1-5月出口交货值累计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与去年年底基本持平,表明我国工业品出口略有好转。
消费保持平稳增长,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1%,与一季度相比有所回升,今年以来消费增速呈持续微幅上升态势。
2、工业生产有所回暖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与一季度持平。
2014年度宏观经济形势
2014年度宏观经济形势发布日期:2013-11-07 浏览次数:282 编辑: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趋稳向好,不是企稳回升。
“稳”是经济增长底部趋稳,“好”是经济结构调整在优化。
向好的具体表现是服务业发展要好于制造业,服务业继续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制造业波动激烈。
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业,我国各个行业都经过了调整,而房地产业的调整尚未发生,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调整尚未结束。
因此,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正确表述是稳中向好、基础不牢。
2、2013年经济运行和政策特点面对今年超出预期的经济下行走势,新一届政府采取了新的政策,主要有:①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②长短结合,出台既有利于稳增长,又有利于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力求稳中求进。
稳是增长,进是结构升级,是改革深化;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稳定市场预期,如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运行区间和政策框架,放弃单一的货币、财政总量刺激政策,转为稳定总量政策,在货币、财政存量上做文章。
总体来看,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特点是不刺激、促改革、去杠杆。
不刺激的政策不是永恒的,是暂时的;深化改革,通过减政放权的改革措施求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去杠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措施,中国经济的最大泡沫是房地产二、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展望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调整期,或称“第二轮调整型增长期”。
不会形成新的上升趋势,周期性、阶段性调整仍未到位。
调整未到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经济增长未到底;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远未到位完成,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2014年我国经济依然存在着下行压力。
投资有继续向下的压力,最主要的是房地产。
房地产不调整我国经济不可能见底,明年房地产会有很强的下调压力。
消费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放慢,消费不足仍将继续。
2014年支持我国经济向上的因素主要是出口状况稍好以及今年的政策效应与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今年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落实、去实施,虽在目前还暂时看不出效果,但在明年会逐渐体现。
2014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4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原创2014-6-9 9:20:58]字号:大中小观察2014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增长。
美国经济呈现复苏向好态势预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爱尔兰等债务危机国家融资成本下降并退出国际救助计划,预示欧债危机影响逐步减弱,日本经济一季度超预期增长对全球经济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相比发达经济体的表现,危机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主引擎新兴经济体呈现减速现象,中国主动调低经济增速以实施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巴西、印度等新兴国家经济减速伴随金融风险上升,俄罗斯经济由于大宗商品景气周期调整及乌克兰地缘政治问题等因素交织而进入减速通道。
当然,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发达经济体经济好转有望带动其他国家出口反弹,助推新兴经济体外需增长,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也有望形成新兴经济体内生增长动力。
然而,今年全球经济仍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乌克兰局势升级引发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双向制裁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负向溢出效应,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逐步退出可能引发部分新兴经济体国际金融风险升级,消费税等政策可能构成日本经济较大下行压力,欧洲经济通缩压力未见缓解,全球经济复苏增长分化的局面将继续延续。
美国尽管由于今年以来大雪等极端恶劣天气导致一季度经济增长低于预期,但经济复苏向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美国2014年4月份失业率已下降至6.3%,低于美联储先前设定的调整宽松货币政策的阀值水平6.5%,显示就业状况的持续改善。
今年初美国国会通过了总统关于2015年3月15日前可无条件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法案,降低类似“财政悬崖”、“政府关门”等财政债务技术性风险,增大财政政策空间,借助TPP及TTIP等区域一体化战略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
当然,美国失业率依然较高预示宏观经济增长质量依然有待进一步优化,美国商业银行现金储备水平持续上升预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房地产尚未恢复常态预示房地产等相关投资增长有待观察,上述问题揭示了美国经济亟待进一步结构调整。
201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
201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分析及下半年经济形势预测作者:东吴证券李经纬2013年以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我国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同时由于存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基数,我国经济基本面扎实,加上公开市场操作及定向降准等中央政府托底经济的微刺激货币政策的频加使用,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GDP增速在7.2%以上、就业形势良好、物价温和上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运行区间,经济表现在经济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
然而由于宏观经济的三驾马车存在体制性的增长瓶颈而难以根本好转,所以伴随世界复苏大潮我国经济表现出浓厚的疲弱复苏特征,并时刻面临下行压力:今年以来,中央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持续推出,结构性停滞开始出现,同时制约经济活力的关键性行政权力仍未能去除、国企资源垄断、民资投资渠道狭窄、收入分配不公、税制不合理等重大体制、机制性障碍仍未能解除,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挥之不去:经济增速下行,工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房地产库存加大,制造业产能过剩成为顽症,生产通缩迹象明显,出口低位徘徊。
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市场焦躁心理逐渐走强。
在经济下行压力及市场焦虑心理持续加大,而三驾马车根本性好转的体制性瓶颈难以短期解决,间接和微刺激的货币政策又难以明显奏效、稳增长任务难以完成的形势下,中央政府将大概率推出以下措施:1、继续加大原来已经采用的定向刺激的货币政策的使用力度,比如扩大公开市场操作及定向降准的范围和幅度,增加再贷款等。
2、采用对经济具有更直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比如定向降低利率等;3、加大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惠民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强地下管网等市政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等;以上1、2项措施的采取将使得货币存量更加宽松,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实体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预计1、2项措施的实施对整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201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全 壬 乘1 ' 1 2 2 0 1 4 年 第9 期
高0 . 1 个 百分点 。可 见 ,与 去年 同期相 比,上半年 我 国经济 增长呈 小幅 回落 走势 ;与一
\ 。 1 5 1 4 1 3 2 l l l 0 9 8 7 6 5 季 度相 比,二季度 经l 济增速 呈微 升走 势 。2 0 1 2年 以来 ,我 国季 度经 济增 速 始终 保 持在
上 半年 ,五 成多 的规模 以上工 业行业 增加值 增速 比一季 度加快 。在规模 以上 工业 的
4 1 个 大类 中 ,2 2 个行业 增加值 同 比增速 比一季度 加快 ,占 5 3 . 7 % ,合 计拉升 规模 以上工
业增 速 0 . 4 个 百分 点 ;l 9 个 行业增 速 比一季度 回落 , 占 4 6 . 3 % ,合计 拉低 规模 以上 工业
2 0 1 4 年 上半年 ,我 国国 内生 产总值 2 6 9 0 4 4亿元 ,同 比增长 7 . 4 % 。其 中 ,第 一产业 增 加值 1 9 8 1 2亿元 , 同 比增长 3 . 9 % ;第 二产业 增加 值 1 2 3 8 7 1 亿 元 ,增 长 7 . 4 % ;第 三产 业增加值 1 2 5 3 6 1 亿 元 ,增 长 8 . 0 % 。分 季 度 看 ,一季 度 ,我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同 比增 长 7 . 4 % ,二季度增长 7 . 5 % 。 上半 年 ,我 国经 济增速 比去年 同期 回落 0 . 2 个 百分 点 ,二季度 经济增速 比一 季度提
・
本刊专论 ・
2 0 1 4年上半年我 国经济形势分析
许 宪春
摘 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 2 0 1 4 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 :一是从生产、需求和收入三个
2014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走向 (1)
当前位置:第 1 页2014年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走向范剑平一、2014年中国经济严峻开局·经济仍然在合理区间运行。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比去年一季度的7.7%下降0.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环比折年率,只有5.72%,比去年四季度的6.8%下降1.2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一般由需求因素波动造成。
外贸出口比海关统计实际表现好·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791亿美元,增长0.2%。
其中,出口8752亿美元,下降0.4%;进口8039亿美元,增长0.8%;贸易顺差713亿美元,收窄12.2%。
·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550.2亿美元,增长3%。
其中,出口1954.7亿美元,增长7%;进口1595.5亿美元,下降1.6%;贸易顺差359.2亿美元,扩大74.9%。
·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进一步走强。
今年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2.3,较4月提升0.4,已连续三个月提升,预示着未来2-3个月我国出口将继续好转。
·前5个月,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9%。
5月份,工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2%。
消费品市场走势平稳·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032亿元,同比增长12.1%。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435亿元,增长53.2%。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
从主要产品看,高耗能的钢铁、有色、水泥产量增速明显下行。
投资低迷,投资品产业比重较大影响较大。
工业中与消费相关度较高的汽车、乙烯产量增速有所上行。
投资是经济降速的主要原因·2014年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2%,增速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
2014年宏观经济分析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一、有利条件1.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
一方面,内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
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
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
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
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
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2年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
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4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4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5%。
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
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4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2014及2015第一季度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文章来源:商务部综合司2015-05-05 15:36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一、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
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民生进一步改善的良好态势。
1、国民经济运行平稳。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2%,比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2、农业经济总体向好。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11年连增。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比上年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禽蛋产量2894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
3、工业生产运行平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3%。
2014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
2014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全年展望时间:2014-09-01来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作者:刘世锦余斌吴振宇编辑:Hlh上半年,受短周期调整和中长期增长阶段转换共同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同时,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等效益性指标有所好转。
展望下半年,国际经济环境改善,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集中显现,下行压力可能有所缓解,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
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将稳投资作为重点,着力推进相关领域改革,释放经济内在增长潜力,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市场风险,更加重视增长质量,促使经济向新常态平稳过渡。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地区分化和局部风险凸显年初以来,内外需求扩张步伐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上半年,投资、消费、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8、0.6和9.5个百分点。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4%和20%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3和6.2个百分点,超过投资平均降幅。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低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
同时,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不同行业、地区之间差异扩大,局部金融风险显现增多。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在经济增速回落的同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所改善,反映市场主体开始调整并逐步适应增长阶段转换的宏观环境,也表明结构调整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首先,企业盈利水平好于预期。
1-6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4%,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2.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增速比去年下半年明显提高,且与利润总额增速基本同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主要源自生产状况改善。
其次,财政收入增幅回升。
上半年,中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2%,高于去年同期4.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1%,高于GDP名义增速。
再次,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受经济规模扩大和服务业占比上升等因素影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稳定。
2014年最新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最新版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已经出台,未来中长期规划也已展开。
今年宏观经济形势增加了一些影响因素,其中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短期经济、中长期经济都会受到较大影响。
从目前经济阶段以及国内国际环境看,大体上已到了决战决胜的阶段。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中国梦的实现,都到了关键期。
第一个方面:关于新一轮改革一、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改革第一,国际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从经济来看,国际上已形成G2格局。
发达经济体已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总量已经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在上升。
分界点是2012年,发达经济体经济总量占比下降到50%以下,而新兴经济体占比在上升。
二是美国战略在调整,开始逐步移向亚太地区。
三是中国未来10到30年发展环境可能会有重大变化,中美关系也会由合作关系逐步走向战略竞争关系。
过去30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比较好,总体比较宽松,现在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我们看到,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围堵已非常明显,形成了弧形包围,看上去是军事态势,实际上背后有很强的经济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美元霸权。
因为美国贸易赤字很大,中美存在贸易逆差,虽然从经济来看美国作出一定牺牲,但却可保持其美元霸权。
中国大量商品输出,得到美元,形成我们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再投资到美债,收益性比较低。
通过这种循环,美国得到了很大好处,这种利益比贸易要远远大得多。
现在为什么美国战略要开始重大调整?因为3年前中、日、韩进行自贸区合作,而且进展状况非常好,如果按照当时的进展,中国经济实力上升以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很可能进一步加快。
再往前看,中国和东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经济关系,这将促进人民币在该地区广泛使用。
再加上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在东亚地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在加深,这对美元来说是重大打击和遏制。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总体判断
2014年, 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际 经济形势将好于2013年但不会好太多。 IMF对2014年 设定的主题是“转变与压力”,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 增速为3.6%,超过2013年水平,但尚未恢复到20052007年的5%。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 的推动力正在改变,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已 进入另一个转变过程: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 2014年全国财政赤字预算规模为1.3 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1000亿元; 2014年的赤字率预计为2.3%,比2013 年2.2%的赤字率略升。 • 减税作为减少政府干预的最好办法, 2014年财政政策将主要向减税倾斜, 营改增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政府投资重点包括:棚户区改造和保 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 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 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 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等领 域。 • 政府将在短期内继续维持中性的货币政 策,对于政策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 作调整。央行也会继续通过回购操作和 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各种政策工具对流 动性环境予以适度管控。 • 高盛预计2013年全年CPI升幅2.6%,2014 年加速至3.1%。 • 澳新银行预计2014年通胀控制目标仍将 控制在3.5%,CPI可能在2014年下半年突 破3.5%。 • 人民币将温和升值:瑞银对于美元/人民 币的3、6、12个月预估依次是6.05、 6.00和5.95元;高盛预估依次是6.11、 6.10和6.05元。
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 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是结 构性的,体现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先进经济体当前面临的尾部风险已经减弱能够保持长期复苏仍有待观察。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的风险已经增大,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和瓶颈,深化改革成为新兴经济体前进的唯一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有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再平衡,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1 内部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中周期的朱格拉投资周期和中长周期的库兹涅兹建筑周期,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性周期理论所阐述的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投资过度理论所阐述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政治性周期理论,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上升,然而,根据投资过度理论,随着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在2013到2017年增速将减缓。
由此判定,我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将出现拐点,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 财政政策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
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2014年世界经济将处于危机过后的温和复苏期,逐步趋于稳定。
发达国家情况向好,新兴经济体依旧困难。
总体形势优于2012年和2013年。
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成为2014年国际经济的最大亮点。
美国经济增长、就业、通胀等数据向好,进一步确认了其复苏的真实性。
QE的退出,会吸引大量国际投资的进入。
2014年,美国的金融风险得以化解、债务情况相对安全、实体企业形势向好、消费信心上升、国际投资青睐,洗尽铅华后的美国经济将再一次引领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
欧债危机已经见底,将呈现一个W形的筑底过程。
默克尔的连任和德国经济的强势,决定了欧洲经济不会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法国、意大利经济在2013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但欧洲的高福利、高成本发展惯性,欧元区的制度缺陷,英国经济的低迷,都将阻碍其经济复苏的步伐。
2014年的欧洲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复苏在即,可是困难重重。
日本经济在2014年有较大风险。
受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刺激性财政政策的支撑,以及汇率大幅贬值效应,2013年日本经济逐步走出通缩,全年GDP增长2.6%左右,安倍经济学看起来效果不错。
但这一切是以日本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为代价的。
随着刺激政策减弱、消费税增加、政府债务压力上升,2014年的日本经济增长将在1%左右。
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政策的大幅调整,都会造成日本经济的风险增加。
新兴经济体在2014年依旧困难。
欧美经济的企稳对新兴经济体的出口是利好,但相对而言,美国QE退出造成的资本流动压力,对新兴经济体影响更大。
总体看外部环境并未有效改善。
从内部看。
新兴经济体面临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成本的大幅攀升,竞争力在削弱。
通胀压力在2014年仍然挥之不去。
相对发达国家,2014年新兴经济体减速的增长格局将维持不变。
纵观2014年,尽管欧洲仍在底部徘徊、日本充满风险、新兴经济体依旧困难,但却挡不住世界经济复苏的节奏。
以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为标志,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已经来临。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测与政策建议(一)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制约着经济增长回升2013年,在面对换届、政策宽松、上年四季度经济回升态势明显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社会普遍预期的明显回升趋势,原因值得反思。
就像我们长期坚持认为的那样,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进入到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经济由高增长阶段转向次高增长阶段,不再具有9%以上的增长能力,连实现8%以上的增长也较为困难。
宏观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在7%~8%的区间运行。
2013年以来,受周期性、趋势性调整和历史积累矛盾凸显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增大。
一是需求支撑条件减弱。
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外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谈判试图建立国际贸易新规则,应对来自新兴经济体的挑战,出口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过分依赖政府高强度投资的负面效果日益明显,投资效率下降,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产能过剩严重,长期下去不可能持续。
二是要素供给条件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出现转折性变化,劳动成本上涨较快,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投入、生产和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发展模式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我国在高速增长中资源消耗大大增加,很多污染物人均排放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
三是经济发展面对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大量出口产品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少数高端产品出口也受到打压,与发达国家竞争处于明显劣势。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提高、汇率上升,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成本和价格参与国际分工,我国在一些传统领域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这种“前堵后追”的局面使我国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
2014年,这一总体趋势并没有变,而且短期经济运行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
2013年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出现的“稳中向好”并不会转化为“企稳回升”。
2014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上)
资源来源: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2.4.17.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放缓
9.5
9
8.78.58.8来自8.58.9 8.6 8.2
8.5 8.2
8.1
8
7.5
7.5
7
6.5
IMF
OECD
联合国
亚行
中银
社科院
高盛
兴业
摩根士丹利
中国政府
2007-2013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世行:中国经济季度分析报告,2012.4.
2007-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组成
中国主要出口市场需求普遍放缓
中国进口中初级产品需求旺盛
中国人民币汇率波动曲线
中国的经常项目平衡状况改善
中国消费与投资和进出口占GDP比重
中国外汇储备增量开始减缓
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速将减缓
中国中长期经济结构将趋合理
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大
中国资产价格下降趋势几成定局
2008 16.8 25.5 21.6 8.4 8 17
2009 8.5 30 15.5 8.5 9.8 11.7
2010 16.7 23.8 18.3 10.9 7.8 21.3
2011 17.6 23.8 17.1 14.1 17.9 24.8
注:2000-2008年名义GDP年增14.1%,城镇居民收入年增9.5%,农村居民收入年增6.1%。
20072011年中第五观20092011年中第五观20072013年中第五观20012011第五观20072012年中第五观20072012年中观行存款观观利率第五观20072012年中观出口观易第五观20072012年中出口商品观成gdp比重中观期观观观观合理观观价格下降观观成定局第五观20072011年中第五观2012年中国gdpm2和金融观观观模47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第一篇: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核心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落幕,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在做好短期与长期衔接上,选准突破口,推动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目前,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
2014年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但也必定是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新阶段的开始,因为改革之路绝非一帆风顺。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未必直接惠及短期增长,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经历转型阵痛期,这使得在2014年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
中长期看,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将会逐步提高。
然而,短期看,一些领域的改革反而会对短期经济增长和价格带来冲击。
此外,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放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垄断,政府主导投资驱动模式将有所弱化,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生增长的接力棒不能有序交接,那么,就很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空档期”。
因此,2014年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新挑战。
在宏观经济目标上,2014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并未提及。
不过,从“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表述来看,似乎释放了一定信号。
尽管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长减速的容忍度提高使得经济增速的上限下移,但要保证实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增长底线在6.8%左右,7%很可能被确定为2014年宏观经济的增长目标,而这也是未来五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均衡水平。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目前美国失业率为6.7%,而美联储官员认为5.2%-5.6%为正常水 平。 目前美国通胀刚刚过1%,也远低于央行2%的目标。
•
4、削减QE反应了劳动力市场取得了进步,但并不 意味着降低经济刺激承诺。
全球经济基本面——美国 QE与流动性
•
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从2009年持续到现在,未来不可能 再继续如此,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定要往上走,而且会 上升得很厉害,我们判断,从几乎是零利率会走到4% 左右。一个百分点,后面是2.3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国际市场 新兴市场——资金外流
•
国际经济情况概览——新兴市场的 “衰落” 赶超不易 且行且珍惜! 趋同的基本理论认为,穷国的收入将迅速追赶上──或者
•
说趋同于──富国的收入。过去10年,当新兴经济体以三 倍于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速度增长时,这一观点曾备 受追捧。2007年新兴市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 均年增速达到8.7%的高点,之后增速于2013年跌至约 4%。然而,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这样的增速似乎仍足 够快,能够使这些国家追赶上美国。 很多新兴市场的出口严重依赖于商品,只有当商品价格上 涨时,它们的增长才能达到追赶级速度──即比全球发达 经济体更快的增长速度。但商品驱动型经济体,如俄罗斯 和巴西,一般会在商品价格严重下滑时立刻停止追赶的脚 步。
全球经济基本面——美国失业
650000 600000 550000 500000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2009-12 2010-12 2011-12 2012-12 2013-12 10.0 9.5 9.0 8.5 8.0 7.5 7.0 6.5 美国:失业率:季调(右轴) 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季调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 1.84 2.23 0.7 2.78 4.92 3.94 3.45 3.76 4.49 3.83 3.22 2.21 2.19 2.13 3.38 3.28 3.76 4.13 2.58 3.55 4.74 2.35 2.89 3.68 4.87 4.54 5.25 5.4 2.76 -0.61 5.27 3.85 3.53 4.07 4.36 4.55 4.62 4.66
2003 12.8 27.7 9.1 9 4.3
2004 17.7 26.6 13.3 7.7 6.8 25.7
2005 14.6 26 12.9 9.6 6.2 20
2006 15.7 23.9 13.7 10.4 7.4 21.9
2007 21.4 24.8 16.8 12.2 9.5 31.4
中国GDP分配失衡问题凸显
2007-2011年中国职工工资实际收
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增长
1952-2007年
居民私人消费占GDP比重变动
70 60 50 40 30 20 10 0 48.7 49 67.4
35
37
1952
1978
1997
2007
2008
1995-2007年
政府税收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11.9 10.3 9.6 9.8 9.7
9.5
9.1 8.9 8.1
4
2
0
2008.1 2008.2 2008.3 2008.4 2009.1 2009.2 2009.3 2009.4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2011.1 2011.2 2011.3 2011.4 2012.1
世界 1.844 2.234 0.703 2.779 4.919 3.94 3.452 3.763 4.486 3.829 3.224 2.206 2.193 2.128 3.38 3.276 3.762 4.133 2.58 3.553 4.738 2.352 2.885 3.679 4.869 4.544 5.248 5.4 2.761 -0.61 5.265 3.851 3.533 4.073 4.364 4.547 4.623 4.663 发达 0.943 1.969 0.221 3.118 4.92 3.876 3.321 3.589 4.744 4.014 3.15 1.469 2.148 1.473 3.404 2.844 2.97 3.476 2.597 3.663 4.11 1.504 1.757 2.003 3.081 2.592 3.027 2.779 0.037 -3.64 3.209 1.577 1.412 2.03 2.435 2.637 2.713 2.66 新兴 3.813 2.822 1.759 2.027 4.918 4.081 3.743 4.148 3.908 3.41 3.391 3.834 2.274 3.287 3.339 4.04 5.142 5.259 2.553 3.365 5.799 3.755 4.698 6.268 7.513 7.314 8.24 8.742 6.039 2.813 7.501 6.227 5.662 6.046 6.162 6.268 6.286 6.347
中国GDP规模与M2规模比较
单位:万亿元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GDP M2
1999 8.9677 11.99
2000 9.92 13.83
2001 10.96 15.83
2002 12.03 18.5
2003 13.583 22.12
2004 15.98 25.3
2005 18.49 29.87
GDP增长 7.91 5.2
9.1 10.9 15.2 13.5 8.8 11.6 11.3 4.1 3.795 9.21 14.2
9.3 7.801 7.599 8.4
9.2 10.3 9.593 9.523 9.475 9.522 9.462 9.525
Source: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2011.
2000 6280 2253 4027 2.79
2001 6860 2366 4494 2.9
2002 7703 2476 5227 3.11
2003 8472 2622 5850 3.23
2004 9422 2936 6486 3.21
2005 10493 3255 7238 3.22
2006
2007
2007-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曲线
2009-2011年中国经济季度增长组成
2007-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及组成
2001-2011年
中国经济中三次产业比重变动
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曲线
2007-2012年中国企业利润下降明显
2007-2012年中国银行存款实际利率
2007-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差额
中国生产者价格中的输入型因素
1980-2016年中国GDP增长与通胀率
30
25
20
15
10
5
0
-5
通胀率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5.988 2.383 1.928 1.5 2.828 9.3 6.5 7.3 18.8 18 3.1 3.4 6.4 14.7 24.1 17.1 8.3 14 13.1 10.9 10 2.8 -0.8 -1.4 0.4 0.725 -0.77 1.167 3.9 1.817 1.467 4.767 5.9 -0.69 3.326 4.985 2.5 8.3 9.1 10 10.1 11.3 12.7 14.2 9.6 2 2 2 2
银行信贷膨胀引发资产泡沫膨胀
2007-2011年中国银行金融资产变动
2012年中国GDP、M2和金融资产规模
单位:万亿元
140 120 100
85 120
80 60
47.2
40 20 0 GDP规模 M2 金融机构金融资产
M2是GDP的1.8倍,金融资产是GDP的2.54倍.
1999-2011年
资源来源: IMF《世界经济展望》2012.4.17.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明显放缓
9.5
9
8.7
8.5
8.8
8.5
8.9 8.6 8.2
8.5 8.2
8.1
8
7.5
7.5
7
6.5
IMF
OECD
联合国
亚行
中银
社科院
高盛
兴业
摩根士丹利
中国政府
2007-2013年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世行:中国经济季度分析报告,2012.4.
2008 16.8 25.5 21.6 8.4 8 17
2009 8.5 30 15.5 8.5 9.8 11.7
2010 16.7 23.8 18.3 10.9 7.8 21.3
2011 17.6 23.8 17.1 14.1 17.9 24.8
注:2000-2008年名义GDP年增14.1%,城镇居民收入年增9.5%,农村居民收入年增6.1%。
中国及主要国家近年基尼系数比较
0.6 0.512 0.5 0.464 0.473 0.42 0.4 0.359 0.319 0.3 0.25 0.362 0.343 0.371 0.523 0.57
0.2
0.1
0
美国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中国
印度
印尼
泰国
越南
墨西哥
阿根廷
巴西
资源来源:World Bank, Key Indicators of Developing Asian and Pacific Countries,2007
52
51
50
49
49
48
47
46
2011.1
2011.2
2011.3
2011.4
2011.5
2011.6
2011.7
2011.8
2011.9
2011.1
2011.11
2011.12
2012.1
2012.2
2008-2011年中国经济季度增长率
14
12 10.6 10 10.1 9 8 6.8 6 6.1 8.5 7.9 10.7
2007-2013年中国GDP增长组成
世行:中国经济季度分析报告,2012.4.
中国对外经贸及预算收支和货币发行
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
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变化
54
53.4
53
52.9 52.1
52.9 52 50.9 50.7 50.9 51.2 50.4 50.3 50.5
53.1
1996-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差额 城乡比
1996 4839 1926 2913 2.51
1997 5160 2090 3070 2.47
1998 5425 2162 3263 2.51
1999 5854 2210 3644 2.65
2000-2011年
中国名义GDP、投资、消费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