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八章 信息与通信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标准-2015
机械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2015年执行)课程名称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学分 2.5学分总学时 48二O一五年六月《汽车车身电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汽车车身电控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本课程构建于《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气设备检修》等课程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车身电器的电子控制系统检测维修为主要内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以行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利用检测设备和维修工具对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零部件检测与修复,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先修后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汽车基础电器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后续课程有《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综合故障检修》等。
二、课程目标能力目标:(1)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制定正确维修计划。
(2)培养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故障分析、判断能力。
通过对故障现象的分析,最终能够确定故障原因(部位)。
(3)学会使用检测设备、仪器、仪表;能够独立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一般检测。
(4)能够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典型故障的排除工作。
知识目标:(1)能够掌握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能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2)能够掌握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基本诊断思路和检测流程,能对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并制定相适应的工作计划;(3)能够对车辆的网络信息系统进行诊断与维修;(4)能够借助于专用的检测仪器对车辆网络系统进行检测,并能够在接受车辆时根据客户说明和故障症状告知可能出现失常的情况;(5)掌握汽车空调维修和常见故障的检修、诊断和排除方法。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遵规守纪、爱岗敬业;(2)形成安全生产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电子教案(PPT版本)]汽车电子技术 (8)[31页]
图8-1 TTL与非门符号
第八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图8-2 TTL与非门电路
第八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2.工作原理 (1)当输入端至少有一个低电平时(UIL=0.3V)
假设A输入为低电平0.3V,B、C输入高电平3.6V,则VT1的发 射结导通,VT1基 极电位VB1被钳位在VB1=VA+UBE1=0.3+0.7=1V,所以VT2及VT5 截止,在电源的 作用下VT3、VT4导通。输出电压UO为:UO=UOH≈ 3.6V。 即输入至少有一个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学习目标
1.掌握晶体管、MOS管的开关特性。 2.掌握TTL和CMOS门的逻辑功能、主要参数和 正确使用方法。 3.理解TTL和CMOS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八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学习主要内容
8.1 TTL门电路 8.2 CMOS门电路
第八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集成逻辑门电路是将逻辑电路的元件和连线都制作在 一块半导体基片上,然后封装起来所构成的电路,它是构 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
第八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8)开门电阻RON 使TTL与非门输出为标准低电平时,输入端外接电阻的最小值称为开门电阻,用 RON表示。 当Ri<ROFF时,TTL与非门截止,输出高电平;当Ri>RON时,TTL与非门导通, 输出低电平。在TTL与非门典型电路中,一般选ROFF=0.9k,RON≥ (9)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
13车身控制模块BCM的发展方向
13车身控制模块BCM的发展方向车身控制模块(Body Control Module, BCM) 是现代汽车中一种重要的电子控制器,它负责监控和控制车身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BCM的功能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功能集成:随着汽车电子设备和功能的增多,BCM需要能够集成更多的功能模块,实现多个功能之间的协同工作。
例如,当前的BCM可以控制车门、车窗、天窗、电动座椅、后视镜、车内灯光等功能,未来的BCM可能会进一步集成座椅加热、座椅通风、车辆启动、空调控制和车载娱乐等功能。
通过多功能集成,可以减少汽车中的电子设备数量,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2.智能化和人机交互:智能化是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BCM作为一个重要的控制模块,需要具备智能化的功能。
未来的BCM可能会通过感知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根据车主的喜好和习惯自动调整各个功能模块的工作模式,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
此外,BCM还需要具备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与车主进行语音、手势或触摸屏等方式的交互,方便车主对车身各项功能进行控制。
3.通信和互联:未来的汽车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互联网终端,而BCM作为车辆电子系统的核心部分,需要与其他车辆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和互联。
例如,BCM可以通过车载无线网路与车载导航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和导航指令,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车身功能模块的调整。
此外,BCM还需要与关键模块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等进行通信,实现车辆各个系统的协同工作。
4.安全和可靠性:安全和可靠性一直是车辆电子系统的关注点,而BCM作为车身控制的核心模块,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未来的BCM可能会采用双重冗余设计,通过备用电路和故障诊断系统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
此外,BCM还需要具备防护措施来防止黑客攻击和非法访问,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5.节能和环保: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汽车制造商对车辆的节能和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
掌握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范围。
1.2 教学内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定义。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定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历程和定义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教学内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点火系统、供油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电喷发动机、缸内直喷发动机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掌握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
熟悉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2 教学内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自动变速器、手动变速器等。
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案例分析法:分析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实例。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电子控制技术应用实例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制动系统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汽车信息传输技术教案
汽车信息传输技术教案
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介绍汽车信息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包括汽车通信技术、汽车数据传输协议和车载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
- 了解汽车信息传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理解车辆之间和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协议;
- 掌握 CAN、LIN、FlexRay 等常用的汽车数据传输协议;
- 了解当前主流的车载网络技术,并有能力设计简单的车载网络系统。
教学内容
第一章汽车通信技术
1.1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
1.2 汽车通信总线
1.3 汽车通信协议
第二章汽车数据传输协议
2.1 CAN
2.2 LIN
2.3 FlexRay
2.4 MOST
第三章车载网络
3.1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网络
3.2 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 (LIN) 网络
3.3 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 (MOST) 网络
3.4 Ethernet 网络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
教材参考
- 《汽车电子学基础》- 《现代汽车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
汽车电子系统中的车载通信技术近年来,随着汽车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系统在汽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中,车载通信技术作为汽车电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提供了丰富的智能功能和便利的交互体验。
车载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无线通信、互联网和车辆之间的通信网络,实现车辆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云端平台等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的技术。
它可以使车辆实现实时导航、远程监控、车联网等功能,并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和用户体验。
首先要介绍的是车载通信技术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载通信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让车辆通过无线信号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和云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LTE等不同的通信标准和协议。
例如,蓝牙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短距离通信,实现车辆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交换;而Wi-Fi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的通信,为车辆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况提示;LTE技术则可以实现车辆的远程监控与控制,为车主提供远程诊断和车辆管理的功能。
其次要提及的是车载通信技术中的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是车载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车辆通过互联网与云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通过互联网技术,车辆可以实现实时导航、在线娱乐、远程控制等功能。
例如,车辆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和导航服务,为驾驶员提供最短路径和避开拥堵的建议;车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音乐、视频等在线娱乐服务,为乘坐者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此外,车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如远程启动车辆、远程锁车等。
此外,车载通信技术还包括车联网技术。
车联网技术是指通过车辆间的通信网络,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云端平台等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的技术。
通过车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交通协同和信息共享,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车辆之间可以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实时的车辆位置共享,避免交通事故和拥堵;车辆也可以通过车联网技术获取基础设施的交通信息,提前了解路况和交通情况,为驾驶员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驾车体验。
第八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与车载网络技术
第三节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
2、LIN总线硬件资源
LIN总线的线驱动器/接收器是一个ISO9141的增强设备遵从ISO9141标准,满足 OBD-II的诊断通信标准。 LIN基于标准的URAT/SCI接口,使各原始设备供应商都能提供与其相兼容的电 子器件。 2003年9月,LIN协会发表《LIN规范2.0版》,对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两个最低 的层次进行定义,构成LIN协议规范。 LIN总线分层结构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1)报文的格式 2)报文的传输 3)报文的滤波和确认 4)错误的检测
第二节 汽车安全带
三、限力式安全带的工作原理
限力式安全是近年发展一种安全
带,当碰撞车速较高、强度较大时, 普通安全对人的作用力可能达到中以 伤害人体的程度。限力式安全带能在 卷收器或锁扣等部位增加限力机构, 当织带所受的力达到一定值时,允许 卷收器或锁扣等部位移动,从而使得 安全带有效长度变长,防止织带因拉 力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八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与车载
网络技术
第一节 汽车安全气囊
一、概述
1、汽车被动安全性概念 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汽车被动安全性主要是指在发 生意外碰撞事故时,如何对驾驶员和乘员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其所受伤害。 2、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原因及相应对策 汽车发生碰撞事故一般是指汽车和外部物体之间的碰撞,称为一次碰撞。 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的碰撞,称为二次碰撞。 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碰撞时,汽车结构变形,汽车构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使其受到伤害; 2)、 碰撞时,汽车结构破损,使乘员部分或全部身体暴露于车外造成伤害; 3)、碰撞时,汽车速度急剧减小,乘员由于惯性继续移动而与汽车内部结构 发生碰撞而造成伤害(即由二次碰撞造成)。 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对策: 1)、提高汽车结构安全性,使汽车碰撞部位的塑性变形尽量大,吸收能量; 2)、使用乘员保护系统,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第八章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
1.功用: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SRS)又称辅助
乘员保护系统。它是一个可吹胀的气囊。当汽车受
到撞击而急剧减速时,气囊就迅速膨胀以防止驾驶 人和副驾驶座人员的身体向前冲撞转向盘和风窗玻 璃。安全气囊系统有助于防止碰撞过程中头部和胸 部的损害, 特别是在汽车正面碰撞和前侧碰撞时, 其保护作用尤为明显。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 一、安全气囊概述
因此必须利用人体的运动距离来确定传感器
启动安全气囊的时间。 这就是所谓的最大容许时 间。从汽车碰撞开始算起,气囊胀开所需的总时间 少于100ms,其实际的展开时间大约是30ms,气囊 胀开1s 之后就会瘪掉,以防止驾驶人被气囊窒息。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 一、安全气囊概述
2.可靠性设置:
储容元件 备用电源
双电源 高可靠性硬件 微机控制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 一、安全气囊概述
安全气囊是汽车发生碰撞时的安全装置,其可 靠性十分重要。 为保障安全气囊的可靠工作,首先要 考虑电源的可靠。因此,一般采用双电源工作,而且 在断电的情况下,还有气囊电子电路的储能元件(如
大容量电容)供短时间控制用。 另外还有低电压小功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 二、安全气囊的分类
根据碰撞类型安全气囊可分为正面碰撞防护 安全气囊系统和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两种。
按照安全气囊数量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
在驾驶人侧)和双气囊系统(驾驶人侧和副驾驶 人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
第一节 安全气囊系统 二、安全气囊的分类
在安全气囊系统开发中,就安全气囊和安 全带的主、从关系不同,有被动安全气囊和主 动安全气囊之分。 按控制类型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 两类。电控式又有分立元件型、集成电路型、 微机控制型之分。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3版 第八章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
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的瞬间,点火剂会产生大量热 量,氮化钠受热立即分解释放氮气,并从充气孔充入气 囊。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点火器外包铝箔,安装在气体发生器内部中央位置。 其分解图如下:
点火器分解图
1—引爆炸药;2—药筒; 3—引药;4—电热丝;
二、 安全气囊的分类
根据碰撞类型的不同,安全气囊可分为正面碰撞防护安全 气囊系统、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和顶部碰撞防护安 全气囊系统。
被动安全气囊是指气囊在开发过程中是作为被动约束系统, 即该系统无需使用者设定就能够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安全 带需要使用者主动系上。所以被动安全气囊系统主要针对 未系安全带的乘员设计。对于这类乘员,在车速很低的情 况下发生碰撞时,他就有受伤的危险。因此,系统要求设 定在以18~20km/h发生碰撞时就能点火引爆气囊。
安全气囊系统按控制类型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两 类。其中电控式有分立元件型、集成电路型、微机控制型。
三、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碰撞传感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判断汽车发生事故后的 撞击信号,以便及时启动安全气囊,并提供足 够的电能或机械能点燃气体发生器。
传感器有滚子式传感器、钢球式传感器、 水银开关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气囊的分类
三点式安全带在欧洲已经作为法规要求强制安装,所以欧 洲国家在开发安全气囊时会将安全气囊作为安全带保护能 力的扩充。由于安全带大部分属于主动约束系统,所以将 这种气囊称为“主动安全气囊”。试验表明,在30km/h 以下的碰撞中,三点式安全带已经有较好的保护效果。但 是在更高速的碰撞中,乘员的头部仍有第二次碰撞的危险。 这时,主动安全气囊系统可以减少第二次碰撞带来损害。
最新汽车车身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电动车窗与中央门锁控制系统实验一、实训课时:2学时二、分组安排: 学生每组人数:11人三、目的了解电动车窗与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常规的检修方法。
四、每组实训器材a)设备器材:一台捷达ATI车型;万用表;导线适量。
b)专用工具:专用拆卸工具一套。
c)工具:常用工具一套。
五、检修工艺要求及要点(一):电动车窗的检修1. 电子控制系统的检修:升降开关;电动机;位置开关;导线的连接⑴升降开关的检修:①先拆下升降开关;②检查开关的功能状态③连接器的连接状态⑵电机的检修:①拔下连接器②查出电机导线③检查其电阻值及其通断短状态④同时检查极限位置的开关状态。
⑶其他检查。
2. 升降机械系统的检修:导轨;传动机构;调节机构3.装配顺序,应按拆卸的逆顺序完成装配。
(二):中央门锁系统的检修⑴电源的检查⑵门锁开关的检查⑶钥匙开关的检修⑷电机的检查⑸锁位开关的状态的检查六、注意事项a)线路连接过程中,尽可能注意电源安全问题。
b)注意操作规范,保证安全实训。
实验二汽车防盗匹配实验一、实训课时:2学时二、分组安排: 学生每组人数:11人三、目的了解发动机的原车防盗系统的故障类型,熟悉汽车的防盗匹配。
四、每组实训器材d)设备器材:带防盗系统的车辆每组一台;解码器一台;e)一些专用工具与常用工具。
五、防盗匹配要求及要点1.更换防盗控制单元的匹配程序:①更换新的防盗控制单元:需要重新做一次所有钥匙的匹配程序。
②当更换从其它车上的电脑——防盗控制单元:重新做一次发动机电控单元的匹配程序;重新做一次所有钥匙匹配程序2.基本操作步骤:⑴必须合法使用汽车的合法钥匙⑵获取密码,并连接解码器⑶打开点火开关,选择进入防盗系统⑷选择登录功能⑸输入密码号,如四位码的在其前面加上“0”⑹若密码输入成功,然后选择通道匹配号⑺输入密码匹配号:01⑻输入匹配的钥匙数⑼再次确认匹配数目⑽操作过程中的打开点火开关至少1秒——直至所有匹配完成。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详解最新版习题库答案精品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详解(修订版)习题库第一章车载网络系统基础知识 (1)第二章CAN总线传输系统 (4)第三章子总线系统 (7)第四章网关与诊断总线 (9)第五章光学总线系统 (10)第六章以太网与FlexRay总线 (13)第七章大众奥迪车系车载网络系统 (15)第八章丰田多路通信系统 (16)第九章通用车系车载网络系统 (18)第十章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 (19)第十一章车联网 (20)第一章车载网络系统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导线长度和插接器数量的增加不但占据车内的有效空间、增加装配和维修的难度、提高整车成本,而且妨碍整车可靠性的提高。
2.车载电控系统经历了中央电脑集中控制、多电脑分散控制和网络控制三个阶段。
3.数据传输总线,就是指在一条数据线上传递的信号可以被多个系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4.通过接口连接不同设备时有点对点连接和多点连接两种连接方式。
5.如果将传输路径的控制功能主要分配给其中一个设备,则该设备就变为主控控制单元,而其他设备仅具有副控功能,因而,具有副控功能的这些设备亦称从属控制单元。
6.协议三要素是指语法、语义和定时规则。
7.总线上的比特编码(比特表示)可以通过非归零法(NRZ)、曼彻斯特法和脉冲宽度调制法(PWM)实现。
8.车用网络大致可以分为4个系统:动力传动系统、车身系统、安全系统、信息系统。
二、选择题1.以下(A )不是车载网络系统组成。
A.传输媒体B.拓扑结构C.通信协议D.数据总线2.通过一个转发器将每台入网计算机接入网络,每台转发器与相邻两台转发器用物理链路相连,此为(A )。
A.环形网拓扑结构B.星形网拓扑结构C.总线形网拓扑结构D.三角形网拓扑结构3.以一台称之为中心处理机为主组成的网络,各种类型的入网机均与该中心处理机有物理链路直接相连,此为( B )。
A.环形网拓扑结构B.星形网拓扑结构C.总线形网拓扑结构D.三角形网拓扑结构4.将所有的入网计算机通过分接头接入一条载波传输线上,此为(C )。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安全气囊碰撞动画分析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2)电控安全带 为确保乘员的安全,除了车身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有
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确保车内具有有效的乘员生存空间 外,作为乘员约束装置之一的座椅安全带,要求当汽车 发生碰撞和翻车事故时使乘员免受大的减速度,同时约 束乘员防止二次冲撞,减轻乘员伤害程度。当安全带结 构性能的改进并与座椅结构和安全气囊相配合时,可达 到较理想的乘员保护效果,进一步降低乘员的伤害指数。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单击播放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3)辅助电气系统 汽车辅助电气系统主要包括电动车窗、电动座椅、风窗玻璃刮水
系统等。 电动玻璃升降机构实质上是在手动玻璃升降系统的基础上,增设
玻璃升降驱动电动机和减速器而构成。驾驶席侧面的总开关可以控制 全部车门玻璃的升降,各车窗升降开关可以单独控制各自车门玻璃的 升降;汽车电动座椅系统又称为座椅位置(座位)调节系统,通过操纵 座位控制开关,可以调整座位的前后滑移、前垂直、后垂直位置,靠 背和头枕的倾斜位置以及腰垫的位置;汽车风窗玻璃刮水系统的功用 是:刮除挡风玻璃上的雨水、积雪、尘土和污物,为驾驶人提供良好 的视野,确保行车安全。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空调系统的组成
第1章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3.车身电气系统 1)电子仪表
传统的仪表对车速、发动机转速、 燃油消耗等信息进行监测、传递和显 示。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 车行驶过程中各系统工作状态的信息 需求量显著增加,即对汽车仪表功能 的要求越来越大。因此,传统的汽车 仪表逐渐被电子仪表所取代。它采用 微处理器采集处理不同传感器信号, 控制显示如车速、发动机转速、燃油 消耗和行车里程等多种信息。
第一章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的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的发展
• ③实现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系统智能化,将汽车和社会有机她联结起 来。 • 在21世纪,汽车电子技术将在运用信息技术将汽车与社会联结方面获 得较大的进展,包括广泛使用蜂窝电话与全球定位系统(CPS,以及 采用多路总线分布式网络来集成所有汽车部件的电子控制模块,使整 个系统具有数据融合、故障诊断与一定的自修复功能。运行在社会和 经济结构中的汽车,将会发生更多变化。图1一1所示是日本提出的先 进安全概念汽车(Advanced Safety Vehicle , ASV),通过应用电子 技术,显著提高人机系统(驾驶员驾驶汽车)的安全性,预防事故的发 生,减轻受伤害的程度等。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的发展
•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是开发可 完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各种车辆整体系统的微机控制。汽车上的 电子装置不仅能自动承担基本控制任务,而且还能处理外部和内部的 各种信息,如集发动机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为一体的动力传动系统 控制、制动防抱死/防滑转控制系统等。 •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研究发展车辆的智能控 制技术,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对车辆进行控制,如汽车自动驾驶系统、 汽车自动导航系统等。 • 今后汽车电子技术将集中围绕如下几方面发展: • ①满足用户需求,大幅度提高汽车的性能,使之更舒适、方便、安全、 可靠; • ②满足社会需求,保护环境、节省能源、节约资源;
第一章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的发展
• 社会需求的牵引和法规的推动是导致汽车运用电子技术蓬 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安全方面是汽车最早的法规,随后陆 续制订了排气污染与噪声控制、燃油经济性等一系列日益 严格的法规。它们强制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 泛应用,并形成了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 •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是 开发由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的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电 子装置代替传统的机械部件,如集成电路调节器、电子点 火器等。 •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 要是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电子装置被应用在某些机械装 置所无法解决的复杂控制功能方面,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 系统、制动防抱死系统等。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舒适性、环保性的要求不断加高,汽车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其中,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作为汽车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设备对汽车车身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保障汽车的行驶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
这项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汽车生产厂商将电子设备应用在点火系统、燃油供应系统、传动系统等方面,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传感器的不断涌现,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汽车厂商开始在汽车车身中安装电子控制模块,实现了电子喷油、电子点火、电子变速器等电子控制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多媒体、导航、自动驾驶等新型电子技术的出现,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之中。
目前,汽车的安全气囊、防火系统、刹车防抱死系统、倒车雷达等许多系统都是基于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实现的。
二、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技术创新1. 车身CAN总线技术车身控制的各个系统之间需要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传输,由此诞生的车身CAN总线技术。
CAN总线技术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器把各个子系统专门的信息沉淀在自己的控制器上,并通过CAN数据总线互相交叉传递,也可以互相通信。
CAN总线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汽车电子控制的发展。
2. 电子刹车系统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和交通压力的增加,汽车刹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摩擦式刹车系统存在抵抗力过大、易于磨损和失效等问题。
相比之下,电子刹车系统具有刹车反应快、刹车效果好以及防抱死功能等特点。
目前,电子刹车系统已经成为很多高端汽车的标配。
3. 智能驾驶技术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一、
1 目前,汽车信息显示系统有多种,而且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1) (2) 车载计算机能使驾驶员获得如何正确操作和驾驶的有关信息。 (3) 电子仪表为驾驶员提供汽车行驶时最基本操作信息,这些信
息在仪表板上连续显示出来。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它由接收天线和前置放大器两个部件组成,也有文献将天线 单元称为接收前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汽车导航系统
② 图8-57绘出了接收单元的主要部件 a.信号波道。 b.存储器。 c.计算与显控。
GPS信号接收一般用蓄电池作电源,一般采用机内和机外两
接收到信号。连接VAS5051或V.A.G1551,读取测量数 据块,选择显示组号001并进行试车。 6 检查燃油表传感器G 如果组合仪表上的燃油量指示有故障,应检查组合仪表是否 接收到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7 检查燃油消耗信号 (1)一直显示0.0 L/100 km 可能是信号线对蓄电池负极短路。关闭点火开关,将检测盒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1
①为避免试车时发生交通事故,读取测量数据块时, V.A.G1551
③某些检测中,控制单元可能识别并存储一个故障,因此检 ④只有关闭了点火开关后才可断开、连接蓄电池,否则可能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2 奥迪轿车A6轿车仪表的拆装 (1)
向上压护板1的侧面并将护板从仪表板上取下,见图8-37 (2)
②当车与障碍物相距1.6 m时,可听见间歇警报声。离障碍 物越近,声音越急促。
下一页
第二节 倒车声纳报警系统
二、 丰田轿车倒车安全报警系统
丰田轿车声纳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工作原理与奥迪A6轿车相 似。
40 kHz的超声波脉冲,以15次/s的频率向后发射。若车后 有障碍物,超声波在该处被反射,根据超声波的往返时间, 就能确定障碍物到汽车的距离。不同的距离采用不同的报警
种信息,可以降低使用成本。阴极射线管就是这样的显示装 置。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2 电子仪表板应用数字显示、字母数字混合显示、曲线图和柱
状图表等形式向驾驶员发出汽车各种工作状态的信号和故障 警告信号。 (1) 电子仪表板需要很多导电接头向光柱或光点供电。 (2) 汽车一旦启动,发动机转速、温度、燃油液位等多种信息同 时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2) 前面已经提到,电子控制装置接收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按
预设指令释译后,即指示有关执行器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些
在前面讲到车辆监测系统时,已经介绍过微机控制一个系统 的情况。
大多数车用微机按照制造时已确定的指令程序进行工作。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4 5 首先将点火开关转到点火工作位置,不启动发动机,点火开
关触点30与15接通,充电指示灯检查电路被接通 6 ①当制动液储液罐中的液面高度低于极限值时,液面开关的
触点闭合 ②当制动蹄片正常时,组合仪表接线端子I-10通过制动蹄片
内导线接电源负极
上一页 下一页
①模拟显示:在刻度盘上显示出指针连续运动的模拟值。 ②不连续显示:模拟显示的一种,当不能连续读取显示值, ③数字显示:信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 2 汽车信息显示系统的功用与工作原理 (1)
车辆状况监测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显示器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a.传感器。 b.电子控制单元。 c.显示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3 随着汽车仪表的电子化,电子式水温、油压表、燃油表、汽
车发动机转速表、汽车电子车速/里程表及汽车电子电压表
(1) 电子水温、油压表电路见图8-29,该电路具有显示发动机
冷却水温和机油压力两种功能。
水温表按40 ℃、85 ℃和95 ℃三种水温设置发光显示和仪 表刻度。
3 组合仪表上的多孔插塞连接 奥迪A6轿车上所有警报灯均为发光二极管,如果一个警
报灯损坏,必须更换组合仪表。奥迪A6轿车的Highline 型组合仪表的插头布置见图8-39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4 组合仪表上的插头布置 ①多孔插头(32脚)蓝色,见图8-40 ②多孔插头(32脚)绿色,见图8-41 ③多孔插头(32脚)灰色,见图8-42。 5 检查车速信号 如果确定了车速表上的车速显示有故障,应检查车速表是否
a.照明系统监测。这种安全装置在车辆上应用较广,负责监 测照明系统,还包括转向指示灯
和停车灯。 b.图像显示装置。 c.制动摩擦片磨损。在制动摩擦片内装上传感器,当摩擦片
使用到极限厚度时发出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d.机油液位。检测机油液位的一种方法是用“热线”油尺, 见图8-5。 e.大气温度。测量大气温度是为了使驾驶员预知道路可能结 冰而提前调整车速。这种传感器是用一个特殊热敏电阻装在 车上直接接触空气气流的地方,见图8-7。 ③奥迪200 奥迪200型轿车车况监测系统电路原理,见图8-8。
2 无引导功能的导航系统 3 利用电子陀螺或地磁等方向传感器(测出汽车行驶的方向)、
下一页
第三节 汽车导航系统
4 地磁导航系统(简称汽车导向行驶系统) 5 该系统的方向传感器是利用电子陀螺制成的,其他设备及功
6 该系统又分GPS导航系统和固定电台导航系统。
二、 内部信息导航系统
1 内部信息导航系统的构成 内部信息导航系统的构成因所用方向传感器不同,分为地磁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3)液晶显示器(LCD) 液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既具有液体的
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某些光学特性。 (4)场致发光屏(DCEL) 场致发光装置也是一种固态元件,其结构和液晶显示类似,
只是其活性材料用硫化锌层代替了液晶层。 (5)阴极射线管(CRT) 仪表板使用单独的整体目视显示装置(VDU)向驾驶员提供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1)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最简单,应用最广泛,在很大程度上已代替了过
去仪表板常用的白炽灯泡,见图8-15 (2)真空荧光显示器(VFD) 真空荧光显示器是一种主动显示系统,使用寿命长,色谱宽,
易于和控制电路连接,环境温度适应性强,可改变显示亮度, 适用于显示数字、单词和柱状图表等,但因封装在玻璃壳内
接到发动机控制单元上。检查附加信号;检查车载计算机燃 油消耗信号。 (2)一直显示51 L/100 km 可能是信号线断路,关闭点火开关,将检测盒接到发动机控 制单元上,检查附加信号;检查车载计算机燃油消耗信号。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3) 8 检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G2的信号 如果组合仪表上的冷却液温度显示有故障,应检查组合仪表
纵部件和显示部分等组成。其操纵部分结构原理见图8-53。 (2)本田惯性行驶系统—— 该系统是借助于早期飞机导航装置,因为采用上述惯性方位
传感器,所以又称电子陀螺。
三、
1 电子地图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汽车导航系统
电子地图是现代汽车导航系统中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 件之一。在早期只是单一的用作地图使用并无引导作用。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② 机油压力表按油压过低、油压正常和油压过高三种情况设置
发光显示和仪表刻度。 (2) 电子燃油表电路见图8-30。 (3) 图8-31为汽油发动机常用的脉冲式电子转速表电路。这种
转速表的转速信号来自点火系的断电器触点,经过电子电路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①当冷却水位开关因液面降低而闭合时,使组合仪表接线端 子I-04通过冷却水位开关触点与电源负极接通
②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超过120 ℃时,水温开关闭合,这时 水温警报灯L2发出闪光警报信号。
10 组合仪表中的电子时钟是由蓄电池通过仪表接线端子Ⅱ-01
供给电源的,只要蓄电池接线不断开,时钟就始终运转。
但只供美国军方使用。供民品使用的皆是C/A码,精度较低, 而且美国对民码进行了SA干扰,使民码的精度比没有干扰功 率码又降低了近10倍。 ①卫星星历误差。 ②卫星钟的钟误差。 ③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汽车导航系统
④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5)GPS 纵观定位主要分
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态定位。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五、 汽车仪表的正确使用与检验
1 各仪表连线必须要正确,特别是注意对电源极性有要求的仪
表(如电流表、电磁式燃油表等)。若将仪表连线接错,这些 2 仪表的检验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汽车电子仪表
②机油压力表的检验。 ③水温表的检验。 ④燃油表的检验。 (3)
a.中央处理器(CPU)。 b.外围设备。
二、
汽车仪表是驾驶员与汽车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接口和界面, 对安全和经济行驶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可美化汽车内部造型。
1 电子显示装置在驾驶员信息系统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直接
影响和制约驾驶员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图8-14为一种电子显示装置。在发动机启动前仪表板所有
弹的导航和定位;空间飞行器的导航和定位;对飞机而言, 它可在飞机进场、着陆、中途导航、航速测定、飞机会合和 空中加油、武器准确投掷及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进行服务。 (3)GPS GPS定位原理是由陆地无线电二维定位原理发展并逐渐完善 出来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节 汽车导航系统
(4)差分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DGPS) 目前GPS卫星发射的信号有P码和C/A码,P码的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