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一章 绪论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25ac1f964bcf84b9d57b6a.png)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the Syllabus of Automobile Body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号:050047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时数:64(讲课:58,实验:6) 学分数:3.5执笔者:吕世威 编写日期:2005年4月审核:薛矫智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仪表、汽车空调系统、前照灯自动检测系统、电动车窗、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系统、电动座椅和电动后视镜等汽车新技术,加强对现代汽车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能拥有更加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单元 概述(2学时) 介绍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与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的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 汽车电子仪表与综合信息显示系统(6学时) 介绍汽车电子显示装置的几种类型,汽车电子仪表的组成以及控制方法,简要介绍汽车的综合信息显示系统。
掌握汽车仪表的显示方法,汽车上电子仪表的种类和显示控制方法。
第三单元 电控安全系统(12学时) 介绍电控安全带和安全气囊,防盗报警系统,汽车雷达防碰撞系统,计算机控制的前照灯照明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的原理和简单的故障诊断检测。
了解掌握各种电控安全系统的结构原理,控制方法和基本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
第四单元 电控舒适、娱乐系统(22学时) 介绍中央门锁控制系统,电动车窗与电动天窗,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控除霜系统,自动空调系统,汽车音响系统。
掌握各种电控舒适、娱乐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了解一种车型的各种电控舒适、娱乐系统的基本电路及各零部件在车上的位置和基本的检测维修方法。
第五单元 通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16学时) 介绍汽车电子导航系统,蜂窝电话,汽车网络系统,汽车黑匣子,故障自诊断系统,智能汽车与自动化高速公路。
了解汽车通信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现状以及一些基本的控制理论并了解其发展的趋势。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https://img.taocdn.com/s3/m/651e5efa69eae009581becd5.png)
• b.新鲜空气电磁阀(N63)电路:C电源线 →S14→E30→F38→N63→搭铁。
• c.怠速稳定电磁阀(N16)电路:C电源线 →S14→E30→F38→蒸发器温控开关(F33)→N16→搭铁。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6. 温控开关(F38)的检查
• 当位于新鲜空气进口的温控开关的传感器 的环境温度低于1.67°C时,温控开关处于 最冷位置,开关不应接通,当环境温度高 于10°C时,温控开关处在最热位置时,开 关应闭合。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7. 冷却风扇继电器(J26)的检查
• 当接通触发线圈后,应能使开关线路接通。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2020/11/23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一、桑塔纳空调系统的结构和技术参数 • 桑塔纳LX型轿车空调系统主要有压缩机、
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蒸发器等组成,如 图1-1所示,其技术参数见表1-1所示。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图1-1 桑塔纳LX型轿车空调系统
• 1-低压软管 2-高压软 管 3-SD508型摇板式 压缩机 4-V带 5-冷凝 器 6-高压软管7-储液 干燥器 8-带轮 9-压 缩机支架 10-高压软 管 11-蒸发器溢水管 密封圈 12-蒸发器 13-膨胀阀
• 如图1-6所示,检查 鼓风机开关的串联电 阻,电阻1的阻值约为 3.2Ω,电阻2阻值约 0.8Ω,否则说明有故障。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1)
5. 蒸发器温控开关(F33)的检查
• 将蒸发器温控开关的传感 器放入水中(开关不要浸 入水中),当水温增加到 2°C时,开关应导通,当 水温降到0°C时,开关应 断开。蒸发器温控开关串 联的时间继电器的检查方 法如图1-7所示,在时间 继电器1接入线柱A与B之 间接上蓄电池2,开关3、灯 泡4,当接通开关3后,灯泡 4应在60S后点亮。
汽车车身电气基本知识
![汽车车身电气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f128fa2284ac850ad0242dd.png)
图3-5
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一、晶体管调节器
1.外搭铁型晶体管调节器的基本 电路
三只电阻R1、R2 、R3 两只三极管V1、VT2 一只稳压二极管VS 一只二极管VD组成
汽车电子技术
用电设备
1) 起动系统:功用是启动发动机。 2) 点火系统 :功用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3) 照明与信号系统 : 为汽车提供各种用途的照
4.继电器
继电器 继电器的工作电压
继电器的工作电压分为12V和24V。 !!!使用时必须和标称电压相匹配,不能互换使
用。
继电器 继电器的检查方法
继电器的检查方法很简单:在线圈两端加上规定电压,正 常时应能听到吸合声;然后用万用表检查触点对应接 点的通断情况。
连接器
阳端子
阴端子
谢谢
1、汽车电源
汽车上有两个电源: 1)蓄电池:是汽车的辅助电源 2)发电机:是汽车的主要电源
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汽车电源系统
2 问题
1.电压、电流、电阻 怎么测量(注意事项) 2.电容(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3.二极管(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4.三极管(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5.稳压二极管(工作原理和结构、示意图)
汽车电子技术
用电设备
1) 起动系统:功用是启动发动机。 2) 点火系统 :功用是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3) 照明与信号系统 : 为汽车提供各种用途的照
明、信号等。
4) 汽车信息显示系统:包括指示汽车工作状况的 各种仪表、报警灯信息显示装置等。
5) 辅助电器系统: 空调、刮水器、收音机、电 动座椅、电动门窗、防盗系统、汽车安全系统 等。
三、三极管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 三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 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 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一章 绪论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b5db74750e2524de5187ee5.png)
用在汽车上,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
上一页 返 回
节系统、制动和防滑电子控制系统(ABS/ASR)、转向控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绪论
③车身电子技术包括汽车安全、舒适性控制和信息通讯系统, 主要有用于增强汽车的安全、舒适和方便性的安全气囊、安 全带、中央防盗门锁、自适应空调、座椅控制、自动车窗 和满足多种用电设备需求的电源管理系统等。
高新技术在汽车音响的不断应用,不但使音质大大提高,而 且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第一章 绪论
社会需求的牵引、法规的推动,是导致汽车运用电子技术并 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安全方面是汽车最早的法规,随后陆 续制订了排气污染与噪声控制、燃油经济性等一系列日益严 格的法规。
它们强制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并形成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主要是开发由
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的汽车电子产品,应用电子装置代 替传统的机械部件,如集成电路调节电子技术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发动机控制、汽车底 ①发动机控制用于实现低油耗、低污染,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主要有汽油喷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和电控柴油喷 ②底盘的电子控制用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动力性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绪论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第一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07a2657ff705cc17552709f6.png)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控制 阶段 采用微处理器及单片机来完成信息的检测和处理,使得控
制系统具有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该阶段的特点是,有了 一定综合性的控制系统,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微处理器的应 用使得电子装置体积显著缩小,可靠性显著提高。
分立式半导体元件开始用于汽车交流发电机整流器、起动 电机、转速表等。主要集中于个别部件的开发,改善了汽车单个 零件的性能。1953年苏联率先在汽车上采用了二极管整流的交 流发电机,揭开了汽车电子发展的序幕。该阶段的特点是用分立 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主要电子产品 有电子电压调节器、电子式点火控制器、电子闪光器、电子式 间歇刮水控制器、晶体管收音机、数字时钟等。共同问题是价 格昂贵,可靠性差,复杂的电路使得维修费用很高,没有得到推广 应用。
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史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集成网络化层次阶段 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车载网络技术、集成智能功率
器件、智能传感器、大容量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或快速擦写只读编程器(FLASHROM),专用集成电路 等,形成了车上的分布式、网络化的电子控制系统。整个车被 联成一个多ECU、多节点的有机整体,控制系统的功能进一步 加强,使得其性能也更加完善。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与系统的综合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动 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舒适性、通过性、平顺性、转 向性、操纵稳定性以及排放性能。能源危机、排放尾气大气 污染、交通事故、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了汽车电子控制技 术的发展。
第二节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 发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萌芽及初级阶段
第1章-绪论(汽车电子技术)模板教案资料26页文档
![第1章-绪论(汽车电子技术)模板教案资料26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1ce60e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74.png)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Βιβλιοθήκη 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1章-绪论(汽车电子技术)模板教案 资料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5178b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c.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版本号:020232026课程英文名称:AutomotiveElectronicsandElectronicControl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40讲课:32实验:8上机: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为理论性兼有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生学习汽车维修工程、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机构和应用,适应社会和行业的要求,为从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汽车整车设计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工程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使学生基本掌握汽车电器设备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汽车现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结构原理和简单的检测方法及手段,培养电路分析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了解汽车与电子技术发展的关系,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共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特点。
2、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掌握不同机构和类型的燃油供给系统的特点和工作方式,了解部分典型结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传统点火系统和现代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了解典型防抱死系统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掌握简单的制动效能的计算。
5、掌握汽车驱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了解汽车驱动系统与电子控制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相比较各自的特点。
6、掌握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了解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变速器、电子控制机构的结构、作用和特点,可以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7、了解汽车空调、安全气囊、导航系统等汽车电子控制辅助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及辅助系统的使用对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5章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1-5章](https://img.taocdn.com/s3/m/acab65250b1c59eef8c7b4c8.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020.04第一章绪论1-1 简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器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汽车电器装置主要由供电系统、用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特点:1)低压汽油车多采用12V,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
2)直流主要从蓄电池的充电来考虑。
3)单线制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使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另一根导线则用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金属部分代替。
单线制可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便于安装与检修。
4)负极搭铁将蓄电池的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答:功用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是:(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答:组成部件:1极板与极板组、2隔板、3电解液、4外壳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功用:同上3.什么是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储备容量?答:额定容量C20: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0h放电率(If=0.05C)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1.75V(12V蓄电池降至10.5±0.05V,6V蓄电池降至5.25±0.02V),蓄电池输出的电量。
储备容量Cm:是指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的温度为250C时,以25A电流连续放电,当单格电压降至1.75V所持续的时间,其单位为min.。
教学课件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教学课件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1aa6ae50b4c2e3f5627638c.png)
• 汽车将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向机电一体化 (机电热、机电液、机电光)方向发展,
汽车必将进入电脑控制时代、“电子汽车” 时代。
一.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过程
车身
发 动 机
二.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 底盘电子控制系统、 •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 信息与通讯系统、 • 整车控制技术 • (综合智能控制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1、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ECS)是通过对发动 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 废气等进行电子控制,使发动机在最佳工 况状态下工作,以达到提高其整车技术
• 绪论 内容简介
• 一、《车身电气》的任务、性质、要求 • 二、《车身电气》讲授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 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 三、电子控制基础知识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 1、性质 • 《汽车车身电气及附属电气设备》是汽车类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第一章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 •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 • 三、电子控制基础知识
概述
• 现代汽车面临诸多挑战,“安全、节能、环 保”问题最为突出,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措 施就是将汽车电子化。
• 因此,一大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电子控制技术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电控点火装置(ESA)、 • 电控燃油喷射(EFI)、 • 废气再循环控制(EGR)、 • 怠速控制(ISC)等。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案12.1 教案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案12.1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11e39d7c1cfad6185fa760.png)
5.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6.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布置作业。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案1-2
课题:项目一
1.3认识安全用电1.4认识电子元器件
5.电阻的作用及分类;电阻的标注
6.电容的作用及分类;电容的标注
教学过程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详细讲授电流对人体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危害,详细讲述各种触电形式及触电急救措施。
4.通过展示不同类别及标注形式的电阻与电容实物,通过让学生观察引出电阻与电容元件的教学。
5.详细讲述电阻元件的作用、参数、标示方法及使用,重点讲述色环标注法和直标法,通过大量的实例及技巧来使学生迅速记住色环电阻标示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1.本讲是第一次课,通过自我介绍和点名的方式进行师生间的先相互认识;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便相互配合。
2.对汽车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简单介绍,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提高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使同学们非常有必要掌握好这门课。
3.从学生了解的电路相关概念出发,首先提出问题,如什么是电路?电路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电路模型、什么是理想电路元件?通过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实物的基础上学习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命名含义。
5.讲述二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参数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6.通过演示讲述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及选用注意事项。
7.本次课程小结,布置作业。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案1-4
课题:项目一
1.4认识汽车用导线
课时
3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第4版 第一章 概述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 第4版 第一章 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a742d6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80.png)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输出驱动 器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执行器 执行器是车身计算机控制,具体执行某项控制功
能的装置。包括电动机、继电器、开关和电磁阀。随着控 制功能的增加,执行器也相应增加。车身计算机一般是通 过控制执行器电磁线圈的搭铁回路来控制执行器的。
控制器是按照程序完成各装置之间的信号传递。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车身计算机 3、输出接口 由于计算机输出的电压信号是数字信号,而有些执行器 需要计算机输出模拟信号,因此,输出接口需要D/A转换 器(数字/模拟转换器)。同时,由于计算机输出的电压 信号较低,不能直接控制执行原件,因此,在输出接口电 路中大多采用由大功率三极管组成的输出驱动器(如图17所示),由计算机输出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 从而控制执行器的搭铁回路。
2、输入信号(电压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车身计算机 由输入接口,中央处理器(CPU)和输出接口等组成,
如图1-4所示。
第一章 概述
第二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车身计算机 车身计算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如下: (1)输入:接收来自传感器或驾驶员操纵按钮的电压信号, 同时给传感器提供基准工作电压(2V、5V、9V或12V)。 (2)处理:计算机采集输入信息,通过逻辑电路将输入信 号加工成输出信号。 (3)储存:程序指令、车辆参数、运算数据及故障信息等 被存入存储器中。 (4)输出:计算机将输入信号处理后,核对其程序指令, 然后向执行器发出控制命令,或向仪表板输出其他信息。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第1节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第1节](https://img.taocdn.com/s3/m/631598829b6648d7c0c746a9.png)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电压、电位、电功率的物理意义。 2)理解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意义,掌握参考方向
的应用。 3)熟练电流、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直流电流、直 流电压测量的注意事项。
1.2.1 电流
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直流电流(DC):方向不变的电流。
电压
大小: uab Wab q
单位正电荷q移动过程中能量的减少量。
单位:伏特V,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兆伏MV
电压的参考方向:分析电压之前,事先假设的电压的 方向,也称作电压的正方向。
(1)表示:
U
实线箭头加字母表示: U
a
b
U
双下标表示:Uab表示a到b的电压
双极性+、-加字母表示:+到-的电压。
通路状态
• 也称负载状态。电源与负载形成通路,这时 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整个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通路状态
1
满载
3
过载
负载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2
轻载
负载实际功率小 于额定功率
负载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 率的状态,又叫超载
电路的工作状态
开路状态 • 也叫断路状态。电源与负载之间被切断,这时电
路中没有电流流过,系统处于停止状态。
A
U AC UCA I R1 R2 15V
(b)
或:U AC 9 6 15V
在电子电路中,常把图(b)画成图(a)形式。
1.2.4 电功率
电路传送或转换电能的速率叫做电功率,简称为功 率,用P或p表示。习惯上,把发出或吸收电能说成发出或 吸收功率。
电压电流关联参考时: P = U I 或 p = u i 分析方法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97fe0cc850ad02de804178.png)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2020.04第一章绪论1-1 简述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电器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汽车电器装置主要由供电系统、用电设备、检测装置和配电装置四部分组成。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分为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三个部分。
特点:1)低压汽油车多采用12V,主要优点是安全性好。
2)直流主要从蓄电池的充电来考虑。
3)单线制单线制即从电源到用电设备使用一根导线连接,而另一根导线则用汽车车体或发动机机体的金属部分代替。
单线制可节省导线,使线路简化、清晰,便于安装与检修。
4)负极搭铁将蓄电池的负极与车体相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第二章汽车供电系统2-1.汽车用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其主要功用是什么?对汽车用蓄电池有何要求?答:功用有(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2)在发动机不工作或电压低时(发动机停转或怠速时)向用电设备供电。
(3)用电设备过多,超过发电机容量时补充供电。
(4)蓄电池电能不足时可将发电机电能储存起来。
(5)具有稳定电源系统电压的作用。
其主要功用是:(1)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和点火系统提供电能。
要求:容量大、内阻小,以保证蓄电池具有足够的起动能力。
2-2.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是什么?答:组成部件:1极板与极板组、2隔板、3电解液、 4外壳5蓄电池技术状态指示器功用:同上2-3.蓄电池的电动势如何建立?充电和放电时蓄电池极板及电解液有何变化?P15蓄电池电动势是由正及和负极板浸电解液时,负极极板有少量的铅容入电解液生成两价的铅离子Pb2+,并在极板上留下两个电子2e使极板带负电,此时,负极板相对与电解液的电位约为-0.1V ;在正极板处,少量PbO2溶入电解液,并于水(H2O)反应生成Pb(OH)4,再分离成四价Pb4+和氢氧根离子OH-,即铅离子沉附在正极板上使正极板相对于电解液的电位约+0.2V。
汽车车身电子与控制技术第一章
![汽车车身电子与控制技术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655745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7.png)
第三节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背景
1、 安全、环保和节能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 2、 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了汽车技术向集成与智能迈进 3、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1、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动力源
干扰
指令及信 号处理单元
转换放 大单元
执行 器
受控 对象
目前较多见且较成熟的电子控制装置
发动机控制部分
电控点火装置 (ESA) 电控汽油喷射(EFI) 废气再循环控制 (EGR) 怠速控制 (ISC)
底盘控制部分
电控自动变速器 (ECT) 防滑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 电控悬挂(TEMS) 巡航控制系统(CCS)
行驶安全系统 信息系统 附属装置
安全气囊 (SRS) 雷达防撞系统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ASR
(1)输入回路输入ECU的传感器信号有两种: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输入回路的作用是将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在除去杂波和把正弦波转变为矩形波后,再转换 成输入电平
输入回路的作用 a) 际去宋议 b) 正弦波转变成矩形波
c) 转变成输入电平
(2)A/D 转换器(模拟/数字转换器)
由传感器输入的模拟信号,微机不能直接处理,故要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 字信号,再输入微机。
检测反馈单元
(1)、 检测反馈单元 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受控参数或其它中间变量,经放大、转换后用 以显示或作为反馈信号。
(2) . 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 该单元接受人机对话随机指令或定值、程序指令,并接受反馈信 号, 一般具有信号比较、变换、运算、逻辑等处理功能。传统的指 令及信号处理单元多采用模拟电路,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为工程控制系统提供了采用数字计算机指令和信号处理单 元的可能性。汽车上所用的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多为微处理机。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b3936db71fe910ef12df8ae.png)
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 (1)1.2本设计采用的绘图软件介绍 (2)1.2.1 CATIA简介 (2)1.1.2 CATIA的功能特点 (3)1.1.3 CATIA软件发展 (4)1.1.4 CATIA人机工程功能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1.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7)1.4毕业设计容 (8)第2章车身设计方法 (9)2.1传统的车身设计方法 (9)2.2 现代设计方法 (9)2.3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零线的确定 (10)2.4 本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 (12)2.4.1 概念设计 (12)2.4.2 工程设计 (12)2.5 车身总布置容及原则 (12)2.6车身承载方式的确定 (13)2.6.1车身承载方式 (13)2.7本车承载方式的确定 (15)第3章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研究 (16)3.1 人机工程学概况 (16)3.2人机工程学简介 (18)3.3人机系统概述 (20)3.4不同人种间的人体模型差异 (21)3.5我国人体尺寸标准 (22)3.5.1人体的主要尺寸 (23)3.5.2立姿人体尺寸 (24)3.5.3坐姿人体尺寸 (25)3.5.4人体水平尺寸 (27)3.6 SAE人体模型 (28)3.7 结论 (29)第4章轿车车身总布置 (30)4.1人体功能尺寸 (30)4.2人体模板关节角度的调节围 (34)4.3座椅的布置 (37)4.3.1 输入已知整车控制参数及边界条件 (37)4.3.2踵点的确定 (38)4.3.3确定H点位置 (39)4.3.4确定座椅水平和垂直调节围 (40)4.3.5 仪表板的布置 (41)4.4驾驶员的眼椭圆及视野校核 (42)4.4.1眼椭圆的定义 (42)4.4.2 眼椭圆的意义 (42)4.4.3 眼椭圆的含义 (42)4.4.4 眼椭圆的样板 (43)4.4.5眼椭圆制作步骤 (43)4.4.6 眼椭圆的定位 (44)4.4.7眼椭圆的应用 (46)4.5头廓包络 (47)4.5.1概述 (47)4.5.2头廓包络面的尺寸 (48)4.5.3头部包络面的定位 (49)4.6前方视野校核 (49)4.6.1前风窗开口视野校核 (49)结束语 (53)参考文献 (55)致谢 (56)附录 (57)第1章绪论1.1 车身总布置设计概述汽车诞生一百多年来,其技术经过不断地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集传统工业和高新科技为一身的典型的机电产品,而围绕汽车工业的庞大工业体系也发展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企业群体。
汽车电气与车身电子技术
![汽车电气与车身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db0e07de80d4d8d15a4f95.png)
充电过程
总方程式:
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解液密度越来越小。 蓄电池在正常使用中电解液降低,应补充蒸馏水。
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
• 发电机
硅整流交流发电机主要由转子、定子、硅整流器和端 盖等四部分组成。转子用来建立磁场,定子中产生交 变电动势,经过硅二极管整流器整流后输出直流电。
1、转子
定义: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 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功用: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起动后,起动机便立即停止工作。
起动方式:
① 人力起动 ② 电力起动机
在发动机飞轮壳 前端的座孔上
起动
起动机的结构 串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
Hale Waihona Puke 每次起动时间不 超过5s,再次起 动应停止2min。
1、直流电动机 功用:将蓄电池输入的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产生电磁转 矩。 结构:电枢、磁极、换向器和电刷。
•
磁极
功用:产生磁场 结构:由固定在机壳内的磁极铁心和磁场绕组线圈组成。
两对磁极相对交错安装在电极的壳体内,定子和转子铁心 形成的磁通回路如图。
2、传动机构
作用:起动时,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的飞轮齿圈啮
工作灯:为排除汽车故障或检修提供照明。
多盏小圆灯的组合
方形灯与圆形灯的组合
不规则的异形灯组合而成的前大灯
前照灯应保证夜 间车前有明亮而 均匀的照明和防 眩目装置
“复古”的独立圆形前大灯设计,显得更有灵气
前照灯的改装(天使眼)
氙气灯和天使眼完全是2个不同的东西, 前者是指大灯内照明用的灯,说通俗 点,灯泡。后者是指大灯内装饰用的 光圈,看见下面这个马自达大灯了吧, 红色和蓝色的光圈就是天使眼,市面 上大概是LED的天使眼和CCFL阴极管 的天使眼两种,对照明基本没有作用, 可以说是纯装饰品。
汽车电气教案1绪论
![汽车电气教案1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f3bcb77c168884868762d6ae.png)
实验教案一、导入新课自汽车问世一百年来,汽车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汽车技术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与性能也在不断进步,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在解决汽车节能降耗,行车安全,减少排放污染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汽车电气设备的发展概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机械设备为主,电气设备只是用于一些必备的电源和用电设备2、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标志是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代替了传统的触电式电压调节器3、进入20世纪70年代电子控制高能点火系统、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4、20世纪80年代以后驾驶辅助装置、安全警报装置、通讯、娱乐装置三、汽车电气设备的组成1、电源系统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2、用电设备(1)起动系统:起动机及其控制电路(2)点火系统:点火线圈、分电器总成、点火器、火花塞(3)照明系统:车内照明、车外照明(4)信号系统:音响信号、灯光信号(5)仪表及报警系统:监测发动机及汽车的工作情况(6)辅助电器:车辆豪华程度越高,辅助电器设备越多(7)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利用微机控制各个系统3、全车电路及配电装置四、汽车电气设备的特点1、采用直流电2、采用低压电源3、采用单线制4、并联5、负极搭铁6、保险装置7、线路颜色和编号8、相对独立的分系统五、本课程的性质、任务、重要性这门课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汽车电路组成和特点。
是以后学习汽车电路的基础。
六、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考核方法本课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故使用挂图和实物,在教学中可多举例,讲解一些课外知识。
现场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七、课外作业1、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系统组成?2、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绪论
①满足用户需求,大幅度提高汽车的性能,使之更舒适、方
② ③实现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系统智能化,将汽车和社会有机
在21世纪,汽车电子技术将在运用信息技术使汽车与社会 联结方面获得较大的进展,包括广泛使用蜂窝电话与全球定 位系统(GPS),以及采用多路总线分布式网络来集成所有 汽车部件的电子控制模块,使整个系统具有数据融合、故障 诊断和一定的自修复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绪论
③车身电子技术包括汽车安全、舒适性控制和信息通讯系统, 主要有用于增强汽车的安全、舒适和方便性的安全气囊、安 全带、中央防盗门锁、自适应空调、座椅控制、自动车窗 和满足多种用电设备需求的电源管理系统等。
高新技术在汽车音响的不断应用,不但使音质大大提高,而 且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绪论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发动机控制、汽车底 ①发动机控制用于实现低油耗、低污染,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主要有汽油喷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和电控柴油喷 ②底盘的电子控制用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动力性
节系统、制动和防滑电子控制系统(ABS/ASR)、转向控
汽车车身电子技术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 发展专用的独立系统,电子装置被应用在某些机械装置所无 法解决的复杂控制功能方面,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制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是 开发可完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统及各种车辆整体系统的微机 控制
新型的汽车音响,音响效果更好,噪音更低,抗干扰性能更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车身电子设备应
用在汽车上,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方便性。
上一页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