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合集下载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性格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性格

摘要:《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作为书中的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城内外的一番番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

方鸿渐是一个悲剧形象,现实世界的虚伪丑恶,荒唐无聊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但其自身性格的缺点却是造成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本文分别从方鸿渐造成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消极被动,逃避退却的处世态度;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本性;盲目懵懂,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变形的自尊,缺乏自省意识以及形成悲剧性格的社会根源等方面作一个浅显而粗陋的剖析。

关键词:方鸿渐悲剧性格社会根源《围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以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魅力,透辟的解析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怯懦人格根源及现实主义魅力而获得了“现代《儒林外史》”的美称,至今仍葆有一种常读常新的人生感受,它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作为《围城》一书中的一号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墙内外的一番番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

“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自身性格的缺点常常成为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性格决定人生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的风格。

而人生的态度和风格会直接影响生活的效果。

所谓“命运”就是对生活效果的总结和概括。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因性格的缺点造成的,李尔王的轻信和暴躁,哈姆雷特的多疑和寡断,都成了他们致死的原因。

方鸿渐也是如此,他同样无法逃避因性格缺陷而导致悲剧命运的定律。

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方鸿渐的主要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

”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

人们也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就被包围着的,被感染着的传统文化。

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幼承家教,“国文曾得老子指教,在中学会考考过第一。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摘要:本文以分析《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为题,从他的延宕、矛盾以及相对他人而言的正人君子形象三方面入手,从他的爱情、婚姻、事业等角度,对他的性格进行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Hongjian Fang, the character of "Fortress Besieged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personality, his love, marriage and care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 delay, contradiction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关键字:围城方鸿渐性格Keywords: Fortress Besieged City ,Hongjian Fang ,character《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之所以取名围城,一是出于文中方鸿渐等人闲谈,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第二层含义便是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个围城,而还有一层含义,便是杨绛给《围城》做了题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深刻、概括的总出了方鸿渐的一生,婚姻、职业甚至人生都处于围城之中,而造成方鸿渐陷入围城的一大原因便是主人公的性格,所以,本文将浅析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

一、方鸿渐的“延宕”延宕意为拖延。

在戏剧中,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

2014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论《围城》方鸿渐的双重人格

2014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论《围城》方鸿渐的双重人格

2014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论《围城》方鸿渐的双重人格摘要:《围城》中方鸿渐认真而又玩世,正值而又脆弱的双重人格典型的反映了旧中国知识分子懦弱、虚荣、自私、功利的劣根性。

论文从方鸿渐双重人格的成因、表现、作者的特殊寄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思考了方鸿渐双重人格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双重人格;成因;表现;意图;启示中国是个历经坎坷的文明古国,这使得很多中国人面对着不堪回首的晚清炮火常常泪湿满襟,轰鸣的炮火声惊醒了闭关自守中的国人的天朝上国美梦,从此开始的近百年的屈辱沉沦,始终像一块黏在血痂上的纱布,一揭便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不揭又有碍观瞻,所以聪明的中国人迫切的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各个领域使老外认同乃至可以超越外国人而来粉饰那块丑陋的绷带,所以这种近乎病态的自尊导致了后来很多有趣的现象,就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一般,经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后,原本无人问津的香味漂洋过海飘回后便馥郁了很多迷醉了一大批自尊心强的国人,因为他们可以沾沾自喜的说:“瞧见没,MADE IN CHINA,我们中国人不比老外差”,而本文要讲的《围城》亦是如此,自从1980该书突然华丽的从海外载誉而归时,人们纷纷忘记了当初对其的冷淡,再加上当时的电视剧的成功,使得《围城》一下五年重印四次,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著,一时间,《围城》盛誉空前洛阳纸贵,甚至于夏志清先生亦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1]《围城》一书是在1944年到1946年间,正如《围城<序>》中说的经过这“两年的忧世伤生”[2],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昆仑”的钱锺书先生在兼顾创作《谈艺录》“书癖钻窗蜂为出,诗情绕树鹊难安”[3]的心境下,从其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大方、熟悉的社会阶层中取材,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小说。

几十年来,人们争相阅读,不断的研讨、探究,无论是围城的思想包含的哲学意蕴,还是从内容中透露的现实观、婚姻观以及女性命运等等,还有写作中大量修辞手法的新颖奇特的运用,以及那用诗人的神经来感受,用哲学家的头脑来思索,在事实之外配上一连串思想沉潜、寄慨深远的哲理议论,“学人之小说”[4]理胜于情等等,无不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同时它被译为英、法、德、日、俄六种文字,并被誉为“新儒林外史”[5]。

浅析《围城》中的方鸿渐形象

浅析《围城》中的方鸿渐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围城》中的方鸿渐形象样文内容摘要首先本文给方鸿渐定性,他是位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即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由于他的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和幼稚,他被鲍小姐引诱然后抛弃,被苏文纨羁绊然后报复,被孙柔嘉诓骗,然后驾奴,饱尝感情的折磨,其次,好心买假文凭,在事业上屡遭同事暗算,卷进各种莫名其妙的派系斗争和扯不清的恩怨纠葛中,饱受炎凉世态的折磨,这就是方鸿渐形象所凝结的人生思考。

关键词:软弱尴尬空虚目录一、方鸿渐在事业遭遇到的尴尬与表现出的软弱 (4)二、方鸿渐婚姻和感情上的无奈与失败 (5)三、方鸿渐形象的意义 (6)参考文献 (7)浅析《围城》中的方鸿渐形象《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

在书中钱钟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媛淑女、亦有商贾政客。

钱先生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写。

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

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其中方鸿渐的形象是最丰满的一个。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这位江南的绅士之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学系,最后又转到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

由于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未来丈人的帮助)便毫无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学之路,学中文的人出洋“深造”不免有些滑稽,但是他“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也不访《永乐大典》,也找不到太平天国的文献,四年中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读了三所大学。

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甚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之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的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

《围城》中方鸿渐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中方鸿渐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中方鸿渐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中的方鸿渐是一位形象鲜明、思想独特的人物,在小说中他是一个深受小众影响的豪门子弟。

作为《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的形象显然和传统的豪门子弟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在这个豪门女弟子形象之中,他完全没有丝毫虚伪、狂妄自大和强装拜金时代的特质,而是一位理性派观点主义者。

作者穆旦在描绘方鸿渐时,采取了大量具体细节来凸显他的性格特征,表明他与众不同。

首先,书中提到,方鸿渐不愿随意涉足旁门左道、艳丽浮华的宴会,他更喜欢清静的院子、书房,安静地独处,沉迷画画、书法体验自身的快乐。

其次,方鸿渐努力抗拒家族的传统价值观,从不与正常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刻意以绝缘的教养态度远离家族的势力。

他在思想上也有明显的独特性,具体体现在他看待世俗和人情上完全没有任何偏好,突出了不经意间却常常活跃在书面上的对立,显示出一种调和理性与情感的矛盾,形成一种意外的情趣。

最终,作者穆旦借由方鸿渐的形象刻画出一幅豪门的家园生活,表现出当时的家庭文化特征和生活理念。

方鸿渐推崇理性思想,既反对古典家族关系,又追求个性自由,追求心灵和谐美,对古典家庭理念抱有叛逆态度,他不希望消逝在这种势力之中。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穆旦向读者展示出一种独立思想和拒绝传统家庭理念的清新心态。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方鸿渐是《围城》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通过对他的描写和言行,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特点和性格。

首先,方鸿渐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

他一直处于自卑的状态中,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

他的自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为了自己的前途不惜牺牲他人的忠诚。

在小说中,他先后背叛了自己的恩师陈察院、朋友唐温贞,将他们出卖给了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他为了自己的幸福,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追求着自己的爱情。

他始终困惑于选择陈岚和沈从文之间,不愿意做出妥协,以至于最终失去了两个女人。

方鸿渐的这种自私也使他成为了一个软弱的人。

其次,方鸿渐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

他总是推卸责任,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不愿意承担责任。

在与陈岚分手后,他怨恨陈岚对自己的背叛,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负责任和不成熟。

在与沈从文分手后,他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自私和优柔寡断负责。

他总是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别人,对自己的错误从不反思。

这种缺乏责任感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和幸福。

此外,方鸿渐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他往往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在面对抉择时往往左右为难。

他的优柔寡断在两个爱情故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对陈岚和沈从文之间的选择一直犹豫不决,而且在面对感情的问题时总是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他缺乏对自己的坚持和自我定位,总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迷失自己。

这种优柔寡断使得他在人生的拐点上错失了很多机会。

总的来说,方鸿渐是一个自私、缺乏责任感和优柔寡断的人。

他经常被社会和他人的期待所影响,从而迷失了自我。

他在人生的重要选择面前往往犹豫不决,缺乏勇气和决心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

他的这种性格和态度使得他无法脱离围城,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通过对方鸿渐形象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这种形象也可以代表了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

他们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往往面临着各种的选择和困惑。

他们常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中,难以做出决断。

正因为如此,《围城》中关于方鸿渐的描写也一直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2009-06-06 10:36摘要:《围城》是一部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厚的人性开掘和广泛的世态讽刺的文学作品。

首先,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他发人深思的悲剧人生,展示了他的懦弱性格,暴露了他的消极被动、虚无悲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揭示了他的悲剧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因果关系。

方鸿渐的人生悲剧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启迪。

《围城》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其特点不仅表现在讽刺的广度、深度,更重要的是这部讽刺作品体现出作家对于讽刺艺术的不懈探索,显现出了幽闭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方鸿渐;性格特征;讽刺艺术一、关于《围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方鸿渐作为《围城》的主人公,也是唯一一个贯穿全篇的人物,当然就应该是研究《围城》人物形象的最佳切入点。

对于方鸿渐这一艺术形象的把握和评价,《围城》评论者们看法不一,有的说方鸿渐是一个被作者嘲讽的对象,是一个中国式的‘多余人’”,是“一个连牢骚也懒得发的玩世不恭的怠惰者”;有的说他是被作者同情的对象,是“一个处于中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应当说,这些观点都有相当水平的见地,甚至有的已基本上走进了“围城”,观察和探寻到了其艺术的真谛。

但是,笔者认为,就作品中的基调而言还不是对方鸿渐一味讽刺,方鸿渐还不完全是作者“嘲讽的对象”,而是同情多于讽刺。

至于以“多余人”来对照方鸿渐也未免有点牵强,尽管称他是“中国式的”,因为方鸿渐毕竟还是“这一个”艺术形象。

再者,说方鸿渐“玩世不恭”,也没有抓到这一形象主旨,还没有观察出作者描写他陷入人生的“围城”中奋力挣扎的情景,更没触及到他在人生的“围城”中被围困被折磨的痛苦心境,毕竟他是困苦的,是在不断挣扎的,而不是一味的“玩世不恭”。

至于用“过渡色彩”来模模糊糊地概括方鸿渐,就更不能准确评价这一艺术形象了。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_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_方鸿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方鸿渐2009-06-06 10:36摘要:《围城》是一部具有丰富的人文涵,深厚的人性开掘和广泛的世态讽刺的文学作品。

首先,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这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演绎了他发人深思的悲剧人生,展示了他的懦弱性格,暴露了他的消极被动、虚无悲观的人生态度,从而揭示了他的悲剧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因果关系。

方鸿渐的人生悲剧蕴涵着深刻而丰富的人生启迪。

《围城》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其特点不仅表现在讽刺的广度、深度,更重要的是这部讽刺作品体现出作家对于讽刺艺术的不懈探索,显现出了幽闭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方鸿渐;性格特征;讽刺艺术一、关于《围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人物形象,是一部小说取得成功的必要因素。

方鸿渐作为《围城》的主人公,也是唯一一个贯穿全篇的人物,当然就应该是研究《围城》人物形象的最佳切入点。

对于方鸿渐这一艺术形象的把握和评价,《围城》评论者们看法不一,有的说方鸿渐是一个被作者嘲讽的对象,是一个中国式的‘多余人’ ”,是“一个连牢骚也懒得发的玩世不恭的怠惰者”;有的说他是被作者同情的对象,是“一个处于中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应当说,这些观点都有相当水平的见地,甚至有的已基本上走进了“围城”,观察和探寻到了其艺术的真谛。

但是,笔者认为,就作品中的基调而言还不是对方鸿渐一味讽刺,方鸿渐还不完全是作者“嘲讽的对象”,而是同情多于讽刺。

至于以“多余人”来对照方鸿渐也未免有点牵强,尽管称他是“中国式的”,因为方鸿渐毕竟还是“这一个”艺术形象。

再者,说方鸿渐“玩世不恭”,也没有抓到这一形象主旨,还没有观察出作者描写他陷入人生的“围城”中奋力挣扎的情景,更没触及到他在人生的“围城”中被围困被折磨的痛苦心境,毕竟他是困苦的,是在不断挣扎的,而不是一味的“玩世不恭”。

至于用“过渡色彩”来模模糊糊地概括方鸿渐,就更不能准确评价这一艺术形象了。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特点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特点语文教育专业08级1班 黄金燕摘 要:钱钟书以高超的讽刺艺术魅力解析了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的生活现状,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自身性格的缺点是造成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生活、婚姻、事业上无不遭遇挫折,更深层次的揭示了他的悲剧性格及其悲剧命运。

关键词:方鸿渐;性格特点;小人物;伪君子;懦弱者;老舍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

”[1]从《围城》整部小说的叙述来看,虽然是用第三人称,方鸿渐也只是被叙述人物中的一个,但叙述者经常采纳、吸收方鸿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审视别人,使他的性格、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在全书的各种场合。

[2]方鸿渐是《围城》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的多重性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悲剧命运是性格缺陷造成的。

作家章明说过:“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在家庭上,在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

”[3] 本文主要分析了方鸿渐的多重性格特点。

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物 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刻画方鸿渐的形象是一个外表风光,实质却一团糟的小人物。

方鸿渐一登场,正好是留学归来受到人们追逐的时候,像个大人物似的。

但在他出国留学 “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古文、西藏文或梵文。

四年中,他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1他把留学完全是不当一回事的,如书上第三章写到他对唐小姐说的话:留了学了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

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会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该把留学这事忘了。

○2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是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了地面,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

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

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

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本文是关于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方鸿渐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小说《围城》的主人公,对于他这个人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看看下面的解析吧。

【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一】人物介绍:方鸿渐出生于江南水乡的一个乡绅家庭,父亲是个前清举人。

他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

有点小聪明,口才好,富有正义感,对于人生、事业和爱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触,他善于讨女孩子欢心。

但同时又爱面子、懒惰、软弱、遇事犹豫不决。

电影《围城》里,陈道明把这个人物表演的非常好。

家庭:方鸿渐出身乡绅家庭,父亲是个前清举人,因此身上有着中国士大夫的清高品性,对于市侩心理的小市民有着极强的抵制心理。

但身边却永远围绕着类似的任务。

从自己父母亲、周家夫妇、身边的亲戚到学校同事李梅亭,再到自己的老婆孙柔佳,或多或少都有着小市民的习气和作风。

方鸿渐被动地和这些人打交道,并具有讽刺意味地被自己所抵触的人和事控制掌握着命运,最终被家庭琐事折磨致死。

师门:方鸿渐是个海归,在欧洲学习的几年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没有读成学位。

回国之前怕对长辈无法交代,设法弄了个假文凭,谎称自己获得“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

也正因为这个假文凭,使得他总是不够自信,总是不敢直接面对,而是一味的回避。

也正因为他是海归,所以他总是瞧不起小市民,总以为自己喝了那么多的墨水,讲面子,自视很高,是一个十足的眼高手低的家伙。

大众舆论:“任何悲剧冲突,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社会矛盾的反映“方鸿渐也不例外。

他生存的环境,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社会、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侵略与反侵略、、、中国被卷进了时代的漩涡。

他是不由自主的走进了这个漩涡,但也只是漩涡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而已,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眼光毒辣。

在此,我再套用一句老话结尾:婚姻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二】方鸿渐是个其有复杂性格的人,他上复杂的思想性格情感生活.一方面他在追求纯真的朴实的爱,讨厌爱情生活中的世俗气.一方面他胆小怯弱.他的矛盾状态中为爱情几经追求,失爱.再追求爱.最后成为情场上的失败者.方鸿渐复杂的思想性格其次表现在家庭生活上.一方面,他希望过真诚愉快自由的家庭生活,一方面,他又软弱无能,摆脱不开旧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压力.致使刚成立的小家庭陷于破裂的危机.方鸿渐的思想复杂的思想性格其次表现在事业生活上.在事业上,方鸿渐虽然有一定的主义感,对生活中的坏现象有着不平的愤怒,也进行挣扎,但有时抱有幻想,常常屈于环境的压迫总是处于尴尬的境地.在他身上有着封建次序的绝望.也有着古老生活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20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熏陶,也有着对西洋文化的鄙夷.他当然说不上是英雄.但也不是个坏人他身上有些善良正直的品行和民族灵魂.但那样的社会不仅造成了他的矛盾思想性格也注定了他不会有焕发光彩的生活道路【围城小说方鸿渐人物解析三】性格决定人生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的风格。

论文-《围城》里的方鸿渐人物形象浅析

论文-《围城》里的方鸿渐人物形象浅析

《围城》里的方鸿渐人物形象浅析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目录写作提纲··························································⑵内容提要··························································⑶关键词····························································⑶正文······························································⑶一、人物性格悲剧··················································⑶㈠他不求进取,游游荡荡··········································⑷㈡他毫无主见,善于妥协··········································⑸㈢他缺乏勇气,爱慕虚荣··········································⑹二、人物悲剧根源··················································⑺三、人物与社会意义·················································⑼参考文献··························································⑽写作提纲△引言作品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与写作背景。

方鸿渐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人物形象分析

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
中间状态,坏也坏不彻底,却又不是绝然意义的好人。 苏纹纨评价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 玩世不恭了,倒是小节上认真,矛盾的太可笑了”他 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不谙世事,对李梅亭、顾尔谦 的厌恶全摆在脸上,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方鸿 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总 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不令人讨厌, 却一无用处。
二、方鸿渐婚姻,感情上的玩世不恭与软弱
由于他没有真才实学在恋爱上又不断的陷入到一种陷阱里边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写在巴黎到上海的船上,他和鲍小姐的爱 情,他追求鲍小姐,鲍小姐也对他眉来眼去,但是最后到岸上, 他就被鲍小姐甩掉了。他被人骗。在钱钟书眼里的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那种温情的关系是非常少的,最后无意中他与孙嘉柔结婚 了,他那个结婚,本来对孙小姐印象非常好,是一个很文静的知 识女性,但是结婚后,他们不断的产生冲突,他陷入了家庭的无 边无际的矛盾之中,所以方鸿渐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家庭 上,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 ,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在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 动地去争取和解释,却把本存幸福的爱情结束的那么轻率,这不 能不说是发自他那本性的怯懦。对于内心的痛苦,他从来不敢直 接面对,而是一味的回避。
方鸿渐在恋爱婚姻上的失败和他自身性格的懦弱是分不开的, 他的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征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
根源 — 传统文化的影响
方鸿渐生活的年代,道家文化已经根植 于中国人的国民意识中,道家的柔弱胜强﹑ 宁静﹑少私寡欲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成 为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它成为人们“全身选 择”的法宝,也是形成人民懦弱﹑无能﹑无 力抗挣等性格的重要遗传因素,使每一个接 受传统教育的人,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这 是文化对人的制约性,而对于传统文化有着 深厚了解的方鸿渐,这种制约性就愈加强烈。

对方鸿渐的评价

对方鸿渐的评价

对方鸿渐的评价
《围城》中的方鸿渐,是一个具有矛盾性格的人物。

他的善良和正义,既体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中,也表现在他在面临爱情、事业等困扰时的态度上。

但他也有一些性格弱点,如犹豫不决、依赖他人和消极被动。

他不讨厌,但也不显得突出,无论是在生活经历,还是在事业和爱情中,他都是挣扎和无奈的。

他的生活经历,反映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如同生活在一座“围城”之中,处处碰壁。

然而,即使面对人生的困境,他依然坚守着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这是他的难得之处。

因此,方鸿渐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分析的角色,他的形象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会话含义视角下解读《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弱点

会话含义视角下解读《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弱点

1海外文摘《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大多是从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等角度来分析评价的,而对其主人公方鸿渐的研究,并且从语用学角度评析还尚显不足。

但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最能集中体现作品的思想内核和艺术价值,透彻理解认识他们有助于更全面地鉴赏这部小说。

1 理论基础格莱斯(Grice)认为,在所有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具体来说,合作原则体现为四条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格莱斯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严格遵守合作原则,当谈话一方察觉到另一方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就会透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一层意义,于是产生了“会话含义”。

2 小说中主人公性格分析2.1 违反“量的准则”当发话人提供的信息足以适应谈话需要,或提供多余所需信息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2.1.1 信息不足孙柔嘉:“我们怎么样糟蹋你?你何妨说?”方鸿渐:“你心里明白,不用我说。

”①在这则短对话中,方鸿渐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违背了量的准备。

孙柔嘉是与方先生最终走入婚姻的女性,在方鸿渐失去唐晓芙之后,孙柔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方鸿渐痛苦心情起了疗伤作用,使得方先生陷入了迷茫的爱情、不知所措的婚姻。

孙小姐是爱这个方先生的,但是她的家人一直看不惯方先生,恰好孙小姐的亲戚说她老公坏话时被方先生听见了,方鸿渐怒气冲冲,不愿意理睬他老婆,只说了简短的几个字,同时也向他妻子暗示了他已经听到了她们背后的议论。

一家人本来应该相亲相爱的,结果方先生与孙小姐的婚姻充满了谩骂声,少见欢声笑语,两家亲人互相看不起对方,互相抱怨,加剧了这场婚姻的悲剧。

方先生迷惘的性格弱点使得他盲目地结婚。

2.1.2 信息过多鲍小姐:“胡说!医生是救人生命的。

”②方鸿渐有意撩拨她道:“救人生命也不能信教,医学要人活,救人的肉体;宗教救人的灵魂,要人不怕死。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在《围城》这部小说中,作者钱钟书刻画了一系列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这些
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异,互相交织、对比,共同构建了小说的丰富内涵。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

方鸿渐
方鸿渐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内心矛盾复杂的人物。

他虽然是个成功的外
部之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处世手段,但内心却总是感到不满足和空虚。

他追求着物质上的成功和社会地位,但又常常为自己的过往和内心的空虚而苦恼。

这种内心的矛盾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脆弱和无助。

沈从文
沈从文则是一个与方鸿渐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

他是一个忠诚、善良、风趣的人,与方鸿渐的冷静谨慎完全不同。

沈从文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放开的、包容的,他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受外界压力的影响。

尽管在物质上他并不如方鸿渐那样成功,但内心却充满了快乐和幸福感。

霍桑
霍桑是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爱的浪漫主义者。

他对待爱情的
专一和执着让人感动,但也使他自己受到了很多伤害。

霍桥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与痛苦,以及追求真爱的艰辛和付出。

老舍
老舍则是一个典型的思想家,他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洞察。

他的思
维敏锐、见识广博,让人对他产生敬佩和尊敬之情。

老舍的形象展现了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和对人性本质的关怀。

总的来说,《围城》通过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不同性格和命运的人在
繁重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每个人物形象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引领读者思考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论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

论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

论《围城》中方鸿渐的形像摘要:围城是文学大家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

主人公方鸿渐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都市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像,既有许多优点,也有很多缺点,他的人生悲剧是由黑暗的社会所造成的,也是由他自身性格特点决定的。

他不学无术,善良正直,洁身自好,懦弱无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潮相互碰撞的产物,由于他自身存在的弱点和所处社会的黑暗,他面临着情感、事业、家庭的三重困境,陷入了生存困境。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不学无术懦弱《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意蕴深厚、耐人寻味的小说。

小说以方鸿渐的爱情失败、事业受挫、婚姻破裂等人生经历演绎了“围城”这一意象,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状况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态。

所谓“围城”,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1]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本来不知道有“围城”说,然而,当他听人说到“围城”,并且经过后来的坎坷,便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想法。

这便成了全书的主线。

贯穿全书的主人公方鸿渐的名字是有其来历的。

钱钟书先在《管锥篇》中说:“‘鸿渐’,即‘一只鸟飞来飞去没个着落’。

”《易经》中也曾说,这只鸟先在溪边,后飞到石头上、陆地上、树上,最后飞到山头,亦即亦至。

鸟(象征男人),在外面飘来飘去,最后只剩下孤零一个人。

可怜的“鸿渐”,只是一个没有着落的、没有归宿的、而相当痛苦着的“流浪汉”。

[2刘旭试析《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殷都学刊2010年]小说中,主人公方鸿渐不断地渴求冲出“围城”,然而,冲出之后又总是落人另外一个“围城”。

书的开头介绍方鸿渐的家乡江南一个小县时说,“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士汽息,这算是他们的民风,”这也是给方的形象作了铺垫,表示他像铁一样的硬,正直,像豆腐一样的软弱,像轿子一样的气量狭小,如泥土般泥古不化。

对于《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围城》人物形象分析《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该小说以大背景为抨击官僚主义和旧人生观,以小背景来讽刺失去本真自我的人。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入生动,其中包括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形象。

在《围城》中最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一是主人公方鸿渐。

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书生型人物,他聪明而有才华,但自卑和优柔寡断。

他在择偶问题上迟迟不能下定决心,反复考虑着婚姻的利弊。

方鸿渐身上的人生困境,特别是他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面临的现实和思想困局。

通过方鸿渐的形象,作者让读者体验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压力和个人追求之间的挣扎。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是方鸿渐的朋友曹先生。

曹先生是一个铁齿铜牙的官僚形象,他庸碌而自满,追求权力和地位。

曹先生是作者对于当时官僚主义的讽刺,他的愚蠢和虚伪暗示着社会的丑陋和不公。

通过曹先生的形象,作者不仅仅是揭示了官僚主义的问题,更是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扭曲。

曹先生的形象使得小说的讽刺意味更加深刻和尖锐。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是非常丰富和有代表性的。

方鸿渐的妹妹方小婉是一个独立自主、聪明机智的女性形象。

她不满足于传统女性的被动地位,积极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方小婉的形象体现了当时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的变化和女性觉醒的力量。

作者通过以上几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

小说中人物的思想迷茫和对于社会困境的无奈,勾勒出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

通过对于人物的深入剖析,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层次的小说世界。

《围城》的人物形象塑造精细入微,形象鲜明。

作者通过对于方鸿渐、曹先生和方小婉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巧妙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丑陋。

通过小说的人物形象,读者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的内心困境。

这种细腻入微的人物描写,使得《围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围城》中的性格心理与人际关系培养

《围城》中的性格心理与人际关系培养

围城中的性格心理与人际关系培养引言《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细腻描绘了一群具有丰富性格心理的人物,并通过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示了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围城》中主要角色的性格心理特点,并深入分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塑造人际关系的因素。

主要角色与性格心理特点1. 方鸿渐方鸿渐是小说中的主角,他具有多重性格特点。

一方面,他内心渴望追求自由、实现个人价值,但另一方面他却常常被外界压力所束缚。

这种矛盾使得方鸿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优柔寡断、容易选择逃避。

例如,在与辜鸿铭和胡智恒两位朋友以及周楚楚女士之间的纠缠上,方鸿渐常常被动地应对而无法做出明确决策。

2. 辜鸿铭辜鸿铭是方鸿渐的朋友,他和方鸿渐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辜鸿铭也追求个人自由,但他的性格更加坚定和果断。

他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辜鸿铭在与方鸿渐相处时,常常为方提供决策上的建议,并以自己坚定的性格为方带来积极影响。

3. 胡智恒胡智恒是小说中另一位与方鸿渐关系密切的角色。

胡智恒明显地展现出一个内向而严谨的性格。

他对人际交往持保守态度,更倾向于遵循社交规范。

然而,正因为这样,胡智恒在处理困境时常常陷入无法抉择的境地,并逐渐失去了自我。

影响人际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 内心情感需求人际关系天然地满足了个体内心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

在小说中,每个角色都有不同深层次的内心情感需求,如追求自由、被他人理解与关爱等。

这些需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角色之间的相处和互动方式。

2. 环境因素小说中描绘了一系列独特的社会背景和人际环境,如大家庭、学校、朋友圈等。

这些环境因素对角色的性格心理形成和表达产生了巨大影响。

比如,方鸿渐居住在一个保守的家庭环境中,导致他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3. 感知与表达方式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感知和表达方式,这也决定了他们之间的交流质量。

方鸿渐常常过于敏感,对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而辜鸿铭则更加直率、坦诚地表达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性格特点语文教育专业08级1班 黄金燕摘 要:钱钟书以高超的讽刺艺术魅力解析了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的生活现状,成功塑造了方鸿渐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自身性格的缺点是造成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生活、婚姻、事业上无不遭遇挫折,更深层次的揭示了他的悲剧性格及其悲剧命运。

关键词:方鸿渐;性格特点;小人物;伪君子;懦弱者;老舍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

”[1]从《围城》整部小说的叙述来看,虽然是用第三人称,方鸿渐也只是被叙述人物中的一个,但叙述者经常采纳、吸收方鸿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审视别人,使他的性格、思想价值、观念,渗透在全书的各种场合。

[2]方鸿渐是《围城》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他的多重性格特点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悲剧命运是性格缺陷造成的。

作家章明说过:“这个人,不论是在学业上,在家庭上,在社会上,他几乎没有一个有亮点的地方,他陷入了一种悖论,一种荒唐的陷阱里边。

”[3] 本文主要分析了方鸿渐的多重性格特点。

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物 钱钟书在《围城》中所刻画方鸿渐的形象是一个外表风光,实质却一团糟的小人物。

方鸿渐一登场,正好是留学归来受到人们追逐的时候,像个大人物似的。

但在他出国留学 “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古文、西藏文或梵文。

四年中,他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1他把留学完全是不当一回事的,如书上第三章写到他对唐小姐说的话:留了学了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

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会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该把留学这事忘了。

○2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是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了地面,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拼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

在回国之前,他千方百计地为自己买一张假文凭,一张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他说: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盖色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他对文凭分明看得很透。

然而,为了敷衍未过门的岳丈,又耍小聪明,半买半骗得弄到一张假博士文凭,但买假文凭是方鸿渐心理上一直未能卸下的一个包袱,方鸿渐虽然弄了一张假文凭,但他是以它为耻的,在别人提到这件事时都会面红耳赤,并且在三闾大学时,他没有用虚假的博士头衔去讨个教授职位。

心里憎恨那个和他一样拿着假文凭在三闾大学有模有样的享受教授待遇却毫无羞耻感的韩学愈,方鸿渐既想买个假文凭心里却又放不下,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物。

二、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懦弱者方鸿渐从来没有为了自己正当的人生而努力追求,更没有把追求付诸行动。

爱情、事业、婚姻,这些曾给方鸿渐这个平凡人产生过无数热切希望的东西,最后却都与他擦肩而过。

在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而是把本来有很大希望的爱情轻率地结束,这些都来自于他本性的懦弱和自信的缺乏。

对于内心的痛苦,他从不敢直接面对,缺乏自信并一味的回避。

“心像和心里的痛在赛跑,要跑的快,不让这痛赶上,胡扯些不相干的话,仿佛抛掷些障碍物,能暂时拦阻这痛的追赶。

”[4]确实,通读全文,所认识的主人公方鸿渐,完全看不到他人生的一缕阳光,命运随波逐流。

在婚姻上也是如此。

钱钟书在《围城》里显然无意去讲一个庸俗的结局浪漫而甜蜜的爱情故事,却是最直接地给我们展示了最写实的婚姻生活。

俗话说: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冲进去了,就被生存的种种烦愁包围, 方鸿渐并不知叔本华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为爱情而结婚的人,必定生活在痛苦之中。

”莎士比亚曾说过:“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方鸿渐对婚姻是没有主见的,他曾与几位女性玩弄感情,最终都没有好的结果,又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孙柔嘉的诱惑,并逃避到了“一个自己并没有确认是否爱他的孙柔嘉的婚姻中”,以为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失败和压抑,追求自由生活的幸福港湾,或许是孙柔嘉在婚前过于心计。

婚后,方鸿渐忽然发现自己娶的好象是另外一个人。

卡耐基说过:“在很多婚姻破裂的事件中,并非所有的家庭都是因为一些重大的事件而过不下去,相反,大多数人往往是由一些芝麻小事造成的。

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之所以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都是方鸿渐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的懦弱性格所造成的。

“他饱尝感情的折磨,爱情的折磨,始终不断地从这一个“围城”走进另一座“围城”,他总想摆脱困难然而处处有困境,他既没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从婚姻困境中拯救出来,又没有足够的自信逃开世俗,逍遥世外。

在嘲笑别人时,自己也无法取得自信,他虽极想超脱社会,超脱自身对世俗的需求,而最终未能免俗,是一个既有追求又安于现状,既要超脱又不得不随俗的具有多重性格的矛盾小人。

作家章明说:“方鸿渐是一个多侧面矛盾体:他既善良又狡诈,既有才又无能,既侠义又怯懦,既聪明又愚蠢。

”[5]或许,只要方鸿渐敢于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主持自己的婚姻大事,相信他的婚姻结果会是美好的。

可在婚姻上,他却是个典型的懦弱者。

三、好虚荣、爱面子的伪君子方鸿渐性格中最要害的,就是他已经感到的这种软弱性,这种妥协,被动,举棋不定和随波逐流,无理想也无目标。

歌德说得好;“一个人即使驾着一只脆弱的小舟,但只要舵掌握在他的手中,他就不会任凭波涛的摆布,而有选择方向的水平。

方鸿渐犹如一只脆弱的小舟,没有舵,更没有方向,任其漂流。

如《围城》中写方鸿渐等长途跋涉,路遇一无栏杆的藤桥,大家战战兢兢过了桥,只剩下孙小姐与方鸿渐俩。

孙小姐鼓励胆怯的方鸿渐跟在自己身后,鸿渐紧张得眼睛只注视着孙小姐旗袍的后摆,一步一步捱过了桥。

“辛楣笑说:‘孙小姐,是你在前面领着他还是他在后面照顾你?’鸿渐恍然明白,人家未必看出自己的懦弱无用,跟在孙小姐后面可以有两种解释,忙抢说:‘是孙小姐领我过桥的。

’”这对孙小姐是老实话,不好辩驳,而在旁人听来,只觉得鸿渐在客气。

鸿渐的虚荣心支使他把真话来掩盖事实,可看出他的一个虚荣心特强的伪君子。

哲学家柏格森有言:“没有比虚荣心更浮躁更深植的缺点了……它是社会的产物,比人的自私更自然、更普遍、是先天的缺点。

”方鸿渐不仅虚荣心强,而且是“最要面子的” ,在这点上,孙柔嘉是最清楚的。

文中写到他在和孙柔嘉的一次吵闹中:“方鸿渐惊骇她会这样毒手,看她扶持僵立,泪漬的脸像死灰,两眼全红,鼻孔翕开,嘴咽唾液,又可怜又可怕,同时听下面脚步声上楼,不计较了,只说:‘你狠,啊!你闹得你家里人知道不够,还要闹得邻居全知道,这时候房东家已经听见了,你新学会泼辣不要面子,我还要做人,倒要面子,我走了······’”○3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方鸿渐是个极爱面子的,即使是夫妻之间的吵吵闹闹,不顾及是否伤害到了对方,而首先想到的却是自己的面子。

又如他回到了家乡“虽然嫌那两位记者口口声声叫“方博士”刺耳得很,但看人家这样郑重地当自己是一尊人物,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他才知道住在小地方的便宜,只恨今天没换身比较新的西装,没拿根手杖,手里又挥着大折扇,满脸的汗,照相怕不会好。

”○4由此可看出方鸿渐的面子观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说,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小说塑造人物的群像中,不能说绝无仅有,却是最为着力刻画的一个。

方鸿渐好虚荣、爱面子的心理特性也直接导致了他事业上的连连受挫。

作家周锦说:“他仿佛天生不是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坏也坏得不够彻底,却又不是绝然意义的好人。

[6]文中四到七章展现了他在事业上的悲剧,方鸿渐原本受未过门丈人的欣赏和器重,在点金银行做着不错的工作,在和苏小姐说清关系后,周家上下为之震动,周太太怂恿周经理解雇了他的职务,方鸿渐自知他是“因失恋而事业”,与其被扫地出门,还不如自己收拾行李回老家,为遮掩事实,转移注意力,他把外地聘其做教授的事在父母面前炫耀了一番,并告之不日动身,本以为换个环境和职业是件好事,未曾想这美好的愿望在严峻的现实面前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让人想要急于逃离这座人生的“围城”。

但是他好虚荣、爱面子的性格始终决定了他逃离不了。

在专论方鸿渐的论文中,一学者说:“方鸿渐这个人物,我们对于他的性格不易做出贴切的分析。

”[7]确实,钱钟书所塑造的方鸿渐是个多重性格的人物,在他对生活道路的每一次选择中,都是被迫的、无奈的,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

人生的全部失败,在传统人格面前所能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精神的萎缩,或是而要依靠社会势力低心为奴,去讨得一杯残羹,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经过西洋文明的浸染,他面多人生的失败,深深体味到的是现代人的孤寂无援。

表面上无不是冠冕堂皇、道貌岸然、洋洋自得的孔雀、天鹅做派,然而在本质上与饭馆小伙计,汽车夫等乌鸦、麻雀般的下层庸众却没有任何显著差别,一样的庸碌无聊,一样的精神空虚,一样的自私自立,都不过是这芸芸世界汲汲于名利而盲目蠢动的平凡众生。

注释:○1○2○3○4钱钟书.《围城》[M].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6月版,10,95,333,30参考文献:[1]老舍.老舍论创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02):252[2]钱钟书.围城导读[M].中华书局,2002年版,186[3]章明.钱钟书研究采辑[M][4]方典.论香粉铺之类,横眉小辑,1948年2月25日[5]陆文虎.钱钟书研究采辑[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100[6]周锦.〈围城〉面面观[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54[7]王振彦.漫议<围城>及方鸿渐形象的个体意义,南都学刊[J]. 1995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