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理常识(含解析)(2)

合集下载

备战 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物理常识概念(word版含答案)

备战 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物理常识概念(word版含答案)

备战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精准训练—物理常识概念1. (2021阜新)下列图中,描述正确的是2. (2021玉林)由欧姆定律变形可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 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D. 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决定3.(2021舟山)事物总是在变与不变中相统一。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气压改变时,空气的密度一定不变B.温度改变时,玻璃的导电性会发生变化C.位置改变时,物体的质量一定不变D.介质改变时,声的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4.(2021徐州)今年5月15日,我国首辆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它将开限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下列探究不属于“祝融号”探究任务的是A.火星命名的缘由 B.火星磁场的变化C.火星土壤中存在水的证据 D.稀薄大气对火星表面的影响5. (2021济宁)如图是小明对一些知识的分类和举例,其中正确的是()A. B.C. D.6. (2021牡丹江、鸡西)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7.(2021岳阳)“阳光大课间”增强了学生体质,丰富了校园生活。

活动中涉及中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质量50kg B.体温50℃C.跑400m用时10s D.身高1.63cm8. (2021新疆)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A. -15°CB. 15°CC. 25°CD. 37°C9.(2021衢州)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

如图所示天体系统关系图正确的是()A B C D10.(2021淄博)下列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起钉子用的羊角锤,既省力又省距离B.病房用的消毒灯,利用红外线灭菌消毒C.驾驶员系安全带,可减轻惯性带来的伤害D.热气球升空,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1.(2021天水)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轮脸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B.安全锤头部很尖,目的是使用时增大压力,容易击碎玻璃让人们逃生C.注射疫苗时,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D.梳头时头发翘起来,梳子和头发带同种电荷12. (2021大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的过程B.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会不断升高13. (2021泰州)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C. 宇宙中天体的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D. 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减慢14.(2021东营)5月19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屋,这标志着我国首台火星车“祝融号”开启探索之旅。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运动快慢的比较(含解析)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运动快慢的比较(含解析)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运动快慢的比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运动员、羚羊、汽车C.羚羊、汽车、运动员D.汽车、羚羊、运动员2.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4.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和谐3D型机车”是我国目前最快的客运电力机车,最高速度达到160km/h,则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猎豹B.旗鱼C.雨燕D.和谐3D型机车5.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6.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7.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8.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B.旗鱼速度最大C.褐海燕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0.下列哪项运动的速度最大?()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钟66mB.乌龟每小时爬行40m左右C.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88跑完110m栏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驶72km二.填空题(共7小题)11.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3s,他的平均速度是m/s.12.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物理学用速度描述快慢,公式为v=,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km/h.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13.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跑得快,他采用的是“相同比”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他采用的是“相同比”的方法.物理学中比较运动的快慢是采用第种方法.14.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快慢有三种方法.百米赛跑还没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3跑道跑在前面,是我们班的小平,他最快”,这是采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终点裁判员则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快些,这是采用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老师说:“飞机速度可达700m/s,汽车速度只有30m/s,因此,飞机快”,这是采用来比较运动快慢的.15.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运动员中,的速度较慢,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较小.甲运动员的成绩是12s,他的速度是m/s.乙运动员感觉观众都在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16.森林动物“运动会”正在激烈进行中,“观众”正在观看龟兔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的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7.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花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种方法比较方便.三.解答题(共3小题)18.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选填①或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km/h.19.(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运动和运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另一种是.(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同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甲相对于乙是向运动.20.在课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中,采用了大、小两个纸锥,看谁下落快,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事实上,纸锥下落通过的距离与实际测量的高度可能不一样,这就会使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偏小/不变”).运动快慢的比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运动员、羚羊、汽车C.羚羊、汽车、运动员D.汽车、羚羊、运动员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2.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力的作用效果;功.专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利用以下知识分析判断:①生活中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常用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长者快;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者快.②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③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④使物体向上运动要克服重力做功.解答:解:A、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故A正确.B、头球攻门是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D、做俯卧撑时,用力使身体向上运动,所以是克服重力做功,故D正确.故选:C.点评: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身边实际现象是考试的重点,也反应了学以致用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学习时注意联系生活,多分析、多解释.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都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参照物一旦确定,则假定他不动,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一是快慢不变,二是经过的路线是直线;根据速度公式可理解t/s的意义.解答:解:A、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B、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越小说明V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相对比较简单,熟记机械运动、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等基础知识.4.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和谐3D型机车”是我国目前最快的客运电力机车,最高速度达到160km/h,则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猎豹B.旗鱼C.雨燕D.和谐3D型机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时,首先进行单位换算,统一单位之后,进行比较;(2)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解答:解:猎豹的速度:v1=30m/s=30×3.6 km/h=108km/h;旗鱼的速度:v2=100km/h;雨燕的速度:v3=3km/min==180km/h;和谐号3D型机车速度:v4=160km/h.所以:v3>v4>v1>v2.即雨燕的速度最快.故选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单位的换算,记住换算关系,细心计算后比较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5.一辆轿车行驶的速度是100km/h,一辆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是5m/s,这表明()A.轿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B.轿车一定始终在自行车前面C.自行车的运动时间一定比轿车长D.轿车的运动一定比自行车快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将给出的轿车和自行车的速度换算成一致的单位,然后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即可确定正确答案.解答:解:100km/h=≈27.8m/s,27.8m/s>5m/s,所以轿车的运动比自行车快,故选D.点评:弄清km和m,m和s之间的换算关系,进一步弄清速度的换算关系,统一单位才可比较运动快慢.6.甲、乙两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判断乙车比甲车慢的是()A.甲通过的路程为4000米,乙通过的路程为20米B.甲通过1000米的同时,乙通过路程1200米C.甲在30分钟内通过40千米,乙在2.5小时内通过150千米D.甲的速度为54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0米/秒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利用公式v=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还可以求出甲乙两车的速度并进行比较.若单位不统一,需要进行单位换算.知道1m/s=3.6km/h.解答:解:A、只知道甲乙通过的路程,但不知所用的时间,所以无法比较甲乙运动的快慢.A不符合条件.B、甲乙运动的时间相同,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根据公式v=,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B不符合条件.C、甲的速度为:v甲===80km/h乙的速度为:v乙===60km/h所以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C符合题意.D、v甲=54km/h,v乙=20km/h=20×3.6km/h=72km/h.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注意单位的换算及速度公式的应用.7.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1)时间相同时,比运动路程的长短,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2)路程相同时,比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3)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则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指路程与其相应时间的比值(所以的时间都计算在内).解答:解:因为全程路程相同,因此可以通过方法二比较龟兔的快慢;由于乌龟先到终点,因此乌龟在整个过程中用时较短,即乌龟的平均速度大.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运用及对平均速度概念的理解.8.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1s可跑40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1min能飞5km.比较它们速度的大小()A.猎豹速度最大B.旗鱼速度最大C.褐海燕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求出猎豹、褐海燕和旗鱼的运动速度,将速度单位换算统一,进行比较.解答:解:旗鱼的速度v1=108km/h=108×m/s=30m/s;猎豹的速度v2===40m/s;褐海燕的速度v3==≈83.3m/s;比较可知,褐海燕速度最大.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物体速度的换算.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m/s=15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运动员、汽车、羚羊.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10.下列哪项运动的速度最大?()A.苍蝇的飞行速度可达每分钟66mB.乌龟每小时爬行40m左右C.奥运冠军刘翔用12秒88跑完110m栏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驶72km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将4个选项中的时间单位或路程单位统一,然后分别计算出速度的大小,速度的单位统一使用m/s,然后即可比较出其大小.解答:解:A、苍蝇的飞行速度v===1.1m/s;B、乌龟爬行速度v==≈0.01m/s;C、刘翔跨栏速度v==≈8.54m/s;D、汽车行驶速度v===20m/s.综上所述,D选项的速度最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运用,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属于基础题目.二.填空题(共7小题)11.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乙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通过的路程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3s,他的平均速度是7.69 m/s.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时间比较经过路程的长短,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用时间越少,运动的越快.(2)根据v=计算出平均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如图,是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乙通过的路程长,乙跑的较快,速度较大.(2)v===7.69m/s.故答案为:乙;路程;7.69.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比较和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是基础题型.12.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物理学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公式为v=,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3.6 km/h.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90 km/h.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运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是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3)1m/s=3.6km/h;(4)汽车速度计的单位是km/h,直接读出速度值.解答:解: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相同时间比路程;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公式v=,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即相同时间比路程;所以物理学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常用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由汽车的速度直接读出汽车的行驶速度为90km/h.故答案为:相同时间比路程;物体运动;3.6;90.点评:我们通常是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由于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需要同时考虑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所以在物理学中,我们就引入了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13.进行百米赛跑时,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人跑得快,他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路程”方法;而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计时少的人运动得快,他采用的是“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物理学中比较运动的快慢是采用第一种方法.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控制时间不变比较路程长短,控制路程不变比较时间多少.解答:解:观众认为跑在最前面的人运动快,他采用的是控制时间相同,比较路程的方法;裁判员则认定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人运动得快,这是用控制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方法.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速度).故答案为:时间;路程;路程;时间;一.点评: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此题便是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14.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快慢有三种方法.百米赛跑还没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3跑道跑在前面,是我们班的小平,他最快”,这是采用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终点裁判员则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的运动快些,这是采用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老师说:“飞机速度可达700m/s,汽车速度只有30m/s,因此,飞机快”,这是采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比较快慢有三种办法:①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②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③比较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三种情况判断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解答:解:(1)百米赛跑还没有到达终点时,听到观众席上有同学喊:“快看,2道跑在最前面,我们班的李霞最快!”,这是利用赛道上的学生运动相同的时间,比较谁跑的路程远近来比较谁跑得快慢的,即用到第①种方法;(2)运动会上,终点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用时最少(最早到达)的运动员最快,运动员运动相同的路程,谁跑的时间段谁就运动得快,这是运用到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方法来比较快慢的;(3)物理教师说:“飞机速度可达700m/s,汽车速度只有30m/s,因此飞机快”,飞机在单位时间1s 内通过的路程是700m,汽车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这是运用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故答案为:(1)运动;(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方法;(3)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运动快慢方法的比较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15.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两运动员中,甲的速度较慢,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路程较小.甲运动员的成绩是12s,他的速度是8.3 m/s.乙运动员感觉观众都在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自己.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利用公式v=进行速度的计算;(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的时间是相同的,可通过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甲通过的路程短,所以甲的速度慢.(2)比赛中运动员都运动了100米,甲用时10秒,所以他的速度为:v==≈8.3m/s(3)如果以自己为参照物,运动员感觉观众不断后退.故答案为:(1)甲;路程;(2)8.3;(3)自己(或乙运动员).点评:应熟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时,关键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和方向是否发生变化16.森林动物“运动会”正在激烈进行中,“观众”正在观看龟兔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的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的快.物理学中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简答题;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3)在运动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运动的快.解答:解:如图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裁判员”通过比较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物理学中用平均速度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故答案为: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平均速度.点评: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7.下面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三种方法:(1)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2)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我们在观看百米赛跑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1)种方法,而裁判员认为,到达终点花时少的运动员跑得快,这是采用上述第(2)种方法.若要比较滑翔机与赛车运动的快慢,则需采用上述第(3)种方法比较方便.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①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②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2019最新】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含解析)(2)

【2019最新】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含解析)(2)

【2019最新】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含解析)(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实验时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2.李华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加热的时间为横轴、水的温度为纵轴作出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OA段水温度升高,表明水在吸热,AB段温度不变,表明水不再吸热B. AB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D.实验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3.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得了如下表的数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或者改用猛火加热4.下表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表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始记录时,水的温度为80℃B.水的沸点为99℃C.水从第5分钟开始停止加热D.此处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5.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6.如图是小明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时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时吸热不升温D.由于水温没有达到100℃,所以他没有把水加热到沸腾7.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关于烧杯上加盖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上加盖可以缩短加热的时间B.加盖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看示数不方便C.加盖测得的沸点可能比实际沸点偏高D.温度计可以直接从盖子中间插入,不用悬挂,很安全8.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方格纸上做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总是成正比B. 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可能是由于供热不足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min9.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a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同一环境下,由于水量多少不同,水的沸点也不相同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10.图绘制的是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小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会”、“不会”)升高到100℃.(2)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小周认为这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小明反驳了他的观点,小明的依据是.(3)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如图乙中画出水0﹣6min的温度和时间关系图象.(4)小华和小姚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并且同时开始做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图象如图丙b、c所示,分析b、c图象不同的原因是.1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军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上升/保持不变/不断下降,下同),沸腾时,水的温度.(2)停止加热,水(能/不能)继续沸腾.可见沸腾过程中(需要/不需要)吸热.(3)同时,小华和小明也做了该实验,根据各自数据,他们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了如图所示图线.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②.(4)小强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达到102℃,可其他小组在交流时测出的水的沸点都没有那么高,你在做这个实验时碰到这种情况了吗?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测量结果的.13.小雨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雨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过程中,小雨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的比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快一点,你给她的建议是.(3)当水沸腾时,烧杯内产生大量的气泡并在上升过程中逐渐(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到水面处破裂,同时小雨看到烧杯口会冒出“白气”,这“白气”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4)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水的沸点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小雨的同桌也用这套装置进行了实验,但是他们两个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14.小宇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的关系”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如图所示.(1)图a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的位置,再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2)实验中他们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b、c,则图中是沸腾前的情况,是水沸腾后的情况.(3)当水沸腾时,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宇在操作中,发现移去酒精灯,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请指出可能的原因.(4)如图d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15.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选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的相同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图(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3)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填“升高”、“不变”或“下降”).16.如图1是某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形.(1)他们的操作如图2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3)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4)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①;②.(5)在探究结束后,几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2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6)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实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如图3(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图.1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2)小明同学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二条有效的操作建议:①;②.(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可以看到沸腾现象是在液体同时发生.如图F,是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4)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张怡然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E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②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原因是:.③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18.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冰熔化需min.(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所示,则图(填“A”或“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措施(写出一条即可).19.小荣和小嘉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1)小荣同学用的是如图甲的装置,他测出的水温将偏(填“高”或“低”).(2)在调整实验装置后,小荣得到图乙的温度计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3)小嘉同学和小荣同学虽然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但将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沸腾后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但需要热量;他们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4)完成实验后,小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在完成该实验过程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既浪费燃料,又浪费时间,有什么办法可以缩短加热的时间呢?请你帮他想一个方法解决该问题:.20.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活动中,小明组装好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1)请你告诉小明他应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点燃酒精灯;完成实验后要熄灭酒精灯应采用图3所示的方法.(2)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答一种)(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在计时后的第分钟后停止对水的加热.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③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3所示,则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④小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他的想法正确吗?(“正确”或“错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描绘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B.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水的比热容大C.实验时的气压大于1个标准大气压D.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水沸腾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由图象可知,10分钟后,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已沸腾,故A错误;水的沸腾温度低于100℃,说明实验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与水的比热容大无关,故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2.李华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加热的时间为横轴、水的温度为纵轴作出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OA段水温度升高,表明水在吸热,AB段温度不变,表明水不再吸热B. AB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D.实验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会分析沸腾图象.注意温度保持不变的一段,便是液体的沸腾过程.知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越低.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OA段温度不断升高,是加热升温的过程.AB段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AB段液体处于沸腾状态,且沸点是99℃.所以A说法错误.B、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但要不断吸热,所以B说法正确.C、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并不是供热不足.所以C说法错误.D、从A点开始,水处于沸腾状态,所以温度保持不变,并没有停止加热.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水沸腾图象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吸热升温和沸腾过程.并且要掌握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同时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3.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得了如下表的数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或者改用猛火加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分析实验中的数据时,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温度点,知道它们所代表的含义.解答:解:A、从第5min起,水开始沸腾,其温度保持99℃水沸腾后,继续对其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否则温度计示数不是水的温度,故B正确;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将保持不变,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停止沸腾,故C正确;D、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其温度保持99℃,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但改用大火加热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D错误.故选D.点评: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不断吸热,要掌握液体沸腾的特点,才能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同时要学会根据数据得出结论.4.下表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的数据表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始记录时,水的温度为80℃B.水的沸点为99℃C.水从第5分钟开始停止加热D.此处的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表格上是从0min开始记录温度的.(2)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3)由表格数据知水是从第5min开始沸腾的.(4)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A、由表格记录数据知,开始记录时,水的温度是80℃.故A正确.B、水从第5min开始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9℃.故B正确.C、水从第5min开始沸腾,需要继续加热,故C错误.D、由表格中数据知,水的沸点为99℃,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沸点、沸腾的条件等.5.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同样的装置,得出不同的图象,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观察图丙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甲组水的质量小于乙组水的质量.A.图线a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故A错误;B.图线b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故B错误;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并且考查了水的沸点和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知道水的沸点与水的多少无关.6.如图是小明完成“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时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时吸热不升温D.由于水温没有达到100℃,所以他没有把水加热到沸腾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同时要会分析沸腾图象.注意温度保持不变的一段,便是液体的沸腾过程.知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反之越低.解答:解:A、从A点开始,水处于沸腾状态,所以温度保持不变,并没有停止加热.所以A说法错误.B、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并不是供热不足.所以B说法错误.C、从图中可以看出,OA段温度不断升高,是加热升温的过程.AB段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AB段液体处于沸腾状态,且沸点是99℃.所以C说法正确误.D、因为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水温没有达到100℃就沸腾,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水沸腾图象的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吸热升温和沸腾过程.并且要掌握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同时考查了沸点与气压之间的关系.7.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关于烧杯上加盖子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杯上加盖可以缩短加热的时间B.加盖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看示数不方便C.加盖测得的沸点可能比实际沸点偏高D.温度计可以直接从盖子中间插入,不用悬挂,很安全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加盖是为了减少蒸发,减慢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②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③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解答:解:A、烧杯上加盖是为了减少蒸发,减慢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故A正确;B、在“水的沸腾实验”中,有大量水蒸气,加盖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看示数不方便,故正确;C、烧杯上加盖这样增大了杯子中的气压,水的沸点比实际的要偏高.故C正确;D、温度计如果不悬挂,直接从盖子中间插入,这样温度计的玻璃泡就容易与烧杯底接触,这是不允许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现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等,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8.如图是李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的数据,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方格纸上做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通过对图象的分析得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 OA线段表明水在被加热过程中温度与时间总是成正比B. AB线段表明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而不升温C.沸腾时水的温度不足100℃可能是由于供热不足D.实验过程中加热的时间为3min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A、加热时间代表的是水吸收的热量,纵轴代表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公式△t=的特点进行分析;B、根据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C、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D、根据图象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OA段斜线,水加热的时间越长,吸收的热量越多,根据公式△t=,在比热容和质量不变时,水温度的变化与加热时间成正比,所以A选项正确;B、从第3min开始(即AB段)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处于沸腾过程,沸腾过程中仍需不断吸热,所以B选项正确;C、沸腾温度不足100℃是因为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所以C选项错误;D、第3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是因为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过程中仍需不断吸热,加热如停止则水不能继续沸腾,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水的沸腾图象的分析,掌握水沸腾时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同时涉及到了有关比热容的知识.9.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a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同一环境下,由于水量多少不同,水的沸点也不相同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同样的装置,得出不同的图象,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甲组水的质量小于乙组水的质量.(1)图线a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故A错误;故B正确;(2)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C错误;(3)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水沸腾时的现象及特点,加热时间过长的因素,并且考查了水的沸点和气压之间的关系.对于水的沸腾实验,这些都是应该掌握的内容,是一道很好的实验题目.10.图绘制的是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应用题;图像综合题.分析:水在沸腾过程中的重要规律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应该是:随着时间的增长,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到水的沸点时,以后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将保持不变.解答:解:A、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错误;B、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完全吻合,故正确;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有一个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降低的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不变,不符合水沸腾的特点,故错误;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变化有一个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且温度没有不变的过程,故该图象接近于非晶体凝固图象,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解题时要抓住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判断出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走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二.解答题(共10小题)11.小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2)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含解析)(2)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一.选择题(共8小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A.大气压强的测量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6.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的是()A.保证金属盒上边界处于同一深度B.要读取U型管右侧液面所在位置的值C.不能让金属盒上下左右移动D.要读取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7.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8.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二.填空题(共5小题)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法. (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10.如图甲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a/b)中装的是盐水.11.使用图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为零,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的关系.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选填“水”、“酒精”或“盐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2)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A.酒精(ρ=0.8×103kg/m3) B.植物油(ρ=0.9×103kg/m3) C.盐水(ρ=1.1×103kg/m3)三.解答题(共5小题)14.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改变液体中金属盒橡皮膜朝向的具体操作是.15.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16.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17.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18.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如图(a)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此时 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右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或“B”);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b)和(c)所示,他发现图(b)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b)杯子中盛的是水.小明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B.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右管中的液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越大,则液体压强越大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压强的大小用压强计测量.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检查其密闭性,防止漏气.连通器是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是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橡皮膜受到的压强等于U型管内液体高度差产生的压强.解答:解:A、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A错误;B、“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B错误;C、“U”型管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稳定后,即液体静止时,右管中的液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液体压强的变化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显示的,采用的是转换法;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探究.2.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C.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D.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的形状无关.用实验探究时要用控制变量法,由此考虑探究.解答:解:A、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应该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密度,题中条件不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题中条件不足,探究的意义不大,题中条件不足.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可知,加水后三个孔到水面的深度不同,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该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选项C符合题意;D、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题中条件不足,探究的意义不大,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3.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液体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分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应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解:如图所示,压强计的金属盒朝向相同方向,液体的深度相同,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水,一个是浓盐水,即液体的密度不同,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同,表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综上分析可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应用,认识和会用U形管压强计,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4.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图是其中的一次实验和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以知道,该同学这次操作的主要目的是()A.探究在同一深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关系B.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C.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其密度关系D.验证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液体的深度和密度,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探究其中一个变量,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图中的情形可做出判断.解答:解:读图可知,三次实验中,压强计的深度是相同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相同,不同的是金属盒的橡皮膜的朝向不同,通过以上三次实验,可以验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首先应明确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同时,将规律与图片中实验的情形相结合,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5.如图的实验中,探究的物理问题是()A.大气压强的测量B.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C.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知道压强计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再根据图中探头的变化,判断所探究的具体内容.解答:解:读图可知,这是利用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且三幅图中,液体相同,探头的深度相同,只是改变了小盒的朝向,因此,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故选B.点评:认识压强计的作用,会根据图中实验情景分析判断所探究的因素是哪一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是小宇同学把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的是()A.保证金属盒上边界处于同一深度B.要读取U型管右侧液面所在位置的值C.不能让金属盒上下左右移动D.要读取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压强计的原理是利用金属盒(探头)感受液体内部的压强,通过观察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来判断压强的大小.解答:解:AC、液体的不同深度处的压强是不同的,金属盒应放在所测深度处,所以金属盒上边界处在同一深度错误,故AC错误;BD、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受到了水给予的压强,使U形管两管中产生一定的高度差,并通过观察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故B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压强计的构造及使用原理,便能顺利回答此题.7.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时,应选用的器材是()A.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酒精灯B.液体压强计、弹簧测力计、天平C.液体压强计、温度计、酒精灯D.热水、弹簧测力计、酒精灯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分析:要研究“液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器材要有测量温度仪器:温度计,加热装置:酒精灯,和液体压强计.所以选C.解答:解:A、B项中没有温度计,不符合题意.D、没有压强计,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选择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如:D,没有压强计.B、天平,是测质量的.8.液体压强实验仪器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时U形管左端上方的气体压强较大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可平衡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可使液面相平D.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也可使液面相平E.不做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相平了,说明此设备有漏气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1)液体压强计是测量液体压强的,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压强越大;(2)测量前U型管两侧液面应相平.解答:解:A、U型管中液体静止时,两侧液柱与上方气压之和相等,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左侧液柱低,说明上方气压大,故A正确;B、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后两侧气压大小不变,左侧液柱高度仍会低于右侧,故B错误;C、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时排出左侧液柱上方的部分气体,是两侧气压相等后液面即可相平,故C正确;D、向U型管内加水不能改变两侧液柱上方气压,无法使液面相平,故D错误;E、不采取任何措施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如果相平了,一定是左侧上方原来密封的气体泄漏造成气压降低所致,故E正确.故选ACE点评:解决本题首先要理解,造成两侧液柱不相平的原因是两侧液柱上方气压不同.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了能力的培养,好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9.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控制变量法.(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乙(选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丙(选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方向相同,改变密度;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方向相同;改变深度;解答:解:(1)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①要探究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保持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深度,由实验可知甲和乙适合;②要探究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由实验可知乙丙合适.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乙;丙.点评:探究液体压强时,首先进行猜测,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来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方向的关系.学生要学会利用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这是考查学生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能力.10.如图甲所示,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挂钩能够承受一定的拉力而不脱落,是由于吸盘受到墙面的静摩擦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某同学用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则图 a (a/b)中装的是盐水.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大气压的综合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塑料吸盘是挤出里面的空气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才被压在墙面上的;物体对它的拉力是向下的,而阻碍其向下的力是吸盘与墙面间的摩擦力;判断图乙中两容器内的液体应注意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解答:解:是大气压的存在使吸盘被压在了墙面上的;阻碍拉力的力是吸盘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读图乙可知,a、b两容器中,金属盒的深度相同,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a大于b,因此,a中装的是盐水.故答案为:大气压;静摩擦力(摩擦力);a.点评: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典型实例,但值得注意的是,它能承受一定的向下的拉力,则是由于拉力与摩擦力是相互平衡的;比较液体内部压强时,要学会观察金属盒的深度与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这是判断压强大小的关键.11.使用图所示的U形管压强计时,先要使U形管两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为零,图(b)、(c)为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体积的关系.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水(选填“水”、“酒精”或“盐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 不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时,应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知道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解答:解:(1)图(b)、(c)中,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和深度均相同,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不同,因此,此时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体积(或质量、或重力)的关系;(2)若利用图(a)、(b)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控制液体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则应在图(a)容器中倒入水,并使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与图(b)中的h不相等.故答案为:体积;水;不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U形管压强计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中的应用,尤其要注意控制变量法中各要素的控制与变化.12.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 U型管压强计.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 A、D 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深度有关,在通过U形管压强计进行研究时,应运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并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解答:解:图(a)所示的器材的名称是U型管压强计;若实验中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保持深度相同,读图可知,应将金属盒分别浸入到图(b)中的A、D两位置进行比较;当金属盒分别处于A、B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此时左右两管内液面高度差L A<L B,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答案为:U型管压强计;A、D;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点评:熟知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两个因素,能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分析,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含解析)(2)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含解析)(2)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下B.汽车匀速转弯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2.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3.某同学在水面路面上骑自行车前行,当他停止蹬车后,车速减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A.自行车具有惯性B.自行车受到重力的作用C.自行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D.自行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4.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在体育课上“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后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在不断改变它的运动状态B.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D.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5.关于踢毽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毽子加速下落时运动状态不变B.毽子飞行过程中受重力和脚的作用力C.毽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D.毽子能保持向上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6.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A.惯性的大小B.运动的状态C.受到重力的大小D.受到力的个数A.人站在超市的自动扶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C.“天宫一号”绕着地球运动D.自行车匀速转弯8.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加速升空的火箭B.被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9.早在2013年,我国“嫦娥三号”飞船成功着陆月球虹湾区,并释放月球车,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月球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如果月球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也发生改变C.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D.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小不相等10.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正在拐弯的坦克B.减速靠滩的登陆艇C.跑道上起飞的战机D.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伞兵11.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时,则重物将()A.不再受力B.立即下落C.先上升后下落D.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12.下列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在地面上向前滑行B.扔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D.从高空中下落的石块13.以下事例中,明显表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小强用力将弹簧拉长B.足球运动员将球踢出C.撑竿跳运动员将竿压弯D.蹦床运动员使蹦床变形14.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B.火箭发射升空C.奥运会上,刘翔参加110米跨栏比赛时的运动D.受平衡力的物体沿斜线上升15.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钟表里的指针匀速转动B.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C.标枪掷出后在空中飞行D.跳伞运动员竖直匀速下落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载着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宇航员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请问:(1)飞船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受/不受)力的作用,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2)为防止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烧毁,在其表面涂一种特殊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并汽化的过程均要(吸热/放热)的特征,而防止返回舱的温度升得过高.(3)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有一段匀速下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它的动能,机械能.(变大/变小/不变)17.一天,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18.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和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 19.草坪上一直向前滚动的足球由于受的作用,运动的(填“速度”或“方向”)不断地发生改变.20.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它的作用,物体的或发生改变,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下B.汽车匀速转弯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情况有两种:①静止;②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解答:解:A、苹果从树上落下,速度加快,运动状态改变,A错误;B、汽车匀速转弯,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B错误;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速度和方向都不变,运动状态不变,D正确.故选D.点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起动B.汽车拐弯C.汽车减速上坡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来判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有两种情况: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汽车起动时,其速度增大,故运动状态改变,符合题意;B、汽车拐弯时,方向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符合题意;C、汽车减速上坡时,其速度变小,故运动状态改变,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故运动状态不变,不合题意.故选ABC.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必发生改变.3.某同学在水面路面上骑自行车前行,当他停止蹬车后,车速减慢,最后停下来,这是由于()A.自行车具有惯性B.自行车受到重力的作用C.自行车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D.自行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刹车后轮胎不再转动,轮胎在地面上滑动,相同的条件下,滑动摩擦力远远的大于滚动摩擦力.解答:解:行驶的自行车停止蹬车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会停下来;而刹车后却很快就停下来,是因为刹车皮和轮胎由于接触而产生了巨大的摩擦,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轮胎由原来的滚动变为滑动,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增大,所以自行车就会停下来.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增大摩擦的办法.有些同学可能想不到用这个知识来解答,从而出现错误.4.如图所示是小强同学在体育课上“原地掷实心球”项目测试中球出手后的情景.不计空气阻力,从球出手到落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在不断改变它的运动状态C.球在下降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D.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不计空气阻力,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2)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球下降时,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4)由于重力的作用,球最终落向地面.解答:解:A、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是重力在不断改变它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和方向都在改变,即运动状态改变,因此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C、球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D、球最终落地,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点评:会对球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同时还要会对动能和势能的变化进行分析,难度不大.5.关于踢毽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毽子加速下落时运动状态不变B.毽子飞行过程中受重力和脚的作用力C.毽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增加D.毽子能保持向上运动是因为具有惯性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运动和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和方向的改变;(2)键子飞行时,只受重力,不再受到脚下的作用力;(3)根据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可判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解答:解:A、毽子加速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A错误;B、毽子飞行过程中受重力、空气阻力,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故B错误;C、毽子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一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机械能减少,故C错误;D、毽子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向上运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物体运动和力相关的多个知识点,要求我们对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有一定明确的了解,难度不大.6.如图所示,铅球由a处向右上方推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落到地面b处,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不断改变的是()A.惯性的大小B.运动的状态C.受到重力的大小D.受到力的个数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只要一个改变,就说明运动状态改变;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铅球在运动时,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了,故B正确;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其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故铅球的重力不会改变,故C错误;D、铅球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受力的个数不改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明确惯性、运动状态、重力的概念,会根据物体的变化情况做出判断,同时还要会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7.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人站在超市的自动扶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C.“天宫一号”绕着地球运动D.自行车匀速转弯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A、人在扶梯上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A符合题意;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加速运动,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不符合题意;C、天宫一号绕着地球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匀速转弯,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这类题目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分析,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加速升空的火箭B.被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物体速度的变化,②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将题目中给出的四个事例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加速升空的火箭其运动的速度发生变化,故A错误;B、被竖直向上抛出的式子其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其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变化,故C错误;D、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方向不变,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9.早在2013年,我国“嫦娥三号”飞船成功着陆月球虹湾区,并释放月球车,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月球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如果月球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运动状态也发生改变C.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小相等D.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大小不相等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重力.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运动状态的改变;(2)月球表面引力是地球表面引力的六分之一.解答:解:A、B、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转弯时,尽管速度大小没变,但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了,故A错误,B正确;C、D、科学表明,月球表面引力是地球表面引力的六分之一,所以月球车在月球受的力引和在地球受的引力不同,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速度大小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10.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A.正在拐弯的坦克B.减速靠滩的登陆艇C.跑道上起飞的战机D.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伞兵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①物体速度的变化,②物体运动方向的变化.将题目中给出的四个事例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正在拐弯的坦克,坦克的运动方向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合题意;B、减速靠滩的登陆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不合题意;C、跑道上起飞的战机,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飞机离开地面运动方向也发生改变,故运动状态改变,不合题意;D、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伞兵,速度和方向均不变,故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明确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不仅包括速度的改变也包括运动方向的改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若细线突然断裂时,则重物将()A.不再受力B.立即下落C.先上升后下落D.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解决本题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然后分析运动情况.解答:解:重物原来随气球匀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当细绳断裂后,由于惯性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但物体此时只受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再落下来.故选C.点评: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同时在学习力和运动时要注意结合惯性及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12.(2015春•锦州校级月考)下列各种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在地面上向前滑行B.扔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D.从高空中下落的石块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解答:解:A、关闭发动机后在地面上向前滑行的汽车,运动方向不变,但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改变,不符合题意;B、扔出去的手榴弹在空中运动,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不断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C、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其速度和方向都没变化,运动状态不变,符合题意;D、从高空中下落的石块,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快,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判定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要根据其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是否变化来判定.13.以下事例中,明显表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小强用力将弹簧拉长B.足球运动员将球踢出C.撑竿跳运动员将竿压弯D.蹦床运动员使蹦床变形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小强用力将弹簧拉长,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B、足球运动员将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改变,故B正确;C、撑竿跳运动员将竿压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D、蹦床运动员使蹦床变形,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和掌握.14.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B.火箭发射升空C.奥运会上,刘翔参加110米跨栏比赛时的运动D.受平衡力的物体沿斜线上升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来判断: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有两种: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虽然速度一定,但卫星做的是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停的在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刚刚起飞的火箭,受到推力的作用,做加速运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C、奥运会上,刘翔参加110米跨栏比赛时,刚起跑时速度很慢,起跑后越来越快速度,做加速运动,所以他的运动状态在改变;D、受平衡力的物体沿斜线上升,因为受平衡力,所以物体的速度一定而且沿直线运动,所以受平衡力的物体沿斜线上升的运动状态不改变.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明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要清楚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5.(2014春•周口校级月考)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钟表里的指针匀速转动B.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C.标枪掷出后在空中飞行D.跳伞运动员竖直匀速下落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而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变.解答:解:A、钟表里的指针匀速转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大小不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A错误;B、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子弹最终会落向地面,速度方向与大小都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 错误;C、标枪在空中做弧线运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运动状态在变,故C错误.D、跳伞运动员竖直匀速下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与大小都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填空题(共5小题)16.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神舟七号飞船载着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三名宇航员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请问:(1)飞船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受(受/不受)力的作用,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飞船的运动状态(方向)在不断改变 .(2)为防止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烧毁,在其表面涂一种特殊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的过程均要吸热(吸热/放热)的特征,而防止返回舱的温度升得过高.(3)由于空气的阻力作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有一段匀速下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它的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小.(变大/变小/不变)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据此做出解答;(2)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收热量,这样可起到给返回舱表面降温的作用;(3)根据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做出判断,并知道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解答:解:(1)飞船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其运动状态(方向)在不断改变,因此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2)返回舱表面涂一种特殊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的过程均要吸热的特征,而防止返回舱的温度升得过高;(3)返回舱匀速下落的过程中,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因此机械能的总量变小.故答案为:(1)受;飞船的运动状态(方向)在不断改变;(2)熔化;吸热;(3)不变;变小.点评:本题以航天事件为背景,考查了与力学、热学、功和能相关的多个知识点,体现了物理知识与高科技领域的联系与应用,是一道好题.17.一天,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的运动状态(选填“惯性”或“运动状态”)突然发生改变,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用力将学生推向一旁,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她自己却倒向另一旁,发生不幸,张丽莉老师被誉为“最美女教师”感动了整个中国.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从力的作用效果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两个角度来分析.(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施时时,乙也对甲施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解答:解:(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2)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张丽莉在对学生施力的同时,学生也向她施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使她倒向另一边.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点评:本题是关于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性的基础题,了解知识点即可作答.18.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专题:运动和力.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力.解答:解: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施力.故答案为:运动方向;速度大小;施加力.点评:本题目考查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概念理解及力好运动的关系,要掌握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中考物理常识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常识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中考物理常识题专项训练1. 英国一位物理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压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这位物理学家是()A.安培B.伏特C.欧姆D.焦耳2. 学习物理知识后,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雷雨天时,站在大树下避雨B.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器C.躺在床上长时间用手机上网聊天D.乘坐小汽车时要系上安全带3.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需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是()A.废旧电池随意乱扔B.教室无人时随手关灯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塑料袋等的使用D.洗手后及时关好水龙头4. 假如地球周围没有空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B.“日出”时间推迟C.汽车喇叭仍能发挥作用D.超声波仍能测网球的速度5. 面对突发灾害和险情,如何正确逃生和急救至关重要.下列逃生和急救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发生地震时,要快速跑回家中,躲到床上、柜子里等地方B.高楼着火不可能使用电梯,应用湿布捂口鼻,弯腰沿逃生路线跑C.溺水时要保持镇静,不要手脚乱蹬,应屏住呼吸,尽量让口鼻浮出水面D.发生触电时,不能用手拉人,应快速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并迅速切断电源6. 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在经典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对力的概念给出了较为定性、科学的定义,指出:力是对物体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科学巨著更是汇集了他一生的主要成果,他是()A.焦耳B.安培C.牛顿D.欧姆7. 使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论断的科学家是()A.牛顿B.欧姆C.伽利略D.法拉第8. 为了维护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右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A. B. C. D.9. 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里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最早利用磁场获得电流促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的科学家是()A.牛顿B.奥斯特C.托里拆利D.法拉第10. 在众多的科学巨匠中,开创了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道路,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先驱”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爱因斯坦1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则神州十号和天宫一号分别属于哪类航天器()A.载人航天飞船和高级人造卫星B.载人航天飞船和初级空间站C.无人航天飞船和高级人造卫星D.无人航天飞船和高级空间站12. 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托里拆利最先准确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光的色散D.牛顿最先发现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13. 我州第十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于2011年8月9日至12日在从江县一中举行.田径运动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跳高运动员从起跳到越过跳杆的时间大约1s,在这1s内运动员没有惯性B.百米赛跑记时裁判应在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C.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在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14.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能源B.二极管、三极管都应用了超导材料C.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的D.B超检查身体,是电磁波传递信息在医学上的应用15. “灌云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建设文明卫生的环境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意识,在如下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 B.B、C. D.16.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十号”飞船.运送飞船的火箭上段有外涂耐热涂层的整流罩.升空一段时间后,整流罩与箭体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整流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整流罩的质量要尽量小B.分离前整流罩可防止内部箭体温度过高C.分离后整流罩就不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D.分离后整流罩相对加速前进的火箭是向后运动的17. 思雨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正确的是()A.炒菜的锅一般由铁、铝材料制成,是因为铁、铝的导电性好B.用高压锅煮饭熟得快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大,水容易沸腾C.菜刀使用一段时间后刀刃要磨得薄一些,是为了减小摩擦D.洗碗时油花漂在水面上,是因为油花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18. 4月2日8时,我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燃烧销毁,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2.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4.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A.2minB.1minC.minD.5.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3s﹣5s内,物体A和B所受合力都为0;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C.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C.5s~7s内,小车的运动速度为2m/sD.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s8.小威和小东从相距230米的操场两端同时相向而行,小威的速度是/s,小东的速度是/s,一会儿两人在操场上相遇,则在这段时间内()A.小威走了110mB.小威走了120mC.小东走了110mD.小东走了120m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s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为()A.乙在甲前面80米处B.乙在甲前面20米处C.甲在乙前面80米处D.甲在乙前面20米处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N的水平推力,以60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kg的航空煤油4000kg.求1h内:(1)飞机的航程;(2)发动机所做的功;(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12.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13.设计时速为225km/h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180km/h的速度行驶时,20min通过的路程是km;以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1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某飞机的速度是2倍音速,则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是(声速取340m/s).我们能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15.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km/h.该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16.甲、乙两小车(m甲>m乙)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乙车的速度为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两车相距米;甲车的惯性乙车的惯性(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7.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所用的时间为10s,则隧道长为m,战机从我国航空母舰“某某号”的甲板起飞时,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飞机飞离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所受浮力变.(本空选填“大”或“小”)千米;在行使过程中,列车的车轮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以列车为参照物,列车里座位上的乘客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9.考试铃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铃声是由于铃的产生的,铃声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如果看到闪电后,3秒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1962年5月,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2.6秒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讯号,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m.20.2015年4月20日,贵港至某某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贵梧高速公路全程约200km,若小明乘坐的汽车以10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从贵港到某某约需h,小明看到路边的树木飞快地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mB.v甲>v乙,s=8mC.v甲<v乙,s=16mD.v甲<v乙,s=8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由s﹣﹣t图象找出4s内两车的路程,然后求出两车通过的总路程,即P、Q 间的距离.(2)由s﹣﹣t图象找出甲、乙两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两车的速度;解答:解:由图象知:甲车4s内通过的距离为4m,乙车4s内通过的距离是12m,则P、Q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2m﹣4m=8m;甲车的速度v甲===1m/s;乙车的速度v乙===3m/s,所以,v甲<v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由s﹣﹣t图象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找出小车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2.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使学生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表示是什么,然后从图象中找到需要的路程、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由像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是两同学相遇,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v甲===/min;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v乙===/min,v甲=3v乙,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15min﹣10min=5min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min,=2v乙,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v甲平=;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v乙平=.v甲平=2v乙平,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应用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华跑较快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C、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4.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min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min,那么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A.2minB.1minC.minD.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自动扶梯是在上升的,而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人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就是扶梯速度加上人行走的速度.解答:解:设扶梯长为s,则扶梯的速度v1=,人的速度v2=,∴由得:t====22.5s=min.故选C.点评:要弄清隐含的条件就是扶梯的长度不变(路程不变);注意向上运动实际上就是速度相加.5.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3s﹣5s内,物体A和B所受合力都为0;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平衡状态,物体受合力为零;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解答:解:①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说法错误;②3s﹣5s内,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都为0,说法正确;③从第3s开始,A的斜率大于B的斜率,所以v A>v B,5s末A、B相遇,均离原点10m处,说法正确;④5s内,A、B运动的路程不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v=可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说法错误.故只有②③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为路程与时间图象分析题,这样的题注意时间段的分析.6.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B.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C.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s﹣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以直接读出出发点的位置和时刻;路程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解答:解:A、A从原点出发,而B从距原点正方向上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故B正确;C、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起,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 A>v B,第5s时A、B的路程相同、相遇,故C正确.D、由图知,5s内A通过的路程为10m,B通过的路程为10m﹣5m=5m,因为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路程﹣时间图象,较为简单,但要防止将其作为速度﹣时间图象处理.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根据观测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0~2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C.5s~7s内,小车的运动速度为2m/sD.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求平均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相对应的时间,根据v=求出;(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合力为0;(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直线.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0~2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5~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4m,小车的平均速度v===2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v==≈0.86m/s,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看清图象的各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分析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特点.8.小威和小东从相距230米的操场两端同时相向而行,小威的速度是/s,小东的速度是/s,一会儿两人在操场上相遇,则在这段时间内()A.小威走了110mB.小威走了120mC.小东走了110mD.小东走了120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小威和小东从相距230米和他们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v=求出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然后利用s=vt求出各自通过的路程.解答:解:由v=得:相遇时所用的时间t===100s;则小威通过的路程为s1=v1t=/s×100s=110m,故A正确,B错误;小东通过的路程为s2=v2t=/s×100s=120m,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相遇问题,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解答,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时间和路程的统一.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s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s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求平均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相对应的时间,根据v=求出;(2)平衡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直线.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s,故A是正确的;B、由图象可知,在0﹣7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v==≈/s,故B是错误的;C、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C是错误的;D、由图象可知,在5s﹣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D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图象的分析能力和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平衡力的知识,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这类题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10.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为()A.乙在甲前面80米处B.乙在甲前面20米处C.甲在乙前面80米处D.甲在乙前面20米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求出经过6s的路程,然后判断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甲=40m,s乙=60m,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在甲前面20米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得出两车6s内的路程,然后由两车的初始条件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N的水平推力,以60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kg的航空煤油4000kg.求1h内:(1)飞机的航程;(2)发动机所做的功;(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热量的计算;热机的效率.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根据速度v=的变形公式计算路程;(2)根据W=Fs计算所做的功;(3)根据公式Q放=qm求出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4)有用功与释放能量的比值就是发动机的热机效率.解答:解:(1)因为速度v=,所以s=vt=600km/h×1h=600km;(2)发动机所做的功W=Fs=1.6×105N×600000m=9.6×1010J;(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4×107J/×4000kg=1.6×1011J;(4)发动机的效率:η=×100%=×100%=60%.答:(1)飞机的航程是600km;(2)发动机所做的功是9.6×1010J;(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6×1011J;(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是6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有用功和释放能量以及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12.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一个人去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0.025 s,你会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S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可以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解答:解:(1)因为管长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1===0.025s;(2)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0.02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故答案为:0.025;一.点评:此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解答时把握好在声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13.设计时速为225km/h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180km/h的速度行驶时,20min通过的路程是60 km;以超级巴士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已知速度与时间,由s=vt可求出路程;(2)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位置不断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1)由v=得:通过的路程s=vt=180km/h×20×h=60km;(2)司机相对于“超级巴士”之间的位置不变,所以,以超级巴士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答案为:60;超级巴士.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参照物的选择;知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位置不断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是解题的关键.14.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空气、水和铁三种介质中,传声最快的是铁.某飞机的速度是2倍音速,则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是3400m(声速取340m/s).我们能分辨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辨别乐器是利用了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的.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所以在空气、水、铁这三中介质中,铁中传播的最快,水中次之,空气中最慢.这架飞机5秒内飞行的距离:s=v机t=2v声t=2×340m/s×5s=3400m.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它由发声体本身来确定.利用音色可辨别发声体.故此题答案为:振动;铁;3400m;音色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速、特征几方面的内容.难度不大,面很广.15.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 7.5 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150 km/h.该车会(“会”、“不会”)被判为超速.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求出最短时间;(2)根据图示读出轿车行驶的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v=得:t min===0.125h=7.5min;(2)根据图示可知,轿车行驶的时间:t′=10:37﹣10:31=6min=0.1h;轿车的平均速度:v′===150km/h>120km/h,所以轿车超速.故答案为:7.5;150;会.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据此判断轿车是否会超速,本题具有现实意义,是一道好题,一定不要超速行驶,确保交通安全.16.甲、乙两小车(m甲>m乙)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乙车的速度为0.6 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两车相距6 米;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s﹣t关系,求出甲乙的速度;根据s﹣t关系图象分别找出甲乙在6s末的路程,最后求出6秒后甲乙的距离.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跟其它因素没有关系,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解答:解:(1)在图乙的图象中可看出,当时间为6s时,路程为;速度v乙===/s;(2)由甲的图象可得甲的速度为v甲===/s;6s后,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6s后,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6s后甲、乙的距离为s=s乙+s甲=+=6m;(3)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所以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故答案为:0.6;6;大于.点评:此题考查了速度有关的知识和对图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运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题目中的量.17.一辆长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所用的时间为10s,则隧道长为90 m,战机从我国航空母舰“某某号”的甲板起飞时,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飞机飞离航空母舰后,航空母舰所受浮力变小.(本空选填“大”或“小”)。

题型02 特殊方法测密度-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题型02 特殊方法测密度-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重难题型突破题型02 特殊方法测密度密度的测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利用密度测量原理ρ=m/v 来进行实验。

特殊方法测量密度指的是在没有量筒或天平的情况下,借助其他工具来完成密度的测量的方法。

运用特殊方法测密度,在中考题中也时常出现,其难点在与浮力知识的融合,试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是容易丢分的题型之一►考向一等体积法1.(2023·阜新)阜新有“玛瑙之都”的美誉。

小新为了解玛瑙石的密度,将两块不同大小的玛瑙石带到实验室,准备用天平、量筒、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1)小新用正确的方法测小玛瑙石的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质量为 g ;(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mL 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玛瑙石的体积为 cm 3.,根据公式 ,计算出小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 3;(3)小新想用同样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当他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 后,发现大玛瑙石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于是聪明的小新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操作: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 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 2.;④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ρ玛瑙= (用物理量符号表示)。

⑤此方法测出大玛瑙石的密度可能比实际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58 20 m V ρ= 32.910⨯ 12m V V - 偏小 【解析】(1)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N ,读数为3g ,金属块的质量为50g 5g 3g 58g m =++=(2)[2]将小玛瑙石放入装有40mL 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是4mL ,量筒中水和小玛瑙石的体积为V =60mL ,小玛瑙石的体积为360mL 40mL 20mL=20cm V =-=[3][4]根据密度的公式m Vρ=计算密度,小玛瑙石的密度为 333358g 2.9g/cm 2.910kg/m 20cmm V ρ====⨯ (3)用天平测出大玛瑙石的质量m 后;①将大玛瑙石浸没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标记水面位置后取出玛瑙石;②在量筒中装入适量水,记下水的体积为V 1,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③记下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 2.,由此可知,大玛瑙石的体积12V V V '=-④[5]大玛瑙石的密度表达式为12m m V V V ρ=='-玛瑙 ⑤[6]取出玛瑙石带出了部分水,因而添加的水的体积比玛瑙石的体积大,根据m Vρ=知,测量的密度偏小。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含解析)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2.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冬天,江边常出现美丽的雾凇B.打开暖水瓶盖,会看到瓶口冒出的“白气”C.打开衣柜,发现曾经放置的樟脑球变小了D.深秋的早晨,常看到地面上有霜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D.食盐在水中消失不见是溶化现象5.下列有关热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冬天早晨常出现大雾,是由于升华形成的B.夏天打开冰棍包装纸时常冒“白气”,是由于升华形成的C.秋天出现的白霜,是由于凝华形成的D.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时出现小水珠,是由于凝华形成的6.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描述的情境中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其中放热的是()7.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很容易汽化的缘故B.气温低于酒精熔点的地方,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E.冰箱冷冻仓内壁附着的“白霜”是凝华现象F. 0摄氏度的冰变成0摄氏度的水内能不变8.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外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D.春天早晨常见的雾是液化现象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②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③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④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热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二.填空题(共2小题)11.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1)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5)铁水浇成铁件;(6)雾;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有.12.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1)请依此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3)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①;②.三.解答题(共8小题)13.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热时直接变成紫色的,停止加热,锥形瓶内壁出现.(3)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14.阅读下列两段材料,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材料一:据《北京晚报》报道:去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材料二:大厅里的雪花1779年,一个寒冷的夜晚,俄国首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六千支燃烧着的巨型蜡烛,把厅里的舞会气氛烘托得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人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旁边的人不知所措.有人喊道:“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就在这时,一位先生迅速把这位小姐搀扶到门口,并把发生的现象向大家作了科学解释.(1)大厅里出现雪花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强冷空气而成的,需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小北塘看到这篇文章后,联系生活,想到了闷热的夏天,房间里开上空调,在窗玻璃的侧(填“外”或“内”)的现象.15.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2)实验中观察的主要对象是锥形瓶内的.(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4)实验中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16.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过程,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过程.(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台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形成的.(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17.如图(a)所示装置,称为“碘锤”,锤内有一些碘粒.(1)微微加热“碘锤”,B端处的碘粒慢慢消失,同时“碘锤”内出现了紫色气体如图(b),这一现象说明:.(2)如图(c)(d),停止加热后在A端凹槽处滴入冷水,继续观察可发现A端附近(现象),这个现象说明:.(3)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后.18.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中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这是现象;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有明显(升高/降低),说明在此物态变化中碘蒸气热量(吸收/放出).19.如图密封的锤形玻璃泡装有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发现玻璃泡中紫红色的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玻璃泡中(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紫色的气体是碘由态直接变成态.停止加热后,玻璃泡中紫色气体将(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逐渐变淡”),同时在玻璃泡未加热的部位发现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0.如图所示,将盛有冷水的烧瓶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不久可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热量;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现象,同时烧瓶内水的温度会.(选填“升高”或“降低”)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吸热过程的是()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首先明确选项中物态变化的名称,然后知道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升华成为水蒸气,升华吸热.符合题意;B、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融化成为水,熔化吸热.符合题意;C、窗玻璃上是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表面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汽化吸热.符合题意.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2.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A.冬天,江边常出现美丽的雾凇B.打开暖水瓶盖,会看到瓶口冒出的“白气”C.打开衣柜,发现曾经放置的樟脑球变小了D.深秋的早晨,常看到地面上有霜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先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再得出是吸热还是放热.解答:解:A、冬天,江边出现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C、樟脑球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升华吸热,符合题意;D、地面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况,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瓶壁,在其表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故B错误;C、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实例中,正确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是升华现象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D.食盐在水中消失不见是溶化现象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A、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所以A不正确;B、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物体凝华形成的,所以B正确;C、冰冻的衣服干了,冰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所以C不正确;D、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消失不见了,这是溶解过程,是扩散现象,所以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的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5.下列有关热现象及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冬天早晨常出现大雾,是由于升华形成的B.夏天打开冰棍包装纸时常冒“白气”,是由于升华形成的C.秋天出现的白霜,是由于凝华形成的D.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时出现小水珠,是由于凝华形成的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冬天早晨常出现大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夏天打开冰棍包装纸时常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而成的小水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秋天出现的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D、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时出现小水珠,是由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6.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描述的情境中都涉及物态变化过程,其中放热的是()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3)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4)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B、夏天,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符合题意;C、秋天,枝头挂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符合题意;D、严冬,屋檐下的冰柱是由水中凝固而成的,凝固放热,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类型以及吸放热情况的分析,抓住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考的常见类型.7.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很容易汽化的缘故B.气温低于酒精熔点的地方,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要液化,在冷凝器要汽化E.冰箱冷冻仓内壁附着的“白霜”是凝华现象F. 0摄氏度的冰变成0摄氏度的水内能不变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点和凝固点;内能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热和能.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水银的熔点是﹣39℃,酒精的熔点是﹣l17℃;(3)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比热容大,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就会放出更多的热量;(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5)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6)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解答:解:A、衣柜里放樟脑片,很容易升华成气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酒精的熔点是﹣l17℃,水银的熔点是﹣39℃,因此气温低于酒精熔点的地方,更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在菜窖里储存几桶水,利用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使菜窖内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使蔬菜冻坏,该选项说法正确;D、冰箱内的制冷剂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在冷凝器内液化放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E、冰箱冷冻仓内壁附着的“白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该选项说法正确;F、一块0℃的冰变成0℃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E.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温度计原理以及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的了解,综合性较强,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外表面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华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春天早晨常见的雾是液化现象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雪、霜、冰花、树挂、雾凇都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凝华现象;(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雾、雨、露都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吸热的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春天早晨常见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判断,注意A选项,弄清水蒸气在哪里?在哪里遇冷是关键,属于易错题.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②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③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④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解答:解:①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说法正确;②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雪糕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说法不正确;③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从冰箱中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说法正确;④用锯条锯木板,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锯条和木板的内能,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以及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因为酒精蒸发时要吸热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属于液化现象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解答: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来降低体温,是利用了酒精蒸发时要吸热的特点,该选项说法正确;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家庭电路短路时,保险丝烧断,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了解,属于热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二.填空题(共2小题)11.填写下列现象物态变化的名称:(1)严冬之夜玻璃室一侧出现“冰花”凝华;(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了升华;(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液化;(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5)铁水浇成铁件凝固;(6)雾液化;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有(2)(4).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1)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此过程放热;(2)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3)夏天冰箱拿出棒冰,看见周围有“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4)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衣服上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此过程吸热;(5)铁水浇成铁件;是凝固现象,此过程放热;(6)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答案为:凝华;升华;液化;升华;凝固;液化;(2)(4).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2.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参照物及其选择(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参照物及其选择(含解析)

参照物及其选择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5•泉州)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2.(2015•镇江)“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3.(2015•安顺)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4.(2015•梧州)小明乘坐梧州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当动车行驶时,看到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不动,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桌面C.路旁的树木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5.(2015•营口)物理世界璀璨纷纭,自然奇观、生活奥秘、现代科技,无一不展现出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铁棒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D.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并联的,能够彼此独立工作6.(2015•常州)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7.(2015•益阳)《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8.(2015•郴州)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9.(2015•恩施州)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10.(2015•宜昌)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11.(2015•莆田)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扶梯C.墙壁D.天花板12.(2015•呼和浩特)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13.(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14.(2015•荆州)端午节彦君坐动车到荆州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彦君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B.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D.彦君在九龙渊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15.(2015•晋江市一模)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如图所示,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16.(2015•祁阳县三模)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递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一直在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宇宙飞船二.填空题(共10小题)17.(2015•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小红背着书包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随着扶梯一起上行,在上行过程中:以自动扶梯为参照物,小红是的;上到楼层后小红不会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小红具有;上行过程中,小红对书包(选填“做了功”或“没做功”).18.(2015•广州二模)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楼直达八楼,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上升过程中,电动机对电梯做的功是(选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19.(2015•广东模拟)丹麦交通部长在京秀骑行:称经常骑车上班,如图为皮娅女士骑自行车来到丹麦驻华使馆.皮娅女士骑自行车前往丹麦驻华使馆过程中,皮娅女士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车把上的塑料是从(填“磁性”“导电性”或“导热性”)方面选材.20.(2015•东莞二模)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乙车驾驶员感觉自己的车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甲车驾驶员以自己为参照物,他认为乙车是(填“运动”或“静止”).小宇在家观看汽车拉力赛的电视节目,发现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其中途经一段“S”形弯道时如图3,他想:现场观看的观众为了更安全,应站的位置是图中(选填“甲、乙、丙、丁”).21.(2015•红塔区一模)小明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来说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鞋底有条纹,是为了摩擦力(选填“增大”、“减小”).22.(2015•郑州二模)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用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设每层楼高为3m)23.(2015•武汉模拟)如图1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为参照物.我州凯里市及部分县城开通的无人售票公交车上,为了保证人们从公交车后门上下车的安全.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如图2所示,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图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透镜成像(填“虚”“实”).24.(2015•肇庆三模)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坐在高铁的车厢中,如果不看窗外,感受不到动车的高速,相对于乘客而言,车厢是的,当列车在水平铁路上匀速行驶,列车受到的阻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列车的牵引力,如图,列车与站台间有黄色带区域,人们须站在黄色线外候车,这是因为列车高速行驶过车站时,黄色线内的空气,人会被“吸”入轨道,易发生安全事故.25.(2015•梧州二模)秋天早晨,小明正在路边等校车,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辆汽车疾驰而过,随后路旁的落叶向路中飘去.汽车疾驰而过是以为参照物;落叶向路中飘去是由于汽车疾驰而过,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落叶被“吸向”路中间的缘故.26.(2015•中山三模)如图所示,是一加油机给两架战斗机加油的情景,以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如果两架战斗机在接受加油机加油的过程中,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匀速飞行,则加油机的动能将,战斗机的重力势能将.(后两空选填“增加”、“减少”、“不变”)参照物及其选择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15•泉州)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航母、海岸、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有位置的改变,以航母、海岸、航母上的工作人员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没有位置的改变,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2015•镇江)“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必须是相对静止,才容易对接,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是静止的;但他们相对于发射塔架、远洋观测船、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所以相对于它们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选定参照物时,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存在位移的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反之则静止;要充分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2015•安顺)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解答:解:小婷坐在电动自行车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婷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4.(2015•梧州)小明乘坐梧州南站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当动车行驶时,看到桌面上的苹果保持静止不动,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铁轨B.桌面C.路旁的树木D.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看它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发生了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它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铁轨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B、以桌面为参照物,苹果是静止不动的,符合题意;C、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D、以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苹果是运动的,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再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5.(2015•营口)物理世界璀璨纷纭,自然奇观、生活奥秘、现代科技,无一不展现出物理学的神奇与魅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运动的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铁棒将电线挑开,并现场抢救D.电冰箱内的照明灯与压缩机是并联的,能够彼此独立工作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子的运动;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触电是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火线造成的,发现有人触电后,采取的措施不能让自己直接或间接再接触火线,以防止自己再触电;(4)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解答:解:A、加油机与战斗机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在花丛中能闻到花的芳香,这是扩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如果用铁棒挑电线,因为铁是导体,会造成施救人触电,故C错误;D、因为压缩机和照明灯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冰箱内的压缩机与照明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四个方面的物理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同学们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才能解答.6.(2015•常州)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解答:解: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A、当旅游车仍然静止,卡车向前运动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B、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C、当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D、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前运动.此选项不可能.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不同的.7.(2015•益阳)《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8.(2015•郴州)某同学周末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甲车B.乙车C.地面D.路旁的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A、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甲车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B、该同学坐甲车回家,与之并排的乙车在超车,以乙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向后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在后退.符合题意;C、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D、该同学坐甲车回家,相对于路旁的树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方向是向前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9.(2015•恩施州)小明判断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依据可能是()A.站台在向东运动B.站台在向西运动C.乘警在向东运动D.乘警在向西运动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自己乘坐的列车正在向东运动,A、如果看到站台向东运动,说明自己是向西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如果看到站台向西运动,说明自己是向东运动的.符合题意;C、D、无论是看到乘警向东或向西运动,自己乘坐的列车都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0.(2015•宜昌)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房屋D.河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 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正确;C、以房屋为参照物,山与房屋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错.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1.(2015•莆田)如图,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常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扶梯C.墙壁D.天花板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站在运行中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面、墙壁、天花板是运动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2.(2015•呼和浩特)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自行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西运动的,故A正确;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是向西运动的,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公共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东运动的,故B错误;C、以新华大街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新华大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静止的,故C错误;D、以天上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天上飞过的小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天上飞过的小鸟的方向不确定,所以路两面的高楼运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谁是参照物时,关键是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没有位置的变化.13.(2015•自贡)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人亡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参照物的选择.②影响动能的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解答:解:以飞机为参照物,在相等的时间里,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很大,鸟与飞机间的相对速度就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事故.故选D.点评: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14.(2015•荆州)端午节彦君坐动车到荆州旅游,下列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彦君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B.火车站,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水杯受到的惯性减小D.彦君在九龙渊观看了场面激烈的龙舟赛,参赛选手使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

备战中考物理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备战中考物理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专题16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学啥(1)能量及其存在的形式: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自然界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如风能、内能、水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等。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如发生碰撞或热传递时;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如太阳能电池、发电机等。

2.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的基本定律。

大到天体,小到原子核,也无论是物理学问题还是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的问题,所有能量转化的过程,都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3)“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3.试论述能量的转化、转移和守恒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能量转化反映了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如摩擦生热说明了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存在的联系;电风扇转动说明了电现象和机械运动之间存在的联系。

(2)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可以相互转化,同种形式的能量之间通过热传递可以进行转移,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自然现象时,如果发现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能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反之,当某种形式的能量增大时,也一定可以找到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专题考法【例题1】(2019某某某某)如图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与水平面在a点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右端在b点,小物块从斜面的c点由静止自由滑下,与弹簧碰撞后又返回到斜面上,最高到达d点。

备战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浮力与压强(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备战中考物理专题练习 浮力与压强(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物理试题

浮力与压强一、单选题1.在教学创新展示活动中,王老师演示了如下实验,把一个吸盘用力按压在玻璃罩顶端,吸盘静止(如图),然后抽取密闭玻璃罩中的空气,过了一会儿吸盘掉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小于受到的重力B.抽气前吸盘受到向上的力等于受到的重力C.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受到的重力增大D. 抽气后吸盘掉落是由于玻璃罩内气压减小2.潜水员在水面下不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A. 压强不变,浮力变大B.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C.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D. 压强变大,浮力变大3.如图所示,潜水员在不同深度的水中作业时,需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为什么在不同深度要穿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B.液体的压强与潜水员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C.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D.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压力总是等于重力的B. 压力的大小总是与重力有关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5.如图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A. 纸片很轻B. 水粘住纸片C. 空气有浮力D. 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6.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开始顶住乒乓球的手指移开,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 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C.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D. 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7.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A. AB. BC. CD. D8.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 F , pB. 2F , pC. F ,p D. F , 2p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一个上宽下窄的薄壁容器重为G1,放在水平地面上,里面盛着高为h、体积为V的水(未满),设水的密度为ρ0,容器的底面积为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G0→G0=gm0→m0=ρ0VgB. 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G1+G0=G1+ρ0VgC.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D. 容器封口倒置F=PS,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10.如图甲所示,一装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一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匀速下降至水面如图甲所示位置,在木块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不计摩擦阻力)水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所受浮力先增大后不变B.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一直增大C. 图乙为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与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的关系图线D.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11.两块完全相同的砖块,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块的长、宽、高之比为4:2:1,若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是F A,压强为p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是F B,压强为p B,则()A. F A:F B=1:2B. p A:p B=2:1 C. F A:F B=2:1 D. p A:p B=1:212.水平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物块,则放入物块后()A.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不变 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一定不变C. 水对杯底的压力可能变大D. 杯底对桌面的压力可能变大13.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A. 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B. 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C. 桌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D. 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三、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向墙内按图钉的情景,请你从压强的角度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回答.问题:________?回答: ________.15.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 cm2.杯中水深10 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3 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 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 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16.学校改建时,工人师傅用透明塑料管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________,当塑料管的一端抬高10cm,最终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________。

2019中考物理专题试题(有答案)精品教育.doc.doc

2019中考物理专题试题(有答案)精品教育.doc.doc

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试题(有答案)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2019年中考物理专题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A.3∶1 B .3∶4 C.5∶3 D.4∶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3. 据图1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4. 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传播需要介质,光传播不需要介质C.光速和声速一样D.光的传播速度是5.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6. 在图2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图27. 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个虚像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D.在水面上方处悬枚硬币A,将同样的硬币B置于水面下,当从水面上看到B 与A的像重合时,真实的B与水面的距离也是8. 如图4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9. 对于下列四幅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能听到鼓声,说明声音是通过固体传播到人耳的B.乙图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敲打,是为了研究响度与材料的关系C.丙图中,禁鸣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丁图中,听众能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10. 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6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图611.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含解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2.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3.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图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D.如图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5.荣获中国名茶评比金奖的岳西翠兰,手工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采回的鲜茶叶,要及时、均匀地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要用火力均匀的木炭火在锅内手工翻炒、烘焙…等八道精细的工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薄摊、通风、烘焙”是为了加快鲜茶叶内的水分液化B.“木炭火”“烘焙”茶叶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C.“木炭”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翻炒”时,茶叶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6.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扩散现象B.泡茶时,部分茶叶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7.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什么?B.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C.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D.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8.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不容易变干,说明()A.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B.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本身质量的大小有关9.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1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1.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12.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加快水分蒸发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份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扇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B.在南极考察站测量气温时要用酒精温度计,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较低C.下雪时护路工人可以通过在雪上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14.为了让新收获的粮食干得快,总是将其摊开晾在有阳光的地方,关于这种做法,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这种做法主要是有阳光的地方温度高,使蒸发加快B.有阳光的地方空气流动的快,所以蒸发会加快C.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使蒸发加快D.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增大液体表面积和提高温度,使蒸发加快15.如图所示的是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使液体蒸发加快B.“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二.解答题(共5小题)16.某品牌“Ⅰ代热风干手器”热功率高,不仅耗能大,而且工作时电器内部温度高,电子器件和线路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目前开发的“Ⅱ代高速干手器”采用高速电机,风速可达到100m/s,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干手,不需要高温,热功率低,所以耗能低,故障率也低,使用寿命长.Ⅰ代热风干手器与Ⅱ代高速干手器参数对比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与“Ⅰ代热风干手器”相比,“Ⅱ代高速干手器”能加快干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Ⅱ代高速干手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其总电阻是多少?(3)正常使用一只Ⅱ代高速干手器一天要消耗多少电能?(以每天使用200人次计)1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有关.在实验中采用了的科学方法.请判断:以下四个实验中,没有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选填字母编号).A.研究不同液体的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B.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有关因素;C.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D.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8.如图甲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水.小明观察图中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有关.如图乙所示,烧杯里装有同种液体,小明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19.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有关.(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2甲、乙所示,实验发现甲杯中没有水时,乙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B杯无水时,A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有关/无关).20.为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是否有关.小凡同学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1)选择A、B两图,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的关系.(2)选择两图,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关系.(3)选择A、D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发现D图中水先蒸发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4)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所示),过一会儿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经过交流与讨论后,大家认为小凡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因此该结论是错误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子的热运动;物体内能的改变;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据此判断;(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据此判断;(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4)一定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解答:解: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D.点评:以炒肉片为内容,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多个知识点,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求我们要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难度不大.2.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一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也可能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液体的温度、蒸发的表面积、空气的流动,对照这三个因素,分析选项中的描述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热风干手器在吹热风时,既提高了水的温度,又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当风力足够大时会增大水的表面积,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是我们顺利解决此题的关键.3.如图甲所示是新疆地区晾制葡萄干的房子,图乙是房子的墙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晾葡萄干的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B.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C.晾葡萄干时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慢葡萄中水份蒸发D.如图乙所示,晾葡萄干的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应用题.分析:晾制葡萄就要加快水分的蒸发,就要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采取措施.解答:解:A、房子建在向阳的山坡上,而且没有屋顶,有利于接收阳光,吸收热量,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故本选项正确;B、把葡萄放在木头架子上摊开,有利于增加葡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故本选项正确;C、由B可知,C选项错误;D、房子四周有很多小孔,有利于屋内空气流通,从而加快葡萄中水份蒸发,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BD.点评:要明确措施,首先要知道对应的理论.晾制葡萄干就是要加快葡萄干内水分的蒸发,因此首先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从而,在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措施.4.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B.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解答:解:A、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B、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选A.点评: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5.荣获中国名茶评比金奖的岳西翠兰,手工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采回的鲜茶叶,要及时、均匀地薄摊在洁净的竹匾上,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要用火力均匀的木炭火在锅内手工翻炒、烘焙…等八道精细的工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薄摊、通风、烘焙”是为了加快鲜茶叶内的水分液化B.“木炭火”“烘焙”茶叶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C.“木炭”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翻炒”时,茶叶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热量的概念;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热和能;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等;(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据此判断;(3)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4)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等来修饰.解答:解:A、“薄摊、通风、烘焙”是提高鲜茶叶的表面积、表面的空气流动和温度,从而加快茶叶里的水分蒸发,而不是加快液化,故A错误;B、“烘焙”时,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茶叶的内能,故B错误;C、“木炭”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正确;D、因为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答关键是要全面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体内能改变的方式、能量的转化形式、以及对热量等概念的理解等,综合性较强.6.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扩散现象B.泡茶时,部分茶叶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扩散现象.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2)漂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自身的重力相同;(3)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可以吸热;(4)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时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解答:解:A、打开茶叶盒,闻到茶叶的香味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B、泡茶时,部分茶叶漂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故B错误;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而蒸发可以吸热,故C正确;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手指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从生活中的泡茶现象,考查多个不同的物理知识点,较好地联系了生活实际,注重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值得关注.7.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后,提出了下面四个科学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A.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什么?B.液体蒸发快慢跟空气接触面积和温度有什么关系?C.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D.液体蒸发的时间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解答:解:刚洗完的衣服,展开比折叠在一起时干的快,说明蒸发快慢与表面积的大小有关;此实验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液体蒸发的速度跟和空气的接触面积有什么关系?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1)影响蒸发快慢的常见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2)被研究问题与多个因素有关,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8.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不容易变干,说明()A.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B.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C.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本身质量的大小有关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2)要减慢蒸发,就要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A、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可以减慢柑橘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不能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故A错误;B、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和没装入塑料袋中时的液体表面积的大小不变,因此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密封不容易变干,不能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C、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可以减慢柑橘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减慢蒸发,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故C正确;D、柑橘装入塑料袋中前后质量不变,故不能说明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本身质量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1)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2)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9.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因素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A.液体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B.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C.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液体的温度,二是蒸发的面积,三是空气的流动.观察图中的情形,对照相关量,找出相同和不同点就可以判断了.解答:解:由图两件相同的湿衣服的晾晒方式,表面积相同,周围空气流速也相同,但一件在树荫下,温度较低,另一件在阳光下,温度较高,因此,该同学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弄清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再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各个量的变化情况,最终确定是研究的哪个量.1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加快液体的蒸发,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解答:解:A、地膜覆盖住农田后,使农田与外界隔绝,减慢了农田上方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A错误;B、酒精灯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后,减慢了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所以减慢了蒸发.故B错误.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加快了头发周围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C正确D、用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减弱了空气流动,所以减慢了蔬菜内水分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C.点评: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能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1.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不变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1)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2)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以后温度不再发生变化;(4)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而沸腾不仅可以发生在液体表面还可以发生在液体内部,蒸发具有吸热制冷的作用.解答:解:A、蒸发和沸腾时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需要吸热,故A不正确;B、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沸腾时温度不变,故B不正确;C、蒸发时,液体从物体上吸收热量,物体的温度会降低,沸腾时要到达沸点继续吸热,故C正确;。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含解析)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给车轴加润滑油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2.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3.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C.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D.“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5.重庆直辖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轿车的新轮胎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力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C.小轿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小轿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7.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印有花纹B.溜冰鞋底装有滚轮C.用光滑材料做滑梯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8.在自行车的设计和使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9.关于运动场上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踢足球时,足球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0.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11.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12.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D.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13.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其在结构与使用上应用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座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C.安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D.用力捏闸是为了减小压强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B.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有助于减小它对沙地的压强C.100N的力一定比10N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明显D.飞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气流压强大15.你注意观察过家里的自行车吗?下列关于自行车增大摩擦或减小摩擦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轮胎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刹车时用力捏闸是为了增大摩擦C.往车轮轴承上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D.车轮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二.填空题(共15小题)16.骑自行车远足,因其节能、环保、时尚,已经深受同学们喜爱,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一部分结构图,用力刹车时是采用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17.“五一”假期小明骑自行车去我市侏罗纪公园游玩,当自行车从一坡顶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他捏紧车闸,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摩擦,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内能.当小明看到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超越自己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向(选填“前”、“后”)运动的.当他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自行车具有.18.在生活中,我们发现鞋底、轮胎表面都设计有凹凸的花纹,其目的是为了摩擦,书包、旅行背包的背带都设计得比较宽,其目的是为了压强.(两空选填“增大”或“缩小”)19.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20.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2)用手握住水瓶在空中静止不动,此时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手对瓶的是平衡力.(3)瓶中水的体积是550mL.则水的质量是kg.(4)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的作用.21.现有一瓶某品牌的饮用纯净水.(1)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其目的是(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2)瓶中水的体积是350ml,则水的质量是kg;(3)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把瓶中的空气吸掉,瓶子会变瘪,是由于瓶子受到的作用.22.小刚用矿泉水瓶做实验:(1)拧开瓶盖时发现,瓶盖上有很多的竖条纹,这是为了.(2)如图甲,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3)如图乙,将瓶子静止平方在桌面上,用水平力突然向右推动瓶子,会看到瓶中原有的一个气泡瞬间向(选填“左”或“右”)运动.23.城市中到处可见的违章“小广告”,严重影响着城市市容市貌.为迎接全国第十届艺术节在我市召开,小敏和同学们利用周末一起到街头巷尾用砂纸清除违章“小广告”.选用表面粗糙的砂纸是为了增大,清除时砂纸会发热是通过方式改变了砂纸的内能.24.4月8日,郑州一栋两层高的楼房被整体抬升后安装了1000多根滚轴,装上“轮子”后的楼房被向南“推”了17.5米.在楼房下安装滚轴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在滚轴的下方安装宽大的硬板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地面受到的压强.25.篮球表面的凹凸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的;如图所示,小朋友击篮球时手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的;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而原本向上运动的篮球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回地面,重力的作用效果是.26.自行车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的方式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修建纪念碑都要建造一个面积较大的底座,可以减小纪念碑对地面的.27.如图所示,用力划火柴,是利用增大的方法增大摩擦力,通过的方式使火柴的内能增加;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看,它与汽油机的冲程能量转化相同.28.骑自行车运动受到大众的热爱,碳纤维自行车结实轻便(如图所示),刹车时,手紧握车闸,这是运用方法来增大摩擦.如图碳纤维属于材料,给车胎打气时可以充入很多空气,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选填“大”或“小”)29.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当你倒了一杯开水盖上盖子之后,若让开水冷一段时间再去拧茶杯盖子,发现茶杯盖很难拧开.这时你会用很大的力握住瓶盖拧,或找一块手帕包住再拧,这两种做法的目的分别是:(1)(2).30.如图玉兔月球车轮子有齿状花纹可以增大;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波实现对车的控制;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能.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给车轴加润滑油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 不合题意;B、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2.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A不合题意;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不合题意;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3.下列做法中,减小摩擦的是()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短跑运动员穿上钉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A 不合题意;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握手闸,是在接触面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B不合题意;C、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C不合题意;D、行李箱底部安装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C.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D.“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等.解答:解:A、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是为了防止打滑,属于增大摩擦,不合题意;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是增大压力,从而增大摩擦,不合题意;C、古人利用滚木移动巨石,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符合题意;D、“玉兔号”月球车车轮上刻有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考查关于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办法,是当今试题考查的方向,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5.重庆直辖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下列与小轿车相关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轿车的新轮胎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增大压力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C.小轿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小轿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专题:运动和力.分析: A、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C、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D、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平衡.解答:解:A、小轿车的新轮胎有较深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B、小轿车行驶过程中,如果以路边的树为参照物,小轿车相对于路边的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故B正确;C、小轿车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小轿车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D、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小轿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增大摩擦的方法、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平衡力的辨别等,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并能应用其分析问题.6.“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平衡力的辨别.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惯性的大小和物体是否运动,以及运动的快慢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B、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平衡力的判断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较多,属于基础题.7.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印有花纹B.溜冰鞋底装有滚轮C.用光滑材料做滑梯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解:A、鞋底有花纹,目的是保持压力大小不变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滑动摩擦力,符合题意;B、溜冰鞋底装有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所以不符合题意;C、用光滑材料做滑梯是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减小摩擦,所以不符合题意;D、在机器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会在接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分离以减小摩擦,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8.在自行车的设计和使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正确;B、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摩擦力问题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解答此题类问题时要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9.关于运动场上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蹬地,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踢足球时,足球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运动和力;重力、弹力、摩擦力;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解答:解:A、鞋底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B、人向前跑步时,向后蹬地,人给了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同时给人一个向前的力,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降低,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错误;D、踢足球时,足球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此题考查增大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动势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综合性很强题目.10.下列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部件的设计或使用,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B.轴承中装有滚珠C.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解:A、轮胎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刹车时用力捏闸,即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了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D、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并熟悉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1.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惯性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 A、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B、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C、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解答:解:A、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加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摩擦.故A错误;B、汽车装有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故B错误;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理念.12.下列实例中,能增大摩擦的是()A.行李箱下安装轮子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C.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D.气垫船行驶时船体与水面脱离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增大摩擦的办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办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据此分析.解答:解:A、在行李箱上安装滚轮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错误;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C、轮胎上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含解析)

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含解析)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0℃的水中,则()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D.冰和水的量都保持不变2.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C.冰的质量增加D.冰的温度保持不变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4.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高至40℃,现需要使其降温,其效果()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B.用冰水浸过的冷毛巾较好C.直接用冰水较好 D.都一样5.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6.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和升华B.凝华、液化和汽化C.升华、凝固和汽化D.凝固、凝华、液化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9.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且温度不变C.杯中的冰开始熔化D.杯中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少,乙盆里的冰多,两盆里的冰都不熔化,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不能判断两盆水的温度高低12.把正在熔化的冰和正在凝固的水放入同一保温瓶中,则()A.冰继续熔解B.水继续凝固C.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下降D.瓶内的温度一定不会变化1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固体吸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1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的冻柿子,拿到室内,浸没在水盆中,可能出现()A.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不变B.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柿子的温度升高C.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15.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A.0℃的冰B.0℃的水C.0℃的冰水混合物D.100℃的水蒸气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现象;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现象;冰消雪融是现象.17.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气温低时,.18.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②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③冬天,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蔬菜冻坏;④汽车用水冷却发电机.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填序号)1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热,温度.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示数是.20.填出下列各题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在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肉,常能看到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_,.B、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C、雨后,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路面很快干了:,.D、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消失了:,.E、二氧化碳结成干冰:,.F、冰棒含在嘴里变成糖水:,.G、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污渍时,汽油很快跑掉了:,.H、秋天草叶上形成露水:,.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0℃的水中,则()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D.冰和水的量都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冰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水因为不能放热而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不变;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冰的熔化特点,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热传递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2.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C.冰的质量增加D.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冰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吸热;水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放热;(2)物体吸热和放热的条件是:存在着温度差异.解答:解: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0℃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只有冰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冰吸热温度升高,水放热要凝固,所以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2)豆腐中含有水,水冻结后,体积变大,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冰熔化以后,就留下许多孔洞.解答:解: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冻豆腐的小孔形成过程,并熟练掌握几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高至40℃,现需要使其降温,其效果()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B.用冰水浸过的冷毛巾较好C.直接用冰水较好 D.都一样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冰块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熔化的冰水在毛巾上又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时也会吸收热量,所以这种方法降温效果更好;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熔化和汽化吸热的特点解释生活现象,属于应用性的题目.5.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以及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解答:解: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以及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的理解和掌握.6.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但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解答:解:A、只有晶体才有熔点,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只有晶体温度才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但是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和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把握住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7.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和升华B.凝华、液化和汽化C.升华、凝固和汽化D.凝固、凝华、液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放热.解答:解:因为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还是放热的了解和掌握,要会运用.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雪融化时是一种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较低.解答:解:当雪融化时,由于是固态的雪变成水,所以这是一个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比下雪时更冷;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9.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两个条件:温度条件和热量条件,二者缺一不可.1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且温度不变C.杯中的冰开始熔化D.杯中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冰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水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和温度都保持不变.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少,乙盆里的冰多,两盆里的冰都不熔化,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不能判断两盆水的温度高低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无论冰多冰少,其温度是相同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虽然冰块的多少不同,但两杯中都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二者温度相同.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须抓住关键因素,即状态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也相同.12.把正在熔化的冰和正在凝固的水放入同一保温瓶中,则()A.冰继续熔解B.水继续凝固C.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下降D.瓶内的温度一定不会变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2)保温瓶阻止了冰块从外界继续吸热,因此冰因不能吸热而不能熔化.解答:解: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正在凝固的水的温度为0℃;水凝固需要放热,保温性能很好的保温瓶中,冰不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水不能向外界释放热量,水凝固成冰的速度和冰熔化成水的速度相同,此时混合后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保持不变.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掌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二是保温瓶的特点.1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固体吸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不断吸热.解答:解: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A可能;B、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可能;C、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当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C有可能;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可能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不能熔化,D 不可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还考查了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及熔化的条件,是基础性知识,平时要多理解记忆.1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的冻柿子,拿到室内,浸没在水盆中,可能出现()A.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不变B.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柿子的温度升高C.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此题根据凝固的条件:一是要不断放热,二是要达到凝固点.以及熔化的条件:一是不断的吸热,二是要达到熔点即可解答.解答:解:将冻柿子放到水中时,柿子上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柿子上的冰开始熔化,即柿子的温度升高,但短时间内不会超过0℃;盆中的冷水,向柿子上的冰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的凝固点;故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只有两个条件同时都具备时,晶体才能熔化或凝固.15.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A.0℃的冰B.0℃的水C.0℃的冰水混合物D.100℃的水蒸气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0℃的冰已经是固态了放热后只能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0℃的水放热后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不合题意.C、0℃的冰水混合物放热后,温度仍然是0℃.不合题意.D、100℃的水蒸气放热后可能液化成水,温度不变.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要记住会运用.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升华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凝固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液化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汽化现象;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冰消雪融是熔化现象.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由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由液体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3)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小液滴;(4)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水发生汽化(汽化中的蒸发)现象,形成水蒸气;(5)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6)冰消雪融,是固态的冰雪熔化为液体的水;故答案为:升华;凝固;液化;汽化;凝华;熔化.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7.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熔化吸热;气温低时,凝固放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答:解: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设计的原理是:白天气温高,利用它熔化吸热;夜晚温度低,利用它凝固放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8.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②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③冬天,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蔬菜冻坏;④汽车用水冷却发电机.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①②;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③④.(填序号)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固,熔化过程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2)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可知,比热容大的物体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大.解答:解: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②夏天往地上洒水,水汽化(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③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同时也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④根据Q=Cm△t,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因为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汽车常用水来作冷却剂.因此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①②;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示数是37.6℃.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2)温度计读数的方法:先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示数.解答:解:(1)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都是要吸热的,只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边吸热边升温;(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6℃.故答案为:吸;不变;吸;升高;35℃~42℃;0.1℃;37.6℃.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的根本区别和体温计的读数,属于基础题.20.填出下列各题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在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肉,常能看到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凝华_,放热.B、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凝固,放热.C、雨后,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路面很快干了:汽化,吸热.D、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消失了:升华,吸热.E、二氧化碳结成干冰:凝华,放热.F、冰棒含在嘴里变成糖水:熔化,吸热.G、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污渍时,汽油很快跑掉了:汽化,吸热.H、秋天草叶上形成露水:液化,放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判断每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用到以下知识:(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化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液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1)冻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2)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铁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凝固放热;(3)雨后,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路面很快干了,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汽化吸热;(4)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消失了,是卫生球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5)二氧化碳结成干冰,是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备战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物理常识(含解析)(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无锡二模)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B.黑板的长度约为12mC.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10m/sD.我们的书包重可达1000N2.(2015•福州模拟)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 B. C. D.3.(2015•大庆)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牛顿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焦耳4.(2015•泰州二模)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5.(2015•徐州模拟)在如图小魔术中:将一张扑克牌弯折可以将其上面的火柴悬空,关于此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扑克牌和火柴可能都具有磁性C.火柴不受重力D.扑克牌和火柴之间有力的作用6.(2015•苏州模拟)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和他对物理学所作的贡献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一通电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B.牛顿一惯性定律C.阿基米德一测出大气压的值D.法拉第一电磁感应现象7.(2015•模拟)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D.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8.(2015•模拟)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9.(2015•上二模)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下列这些实验,你认为宇航员可以在天宫一号中完成的是()A.利用天平称量出物体的质量B.利用植物幼苗进行向光性实验C.利用滚摆演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D.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10.(2015•一模)有关“能源、材料与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C.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D.利用核裂变原理修建核电站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小李在电视中看见了一种体育活动:一个人把自己悬吊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荡.小李发现不管这人运动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小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向他提出了建议.甲:多问几个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乙:问问老师.丙: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测量不同幅度的情况下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丁:直接打电话问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上述四位同学的建议中,你最相信的是.简要说明理由:.12.100多年前的1876年,首先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和组成.它们之间连上一根电话线.话筒的任务是把声音变成.通过导线传送到远方.到达另一端使听筒的膜片振动.再转变为声音.13.面对神奇,人们渴求去探究、了解自然的奥秘.从古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科学思索.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古人宇宙观的早期展现,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产生了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物理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相对论的观点.14.(2005•江西)为了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这是目前唯一以学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物理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无私的奉献,其中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惯性定律;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15.(2008•模拟)一些常数值:g=N/kg;真空中的光速:c=m/s;15℃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v=m/s;1标准大气压的值:p0=Pa;水的密度值:ρ水=kg/m3;水的比热:c水=J/(kg•℃);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对于人体安全电压是伏.16.(2009秋•南汇区期中)物理学家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收看到姚明在万里之外的NBA比赛、航天飞机已将人类的足迹延伸到宇宙深处…请写出一位你所知道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并写出他(她)对物理学的一项主要贡献:,.17.(2010秋•期中)从地上拿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J,照明电路的电压V.18.(2010秋•期中)物理学中“热”字的含义通常有“温度”、“热量”、“内能”等,请解释成语“热不可耐”中“热”字的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2008年9月25日21时34分,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完成托举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所运用的燃料是液态氢,这是利用氢具有较大的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煤炭的.如果某容器中装有1kg的20℃的水,在温度升高10℃的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三.解答题(共2小题)19.下面是在上科学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节时,小明和小亮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2)小亮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化学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3)你支持哪个同学的观点﹖(4)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20.(2015•肇庆三模)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国家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除了提高排放标准外,还大力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关于电动汽车你观察到了吗?拧钥匙转动点火;冬天开空调能将前挡风玻璃上的“雾气”吹散;汽车高速行驶中紧急刹车时汽车还要滑行一段路程;车轮都有很深的花纹;倒车时使用倒车雷达;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车后的情况;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汽车靠电驱动…从短文中找到与下列物理知识对应的现象填在对应的横线上.能量转化:;物态变化:;惯性:;杠杆:;光的反射:;声音定位:.物理常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5•无锡二模)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家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B.黑板的长度约为12mC.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10m/sD.我们的书包重可达1000N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家用白炽灯的功率在100W以下,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在I==≈0.45A以下.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一间教室的宽度在7m左右,黑板的长度一定小于此宽度.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百米世界记录在10s以内,所以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以得到10m/s.此选项符合实际;D、重1000N的物体,质量为100kg,书包的重力在50N以下.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2015•福州模拟)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A. B. C. D.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交通标志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含义,对我们的安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根据我们对于各种交通标志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图的标志是禁止自行车行驶,是为了安全;B图是挂在桥上的限重标志,是为了桥的安全;C图是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为了减少噪声的污染;D图表示的是此地距广州还有20k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交通标志牌含义的了解,是一道常识题,同时也体现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物理理念.3.(2015•大庆)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正确的是()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奥斯特C.首先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科学家是牛顿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焦耳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掌握的物理学家在物理上的主要贡献及物理学史回答此题.解答:解:A、首先发现电流的磁感效应的科学家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此选项错误;B、首先发现电磁感效应现象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此选项错误;C、伽利略最早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并用斜面实验结合推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验证.此选项错误;D、首先测定了热和机械功之间当量关系的科学家是英国科学家焦耳.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学好物理学史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习的要求,而且能增加我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平时要注意物理学史的积累.4.(2015•泰州二模)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托里拆利D.阿基米德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托里拆利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来大气压值,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解答:解:A、伽利略用实验证实了日心说;B、牛顿总结出来牛顿三定律、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托里拆利第一个测出了大气压的值;D、阿基米德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故选C.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5.(2015•徐州模拟)在如图小魔术中:将一张扑克牌弯折可以将其上面的火柴悬空,关于此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扑克牌和火柴可能都具有磁性C.火柴不受重力D.扑克牌和火柴之间有力的作用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③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答:解:A、扑克牌弯折并且使火柴悬在空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此选项正确;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扑克牌和火柴可能是磁性材料制成的,利用同名磁极的排斥作用使火柴悬在空中.此选项正确;C、火柴无论在桌面上,还是悬在空中,都受到重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D、火柴在扑克牌的作用下悬在空中,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力的作用.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简单的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我们对知识的再现程度.6.(2015•苏州模拟)下列关于物理学家和他对物理学所作的贡献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奥斯特一通电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B.牛顿一惯性定律C.阿基米德一测出大气压的值D.法拉第一电磁感应现象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成就的掌握作答.解答:解: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此选项正确;B、惯性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此选项正确;C、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准确测得大气压的数值.此选项错误;D、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受“电生磁”的启发,发现了“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此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是一道基础题,多了解一些物理学史对解决该类问题有帮助.7.(2015•模拟)以下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D.汤姆生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答: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C、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故C正确;D、卢瑟福在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了质子,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8.(2015•模拟)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光纤通信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D.核能和化石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电磁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2)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3)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4)煤、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A错误;B、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B正确;C、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的,不是应用电信号,故C错误;D、化石能源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我们对电磁波的了解、核能的利用、信息的传递、能源分类的了解、属于识记性题目,难度不大.9.(2015•上二模)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下列这些实验,你认为宇航员可以在天宫一号中完成的是()A.利用天平称量出物体的质量B.利用植物幼苗进行向光性实验C.利用滚摆演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D.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太空舱中,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与重力有关的实验无法完成.解答:解:A、天平实际上是等臂杠杆,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两个托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被测物体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和砝码对天平两臂上的托盘压力为零,天平始终平衡,无法测量物体的质量,故在太空舱中不能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符合题意;B、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与重力没有关系.在太空舱中光可以正常传播,所以可以利用植物幼苗进行向光性实验.符合题意;C、滚摆在上升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在太空舱失重状态下,滚摆无法正常工作.不符合题意;D、粗盐提纯过程中利用的是物体的重力,在太空舱中不能完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失重状态下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质量是否变化和惯性的影响因素等规律,都是力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容易出错,需要深入理解概念或规律的内涵,认真审题,正确解答.10.(2015•一模)有关“能源、材料与社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是守恒的,故不会有能源危机B.能量转移与转化具有方向性C.半导体三极管可以用来放大电信号D.利用核裂变原理修建核电站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①能量是守恒的,但消耗的能源产生的能量不能充分利用,以其它能量的形式损失掉;②能量在转化中具有方向性,即由电能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全部转化成电能;能量的传递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但不能够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故能量的转移也是有方向性的;③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可以放大电信号;④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解答:解:A、能量在使用中发生转化和转移,总量是不会变化的,但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会发生危机.此选项错误;B、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是具有方向性.此选项正确;C、晶体三极管的作用主要是电流放大,这是三极管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特性.此项正确;D、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此选项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比较广,包含了不同的知识点,但都属于较简单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应该注意了解和积累的.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小李在电视中看见了一种体育活动:一个人把自己悬吊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荡.小李发现不管这人运动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小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向他提出了建议.甲:多问几个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乙:问问老师.丙: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测量不同幅度的情况下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丁:直接打电话问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在上述四位同学的建议中,你最相信的是丙.简要说明理由:物理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解答:解:物理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真理;老师不是什么知识都懂的;节目主持人也不一定懂.所以相信丙.故答案为:丙;物理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是否正确的最终标准.点评: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尊重科学,但不能迷信所谓的“科学”.12.100多年前的1876年,贝尔首先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它们之间连上一根电话线.话筒的任务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通过导线传送到远方.到达另一端使听筒的膜片振动.再转变为声音.考点:物理常识.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话的构造,即话筒和听筒以及电池组组成.电话的话筒通过电磁感应把声音的信号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而听筒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通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转化成声音的信号的.解答:解:贝尔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装置是由听筒、话筒和电池组组成,它们应串联在电路中.电话的话筒把声音的信号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的信号传递出去,再通过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的信号,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故答案是:贝尔;话筒;听筒;变化的电流.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话中话筒和听筒的作用及使用的原理.13.面对神奇,人们渴求去探究、了解自然的奥秘.从古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科学思索.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早期展现,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产生了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物理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观点.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知道物理学家的名字并且知道物理学家的贡献.本题根据对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认识写出答案.解答:解:安徽凌家滩出土的距今约5000年的雕刻玉版,展示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此基础上人们产生了东西南北的方向意识,所以在这种宇宙观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司南﹣﹣相当于今天的指南针;伽利略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名言;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的观点.故答案为:天圆地方;指南针;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点评:此题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出题意图是为了让同学了解物理学史,对于此种类型的题,学生要加强记忆,灵活运用.14.(2005•江西)为了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这是目前唯一以学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物理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无私的奉献,其中牛顿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了惯性定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考点: 物理常识.专题: 简答题.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的知识回答此题.解答: 解:惯性定律又叫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发现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答案是:牛顿,法拉第,托里拆利.点评: 一定牢记一些物理学家的贡献.15.(2008•模拟)一些常数值:g= 9.8 N/kg ; 真空中的光速:c= 3×108m/s ;15℃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v=340 m/s ;1标准大气压的值:p 0= 1×105Pa ;水的密度值:ρ水= 1×103kg/m 3;水的比热:c 水= 4.2×103J/(kg•℃);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 220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对于人体安全电压是 不高于36 伏.考点: 物理常识.专题: 应用题.分析: 根据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及生活常识分析答题.解答: 解:①g=9.8N/kg;②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③15℃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v=340m/s ;④1标准大气压的值:p 0=1×105Pa ;⑤水的密度值:ρ水=1×103kg/m 3;⑥水的比热:c 水=4.2×103J/(kg•℃);⑦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220V ;⑧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 ;⑨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故答案为:9.8;3×108;340;1×105;1×103;4.2×103;220V ;1.5V ;不高于36.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理学中的一些常数数值、生活中的常见电压值,考查的知识点很多,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对于所考查的内容应记住.16.(2009秋•南汇区期中)物理学家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收看到姚明在万里之外的NBA 比赛、航天飞机已将人类的足迹延伸到宇宙深处…请写出一位你所知道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并写出他(她)对物理学的一项主要贡献: 法拉第 , 电磁感应现象 .考点: 物理常识.专题: 应用题;答案开放型.分析: 根据对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的了解与掌握解答.解答: 解: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答案为: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点评: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物理学家很多,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式结构…,可以任选一个作为本题的答案.17.(2010秋•期中)从地上拿起一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在这过程中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1 J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 V .考点: 物理常识.专题: 应用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