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
小学四年级美术手工教案制作手工艺品并培养动手能力
小学四年级美术手工教案制作手工艺品并培养动手能力一、引言在小学四年级的美术课程中,手工艺品的制作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
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学生们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作手工艺品,并结合相应的教案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导学生。
二、手工艺品的选择在为四年级学生设计手工艺品制作教案时,首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以下是几个适合四年级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示例:1.纸板拼贴画这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手工艺品项目,只需要一些彩色纸板、剪刀和胶水。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剪下各种形状的纸板,然后将它们拼贴在一个大的纸板上,创作出一个个美丽的图案。
2.折纸飞机折纸飞机是一个经典的手工艺品项目。
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种类的折法,然后亲自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飞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比赛飞行他们制作的飞机,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竞争意识。
3.泥塑动物泥塑动物是一个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手工艺品项目。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黏土,按照自己的想法塑造出各种可爱的动物形象。
在完成后,学生们可以进行展示和分享,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案设计设计教案是实施手工艺品制作活动的重要一环。
下面是一个示例教案的框架:1.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会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2.教学准备- 提前准备好所需材料和工具,如纸板、剪刀、胶水等。
- 整理好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艺品制作。
3.教学步骤- 引导学生了解手工艺品制作的重要性和好处。
- 向学生演示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
- 让学生按照演示进行制作,逐步引导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在学生完成手工艺品后,组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手工艺品制作的质量,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观察评估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制作手工艺品时的动作和表情,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度。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总结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总结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总结。
一、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引入生动的故事和情境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或情境中,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美术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授绘画动物时,可以讲述一个小动物冒险的故事,引导学生想象并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和动物形象。
2、展示精美的艺术作品通过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手工等,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同时,教师可以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等。
3、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动画、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美术的魅力。
比如,在讲解色彩知识时,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色彩变化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混合和搭配。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亲自示范绘画、手工制作等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在示范过程中,要注意边示范边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美术作品或任务。
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游戏教学法将美术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
比如,通过猜谜语、拼图等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
4、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欣赏一幅作品时,教师可以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的?”三、注重实践操作美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
1、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为学生准备多样化的美术材料和工具,如纸张、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选择和使用。
手工课堂: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手工课堂: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了解怎样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制作一幅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2.学生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心手协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想象力。
3.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探索不同手工材料和器具的特性和运用方法,拓宽视野,增强对手工技艺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手工技法的讲解和示范,手工材料的搭配和运用,艺术作品的制作。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使用手工材料和工具中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何帮助学生制作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颜料、颜料盘、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2.教学材料不同颜色的纸张、棉花、毛线、彩绸、卡纸等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手工艺品作品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手工艺品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2.教学内容(40分钟)第一步:制作彩色海星材料:不同颜色的纸张、胶水、剪刀、彩色笔等步骤:1.先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海星的形状。
2.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海星上画出不同的图案。
3.把海星粘合在一起,制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品。
第二步:制作多彩花环材料:不同颜色的纸张、彩线、胶水等步骤:1.先使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花的形状,用剪刀剪出花瓣的形状。
2.根据花朵的形状和颜色,设计花环的形状3.将花粘在花环上,用彩线绑好,制成一个美丽的花环第三步:制作毛线地毯材料:毛线、网格、针等步骤:1.先根据设计的图案,在网格上设计出地毯的形状和大小。
2.拿出颜色相同的毛线,将网格上的每一个格子依次填满毛线,注意颜色和花型的搭配。
3.将毛线绕在刺绣针上穿过网格,把地毯制成一个圆形的作品。
3.总结(10分钟)在讲解完制作过程后,请学生交流他们完成作品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感受手工艺品制作的趣味和乐趣。
同时,他们也学到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制作出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一年级美术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年级美术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
1. 教师应在教室内创设温馨、舒适的研究环境,如美术作品的
展示、班级文化墙的布置等,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
2. 学生桌椅应摆放整齐,不影响学生视线,方便学生观察教学
展示的内容。
3. 班级干净整洁,保持橡皮泥、颜料盒等研究工具的摆放规范,小艺术家木桶等道具的整齐有序,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研究美术。
二、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1.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实现
自我魅力、表达自我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
存在感。
2. 教师要注重学生研究过程中对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欣赏”、“感悟”和“表达”美术作品。
三、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1. 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创作研究中体验美
的过程,发现美。
2. 教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引导和促进学生对美的独立感知与判断,培养学生的审美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
1. 教师要注重学生研究美术方法和技巧,注重启发学生对美的感觉和认知。
2.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体现教师“因材施教”的宗旨。
五、提高教育质量
1. 教师要注重自身教育素质的提升,勤学善思,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2. 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与家长共同关心学生教育成长。
以上五方面措施是一年级美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小学美术一年级手工制作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实践
小学美术一年级手工制作教学方法的优化与创新实践在小学一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手工制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手工制作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趣味性、依赖模板和缺乏个性化等。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对手工制作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实践。
首先,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元素来增加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例如,可以选择与儿童喜爱的卡通形象相关的主题,设计可爱有趣的手工制作项目。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手工制作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传统的手工制作教学常常依赖模板,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放宽对学生的要求,鼓励他们尝试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示范作品,让学生们在其中找到灵感,然后自由发挥进行创作。
这样一来,学生们将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此外,个性化教学也是优化手工制作教学的重要手段。
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风格都不尽相同,我们应该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特长或喜好,提供量身定制的手工制作项目和材料。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展示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此外,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也是优化手工制作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方向。
如今,教育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子设备、多媒体教具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辅助手工制作教学。
例如,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投影仪展示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制作过程。
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探索。
综上所述,优化与创新小学一年级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增加趣味性元素、鼓励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教学和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等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为小学生活中必修的一门课程,美术手工制作课因其艺术性和趣味性,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课堂上存在的问题1.老师讲解不清晰、不够详细,学生容易产生困惑。
2.老师讲授的内容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难以完成制作任务。
对策:1.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讲解内容要严谨、清晰、具体,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学科知识。
2.增加课程难度,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个别学生对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容易出现失误。
2.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基础掌握不够扎实,不利于后期的学习发展。
3.学生不够注重细节,造成作品质量不高。
1.针对个别学生的专项训练,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制作能力,确保制作成功率。
2.增加美术知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3.引导学生注重细节,要求制作精益求精,保证作品的质量和美观。
三、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1.家庭作业完成率较低,影响后期的学习发展。
2.家长对学生作品评判不同,不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3.家庭作业内容过于单一,不够创新原创性,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1.通过不同形式的辅导,增强家庭作业的完成率,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2.加强家长教育,实现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学生作品的认可度。
3.针对家庭作业的创新,鼓励学生动手设计、构思和创作,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之,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协作,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他们成为拥有极高美术素养的未来之星。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是小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创造力发挥。
本文从制作材料选择、制作步骤设计、辅导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材料选择问题
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上,材料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材料不合适,会影响制作难度和成品质量。
但很多老师选择材料时只考虑到价格,忽略了材料质量和适用程度。
解决方法:老师应该先根据课程设计确定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预算合理选择材料,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观察材料的适用性和质量,以便下次做出更好的选择。
二、制作步骤设计问题
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上,步骤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制作步骤不清晰、谈话不得体等都会影响学生上课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影响到课程效果。
解决方法:老师应制作详细的步骤图,并在讲解过程中加强对每个步骤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制作步骤,同时避免课堂时间的浪费。
还可以将制作途中的细节或注意事项讲解清楚,这样能够避免学生犯错。
三、辅导方式问题
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如何辅导学生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有些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往往固执己见,不愿意听取学生的建议,因此无法发挥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解决方法: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创新和创意,在辅导过程中注意倾听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老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分工的形式来辅导学生进行创意制作,激发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上,老师需要注意材料选择、制作步骤与辅导方式,通过细心的管理和不断调整,使学生在创意和技能方面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技巧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技巧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手工制作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一、剪纸技巧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细致动作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不同的剪纸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剪纸技巧时,可以先从基础的剪法开始,如直线、曲线和波浪线。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剪法来剪出一些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
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尝试更复杂的剪纸作品,如花鸟、动物和人物形象。
同时,也可以结合季节和节日等主题来设计相关的剪纸作品,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二、折纸技巧折纸是另一种常见的手工制作技巧,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耐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不同的折纸技巧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折纸技巧时,可以从基础的折法开始,如对折、对角线折和三角折。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折法来制作一些基本的形状,如飞机、船和动物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复杂的折纸作品,如建筑物、植物和人物形象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学科内容来设计相关的折纸作品,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三、拼贴技巧拼贴是一种将不同材料拼贴在一起创作的手工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不同的拼贴技巧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拼贴技巧时,可以先介绍一些基本的拼贴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材料来制作一些简单的拼贴作品,如花朵、动物和景物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更复杂的拼贴作品,如人物形象、抽象画和立体作品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来设计相关的拼贴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小学美术活动教案:趣味手工制作
小学美术活动教案:趣味手工制作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发挥想象力,运用创意设计制作自己的作品。
3.增加美术知识,培养审美能力。
4.增强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前准备1.准备足够的纸张、卡纸、颜料、粘合剂、剪刀、彩笔、画笔等相关材料。
2.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手工制作项目,例如造纸、创意卡片、玩具制作、手工书签等。
3.设计教学步骤和细节,注意安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让学生观察课室里的各种手工制品,并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制作过的手工制品及感受。
2.教授制作方法:根据所选的手工制作项目教授相应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例如,教授如何制作折纸动物、手工玩具、创意卡片等。
要让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重要性。
3.设计创意: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尝试各种不同的形状、颜色、材料和组合方式,设计和制作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启示,例如从动物、花卉、食品、交通工具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现自然、生活化、个性化等元素。
4.互相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并交流制作经验。
学生可以在排班制度下轮流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在活动课结束后集体展示。
四、教学总结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其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满足感。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安全,选取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项目,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以免引起挫败感。
同时,在活动中,老师应该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尽可能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一起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注意力需要“多彩”的吸引
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注意力需要“多彩”的吸引小学生是非常活泼好动的群体,他们的注意力往往难以集中。
在美术课堂中,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需要让课堂变得更加“多彩”,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下面是一些能够帮助老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绘画、剪纸、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选择不同主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作。
老师可以讲解一些有趣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创作。
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一些艺术活动,比如让学生模仿名家作品、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进行拼贴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老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美术课堂可以设置成一个色彩斑斓的天地,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学习。
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名家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感受艺术的魅力;老师还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手工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作品来激发他们的灵感。
老师还可以通过合理布置教室的桌椅和工具,给学生一个宽敞、明亮、整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舒适、自由的氛围,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老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美术教学资源可以包括书籍、图片、视频、工具等多种形式,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美术教材,比如一些专业的美术书籍、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集,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了解更多的艺术知识;老师还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艺术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这些资源来感受艺术的魅力。
老师还可以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美术用具和工具,比如各种颜色的颜料、不同形状的画笔、特殊的纸张和胶水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老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艺术魅力的环境,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投入到学习当中。
美术课堂教学该如何“把握”
美术课堂教学该如何“把握”作者:何守远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06期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一堂成功的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学内容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方法形式的“把握”。
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
一、将“游戏法”融入课堂美国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游戏、竞赛等活动最适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游戏”是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心理需求,进而使课堂上妙趣横生,生机勃勃。
例如,在课堂中,将呆板开场白辅以精心的导入设计,以情境、谜语、音乐等游戏手法引入主题,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演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做比赛游戏或一次热烈讨论研究或进行辩论会,就可以实现有意注意,使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
将耗时的作业编排为合作完成作品、竞赛等形式,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将教学环节安排得毫无雕饰做作之感,才能使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顺利转换,而无需教师无数次地重复组织整顿课堂纪律,以致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厌于学习。
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们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
”二、运用“发现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更为强烈。
”而过去一味以“讲授—接受”方式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早已露出弊端。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必须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自己发现知识,凡是他们能够做的,应当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提倡教学的实践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中质疑问题,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求发现、求创意。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缺乏兴趣、教学内容单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效果。
问题一:学生缺乏兴趣学生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上缺乏兴趣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传统的美术手工制作内容不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吸引人。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加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学视频、故事或者游戏等,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创新制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对策二: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制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制作活动,比如制作环保袋、纸板玩具等,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从而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和兴趣。
问题二:教学内容单一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拓宽教学内容。
比如可以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新材料、新工艺,比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不同的制作方式和技巧。
对策二:注重综合运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创设不同的情境和场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美术手工制作课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问题三:学生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上,学生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有些学生的成品质量非常好,而有些学生的成品质量则不尽人意。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提供个性化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比如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耐心指导和辅导;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拓展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有所收获。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材料和工具不足、课程安排过于单一、学生缺乏自主创作能力以及缺乏实践机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加材料和工具的配备、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问题、对策、专业教师、材料和工具、课程安排、创作能力、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素养、增加配备、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创造能力、实践机会。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是小学生学习美术和手工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手工制作,学生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专业的美术教师、材料和工具不足、课程安排过于单一、学生缺乏自主创作能力以及缺乏实践机会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美术手工学习效果和兴趣。
有必要对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部分将着重分析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正文和结论部分提供具体案例和分析。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能够让小学生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上获得更好的教育体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终身受益的艺术修养,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小学生的美育教育贡献力量。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研究随着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手工课已经成为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素质。
而要让这些素质得到更好的发挥,就需要立足核心素养来开展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
教师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创新手工课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好的保障。
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创新思维、沟通合作、审美文化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目标的引导,在美术手工课上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积极支持学生参与美术手工课程,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1 美术核心素养美术核心素养是指在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这些技能和知识涉及绘画、色彩、造型等方面,是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第一,绘画是美术核心素养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绘画的基本构图、线条和阴影等技巧,以及不同材料(如铅笔、炭笔、水彩等)的使用方法。
通过绘画,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提高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第二,色彩也是美术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如何运用颜色来表达情感和创造氛围。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混合颜色、调节亮度和饱和度等技巧,以便在创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色彩。
第三,除了绘画和色彩,造型也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比例关系和透视原理等知识,以便能够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空间感。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材料(如陶瓷、木材、金属等)的特性和加工方法,以便在创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材料。
第四,美术核心素养还包括对艺术史和文化的了解。
小学美术《作业手工制作》教案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剪纸:学习简单的剪纸技巧,如对称剪纸、连续剪纸等,制作窗花、贺卡等作品。
2.折纸:掌握基本的折纸方法,如山折、谷折等,制作纸飞机、纸船等作品。
3.粘土:运用彩色粘土,创作各种立体造型,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剪纸、折纸和粘土塑形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解动作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手工制作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废旧物品运用于创作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折纸技巧制作纸飞机。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手工制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作品: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具有个人特色。
(3)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秀手工制作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举例:在剪纸环节,教师可以重点讲解和演示如何运用剪刀和纸张创作出精美的窗花,强调对称剪纸和连续剪纸的技巧。
2.教学难点
(1)手工制作技巧的熟练运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掌握剪、折、粘等手法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反复练习和指导。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学生们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趣味性、缺乏个性化教学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趣味性在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有时候老师们会按部就班地教学,缺乏新颖的创意和趣味性,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 缺乏个性化教学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上,老师们有时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们的个性化差异,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心理落差。
有的孩子可能对某些作品没有兴趣,这样一来,他们对整个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有时候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上,学生们制作的作品大多只是摆设、装饰品,缺乏实用性。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作品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了对课程的认同感。
二、对策为了提高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趣味性,老师们可以大胆尝试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比如将手工制作与故事、游戏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制作作品的同时感受乐趣。
老师们还可以邀请有一定专长的人士来进行专业指导,让学生们在制作作品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针对美术手工制作课上缺乏个性化教学的问题,老师们可以充分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结合他们的特点和天赋进行相应的指导和辅导。
老师们也可以开设一些拓展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长。
3. 增加实用性为了增加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的实用性,老师们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们制作一些实用性强的作品,比如小饰品、手工礼品、节日装饰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实际的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趣味性、缺乏个性化教学和缺乏实用性。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需要老师们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措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让他们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实际的收获。
小学美术手工课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手工课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手工课研究报告
在小学阶段,美术手工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它有助于孩子们培养创造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模式、内容和效果。
首先,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模式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合作和展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意。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设计并制作手工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其次,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适应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设计不同的任务和项目。
例如,在一年级,教师可以教授基础的绘画技巧和颜色概念;而在三年级,学生可以学习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如折纸、剪纸等。
通过逐步增加难度和挑战,学生能够逐渐提高他们的技能,并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
最后,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效果应该通过综合评价来确定。
除了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之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创造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决策,并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反思和反馈。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手工课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适应性,同时通过综合评价来确定效果。
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美术手工课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手工教案引导学生绘和手工创作的创意方法
小学美术手工教案引导学生绘和手工创作的创意方法引言:美术手工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美术手工教案中可以使用的创意方法,以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创作。
一、启发性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手工教学中,可以利用启发性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创作。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述故事、观察物品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性思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幅艺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你觉得画中的颜色和造型有什么特别之处?”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意。
在手工创作方面,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作出有个性的手工作品。
二、故事引导法故事引导法是通过讲述故事来启发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创作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通过描述情节和角色,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故事中的动物具有人的特征,比如会讲话、穿衣服等。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如果你是这个动物,你会画一幅什么样的画?”、“你会给这个动物设计什么样的服装?”等,鼓励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进行创意绘画。
在手工创作方面,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建筑的故事,比如一座神奇的城堡,然后让学生用纸板、彩纸等材料来制作自己心目中的城堡。
三、环境创设法环境创设法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和手工创作的方法。
教师可以布置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教室,提供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例如,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室中设置一个画画角落,放置有各种颜色的画笔、颜料等工具,供学生随时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作者:杨晓媚学校: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摘要: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传统手工课的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综合性不足,脱离儿童发展实际,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传统的美术手工课中存在那些问题?在新课程背景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手工课会有怎样的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中“抓住”学生?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会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充实制作课堂;新课程也将愈加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未来的教师会努力加强美术课堂的延伸。
关键词:传统手工新课程标准未来发展趋势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主要是对学生艺术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正确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艺术创造中一般的艺术思维规律、形式表现规律和艺术的基本表现语言。
它主要的特点是用手制作,是手、脑、眼、协调并用的一种实际操作,也是感觉与思维相互渗透的活动。
如果教学得法,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高效的记忆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其创造能力。
让学生从小就有意识的为美化生活及生存环境动手动脑,从而对其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1]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使智力的发展。
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手工课在儿童的全面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今,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今日中国的教育是有充分前瞻的。
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
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
那么,小学美术手工课改后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根据传统小学手工课中的一些问题做一点推断或透视,以便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1. 传统美术手工课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手工课过于注重于美术专业性质,偏重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了美术文化的滋润,更谈不上“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割裂了美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与人类现实社会中各种文化的有机联系,显然,传统手工课教学中老师教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1学生的兴趣性不够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学习的内容是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学起来会更快更轻松。
但是目前很多传统中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美术教师一般都是向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进行临摹或写生的造型训练,而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课程则容易感到单调、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持久的学习兴趣;过于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具有传递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功能特别是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很多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对美却“熟视无睹”,发现不了美,体验不到美,感受不到美的熏陶,更谈不上为美而感动。
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又何来对美术手工课的兴趣呢?学生没有兴趣,又怎么能上好美术手工课呢?1.2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往往在处理教学问题时,受到“以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局限,常常将学生当作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提前制作,理顺制作方法、步骤,课堂上示范操作要做到规范、准确、熟练。
并且认为“示范讲解”是小学美术课的重要环节,更是手工课教学的关键,而学生的模仿操作、反复实践、形成技能是小学美术手工课堂教学的目的。
教师像保姆似的不厌其烦、任劳任怨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喂”给学生,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创造,缺乏主观能动性。
1.3 手工课程的综合性不够旧的教学大纲中把美术教学内容大致分成绘画、制作、欣赏三块,这三大内容界限清晰,独立性比较强。
针对每一堂课,又把教学目标定在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技能、技巧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感受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学生学的和实际生活环境相脱节,并且课程的安排综合性不足,趣味性不够。
如小学二年级教材中制作《做笔筒》、《我喜欢的鸟》等课,单纯以折叠制作为主,缺乏新意。
1.4学生的思维与创作形式受到了局限创造能力尽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依样画葫芦的教学法,往往抑制了这种潜能的发掘。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
再则,学科教学时,学校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统一的,固定的,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材料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2.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美术手工课的发展趋势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2]新的课程标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最根本的转变是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从美术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这四个学习领域在具体设置课程时又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一个教学内容常涉及多个方面,手工课已经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每一堂课中。
例如小学第一册《小动物盖房子》《花花绿绿的糖纸》《有趣的拓印》这些课,看来近似手工课的教学内容里却包含了更多的知识。
设计和制作糖纸,可以让学生了解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将糖纸用来包糖则体现了“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有趣的拓印》可以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还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运用不同肌理的材料组合、拼贴、拓印,创造出各种美术作品,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小动物盖房子》中,学生可以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课程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一堂美术课上可以呈现多种学习成果,面对广泛的文化情境,我们不再将目光锁定在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了,而应将重点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
面对新课程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小学美术手工课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未来的小学手工课中怎样的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对此,我浅谈以下几点:2.1更多的教师将会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性《教育学》上提到:“教师要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3]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游戏,幽默的表演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认为这些情境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形式。
在美术手工课的教学中尝试着为孩子们创设教学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在情境中提高兴趣。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兴趣之后,就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找最完善的方法去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至作出创造发明”。
[4]在我实习期间我曾经跟一个执教多年的教师请教教学经验,她谈到的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她说她在教学中尝试过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其中创设教学情境效果显著。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自制力差。
上课铃响,学生往往气喘吁吁地奔进教师,很难进入状态准备上课。
而类如无声注目,当头喝棒等静堂术又大多容易引起学生抵触情绪及无兴趣。
所以可以运用一些电化教具或活动教具引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例如我在上二年级的《百变团花》一课时,我采用了用MP3播放歌曲《新年好》来创设一个欢快的氛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稳定了学生的情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我发现这样也很容易的导入了新课。
一堂课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等于一艘船上有了一个好的舵手,这次航程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因此可以推断出在未来的小学手工课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
2.2教师将不断的在课堂中引进新的观点和看法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但教师以此创造出的学习资源却可以是无限的。
未来的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
他们将通过转变观念,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探明学生现在的智力基础、生活经验、个性差异等等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2.2.1在“玩”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探究性学习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这种学习过程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
[5]那么在未来的手工课堂中如何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情感体验呢?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主张在教学中渗入游戏的成分,他认为游戏可以增强儿童的智慧和积累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6]“游戏”通俗地说就是玩,然而玩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就更带劲了。
并且在做做玩玩中,他们还能明白很多常识。
例如我校李俊萍老师在上《会滚的玩具》一课时,就是先让同桌两人分别下位站到课桌两头吹动刚做好的玩具,和前后桌比一比,谁的玩具转得快,为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玩具越圆转得越快。
于是检查起自己的玩具是否需要改进。
他们发现,风的大小与吹风的位置和玩具的转速也有极大的关系。
同时,他们还发现圆锥体和圆柱体转的路线不同,前者转圈圈,后者走直线。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探索美术学科以外的知识,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身心的愉悦怎么能不激起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2.2.2 给题目穿“新衣”传统的教材中,很多课的题目都不太生动。
如《做小船》、《折纸帽》《纸风车》等,题目本身就不太有童趣,而新教材中的题目就比较吸引人的目光,如《花花绿绿的糖纸》、《穿花衣的热带鱼》、《我的太阳》等。
对于低段儿童来说,兴趣爱好是他对一样事物最能坚持的态度。
所以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美术教师将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把这些题目变得生动有趣,如《风车转呀转》、《漂亮的纸帽子》等,既使课题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又从题目上告诉了教学内容的中心所在,可谓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