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节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第1节教案课题第七章第1节力教材分析《力》这节课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

课本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同时对以后物理概念的教学起着参照、类比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的物理图景,无疑"力"这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同学们能用“力”组一些词吗?(学生自然能组很多与力有关的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优质教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优质教学课件

第1节 力
拓展训练
2. 如图所示.跳水运动 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 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使跳板发生 ___形__变____,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对运动 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_运__动___状__态__ 发生改变。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 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大胆地说 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第1节 力
新课讲授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作用点 方向
大小和 单位)
F=100N
第1节 力
新课讲授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2 .力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不能省略不画。 3. 线段的长度必须与比例相符。 4 .必须标出力的大小、单位、有角度的力必须标明角度。 5 .必须画成实线。
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
第1节 力
目录
01 力 是 什 么 02 力 的 作 用 效 果 03 力 的 三 要 素 和 力 的 示 意 图 04 力 的 作 用 是 相 互 的
第1节 力
新课பைடு நூலகம்入
攀岩者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到达山顶。
第1节 力
新课讲授 一、力是什么
推 拉
第1节 力
新课讲授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推墙,墙受力,但人后退,人受到向后的力。
第1节 力
课堂小结
• 力是什么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1节 力
拓展训练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___运__动___状态发 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或 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

第1节 力-人教八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1节 力-人教八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捏扁或捏断被拉长
二、力的作用效果
(人们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存在)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演示实验:
通过活动体验,结合弹簧和橡皮筋的形状变化,
小车由静止变运动弹簧被压得越短。

力越大,弹簧或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观察同学的实验活动,结合弹簧的形状变化,说
出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用来表示力的带有箭头的线段;
.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 )
.小车在沿水平30º方向受到向右的100 N 如何表示这个力?
.如图所示,a 、b 、c 分别表示了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和手提提包的情况,观察图中现象可以得到的初F 2
F 1
F 1F 2
F 1
F 2。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节 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节  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公开课(教案)

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答复: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

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力〞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是否必须相互接触?(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人推车……(学生举例)小结:在这些力现象中,都涉及两个物体。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共8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 共84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全册共84页)目录第一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第1课时认识摩擦力及其影响因素第2课时摩擦力与生活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1课时压力和压强第2课时压强与生活第2节液体压强第1课时液体压强的特点与计算第2课时连通器与液体压强的应用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思考:力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
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

(填“一定”或
“不一定”)相互接触。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


通过观察与思考:力 存在两个物体间, 切能在试验中解决 产生力时两物体不 必一定接触。
4
让学生慢慢 认识接受力 概念的形成 过程,能更 深刻理解力 的概念
(二)、力的作用效果
1. 活动二: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
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完成教材图 7.1-
1、图 7.1-2 的实验)
实验次数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手拉弹簧
2
手捏橡皮泥
教学难点 教具与教法
教学突破
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会画力的示意图。 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实验器材:弹簧、橡皮泥、小车、气球、橡皮筋、条形磁体、铁球、大头针等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 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实例、实验的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 质性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 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在实验中突破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课题第七章 第1节 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教学难点:力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钉、钢球、小车、斜面教学过程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播放攀岩的视频展示照片,提出问题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那什么是力呢?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

观看聆听吸引学生兴趣,引出章题。

板书第七章力观看图片,引导学生要想分析什么是力,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情况中,有没有“力”的存在?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力了?谁受了力?小组活动:自学教材P1,应用本组准备器材,自己设计实验,体会什么是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

工人。

车。

举出示例,归纳分析练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识别。

新课讲授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思考:以上几幅图都是人与物体间产生的力,那么,物体与物体间可以产生力吗?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小组讨论“物体与物体间是否可以产生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展示图片,引导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

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板书第一节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 F 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简单介绍牛顿找同学来掂一下鸡蛋,感受1N 的大小那1N有多大呢?关于力,老师这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讨论一下?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聆听聆听参与活动,体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1节 力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教学设计]第1节  力

第1节力教学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培养物理观念。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

3.知道力的三要素。

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培养物理观念。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准备弹簧、橡皮泥、磁铁、铁钉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攀岩图片,引入对“什么是力”的问题思考。

【设计意图】直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新知探究一、力分析生活中几种需要用力的现象,找出用力的物体与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

根据实例分析,介绍力的概念。

通过磁体吸引铁钉说明,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介绍力的单位和符号,简要了解牛顿,知道1 N的力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理解什么是力,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了解力的单位,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物理观念。

过渡语: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二、力的作用效果课堂活动:对橡皮泥和弹簧分别施加力的作用,总结归纳结果。

通过活动实验,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动图展示:小铁球受磁铁的作用。

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总结归纳力的作用效果。

【设计意图】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介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归纳出力的三要素。

介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通过例题练习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设计意图】知道力的三要素。

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

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教案

教案: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一、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

2. 力的表示:用符号“F”表示力,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作用相互性: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表示和单位,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2. 掌握力的作用相互性,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理解和应用。

2. 重点:力的概念、表示和单位,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如推门、拉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教师简要讲解力的概念,强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讲解力的表示和单位:教师介绍力的符号“F”和单位牛顿(N)。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教师通过示例或实验,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力的作用效果。

6.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示例题目,讲解力的计算和应用。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8. 板书设计:教师根据讲解内容,设计板书,突出力的概念、表示和作用效果。

9. 作业设计:教师布置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巩固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表示:F力的单位:牛顿(N)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力的符号是____,力的单位是____。

(2)选择题: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A. 拉伸弹簧B. 推动小车C. 破碎玻璃D. 热水沸腾(3)简答题:请解释一下力的作用相互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初中物理《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上浏览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的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具准备:磁铁、钢球、弹簧、钢尺、橡皮泥、橡皮筋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通过PPT展示图片,游戏引入:在讲课之前同学们做一个掰腕的游戏,看看谁的力气大。

我们为胜利的同学鼓掌。

失败的同学也不要气馁,学了今天的知识后,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反败为胜。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力学世界。

学生同桌一组,进行游戏。

(二)探究新知一、力的作用效果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由静止变为运;b、由运动变为静止;c、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发生改变。

1.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学习目标。

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2.请同学们PPT,描述其反应的物理现象。

3.想想做做:请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小车、磁铁、钢球大头针、弹簧、橡皮泥、气球、乒乓球、钢尺等,对某个物体施力,看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产生哪些效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自由回答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实验: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

观察现象。

2.用力推小车,磁铁靠近大头针或小钢球,观察运动情况。

根据实验,让学生体验并试述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并拉弹簧、压皮球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

并由此引出二、1.力的概念2.力的单位:牛顿——N引导学生分析1.在力的作用过程中,有几个物体。

2. 如果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你认为哪个是受力物体,通过学生直观实验,进行理性分析,解决抽象问题。

为了纪念著名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叫做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公开课(课件)

(新)人教版物理八下《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公开课(课件)

力 单位:牛顿(N)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 改变电阻。
3.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4.滑动变阻器铭牌含义: 滑动变阻器上的“10Ω 2A”表示什么意思?
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为10Ω。 该滑动变阻器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施力物体:磁体 受力物体: 铁钉
施力物体:太阳 受力物体: 地球
讲授新课
小结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2.产生力的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讲授新课
例: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 1.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
牛顿出身贫寒,14岁时曾因经济困难而 辍学在家,帮助母亲耕种。但他始终热爱学 习,酷爱读书和动手制作。上小学时他就做 了不少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 械,受到同学和邻居的赞赏。1661年,牛顿 考入剑桥大学做工读生,其大部分时间也花 在实验方面。
讲授新课
1.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2.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改变运动状态 使物体形变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同时发生改变 形状改变 (拉伸、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讲授新课
练一练
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 形变 ,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 体的 运动状态 发生改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贯穿了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始终,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并且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这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头脑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这些已具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习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3.知道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

4.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五、教学策略力是一个十分抽象的物理概念,物体间的力是看不见的,要让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非易事。

但力的概念跟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经历感知、描述等认识过程,对力这个概念逐步达到认识、深化的目的。

教学中以大量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能通过观察、体验,感知力的存在,并初步归纳、概括各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一节什么是力(l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

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

3.知道力的三要素。

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会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

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

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

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

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

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

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

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

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节 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节  力(教案)

第七章力本章介绍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然后进一步研究力学中最常见的力:重力和弹力.在认识弹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弹力是怎样形成的,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大小.在认识重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知道重力的由来和它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本章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基础的一章,是学习后续知识压强、浮力、功、机械效率等的基础.本章共分3节:1.第1节“力”,本节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从效果中感知力,最后达到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力的目的.2.第2节“弹力”,介绍了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节中的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没有从定义概念出发先讲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通过这个实验探究不仅要求学生达到知识技能性的要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3.第3节“重力”,介绍了重力的概念、重力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的概念.在关于“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其中重点要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学习收集数据、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的猜想,学习归纳法,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知道力的概念、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单位和三要素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弹力及其产生的条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方向、重心以及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探究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其相关现象;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寻找数据间的规律、归纳出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用,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弹力、重力的概念和产生的原因.【教学难点】力的示意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探究重力的影响因素.【课时建议】本章共有3节,建议4课时:第1节力1课时第2节弹力1课时第3节重力1课时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第1节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2.从经历的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3.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2.在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教学重点】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教学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具准备】磁铁、小钢球、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多媒体设备.【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教师播放天宫一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天宫一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学生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比如张三推了李四一下,就有了推力;老师经常提醒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抗震救灾过程中需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等等.这些“力”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师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又有谁知道力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是方的?圆的?还是扁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疑问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相信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很好的认识它了.【进行新课】力和力的作用效果1.认识力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面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师通过上面的现象,我们知道人推车时,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这是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产生力的作用;而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对铁钉施加了一个吸引力,这是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力呢?请同学们试着归纳.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板书:(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师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如何衡量力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物理学中的单位就用牛顿的名字命名.)板书:力用符号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2.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演示实验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用手压皮球,皮球变瘪了.演示实验2:把吸管插入酸奶饮料瓶中,用较小的力挤压酸奶瓶,会发现饮料在吸管中上升.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图片: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②用力拉弓.(让学生观察跳板、弓的变化.)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师好,下面请大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学生踊跃回答,并分析判断力产生了哪种作用效果.(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并说明其原因.演示实验3: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向下运动得越来越快;生:篮球的运动速度发生了改变.师是什么使其速度发生改变的呢?教师提示,学生回答:地球对它的作用力(重力).演示实验4: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师是什么使小钢珠的运动方向改变了?生:磁铁对它的吸引力.教师用图片进一步说明: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 用头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 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后由运动变为静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是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力的作用效果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很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也会发生形变,不过肉眼无法看到.例题1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答案: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形状发生改变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 力的三要素师 力的作用效果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哪些因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请大家动手实验: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观察刻度尺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学生动手实验后回答:用力越大,形变就越大.教师总结并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演示实验5:请两个同学(一个大个子男生和一个小个子男生),大个子男生在门里离门轴很近处向外推门,小个子男生在门外(远离门轴的拉手处)向里推门,要求两人尽自己最大的力推,看谁取胜了.(如图结果是小个子男生轻松战胜了大个子男生) (a)(b)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所用力的作用点有关.演示实验6:用一个钢球沿不同的方向撞击另一钢球,学生观察钢球运动轨迹的变化.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师这在打台球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应用到,同学们有体会吗?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板书: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注意:力的三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随之改变,因此表述一个力要把这个力的三个要素都表示出来.两个完全相同的力必须是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例题2(用多媒体展示)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正常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答案: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力的示意图师在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往往要采取力的示意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4页图7.1-4)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图中表示法的特点:①箭头标明了受力的方向;②线段表示了力的大小;③红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然后归纳、总结,得出力的示意图特点.板书:物理学中通常将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例题3 (用多媒体展示)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的示意图.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等某个位置,也可以是中心处.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作出水平线便于参考画出斜向上30°角,大小标明10N.答案:如图乙所示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如何作力的示意图,同时提醒学生在作图时,要注意:同一图中如果表示多个力时,受力的大小不同,线段的长度也应该不同,即力大的线段长些,力小的线段短些.板书:同一图中,表示多个力时,比例要一致.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的位置如何表示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位置,则可以通过平行移动力的方向,把它们看作是在同一个作用点上,这对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有影响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知道,当我们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手;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下面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实验1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学生根据观察的现象分析,发现: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实验2 两只弹簧互相拉伸:(同时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表明了什么?生:现象:两个弹簧都拉长了;表明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操作下列实验:(1)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感觉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觉到疼吗?(2)用手拍桌子.(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教师总结:(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板书:(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是成对出现的,有施力物体的同时就有受力物体.【教师结束语】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初次接触力学知识,明白了力的概念,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力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改变.而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为了研究物体受力的情况,可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后面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力学知识,这部分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大家注意观察、思考,加深理解.好,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成功感.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实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探究,体会力的实质、特点、作用效果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1节 力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受拉力(投影 2) 3.在桌面上滑动的木 块受摩擦力(投影 3) 打出表格(投影 4) 这些力都是几个物体 的作用?大家试着给 力下一个定义. 问:什么是力呢?
答 力是物体与物体的 作用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 的能力
1
怎样判断物体受力 的作用 形变演示,设问
探究一: 探究物体发生形变 是由于受到里的作 用
答:本节学习重点 内容是 1.判断物体受 力的方法是:①物体 发生形变②物体运的 状态的改变 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的能力
5
生活中物体受力运 动状态的改变的例 子
总结探究一、探究 二
问:在生活中有没有 物体受力运动状态的 改变的例子?
物体发生形变、运动 状态改变受到力的作 用
讨论、交流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 体会,培养学生感 受探索与发现的乐 趣
培养学生.生活中处 处存在物理的意识
3
判断物体受力的方 法
问题:判断物体受力 的方法是什么呢?
答:①物体发生形变 ②物体运的状态 的改变
激励学生创新设计 激发探究兴趣
过渡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探究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
交流实验设计和 实验方案和现象
生活中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例子
利用知识去解决 问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 都比较紧张,现在我 们轻松一下.请两个 同学做一个游戏。
指导站法,游戏规 则,安全保护。
教师活动 大家请看 奥运会举重。运动员 用他们的力量为国争 光。那么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有什么规 律?这就是今天我们 学习的内容。(投影 1)
学生活动 观看观察、思考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回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重力、 摩擦力.归纳力的概 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力 教学设计(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力 教学设计(一)

第四节力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包括的知识点有三个,第一个是力的作用效果,第二个是力有三要素,第三个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一点的现象很普遍,以学生很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为基础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力的三要素是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引出的,可以通过很多的例子来说明,第三点是一个探究活动。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业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背诵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说出力的三要素
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明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三、重点难点
重点: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force)
力的单位:牛顿(newton)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第一节力

2019年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教案:第一节力

第七章力第 1 节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现象归纳出力的概念
2. 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 掌握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4. 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采用直观手段丰富感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器材
教师:气球 2 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
学生:橡皮筋 2 条、尺子 1 把、手边器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从生活到物理)
师:将气球吹大并放开,观察现象,问:气球为什么会向上飞?
生:思考、回答
二、探究新知
(一)归纳概括力的概念
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并将典型事例展示在PPT 上,思考共
同点、认识力的概念如:
渔翁拉渔

推土机推土
压路机压路
运动员踢球
磁铁排斥磁铁
学生完成活动一的内容。

(一)认识什么是力?
1、分析比较图课件中几幅表现力的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展开让学生思考)。

2、通过这些力的实例归纳“力”的概念。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小组间交流得出这些事例中的共同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理对物理的作用。

对于“作用”教师可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直接讲授,像推、拉、压、举、提等动作都是作用。

在分析比较几幅图的共同点前可先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强调至少要有几个物体?
(2)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
(3)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讲解施力物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

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
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

一、情景引入
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

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

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
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

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力”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力是什么
1.展示并罗列现象。

用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

学生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是否必须相互接触?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人推车……(学生举例)
小结:在这些力现象中,都涉及两个物体。

(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
上面这些实例中的力都与人有关,都伴随着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提问: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货物……(学生举例)
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

由此可
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提问: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学生举例)
小结: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

2.活动一:体验力。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品互相设计并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多又好,并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说出你的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思考:
(1)力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

(2)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3.归纳总结。

以上现象的共同点:物体-作用-物体。

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起、排斥等都是对作用的具体描绘。

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一个力必与两个物体有关,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

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加深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如人用绳子提桶时,对于桶而言,谁是施力物体?是手还是绳子?
5.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感受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

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

(2)多媒体展示图片,举例说明。

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
②箭射出前拉弓。

(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进一步理解。

通过学生实验回答: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的程度相同吗?
明确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

趣味小实验:拿出一面小镜子,将镜子放在处于向阳一面的桌子上,调整角度会发现有一束反射光线照射在墙壁上,当用手指叩击镜子附近的桌面时,墙壁上的光斑会发生什么现象。

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理解微小力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探究方法,理解转换法在学习中的应用。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①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时越来越慢,向下运动时越来越快;②用多媒体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

请学生说明其原因。

(2)用图片进一步展示、说明,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
运动员A 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 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 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

(3)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可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三、板书设计
第1节 力
第1课时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1.力⎩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学生对力有比较浅显的认识,但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

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