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平面镜成像
三、平面镜成像(1)
三、《平面镜成像》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和应用。
平面镜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首次接触“像”概念,为“凸透镜成像”作了铺垫。
所以,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的原理和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中以实验为主体,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中观察和实验,直接获得平面镜成像的信息,由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体会成像的原理、感悟物理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虚像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应用拓展等程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具体的方法:教师引导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三、学法指导平面镜成像是学生最熟悉的,在本节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自然现象中仔细观察平面镜成像,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并尝试用自己探究到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验进行证实。
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
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
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
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能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四、教材处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五、设计思想(一)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二)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一)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二)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三)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四)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新课教学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多媒体展示)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多媒体展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三.平面镜成像
(1)提出问题 )
平面镜成像时,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 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 跟物体的位置、 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 大小有什么关系? 大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
平面镜里的像很远 平面镜里的像很远? 平面镜里的像比物体小 平面镜里的像比物体小? 像比物体大 像比物体大?
(3)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
6.两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成几个像? 两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成几个像? 两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可以成几个像
3个像 个像
7.你知道 你知道 现在几点 了吗? 了吗?
10点35分 点 分
1.D 2.如图 如图
3. 4.6m,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 ,可以在较小的房间内检查视力, 节省空间。 节省空间。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视频:平面镜成像规律 视频:平面镜成像规律 全程演示
巩固练习
1.将一点光源 放在平面镜前,用平面镜的 将一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 将一点光源 放在平面镜前, 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 的像。 作出点光源S的像 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 的像。 距离相等
S
S′
2.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小丑在平面镜中的像
导入新课
பைடு நூலகம்
漂亮的山水图,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漂亮的山水图,你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我们来欣赏一只可爱的小狗—— 我们来欣赏一只可爱的小狗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二、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装置②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观察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③另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使它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左右移动,直到从不同位置看上去它们都重合在一起),这时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改变玻璃前蜡烛的位置,把实验再做两次,每次都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④在白纸上画出玻璃板的位置,移开玻璃板,用刻度尺画实直线把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位置的位置连接起来,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下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量看它们是否与镜面垂直.⑤把测量结果填写下表中.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在实验基础上得出成像特点[师]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怎么知道的?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怎么知道的?[生]①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师生共同分析得到平面镜的成像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4.应用知识[讨论]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1)像高1.6 m,像离镜0.5 m.(2)人后退0.5 m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0.5 m.(二)平面镜成像原理对于平面镜的像是靠光的反射形成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可先给学生设疑,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然后利用教材图2.3—2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边板画边讲授,进行解疑,这样既巩固了反射定律,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可按下面步骤进行:1.在黑板上画出平面镜,先给出一个发光点S.然后提问学生:[师]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生]①S能向四面八方发出无数条光线.②射到平面镜的光线有无数条.2.让学生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3.老师提出启发问题: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并在图上画出一只眼睛.师生共同分析得:①这两条反射光线不能相交.②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的交点S1发出的.边讲边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4.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图2.3—2随即指出①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延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1叫虚像.②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思考题: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①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②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③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三)平面镜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在其他方面应用甚广.[生甲]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生乙]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生丙]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2.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1)讲一段故事:公元前215~212年间,罗马人大举入侵希腊,派出一支船队,满载精兵,准备攻打阿基米德的家乡——叙拉古城,面临来势凶猛的强敌,阿基米德求见国王,献出破敌妙计,他动员全乡的妇女和守城的人在海岸边列队.每人各执一面平面镜,把太阳光集中向罗马战船反射,不一会,罗马战船上的士兵被照得头晕目眩,丧失战斗力被迫而退.阿基米德利用平面镜把光反射的原理,击退了敌人,拯救了他的家乡.(2)教师画一个潜望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图甲潜望镜图乙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如图甲那样在筒子的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块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这样就做成最简单的潜望镜.(四)凸面镜和凹面镜1.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2.球面镜的分类a.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凹面镜.b.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上.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将成为平行光..凹面镜的应用①根据凹面镜会聚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师]十一届亚运会的火种,是藏族初二学生达娃央宗,在青藏高原上,利用射入凹面镜的太阳平行光,反射后会聚在焦点的性质,把火炬点燃而取得的.②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平行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③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发散..凸面镜的应用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以及香港汇丰银行大楼上的月光镜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扩大视野.三、知识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原理.2.平面镜的应用:成像和改变传播的方向.3.球面镜的分类.4.球面镜的性质及应用.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文.2.P45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④.3.预习第四节“光的折射”.五、板书设计一、平面镜成像1.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③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2.原理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二、平面镜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三、球面镜凹面镜、凸面镜3.凹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①凹面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焦点.②使焦点发出的光线平行射出.应用①太阳灶、太阳炉、内窥镜等.②探照灯、手电筒、汽车头灯等.4.凸面镜的性质及应用性质凸面镜能使平行光线发散.应用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如汽车上的观后镜.。
3、平面镜成像总结
平面镜成像
光的反射
S 入 射 光 线
入 射 角
法 反 线 射 角
反 射 光 线
0入 射 点
规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一、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滑的表面 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反射面是平的?
镜子
平静的水面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 成的像与物体 之间有什么关 系?
像
物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 器材: 薄玻璃板、支 架、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白纸一张、刻度尺、笔 替代平 面镜 替代 蜡烛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数据记录与分析
物到镜 的距离 /cm 像到镜 的距离 /cm 比较像 与物的 大小
2m处,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高为
1.8m 4m
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为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
0.5m,则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
不变 小 。像和他的距离变为
3m m
思考:
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表 面无数字的指针位置,此时钟所指的 实际时刻是( C )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10点40分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 总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 像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擦玻璃镜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虚像用 虚线
s’
•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 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4.3-平面镜成像-35张
塔在水中的倒影
一、平面镜
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
像 平静水面
像 玻璃面
像 漆面地板
想一想,如何看到它本来的样子?
实验步骤:
(1)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平面镜,沿着玻璃板在纸上 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可以在玻璃板两边划上等间距 刻度)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后面 的像。(成怎样的像,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后面有像吗?是否能用 纸接到像?)
s’
虚像用 虚线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形成的像叫虚 象.
虚象可以用眼 睛观察到,但不能 被光屏接收到,在 作图时虚象用虚线 表示。
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1、作垂线
M A
2、取等距离 A’ 3、画虚像
B
B’
N
四、平面镜的作用: 1、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3.为什么要用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 物体?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
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都可以反射成 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像靠得越近,可 以看作一个像。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
s
s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
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数 /cm /cm 小关系
面的夹角
1
2
3
㈤分析论证、得到结论
★ 像与物体的大小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相__等__;
★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垂__直_
★ 像与物左右__相__反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策略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利用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等科学方法,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例如,让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意识。例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例如,在进行实验时,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现象,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概念,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的大小、距离、虚实等。
2.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3.学会使用平面镜进行成像实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2.进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例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例如,对学生在实验、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4.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例如,学生在课后提出对课堂教学的建议,教师进行反思和调整。
2.引导学生运用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解释和结论等科学方法,深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 像与物对镜面是对称的。
反馈练习: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红选 取的器材除了刻度尺、白纸还应 两支等大的蜡烛 有:玻璃板 、 。选取这两种器 材的用意是什么? 两支等大的蜡烛: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玻璃板: 为了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2、小明身高175c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 度应是 175cm ,当他由远处走近平面镜时,他的 像会 不变 (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3、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则镜中的像 与他相距 2m 。
1 、身高 1.6 米的人站在高 1 米 的竖直平面镜前 3 米处,他在 1.6 镜中的像的高度是________ 米, 3 像和平面镜相距 _________ 米, 若他向平面镜移 1 米,则他和 像的距离是_________ 4米。
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 镜,他在镜中的像将(D )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在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近 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 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 确的是( ) A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
与物体 系。
到平面镜的距离
的关
探究课题: 1.平面镜是否成正立等大的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是否相等? 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是否 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小孔成像光路图
1.作出箭头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 要求: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 A 点的像 A′ 点。 ——垂直、等距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画出 B 点的像 B′ 点。 ——反向延长线
uA A
B
A′ B′
注意: 1.光线用带箭头
的实线。 2.法线、延长线、
辅助线用虚线。 3.虚像用虚线。
2.平面镜成虚像 3.平面镜的应用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虚像的成因和辨别方法
4.球面镜
凸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凹面镜:形状、成像、对光的作用、应用
趣味制作 潜望镜 要求: (1)制作一个潜望镜。 (2)画出人眼看到的像的位置。
等效
棋子 A 和棋子 A 的像比较大小。
B
等效替代法
4.实验 1: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1)设计实验: ①将玻璃板竖立在桌面上作为平面镜,把棋子 A 放在玻璃板的前
面,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②把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比较棋子 B
和棋子 A 的像的大小关系,观察二者是否能完全重合(从各个方向观
x = 0.5 m u = 1 m
v=1m
2.假设一厚玻璃板的厚度为 1 cm,则物体在玻璃板中的两个像的 位置相距__2__cm。
Δx = 2( u+d )- 2u = 2d
u u+d
交流与讨论 我们能看到平面镜里的像,是因为像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吗?
实验与观察 1.用光屏在镜面后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仍然能看到像。 2.用光屏在镜面前面遮挡,还能看到像吗? 不能看到像。 3.进入眼睛的光来自哪里? 进入眼睛的光来自镜面的反射。 4.能否像小孔成像那样,用光屏承接到像?
《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平面镜成像》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掌握镜面成像的特点,能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简单的镜面成像实验操作,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教材内容,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完成相关的基础知识填空题。
2.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平面镜成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应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包括平面镜、光源、白纸等。
(2)确定实验步骤:描述如何操作光源使光束反射至平面镜,并在白纸上呈现清晰的像。
(3)记录观察结果:详细记录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下光束的反射情况及像的变化。
(4)实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在平面镜成像中的应用。
3. 拓展探究:学生可以尝试改变光源、平面镜的角度和距离等条件,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像的变化情况,探究这些变化对像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够准确填写基础知识填空题。
2. 实验操作部分:学生需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实验数据需准确无误,操作步骤需详细完整。
3. 拓展探究部分:学生需根据实验条件和自己的理解,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不同的条件进行尝试和记录,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
4. 作业提交: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作业需整洁、规范,字迹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对基础知识填空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果,评价其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拓展探究部分,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错误并给出修改意见。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知识点归纳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物大小相等③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对称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称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6、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
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能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②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
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平面镜成像
•应用. 1、凸面镜 汽车的观后镜(为什么)、街头 拐弯处的反光镜. 2、凹面镜 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则相当于凹面镜 (如图3所示). 利用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利用会 聚的太阳光可以烧水、煮饭.
如图所示,医生检查病人的耳道 时,所戴的面镜是凹面镜、还是 凸面镜?为什么?
结论: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
交流合作、总结规律 平 面 镜 成 像 的 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特 2.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点 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左右相反)
4.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对称、虚像
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中的像的?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3.池塘水深5米,月球到地球距离为3.8×108
8 3.8 × 10 米,水中月亮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米
4.天上的太阳在平静的湖水中成的像是 虚 像,像和天上的太阳大小 相等 . 5.天黑了,小文打开客厅的灯,会在窗玻璃 上看到另一个“自己”,这是由于光的 _____形成的,同时小文玩起了手影游戏, 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
答:多次实验寻找普遍的规律,进而归纳得 出结论。
• 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 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如图所示,再取两段等大的 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刻度尺上…… • (1)用玻璃板代替镜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刻度尺的作用: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关系。 • (3)取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 • 物的大小关系。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放一光屏, 则光屏上 呈现出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 “不能”),这表明 。 (5)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它的像不变。 (6)小红只做了一组数据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你认为下一步应该—— 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 B、改变发光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得到机组数据, 分析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
课外作业
1、自学“科学世界” 球面镜; 2、调查身边“光污染” 问题,写出 像与物大小 的距离/cm 比较(放大、
缩小、等大)
结论:
(1)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说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相 反。)
平面镜成像原理
S
S′
从点S射向平 面镜的光线,经 平面镜反射后进 入眼睛,看起来 觉得此光线好像 是从它们在镜后 延长线的交点S′ 射来的,跟S′处 真有一光源时产 生的感觉一样, S′ 就 是 S 点 在 镜 中的像。
1、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 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 的实际读数是( C )
A.8点20分 B.4点20分 C.3点40分 D.3点20分
2、小华同学观察到某汽车车牌号在平面镜中的像 为“81-10”,则该车的车牌号为( D ) A、81-01 B、81-10 C、10-81 D、01-18
解此类题,你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
S
S′
虚像:像 是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的 交点组成的, 不是由实际发 出的光线的交 点组成的。这 种像不能被光 屏承接。可见, 平面镜成像是 靠光的反射形 成的。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我国古代妇女对 着铜镜梳妆。
舞蹈演员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扩大视觉空间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 清牙齿的背面
潜望镜
璃玻墙造成光污染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初中物理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 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 小、位置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解决下面的问题:
怎么确定像的位置? 实验中用平面镜好还是玻璃板好?为什么? 怎么确定像的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
教材主要介绍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3.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成像实验、装饰、投影仪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平面镜、玻璃板、白板、粉笔、实验器材(蜡烛、木板、直尺等)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镜子,提问他们关于平面镜成像的问题,如:你们觉得镜子里的像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像与物有什么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过程。
3. 实验演示: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4. 特点讲解:讲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等。
5. 应用实例:介绍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装饰、投影仪等,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点:1. 像与物大小相等2.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 虚像应用:装饰、投影仪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平面镜成像的像是真实的。
()(2)选择题: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A. 像与物大小相等B.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C.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简答题:请简要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像 完整版课件PPT
(等大) (等距) (垂直)
例 1 身高 1.6 m 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 0.5 m, 他在镜中的像多高? 像离镜多远? 当他后退 0.5 m 时, 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是关于像与物等大的理解,像与物等 大并不是指我们感觉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实际中我 们感觉一个物体的大小不仅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 物体离人的距离有关,就像我们感觉月亮只有盘子那么大, 但实际上月亮要比盘子大得多。远离镜面时感觉像变小, 实际上就是由于像和我们的距离变大了,而实际上像的大 小没变,仍然与人一样大。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 当离镜 0.5 m 时,他在镜中的像高 1.6 m,离镜 0.5 m;当 他后退 0.5 m 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为 1 m。
三 平面镜成像
想想做做
1. 在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看见镜子里有另一个 “你”, 镜子里的这个 “人” 称为你的像。
2. 镜子中的这个像和你的大小一样吗?当你改变与 镜子的距离时,像的大小改变吗?
3. 你的像在什么位置?像到镜子的距离是多少?镜 子中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一、平面镜成像
探究实验
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 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 点,是虚像。
S
S’
二、平面镜的应用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
体操房的镜子
潜望镜
例 3 画出光源 S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物体 ABC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A
A
A′
B
B′
B C C′
B′
A′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反射现象后的进一步延伸。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的基本概念。
但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和规律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实例可能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学会用平面镜成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特点。
2.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和在生活中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实验法: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发现。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实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白纸、直尺。
2.实验材料:多媒体设备、实验报告册。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面镜成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学生分享对平面镜成像的认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呈现(10分钟)1.教师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学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操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巩固(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发现。
2.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实例,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训练
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盛夏树下的光斑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
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景物的倒影
2.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小
C.人的像大小不变,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我们看不到所成的像
D.人的像大小不变,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人的虚像。
3.湖水深2m,在湖面上空5m处有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是()
A.5m
B.7m
C.10m
D.14m
4.(多选)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向水平地面,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变为沿水平方向射出,则这块平面镜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可以是( )
A.15°
B.30°
C.60°
D.75°
5.甲、乙两人通过同一平面镜看对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在甲看到对方的同时,乙也一定看到了甲
B.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也看到甲的全身像
C.根据光路可逆原理,甲看到了乙的半身像,乙也看到了甲的半身像
D.甲看到了乙的全身像,乙可能没有看到甲的全身像
6.下面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和实像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到,但虚像不能成在屏上而实像能成在光屏上
B.虚像一定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
C.只有实像才能用照像机拍摄,而虚像照相机拍摄不下来
D.实像才能用眼睛观察到,虚像不能用眼睛观察到
7.(多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A.像位于镜后,是正立的虚像
B.镜后的像距等于镜前的物距
C.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D.像的颜色与物体的颜色相同
8.两平面镜间的夹角为θ,从任意方向入射到一个镜面的光线经过两个镜面上两次反射后,岀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A.θ/2
B.θ
C.2θ
D.与具体入射方向有关
9.(多选)一束光线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传播,现放一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此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夹锐角为()
A.20°
B.40°
C.50°
D.70°
10.(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为发散光束
B.本应会聚到一点的光线遇到平面镜而未能会聚,则其反射光线一定会聚于一点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平行
D.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但不能改变两条光线间的平行或不平行的关系
二能力提升
1.汽车头灯碗是个________面镜,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_______面镜。
2.下午某时刻身高为1.6米学生的影长为40厘米,同一时刻水泥柱的影长为5米,则水泥柱的高度为________米。
3.平面镜M固定不动,当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移动,其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是________;若物体不动,平面镜向物体以2米/秒的速度移动,则像相对于物体的速度是
________。
4.人通过墙上的小孔观察外面的影物,眼离小孔越近,看到的范围越________,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5.如图1所示,两块平面镜成60°角放置,在其镜前有一物点A,经过两平面镜反射总共能生成________个像。
6.如图2所示,两块平面镜相交成60°角,一束射到平面镜MQ上的光线AO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后与OA重合,但方向相反,则OA与平面镜MQ的夹角α是
________。
7.生物显微镜的截物台下装有一个________镜,以便使光能会聚到被观察的物体上。
8.身高为1.8米的运动员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眼睛距头顶的距离为8厘米,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得超过________米。
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
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
面高度。
如图3所示的光电路中,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
S2时,表示液面高度会________(填写“上升”或“下降”)。
10.如图4所示,平面镜M和铅笔P都竖直在桌面上。
若平面镜沿箭头方
向转60°,那么铅笔在镜中的像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
11.如图5,长为L的平面镜坚直地立在水平地面上,在镜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地面上有一点光源S,S到墙面、镜面距离相等,S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对面墙壁上,反射光照
亮墙面的高度为_______,若用纸将镜头下半部挡住,经镜面反射到对面墙壁上的光能照亮的竖直高度为_______。
12.如图6所示,平面镜M 和N 互相垂直放置并相交于O ,一束光线入射到M 镜,反射后又射向N 镜,最后从N 镜射出,现两镜保持垂直而同时绕O 转动一个小角度α,入射光方向不变,则从M 镜反射出的光线,其传播方向变化的角度为_______,从N 镜反射出的光线与原反射光线相比,其传播方向变化的角度为_______。
13.用作图法确定在平面镜前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AB 完整像的区域。
(见图7)
14.在图8中,用作图法确定为了在P 点不能看到AB 的像,而需遮挡平面镜M 的最小区域
15.在图9中,Q 为不透光物体,用作图法确定通过平面镜M 能够看到AB 完整像的区域。
三 课外延伸
1.小丽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实验后,画出图10所示的实验图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图 10
请你分析,此探究过程中得到平面镜成像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你三面镜子,分别是凹面镜、平面镜和凸面镜,你如何进行辨别,说出两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