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攻克法制史名词(51)

合集下载

法制史名词解释(整理)

法制史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西周1.周公制礼:周初,在周公主持下,将以往的传统习惯进行整理,厘定成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礼: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

n礼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宗教、思想、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

)2.吕侯制刑:●西周中期,穆王为弥补财政开支,命司寇吕侯“训夏赎刑”,制定《吕刑》。

它规定了赎刑原则以及其他的刑事政策。

●《尚书·吕刑》是对西周中期的刑法改革的记录,分三章:1、叙述制定《吕刑》的起因及经过追述刑罚制度的形成历史。

2、规定以五刑与赎刑制度为基础的刑罚体系及刑罚适用原则,提出司法诉讼程序及审判原则。

3、强调德刑关系及对司法官员的办案要求.《吕刑》是一部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反映了当时的立法、司法思想、法学理论方面的较高成就。

3.圜土之制:用于关押未决犯和执行徒刑的监狱,西周时一般继续称为“圜土”。

“以圜土聚教罢民。

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法者,寘之圜土,而施职事焉。

任之以事而收教之。

弗使冠饰,以明刑耻之”。

适用对象:违反法律或有罪过、尚不致适用五刑的轻微犯罪。

其类似徒刑,是有期徒刑的开端.4.嘉石之制: 西周时期把有过错但情节轻微(轻于圜土)的人犯束缚其手足,坐于朝门左之嘉石,令其思过、悔改,然后送到司空那里作一段时期的劳役,期满后释放。

它类似后世之拘役,称为“嘉石之制”。

(处罚办法:《周礼·秋官》记载:“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

其时间,依情节轻重而不同,分13、9、7、5、3日五等。

)5.质剂:是专门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生产资料买卖用长券,叫做“质”;其他财物买卖用短券,叫做“剂”。

周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之记载,“质”适用于牛马、奴隶等大型交易;“剂”适用于珍珠等小型交易。

6.傅别:是一种专门用于借贷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借贷关系形成后,将竹制的契券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以为诉讼凭证。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攻克法制史名词(50)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攻克法制史名词(50)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攻克法制史名词(50)351.证据勘验:两宋重视现场勘验,南宋地方司法机构制有专门的检验格目,并产生了《洗冤集录》等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

352.元代中央司法机关:元朝设刑部取消宋朝大理寺,主持审判,但不能审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设大宗正府,专理蒙古王公贵族案件,但与刑部没有相互监督关系。

御史台仍然保留,但无权监督大宗正府的司法工作。

元朝中央设枢密院,兼掌军法审判;设宣政院,专理宗教审判;设道教所,主理道教案件;设中政院兼理宫内案件的审理。

353.明朝立法思想:刑乱国用重典,重典治吏。

明朝重典治国包括治吏和治民两个方面,而侧重点又在治吏。

354.大明律:30卷7篇。

它一改传统刑律体例,更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格局,其律文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成为终明之世通行不改的封建大法。

355.大明令:是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是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古代令典356.《明大诰》:集中体现了朱元璋重典治世的思想。

对于律中原有的罪名,一般都加重处罚,滥用法外之刑,重典治吏。

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

357.教民榜文:教民榜文和大诰一样,也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所颁布的一种特别刑事法规。

包含了很多教育百姓遵纪守法的说教内容,所以又称教民榜文。

明太祖死后,大诰被束之高阁,不具法律效力。

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2017法硕考研有关法制史的核心知识点讲解

2017法硕考研有关法制史的核心知识点讲解

2017法硕考研有关法制史的核心知识点
讲解
1、明清时期主持全国审判的中央审判机构是刑部(唐宋为大理寺)
2、北齐时期设置了大理寺(√)
3、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三级三审制,第三审为“法律审”(清末为四级三审制)
4、“管制”是解放战争时期创立的
5、专门创立《盗贼重法》是在宋神宗时期
6、廷行事是秦代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可作为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
7、唐代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准则,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公文程式的法律规定——式
8、《大清新刑律》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主义的专门刑法典
9、汉朝的“鞠狱”是指审讯案件
10、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元典章》
11、汉中期学了限制诸候对封建国民反的过分役使,专门制定有事国人过律
12、清朝的“三法司”是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而非“御史台”)
13、(1)外国在华领书裁判权确定于《中共五口通商章程及规则》及《虎门条约》;(2)1876年的《中英烟台条约》,又确立了观审制,干预中国司法审判制度,即使外国为被告
14、(1)汉皇帝下诏,自今后可“亲亲得相首匿”;(2)汉武帝确立“德主刑辅”法制指导思想;(3)汉文帝废除残人肢体的肉刑之开始
15、厂卫干预司法始于明宪章
16、北洋政府审判机关分四级,中央设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
17、《宋刑统》在内容上治袭《唐律疏议》,(考试大)在体例上取法于唐末五代《大中刑统》和《大周刑统》
18、明有权判处徒刑以下条件的地方司法机构是提刑按察司
19、钱庄和票号已经作为金融机构而存在的是清朝
20、《明大诰》朱元璋、洪武年间颁布,明初最为普及的法规,共有四篇。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部分)和问答题

肆无忌惮地杀人。

犯这三种罪之一的,就要被处以死刑。

2、圜土:周代监狱名称,一种用土墙围起来的圆形建筑物,用以关押劳役刑徒的监狱。

3、亲亲尊尊: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互相爱护团结,“尊尊”不仅要求在家庭内部执行,贵族之间、贵族与平民之间、君臣之间都要讲尊卑关系,讲秩序和等级。

4、质剂、傅别: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

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

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

5、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币。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6、七出三不去:七出是:一是无子,二是淫,三是不顺父母,四是口多言,五是盗窃,六是妒忌,七上恶疾。

但是,无子是在妻子五十岁以后才有效,即过了生育期,而此时男方一般有妾生的子女,休妻很难出现,况且还有三不去的限制条件。

口多言指拨弄是非,离间亲属。

妒忌实际是指自己不生育又不许丈夫纳妾的那种妒忌。

恶疾是指耳聋、眼瞎、腿残疾等疾病。

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

第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

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

三是结婚时贫穷,后来富贵的。

7、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2017法硕考研: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精)

2017法硕考研: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精)

2017法硕考研: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2017法硕考研:中国法制史复习重点万学海文2017年的法硕复试刚刚过去,各路大神就已经根据去年考试比例列出了法硕专业课法制史的复习重点,以下内容摘自新浪教育,希望能给考研的学子们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从纵向看古代部分所占比重一般在试题总量的70%-80%,甚至高于80%。

所以,古代法律制度无疑是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的考试重点。

而在古代部分中,不同的朝代又有各自的重点问题: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又被称为奴隶制时期或习惯法时代。

主要是因为在这一时期中,中国古代法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为主要形态。

这一时间主要涉及中国法的起源、夏朝法制概况、商朝法制概况及西周法律制度等问题。

其中,西周法律制度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在此期间,中国古代法律实现了由不成文习惯法向成文制定法的伟大转变。

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兴起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法、道、墨等学派提出的法律主张与法律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法律思想、法律理论。

在这一时期内,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运动、战国时期的《法经》、秦国的商鞅变法以及儒家、法家的主要法律主张,都是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法制全面确立的时期。

在此期间,秦朝及两汉的法律制度各有特色,也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秦朝的法制特色,在于全面推行法家的以法治国、轻罪重刑等法律主张,因而秦朝的刑事法律、经济法规、司法诉讼制度都是颇有特色的内容。

汉朝法律制度的重点,则在汉初主要立法、西汉中期的刑罚改革、法律指导思想的转变、法律原则的变化及司法制度中的春秋决狱,等等。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成文法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此期间,封建立法技术、法典结构、法律内容等方面都有巨大的进步。

其中,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等重要法典的制定,名例律的形成与封建法典结构的完善,八议、官当、重罪十条等重要制度的确立,都是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重点内容。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联考法制史复习资料-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联考法制史复习资料-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联考法制史复习资料: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一、宪法性文件(一)《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该宪法原则分为政权组织、人民权利、司法、经济、文化五部分,共24条。

其主要内容是:1.采取人民代表会议制的政权组织形式,以保证人民管理政权机关。

规定边区、县、乡人民代表会议为管理政权机关,各级权力机关开始由抗日时的参议会过渡为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为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2.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少数民族聚居区享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

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

3.确立边区的人民司法原则。

规定各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

除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职务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有逮捕审讯行为。

人民有权以任何方式控告失职的任何公务员。

4.确立边区的经济文化政策。

经济上采取公营、合作、私营三种方式,组织一切人力、财力促进经济繁荣,为消灭贫穷而斗争。

保障耕者有其田,劳动者有职业,企业者有发展机会。

普及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1947年10月10日解放军发布的政治宣言。

提出了****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和政治任务,制定了实现这一政治任务的基本政策:第一,****蒋介石反动政府,逮捕和惩办内战罪犯。

铲除******统治的****制度,肃清贪官污吏。

否认蒋介石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否认蒋介石政府所借一切外债。

第二,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和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同时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彻底摧毁******政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

第三,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从而敲响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丧钟。

(三)《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年8月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规定了人民政府基本任务及有关各项政策,这是解放战争后期人民民主政权具有宪法性质的施政纲领的典型代表。

法硕非法法制史题型

法硕非法法制史题型

法硕非法学考研法制史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并能够在实际案例中灵活运用。

名词解释题要求考生对法制史中的重要概念、制度或事件进行简要解释,需要清晰地表述相关概念的含义、背景和影响。

简答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制史中某一具体制度或事件的发展过程、特点及影响的掌握,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

论述题则要求考生对法制史中的某一制度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要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推理精确。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应关注法制史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各种题型和考试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此外,考生还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法制史中的问题。

同时,应关注法制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法制史名词解释

法制史名词解释

法制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亲亲:亲亲得相首匿亲属之间首谋隐匿犯罪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尊尊:三赦之法:一赦曰幼弱(7岁以下),二赦曰老耄(80、90以上),三赦曰蠢愚。

三宥之法:一宥曰过失;二宥曰弗知,三宥曰遗忘。

眚(过失)与非眚(故意)惟终(惯犯)与非终(偶犯)质剂:“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是专门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生产资料买卖用长券,叫做“质”‘其他财物买卖用短券,叫做“剂”傅别:指一种专门用于借贷关系的契约文书形式结婚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口多言、盗窃(窃盗)。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五过(法官责任):源于西周,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一种,它列举了判官的五种禁止性行为。

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惟官:畏权势而枉法。

惟反:公报私仇。

惟内:袒护亲戚。

惟货:图财枉法。

惟来:受人请托枉法。

录囚: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在监服刑的犯人进行重新讯问考查,以期发现冤假错案并及时纠正的制度官当:在《北魏律》和《南陈律》中首先确立的允许官吏以官职爵位折抵徒刑的一种封建特权制度。

指一定范围的官员和有爵者犯罪,依法可以官或爵抵当徒刑存留养亲:亦称“留养”,即当死罪或流罪犯人的直系尊亲属因年老或疾病而致生活不能自理,而家中又别无成年男丁侍养之时,国家允许罪犯申请暂缓刑罚执行,留家赡养老人;待老人去世后再考虑原判刑罚执行的制度。

该制度是儒家宗法伦理与国家法制相结合的典型体现。

八议:源于西周“八辟”,在曹魏正式入律的,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制度。

一议亲,二议故,三议贤,四议能,五议功,六议贵,七议勤,八议宾廷尉: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廷尉的职责主要有二:一是审理皇帝交办的诏狱,“之廷尉者皆诏狱,廷尉乃得治之”,二是受理地方上报的疑难案件,“凡郡国献疑狱,皆处当以报”大理寺:北齐正式设置的中央审判机关,首长为大理寺卿与少卿北齐的中央法司亦称“大理”,其官署称“大理寺”,设卿、少卿、丞各一人为主官。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冲刺-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梳理(一)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冲刺-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梳理(一)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冲刺:中国法制史知识点梳理(一)一、古代法制思想与立法概况朝代立法思想立法成果夏商天罚神判1、禹刑。

2、汤刑。

3、誓、诰、命西周2017-综-35,2017-综-32,2017-综-60以德配天,明德慎罚1.礼:周公制礼①五礼吉;凶;军;宾;嘉;②亲亲、尊尊为精神;③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④社会调控手段之一2.刑:刑法和刑罚;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3.礼刑关系:出礼入刑;[i]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i]注意: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适用刑罚上有特权,而不是不适用刑罚。

4.宗法制度:封邦建国。

分封制。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转严酷法治1.公布成文法①郑国子产铸刑书: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②晋国赵鞅铸刑鼎: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③邓析书竹刑2.李悝《法经》2010-综-43①特点:体现王者之政莫急于贼盗思想②内容:盗、贼、网、捕、杂、具6篇③历史地位:第一部封建成文法典;承前启后注意:六禁在杂律,淫、狡、城、嬉、徒、金3.商鞅变法①改法为律;②连坐法,奖励告奸,诬告反坐;③分户令4、法家1、一断于法。

2、刑无等级。

3、轻罪重刑。

4、法布于众。

秦代缘法而治云梦秦简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等。

廷行事。

是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判例),可作为司法实践中同类案件判决的依据。

两汉2008-综-44,2009-综-42,2009-综-61,2017-综-61约法省刑到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约法三章;加《户》、《兴》、《厩》;《九章律》;汉律60篇。

律、令、科、比文景帝废肉刑缇萦上书,导致文帝废肉刑:a.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b.劓刑改为笞300;c.斩左趾改为笞500;d.斩右趾改为死刑。

景帝:劓刑笞300改为笞200;斩左趾笞500改为笞300,颁布《箠令》,规定笞杖尺寸,且行刑不得换人。

注意:文帝废肉刑,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

亲亲得相首匿汉宣帝,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2017法律硕士考研大纲变动对比表之法制史

2017法律硕士考研大纲变动对比表之法制史

2017法律硕士考研大纲变动对比表之法制史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科目2016年2017年变化情况分析章节知识点章节知识点法制史第一章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第一节夏商法律制度三、刑事立法奴隶制五刑:墨,劓,剕(刖),宫,大辟。

四、司法制度天罚与神判;监狱。

第二节西周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吕刑》;九刑;周公制礼;礼与刑的关系;宗法制度。

.二、刑事立法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契约:质剂,傅别;婚姻: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

四、司法制度大司寇;狱,讼;五听。

第一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法律制度第一节夏商法律制度三、刑事立法旧五刑:墨,劓,剕(刖),宫,大辟。

四、司法制度天罚与神判;监狱:圜土,羑里。

第二节西周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宗法制度;礼与刑的关系。

二、刑事立法《吕刑》;九刑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契约:质剂,傅别;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六礼,七出(去),三不去;嫡长子继承制。

四、司法制度司法机构:大司寇,小司寇;狱,讼;五听。

本章变化不大 1.奴隶制五刑改为旧五刑;2.增加夏商法律制度中司法制度的监狱类型; 3.刑事立法中增加了九刑和吕刑 4.西周司法制度增加司法机关的分类。

第二章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第二节秦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

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延行事。

第四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第二章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第一节秦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

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延行事。

云梦秦简。

第三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一、立法概况曹魏律(《新律》);晋律(《泰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2017 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2017 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2017 年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不同法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法学派强调人定法高于自然法 B.历史法学派主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C.社会法学派倡导法学应当关注法律现实的多种面向 D.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学应当研究法与道德的内在关系 {2}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法系体现礼法结合的精神 B.大陆法系是在德国民法典的基础上产生的 C.英美法系是以美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为主导发展而来 D.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国法律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 {3}3.下列关于法律继承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继承与法系的形成之间没有关系 B.法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C.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相互继受和影响 D.法律继承仅体现本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延续 {4}4.甲影楼为乙拍摄婚纱照,后擅自将乙的婚纱照卖给丙杂志社做封面,乙得知后,与甲 和丙交涉未果,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和丙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关于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院与乙的关系是诉讼法律关系 B.法院甲、丙的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 C.甲和乙在诉讼中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 D.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5}5.“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生而自由,因此自由与法律无关 B.自由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C.法律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唯一的价值和目标 D.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定,自由便荡然无存 {6}6.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保证公正司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B.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求法院在裁判前必须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C.提升司法公信力升必须推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D.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检察权、审判权与执行权高度统一 {7}7.甲因琐事与乙发生冲突,将乙打伤。甲赶紧打 120 电话,并随救护车将乙送往医院, 乙被诊断为轻伤,经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甲支付了乙的医疗费等费用。事后,甲未被追究法 律责任。根据上述材料,甲被免责的原因是 A.有效补救免责 B.立功免责 C.协议免责 D.自助免责 {8}8.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辩证推理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想象获得合理裁判结论的推理过程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专业综合课真题及解析(5)法制史部分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专业综合课真题及解析(5)法制史部分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专业综合课真题及解析(5)法制史部分一、填空题(本题共2题、4空,每空1分,满分4分)1.夏商统治者在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_____和_______的神权法思想。

【答案】天讨,天罚【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夏商两代,天命神权观念,一直占支配地位,表现在司法上便是将原始宗教和神明审判相结合,形成天讨,天罚的思想。

一方面,对于案件的定罪量刑通常通过神明裁判。

另一方面,王作为最高的裁判者,出于巩固奴隶制社会制度的需要,把天上的神明裁判和人间的王的裁判合二为一,把天讨,天罚,王罚沟通起来借以增强王权。

【考生注意】夏商司法审判,由从重神权到重人事的倾向不断加强,但天讨和天罚思想,仍长期存在历代的司法文化并不断发生影响。

本题与西周的明德慎罚,敬德保民思想联系识记。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制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特权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八议和官当【考点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豪门世族集团的势力日益膨胀,享有经济和政治特权,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维护世族门阀特权的法律制度――八议和官当制度,正式写入法律。

八议制度源与西周时期的八辟之法。

三国曹魏新律开始将八议载入律文,以后历代法律均沿袭不改。

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罪,除十恶重罪以外,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应将所犯罪状及应议情况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犯流罪以下可以减等处刑。

这八种人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官当是中国封建法律允许贵族和官僚用官品和爵位抵当徒流罪的一项法律制度,是封建司法特权原则在法律上的另一具体体现,南北朝时期《陈律》始有官当之制,从八议到官当,能够享受减免刑罚特权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官当与八议和赎刑等制度的结合,对于保护垄断当时高官显爵的门阀世族更加周延。

【考生注意】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族的司法特权的法律制度。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

中国法制史名词解释1. 夏商周时期: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时期。

2. 周宪:周朝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早法典。

3. 大秦法:秦朝的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法律统一。

4. 法家: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提出法治的观念,主张以法律来治理国家。

5. 司法:指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审判和制裁的行为。

6. 罪状:犯罪行为的具体描述,是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基本内容之一。

7. 刑罚:对犯罪者进行惩罚的手段或方式,包括死刑、流刑、徒刑等。

8. 阵法:民国时期的一部法典,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法典。

9. 刑法:规定了国家对犯罪行为进行制裁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刑事追究的原则、犯罪与刑罚的关系等内容。

10. 治安法:规定了国家对治安问题进行维护和维稳的法律制度。

11. 宪法:规定了国家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国家机构职权等的最高法律法规。

12. 司法独立:指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13. 人权:指每个人作为人类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言论自由等。

14. 国家救济机构:为了保障公民权益而设立的机构,负责提供法律援助、公益诉讼等服务。

15. 二审:刑事案件经过一审判决后,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提出的上诉,由二审法院进行再审的程序。

16. 三审: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判决后,一方当事人不服判决提出的上诉,由三审法院进行再审的程序。

17. 财产权:指个人或组织依法享有和使用财产的权利。

18. 行政许可:国家行政机关对具有特定事项的法律手续进行审批和许可的行为。

19. 合同法:调解和保障市场经济中各方利益的法律。

20. 特赦:国家根据特定情况对知法犯法的罪犯实施宽恕,免除刑罚的行为。

自考中国法制史笔记名词解释(二)

自考中国法制史笔记名词解释(二)

51)杂抵罪:晋律规定的罪名。

指官吏犯罪可以夺爵、除名、免官等剥夺官爵的⽅式来抵罪⽽不受刑罚。

这⼀规定使贵族、官员犯罪享有减免刑罚的法定特权,是后世“官当”制度的雏形。

52)官当:即官员犯徒罪,允许其以官品与爵位抵罪的制度,也叫“以官当徒”,源于晋律中的“杂抵罪”。

陈律正式出现“官当”之名。

此制沿⽤⾄宋。

53)登闻⿎:魏晋时于朝堂外设⿎,有冤屈者可击⿎向皇帝或中央司法长官诉冤,以补救审级限制的弊病。

这种制度⼀直沿⽤到清朝。

54)《唐六典》:是系统地记载唐朝官制的证书。

唐⽞宗于开元年间命⼤⾂以《周官》为模式,按照理、教、礼、政、刑、事六典的体例修订政书。

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国家机构的设置、编制、职责及官员管理制度⽅⾯的规定。

有关内容的历史沿⾰,分别作注附于正⽂之下。

《唐六典》根据国家令式记载官制的体例对此后王朝的⾏政⽴法有重要影响。

55)租庸调法:是唐代前期的税收制度。

依照该法规定,凡受⽥农民应向国家负担租庸调。

租是指丁男每年交纳粟⼆⽯或稻三⽯;调随乡⼟所产,丁男每年交纳绢、⿇、布等若⼲;庸是丁男每年应服的劳役⼆⼗天,如不去服徭役,则可以折成绢、布代替。

56)两税法:是唐代后期的税收制度。

依该法规定,国家“量出⽽制⼊”,即预计各州县当年开⽀的总数,按⼈户⼟地实际占有状况,将税⾦分摊给各户分等负担,每年夏秋两次收集。

两税法的实⾏改变了过去租庸调法主要按⼈丁收取税役的办法,为解救当时的财政困难起了很⼤作⽤。

57)“三司推事”:是⼀种会审制度。

唐朝重视审慎执法,对⼤案、疑案常由⼤理寺、刑部和御史台的长官会同审理,此即“三司推事”。

较次要的,或外地发⽣的案件,则由上述三机关的副职或下属去审理,称“⼩三司”。

58)死刑复奏制:是唐律规定的核准死刑的特殊程序。

依唐律规定,死刑判决须奏请皇帝批准。

在对死罪囚犯执⾏死刑前,还要再次、三次地奏报皇帝考虑,得到许可,才能执⾏。

违反上述程序的主管官员要判重刑。

法制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法制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法制史名词解释(推荐阅读)第一篇:法制史名词解释1.五听:五听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审讯方式。

就是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进行审讯,进而判断受询者的供述是否属实的一种方法:“辞听”,通过观察,发现其言辞供述的虚假或矛盾;“色听”,观察其面部表情的变化;“气听”,观测其呼吸及心跳的反常表现;“耳听”,观察其听觉的失常之处;“目听”,观察其眼神或目光的反映。

2.五刑中国古代的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音易)、剕、宫、大辟。

封建制五刑指笞、杖、徒、流、死。

奴隶制五刑在汉文帝之前通行,文景时期改革刑制,标志着奴隶制五刑开始向封建制五刑过渡,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

3.三赦三宥:三赦三宥是西周时期的刑罚适用制度。

三赦指:对年幼无知的未成年人、年迈体衰的耄耋老人和有精神障碍的痴呆者等三种人的违法犯罪,除故意杀人的重罪外,可以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三宥指:对不能正确识别犯罪客体的误伤、不能恰当预见行为后果的误犯,以及没有主观故意的过失等三种违法行为,可以给予减轻刑事责任的宽宥处理。

4.春秋决狱:又称“引经决狱”、“经义断狱”。

是西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等人提出的一种断狱方式,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并按经义的精神解释和使用法律,是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过渡形式。

5.秋冬行刑:中国古代将死刑的执行安排在秋冬两季进行的制度。

这一制度源于先秦,受德刑时令学说的影响,该学说为汉代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理论根据,认为人们的任何行为都要符合天意,刑杀若不在秋冬进行会触怒天神而遭惩罚。

同时,秋冬行刑制度也考虑了不误农时的因素。

6.亲亲得相首匿:创立于汉朝的刑法原则。

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或作证。

至唐代时发展为同居相隐原则,扩大了相隐的范围。

7.八议:创立于曹魏时期的《新律》。

2017法硕考研资料法制史概念全解析

2017法硕考研资料法制史概念全解析

2017法硕考研资料:法制史概念全解析(一)1.劓殄商朝的一种刑罚。

劓,割也,断也;殄,绝也。

即斩尽杀绝,把犯罪者连同其子孙后代都斩尽杀绝。

注意:不能与奴隶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商朝的酷刑。

即在铜柱上加上油脂,铜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铜柱既滑又热,可使有罪者从铜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烧死。

相传商纣王是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罚手段处罚罪犯。

3. 醢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酱。

相传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入之纣”,但九侯的女儿不喜淫,纣王发怒,就把九侯的女儿杀了。

九侯因此受牵连,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被剁成肉酱。

4.脯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

在商朝末期,商纣王醢九侯之后,鄂侯因对九侯案不满而与纣王发生争辩,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晒成肉干。

5.坐嘉石西周的刑罚,指对于有罪过但尚不够判处徒刑的人,要给他们戴上刑具,强迫他们在官府门外左侧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狱囚见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时间反省自己的罪过,然后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监督他们服一定期限的劳役。

坐嘉石的时间及服劳役的期限,根据罪犯罪过轻重而有所不同。

劳役期满,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负责人担保,即可被释放回家。

坐嘉石类似于近世的拘役。

6.质剂西周时出现的买卖契约,《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

据郑玄注释,把两份买卖的内容写在一片竹简上,然后一分为二,买卖双方各执一半,半而字全。

这种竹简分为两种,长的叫质,短的叫剂;大买卖,如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用长券,即用质;小买卖,如买卖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剂。

7.傅别西周时出现的借贷契约。

《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

称责指借贷,傅别即契约。

傅别的形式与质剂有所不同,傅别是在一片简犊上只写一份借贷的内容、然后从中央剖开,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执一半,椟上的字为半文。

注意:在西周时期,民事案件的书状也叫“傅别”。

法制史的一些名词解释

法制史的一些名词解释

法制史的一些名词解释廷行事:是秦朝的法律形式之一,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九章律》:是汉初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参照秦律,并结合汉初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的。

增加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篇,共九篇,史称《九章律》。

《九章律》奠定了汉律的基础,故后世往往把它作为汉律的代称。

“决事比”:是汉代的法律形式之一。

“比谓类似。

”即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

汉朝广泛采用判例断案,“比”能补充律令之不足,对维护封建统治更具有灵活性,但也为司法官吏破坏法制提供了方便条件。

阿党附益:是汉代的主要罪名之一。

“阿党”指“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为阿党”。

“附益”指中央朝臣外附诸侯。

阿党附益诸侯王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都处以重刑。

《酌金律》:是汉朝颁布的法律。

酌,是一种醇酒;金,是祭宗庙时诸侯所献的贡金。

此律是惩罚诸侯在酌祭时贡金不合标准的法律,强制和考察诸侯王忠于汉朝廷态度的法律。

《左官律》:是汉武帝时期,为防范和严惩官吏与诸侯王勾结共谋不轨而制定的单行法规。

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背离皇帝而到诸侯国去作官,即是左官,要受到惩罚。

事国人过律:是汉朝的主要罪名之一。

依汉律规定,诸侯王每年役使吏民有一定限额,超限者免为庶人。

其主要是防止诸侯王势力发展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二)其他刑罚1、圜土之制。

以劳役为主要内容的刑罚,近似于后世的徒刑。

2、嘉石之制。

西周时期把有过错但情节轻微的人犯束缚手脚放在朝门之左的大石上,令其思过,然后送到司空那里作短期劳役。

类似后世拘役。

1、礼与刑的一般关系:两者是西周法律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共同构成当时完整的法律体系。

其中礼是积极的,刑是消极的,对于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凡是礼所禁止的亦为刑所不容。

两者相辅相成。

2、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

强调的是平民与贵族官僚之间的不平等。

礼不下庶人,指的是庶人不可能按礼行事,礼也不是为他们设立的。

法制史名词解释

法制史名词解释

(一)西周时期1.“明德慎罚”:所谓“明德”,就是主张崇尚德治,提倡德教。

所谓“慎罚”,就是要求在运用刑罚时做到审慎、宽缓,也就是要求刑罚适中,不乱罚无罪,不乱杀无辜。

“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要求统治者对民众以教化为先,不以刑杀为要,先教化后用刑。

它的提出标志着西周奴隶制国家和法日趋成熟,是我国法律思想史上的重大进步。

2.九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关于九刑的含义,一种解释是指周朝的刑书;另一种解释,是指“正刑五及流、赎、鞭、扑”,也即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九种刑罚。

3.七出三不去:所谓“七出”,即丈夫或夫家借口休弃妻子的七种表现——“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口舌”、“窃盗”。

所谓“三不去”,即已婚妇女不能被遗弃三种情况——“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4.五听:就是采用察言观色的方法进行审讯,以判断受审者的供词是否属实的一种方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

“五听”审判方式是运用心理分析进行审判活动的一种尝试,与神明裁判相比是一大进步。

(二)春秋战国时期1.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大夫子产,率先将有关刑事方面的法规铸在一个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开,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三)秦朝1.城旦、城旦舂:秦汉时强制男犯筑城、女犯舂米的刑罚。

2.鬼薪、白粲:秦汉时期的一种徒刑。

“鬼薪”,是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白粲,是强制女犯择米以择出白米。

两者皆用以供宗庙祭祀。

3.隶臣、隶妾:隶臣妾,男为隶臣,女为隶妾,秦汉时期的一种徒刑。

秦时,即强制男、女罪犯到官府服各种杂役,为终身徒刑。

汉时,兼有徒刑和官奴婢性质,刑期一年,武帝后为罚作、复作所代替。

4.公室告、非公室告:秦的诉讼制度以犯罪的性质所作的区分。

公室告是指控告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他人盗窃、杀人、伤害等行为的案件,司法机关必须受理,不得拒绝;非公室告是指控告子女盗窃自己的财产或家长刑杀伤害子女奴妾等行为的案件,对此种控告,司法机关不予受理,如当事人坚持控告,则告者有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法硕(非法学)考研:攻克法
制史名词(51)
358.
大明会典:基本仿照《唐六典》,仍属行政法典,起着调整国家行政法律关系的作用。

对后来大清会典影响深远。

359.
廷杖:明代由皇帝下令,司礼监监刑,锦衣卫施刑(是司法腐败,重典治吏的体现),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制度。

360.
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对于贼盗及有关钱粮等事,明律较唐律处刑为重,此即重其所重原则。

对于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一般性犯罪,明律处罚轻于唐律,此即轻其所轻的原则。

其是指唐代361.
奸党罪:该罪无确定内容,实际是为皇帝任意杀戮功臣宿将提供合法依据。

362.
唐明之区别:立法思想,犯罪科刑,篇章体例,司法机构。

363.
厂、卫特务司法机关:厂卫,多由宦官充当,干预司法始于太祖时期。

到明后期,厂卫特务多达十余万,严重地干扰了司法工作。

364.
明朝的司法制度:皇帝以下之中央司法机构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一改隋唐以降的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体系。

365.
刑部:中央审判机构。

凯程法硕优势:
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
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

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