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心理绘画在小学心课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1汇总,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展示个性和发掘潜力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种很好的应用方法。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的情感、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培养情商和审美能力。

绘画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

孩子们通常难以用言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通过绘画,他们可以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幅画中的色彩明亮和谐可能反映出学生的喜悦和愉快,而一个黑暗阴郁的画面可能表示他们感到压抑或忧虑。

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关注和帮助。

绘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绘画是一种思维和感知的过程,通过将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画笔和画布表达出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

一个画面中表现出孤独和孤独感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而一个表现出探索和冒险的画面可能意味着学生对新事物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追求。

绘画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审美能力。

情商是指个体在认知、理解和处理情绪等方面的能力,而绘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处理和表达情绪。

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

绘画也是一种审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摘要: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至关重要。

而绘画表达艺术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情感表达、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能力。

本文旨在探索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结合其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目前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现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并总结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更好地应用这一方法,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绘画表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绘画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是一种探索自我、释放压力的媒介,在心理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1]。

通过绘画,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展示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情绪和想法,进而提升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2]。

然而,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表达艺术的实践应用仍相对匮乏,本文将对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制定一些具体实践策略,使绘画表达艺术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绘画表达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绘画表达艺术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一)学会探索和表达内心世界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力,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3]。

学生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线条组合以及塑造不同的形状来传达内心的情感状态、描述抽象的思想,探索和表达内心世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觉语言。

这种创作过程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对自身情感的敏感度,同时也锻炼了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进而使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内心所想。

(二)增强情绪管理和沟通能力绘画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的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4]。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能够突破语言的限制,用图像和符号的组合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管理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江苏江阴市北大街小学(214400)徐玲葛亚红[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

多重因素下一些小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要通过心理团辅课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釆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绘画”犹如一把心灵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绘画心理;表达情绪;调整状态;自我成长[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15-0091-02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

多重因素下一些小学生的学习与行为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要通过心理团辅课进行心理普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绘画”犹如一把心灵的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真实地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里的绘画,不是美术上的绘画,而是内心的表达,是心理辅导的一种投射技术,不需要孩子有绘画的基础,没有画得好坏,只要真实地表达,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地自我成长。

一、绘出心之情——通过绘画,表达真实的情绪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根据学生当前的特点,我们首先选择适当的绘画主题。

如:五维画,快速了解学生现。

这时教师进行知识拓展:“假如你与人相处时,总是被别人欺负,你会如何进行心理调整呢?”很多学生想到了倾诉。

这时,教师设置了一个场景,让学生经历被欺凌的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教师对其进行疏导。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了解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抽调出部分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以及有心理辅导经验的教师,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

当学生遇到校园暴力方面的问题时,可以找到教师进行倾诉,寻求帮助。

只要学生敢于倾诉,说明他们的维权意识、法治意识、反抗意识已经觉醒,校园暴力也就没有了可生存的土壤。

四、课堂强化道德法治教育将品德塑造和法治意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是新课改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共五则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共五则范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一切无不加重了现代人的心理负担。

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也将面临日益增长的社会心理压力,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现代化的建设不仅要有健全的体魄,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还不十分健全,一些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许多教师当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特征的应试教育策略,使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许多小学生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也损害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包括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如何帮助今天的儿童、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面对的迫切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老师们依靠传统的说教手段难以奏效。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探索其心理教育的规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来开拓班级工作新局面。

二、研究对象:所教班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研究本课题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因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心理绘画在小学心课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1

《心理绘画在小学心课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1

《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双流区西航港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意义(一)研究背景1.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因此在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迫切地需要更有效、更主动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2.心理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技术的特点所在心理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技术被普遍运用于学生心理筛查、情绪宣泄、心灵内省、危机干预等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淡化了教育和辅导的角色,提供了更隐私、更降低防御性的表达平台。

同时绘画作为学生喜爱的一种参与形式,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的特点。

心理绘画不要求学生的绘画技巧,更容易真实地表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来做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了解、判断、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形式。

3.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所需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

学校生源65%是西航港街道原文星镇辖区的农民子女,随着双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部分家庭现在全部已经是征地拆迁户,虽然大部分学生家长学历不高,但是家庭经济比一般的农民家庭富裕,所以造就了家长素养与对学生的高期待之间的失衡,这种失衡让学生常感到学业压力以及与父母的交往压力。

还有35%的生源是在学校附近物流、高校、企业务工或者做生意的外来务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数都是在小学入学前才来到西航港片区生活,对新环境的疏离感以及小学生活的陌生感让他们的心理缺乏安全感,焦虑不安的情绪迫切需要表达与排遣。

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作者:王珊珊来源:《家长》2019年第10期摘要: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描绘出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本文对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针对其具体的实践运用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绘画心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用一、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意义(一)绘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时候,可以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

绘画可以很好地表达自我,在艺术心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非语言的形式可以表达出小学生潜意识中的一些内容,是小学生的心理的投射。

同时,小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很高,大多数小学生都很喜欢绘画,绘画也是小学生这一阶段的生理需求。

小学生在绘画的时候比较随心所欲,但是也有自己的逻辑和表达方式,是小学生思想和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

因此,利用小学生的绘画心理,将其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绘画心理是探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样化的有效途径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心理活动课、广播以及心理小报等,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虽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吸引力。

绘画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认识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将绘画心理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绘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相对于文字的表达,这种表达方式能够展现的思想和情感更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的教师不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而借助绘画心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并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二、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运用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运用,可以采用绘画比赛的形式,设置相关的主体,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展现生活的美好,让小学生能够挖掘身边的素材,记录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情。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实践中,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主要集中在一些心理治疗过程中。

有必要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探讨其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潜力。

通过开展相关实证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绘画心理分析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探讨其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具体包括通过绘画心理分析,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和需求,提升学生心理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同时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

通过研究,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工作者的绘画心理分析应用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为构建更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提供借鉴和指导。

【2000字完】1.3 研究意义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教育,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绪,促进情绪的宣泄和调节,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全面成长。

开展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引言目前对于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字数:256】.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进一步验证其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

通过深入了解绘画心理分析的原理和技术,揭示其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潜在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绘画心理分析理论与实践,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和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借鉴。

最终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从业者提供更为有效和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引言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和分析,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为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对于改善整个社会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

2. 正文2.1 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心理学和艺术学的交叉领域。

在心理学方面,绘画心理分析借鉴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绘画是一种表达内心冲突和欲望的方式,通过绘画可以揭示个体潜意识中的内容。

绘画被视为一种心理分析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体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的问题和冲突,进而进行自我调整和疗愈。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艺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绘画也有助于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和艺术感。

在绘画中,孩子们可以享受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坚持不懈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和经验有限,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如不自信、焦虑、悲伤、无聊、疲劳等等。

这些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的创作,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教导孩子们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和情绪,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或经历过的事情,为他们点赞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同时,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尝试新的东西,挑战自己的极限,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来缓解孩子们的情绪,让他们从焦虑、悲伤、疲惫中解脱出来。

例如,在孩子们情绪低落时,可以引导他们画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或者让他们画出自己的心情,留下想法和感受。

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创作来宣泄情感和压力,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意,自由地创作,并且及时鼓励和表扬他们的想法和作品。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来激发孩子们的艺术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品味。

总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艺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得到身心的良好发展和成长,同时也可以增强自我理解和认知水平,提高个人素质。

教师们应该倡导和引导孩子们学习绘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安全、自信和开放的环境,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而在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绘画心理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绘画心理的特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绘画心理的特点1.1 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画笔和颜料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在绘画中,孩子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更加直接和真实,有利于孩子们释放自己的情绪,缓解精神压力。

1.2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构思和完成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不断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尝试和探索,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1.3 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绘画需要孩子们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需要他们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通过绘画的活动,孩子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专注和持久的精力。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1 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比较脆弱。

在这个阶段,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2.2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情绪管理能力,就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学会正确地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于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干预策略研究

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干预策略研究

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干预策略研究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干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的目的和实际意义美术教育主要通过绘画,工艺制作,欣赏美术三个领域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心理负担在逐渐加重,在网上或报刊杂志上经常看到中小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自杀,造成家庭悲剧,对家庭其他成员造成心灵伤害。

绘画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研究绘画治疗对于心理健康的治疗作用成为现代精神医学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的心理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绘画有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完善,有利于学生意志、人格、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在精神病康复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绘画心理治疗最初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

在国外人们把绘画治疗叫做技艺疗法,它类似于音乐疗法和读书疗法。

通过绘画体现成长期的青少年各种复杂的情绪变化,描绘其真实的内心世界,准确地扑捉与情绪变化相关的心理信息。

绘画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有非常重的作用。

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治疗和纠正不良的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已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它有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完善,有利于学生意志、人格、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与健康的生活心理。

三,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可能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方面艺术治疗在国外在20世纪50年代就兴起了,但主要是对非正常人群。

早在十九世纪初,我国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以艺术代宗教的理论,阐明了艺术教育对教化民众;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浅谈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绘画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通过绘画,孩子们可以表达出内心所感所想,增强情感交流和自我认知能力,这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就探讨绘画心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绘画可以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

绘画是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抒发出愤怒、忧愁等情绪,达到情绪调节的效果。

例如,一个小学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回到家里非常不开心,这时可以通过画一幅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画来缓解自己的情绪,感觉更加舒缓。

其次,绘画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小学生通常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没有充分的认知,通过绘画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

绘画还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增加自信心。

例如,一个小学生画了一副自己和家人的合影,这幅画让他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家庭,也更加自信地面对同学们的问题。

此外,绘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专注于画面的每一个细节,这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通过绘画的训练,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可以得到加强,更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

例如,一个小学生在绘制一幅比赛海报时,需要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这有助于他更好地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

最后,绘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想象力和创意。

小学生的幻想世界非常丰富,通过绘画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表达出来,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能够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方向给予帮助。

综上所述,绘画心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绘画为孩子们提供了发泄情绪、认知自我、提高注意力和培养创造力等支持,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帮助,增加小学生的幸福感和自信心。

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鼓励孩子们参与绘画活动,营造一个全面、多元的教学环境,使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健康得到更加全面的促进。

绘画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绘画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绘画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绘画心理是指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通过学生的情感投射来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

通常绘画心理都应用在防御心理比较重或者是语言表达比较匮乏的人群身上,而小学生恰好符合后者,他们社会阅历少,表达能力差。

因此,应用绘画心理能够快速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宣泄不良情绪,挖掘学生内心压抑的冲突,或者是观察学生近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对心理状态较好的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让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学生及时进行干预,通过对学生绘画的分析以及其他心理手段的应用使学生的心理发展越来越正向化[1]。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绘画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重要性以及绘画心理在小学美术课堂应用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精神分析主要包括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以及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小学时期主要处于潜伏期与青春期,学生在这一阶段将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在了创造性的游戏和学习上,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自由的需要,逐渐想要摆脱父母对自己的干预,也容易对父母和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和冲动,所以在这一方面老师和家长要加强关注与引导[2]。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来看,小学正处于发展的学龄期,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就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而且这一阶段的良好发展对未来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此,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小学时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但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学生对自由有较高的追求,所以说教式的教学对学生适得其反,将绘画心理应用到小学心理教育以及美术教育上,对学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来看,要想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提供学习环境,选择恰当的强化物强化是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的一大重要理论。

例如,在学生表现较好时可以以微笑、奖品、赞赏等行为来进行强化,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旨在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和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突出。

绘画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内心世界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专家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工具。

然而,目前对于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及其教育启示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关于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和作用机制,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拓展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深入和有效地开展。

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的探讨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视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深入研究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机制,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进行验证,进一步探究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指导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效果,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健康、积极向上的未来公民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对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帮助验证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疗法的有效应用探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疗法的有效应用探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疗法的有效应用探析摘要:绘画疗法是一种简单、易操作,且效果理想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果能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巧妙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针对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发表的个人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绘画疗法;一、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1. 绘画——初步洞察学生心理很多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尚处于萌芽阶段,学生自己并未察觉,因此当教师单纯地用语言询问他们最近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困扰时,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表述出来。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不妨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想。

绘画时,教师不设定主题,不限制学生的想法与思路,任由其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将当下的心理感受与状态呈现出来。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主观的心理感受都会反映到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教师要认真分析与揣摩,从中感受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

例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绘画,其中一名女生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的作品中有四个人,分别是爸爸、妈妈、一个小女孩,还有一个小宝宝。

爸爸妈妈抱着宝宝开心地笑着,而小女孩则站在妈妈身边,面无表情。

很显然,这幅作品中小女孩的形象代表着她自己,而爸爸妈妈抱着的小宝宝可能是她的弟弟或妹妹。

由此,我意识到:多孩时代,有可能会因为家庭新成员的出现,导致学生的情绪出现起伏。

于是,我在随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与这名学生的沟通,了解她家庭中的一些真实情况。

确实,家中新成员的出现,让这名学生感觉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了。

了解了这个情况之后,我便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

与此同时,我也将这名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与其父母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多关注孩子,给予她更多的关爱与呵护。

就这样,我发现了这名学生自己都没有感知到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了疏导。

2.“说画”——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当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绘制好了作品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绘画时的一些感受与想法描述出来,这个“说画”过程能让教师更精准且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及其教育启示引言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绘画,可以观察到被隐藏的情感和信念,辅助心理专家对个体进行分析和诊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开展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研究,探讨其在提高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证效果,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深入探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实际效果,为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心理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通过绘画来表达内心思想和情感的心理疗法方法,能够帮助个体在无言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绘画心理分析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绘画来探索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绘画心理分析可以帮助个体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通过绘画,个体可以将自己内心深藏的情感和需求表达出来,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绘画,个体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需求,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绘画心理分析,帮助更多个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2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

绘画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绘画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绘画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赵春燕(甘肃省永靖县黄河中学,甘肃永靖)近年来中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传统观念认知当中中小学生天真烂漫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的认知不同。

当前中小学生所处年龄阶段已经开始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同时在学习生活当中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官认知和可能面临的学习压力等,导致部分中小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负性心理,除影响学生积极健康的日常学习生活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系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心理干预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一、中小学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中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在行为和认知方面有所局限,心理学研究表示,由于个体生理差异以及所处环境适应能力不同,导致中小学阶段学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中小学生存在性格和情绪的严重波动问题,主要表现在固执、娇贵、自私、胆怯、自卑、懒惰、哭泣、过分敏感等方面。

第二,部分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定的不良习惯,如挖鼻孔、耸肩、咬指甲等,这些不良习惯是心理焦虑的具体表现,主要集中在小学一二年级低学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不良习惯表现更为明显。

第三,部分中小学生存在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常见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其四,部分中小学生表现出鲜明的社会行为问题,如破坏行为、打架斗殴、校园暴力、恶作剧等。

第五,也有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出现神经功能方面的障碍,如神经紧张、睡眠障碍等。

以上问题虽集中表现为心理问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无法得到正视或及时控制,很容易不断扩大,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甚至是生理疾病,对于中小学生健康发展而言是巨大阻碍。

二、绘画在心理管理方面的主要作用(一)绘画是一种情感的外在表达方式绘画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其本身有着情感特性,无论是专职的绘画艺术家还是绘画爱好者或者普通人,都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研究214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心理绘画指的是一种以图像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及对外界事物认知的方法。

而将其运用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是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用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所经历事件进行记忆。

心理绘画教学创造性的融入了记忆、写作、图画等形式,有利于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呈现,是学生思想的直观体现,这同时也为教师了解小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随时掌握小学生的心理动态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因此,心理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得到教师充分的重视。

一、心理绘画应用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际意义(一)利用心理绘画手段,有利于小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事实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可以从以下两种途径获得:其一,利用思维逻辑进行推理,进而认识这个世界;其二,通过对艺术的感知来认识世界。

前者是成年人认知世界的方法,后者相对而言则比较适合小学生。

由于小学生年龄很小,知识掌握的还不全面,思维逻辑能力也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

因此小学生在面对陌生的世界时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

在这种求知欲的迫切推动下,学生通常会选择艺术感知的方式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在艺术感知中最有效的方式便是绘画。

小学生也往往会通过心理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想法。

所以说,心理绘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也正是这一方法的的使用才能够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以此为依据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世界。

(二)通过心理绘画手段,有利于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主要是利用心理活动课、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而这些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教学形式,不可否认的它们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形式上却显得十分缺乏新意。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绘画于他们而言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因此,如果能够将心理绘画合理的应用到小学心理教学课堂中,也往往对提高心理教育的课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

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1. 引言1.1 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意义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绘画是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主要创作形式,而绘画心理则是指在实际绘画过程中,学生所展现出的心理特征和表现。

通过对绘画心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使其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和激情。

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绘画心理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心理状态,还可以指导教师更有效地进行美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绘画心理的研究,可以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感表达、意象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指导教师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潜能。

深入探讨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意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促进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绘画心理的应用与研究。

1.2 前人研究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实践经验前人研究表明,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绘画心理的应用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绘画心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前人研究指出,绘画心理在小学高段美术课堂中的实践经验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指导。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观念和情感表达能力都处于成长中,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前人研究还发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对绘画的理解和热爱。

前人研究也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让他们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

关于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关于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

关于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究与实践发布时间:2021-11-25T08:20:08.33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1期作者:杨文萍[导读] 随着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杨文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小学摘要:随着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也发现了新型的艺术治疗方法,即以绘画的形式让学生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自身的情绪等,并加以教师的正确的解读和适时引导,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完成自我开导,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可以尝试将绘画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我、认识自我以及悦纳自我,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小学生更全身心的投入到后续学习中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绘画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绘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实践一、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实际意义(一)通过绘画加强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一是利用思维逻辑进行推理,二是以艺术手段来感知世界。

思维逻辑推理认知世界是基于人们在经过学习、积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生活等基础上而提高对世界的本质理解的一种形式或态度;而艺术手段感知世界多用于小学生,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理解能力等各项基本能力较差,无法对世界形成自己的有效理解,但宝贵的是小学生在这个阶段中的求知欲往往是极强的。

因此,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让学生们将自己的所闻所感表现出来,能够有利于学生更直观、清晰、全面的了解、认知世界,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以绘画为核心,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前阶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学生心理疾病多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双流区西航港小学课题组一、研究背景、意义(一)研究背景1.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所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因此在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迫切地需要更有效、更主动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2.心理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技术的特点所在心理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技术被普遍运用于学生心理筛查、情绪宣泄、心灵内省、危机干预等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淡化了教育和辅导的角色,提供了更隐私、更降低防御性的表达平台。

同时绘画作为学生喜爱的一种参与形式,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的特点。

心理绘画不要求学生的绘画技巧,更容易真实地表达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在实践中也常常被用来做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了解、判断、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形式。

3.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所需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开发区。

学校生源65%是西航港街道原文星镇辖区的农民子女,随着双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这部分家庭现在全部已经是征地拆迁户,虽然大部分学生家长学历不高,但是家庭经济比一般的农民家庭富裕,所以造就了家长素养与对学生的高期待之间的失衡,这种失衡让学生常感到学业压力以及与父母的交往压力。

还有35%的生源是在学校附近物流、高校、企业务工或者做生意的外来务工子女,外来务工子女大多数都是在小学入学前才来到西航港片区生活,对新环境的疏离感以及小学生活的陌生感让他们的心理缺乏安全感,焦虑不安的情绪迫切需要表达与排遣。

由于学校的特殊区位以及生源构成,造成了我校学生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殊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分析、疏通这些心理问题,是发展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我校成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入手,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内涵,并初步形成了学校心理教育特色。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逐步规范,但人员的配置仍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础上还有待于发掘更多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将易操作、易推广的心理教育的理念和形式带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去,以帮助更多的专兼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4.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所获在准备本课题之前,我校围绕心理绘画开展了相关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潜在的表达需求,如利用课桌、墙壁、厕所、门窗等来随手涂鸦、有意刻画等来自我表达、宣泄情绪、调整心理等。

这些或有意或无意的刻画和涂鸦,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扇观察和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新视窗,也启迪了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来关注学生心理,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原始动力。

(二)研究意义近年来,绘画作为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国家小学纷纷采用绘画的形式来开展心理辅导。

通过前期的研究,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绘画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它不仅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调整身心;还能在绘画的过程中认清自我,宣泄情绪,悦纳自我,完成自我建构和整合。

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绘画把过剩的感情或无意义的欲求进行发散和消除。

在群体和个体辅导中,让参与者清晰地看到问题和成长的方向,促进成长中的个体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对学生心理绘画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也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并提升专业技能。

二、课题的界定“心理绘画”: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或特定情景(指定材料、指定主题等)下呈现一些图画和状态。

心理绘画有别于美术课程中的绘画,不强调绘画的技巧,该课题主要有以下类别:纸笔画、涂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理论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研究”:指心理教师根据投射、潜意识等的理论,通过观察绘画过程分析绘画作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评定和解释,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现象、心理功能、智力状态或人格特征,判断心理问题的正常或异常等,为心理分析、心理评估、心理筛查、心理辅导服务。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为双流区西航港小学,尤其以心理绘画研究的实验班级为阵地;研究的对象包括学校学生和教师,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研究方式包括课程、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原则(一)、课题研究遵循的依据1、政策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

帮助他们学会调整心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的特征是心理教育的根本。

2、理论依据------绘画疗法在实践中的不断成熟和广泛运用。

绘画疗法最早源于西方精神科医生通过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进而寻求治疗方案的运用。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分析学研究的深入、投射技术的完善,心理治疗工作者开始在心理治疗领域引入绘画心理疗法。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也开始了对绘画治疗的应用进行宣传和推广。

近几年,随着绘画心理疗法在国外应用的普及、国内外学者交流的日益频繁,该方法正慢慢为国内心理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随着理论介绍的引入增多,绘画艺术治疗在精神科的实施方法有所变化,应用面也从医院逐渐扩大到学校,并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中开展,学校教育中也积极尝试和探索绘画在学生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的应用和价值。

这些赋予了课题丰富的历史基础和理论积淀以及广阔的探索空间和开创性的研究价值。

2、现实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挫折、痛苦等,比如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识偏差以及过度依赖问题等等,同时小学阶段的同学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有限,常常在描述心理过程和感受时不太准确,这给心理老师的辅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无法有效排遣自身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出缺乏自信、独立能力差、意志力薄弱等问题。

4、实践依据------绘画是一种较易表达的形式,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易于操作和推广。

由于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他们不像成人那样具有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这时,学生情感的困扰就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

绘画疗法有以下几点优势:(1)、一幅绘画作品或系列作品可出现不同时间、地点的事件,可提示出多种不可调和的情感;(2)、绘画手法、形式灵活,不需熟练技术,任何人都可参加;(3)、绘画可使心理治疗常态化,日常生活中都可开展;(4)、绘画可安全地释放毁灭性的力量,为学生的心理宣泄提供了合理的途径。

在课题的前期探索和试验中,我们通过学生绘画也充分认识和体会到心理绘画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二)、课题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开展心理绘画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提高学生对心理绘画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心理绘画的方式表达情绪、调试心理、建构自我的能力,达成心灵的自我成长。

2.促进教师对心理绘画技术的运用、分析和解读能力,并能在咨询辅导中将其用于学生心理分析、评估、筛查和辅导。

3.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趣味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4.针对我校学生存在的特殊心理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与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心理绘画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的研究。

即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侧重在自我表达、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探索方面。

心理绘画在小学心理教育中的内容主要以学生年龄段、心理特点、以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对心理教育的单元划分为依据,制定绘画内容和主题即自我心理、人际心理、学习心理、情绪心理、生活心理、创造心理,这六个板块的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反复出现,螺旋上升。

就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着重通过学生的心理绘画作品探索本地失地农民子女以及外来务工子女的显著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探索学生心理的变化,为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2.心理绘画实施途径的实践研究。

即心理绘画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个体辅导、团体辅导中的运用。

绘画在团队辅导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能让团队中的成员放松情绪、宣泄情绪、心灵自省、感悟提升并最终获得个人的成长和团队的成长。

作为该课题而言我们的内容之一是积极探索出一系列可推广的团体辅导方式,并依据不同心理需求归纳出行之有效的团体辅导的操作流程;在个体辅导中运用心理绘画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来访者的心理焦虑和心理防御,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心灵的空间。

这样更有利用老师发现来访学生的问题,提高了咨询的实效性。

3.心理绘画开展手段的实践研究。

即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设置纸笔画、涂鸦的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涂鸦角、涂鸦区、涂鸦墙等,通过涂鸦形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和宣泄;根据学生的阶段心理特点,设计主题画、情景画等纸笔画增加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调适。

4.心理绘画在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践研究。

心理绘画作为一项操作性很强并且极易推广的技能要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还有赖于学校班级形成心育氛围,将这些理念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5•25”活动、考前活动月,班级的涂鸦区,涂鸦室、悄悄话信箱等都可以渗透心理绘画的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