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中国古

合集下载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周教研活动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周教研活动

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七周教研活动学科:小学语文时间:2009年3月24——25日地点: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参会代表3月23日到济南军区第五招待所(长途站乘4路或35路公交车到八一立交桥下车。

火车站乘34路汽车到英雄山站下车)报到。

内容:全省语文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会出席范围:参与课题实验的学校校长、教师个1人。

每区市各派2名代表入会。

学科:小学数学时间:2009年3月24日(周二)上午8:50地点: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崂发小学内容:青岛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统计教学研讨会1. 青岛市研究课《复式条形统计图》执教教师:崂山区晓望小学刘玲玲2. 青岛市公开课《扇形统计图》执教教师:崂山区崂发小学刘华3. 经验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统计"教学研究崂山区汉河小学李燕4.互动评课,会议总结出席范围:1. 崂山区骨干教师(人员由崂山区教研室安排)2. 城阳区、即墨市骨干教师各5-10人备注:其它区市自愿参加,请提前与崂山区教研室张云萍老师联系。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青岛市小学英语学科“名师开放课堂”活动时间:2009年3月24、25、26日地点:青岛宁夏路小学(宁夏路173号)出课教师:刘进(宁夏路小学)出课内容:《新标准英语》六年级 Module5 Unit1具体时间、地点安排:3月24日第二节课(9:10)多媒体教室 Module 5 Unit1 第一课时3月25日第二节课(9:10)六年级二班教室 Module 5 Unit1 第二课时3月26日第一节课(8:30)六年级二班教室 Module 5 Unit 2学科:小学美术1时间:3月25日(周三)下午1:30地点:青岛嘉定路小学内容:青岛市级研究课课题《卵石动物造型》执教教师:仲蕾出席范围:四方区小学全体美术教师。

学科:美术2时间:3月25日(周三)上午9:00地点:青岛李沧路小学内容:召开各区、市美术教研员会议请准时出席会议有重要事情布置。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试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性、风范和气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他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全部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逝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

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其次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

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

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特续性。

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特别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生化日新等问题。

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开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

有序性与整体性亲密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

依次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

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志向相协调的。

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显明的行为方式。

中华文明绵延教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是下兴亡,匹夫有责”、“义,志以天下为芬”;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失信不立”、“一诺千金”;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等。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

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

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

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

一般说来,较之汉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

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

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

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

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

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

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咸阳市试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

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

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歪曲”的。

正是因为“歪曲”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牢靠索引。

有些作品,尤其是一些干脆抒情的作品,往往并不干脆诉诸感觉,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

例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这时用感觉还原就文不对题了,应当运用的是情感逻辑还原。

诗的逻辑的特点是确定化。

理性逻辑是客观的、冷峻的,是排斥感情色调的,对任何事物都实行分析的看法。

按理性逻辑的高级形态,即辩证逻辑,任何事物都不行能是不变的。

把恋爱者的情感看成超越时间、地点、条件的东西是无理的,但是,这种不合理之理,恰恰又符合剧烈情感的特点。

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无理对于科学来说是糟糕的,是不妙的,可对艺术、审美情感来说则是妙极了。

因为无理了,超越了理性了,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自由。

理性的一个特点是全面性,不能片面、确定化,而情感的一个特点恰是确定化,不确定化不过瘾。

所以宋朝诗评家严羽才说:“诗有别才,非关理也。

”当然,情感逻辑的特点不仅是确定化,而且可以违反冲突规律、排中律、足够理由律。

臧克家纪念鲁迅的诗说:“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法着,”这按通常的逻辑来说是确定不通的,要避开这样的自相冲突,就要把他省略了的成分补充出来:“有的人死了,因为他为人民的华蜜而献身,因而他恒久活在人民心中。

”这很符合理性逻辑了,但却不是诗了。

越是到现代派诗歌中,扭曲和程度越大,现代派诗人甚至喊出“扭曲逻辑的颈项”的口号。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咸阳市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18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譬(pì)如 木椟(dú) 后稷(jì) 耻恶(wù)衣恶食者 B. 孝弟(tì) 酒馔(zhuàn) 木铎(yí) 不得与(yù)于斯文 C. 怃然(wǔ) 食黍(shǔ) 击磬(qìng) 敝(bì)之而无憾 D. 沟渎(dú) 曲肱(gōng) 便佞(nìng) 杀鸡为黍而食(sh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B.修己以安百姓 C.饭疏食,饮水 D.子钓而不纲 3.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赐 B.如之何其废也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4.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矣”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

实验高中08年语文高二上学期学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实验高中08年语文高二上学期学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语文期末测试卷第一卷〔共30分〕一、〔12分,每题3分〕1.以下各项中,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长歌当〔dàng〕哭牡蛎〔lì〕喋〔dié〕血钟磬〔qìng〕B.殒〔yǔn〕身不恤惩创〔chuāng〕租赁〔lìn〕桀骜〔ào〕C.万姓胪〔lú〕欢歆〔xīn〕羡穿着〔zhuó〕椽〔chuán〕子D.滥〔làn〕杀无辜编纂〔zuàn〕冠冕〔guān〕修葺〔qì〕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当三个女子沉着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创造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伟大啊!B.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重的颓败..色彩。

C.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曾..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D.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此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范。

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尽管我国人工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达7亿亩,却未能在维护生态平安和木材供应上发挥主导作用,甚至也无法遏制全国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水旱灾害在整体上愈演愈烈,生态持续恶化。

B.我们每天急匆匆地跟在一件事的后面,追逐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实际上是在奔赴一个别人成功过的目的,重复别人走过的路,在别人嚼剩的残渣中寻觅零星的营养。

C.儒商,上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下启市场经济的伦理新风,已成为当今华人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中一种令人瞩目的现象。

D.绕城公路在重庆线网中起放射作用,进出重庆的交通更加畅通,将极大地加强东部与西部的交流。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接、音节和谐的一组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假设不经意;_________。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5、作者认为严子陵钓台“多半是假的”,但也不愿意去求证它是假的。其实,历史上与之类似的、伪托于某位历史名人的,而后人宁愿相信是真实的相关传说比比皆是。试另举一例,并分析其传说广为流传的原因。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6分)
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沈从文
①一切存在严格地说都需要“时间”。时间证实一切,因为它改变一切。气候寒暑,草木荣枯,人从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时间,都从时间上发生作用。
④严子陵的事迹很简单。《后汉书·严光传》说他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到光武登基,他却躲起来不见,被光武找到后,说“士固有志”,坚决不当官。光武接他进宫叙旧,聊困了,“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到了忘形的地步,但始终不受官职,而回到富春山去种田,年八十,卒于家。
⑤不过严子陵确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对他不以为然的。说得直截了当的是元代的贡师泰:“百战山河血未干,汉家宗社要重安。当时尽着羊裘去,谁向云台画里看?”说得颇有道理——都像你们反穿皮袄当隐士,这个国家谁来管呢?刘基的诗则比较委婉:“伯夷请节太公功,出处行藏岂必同。”后两句即讽刺得很深刻:“不是云台兴帝业,桐江无用一丝风!”刘基是帮朱元璋打天下的,当然不赞成严子陵的做法。
(选自《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有删节)
1、本文并非一篇写景的游记,但第②段却提到了桐庐的美景,是为了
。(2分)
2、作者为何认为两种“死乞白赖”的人都是“傻帽”?(见第③段划波浪线句)(2分)
3、从文中内容来看,作者对严子陵这个人物是怎样评价的?(4分)
4、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从严子陵的事迹和“钓台”的区别与联系着手来写,是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B、作者以亲身体验证明严子陵钓台绝不在富春江边山上,反映作者行文严谨。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实验中学九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西山灵石”为芜湖十景之一。

西山山峰起伏,千姿百态,层峦叠嶂,雄伟壮观。

主峰丫山山峰高山众岭,犹如倚天长剑,直插云宵。

蝙蝠峰两峰并列,如同蝙蝠双翅,两峰中间凹陷相连的正中,一座小山峰突兀而起,峰顶扁平,形似蝙蝠之首,远远望去,恰似蝙蝠博云击雾,昂首天外,振翅翱.翔。

西山,美丽可比黄山,恬.静如同庐山,雄奇不亚泰山,险峻有如华山,被誉为“皖南花海石林”。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翱.()翔②恬.静()(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错别字:改正:②错别字:改正:2、下面是某媒体上刊登的一则新闻。

文中有三个句子有语病,请一一改正。

(3分)①5月25日,一场爱心的热流在黄果山社区里的孩子们之间涌动。

黄果山社区紧靠胜利渠菜场,②社区里住着不少在菜场以及来我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

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

③社区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牵挂着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心。

为了让这些孩子也能感受到节日的快乐,社区居委会组织了社区里的孩子向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捐赠自己的书和玩具的活动。

改正:①②③3.填在每个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

②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就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各奔东西了。

③—少林功夫已蜚声海内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不愿意看到功夫商业化和全球化,不希望少林寺成为麦当劳。

A.协商南辕北辙尽管/却B.协商分道扬镰由于/因而C.协调南辕北辙由于/因而D.协调分道扬镰尽管/却4.下列语句中标点特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

B.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咸阳市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咸阳市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A咸阳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A(这不是支撑理由。

原文“在城市规模的物理极限到来之前,价格机制已成为制约城市扩张的力量”才是经济学家支持的反证理由。

)2.D(“把进城农民的宅基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只是综合治理的条件之一,不能成为充分条件。

)3.C(A.价格机制、市场经济只是提供了解决的基础和可能;B.“低技能劳动力的更多需求必然会带来高端人才的集聚”因果条件颠倒;D.“北京、上海的户籍管理应立即取消”条件不成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3分)B(遇:对待。

)5.(3分)C(①表明王洙的重义;④是官吏将他的政绩上报;⑤表现的是王洙外交上的才能与对皇帝的尊敬。

)6.(3分)B(王洙并没有率兵平定贝州士兵叛乱。

)7.(10分)(1)(5分)恰逢贝州士兵叛乱,各州郡也都骚乱不安,襄州佐史请求停止训练检阅士兵,王洙不听。

(“会”“叛”“罢”各1分,大意2分)(2)(5分)近一时期选任谏官、御史,凡是被执政大臣曾经推荐过的,都不能选。

(“近时”、“尝”、“所……”各1分,大意2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6分)①“春风”“秋风”指时间,写出了从上任到罢官的时间之短暂,表达了词人对仕途沉浮无常的感慨。

②“春风”“秋风”分别寓指得意与失意,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失落之感。

(每点3分)9.(5分)示例:赞同第一种观点:下阕作者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

赞同第二种观点: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懑不平之气。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6分)(1)泉涓涓而始流(2)死当结草(3)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长使英雄泪满襟(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5分)(1)(5分)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D不得分。

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陕西省咸阳市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 . 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 . 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 . 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 . 甄别色彩最终适量2. (2分) (2015高一上·磐安期中) 填在空格处正确的一项。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的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华如水静流,中国人是多情的、善感的。

虽然我们不都是诗人,可总会在人生的某种时刻,忽然间诗情上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就让我们从寻找中国诗歌的意象开始,从一草一木,从春花秋月开始起程,沿着诗歌的通幽曲径,抵达我们的心灵深处。

①总会有那样一个节点,我们品味人生,心绪万千②成年跌宕时,我们谁不曾在诗酒中流连③我们谁不曾登高看水阔山长?我们谁不曾渴望逃离喧嚣,寻访静谧的田园④我们谁没有经过春来秋往的涤荡?我们谁没有经历日月交叠的轮转⑤总会有那么一个契机,我们想寻找真实的自己⑥少年飞扬时,我们谁不曾向往长剑狂歌的豪侠倜傥A . ⑥②④③⑤①B . ⑥③②④①⑤C . ④②⑥③⑤①D . ④③⑥②①⑤3. (2分)与示例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示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A .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高二 语文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高二 语文试题)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胡晓枫 朱丽华 考试时间:150分 试卷总分:16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巷柯灵①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②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

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

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

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

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③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

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

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

那里常是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

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

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④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

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

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

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帐,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

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2分)茫茫星空,寥廓而深suì(),它以它的神奇魅力,召唤栖身于地球的人类,让他们满怀炽.()热的情感,世世代代燃烧着奔向它的渴望。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神州七号”的升空,中国人以凛然之姿,向茫茫星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炽()热(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深suì()2.按要求填空。

(5分)①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书写自己报效国家、御敌立功的豪迈诗句。

②《武陵春》中以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愁苦的句子。

③《渔家傲·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的句子。

④《出师表》中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一致的两句话。

⑤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酒”字的完整的两句。

(课内外均可)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某校决定开展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请你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

【留言栏】(1)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

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分)【故事会】(2)小芳组织了“讲孔子、孟子故事”的活动。

请你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参加这一活动。

(4分)4.在平时课外名著阅读中,你最喜欢读那本书?谈谈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

(2分)二、古诗文阅读。

(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5—11题。

(4分)(一)吴门道中二首(其一)【宋】孙觌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5.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2分)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二)(甲)亮躬耕陇亩,好为《粱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咸阳实验中学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期末试题

咸阳实验中学08-09学年下学期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期末试题

咸阳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期末试题命题人:李宏杨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2、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答于机读答题卡上,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用钢笔答于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修葺.(qì)??? ? 芳馨.(xīn)????? 奇葩.(bā)??? 喷薄.出之(bó)B.?踯躅.(zhú)?? 摇曳.(yì)????? ?国殇.(shāng)?? 鼎铛.玉石(chēng)C.?诡谲.(jué)?????? 怆.然(chuàng)? ?窥.视(kuī)?? 羁.旅情怀(jī)D.?.霰.雪(xiàn)???????聒.噪(guō)???? ? 戏谑.(nuè)? ?.沽.名钓誉(g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绸缪???凋谢???朦胧???怄心沥血B.?飘缈???跌宕???隐逸???面面相觑C.?留滞???溽热???阴霾???真率稚气D.?剽窃???言迄???凌厉???切中肯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我市理科状元李志强和文科状元沈小凤两位同学已分别被北大、清华录取,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京。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A项,“景物色彩明丽"错,应为“青海长云暗雪山”,景物色彩“黯淡苍凉”。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高》写于杜甫经历“关内大饥”和辗转流离之后的一个重阳节。
B. 诗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感情都带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C. 诗歌通过所见秋江的景色,倾诉长年漂泊、病老孤愁、忧国伤时的复杂感情。
故选C。
【点睛】综合解读诗歌,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8.阅读下面诗歌,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D。 诗人熔铸宇宙人生的苍茫百感,感叹人生沧桑同时,也不失坚定的生活信念.
7. 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B项,“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说法错误,诗歌中出现了众多景物,“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都是作者眼前实景,寄托的是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没有浪漫主义色彩。

乾县一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乾县一中2008-2009学年人教版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乾县一中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B(A.良辰美景C.迟钝兼听则明D.鞭笞日薄西山)2、C(A.“战战兢兢”是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此处应换“兢兢业业”。

B.“安然无恙”意为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与语境不合。

C.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D.气息奄奄: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

)3、D(A项动宾搭配不当,“唤起”与“行为”搭配不当。

B项“形成”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科学”后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C项滥用介词“由于”)4、A5、B(“靖节先生”不是陶渊明自号,“靖节”是其死后友人给予他的“私谥”)二、(9分,每小题3分)6.C(原文中说“未来的某一天,纳米汽车也许能推进纳米别构造的研究项目”,讲的是“未来”“也许”,是未然和或然,选项中变成了已然和必然)7.D(A项中应是“一定波长”的紫外光。

B项“发明纳米娃娃”并不是“发明纳米汽车”的先期阶段,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C项中“有时”是错误的,原文中是“确实性”)8.B(图尔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构建万物的方法——从基础开始,而“你想制造一把椅子,你会先砍下一棵树。

”是从整体分割,是互为相反的理论)三、(12分,每小题3分)9.D(稍:逐渐)1.A(均为介词,可泽为“从”,B项中①句的“其”是人称代词,可译为“他”;②句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种”。

C项中①句的“者”是助词,表示停顿,可不译;②句的“者”也是助词,但它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D项中①句的“与”是介词,可译为“跟,同”;②句的“与”是动词,可译为“结交”。

)11.C(①是表现他好交友。

②是写他的喜好及他敬慕长者。

④表现他为国荐贤。

⑤说明他交流广泛。

)12.D(句中“与司马安意见不合…‘司马安乘隙诬陷他”,与原文不符。

)四(24分)13.(8分)译文:(1)使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少,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关键字:使动用法)(2)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阳实验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学分认定试题命题人:王考霸(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9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乾.坤(qián) 商榷.(quâ) 扁.舟(biǎn) 渌.水(lǜ)B.垆.边(lú) 箜.篌(kōng) 垓.下(güi) 鼎铛.(chýng)C. 暴.霜露(bào) 伶.官(líng) 千乘. (chãng) 皓.腕(hào)D. 戎.马(róng) 霁.寒宵(qí) 缦.立(màn) 欢谑.(nûâ)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躇不敢言。

C.熊咆龙吟殷岩泉,粟深林兮惊层颠。

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3. 下列文学常识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C.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二、阅读课内文言文,回答文后4-6题。

(9分,每小题3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①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举以予人,如.弃草芥B. 秦爱纷奢人,人亦念其.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D. 杳不知其所之.也顷之.,持一象笏至6.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这里仅仅用了八个字就描写出在阿房宫里秦人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了铺垫。

B.选文划线①句中作者连用了六个“也”字,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表现出对宫女们豪华奢侈生活的羡慕之情。

C.选文划线②句中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比较对象,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这里称秦始皇为“独夫”“骄固”,作者对荒淫奢侈,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心情已溢于言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每小题3分)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

‚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

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

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

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

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

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7. 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 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 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怯,才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9.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第II卷(53分)四、(2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8分)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①,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

在奴隶社会,最初用活人殉葬,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渐被重视,后来便改用俑来殉葬。

孔子不了解这一情况,误认为先有俑殉,后有人殉,故对俑殉深恶痛绝。

10.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恶在其为民父母也?(3分)(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3分)11.此文段表现了孟子散文的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6分)中夜起望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声。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2.这首诗的诗眼是。

(1分)13.分析这首诗颔联的意境。

(3分)14.联系本诗意境,分析“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2分)(三)15.默写(8分)(1)-----------------------------------,使我不得开心颜?(2)----------------------------,长使英雄泪满襟。

(3)吴楚东南坼,-------------------------。

(4)女娲炼石补天处,-----------------------。

(5)开琼筵以坐花,---------------------------。

(6)歌台暖响,-----------------;舞殿冷袖,------------------。

(7)-------------------------------,千金散尽还复来。

五、名著阅读(两题任选一题)(5分)16. (1)简述“围城”这一书名的含义。

答:------------------------------------------------------------------------------------------------------------------------------------------------------------------------------------------------------------------------------------------------------------------------------------------------------------。

(2)“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窜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

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