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e402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2.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性,感受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玻璃杯、纸巾等。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拿出一个气球,邀请一名幼儿上台,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教师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是如何变大的。
(3)教师提问:气球为什么能变大?是谁让气球变大的?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讲解空气的存在。
(2)教师演示:用空气泵将空气抽走,塑料瓶变瘪。
(3)教师提问:塑料瓶为什么会变瘪?空气在哪里?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每组发一个气球、一个塑料瓶、一个玻璃杯。
(2)幼儿用空气泵将空气吹入气球、塑料瓶和玻璃杯中。
(3)观察并讨论:气球、塑料瓶和玻璃杯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存在。
(2)幼儿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主题:神奇的空气1.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 空气让气球变大,让塑料瓶变瘪。
3. 空气在我们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吹气球、吸管喝饮料、风等。
2. 作业题目:保护空气,从我做起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植树造林、减少开车、节约用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认识了空气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1c4ea1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f.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的基本特征,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活动重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的基本特征,学会用实验方法验证空气的存在。
2.难点: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气球、塑料袋、漏斗、水、玻璃杯、蜡烛、火柴。
2.环境准备:实验操作台、实验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1.引导部分(1)教师出示气球,邀请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和颜色。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2)教师邀请幼儿尝试吹气球,引导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师:你们在吹气球的时候,感觉到了什么?2.探索部分(1)教师将塑料袋套在漏斗上,将水倒入漏斗中,邀请幼儿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塑料袋为什么会鼓起来?(2)教师邀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蜡烛、火柴、玻璃杯验证空气的存在。
师:请你们用蜡烛和火柴进行实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3.实践部分(1)教师邀请幼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然后松开塑料袋,观察空气的流动。
师:你们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吗?空气是从哪里来的?(2)教师邀请幼儿将收集到的空气倒入玻璃杯中,观察空气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空气和水会发生什么反应?师:通过今天的实验,你们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特征?(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空气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空气?五、活动反思1.活动效果: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通过实验操作,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空气的存在和特征,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教师引导: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得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3.活动组织: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互动充分,分组实验让孩子们有机会亲自动手,培养了合作意识。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0daf55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b.png)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界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无色、无味、无形的特性,知道空气的存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无形特性,以及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花草、小动物等。
2. 学具:每组一个塑料瓶、气球、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猜测,气球里装的是什么。
(3)教师揭秘,气球里装的是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2)教师演示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如:花草需要空气呼吸,小动物也需要空气呼吸。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塑料瓶,用剪刀在瓶底剪一个小口,然后用胶带封住。
(2)让幼儿将塑料瓶放入水中,观察水是否进入瓶内。
(3)讨论:为什么水没有进入瓶内?引出空气的占据空间特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空气无色、无味、无形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2. 实践活动:塑料瓶实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身边的空气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空气,并记录下来。
答案:空气无处不在,如:房间、教室、公园等。
2. 作业题目:保护空气,从我做起请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空气,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答案:多种树、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乱扔垃圾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特性,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特性的理解程度,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2124ef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5.png)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特性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湿毛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提问:“气球为什么能变大?”(2)引导幼儿发现气球变大是因为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讲解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2)教师提问:“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里面装有水,让幼儿观察。
然后倒掉水,将瓶口对准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空气的压力。
(2)让幼儿动手制作小风车,感受空气的流动。
(2)让幼儿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空气质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空气2. 板书内容:(1)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2)空气的作用:呼吸、吹气球、风力等(3)保护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2.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空气的形态和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空气的更多作用。
(2)开展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5.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5068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8.png)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第三节《神奇的空气》。
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性质,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用途,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重点: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湿毛巾、花草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吹鼓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气球里有什么吗?”让幼儿观察、思考、表达。
2. 讲解空气的存在教师用空气泵演示,将塑料瓶内的空气抽走,让幼儿观察瓶子变瘪,说明空气的存在。
3. 探索空气的性质(1)教师让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感受空气的湿润;(2)带领幼儿到户外,闻花香,感受空气的清新;(3)让幼儿把气球放在头发上摩擦,观察气球吸附在墙上的现象,了解空气的性质。
4. 讲解空气的用途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幼儿明白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呼吸、燃烧等。
5. 培养环保意识教师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空气中的事物,如气球、花草等;(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性质3. 空气的用途4. 保护空气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质量作业要求:用彩笔画出空气中的美好事物,如蓝天、白云、花草等,并注明保护空气的方法。
答案示例:(画纸中间画一片蓝天,下面是绿草如茵的地面,旁边有花草、树木等,上方写上“保护空气,从我做起”)2. 作业题目:分享保护空气的方法作业要求: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保护空气的方法,并尝试实践。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1e2ded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7.png)
关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探索》第二节《神奇的空气》。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特性以及空气的作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成分。
3. 掌握空气的特性,如浮力、压力等,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 知道空气的作用,如呼吸、净化环境等,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教学重点:空气的存在、作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水、滤网、花草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空气泵吹气球,引发幼儿对空气的好奇心,提问:“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是谁让它鼓起来的?”2. 例题讲解(1)空气的存在:通过吹气球、吹纸屑等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
(2)空气的组成:展示空气泵抽取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组成。
(3)空气的特性:演示浮力实验(塑料瓶装水倒置在水中不会沉),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浮力特性。
(4)空气的作用:讲述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环保。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动手做空气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空气,提高环保意识。
拓展: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空气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2. 空气的组成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3. 空气的特性浮力压力4. 空气的作用呼吸净化环境生存必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的作用知多少?2. 作业题目: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空气?答案:减少污染排放、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空气的奥秘。
2.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0243a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6.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自然现象》中的第2节《神奇的空气》。
详细内容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如何保护空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幼儿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空气的认识,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烧杯、吸管、植物、图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思考:气球为什么能鼓起来?(2)教师拿出空气泵,向烧杯中注入空气,让幼儿观察烧杯内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触摸空气,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讲解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吸管吹动桌面上的纸片,感受空气的力量。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空气的了解。
(2)让幼儿动手制作环保海报,提倡保护空气。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概念:无色、无味、无形。
2. 空气的性质:占据空间、具有力量、能传递声音等。
3. 空气的用途:呼吸、动植物生长、风力发电等。
4. 保护空气:减少污染、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空气”为主题,画一幅画。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空气形象。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环保海报。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设计,提倡保护空气,内容包括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空气有了基本的认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巩固和拓展。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826ab84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2.png)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科学的探索》第五章节,主题为《神奇的空气》。
本章节旨在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袋、水杯、吸管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塑料袋,一根吸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
2. 讲解空气的基本性质:通过教具演示,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3. 空气的作用:讲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气球膨胀等。
4. 操作实践:让幼儿用吸管吸气,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体验空气的力量。
5.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空气的作用,分享自己的感受。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塑料袋和吸管进行一个小实验,观察空气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空气:无色、无味、无形;空气的作用:呼吸、气球膨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事物,找出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并和家长分享。
2. 答案:如吹气球、喝饮料时吸管的作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通过讲解和操作实践,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操作,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作业设计紧密结合课堂内容,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的其他作用,如空气净化、气候变化等,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空气的基本性质: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这一特性是幼儿认识空气的基础。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0a09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4.png)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我们周围的物质,并认识到它的存在和重要性。
2.探究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3.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启发学生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实物:气球、吸管、风车、气球泵、气球等。
2.材料:魔术贴、木块、纸片、牛奶盒等。
3.实验器材:注射器、漏斗、玻璃器皿等。
4.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教师展示一个充好气的气球,让学生描述看到的以及气球具有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发表一下关于空气的评论。
实验活动:1.实验一:吸气球材料:气球、吸管步骤:(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气球和一个吸管,让学生自由尝试吸气球。
(2)学生试吸气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充气起来?是什么进入了气球?(3)学生的思考完成后,教师告诉学生是空气进入了气球。
2. 实验二:魔法吸管材料:魔术贴、吸管步骤:(1)教师拿出一个装有牛奶的盒子或瓶子,上面贴着魔术贴。
(2)教师把吸管伸进瓶子中,然后尽量吸出盒子里的牛奶。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为什么可以通过吸管吸出牛奶?是什么进入了吸管?3. 实验三:风车转动材料:纸片、鞭炮、风车步骤:(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风车。
(2)学生轻轻呼气在风车上,观察风车的转动情况。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使风车转动?为什么呼气会使风车转动?扩展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更多关于空气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例如:空气在哪里?空气有重量吗?空气会变成液体吗?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今天学到的关于空气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巩固与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测试学生对空气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活动1.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庭中不同东西受到风的影响。
2.参观实验室:带学生参观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并探究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b5ac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0.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认识空气的组成,以及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的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空气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空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资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演示仪、实验器材、图片、PPT。
学具:记录本、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空气演示仪,让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小鱼能在空气中游动?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如:空气中的风、云、雨等。
(2)讨论: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空气?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空气的组成,讲解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
(2)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呼吸、吹气球、风力发电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记录本,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空气,并分享给同伴。
(2)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空气的重要性2. 空气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空气中的风、云、雨等,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 作业题目:举例说明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幼儿可从呼吸、吹气球、风力发电等方面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认识到了空气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如组织幼儿参观气象站,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9125df7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8.png)
中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是什么。
2.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3.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准备:气球、风车、小扇子、塑料袋、吸管、盖子、盆、水、小石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探究空气的存在)教师向学生提问:“大家看看我手里的气球,它是满的还是空的?”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进行讨论。
2.展示(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师拿起一个空气充足的气球,让学生观察并用感觉说说这个气球有什么特点。
3.讨论(了解空气的特性)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膨胀的原因,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气球会膨胀吗?”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到气球膨胀是因为空气的存在。
4.探究(感受空气的力量)活动1:吹风轮教师给每个学生一把小扇子,并让他们用力地吹动小扇子观察周围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的风。
活动2:风车转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小风车,让他们用口吹风车观察它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感受到的风力。
活动3:吸力测试教师拿出一个空塑料袋,让学生用吸管吹气进去,然后迅速用手捏紧袋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袋子的变化,并让他们解释。
5.总结(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讨论的内容,总结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例如:空气无形无色,但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可以膨胀物体(如气球);空气可以产生风;空气的压力可以起到吸力作用。
6.拓展(保护空气)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如少开车、少用电、减少垃圾等。
教师给学生举一些例子,让他们进一步思考。
7.实践(观察水面的浮力)活动4:水中的浮力教师将一盆水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水的特性,然后将一块小石子放在水面上,观察石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石子浮在水上的原因。
8.评价(互动评价)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空气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存在有了初步认识,并学会了观察和探究空气的特性和作用。
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2da5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f.png)
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一、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可以使幼儿对周围的世界有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围绕着空气这一主题,设计一个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幼儿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2. 理解空气的特性和作用;3. 能够观察和描述空气的现象;4.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 植物;- 空气泵;- 气球;- 空气测量器;- 温度计;- 水杯;- 空罐子;- 各类电池。
2. 教具准备:- 幻灯片或图片;- 大型玻璃瓶;- 模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幻灯片展示- 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孩子在风筝上刮风的场景,引导幼儿思考:风是从哪里来的?什么使风吹起来的?-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向幼儿介绍空气的存在,引导他们思考并探究。
2. 实验:观察空气的作用- 实验一:水杯移动1. 玻璃瓶中倒入一些水,将杯口朝下迅速插入瓶内。
2. 幼儿观察到什么现象?引导幼儿回答。
3. 解释现象:杯子里面形成了真空,外部空气的压力推动了杯子进入瓶子内部。
- 实验二:气球膨胀1. 用空气泵给气球充气。
2. 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3. 解释现象:充入气体的空气分子使气球膨胀。
- 实验三:火焰的需要1. 点燃一根蜡烛,将其放在一个空罐子中。
2. 引导幼儿观察火焰的变化。
3. 解释现象:火焰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燃烧。
3. 探究:空气的重量- 使用空气测量器,向幼儿展示空气的重量。
- 引导幼儿思考:空气有质量吗?有多重?- 鼓励幼儿展开实验探究,以测量各种物体和空气之间的重量差异。
4. 认识大气层- 使用模型或图片,向幼儿展示大气层的结构。
- 引导幼儿学习大气层的名称和功能。
- 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大气层的结构图。
5. 温度和空气的关系- 使用温度计,向幼儿展示温度的变化。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9eb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2.png)
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介绍: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实验和观察,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探索和思辨的能力。
本教案将以空气为主题,带领中班幼儿一起探索空气的神奇之处。
一、引入让幼儿们坐在一起,问他们都知道什么是空气。
让幼儿们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引发他们对空气的思考和好奇心。
二、探索1:空气的存在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一只蜡烛,一张纸片。
步骤:1. 将玻璃瓶倒扣放在桌子上。
2. 点燃蜡烛。
3. 将燃烧的蜡烛小心地放入玻璃瓶内。
4. 观察现象。
引导问题:1. 蜡烛在玻璃瓶中会发生什么变化?2.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帮助幼儿思考:1. 玻璃瓶里有什么?2. 瓶里的东西对蜡烛有什么影响?三、探索2:空气的占据材料:一只饮料瓶,一根吸管。
步骤:1. 将饮料瓶装满水,再加入一些食用油。
2. 将吸管插入瓶子中,确保底部浸泡在油中。
3. 吸住吸管的一端,然后轻轻吹气到瓶子里。
4. 观察现象。
引导问题:1.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2. 为什么水会被驱逐出来?帮助幼儿思考:1. 你的呼气对瓶子里的水和空气有什么影响?2. 为什么只有水被驱逐出来,而油却留在了瓶子里?四、探索3:空气的压力材料:一个透明的塑料瓶,一只橡皮球。
步骤:1. 将塑料瓶塞住,让幼儿用力将橡皮球塞进去。
2. 观察现象。
引导问题:1. 幼儿们用力将橡皮球塞入瓶子时,有什么变化?2. 为什么橡皮球进入瓶子后无法再被取出?帮助幼儿思考:1. 为什么橡皮球能进入瓶子?2. 为什么橡皮球进入瓶子后就无法再被取出来了?五、总结通过上述的探索实验,幼儿们对空气的一些神奇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发现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并且可以对物体产生压力。
空气是无形的,但它的存在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实验中的现象,他们还能想到其他与空气有关的实例吗?六、延伸可以通过观察风车自转、吹气球鼓胀等实验来进一步理解空气的特性。
同时,幼儿们还可以参观附近的公园或户外场所,观察风的存在并讨论有关风的问题,例如风的起因、作用等。
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空气
![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aa2c309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4.png)
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空气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空气是什么,它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一些小球(纸团、棉花球、塑料球等)。
2.一张装有水的碗。
3.一张装有颜色水的碗。
4.一个吹泡泡的玩具。
教学过程:引入:1.老师鼓励幼儿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思考,有哪些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却存在的?2.引入空气的概念,让幼儿们了解并感受空气的存在。
探究:1.活动1:玩具球在水里会沉下去,但在干地上会浮起来。
让幼儿们观察这个现象,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解释为什么会这样。
2.活动2:用一张纸把一碗水完全覆盖住,然后迅速翻转纸和碗,让幼儿们观察发生了什么。
3.活动3:老师将一碗颜色水放在一个小碗里,然后用吹泡泡的玩具吹出水泡泡,让幼儿们观察泡泡的变化。
总结:1.结合活动1和活动2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们发现空气的重要特点:无形、无味、占有空间。
2.结合活动3,让幼儿们认识到空气可以通过吹泡泡的方式看得见,但这是气体的一种形态。
展示:1.老师为幼儿们展示另外一个有趣的实验:用吸管吹气球。
让幼儿们观察气球的变化,并感受到气球内部充满了空气。
2.鼓励幼儿们尝试用各种方法吹气球,加深对空气特点的理解。
拓展:1.老师为幼儿们讲解空气的作用:空气可以被吸入人的肺部,使人呼吸;它也可以被风带动,使风车转动等。
2.引导幼儿们认识到空气对于人、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对空气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与空气相关的知识,如风、呼吸等,帮助幼儿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探索自然界中的神奇之物。
神奇的空气教案
![神奇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95a6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0.png)
神奇的空气教案标题:神奇的空气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探索空气的特性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空气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
2. 空气的物理特性。
3. 空气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空气的物理特性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绘画、写作工具。
3. 实验材料:气球、温度计、吸管、蜡烛等。
教学过程:1. 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图片,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猜测,以激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一起探索。
核心内容(25分钟):1. 空气的组成和重要性(10分钟):a. 简要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并提到它对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图表或绘图等形式,了解空气在呼吸、燃烧、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2. 空气的物理特性(10分钟):a. 通过示范实验,向学生展示空气的压力、容积和温度等特性,例如利用吸管吹气球、观察蜡烛燃烧等。
b. 提醒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受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 空气的功能和应用(5分钟):a. 以生活例子为基础,让学生探讨空气在飞行、气象、空调等方面的应用。
b.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发现空气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
1. 回顾学生所学的内容,总结空气的重要性、特性和应用。
2. 提醒学生要珍惜空气资源并保护环境。
3. 向学生展示一些空气污染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空气保护的兴趣。
课后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参与环保宣传活动,例如制作海报、写作文等。
2. 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一起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并保护环境的措施。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2. 分发问卷,让学生回答有关空气的问题,例如空气的组成、作用和保护方法等。
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在使用火源时要小心。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3116ef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5.png)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精选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篇1活动准备大号食品袋若干:数量多于幼儿数,透明度越高越好,事先应至少打开过一次。
教具:活动室的二维图一张(事先贴在KT板上),红色水笔1支~3支。
活动目标通过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
初步确立做前思、多试试才知道的科学意识。
活动过程一、猜猜、说说,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1.用言行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
教师拿出一个食品袋,自顾自地正面看、反面看、拎高看、张开袋口朝里看……当幼儿忍不住要问时,抛出问题:袋子里面有东西吗?(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孩子会回答“没有”,极个别的孩子会说“有”,是“气”“空气”。
)2.回应幼儿。
教师一边问“到底有没有”。
一边慢慢收紧袋口,让幼儿判断。
(刚才回答“没有”的孩子会出现分化,他们中的大多数会改变初衷,相信袋子里有东西。
)3.针对幼儿不同的看法,教师采用不同的回应。
比如,让还是认为袋子里没有东西的孩子拍拍、捏捏鼓着的袋子;让认为有东西的孩子说说“里面是什么”。
4.揭示词语:空气。
(至此,孩子初步感知到空气的存在与“空气是看不见的”这—性质,他们的第一次认知冲突得以解决。
)二、找找、捉捉,引发第二、第三次认知冲突1.教师第二次捉空气,并用夸张的语气说:“空气被我捉到袋子里喽,我好厉害。
”然后,重新拿个袋子,提出问题:“我还能捉到空气吗?到哪里捉?”(这是第二个冲突点。
一般情况下,有孩子会说“捉不到了”,也有孩子会说“能”,并告诉教师到哪里捉,比如到活动室某个地方。
教师顺应某个幼儿的参与,到他认为有空气的地方再捉一次,装、收口、拧紧等动作要夸张,起到隐性示范的作用。
孩子会很期待地关注教师的动作、结果,并会因此而欢呼。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0eb56c7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1.png)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空气》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优质教案《神奇的.空气》,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以魔术形式引入主题师:魔术表演老师把一张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动作,可以轻轻跑,可以随意摆动胳膊,纸不落地。
二:基本部分1、幼儿每人一张纸,让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动作,不能让纸落地。
让幼儿说一说谁的手掌吸住了纸,是怎么做到的?幼儿:把纸直接放在手掌上,跑起来2、师:哪个小朋友来试一试,是用什么方法让纸吸在手上的?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转起来、摆动手臂3、解答:把纸放在手掌上不动,手上的纸就会掉下来,当我们的手掌挥动起来的时候,空气也会运动起来,它们使劲的把纸按在手掌上,所以纸就牢牢的吸附在手掌上了。
4、老师吹出泡泡三:出示泡泡液、纸筒(1)师:纸筒里面有什么?幼儿:空气师:我们怎么感觉纸筒里有空气呢?(2)操作尝试:小朋友们一起玩一玩吹泡泡!四:实验操作1.幼儿自主探索尝试四个小朋友一组围在桌子边,桌子上有一个小盆,里面盛有泡泡液,每个小朋友一个圆筒不用嘴巴和鼻子吹出泡泡。
师:之前我们已经体验过了吹泡泡,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哪位小朋友能变出泡泡?师:告诉老师,你们是用什么好办法让纸卷筒吹出大大的泡泡的?幼儿实验讨论回答解答:纸筒里面有空气宝宝,我们将纸筒一端粘上泡泡膜,当我们将纸筒向泡泡膜的另一端方向挥动,周围的空气宝宝就进入到纸筒中,纸筒中的空气宝宝被挤压推出纸筒,触碰到了泡泡膜于是便形成了泡泡。
2拓展接下来我再来为你们表演一个魔术。
解答:纸筒的一端蘸上泡泡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进水里,这时纸筒向下压,水宝宝们进入纸筒内,纸筒里的空气宝宝们受到挤压,慢慢上升,然后触动了泡泡膜,就出现了大大的泡泡。
五:活动延伸把纸筒一端沾上泡泡水,另一端放到沙堆里,会不会出现泡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fdef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a.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我一直认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将知识和儿童的生活有机牵挂起来,变静态的传递为动态的索取。
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在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无处不在,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
但是在与中班幼儿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空气的了解知之甚少,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
活动主要通过五个阶段的实验让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进行探索,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与神奇,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以及其它物质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
通过观察,发现真知;通过尝试验证真知,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过程: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95fb8be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4.png)
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导语:空气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着空气。
但你知道吗?空气不仅是我们的生活必需品,还是一种神奇的物质。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空气的奇妙之处吧!一、空气的定义和组成空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它是无色、无味的,虽然我们看不见空气,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的特性1. 轻盈的特性:空气具有轻盈的特性,它比其他物质要轻。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这个特性。
比如,在水中轻轻放入一个空的塑料瓶,瓶子会漂浮在水面上,因为空气的浮力比水大。
当我们用气球充气时,气球会因为充满了空气而漂浮在空中。
2. 占据空间的特性: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特性,也就是说它可以填满我们周围的空间。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感受这一特性。
比如,我们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压缩,当我们松开手时,气球会迅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是因为空气会占据气球的内部空间。
3. 可压缩性:空气是可以被压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使用气泵将空气注入气球中的原因。
当我们用气泵增加气球内部的空气量时,气球会逐渐膨胀。
三、空气的作用1. 保护作用:空气是我们身体的保护层,它包围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保护地球上的物种免受宇宙空间中的危险因素。
当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空气会吸收大部分的射线,减少对地球和生物的伤害。
2. 支持燃烧: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
当我们想要点燃一根蜡烛时,只需要用火柴点燃蜡烛上的蜡烛芯,芯上的火焰将蜡烛燃烧。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料反应产生热和光。
3. 影响天气:空气中的湿度、温度和气压等因素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当气温升高,空气会膨胀,气压减小,产生热气流上升,形成风。
湿空气在遇冷时会形成云和雨。
四、空气的变化1. 气体的变化:空气是一种气体,它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发生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空气分子运动加快,所以空气会膨胀,气压减小。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1012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3.png)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教案标题: 科学活动《神奇的空气》中班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空气的压力和运动。
教学资源:1. PPT幻灯片或图片展示。
2. 实验用具: 气球、吸管、水杯、纸张等。
3. 教学辅助材料: 空气的图片、图表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空气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例如: "你们能看到空气吗?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探索空气的性质: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气球,并引导他们将气球吹起来。
2. 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描述气球变大的原因。
解释气球内部充满了空气。
实践活动-吸管水杯实验:1. 展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并放置一个吸管在水杯中。
2. 让学生预测当我们吸掉吸管中的空气时,会发生什么。
3.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吸掉吸管中的空气,并观察水杯中的水的变化。
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变化情况。
实践活动-纸张实验:1. 拿一张纸,并让学生预测当我们用手快速拍打纸张时,会发生什么。
2.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纸张,并观察纸张的变化。
引导他们描述纸张的变化情况。
总结和评价:1. 通过回顾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 "空气可以膨胀和收缩,它可以使气球变大,水上升等。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与空气有关的现象,例如风的吹动、气球的飘浮等。
2.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关于空气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探索和实践。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查学生对空气性质的理解程度。
3.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回答问题的记录,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与空气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风车、气球火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空气
活动由来:
空气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的勃勃生机都是因为有空气的的存在,一天,一个孩子无意当中发现,土放在水里会有气泡,孩子们都围成一团观看,教师抓住这一契机,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
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理,培养幼儿发现事物、探索事物的习惯。
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让幼儿在自己的身边寻找空气
的存在。
2、每组一个装有三分之一水的透明水槽,吸管、泥土人手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我们来一起猜猜它是谁?
谜语:看不见、摸不着,闻也闻不到,
二、提出问题,幼儿猜想。
1、寻找空气: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集体记录。
三、实验操作,探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
里空气的存在。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槽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四、幼儿集体讨论。
1、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请各组轮流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教师小结: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可是有的工厂排放出来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
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六、延伸活动:
应该怎样保护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