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分析
中国政治改革的阻力分析(1)“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这些权钱变相纠缠而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上主要表现在其拥有一些超国民待遇的特权,责任与权力不对称,有权者未能承担应有的责任。
故不愿自己的权利及利益受损。
如在房价问题、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所有这些宏观政策的背后都有既得利益集团的身影,任何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相关利益集团的权力与利益。
路径依赖性阻力:长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模式作为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对其起着很强的束缚作用;过去都是这么过分集中权力的,于是现在就继续照着做。
(2)理论阻力:在中国现阶段的政治理论研究当中,理论的研究还不充分,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理论困境。
中国到目前为止有政治革命的理论、有政治保守的理论,从来没有政治改革的理论这样一种理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社会阻力:突出表现在大众的公民观念状态1978年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中国忽视了政治体制改革,也忽视了全面思想体系建设。
公民们有强烈的政府依赖,公民们不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跟自己有关的,总是期待最高领导人替自己包办一切。
这样一种依赖,使政治体制改革所能仰仗的三种力量——政党-国家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变成了一种力量,就是政党-国家力量(4)目标阻力: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设定的就不是一个政治目标,而是“审美目标”。
如,各代领导人提出的目标都是“尽善尽美”,试图将各种相互冲突的政治关系美妙地结合起来——这是审美表达,不是政治表达——因为政治表达是不平衡的,边际关系是绝对不平衡的。
这样一种“审美”主导,导致我们对不平衡的政治体制有着一种平衡的审美要求。
(5)技术性阻力:其一:国家越大,民主化越难:一个国家越大对专制的要求就越高。
因为它必须依靠权威的、绝对的力量来动员资源,豢养军队、官僚,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再加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主化的程度是影响国家统一与稳定的关键。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研究综述_行政改革动力的多维度分析
一系列的治理难题,自 20 世纪 70 年代 程对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实现公开化以 成基本共识,但对于行政系统自身主动改
末,英美等国政府相继开始对行政体系进 及廉政建设提出新要求。
革的动力机制研究还不够系统。行政系统
行结构性调整,逐步形成世界性行政改革
3、社会转型的加剧与社会现代化水 自身对于行政改革的反应可以归为改革
度 、 行 政 文 化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 金 太 军 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产生 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特点。解决社会失
(2002)、 辛 传 海 (2006)、 唐 铁 汉 不容忽视的影响。
衡问题的最根本途径就是加快行政体制
(2004,2008)均认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全
(二)国内方面的动力
【摘 要】 行政改革的动力机制是行政改革研究的逻辑起点。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方能推 动行政改革的持续深入。在梳理、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作出 多维度分析。横向视角下,行政改革的动力包括行政系统外部的国际、国内行政生态和行政系 统内部等多元动力源头。纵向视角下,变化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历次机构改革的不同内容。但是, 在行政改革动力研究中,还应注意政治体制改革、行政改革的阻力、以及跳出政府本位视角等 问题。
有学者指出,政治体制包括三个层
的直接动力,而行政机构的内部动力却难 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的背景下进行 面:一是各种政治组织(政党、政治团体)
以激活。
的。[12]所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与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及其运行制度;二
是行政改革动力变迁的一条主线。
是政权的组织形式或政体;三是政府(行
二、纵向视角:行政 改革发展中的动力变迁
级向高级有序前进、上升”的调试过程。[2] 只有明确行政改革的动力,才有利于进一 步认清下一步行政改革的目标和路向。行
行政改革阻力
精品文档,安心下载,放心使用阻力(一)政府内部阻力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客体和接受者。
角色的双重性使得地方政府自身存在支持改革与反对改革的矛盾。
加之我国地方行政改革一直是中央政府直接推动的结果,对地方政府而言,行政改革是一种外源式的自我手术,是在外部压力下实施的自我革命,意味着对自身结构、功能和权力进行限定,对自身行为方式进行约束,对固有观念进行摈弃,①这难免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地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既有权力和利益格局,甚至会伤及其利益,因此政府内部阻力在所难免。
1.地方政府行政人员的阻碍地方政府行政人员作为社会人,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具有自身的利益取向,如个人价值的实现,职位的升迁,个人经济利益的提高等方面。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框架下,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地方政府官员的提升与当地经济发展成正比。
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行政改革的实施效果。
地方政府对自身改革越明显,创新的举措越多,对企业和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刺激就越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越好。
正因为如此,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但是所有的行政人员都不是行政规范和行政道德的完美化身,而是处于角色的冲突之中,一些既得利益受损者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去阻碍改革。
从公共性的角度看,他们是人民利益、公共利益的代表,而从私人性的角度看,他们都有特殊利益,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
改革意味着政府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既得利益者总是希望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因此总是想方设法阻挠改革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深化地方行政改革,意味着抛弃全能型政府、管制型政府等概念,摈弃“官本位”思想。
在这一过程中,观念冲击常带来一些阻力。
地方行政人员对改革的观念性阻碍构成了行政改革的强大阻力。
由于观念还未转变,行政改革的既定目标往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被地方政府行政人员大幅度的扭曲或置换。
而且,行政改革存在成本问题,对地方政府行政人员而言,改革的成本是限制其特权及寻租行为,必然破坏现有的利益格局,甚至造成既得利益的丧失,而改革带来的收益有两种:一种是改革有功者获得奖励(晋升或奖赏),这只涉及少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另一种是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收益中获得作为社会成员相应的一部分。
浅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阻力和动力
浅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阻力和动力行政发展的路径依赖是行政改革。
在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既有动力又有阻力。
换言之,行政发展有其客观的动力系统,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
一、阻力。
行政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因而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的影响,这一阻力可分为行政系统的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
第一,行政改革的外部制约。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性的制约。
一般认为,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自主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市场机制的完善。
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种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是普遍存在的,它制约了政府能力与行政发展的速度。
二是改革配套程度的制约。
行政组织机构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小系统,同时它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部:它的变革必须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革相配套、相适应并协同进行.否则任何一方的改革滞后都会影响整个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其直接的表现必然是各种矛盾在不同系统之间或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上下左右移动。
显然,行政系统外部的阻力,是一种“客观”的外在因素,它对行政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不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性的意义,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自发减弱。
第二,行政改革的内部制约。
政府及其公务员是这一制约和阻力的主要来源。
行政改革的一个悖论是:政府既是行政改革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和客体;这形成了改革的主体和客体的二位一体。
因而,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外部压力的、被动的“自我手术”,当改革涉及到政府及其一些成员的既得利益时,行政改革的内在阻力就会产生并得以强化。
具体而言:首先是来自既存制度方面的阻力。
既存的体系和制度往往具有很大的惯性。
一方面这种巨大的惯性能使一种行政体系生存下去,并保持稳定的生命力;然而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
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重 要 力 量
政 体 制改 革 的第 一 推 动 力是 经 济 发 展 力 。农
村 改革 的 成 功 , 为后 来 城 市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乃 至整 个 中 国的 全方 位 改革 奠 定 了基 础 。特 别 是 自 19 9 2年 以 来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行 政 体 制 改 革 笔 谈
行 政体 制 改 革 的 动 力 与 阻 力
秦 国 民
重 塑 政 企 关 系 , 求 政 府 调 整 和 改 变 与 各 种 要 经济 组 织 的关 系 , 微 观 的 经 济 活 动 中摆 脱 从
出来 , 责 任 、 务 、 力 、 益 归 还 企 业 , 将 义 权 利 使
营、 自负盈 亏 、 自我发 展 、 自我 约束 , 承认 劳 动 所得 私 有 财产 的合 法 性 和 以利 益 竞 争 为价 值 取 向 的社 会 行 为规 范 的合 理 性 。这必 然 要 求
14 8
会 之 间利 益 关 系 的 一 定 模 式 ” 从 17 。 9 8年
改 革 开 放 开 始 , 着 我 国在 农 村 和 在 经济 领 随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方 面 : 第一 , 政 官员 的特 权 行 思想 。 由于 封 建 思 想 的 影 响 , 加 上 原 有 行 再
构 的变 化 调 整 。首 先 是 利 益源 泉 的 多 元 化 。
多 种 经 济 成 分 的存 在 , 变 了过 去 只有 公 有 改பைடு நூலகம்制 为 惟 一 利 益 源 泉 的状 态 , 成 了 多 种 利 益 形
说 , 是 指 社 会 成 员 之 间 , 及 社 会 成 员 与 社 就 以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和动力分析
1.、为市长接待日喝彩不少网友提出,市长接待日的火爆说明基层官员解决问题不力,公布电话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按预计控制的1200人的接待量,市长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好这么多问题。
但笔者认为,无论如何,市长接待日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喝彩。
市长接待日是打造服务性政府的体现。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何谓服务型政府?笔者认为最直接的服务就是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设立市长接待日就是要让有需要的百姓更方便的找到政府,让政府听到更多民间的疾苦和需求。
因此,不论昆明的市长接待日能起到多大作用,它所体现的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值得肯定。
市长接待日为民众提供了一条直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途径。
从层级上看,作为一市之长,市长熟悉政府各部门的情况,说话分量足,能够给前来求助的人提供有效的帮助。
市长接待日拉近了党政领导与群众的距离,树立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望和良好形象。
一个能给百姓解决问题的市长就是个能干的市长,一个能与百姓亲密接触的市长就是个亲民的市长。
一个既能干又亲民的市长就是个好市长。
首个市长接待日场面火爆是可以理解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长接待日来访的人会越来越少,但与此相反的是,政府的威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则会越来越高。
如此一减一加就是政府接待日的最终目标。
(据《红网》)市民何时不再通宵排队等市长(朱四倍)从市民等待市长接待的排队热情可以看出,民意进入决策者视野的渠道还过于狭窄,要不然,何至于“通宵排队”?何至于对“市长接待日”这一非常态手段抱以如此巨大的期待?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服务型政府和责任政府的要求来看,后一方面的问题更值得重视。
昆明市民通宵排队等待市长接待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于民意应通过何种渠道进入决策者视野,决策者应如何拓宽吸纳民意的渠道,最终形成民意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道理很简单,单一的“市长接待日”远远不能满足民意表达的需要,“市长接待日”的存在从侧面表明了政府吸纳民意渠道的匮乏。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机制与阻力研究
组 成 。然后 结合 此机 制 的 不 同维度 , 考 察 了行
政 体制 改 革存 在 的路 径依 赖 、 动 力 不足 和缺 乏
制 度 规 范三 大 阻 力。最后 ,作 者提 出, 在 既 定 的政 治经 济条 件 下 , 行政 体 制 改革 的进展 取 决
行 政探 索
中国行政体 制改革 的机制与 阻力研 究
张 磊
内容 提 要 :本 文 系统 地 回顾 了 当代 中 国
由政府 直接对有 限的社会 资源进行配 置 , 既有利 于社
行政体制 改革历史, 将其划分为调整阶段 、 转 型阶段和创新阶段 。 在此基础上分析 了 行政改 革 的基本机制 , 认 为此机制 由渐进式的路 径、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确立发展 , 行 政体制 改 革进入 新时期 。1 9 9 8 年行政改革 的重点在 于优化政 府 职能结 构 。 2 0 0 1 年, 中 国加人 WT O后 , 市场制 度 的普 遍性客观上要求转 变政府 与社会体制改革受到政 治体 制模 式 、 政治力量格 局和政 治文化等 因素的影 响 , 依 赖于政治
义 改造 , 计划 经济体 制全 面建立 。由此带来 的庞 大 的
计 划制 定 、 执行 、 监督 等任 务使政府 的社会 经济 管理
功 能不 断 拓展 , 规 模 随之扩 张 。以 国务 院为例 ,1 9 4 9 年 下属部 门 3 5 个, 1 9 5 6 年后增至 8 1 个, 7 年 翻了一倍 多 , 它 既要 指导地 方政府 的相应 机构 的工作 , 又要 直接管理各种企事业单位 , 形成权力 向上 的 “ 条条” 模 式。 此模式下 , 地方 积极 性受极大影响 。 为此 , 1 9 5 6 年 毛泽东 在《 论 十大关 系 》 中指 出 “ 我们 的 国家这样 大 ,
政府改革的阻力与动力
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阻力及其成因宏观上,政府机构改革中,政府扮演着非常特殊的双重角色,它既是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又是改革的对象和接受者。
因此,改革的动力和阻力并存于政府内部。
但从微观上说,处于不同层级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所扮演双重角色的重心并不完全相同。
由于机构改革是中央政府决策层自上而下发动的,因此相对来说,地方政府作为改革的对象和客体的角色更为突出。
其抵制改革的阻力也更大些。
总结历次机构改革,地方政府对机构改革的阻力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地方政府既得利益的钢性。
部分行政个体和部门往往更多地考虑自己特殊利益的需要,缺乏政府整体目标和利益的意识,不同程度存在着功能性的短视。
而过去的改革屡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迁就矛盾,迁就地方和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
这种利益的驱动使他们极易对改革缺乏动力甚至转化为改革的阻力。
(二)地方政府机构人员分流的回旋余地小。
国务院机构改革对分流人员通过安排做稽查特派员和助理,到直属事业单位或社会其他事业单位任职,较为顺利地将原有机构人员精简一半。
而地方政府下属单位相对少,分流渠道窄,吸纳空间小,这成为了地方机构改革的瓶颈制约。
(三)行政组织法制不健全。
历次机构改革都是在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的情况下,由中央领导人提出,然后自上而下进行行政推动,随着时间推移、困难增多、热情渐减,没能适时地将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使得成功的经验不能通过修正、补充上升为法律稳固下来,这是导致政府机构、人员事后反弹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与政府机构改革相配套的一项重大措施。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所实行的医疗、生活补助等福利保障制度是不同的,离开单位,就意味着失去医疗、保险等保障,增加了分流工作的难度和机构改革的阻力。
面对上述阻力,避免重蹈以往改革的覆辙,就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消减改革的阻力,培育改革的动力。
第一,更新观念,形成改革的精神动力。
行政改革的难题与挑战
行政改革的难题与挑战行政改革是促进国家和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然而,行政改革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行政改革面临的管理体制问题、改革阻力、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行政改革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建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
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过分分散、办事效率低下、权责不明晰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务实要求。
改革应该在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推进政务公开和权力公正监督、建立高效责任主体等方面下功夫。
行政改革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改革阻力。
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分配问题、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公众对改革成果的期望不一致等,都可能成为行政改革的阻碍因素。
改革者需要坚定信心,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行政改革。
行政改革的推行还面临社会影响的挑战。
由于改革需要破坏原有的既得利益和建立新的制度,可能会引发一定的社会不稳定。
例如,改革可能导致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的职位减少,引发失业问题;改革可能撤销一些既得利益,引发社会不满情绪等。
在推进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社会稳定,制定适当的过渡措施和补偿机制,减少改革对社会的冲击。
行政改革还面临培养和选拔现代化管理人才的挑战。
行政改革需要具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人才来推动变革。
然而,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仍未完全适应行政改革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改革者需要注重培养拥有政务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的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以推动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行政改革还面临着推动力度和节奏的问题。
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源和动力来推动,但是过快过猛的改革可能造成不可预料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改革者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平衡各方利益,逐步推进改革,实现改革目标。
总之,行政改革是一项亟待推进的重要任务,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大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政策和措施,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注重社会稳定,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确保行政改革的顺利进行。
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分析【标题注释】本文系作者所主持的国家“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对策研究》中间成果。
【作者】金太军【作者简介】金太军南京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特聘教授【正文】一、问题的提出行政生态理论认为,任何行政组织都不是一个绝对独立、自我封闭的系统。
它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地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尤其是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存在依据和基本职能的行政组织(政府)更必须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完善组织结构,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那种静态的或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行政组织是难以维持的,因为持续变化的环境要求行政组织不断地改变其维持生存过程中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输入与输出物。
例如,一个面临社会和公民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组织,如果它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获得它所需要的资源,如果它不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向社会提供它过去从未提供过的新的服务或公共产品的话,它就无法在新的环境中维持生存,更无法发展。
同时,随着关于行政组织神秘性观念的破除,人们已不再被动地应付行政组织的变化,而力图自觉地在环境的变化中对行政组织进行变革。
所以,行政组织应该是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组织结构、功能和规模等方面不断作出变革和调整的高度灵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行政组织。
否则,必然走向衰败。
于是,行政组织变革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组织理论家、行政学家所认同。
相比较而言,我国行政学界对行政组织变革,包括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类型和方式等问题缺乏系统研究,这使得人们对现阶段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对策研究因缺少缜密厚实的理论支撑和逻辑论证而减弱了科学性。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等方面作一基础性研究,以促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所谓行政组织的变革,是指行政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变革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行政组织的变革是一种破旧立新的活动,即破除旧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阻力分析
2 . 行 政体制改革的内容
行政体制 改革是政 治体 制改革的 主要内容 , 是适应 经济基础 客观规 律 的必然要求 , 贯 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 过程 。 通过 行 政 体 制 改革 , 是提 供优质公 共服务、 维 护公 平 公 正 的 根 本 转 变 , 实现政 府 组 织 机 构及 人 员编 制 向 科 学 化 、 规范化 、 法制化的 根本转 变, 实现行政
三、 改革开放 后中国产生行政体制改革 不足 的原 因
经过历次改革 , 行政体制 改革以 “ 转变职能 、 理顺关系、 优化结构 、 提
行政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高效能”为主 , 在实 现 “ 权 责一致、 分工合理、 决 策科学 、 监督有力 的目标
上 面 取 得 了成 功 。 但是, 随着现 代社会 的发展 , 由 此 产 生 的 新 情 况 、新 问 题, 使 得 行 政 体 制 依 然面 I f 笛 着 许 多 问题 。
内蒙古赤 峰人, 硕士 , 讲 师, 研究 方向: 药事管 理学 , 药剂学 ; 新药研 究与 开发; 药物新剂 型与新技术 。
改革开 放 以 来 中 国行政 体 制 改 革 阻 力分析
张 帆 武 汉革 命 博物 馆
摘要: 行政 改革是 为了增加行政 能力、 提 高政 府效率, 是政 府 更好地适应新的行政环境 , 进而有效地推 动社会经济发展 的一种方 式。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 以来三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分析, 剖析了 中国行 政体制改革不足的原因, 并整理 出今后 中国行 政体制改革 的若
一方面是政府职能的内部转移即政府系统内部纵向层级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的职能配置和划分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三重阻力一、思想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一重阻力由于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权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公民社会不成熟,民主法制建设滞后,这就使得当代中国文化中仍残存着传统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往往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发生冲突,如传统保守人治思想赋予公共行政浓厚的主观色彩,强调根据人尤其领导人的经验、关系、情感、兴趣爱好来开展公共行政,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依法行政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集权思想主张将行政权力由社会、市场集中于政府,由下级集中于上级,由地方集中于中央,反对政府、社会、市场间均享权力,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公民、还权于下级的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全能政府”思想认为政府是万能的,能承担一切公共服务职能,因而反对政府、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公民共担公共服务职能,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公共服务市场社会化精神发生冲突;传统保守的精英管理思想认为,公共行政管理需要非凡的才干和素质,而这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智力发达、道德高尚、能力突出的精英才具备,因而公共行政管理应由这些精英来承担,普通民众应排除在公共行政管理之外,而这恰恰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所倡导的普通民众广泛参与精神发生冲突。
而正是上述这些冲突的存在,使得传统保守文化思想制约阻碍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正如王劲松说,由于中国历史上长期经受着儒家文化思想的制约和集权政治的束缚,没有经历市场经济的全面洗礼、民主法制的充分锻炼以及逻辑发达、形式完备的科技文化的良好浸润,因而社会文化基础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和保守文化思想,而这些传统保守文化思想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得各项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存在不可低估的制约阻力[1]。
二、既得利益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第二重阻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势必涉及利益在不同利益主体间进行重调与分配,而这种重调与分配,由于受利益稀缺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能力、实力差异性的影响,无法保证利益被公平公正分配给所有不同利益主体,更不能保证所有利益主体只增加利益而不减少利益,也就是说,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中的利益重调与分配必然会损害既得利益者利益,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政府部门利益阻力。
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分析
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分析一、问题的提出行政生态理论认为,任何行政组织都不是一个绝对独立、自我封闭的系统。
它在运行过程中要经常地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尤其是面对迅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为存在依据和基本职能的行政组织(政府)更必须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和变革,以完善组织结构,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那种静态的或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行政组织是难以维持的,因为持续变化的环境要求行政组织不断地改变其维持生存过程中新陈代谢所必须的输入与输出物。
例如,一个面临社会和公民需求不断增加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组织,如果它不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获得它所需要的资源,如果它不能根据社会的需求,向社会提供它过去从未提供过的新的服务或公共产品的话,它就无法在新的环境中维持生存,更无法发展。
同时,随着关于行政组织神秘性观念的破除,人们已不再被动地应付行政组织的变化,而力图自觉地在环境的变化中对行政组织进行变革。
所以,行政组织应该是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组织结构、功能和规模等方面不断作出变革和调整的高度灵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行政组织。
否则,必然走向衰败。
于是,行政组织变革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组织理论家、行政学家所认同。
相比较而言,我国行政学界对行政组织变革,包括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类型和方式等问题缺乏系统研究,这使得人们对现阶段政府机构改革的许多对策研究因缺少缜密厚实的理论支撑和逻辑论证而减弱了科学性。
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等方面作一基础性研究,以促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所谓行政组织的变革,是指行政组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变革自己的内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
行政组织的变革是一种破旧立新的活动,即破除旧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秩序。
具体地说,这种变革可能是对一个行政组织内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组织成分进行更动,也可能对一个行政组织内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进行更动,如组织目标、组织计划、组织结构的设臵、组织的规章制度以及人员和技术等等。
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
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在行政体制改革当中,从系统自动演化的角度讲,必然有其改革动力,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不断走向前进。
行政体制改革动力可以分为外动力和内动力,外动力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上面;内动力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调整、行政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人事制度创新等方面。
但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动力缺失问题却非常明显,加上行政改革中面临价值观等方面阻力,导致现在行政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经济体制改革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是悄无声息的,并且是迅速的。
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包产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然会引起行政上的变革,消除了人民公社,改为区县政府。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后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乃至整个中国的全方位改革奠定了基础。
特别是自1 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大大增强了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
实行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企业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市场经济必须以等价交换、公正竞争为基本原则,鼓励和保护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承认劳动所得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和以利益竞争为价值取向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合理性。
这必然要求重塑政企关系,要求政府调整和改变与各种经济组织的关系,从微观的经济活动中摆脱出来。
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政治体制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的大驱动力。
在中国这一点表现为党对政府的领导。
政党的政策影响到政府决策,换句话说,执政党的策略对行政体制的影响深刻,行政体制改革受到政党的压力。
再来说行政体制改革的内动力。
内动力主要表现在权力结构调整、行政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人事制度创新等方面。
权力结构调整,比如以前担任市委书记的人担任了市长,他可能就会对本市的领导结构、组织结构进行大规模的变动,组成新的领导班子。
行政的体制和行政方法自然会有所变化。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组织结构形式,适应工业经济的要求。
在复杂化多样化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面前暴露出呆板、僵化的弱点。
试述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试述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改革任务,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因此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阻力。
这些阻力来源于多个方面,既有来自体制内部的利益固化,也有来自外部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压力。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一、体制内部利益固化行政体制改革涉及到权力的重新配置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引发体制内部的利益固化。
在原有行政体制中,各级政府部门和行政机构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行政改革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权力减少、资源受限,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这些利益固化的部门和机构往往会对改革产生抵触情绪,试图维护自身的权益,阻碍改革的推进。
二、行政职能重叠和利益冲突我国的行政体制存在着职能重叠和利益冲突的问题,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力划分模糊不清。
行政体制改革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减少行政职能的重叠和冲突,但这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调整和权力下放,难免会遇到部门之间的抵触和争议,阻碍改革的推进。
三、制度惯性和操作难度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但制度惯性和操作难度是阻碍改革的重要因素。
行政体制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改革需要克服既定的规则、程序和习惯,面对惯性的阻力,改革往往会受到拖延和阻碍。
此外,行政体制改革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组织调整和人员安置,操作难度较大,也会成为改革的阻力之一。
四、地方保护主义和利益诉求行政体制改革涉及到各级政府的权力调整和职能转变,地方政府往往会出于保护地方利益的考虑,对改革产生阻力。
一方面,地方政府担心行政体制改革会削弱其权力和资源,影响地方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可能因为政绩考核和个人利益而抵制改革。
此外,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和利益诉求存在差异,也会导致地方政府对改革的态度不一致,阻碍改革的推进。
五、社会矛盾和政治压力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引发社会矛盾和政治压力。
社会矛盾可能来自于行政体制的不公平和效能低下,改革的推进可能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抵制和反对。
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
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力(一)行政组织改革的外部动力首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是行政组织改革最深层的动力。
中国行政改革的本质动力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化的驱动,改革的目的和任务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作为市场宏观调控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履行宏观调配职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必然要先对自身的职能和机构进行改革。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是行政改革的直接动力。
中国的战略改革系统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同时展开。
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处于观念和理论研讨阶段,并没有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可以说是暂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其改革必将带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这对我国的政治改革的深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公众参政议政观念和能力的提升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动力。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
最后,科技知识的发展和国外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也是我国行政组织改革重要动力。
(二)行政组织改革的内部动力首先,行政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是行政组织变革最基本的动力。
目前,我国的行政组织职能已经开始由政治统治为主逐步向社会管理为主转变,服务型政府、法制型政府也是政府领导层和专家学者倡导的新型政府建设目标,与此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组织工作模式亟待进一步开发。
其次,改变过度膨胀的传统行政组织规模的诉求是行政组织改革的重要动力。
我国的传统行政组织中存在着政党不分、政企不分、机构臃肿、贪污腐败、效率低下等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建立新型高效的行政组织成为人们的共同诉求。
最后,行政组织成员的个人全面也是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力。
不合理的行政组织体制中,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易于组织成员个人全面发展的因素。
行政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行政系统,来自于政府及其公务员。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和人文阻力因素分析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和人文阻力因素分析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一定的人文条件,也受到一定的人文因素制约。
探讨当今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和人文制约因素,更好地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人文条件,这是解决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动力的重大问题,也恰恰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关注不足之处。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人文动力因素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我国民主政治的巨大发展三大方面;而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影响和行政道德建设滞后,则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两大人文阻力因素。
发挥和提升既有人文动力的作用,化人文阻力为动力,积极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全面而又充分良好的人文条件,这是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建立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环境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
行政体制自成系统,这个系统必然受到系统外诸因素影响,行政体制与人文因素关系密切,行政体制改革需要一定的人文条件,也会受到一定的人文因素制约。
为行政体制改革创造必需的文化土壤和人文条件,这是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关系行政体制改革精神动力的重大问题和激发政府改革精神层面元素的现实问题。
一、行政体制改革与人文因素的关系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政治体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描述了行政体制的内在结构,但是,行政体制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是一定环境的产物。
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系统)、经济体制(系统)、社会文化体制(系统)以及国际环境,这些因素共同对行政体制形成一种外力,并作用于行政体制内部。
这些外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同时行政体制本身也对这些环境因素产生反作用。
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这些外力中,我们较注重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对行政体制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也较注重国际环境的变化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如中国加入WTO对政府行为的新要求,特别是国务院第六次机构改革方案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进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大胆实践,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制度分析摘要】:改革是权力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它不可能使所有人在同样时间获得相同的收益。
因此,改革必然会遇到阻力。
行政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动力和阻力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对行政改革的动力、阻力多从政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无可否认,这种研究有它特定的价值,但在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局限于这种方法有失全面。
本文试图利用制度分析这个崭新的分析方法,重新考察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旨在通过这种带有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为我国行政改革的制度创新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制度分析方法的一般介绍。
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说的几个核心概念和理论;考察论证了制度分析方法对中国行政改革的适用性。
第二部分是对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具体分析。
笔者采用制度分析中个体主义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地位、偏好显示和收益预期三个角度对社会利益群体进行考察;本部分包含三个层次,首先从社会利益结构,以社会各阶层成员为考察对象;其次从层级内结构,以行政机构为考察对象;第三层总结行政改革的动力、阻力,并在分析个体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消减阻力、增强动力的思路和方法。
第三部分是分析促成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安排。
本部分从集体理性的角度,分析促成中国行政改革动力、阻力的制度因素。
笔者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三方面考察,认为当前我国行政体制(制度)变迁主要受到四种约束,即:人性假设的约束、制度偏好的约束、制度知识的约束、环境约束。
‘第四部分是进一步推进行政体制(制度)变迁的制度创新。
笔者认为由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存在一定矛盾,所以要解决二者冲突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创新设计一套有效的机制,从而在满足个体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
当前,中国行政体制咳度)的创新包括三方面:正式约束的创新;非正式约束的创新;实施机命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责任;法治;服务;廉洁念和改革方向,如何赋予它们中国特色内涵,塑造适应科学发展、社会转型和利益关系深刻变革、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和结构调整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的显性问题。
(一)责任政府——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的关键特征,是行政权力本原问题和行使方向质的界定。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核心在于责任的实现。
比较行政视角下中国特色责任政府有自己的独特涵义:一是决策与执行责任主体中党政结构居主导地位。
责任政府首先是决策责任问题,我国政府决策体系存在宪政结构和党政结构,其中宪政结构更近似于执行结构,党政结构更接近于决策结构[3](p.89),党政结构成为责任政府的主体。
与之相比,当代西方国家政体主要划分为熔权制、分权制和监督仲裁保障制,与此相适应,责任政府主体的责任主体有三种类型:狭义政府或其中的内阁;作为行政首长的总统;作为监督仲裁保障人的总统以及狭义政府[4](p.181)。
二是责任内容的有限框架下增长和动态性。
政府责任跟政府职能是紧密联系的,中国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政府责任的宽泛性、增长性、变迁性。
责任主体明确后,责任内容就是政府职能的契约安排,即拥有多少权限、承担多少职能、负担多少责任。
这种责任安排是动态的,职能内容和结构也是动态的,固守古典主义的教条来处理现代经济社会问题,只能给予政府“刻舟求剑”的形象。
政府的责任是有限的,但同时又是无限变化的,因此职能重点和结构也会随之变迁,而且呈不断扩展之势。
三是从责任与权力的配置看,要从注重权力的分配,转向以责任为基础的权利分配。
责任和职权是通过何种途径赋予政府的呢?第一,通过公共舆论,这是公民或者选民们对政府职能形成观念的焦点。
第二,通过危机事件引导立法, 形成关于某项新的责任和职能的契约框架。
因为,在当前中国政体发育程度下,公民是一种被动政府责任监控者。
这两种途径都最终依赖于政治推动,最容易触动政治强人神经的就是危机事件。
四是问责形式上以自上而下为主。
《意见》中决定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
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不难看出,它的问责方向是一种明确的界定。
中国特色责任政府建设应当明确以下几点:1.中国特色的责任政府,应该是责任政党政府。
责任途径不是简单的宪政问责,而且应该包括党政问责。
建立责任政党政府,在问责的对象上,不仅是狭义的政府首长问责,而且是党委负责人要同时问责,因为党委系统在决策上承担责任,居于主导地位,离开这一点,责任政府在中国国情下意义就大打折扣。
2.责任内容上是扩张的有限政府,有限政府不是小政府。
中国的国情和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决定了,政府经济和社会政策必须不断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需要,对宏观经济干预不断深入,一些政府职能不断扩张,政府责任自然根据国家的法规而不断拓展,而有些职能和责任则不断削弱,因此政府责任问题不是减少的问题,而是如何调整和适度增长的问题。
3.在问责主体上,应当合理化;问责程序上应做到规范化;涉及政府绩效问题,谁设置的考核,谁负责问责。
关于政府工作涉及权利问题,应当由公众通过法律途径问责;涉及政府整体战略任务绩效问责,应当由民众代议机关问责。
涉及党群机关的行政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党的纪检组织和上级组织及人事组织问责,可以探索党的代表会议问责机制。
在决策问责和执行问责上有必要分开考核,决策责任在党委,执行责任在政府。
(二)服务政府——中国特色行政管理体制本质属性的注解。
服务是责任的履行,是法治的重要部分,是满意的核心要素,是廉洁的必要条件。
任何政府都具有阶级属性和社会属性,西方国家服务政府改革与实践强调公平正义、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统一。
比较行政视角下中国特色服务政府具有自身内涵:一是从服务对象上讲,西方强调顾客导向,为公民服务,中国强调为人民服务,两者不尽相同。
但是,这仅是概念上的区别。
二是服务的主要区别在主体和内容上。
显然我国服务特色属于强政府特色,尽管市场替代逐步加强,但是强政府仍然是显著特征。
在服务内容上,我们的政府仍然是经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统筹经济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
从地方到中央的关系看,经济服务型政府仍然占主导地位,这是由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基本政策决定的。
从行政改革的动因看,主要是构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增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行政改革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行政系统,来自于政府及其公务员。
从理论上看,20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这些变革的内容和范围主要是非行政系统的行政环境或者是在行政系统自身的非核心、非框架部分。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改革逐渐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在继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系统改革(这种改革仍由政府设计、领导、发动和操作)的同时,必须对政府自身或自身的核心部分进行改革。
这样,中国的行政改革本身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悖论:政府既是行政改革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又是被改革的对象和被改革客体,改革的主体和客体二位一体,所以,行政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基于外部压力的、被动的自我“手术”。
当这种“手术”需要伤筋动骨,改变有利于政府及其人员权力和利益格局的时候,行政改革的特殊阻力就产生了。
这一悖论所产生的制约性会通过公务员———改革的具体操作者而体现出来并得以强化。
显然,再科学、再完善的行政改革方案,如果在公务员这一方面受到阻滞,它们都会走样、变形,甚至流产。
产生于公务员的阻力,可进行如下的概括: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
如前面所指出,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
这种调整和分配的任何举措均会涉及到现存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
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权力是能为局部和个人带来利益的条件之一。
尤其中国社会是一个“行政化的社会”,(参见孙贵洪:《论中国社会的行政化力量》载《中国行政管理》1993年第8期)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深入的指导、协调及干预和控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无不围绕行政权力而呈现、形成、展开,即便是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务员属于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既得者阶层,任何改革的大动作无疑会使他们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丧失,产生抵制是必然的。
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
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它必须要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挠和影响。
对公务员,尤其是对可能被精简掉的公务员来说,行政机构改革意味着自己现存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行为模式等的重大改变。
这可能导致留恋目前状态,死抱毫无希望的习惯不放的阻力的出现。
另一方面,官本位意识在中国国民意识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官”被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最好体现,官职级别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价值与成就的最主要标尺,且各项福利待遇与官职紧密关联。
因此,为官只能上不能下,机关只能进不能出,一旦离开官场便人走茶凉,事事难办。
这种社会思想氛围,是广大公务员走出机关,下海分流的一大思想障碍和阻力。
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确定性因素使人产生紧张和忧虑。
对公务员来说,本次行政改革,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存在许多不得不忧虑的不确定性因素。
如本职能部门能否被撤消?精简人员时,自己是否属于被分流之列?若被精简,自己的出路是什么?前途如何?这些忧虑使公务员产生压力,如不能持正确的态度,就会使他们对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形成消极态度和抵触性行为,防碍和制约改革的顺利进行。
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
我们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性,造成下级机关和下级人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事无俱细依靠上级的指示、指导和推动,而且这种依赖性有时被看成是稳重老练的表现。
固此面对矛头针对自己权力和利益的行政改革,大家更是不能也不愿为天下先,“不推不动”,互相观望和等待,可能造成“上动下不动,越动越被动”的局面,坐失良机。
5基于曲解而产生的阻力。
一个人一旦确立起自己的态度体本系之后,就必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在既定的态度体系框架内作出反应。
每个公务员对当前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是怎样理解看待的,出入会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
如许多人对市场经济无非又是换汤不换药,重走“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老路。
因此,就用前几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待这次改革,以不变应万变,对改革持消极、应付和观望的态度。
这种因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般比较持久,具有顽固性。
从行政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之所以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正是行政系统自身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