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word教案(2)

合集下载

首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地球

首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地球

精品教案
地球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知道地球的形成,初步建立地球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地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收集与地球有关的资料,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有关地球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地球的概念。

难点:掌握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地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它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二、活动推进,观察探究
1.认识地球的形状。

小组讨论和交流(资料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再汇报交流。

归纳总结:科学工作者利用先进的空间技术和设备,已经能准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地球南北一圈(子午圈)长约40009千米。

2.地球地底下的秘密。

据推测,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大致可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和地幔的顶
部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因此被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下面是产生岩浆的软流层,软流层下的
地幔被认为是像橡皮泥一样柔软的物质。

地核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可能是液态的,而内
核是坚硬的铁镍核心。

三、汇报展示,建构新知
让四个学生配合,写学习心得,并报告。

四、延伸课堂,拓展观察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概念,并学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地球。

最后,给大家出一道课后思考题:地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小学科学地球(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学科学地球(附反思板书)(课件)

小学科学地球(附反思板书)(课件)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美妙之处和科学知识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地球的小学科学课程,包括课堂内容和所附的反思板书和课件。

【引入】在课程一开始,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视频引导学生对地球产生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小人儿的奇幻冒险,在他的探险旅程中,他认识了地球的各个部分和特点。

这种引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课程内容】1. 地球的结构和组成首先,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或交互式教具来展示地球的各个层次,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通过这些实物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结构。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接下来,教师可以详细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视频、动画或模拟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

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可以使用简化的表达方式来解释这些概念,例如将地球比喻为旋转的陀螺,并解释一天和一年的概念。

3. 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在介绍地球的气候和季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图表和图片,学生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季节变化的规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农业的影响。

4. 地球上的水资源接着,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讲解水循环的过程,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淡水和海水资源,并激发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全球水危机的原因和如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5. 地球的生态系统最后,向学生介绍地球的生态系统。

通过展示不同自然环境(如森林、河流、海洋、沙漠等)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倡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反思板书】教师可以准备一张反思板书,以便学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

板书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地球一天自转一次- 公转:地球绕太阳一年3. 地球的气候和季节- 倾斜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和季节规律4. 地球上的水资源- 淡水和海水资源- 水循环及其重要性5. 地球的生态系统- 不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课件设计】为了更好地展示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份课件,辅助教学。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3、我们的地球教学内容: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3第一时简介:、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经线、纬线及其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学生分析:、本是在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

2、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许并不陌生,本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史的了解及对地球仪的认识。

设计思想:第一: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习认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第三: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

⑵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作用。

⑶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其大小。

2、过程与方法:⑴能够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历史;⑵能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⑵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意义。

教学难点:教材中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叙述非常简略,需要补充适当的材料。

教具准备:教师:地球仪、小车,多媒体教学资源及学生:地球仪、收集的相关资料等1套/小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3’、提问:⑴太阳是什么形状?你怎样知道?⑵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没有人不知道呀?你们怎么知道?过渡: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自由回答由学生通过感觉”看”感知太阳的形状,引入对地球形状目前自己还不能直接通过看来感知,而是通过看资料得出:地球形状,再引导出本节的学习题。

首师大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首师大版四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第四册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有《生活中的空气》、《共有的家园》、《植物的花和果实》、《关爱健康》、《设计与制作》、《活动》等 6 个教学单元共 20 篇课文。

全学期授课为 36 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 30 课时其余 6 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空气一、单元教学内容第一课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氧气`第三课二氧化碳第四课燃烧和灭火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激发和发展学生进一步探究空气的兴趣。

2具有严谨踏实、求真求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具有爱护空气环境、珍惜良好空气环境的情感和不污染空气环境的责任感。

4 通过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它们与人类的联系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5向学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

二能力1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索实验的能力。

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测量的方法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

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2通过教与学知道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指导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灭火的知识。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1、空气的组成玻璃杯、蜡烛、玻璃片、火柴等图片或文字资料、配2、氧气制氧的实验器材、图片、光盘或图片或文字资料、配3、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器材] 挂图片或文字资料、配图、录象片套学具、空气污染资4、燃烧和灭火灭火学具、挂图、照片、光盘、图片、酒精灯、配套四、单元教学课时4五、单元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认识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

通过教与学知道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同时指导学生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灭火的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

最新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最新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首师大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第一单元《经历科学》单元内容:1科学家的工作2学做科学(一)3学做科学(二)单元目的:1态度、情感、精神和价值观1)研究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2)了解科学工作的艰辛3)尝试做一个小小科学工作者4)具有认真细致、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2能力1)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索事物2)能进行简单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归纳3)有参与研究的能力4)具有文字、图画描述、记录、实验的过程或现象3知识能力1)知道科学家研究事物的方法2)以独立研究事物的方法3)研究摆的现象4)知道温度变化就测量方法单元重点:知道科学家研究事物的方法单元难点:利用科学方法研究简单事物或现象1科学家的工作教学目的:1了解科学家的工作过程2调查研究一棵植物3具有爱科学、尊重科学家,研究周围事物的科学态度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教学难点:学会科学家的工作方式教学用具:资料(科学家)纸(记录)教学过程:板书:1科学家的工作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大胆猜想设计实验分析总结课后小结:2学做科学(一)教学目的:1知道摆的秘密2学习研究事物的方法3爱科学、尊重科学家,研究事物的好奇心、兴趣教学重点:知道摆的的秘密教学难点:研究事物的方法教学用具:球(大小)线(长短)铁架台教学过程:板书:2学做科学(一)课后小结:3学做科学(二)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温度,学会测量温度2学会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3爱科学、研究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温度,测量温度教学难点:测量温度教学用具:温度计体温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水板书:3学做科学(二)气温温度水温(物体的冷热程度)体温课后小结:第二单元《植物的叶和茎》单元教学内容:4、叶的组成5、各种各样的叶6、茎的组成7、各种各样的茎单元目标:1、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感受植物遗传与变异多样性的意义,体会植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2)体会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发展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包括四课,分别是《航海家的发现》《地球上有什么》《我在哪里》《测量重力》《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认识、了解、探究地球的单元。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联系非常紧密:第一课《航海家的发现》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第2课《地球上有什么》和第3课《我在哪里》是在学生对地球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地球表面及内部的构成作进一步的探究,并通过对地图、地球仪中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知道如何科学地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

最后一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主要探究由地球引力而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学生在实验、探究和交流中,《测量重力》会逐渐认识到“重力”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实验的能力。

并学会使用测力计,并应用到实践中去单元编写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去认识地球。

单元目标1、能通过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了解地球概貌。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对“地球概貌”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和猜想。

3、了解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力——重力。

4、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并做简单记录。

5、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目标1、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人类为科学地认识地球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4、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猜想、联想的习惯。

5、培养并保护学生探究的欲望,喜欢与人交流与合作,相信科学,善于观察思考。

17、航海家的发现教材分析众所周知,地球是圆的,但人类是如何发现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学生不太了解。

本课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历史。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2. 了解地球的运动和影响。

3. 掌握通过观察日常现象理解地球运动和影响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2. 地球的运动和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地球的运动和影响的实验方法。

2. 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授课过程:1. 导入:用地球仪展示地球形状,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 呈现:告诉学生地球是一颗球体,并介绍地球的三大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以简单的实验来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将一颗水果作为地球,用刀将其切开,分别展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索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实验一: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

让学生围绕地球仪旋转,观察自转对地球的影响,如白天黑夜的变化。

实验二: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让学生围绕太阳模型旋转,观察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如四季的变化。

4. 总结:让学生回顾地球的形状和构造以及地球的运动和影响,并进行简单的总结。

5. 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拓展:让学生举例子,说明地球的运动和影响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7.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以及地球的运动和影响。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地球》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地球》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地球》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地球》教学设计课标落实】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能给与他人的观点,美满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合作,举行多人合作的探究研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手艺、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手艺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惟方式的影响。

2、本课研究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14.2知道地球的板块结构和地形地貌。

教材分析】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

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学家XXX的“浑天说”比“XXX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XXX按照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

四年级下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科学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难点
保持与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苹果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教学引入: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出示教学仪器-----铁架台。铁架台上用毛线悬挂着一个小塑料球。 让学生猜测:如果把毛线剪断或者用火烧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师生共同猜测是否正确。找一名学生打火机烧断毛线,小球自然地掉落在地面上。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实验,验证了学生的猜测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物体从空中落在地球的表面呢?这个自然现象人们一直都没有在意,而在二百多年前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发现了这种现象,经过探究实验证明了任何物体都会从高空中落到地球的表面上,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共同拉探究的问题:《苹果为什么落地》。 二、探究新知:认识重力,正确使用测力计 活动一:探究苹果为什么会落在地面上 (1)师生共同来做模拟落地的试验:
活动四:总结 1、总结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呢?学生交流展示。 2、教师出示观察星、思考星和合作星,你认为自己能得哪颗星?
(三)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 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水 海洋 湖泊 溪流 瀑布
3)出示课件:地球引力资料卡 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物体的重力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教师先找一名学生,读一遍资料卡的内容,再让全班自由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搜集来的有关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
首先引导学生说出模拟落地的试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看一看,并说出老师给学生准备的实验物体的名称。猜一猜向上抛物体时,最后会向哪个方向去。(学生分组猜想,探讨交流,教师参与,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然后反馈。 生:我抛的是毽子,毽子落在地面上了。 生:老师,我抛的是皮球,皮球反弹了几次后也落在地面上了。 师:通过做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我们探究到一个共同的试验现象:向空中抛的物体都落在地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2)出示课件:讨论苹果为什么落地? (学生分组交流,探讨实验现象。) 生:我认为,天空中有一种压力,把物体给压下来了。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教案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教案

2021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5地球。

教案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信息,包括大小和海陆分布。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从简单直观的想象到根据经验、事实进行推测,最后通过实践证实的过程。

3.体会随着经验和实践的深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教学难点:将“地球是球形”的常识回溯到历史情境,让学生重新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各种关于地球的图片和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充气地球仪、气球、气筒、陆地板块贴纸、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13页的小诗,让学生读一读,并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和提到了哪些事物。

2.引导学生回答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白天照亮地球的是什么,每天晚上给地球送来月光的是什么。

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了解有多少,开始探讨地球、月球和太阳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活动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人是怎么认识地球的。

2.出示课本第14页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

预设:这四种观点具有典型性,涵盖中外不同认识:___说是中国古代人的一种直观感受。

海面弯曲是古希腊人根据船只进出港时的现象作出的猜测。

浑天说是___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提出的一种抽象模型。

古希腊学者___根据月食变化提出的观点则是一个推论。

1.实验演示仪的海面需要调整为平直状态,并在桅杆顶部、中部和船身做上记号。

负责操作的学生需要控制小船的速度,负责观察的学生记录三个记号出现的先后顺序。

然后,将海面调整为弯曲状态,重复操作。

2.在进行实验时,观察者需要平视海面,开船者的速度需要控制好,不要过快。

四年级科学教案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

四年级科学教案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

四年级科学教案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四年级科学教案:学习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前言:科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在四年级的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案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现象。

本教案将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地球的构造、板块运动、火山和地震、风、云和雨。

一、地球的构造介绍:地球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

学生在这个环节将了解地球的不同层次及其特点。

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构造。

教学步骤:1. 打开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地球不同层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带领学生发表他们的观点。

2. 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地球的内部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并详细解释每个层次的特点。

3. 探索外部构造:讨论地球表面的特征,如大洲、海洋、山脉的形成,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二、板块运动介绍:板块运动是地球表面地壳不断移动的现象,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目标:了解板块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地球表面的不同大陆,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陆的分离和碰撞。

2. 讲解板块运动:介绍板块运动的概念和原理,并使用动画或模型示范板块运动的过程。

3. 讨论影响:引导学生讨论板块运动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等,鼓励学生提出防灾减灾的方法。

三、火山和地震介绍:火山和地震是地球表面地壳运动引起的自然现象。

目标:了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教学步骤:1. 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展示有关火山和地震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解释形成原因:讲解火山和地震的形成原因,如板块运动、地壳断裂等,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地震破坏的原因。

3. 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历史上的火山喷发和地震事件,并进行讨论,了解它们对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

爱护地球家园教学目标:1、感受地球的神奇美丽,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

2、知道地球环境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欣赏美丽的家园,引入环保氛围.教师出示宇航员从太空拍下的地球照片,指名同学描述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你觉得它美吗?看到如此神奇美丽的地球,你有何感想?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风景如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风光,碧水蓝天椰林的海滩,突然,音乐变得不和谐起来,随之出现了让人震惊的场面:冒着浓烟的工厂,严重污染的黑水河、严重沙化的土地、随意丢弃的一次性物品、沙尘暴中的城市等等。

让学生发表感想。

教师小结:美丽的地球抚育了我们人类,没有地球人类无法生存,可是这个美丽的地球却为环境问题所困扰。

引入保护地球的氛围中。

二、地球,人类惟一的家园,地球受伤了,感受生态忧患。

1、教师过渡: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并不懂得珍惜地球母亲的慷慨和无私:无节制地开采,肆意地砍伐,随意地浪费……地球母亲受伤了。

2、出示诗歌,《保护地球妈妈》指名朗读。

3、提问:你从这首诗中明白了什么?4、教师出示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片,包括书中的三幅照片,指名学生说说地球正遭受哪些伤害。

5、反省自己的行为,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三、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结合实际,从小事点滴做起。

教师:其实,环保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可以说是举手之劳,那我们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环境?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出示倡议书,并让学生签名,表现自己保护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全体同学齐读,呼唤全人类人们携起手来,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讨论后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容身。

让我们携手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四、拓展延伸,课后行动起来。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地球》word教案(2)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5.地球》word教案(2)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共有的家园5.地球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内部构造等概貌。

2.科学能力:能结合模型和生活实际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出地球的形状、内部圈层等概貌,3.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初步具有了解地球、探索地球的欲望和兴趣,热爱地球。

(2)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等概貌。

三、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想象了解地球的一些情况。

四、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地球的资料。

2.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地球全貌图片和地球组成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谈话: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呢?(板书:地球)2.学生分组交流。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地球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研讨1.认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1)小组交流: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有关地球的情况。

(2)全班学生交流。

1)鼓励学生展示介绍文字、图片资料教师随机出现地球的全貌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从太空遥望地球,白里透蓝的星球表面罩着一层淡蓝色的“大气面纱”,在“面纱”下面,有深蓝色的海洋、黄色和棕色的陆地,墨绿色的森林植被……,除了地球之外,再没有一个星球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板书:形状球体)2)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

(板书: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2.学生认识人类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1)谈话:人类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2)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可以看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等方法。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其他故事。

3.学生认识地表情况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关于地球你还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地表情况(教师出示演示文稿):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是海洋,不足三分之一的是陆地。

(板书:地表海洋多陆地少)同时,介绍山脉、丘陵、平原、河湖等。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5.地球》word教案(1)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5.地球》word教案(1)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共有的家园5. 地球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队的形状、大小和地表概貌2.通过阅读介绍有关地球方面的资料,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3.激发学生了解地球,探索地球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重点:难点:通过阅读资料分析、理解地球是个球体。

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的资料过程:一、激发学生了解地球的兴趣,了解地球的组成。

1.谈话:你们想不想领略一下从太空用卫星拍摄的地球的风采?2.(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什么?猜它可能是什么?师讲述:蓝色的是海洋,白色的地方是大气层,黄色的地方是陆地。

3.谈话:你都知道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估计:学生回答教师策略1.圆形、球形2.有动物3.火山,地震1.板书:形状:球体2.组成:动物问:除了有动物之外,地球上还有什么?(说全之后出示P18页教科书中的图片)揭示地球是由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组成的。

并板书: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3.师:与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关。

师板书:内容结构二、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内部结构。

1.讲述:通过倾听我发现大家对地球的知识了解的还真多,令我很羡慕,因为我是通过上网查阅大量的资料才获得了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其中就有刚才谈到的,你们是不是想看看我都查到了什么?2.活动要求:三人一组,请仔细阅读资料内容,并朗读出来(教室中的墙壁上,贴资料:分三个内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内部结构)3.听汇报:谁来说说,通过阅读资料你又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师:回答问题的第一位同学说到哪方面的知识,教师就处理哪方面的,从其他学生的补充。

板书:形状、结构、大小,注:在第一环节中若教师写在了黑板上,这次就不再写了要求:(1.在学生介绍地球内部结构时,师出示相应幻灯片,并进行讲解。

(2.补充:地球为什么是圆的例子,见教参P36页最后一段。

(3.补充:放幻灯片火山,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部的。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2)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2)

爱护地球家园教学目标:1、感受地球的神奇美丽,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

2、知道地球环境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欣赏美丽的家园,引入环保氛围.教师出示宇航员从太空拍下的地球照片,指名同学描述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你觉得它美吗?看到如此神奇美丽的地球,你有何感想?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风景如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风光,碧水蓝天椰林的海滩,突然,音乐变得不和谐起来,随之出现了让人震惊的场面:冒着浓烟的工厂,严重污染的黑水河、严重沙化的土地、随意丢弃的一次性物品、沙尘暴中的城市等等。

让学生发表感想。

教师小结:美丽的地球抚育了我们人类,没有地球人类无法生存,可是这个美丽的地球却为环境问题所困扰。

引入保护地球的氛围中。

二、地球,人类惟一的家园,地球受伤了,感受生态忧患。

1、教师过渡: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并不懂得珍惜地球母亲的慷慨和无私:无节制地开采,肆意地砍伐,随意地浪费……地球母亲受伤了。

2、出示诗歌,《保护地球妈妈》指名朗读。

3、提问:你从这首诗中明白了什么?4、教师出示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片,包括书中的三幅照片,指名学生说说地球正遭受哪些伤害。

5、反省自己的行为,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三、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结合实际,从小事点滴做起。

教师:其实,环保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可以说是举手之劳,那我们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环境?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出示倡议书,并让学生签名,表现自己保护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全体同学齐读,呼唤全人类人们携起手来,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讨论后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容身。

让我们携手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四、拓展延伸,课后行动起来。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5.地球》word教案(2)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5.地球》word教案(2)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课设计第二单元共有的家园地球一、教课目的1.科学知识、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内部结构等概貌。

2.科学能力:能联合模型和生活实质察看、剖析、想象、概括出地球的形状、内部圈层等概貌,3.态度、感情、精神、价值观1)初步拥有认识地球、研究地球的欲念和兴趣,热爱地球。

2)建立相信科学,尊敬科学的意识。

二、教课要点认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等概貌。

三、难点学生经过察看、剖析、想象认识地球的一些状况。

四、教具、学具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相关地球的资料。

2.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地球全貌图片和地球构成图片。

五、教课过程(一)激情导入讲话:对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呢?(板书:地球)学生疏组沟通。

揭露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相关地球方面的知识。

(二)研究商讨1.认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1)小组沟通:说一说你们知道的相关地球的状况。

2)全班学生沟通。

1)鼓舞学生展现介绍文字、图片资料教师随机出现地球的全貌图,指引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从太空遥望地球,白里透蓝的星球表面罩着一层淡蓝色的“大气面纱”,在“面纱”下边,有深蓝色的大海、黄色和棕色的陆地,墨绿色的丛林植被,除了地球以外,再没有一个星球有这样丰富的色彩。

(板书:形状球体)2)指引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

(板书: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2.学生认识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1)讲话: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2)学生讲话指引学生能够经过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能够看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等方法。

教师能够介绍一些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其余故事。

3.学生认识地表状况讲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对于地球你还知道些什么?指引学生认识地表状况(教师出示演示文稿):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是海洋,不足三分之一的是陆地。

(板书:地表大海多陆地少)同时,介绍山脉、丘陵、平原、河湖等。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

首师大小学科学四下《8.爱护地球家园》word教案

爱护地球家园教学目标:1、感受地球的神奇美丽,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

2、知道地球环境正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欣赏美丽的家园,引入环保氛围.教师出示宇航员从太空拍下的地球照片,指名同学描述这是一颗什么样的星球,你觉得它美吗?看到如此神奇美丽的地球,你有何感想?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依次出现风景如画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九寨沟风光,碧水蓝天椰林的海滩,突然,音乐变得不和谐起来,随之出现了让人震惊的场面:冒着浓烟的工厂,严重污染的黑水河、严重沙化的土地、随意丢弃的一次性物品、沙尘暴中的城市等等。

让学生发表感想。

教师小结:美丽的地球抚育了我们人类,没有地球人类无法生存,可是这个美丽的地球却为环境问题所困扰。

引入保护地球的氛围中。

二、地球,人类惟一的家园,地球受伤了,感受生态忧患。

1、教师过渡: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了人类,然而,人类并不懂得珍惜地球母亲的慷慨和无私:无节制地开采,肆意地砍伐,随意地浪费……地球母亲受伤了。

2、出示诗歌,《保护地球妈妈》指名朗读。

3、提问:你从这首诗中明白了什么?4、教师出示地球环境遭破坏的图片,包括书中的三幅照片,指名学生说说地球正遭受哪些伤害。

5、反省自己的行为,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小事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回忆一下,你曾经做过哪些破坏环境的事?三、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结合实际,从小事点滴做起。

教师:其实,环保离我们很近,有时候可以说是举手之劳,那我们如何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好环境?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出示倡议书,并让学生签名,表现自己保护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全体同学齐读,呼唤全人类人们携起手来,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

讨论后小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家园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容身。

让我们携手关爱地球,共建美好家园!四、拓展延伸,课后行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师大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共有的家园
5.地球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技能: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内部构造等概貌。

2.科学能力:能结合模型和生活实际观察、分析、想象、归纳出地球的形状、内部圈层等概貌,
3.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初步具有了解地球、探索地球的欲望和兴趣,热爱地球。

(2)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等概貌。

三、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想象了解地球的一些情况。

四、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地球的资料。

2.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地球全貌图片和地球组成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呢?(板书:地球)
2.学生分组交流。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地球方面的知识。

(二)探究研讨
1.认识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1)小组交流: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有关地球的情况。

(2)全班学生交流。

1)鼓励学生展示介绍文字、图片资料
教师随机出现地球的全貌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球体。

从太空遥望地球,白里透蓝的星球表面罩着一层淡蓝色的“大气面纱”,在“面纱”下面,有深蓝色的海洋、黄色和棕色的陆地,墨绿色的森林植被……,除了地球之外,再没有一个星球有如此丰富的色彩。

(板书:形状球体)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

(板书: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
2.学生认识人类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1)谈话:人类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2)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船、可以看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等方法。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人类发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其他故事。

3.学生认识地表情况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关于地球你还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地表情况(教师出示演示文稿):地球表面三分之二以上是海洋,不足三分之一的是陆地。

(板书:地表海洋多陆地少)同时,介绍山脉、丘陵、平原、河湖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

4.学生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谈话:我们刚才认识了地球的大小、形状和地表情况,现在我们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

出示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到地球从外到里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同时引导学生结合鸡蛋从外到里的构造想象地球构造的形态。

(板书: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5.学生认识地球的组成
结合地球组成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是由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组成的。

(板书:组成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三)巩固反馈
问: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总结出地球是一个球体。

在地球的表面有高山、平原、海洋、河流、湖泊等。

在那里生活着人类和各种各样动植物。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我们应该热爱地球。

(四)随堂检测
1.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和()三层。

2.地球是由()、()、()、()等部分组成的。

3.地球赤道周长约(),地球南北一圈(子午圈)长约()。

4.从地球仪上我们能知道小部分是(),大部分是()。

六、板书设计
5.地球
形状:球体
大小:赤道周长约40077千米,子午圈长约40009米
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地表:海洋多陆地少
组成: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