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GJ 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为了保障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准确实现在线监控和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现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
二、验收测试内容1.功能测试:对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在线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功能要求。
2.性能测试:对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在线监控、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等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表现出符合规定的性能要求。
3.安全测试:对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测试,确保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的信息安全性和物理安全性。
三、测试标准1.功能测试标准:测试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火力发电机组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通讯协议》等标准。
2.性能测试标准:测试应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如《火力发电机组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性能测试规程》等标准。
3.安全测试标准:测试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标准。
四、测试流程1.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内容和标准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要求。
2.准备测试环境: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等。
3.进行测试: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和确定改进措施。
5.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并提出评估和建议。
五、测试要求1.测试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技术和专业背景,能够独立完成测试工作。
2.测试环境应符合相关要求,确保测试过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测试记录应详细、真实、完整,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测试报告等。
4.测试报告应客观、真实、全面,反映测试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六、测试本暂行规定将在实际测试中不断完善,以提高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在线验收水平,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规程
监控系统的范围、功能及结构。
1.1范围、功能本规程规定了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在数据采集、综合参数统计、计算与分析、安全监视、语音报警、电话自动报警及查询、模拟光字牌、画面显示、打印制表、自动发电控制(AGC)、经济运行(EDC)、自动电压控制(A VC)、电站设备的指令操作控制、防误操作功能、操作票、运行指导与培训仿真、LCU现地操作、通讯、数据库管理、系统自检与切换、远方诊断功能、系统时钟管理、系统授权管理等方面的监控、运行、操作有关要求。
1.2结构1)监控结构:分层分布式上位机、下位机、GPS、UPS、通讯站,单网多机、多用户的监控系统。
2)上位机:由主控站、备用站、工程师站、通讯站组成。
其中工程师站为服务器,备用站同步跟踪主控站数据,作为监视;主控站不仅监视运行参数,还进行操作命令下发至下位机。
3)下位机:LCU、PLC层混合。
是执行具体命令的执行层,LCU负责命令接收,下传至PLC,数据收集处理,PLC是命令开出执行的最低层。
下位机分为发变组LCU,公用LCU两个方面。
4)通讯站:是与中调、地调的遥测、遥信点的信息发送和接收站。
2 监控用语的定义2.1、不定态:指机组处于监控系统不能确认的状态。
如机组处于开、停机过程中等。
2.2 停机态:指机组处于监控系统确认的停机状态。
满足的条件是:断路器在断开位置,转速小于5%Ne,导叶全关,风闸落下四个条件。
2.3 空转态:指机组处于额定转速,但未启励的状态。
2.4 空载态:指机组处于额定转速条件。
2.5 发电态:指机组出口断路器已合上,可以接带负荷的状态。
满足的条件是:断路器合上,转速大于95%Ne,机端电压大于90%Ue,导叶不在全关位置四个合上,速大于95%Ne,机端电压大于90%Ue,导叶在全关位置四个条件。
2.6 无条件合:断路器合闸时点击此键不判同期直接合闸。
2.7 无压合:指需要进行充电时,已确认一侧无电压,要经过同期系统进行同期鉴别的一种断路器操作方式。
有效文件清单
DLGJ 24-1991
有效,适用
DL/T 5054-1996 有效,适用
建设部令第46号 有效,适用
建建[1997]167号 有效,适用
建设部令第81号 有效,适用
建建[2000]211号 有效,适用
建建[2000]142号 有效,适用
电建[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381号 有效,适用
有效,适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继续使用
18 收文 国家
类别
文件名称
法律 法律 法律 法律 法规 法规 法规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 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 实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 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 电力建设施工机械设备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第 3 页,共 52 页
国电安运[1998]483号 有效,适用
DL/T 5035-2004 有效,适用
有效,适用
计建设[1990]1215号 有效,适用
建设部令第71号 有效,适用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7页文档资料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主编部门:能源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施行日期:1989年10月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NDGJ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50号各电管局,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各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所,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力建设研究所,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湖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根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220MW及以上机组均将装设电子计算机。
为搞好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我局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按照“中等适用”的原则,在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第十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了满足当前正在设计的工程急需,我局于1988年5月将该章先行颁发试行。
在1988年12月召开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审查会上审查决定,将该章整理修改为单行本规定颁发,现将整编后的《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批准颁发,从1989年10月起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1989年5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是大型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设备落实、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容量为200~6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新建或扩建发电厂的机组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宜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火电厂200MW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安全监视,主要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CRT屏幕显示、制表打印及事故忆性能计算等。
火力发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方案设计
003) 5 0 1
调 度 中 心 监 视 和 控 制 的 能 力
d .采用 计算 机 网络 技 术 , 热 工 计 算 机 系统 与 ( C ) 厂 级 监 控 系统 ( I ) 管 理信 息 系统 ( S D S、 SS 、 MI ) 联 网 , 现全 厂 资源共 享 , 高 电 厂 的运 行 管 理水 实 提
e 减少 建 设 投 资 , 低 工 程 造 价 , 而 降 低 上 降 从 网造价 , 高经济效 益 。 提 1 定 洲发 电厂计 算机 监控 系统主 要设 计原 则 a .升压 站按无人 值 班设计 , 消 网控室 和常 规 取 控 制屏 , 电器 室集 中布 置 。 网络 计 算机 监 控 系统 继 ( 以下 简称 NC ) S 和远动 系统统 一 考 虑 , 用 分层 分 采 布式 结构 的开放式 系统 , 设后备 手 动操作 。 不 b NC S和远 动合 用 一套数据 采 集装 置 , 以保证
d .电能 量信 息 由智 能 电度 表 以 串行接 口方 式 接人 测控 装置 , 计量 关 口点 的 电 能量 信 息 采 用 无源
脉 冲接 点方式接 人测 控 装置 。
a 实 现对 升压站 电气设 备 的实 时监控 , 提高 升
压 站安 全运 行 的可靠性 。 b .减 少升压 站运 行人 员 , 改善 工 作 条件 ,实 现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1期
河
北 电 力
技
术
第 2 1卷
火力发 电厂 网络计算 机监控 系统及其方案设计
Dic s i n h m e De gn o m p t — ba e s u son a d Sc e si fCo u er — s d
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7页-46页)
6 硬件6.1 一般规定6.1.1 硬件设备应选用先进、成熟、实用、可靠的产品,并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
6.1.2应根据功能和软件的需求合理配备硬件设备,并宜选用具有节能环保性能的产品。
6.1.3 硬件设备选择设计时,应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机技术优化服务器、存储等设备配置,并进行必要的整合。
6.2 设备6.2.1 网络连接与网络交换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总体规划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功能和性能需求,选配核心交换机、二三级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连接设备,以及相关的通信线缆、机柜、配线装置等。
2各级交换机应支持网络管理软件实现网络管理,支持网络系统的三层交换和VLAN 划分。
3核心交换机宜双机冗余配备。
根据需求配置足够的千兆和百兆端口与模块,用于连接各个建筑与服务器、存储备份设备等。
4二级交换设备宜为单机配置,配备数量应根据地理位置分布、网段及VLAN划分等因素确定。
在不同地点、网段和VLAN中二级交换机的端口数量应留有适当冗余。
5 根据需求应配置足够的光纤模块用于核心交换机与二级交换机的链接,光纤模块的配备应根据二级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的不同距离选配多模光纤模块和单模光纤模块。
6.2.2 网络互联与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根据总体规划和不同安全需求,分别配置相关的网锺全防护设备。
2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必须设置经国家指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
3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应采用具有访问控制能的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实现逻辑隔离。
4管理信息大区与公用信息网络连接处应配置硬件防火增同时宜配置一台路由器,防火墙应支持VPN相关协议、加密算和身份认证。
6.2.3 网络管理服务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 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应根据网络总体架构配置一管理服务器。
2 网络管理服务器宜具备域控制、文件存储管理、防病毒管理和其他常规功能。
6.2.4关系数据库服务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上级机构对关系数据库服务器没有集中统一规划要求时,应配置数据库服务器。
附《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说明
附《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修订说明第一章总则一、1.0.1是根据当前电力基建体制改革和施工质量管理的发展情况,对《验标》(修订)的目的重新作了阐述。
为使用方便,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一词,以后统一简称“热控”。
二、1.0.2是根据火电机组容量不断增大的实际,本次《验标》热控篇修订后,其适用范围规定为单机容量在600Mw及以下机组的热控安装(包括单体调试)质量检验及评定。
同时,根据近年大容量火电机组从外国进口较多,适用标准与国产机组不同等情况,在本条中明确了进口机组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应执行设备进口《订货技术合同》,如合同无明确规定,则应执行本篇。
根据电力工业部原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文颁发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第四篇1.2条中称:“热工仪表、化学分析仪表、热工信号、变送器、压力、温度开关的校验、二次回路检查、执行机构调试均属单体调试范围。
未列入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范围”,故将单体调试(包括单体调校及测量和热工信号回路调试)列人本篇。
三、1.0.3中规定本篇对“具体工程空缺的项目(设备)或不完善的检验指标应制订补充规定”,负责单位由“施工企业”改为“建设单位”,主要是适应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制的要求。
四、在1.0.5中规定质量检验及评定,由“必须施工完毕”,改为“随工程进度及时进行”。
这有利于“工序控制”和真实记录数据,抽查量在安装和调试分别有不同要求。
五、1.0.12为这次《验标》(修订)新增条文。
第二章工程质量验评范围本章在原能源部《燃煤电厂工程项目划分标准》(报批稿)基础上,结合调研及工程实际情况,在整体结构上作了如下修改:一、本章将其五个扩大工程,部分合并划分为三个扩大工程,即主厂房热控安装工程、全厂公用系统热控安装工程、全厂热控调校和调试工程。
这样,各扩大工程的工程量较为均衡,条块较趋合理。
二、主厂房热控安装工程划分四个单位工程:1. 共用热控安装:包括机炉共用的控制室和电子室表盘安装、计算机监视系统安装、分散控制系统安装、汽水分析站热控安装、配件制作、全厂防腐油漆。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中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的应用.doc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中电子计算机和微处理机的应用
一、发电厂主厂房内机、炉、电共用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由热工自动化专业负责总体规划与设计,电气专业配合,其内容为:(1)电气设备保护、信号和测量的模拟量与开关量。
(2)电气运行系统屏幕显示(CRT)画面有:
1)单元控制室的电气主接线画面。
2)高压厂用电系统画面。
3)低压厂用电系统画面。
4)当网络控制部分在单元控制室时,需提供全厂电气主接线画面。
5)当计算机或微处理机的容量允许时,可增加直流系统画面和保安电源系统画面。
(3)电厂电气性能计算项目如下:
1)发电量(有功电能和无功电能)。
2)厂用电量(小时、值和日厂用电量)。
3)厂用电率(小时、值和日厂用电率)。
4)发电机功率因数。
5)主要设备运行小时数。
二、对具有500kV、电压级发电厂的网络控制室和500kV、电压级的变电所宜设微机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单机方式。
微机监控装置的功能宜包括:事故顺序记录、事故追记、数据采集和制表打印等。
若微处理机的容量允许时,也可增加主要运行系统画面显示和部分管理功能。
其它电压等级的控制室可装设事件顺序记录装置、信号可适当简化。
三、计算机与微处理机及变送器应由不停电电源供电。
电力工业标准目录2004
电力工业标准目录总目录火电卷第一分册通用标准GBJ 49—83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试行)DL 454—91 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试验方法DL 5000—94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 5009.1—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 5026—93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SD 160—85 水利电力建设用起重机技术条件SD 230—87 发电厂检修规程SDJ 68—8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1994年)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生产)管理制度(1982年)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试行)(1981年)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3年)第二分册锅炉及燃煤机械GB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 435—91 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T 455—91 锅炉暖风器DL 465-92 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DL 466-92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DL 467-92 磨煤机试验规程DL 468-92 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 469-92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DL 470-92 电站锅炉过热器再热器试验导则DL 471-92 锅炉锅筒内部装置制造安装导则DL/T 512-93 KRC系列环锤式碎煤机DL/T 513-93 NJG型耐压式计量给煤机DL/T 514-93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DL/T 530-94 水力除灰排渣阀技术条件DL/T 531-94 电站高温高压截止阀闸阀技术条件DL/T 554-94 SZJ-12T-1型碎渣机技术条件SD 118—84 12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SD 146—85 DT型电动推杆SD 167—85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SD 180—86 斗轮堆取料机型式和基本参数SD 183—86 斗轮堆取料机技术条件SD 195—86 300MW机组直流锅炉运行规程SD 211—87 FM系列风扇磨煤机技术条件SD 214—87 MG型埋刮板给煤机SD 215—87 HS系列环锤式碎煤机SD 241—87 油隔离泵输灰系统运行、检修规程SD 247—88 油隔离灰浆泵型式与基本参数SD 248—88 油隔离灰浆泵技术条件SD 257—88 200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SD 268—88 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试行本)SD 293—88 DZ系列电站阀门电动装置(试行本)SD 300—88 10~22MPa双色水位计SD 324—89 刮板式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鉴定标准SDJ 66-82 火力发电厂耐火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SDJ 68-85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SDJ 245-8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修订本SDGJ 11—90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技术规定SDGJ 59—84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ZBJ 98018—90 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系列型谱ZBJ 98019—90 入炉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技术条件第三分册汽轮机及辅助设备GB 4773—84 供热式汽轮机参数系列GB/T 5837—93 液力偶合器型式和基本参数GB 7520—87 汽轮机保温技术条件GB 81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GB 8542—87 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GB 9782—88 汽轮机随机备品备件供应范围GB 10764—89 汽轮机低压给水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865—89 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968—89 汽轮机投运前油系统冲洗技术条件DL 5011—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机组篇)SD 216—87 300MW机组汽轮机运行规程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1983年)第四分册管道DL 473—92 大直径三通锻件技术条件DL/T 515—93 电站弯管DL 5031—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GJ 23—81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试行)DLGJ 26—82 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试行)SDGJ 6—90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第五分册火电厂热工自动化DL 5004—91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准SDJ 279—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DLGJ 9—92 火力发电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热工自动化部分DLGJ 116—93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 91—89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 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监督条例(1983)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运行规程(试行)(1986)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1992)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1993)第六分册电厂化学上册(综合部分)GB 3097—82 海水水质标准GB 4554—84 蓄电池用硫酸GB 6816—86 水质词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J 109—87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GBJ 125—89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DL 422.1—91 火电厂用工业合成盐酸的试验方法DL 422.2—91 工业盐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DL 422.3—91 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DL 422.4—91 工业盐酸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DL 424—91 火电厂用工业硫酸试验方法DL 425.1—91 工业用氢氧化钠试验方法DL 425.2—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滴定法DL 425.3—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汞量法DL 425.4—91 工业氢氧化钠中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DL 425.5—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含量的测定——容量法DL 425.6—91 工业氢氧化钠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DL 519—93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验收标准DL/T 523—93 盐酸酸洗缓蚀剂应用性能评价指标及浸泡腐蚀试验方法DLJ 58—8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SD 116—84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SD 135—86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SD 202—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SD 223—87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SD 246—88 化学监督制度SDGJ 2—85 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DJJS 03—88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ZBJ 98020—90 水处理设备系列型谱JB 2932—86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中册 (离子交换树脂锅炉水汽试验方法)GB 1631—79 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命名及型号GB 5475—85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GB 5476—85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GB 5757—86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GB 5758—86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分布测定方法GB 5759—86 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GB 5760—86 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 690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 6904.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6904.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比色法GB/T 6904.3—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pH的测定用于纯水的玻璃电极法GB 6905.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摩尔法GB 6905.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 6905.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汞盐滴定法GB/T 6905.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氯化物的测定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GB 6906—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联氨的测定GB 6907—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GB 6908—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GB 6909.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高硬度GB 6909.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低硬度GB 6910—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钙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 6911.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 6911.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光度法GB 6911.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酸盐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 6912.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GB 6912.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亚硝酸盐紫外光度法GB 6912.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α-萘胺盐酸盐光度法GB 6913.1—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正磷酸盐GB 6913.2—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无机磷酸盐GB 6913.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总磷酸盐GB/T 6913.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 8144—87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GB 1053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季胺盐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GB 1053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钾离子的测定火焰光度法GB 106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锌离子的测定锌试剂分光光度法GB 1065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锌的测定络合滴定法GB 1065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锌预膜液中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 12145—89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 1214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氨的测定苯酚法GB 1214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纯水电导率的测定GB 1214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低含量硅氢氟酸转化法GB 1214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钼蓝比色法GB 12150—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硅钼蓝光度法GB 12151—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GB 12152—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 12153—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油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 12154—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铝的测定GB 12155—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钠的测定动态法GB 121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钠的测定静态法GB 1215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溶解氧的测定内电解法GB/T 12598—90 离子交换树脂强度测定方法渗磨法GB 13659—92 001×7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GB 13660—92 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GB/T 14415—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固体物质的测定GB/T 14416—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锅炉蒸汽的采样方法GB/T 14417—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GB/T 14418—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铜的测定GB/T 14419—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碱度的测定GB/T 14420—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快速法GB/T 14421—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聚丙烯酸的测定比浊法GB/T 14422—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苯骈三氮唑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4424—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余氯的测定GB/T 14425—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硫化氢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14427—9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铁的测定DL 434—91 电厂化学水专业实施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DL/T 457—91 水、汽取样装置DL 502—92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低浊度的测定方法SD 163—85 火力发电厂水汽质量标准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984年)下册 (燃料、电力用油和六氟化硫)GB 211—84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 212—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 213—87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 214—83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 215—82 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GB 217—81 煤的真比重测定方法GB 218—83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GB 219—74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GB 220—89 煤对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性的测定方法GB 474—83 煤样的制备方法GB 475—83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6—91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 483—87 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 507—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方法GB 1572—89 煤的结渣性测定方法GB 1573—89 煤的热稳定性测定方法GB 2536—90 变压器油GB 2537—81 汽轮机油GB 2565—87 煤的可磨性指数测定方法(哈德格罗夫法)GB 3715—91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GB 4632—84 煤的最高内在水分测定方法GB 4633—84 煤中氟的测定方法GB 4634—84 煤灰中钾、钠、铁、钙、镁、锰的测定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5447—85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GB 6949—86 煤灰视比重测定方法GB 7252—87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 7560—87 煤中矿物质的测定方法GB 7595—87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 7596—87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GB 7597—8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GB 7598—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定法(比色法)GB 759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定法(BTB法)GB 7600—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定法(库仑法)GB 7601—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测定法(气相色谱法)GB 7602—87 运行中汽轮机油、变压器油T501抗氧化剂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GB 7603—87 矿物绝缘油中芳碳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GB 7604—87 矿物绝缘油芳烃含量测定法GB 7605—87 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测定法GB 8905—88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T 14541—93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GB/T 14542—93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DL 418—91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DL 419—91 电力用油名词术语DL 420—91 电气绝缘液体的折射率和比色散试验方法DL 421—9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定法DL 423—91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定真空压差法DL 42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DL 430—92 油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锌试剂分光光度法)DL 432—92 油中颗粒污染度测量方法(显微镜对比法)DL 433—92 抗燃油中氯含量测定方法(氧弹法)DL 449—91 油浸纤维质绝缘材料含水量测定法(萃取法)DL 450—91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试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DL 506—92 六氟化硫气体绝缘设备中水分含量现场测量方法DL/T 520—93 火电厂入厂煤检测试验室技术导则SD 304—89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D 305—89 六氟化硫气体中水分含量测定法(重量法)SD 306—89 六氟化硫气体中水分含量测定法(电解法)SD 307—89 六氟化硫新气中酸度测定法SD 308—89 六氟化硫新气密度测定法SD 309—89 六氟化硫气体中可水解氟化物含量测定法SD 310—89 六氟化硫气体中矿物油含量测定法(红外光谱分析法)SD 311—89 六氟化硫新气中空气、四氟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SD 312—89 六氟化硫气体毒性生物试验方法SD 313—89 油中颗粒数及尺寸分布测量方法(自动颗粒计数仪法)SD 321—89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SD 322—89 燃料检验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准则SD 323—89 煤灰成分分析方法SD 328—89 KM-88型仪测定VTI可磨性指数的方法SD 329—89 火电厂燃料质量监督名词术语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第七分册金属和焊接DL 438—91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 439—91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DL 440—91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评定及处理规程DL 441—91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 505—92 汽轮机焊接转子超声波探伤规程DL/T 541—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DL/T 542—94 钢熔化焊 T形接头角焊缝超声波检验方法和质量分级DL/T 551—94 低合金耐热钢蠕变孔洞检验技术工艺导则DL 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SDJ 67—8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缝超声波检验篇)SD 143—8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篇) SD 263—88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SD 339—89 钛材管板焊接技术规程SD 340—89 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程电力建设金相检验导则第八分册勘测DL 5001—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 5034—94 火力发电厂供水水文地质勘测技术规范SDJ 24—88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技术规程SDGJ 57—83 电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定SDGJ 58—83 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SDGJ 81—88 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定第九分册水工DL/T 458—91 板框式旋转滤网DLGJ 24—91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水和排水设计技术规定NDGJ 5—88 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89 冷却塔塑料淋水填料技术规定NDGJ 89—89 工业冷却塔测试技术规定SDJ 280—90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水工结构工程篇)冷却塔水泥格网板淋水填料技术质量暂行标准(1983年)第十分册土建DL/T 456—91 混凝土搅拌楼(站)用搅拌机DL 5022—93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 5024—93 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试行)DL/T 5029—94 火力发电厂建筑装修设计标准DL/T 5032—94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5—9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SDJ 69—87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DLGJ 99—91 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暂行规定SDJS 4—82 施工机械保修技术规程混凝土搅拌楼(JL3×1500)第十一分册环境保护GB 5468—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13223—9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L 414—91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L 461—92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DL/T 498—92 粉煤灰游离氧化钙测定方法SD 127—84 水质监测规范SD 164—8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SD 208—87 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原则和内容深度规定DLGJ 102—91 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SDGJ 95—90 火力发电厂污染气象测试技术规定(试行)能源部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1991年)含多氯联苯(PCBs)电力装置运行管理规定(1991年)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规定(试行)(1990年)火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原则及参考额度(试行)(1990年)第十二分册:火电卷1995DL 543—94 电厂用水处理设备质量验收标准DL/T 552—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DL/T 561—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7—95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DL/T 568—95 燃料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高温燃烧红外热导法)DL/T 569—95 船舶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 570—95 发电用煤质量验收及抽检方法DL/T 571—95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DL/T 576—95 汽车运输煤样的采取方法DL/T 581—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DL/T 582—95 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DL/T 586—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5045—95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技术规定DL/T 5046—95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 5048—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篇电气卷第一分册电气通用及基础GB 311.7—88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 2706—89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T 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8905—88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 12326—9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DL 407—91 农村电气化标准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 416—91 用于测量直流高电压的棒—棒间隙DL 417—91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DL 418—91 绝缘液体雷电冲击击穿电压测定法DL 474.1~6—92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DL 475—92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 477—92 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DL 493—92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DL 499—92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 503—92 电力工程设计代码DL 504—92 电力工程规划设计任务来源代码DL 558—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DL 5001—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 5026—93 电力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SD 119—84 500kV电网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与电气设备接地暂行技术标准SD 137—85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统计办法SD 240—87 电力系统部分设备统一编号准则SD 258—88 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绝缘监督实施细则SD 301—88 交流500kV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SD 334—89 高压带电显示装置技术条件SDGJ56—83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ZBF24001—90 冲击电压测量实施细则ZBF24002—90 现场直流和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测量装置(系统)的使用导则ZBF24003-90 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通用技术条件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二分册电力网、电力系统及变电所GB 8349—87 离相封闭母线GB 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5014—92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SD 126—84 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SD 131—84 电力系统技术导则(试行)SD 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SDJ 2—88 220~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 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 5—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条文说明SDJ 161—8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试行)SDGJ 60—88 电力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SDGJ 63—84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定(试行)SDZ 045—87 离相封闭母线质量分等标准(试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1981年)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1985年)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管理条例(1988年)第三分册电机及变压器GB 755—87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1094.1~1094.5—85 电力变压器GB 1207—86 电压互感器GB 1208—87 电流互感器GB 4832—84 大电机振动测定方法GB 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 6451.1~6451.5—86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7064—86 汽轮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 7328—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GB 7409—87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条件GB 10068.1~10068.2—88 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069.1~10069.3—88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585—89 中小型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基本技术要求DL/T 492—92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DL/T 572—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DL/T 574—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SD 242—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基本技术条件SD 243—87 交流电动机定子模压磁性槽楔装配工艺导则SD 252—88 全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电气运行规程(发电机、变压器部分)(试行) SD 270—88 汽轮发电机技术条件(试行本)SD 271—88 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试行本)SD 320—89 箱式变电站技术条件SD 326—89 进口220~500kV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SD 327—89 进口330、500kV并联电抗器技术规范SD 333—89 进口电流互感器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技术规范SDZ048—87 消弧线圈质量分等标准ZBK40001—89 组合式变电站第四分册开关设备GB 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DL 402—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03—91 10~35kV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04—91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DL 405—91 进口220~500kV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技术规范DL 406—91 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27—91 户内型发电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86—92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订货技术条件SD 147—87 220~500kV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口设备的技术规范SD 290—88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技术条件SD 317—89 10kV交流自动重合器技术条件SD 318—89 高压开关柜闭锁装置技术条件SD 319—89 户外交流高压跌落式熔断器及熔丝技术条件第五分册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和仪器仪表GB 6829—86 漏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GBJ 63—90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 426—91 SZH型数字频率继电器检验规程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DL 447—91 电能计量柜DL 448—91 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 460—92 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DL 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安全及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79—92 静态距离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0—92 静态电流相位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继电部分) DL 481—92 静态方向比较式纵联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2—92 静态零序电流方向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 483—92 静态重合闸装置技术条件DL 484—92 静态零序补偿型电抗继电器技术条件DL 497—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DL 500—92 电压监测仪订货技术条件DL/T 524—93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DL/T 525—93 数字型频率继电器及低频自动减负荷装置技术条件DL/T 526—93 静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技术条件DL/T 527—93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DL/T 528—93 静态发电机逆功率保护装置技术条件DL/T 529—93 静态发电机匝间保护装置技术条件NDGJ 8—89 火电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SD 109—83 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程SD 110—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SD 111—83 交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SD 112—83 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方法SD 234—87 电力定量器SD 235—87 电力时控开关SD 236—87 电力定量器检验规程SD 261—88 电测计量监督规程(试行)SD 276—88 静态比率差动保护装置技术条件SD 277—88 静态功率方向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78—88 静态过激磁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79—88 静态阻抗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0—88 静态负序反时限电流保护装置技术条件SD 281—88 静态型发电机转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2—88 静态型发电机定子接地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3—88 静态电流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4—88 静态电压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5—88 静态时间继电器技术条件SD 286—88 线路继电保护产品动模试验技术条件SDJ 9—87 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1987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评价规程(1987年)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1987年)电测量变送器校验导则(1984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1982年)第六分册电网调度自动化及通信GB 7255—87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技术条件GB 7329—87 电力线载波结合设备GB 7330—87 交流电力系统线路阻波器GB 11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92 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30—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850.1~13850.2—92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的电工测量变送器GB/T 1442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GB/T 14430—93 单边带电力线载波系统设计导则DL 410—91 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DL 411—91 镶嵌式电力调度模拟屏通用技术条件DL 412—91 电力系统复用调制解调器600bit/s移频键控调制解调器技术要求DL 451—91 循环式远动规约DL 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DL 516—93 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DL 535—93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DL 548—94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DL 5002—91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 5003—91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 5025—93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程DL/T 532—93 无线电负荷控制单向终端技术条件DL/T 533—93 无线电负荷控制双向终端技术条件DL/T 534—93 电力调度通信总机技术要求DL/T 544—94 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DL/T 545—94 电力系统微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6—94 电力系统载波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9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50—94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规范JJG 01—94 电测量变送器SDZ 024—87 线路阻波器、结合滤波器质量分等标准。
(NDGJ 9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主编部门:能源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施行日期:1989年10月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NDGJ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50号各电管局,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各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所,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力建设研究所,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湖北电力实验研究所:根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220MW及以上机组均将装设电子计算机。
为搞好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我局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按照“中等适用”的原则,在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第十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了满足当前正在设计的工程急需,我局于1988年5月将该章先行颁发试行。
在1988年12月召开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审查会上审查决定,将该章整理修改为单行本规定颁发,现将整编后的《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批准颁发,从1989年10月起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1989年5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是大型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设备落实、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容量为200~6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新建或扩建发电厂的机组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宜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DCS系统作业指导书
Q/GDDTPC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版本/修改:A/0 Q/GDDTPC.107.CK.10.DK-2007DCS系统作业指导书(试行)2007-01-01 发布 2007-01-01 实施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DCS系统检修工作的规范性、标准化,强化设备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决定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通过作业指导书,把DCS系统检修现场工作做实、做细并进行优化,使现场工作可控、在控,以减少现场工作失误,从而有力地保证我公司的可靠运行。
本作业指导书以《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01)为基础,参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由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作业指导书由电控部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本作业指导书审核人:本作业指导书批准人:本作业指导书于2007年1月1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版本及修改状态:A/0.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文件 (4)3 修前准备 (7)3.1 准备工作安排 (7)3.2 人员要求 (7)3.3 备品备件 (7)3.4 工器具 (9)3.5 危险点分析 (10)3.6 安全措施 (10)3.7 人员分工 (10)4 DCS系统设备检修流程图 (12)5 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试验记录见附录A) (13)5.1 开工 (13)5.2 检修电源的使用 (14)5.3 检修内容和工艺标准 (13)5.4 DCS系统主要模件指示灯说明(附表) (25)5.5竣工 (38)6 验收记录 (39)7 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40)附录B(规范性附录) (41)DCS系统检修作业指导书1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控部所负责的DCS系统的全部检验。
1.2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DCS系统的检修内容、试验及检修过程中相关工作的安全要求及相应措施。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NDGJ 9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主编部门:能源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施行日期:1989年10月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NDGJ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50号各电管局,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各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所,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力建设研究所,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湖北电力实验研究所:根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220MW及以上机组均将装设电子计算机。
为搞好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我局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按照“中等适用”的原则,在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第十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了满足当前正在设计的工程急需,我局于1988年5月将该章先行颁发试行。
在1988年12月召开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审查会上审查决定,将该章整理修改为单行本规定颁发,现将整编后的《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批准颁发,从1989年10月起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1989年5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是大型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设备落实、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容量为200~6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新建或扩建发电厂的机组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宜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
2 网络设备:包括集线器和接口装置等; 3 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单元等; 4 电源设备:包括电源模件等。
5.2.2 硬件设备应选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业级产品,设备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 5.2.3 站控层主机应与升压站的规划容量相适应。主机采用冗余配置,双机互为热备用,应满足整个系统的功 能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 5.2.4 操作员工作站应设置两套。 5.2.5 工程师工作站宜设一套,实现系统设备维护、参数整定等功能。 5.2.6 远动通信设备应双套配置,满足系统有关调度要求,其容量及性能指标应能满足厂站端远动功能及规约 转换要求。远动接口设备信息可从站控层或前置层处采集。 5.2.7 公用接口设备完成与电力网络直流及UPS系统、电能量采集装置等智能IED设备的通信接口,实现数据共 享。 5.2.8 当设置值长工作站时,值长工作站应设置一套,实现全厂运行情况监视和生产调度管理等功能。有条件 时,值长工作站还可根据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及全厂各机组实时信息,实现机组有功功 率经济分配及无功功率的调整。 5.2.9 GPS对时设备的同步脉冲输出接口及数字接口数量应满足系统配置要求。 5.2.10 打印机的配置数量和性能应能满足定时制表、召唤打印、事故打印等功能要求。 5.2.11 网络媒介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通信缆或以上几种方式的组合。 5.2.12 间隔层设备宜具有点对点通信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就地监控、同期及防误操作闭锁等功能,并宜选用 强电输入/输出接口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5.2.13 前置机宜按配电装置电压等级及出线规模分组冗余设置。 5.2.14 所有硬件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应满足国际或国内有关标准。 5.2.15 NCS系统与非实时生产信息网络之间以及远动等实时生产信息通过数据网接入设备实现网络传输时,均 应配置经过认证的安全防护装置。 5.3 软件系统 5.3.1 NCS软件系统应由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 5.3.2 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及界面的友好性等性能指标均应满足系统本期及远景 规划要求。 5.3.3 软件系统应为模块化结构,以方便修改和维护。 5.3.4 系统软件应具有成熟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和完整的自诊断程序。 5.3.5 数据库的结构应适应分散分布式控制方式的要求,并应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以方便用户在工程扩建和 运行方式改变时灵活地进行扩充及修改。 5.3.6 通信软件应实现计算机网络各节点机之间信息的传输、数据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要求,通信速率应满足 系统实时性要求。 5.3.7 应配置各种必要的工具软件。 5.3.8 应用软件必须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 5.3.9 远动通信设备应配置远传数据库和各级相关调度网络通信规约,以实现与调度端的远程通信。 5.3.10 当设有前置层时,前置机宜配置数据库和远动规约处理软件。 5.3.11 站控层网络宜按TCP/IP协议通信;间隔层网络宜采用有关国标或IEC标准协议通信。 5.3.12 站控层应支持与电力数据网络连接的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要求。 5.4 技术指标 5.4.1 系统可用性指标:双机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9.9%。 5.4.2 系统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2万h,间隔层设备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不小于3万 h。 5.4.3 输入及输出信号响应时间不大于2s。 5.4.4 事件顺序记录(SOE)分辨率不大于2ms。 5.4.5 动态画面响应时间不大于2s。 5.4.6 模数转换分辨率不小于12位,最大转换误差不超过±0.5%,其中电网频率测量误差不大于0.01Hz。 5.4.7 模拟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大于2s。 5.4.8 数字量数据更新周期不大于1s。 5.4.9 遥控、遥调正确率不小于99.99%。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能源部基建司基工(1992)90号为保证火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全部功能正确无误、防止因计算机功能故障而影响机组试运行和正常运行,我司委托电力建设研究所制订了《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现颁发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中若发现问题和意见,请告基建司及电力建设研究所。
能源部基本建设司1992年6月15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的目的在于保证火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全部功能的正确性,并在运行中发挥实效。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机组的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在线验收测试。
第1.0.3条计算机监视系统验收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出厂验收阶段;二、计算机监视系统在机组移交生产前的现场安装和调试验收阶段;三、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试运行验收阶段。
在现场安装和调试阶段应保证热工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调试时间。
若现场安装调试不符合要求,应限期完善,否则不得转入试运行验收阶段。
第1.0.4条计算机监视系统三个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目的:一、出厂验收阶段按本规定第二章的规定进行在线验收测试,以保证产品质量。
计算机监视系统出厂检查与测试项目见附录一。
二、安装和调试验收阶段按本规定第三章的规定进行在线验收测试,以使计算机监视系统具备在线验收测试的基础条件,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的基础条件检查与测试项目见附录二。
三、试运行阶段按本规定第四章规定进行在线验收测试,以达到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全面验收,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项目见附录三。
第1.0.5条在计算机监视系统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合同谈判时,应考虑验收测试的要求,为测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1.0.6条验收测试组织:一、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出厂质量以及现场电气、热工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安装质量,第一、二阶段的验收测试,应以用户单位为主,由与该阶段任务有关的单位参加,组成验收测试小组,进行考核验收。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摘 要 : 述 了 电力 网络 计 算机 监 控 系统 ( S 的 主 要 设 计 原 则 、 论 NC ) 系统 功 能 和 构 成 , 技 术 和 经 济 的 角 度 对 NC 从 S和
常规 电 力 网络 监 控 系统进 行 了分 析 与 比较 。 果 表 明 : 常 规 电 力 网络 监 控 系统 相 比 , C 结 与 N S增 加 费 用 不 多, 但提 高 了
中 。面对 这种 现 状 , 苏省 电 力设 计 院 提 出设 计 方 江
案 推进 火力 发 电厂 电力 网络 计算 机监 控 系统 ( S NC )
的改进 。
2 CS功 能 N
2 1 数据 采集 和处 理 。
1 NC 的 设计 原 则 S
( )电 厂 升压 站 按 无 人值 班 设 计 , 消 网控 室 1 取 和常 规控 制屏 , 电器室 集 中布 置 。N 继 CS和远 动 系 统统 一 考虑 , 置通 信装 置 。NC 设 S采 用 分层 分 布式 结构 的 开放式 系统 , 不设 后备 手动 操作 。 ( ) S框 架 和 容量 按 电厂最 终 规模 考 虑 , 2 NC 测 控 部分 按 本期 丁程 配 置 , S的 电气模 拟 量采 集 采 NC 用 交流 采样 , 系统 的扩 充应 简单 、 灵活 和方便 。
( 7)设 置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P 卫 星 时 钟 , G S) 对 NC 微 机 保 护 装 置 、 障 录波 器 等 装 置 进 行 统 一 S、 故
时钟 管 理 。
() 8 NCS通 过 网 关 机 与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S MI ) 进行 网络 通信 , 实现 全 厂信 息 共享 。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火力发电厂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刘梓洪;王继工
【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
【年(卷),期】2006(25)5
【摘要】论述了电力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NCS)的主要设计原则、系统功能和构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对NCS和常规电力网络监控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规电力网络监控系统相比,NCS增加费用不多,但提高了电力网络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及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在NCS方案设计过程中,强调将远动通信功能和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一并予以考虑,这样不但可避免设备的重复设置,减少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管理费用,提高系统可靠性,而且使得该系统能适应发电厂竞价上网、经济调度的发展要求.
【总页数】3页(P64-66)
【作者】刘梓洪;王继工
【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24;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火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J], 吕平洋
2.火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J], 李海波
3.火力发电厂网络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其方案设计 [J], 杜雪莉
4.火力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J], 宋延成
5.瓦村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J], 杨洁;凌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设计技术规定(1页-26页)
1 总则1.0.1 为了规范火力发电厂的信息系统设计,使电厂建设各方与运营方共享工程信息,提高电厂的数字化管理和安全运行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直接燃烧方式、主要燃用化石燃料的火力发电厂新建、改扩建工程的信息系统设计。
1.0.3 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设计应采用全厂统一的信息编码。
1.0.4 本标准规定了对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火力发电厂信息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生产信息production information指与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包括生产过程实时数据、厂级性能计算数据、生产优化数据等。
2.0.2 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指为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提供服务和管理的、与发电及运行非直接相关的信息,包括建设阶段的计划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费用管理、安全环境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及图纸文档管理等信息;生产阶段的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燃料管理、经营管理及行政管理等信息。
2.0.3 视频监视video monitoring利用视频探测技术,通过电子及网络系统实现对设定区域和目标的监视,并实时显示、记录现场图像,按功能可分为安保视频监视和生产安全视频监视。
2.0.4视频会议video meeting指可以在两个或多个地点间实时传送会议图像、语音等信息的会议。
2.0.5 门禁access control利用自定义符识别技术或模式识别技术,通过电子及网络系统对出入口目标进行识别,并对出入口进行开关控制、记录出入信息2.0.6 总体架构general framework本标准所指总体架构是指IT基础架构和基于企业发展战略、核心业务模式和流程、组织结构等所涉及的业务应用架构的综合逻辑模式。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能源部基础建设司基工(1992)90号为保证火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全部功能正确无误、防止因计算机功能故障而影响机组试运行和正常运行,我司委托电力建设研究所制订了《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暂行规定》(试行),现颁发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中若发现问题和意见,请告基建司及电力建设研究所。
能源部基本建设司1992年6月15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火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全部功能的正确性,并在运转中充分发挥成效。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额定容量为200mw及以上机组的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在线验收测试。
第1.0.3条计算机监视系统验收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出厂验收阶段;二、计算机监视系统在机组转交生产前的现场加装和调试环评阶段;三、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试运营环评阶段。
在现场安装和调试阶段应保证热工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的安装调试时间。
若现场安装调试不符合要求,应限期完善,否则不得转入试运行验收阶段。
第1.0.4条计算机监视系统三个验收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目的:一、出厂环评阶段按本规定第二章的规定展开在线验收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
计算机监视系统出厂检查与测试项目见到第三章一。
二、安装和调试验收阶段按本规定第三章的规定进行在线验收测试,以使计算机监视系统具备在线验收测试的基础条件,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的基础条件检查与测试项目见附录二。
三、试运营阶段按本规定第四章规定展开在线验收测试,以达至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全面环评,计算机监视系统在线验收测试项目见到第三章三。
第1.0.5条在计算机监视系统及软硬件的设计和合同谈判时,应考虑验收测试的要求,为测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1.0.6条验收测试组织:一、为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出厂质量以及现场电气、热工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监视系统的安装质量,第一、二阶段的验收测试,应以用户单位为主,由与该阶段任务有关的单位参加,组成验收测试小组,进行考核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主编部门:能源部华北电力设计院批准部门: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施行日期:1989年10月能源部电力规划设计管理局关于颁发NDGJ91—89《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89)电规技字第50号各电管局,省(自治区)电力局,各部属电力设计院,各省(自治区)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所,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电力建设研究所,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湖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根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220MW及以上机组均将装设电子计算机。
为搞好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我局委托华北电力设计院按照“中等适用”的原则,在总结国内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第十章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了满足当前正在设计的工程急需,我局于1988年5月将该章先行颁发试行。
在1988年12月召开的《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审查会上审查决定,将该章整理修改为单行本规定颁发,现将整编后的《火力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91—89(试行)批准颁发,从1989年10月起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局。
1989年5月23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规定作为实施《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SDJ1—84)热工仪表和控制部分的补充及具体化。
第1.0.2条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电子计算机监视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是大型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满足机组安全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并应做到技术先进、设备落实、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定适用于容量为200~600MW汽轮发电机组的新建或扩建发电厂的机组计算机监视系统设计。
第1.0.4条发电厂计算机监视系统的设计,宜采用标准设计、典型设计和通用设计。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火电厂200MW及以上机组宜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安全监视,主要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CRT屏幕显示、制表打印及事故忆性能计算等。
一、200MW机组的计算机规模宜小一些,主要用于对安全、经济运行有关的重要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
二、300MW及以上机组的计算机,宜具备较完善的安全监视功能。
在有条件时,可与其他子系统进行通信。
第2.0.2条新建工程中必须把计算机作为机组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进行设计并取代部分常规仪表,在机组投运时应能发挥作用。
第2.0.3条计算机必须能长期稳定运行,主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大于4320h,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大于2160h,可利用率η应在99.5%以上。
第2.0.4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应配套齐全。
计算机选型宜立足国内,优先选用国家系列型谱中设备可靠并在发电厂中有运行经验的机型。
第2.0.5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一般包括系统配置、应用功能及设计说明书,测点清册,屏幕显示(CRT)画册及制表打印格式,计算公式汇编,计算机技术规范书,以及有关图纸等部分。
第三章基本应用功能第3.0.1条计算机系统应能连续地、及时地采集和处理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各种运行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并有良好的中断响应。
第3.0.2条通过彩色CRT(屏幕显示)和功能键盘,应能为运行人员提供机组在正常和异常工况下的各种有用信息。
第3.0.3条通过打印机应能完成打印制表,开关跳变与顺序记录,事故追忆,CRT画面拷贝等功能。
第3.0.4条应能在线进行各种性能计算和经济分析。
第3.0.5条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功能,应在“计算机技术规范书”中提出明确要求。
第四章输入与输出第4.0.1条进入计算机的模拟量应满足计算机应用功能的要求。
下列模拟量一般输入至计算机系统:一、机组启停、运行及事故处理过程中需要监视和记录的参数。
二、定时制表所需要的参数。
三、二次参数计算、参数修正或补偿所需要的相关参数。
四、主要性能计算和经济分析所需要的参数。
五、重要的风门、挡板开度及油动机行程等参数。
六、主要电气参数。
第4.0.2条下列情况的模拟量,可以不进入计算机系统:一、已被小型巡测装置测量的温度。
二、加热器水位。
三、配有专用显示仪表的成分分析、火焰检测等参数。
四、辅助车间工艺系统的检测参数。
第4.0.3条输入计算机的模拟量信号可来自其他自动化系统使用的变送器。
对电流信号应有断路保护措施。
当串联多个负载时,计算机信号应取自信号回路最低电位端。
第4.0.4条应按参数的重要性和动态特性合理选择和利用采样扫描周期。
采样周期一般按表4.0.4中数值选取。
第4.0.5条进入计算机的开关量,应满足计算机应用功能的要求,下列开关量一般输入至计算机系统:一、反映主机和主要辅机运行状态的接点。
二、发电机-变压器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状态接点。
三、高、低压厂用变压器断路器状态接点。
四、与保护、连锁有关的电动门,执行器,电磁阀状态接点。
五、主要保护动作输出及重要参数越限报警接点。
六、连锁、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状态接点。
第4.0.6条根据计算机应用功能要求,应区别一般开入和中断型开入,并说明哪些开关量参加顺序记录。
第4.0.7条进入计算机的开入接点,都应考虑防止误动作和高电压进入计算机的措施。
第4.0.8条应有适当数量的脉冲量输入接口,用于输入电量及汽轮机转速等脉冲量变送器信号。
第4.0.9条应有少量的模出接口,供模拟趋势记录仪用,少量的开出接口,供计算机故障报警用。
第五章硬件配置第5.0.1条计算机安全监视系统一般由下列几部分硬件组成:一、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外存及选件。
二、外部设备,包括值班员操作站(CRT显示器和功能键盘)、打印机、程序员站等。
三、过程通道,包括模入、模出、开入、开出及脉冲输入通道。
四、预制电缆和中间端子箱。
五、不停电电源装置和电源隔离滤波装置(根据需要配置)。
第5.0.2条对选用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应考虑与其他自动化系统信息交换的方便性。
第5.0.3条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外存宜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以备运行后扩展功能。
一般内存留25%余量,外存留40%余量。
第5.0.4条对硬件系统所有设备,均应在“计算机技术规范书”中提出明确要求。
第5.0.5条各类机组安全监视系统的硬件配置一般如表5.0.5所示。
第5.0.6条当两台机组在一个集中控制室控制时,可配置一台工程师操作站,该站包括一台CRT和功能键盘,供单元值长调用两台机组的画面用。
第5.0.7条程序员站包括一台CRT和键盘,以及一台输出打印机或电传打字机,供专责人员进行系统组态,任务生成,以及程序或设定值修改等用。
第5.0.8条应配备必要的备品备件,以保证计算机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当采用国产计算机时应满足两年的用量;当采用进口计算机时一般考虑三年所需的用量,易损部件用量由制造厂根据其重要性提出。
第六章软件第6.0.1条计算机安全监视系统的软件应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第6.0.2条软件系统的结构应是积木式和模块化的,能根据应用需要进行剪裁和生成,应用软件应具有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第6.0.3条应用软件和实时数据库应满足监视功能的要求,可以灵活地进行组态、扩充和修改,并具有防止信息丢失的措施。
第6.0.4条应配备高级编程语言和自诊断、自恢复等程序,并支持汉字显示和汉字打印功能。
第6.0.5条应具备方便的人机联系手段和良好的实时响应能力。
第七章接地第7.0.1条计算机系统应有稳定、可靠的接地点,制造厂无特殊要求时,接地电阻一般不得大于2Ω。
第7.0.2条计算机接地网可选用下列形式之一:一、当电气接地网满足计算机接地电阻要求时,可利用电气接地网作计算机接地网。
二、当电气接地网不满足计算机接地电阻要求或计算机制造厂对接地有特殊要求时,可设置计算机独立接地网。
第7.0.3条独立的计算机接地网应与动力及防雷接地网保持10m以上距离。
当计算机接地网需要与电气接地网相连时,应采用低压绝缘动力电缆连接。
第7.0.4条计算机系统应设总接地板,并用绝缘电缆引至接地点。
系统内不同性质的接地,均经绝缘电缆引至总接地板,以保证“一点接地”。
第7.0.5条主机及外设的接地方式如下:一、主机和外设的机柜一般与基础绝缘,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50MΩ,并与钢制电缆管、电缆槽道等绝缘。
二、集中布置机柜的接地,用多股绞合绝缘导线(或电缆)引向总接地板。
三、距离主机较远的外设(如I/O通道、CRT控制台等)的接地,用多股绞合绝缘导线(或电缆)直接引向总接地板。
四、打印机等电噪声较大的外设,一般通过三孔电源插座的接地脚接地。
五、继电器柜、操作台等与基础不绝缘的机柜,不得接到总接地板,可就近接地。
第7.0.6条计算机信号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如下:一、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
二、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
三、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宜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信号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现场地)。
第7.0.7条各种用途接地线的截面选择见表7.0.7。
注:①表中接地线可采用低压铜心动力电缆或单心多股绞合绝缘电线。
②计算机系统地包括逻辑地、信号地、屏蔽地。
第八章电缆选择及敷设第8.0.1条计算机信号的分类及电缆选型见表8.0.1。
第8.0.2条计算机的输入信号电缆应在带盖的电缆槽道中敷设,电缆槽道与盖板应保证良好接地。
第8.0.3条 单根信号电缆应穿在钢制电缆管中敷设,电缆管要有良好接地。
第8.0.4条 下列信号电缆不得通过计算机电缆槽道: 一、信号大于、等于60V 或0.2A 的仪表信号电缆。
二、没有噪声吸收措施的开入、开出信号电缆(如无消弧措施的继电器的回路电缆)。
注:① 不同类别的信号回路不得通过同一根电缆。
② 对绞线的绞距要小于100mm 。
③ 电缆屏蔽层的型式宜选用铜带屏蔽或铝箔屏蔽。
④ 信号电缆线心截面应大于0.75mm 2或线径大于1mm 。
⑤ 热电阻信号回路宜采用三线制或四线制接法。
当采用对绞屏蔽电缆时,对绞的组合必须是信号线与信号线,电源线与电源线对绞。
第8.0.5条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其他电缆走同一电缆通道时,计算机信号电缆槽道应排列在最下层。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一般控制电缆,允许在带有中间隔板的同一槽道中敷设。
第8.0.6条 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通道之间的最小距离规定见表8.0.6。
表8.0.6 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通道之间的最小距离(mm)注:① 与低压动力电缆斜交超过250mm ,高压动力电缆斜交超过500mm 以上路线段不计平行距离。
② 平行距离指在计算范围内各段平行距离之和。
③ 动力电缆电压指线路中最高电压;电流指各回路电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