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期末考前复习必备:历史八下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古代中国的交流与变化
1. 古代丝绸之路
- 古代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
- 表现形式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2. 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
- 唐朝时期,开放了海上丝绸之路
- 起点为广州,终点为阿拉伯、非洲等地
- 对外交往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为紧密
3. 清朝时期与外国的交往
- 清朝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与外国的不平等条约
- 例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
- 这些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与尊严
二、现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1.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以工人和农民为主要力量的革命
- 这两次革命使中国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2. 中国的兴起与领导
-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力
- 党的领导使中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 中国共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发展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 改革开放政策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影响到了中国自身,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的知识要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战国时期
1、战国时期的时间: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中国历史上有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

3、战国时期的重要文学:《论语》、《墨子》、《孟子》等。

4、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
子等。

二、秦朝建立
1、秦朝的开国皇帝:嬴政。

2、秦朝的政治改革:采取统一政策,实行一统天下,统一诸侯,兴
修郡县,注重修筑陆地和水利工程,建立了汉制、秤称、钱称,建立了历法、度量衡制度等。

3、秦朝的统一造诣:设置九郡十六地,设立国家机构,设置国家机关,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三、汉代
1、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2、汉朝的政治改革:恢复百家争鸣,实行分封制,统一货币,改革
户口制度,实行把握地方的制度,统一流通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衡度,
统一法律,统一称谓,统一礼制等。

3、汉朝的文化贡献:演绎《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
著作,李斯的《孝经》、佚名的《仪礼》等儒家思想作品,班固的《汉书》等等。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探索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成果包括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这些成就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也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二、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代表人物是阿沛阿旺晋美。

这一事件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实现了大陆统一和民族团结。

抗美援朝: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司令员是彭德怀,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这场战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三、历史学习方法关联记忆法:通过把新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例如,在学习明朝时,可以将其与元朝进行比较,从时间顺序、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方面加深理解。

制作时间线:将学过的事件、人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有助于快速找到相关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时间线还可以帮助建立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历史脉络。

讲故事法:将历史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现,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以上是对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教材、课堂讲解和课后练习,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同时,也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关联记忆法、制作时间线和讲故事法等,提高学习效果。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明清社会的变化与发展1.明清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网罗天下的官营企业•工业生产的开始和发展2.社会习俗与风俗的变化•社会礼仪方面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变化•饮食方面的变化及文化传承3.思想文化的发展•儒家学术重要性的提升•妇女思想文化的变化•艺术与文学方面的发展二、近代中国的开局与变革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政治与历史背景•对内改革的尝试•外来势力的威胁和挑战2.鸦片战争与中外关系的变化•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发展•中外贸易关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改革与新思潮的兴起3.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新设与变化•政权更替与政治制度的变化•政治体系的重建•维新运动与新政实施三、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起义•外强内弱的中华帝国•旧民主与新思潮之间的转换•全国规模的革命起义2.辛亥革命的时代意义•辛亥革命造成的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转型的贡献•辛亥革命对振兴民族的影响3.新中国的诞生•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与社会变革•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角色•苏联和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立四、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中国的命运将走向何方•近代中日战争的成因•抗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战争进程中的水土不服和民族感情2.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英雄•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胶着状态•抗日战争的胜利及胜利价值•中国抗战英雄的特点与成就3.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抗战对民族精神的鼓舞和历史意义•从国际影响到东亚地位的提升•抗日战争对中国未来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打下基础五、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1.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和平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从抗战到解放战争和平进程的演变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历史进程•党的由来、宗旨和基本举措•革命后期,新民主主义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变迁3.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和开放政策的重大决策•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绿色科技的推进结束语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已经结束。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丝绸之路:路线细节: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

贸易商品细节:丝绸之外,还有瓷器、茶叶、漆器等中国商品;从西方引进了玻璃器皿、宝石和宗教文化。

佛教传播:传入细节:公元1世纪,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汉传佛教。

影响细节:佛教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中的佛教雕塑和壁画。

古埃及建筑技术:金字塔细节: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高约146米,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建筑方法细节:使用铜凿和杠杆原理移动巨石,斜坡和滚木技术用于运输。

古希腊科学:阿基米德贡献细节:除了浮力原理,阿基米德还提出了阿基米德原理,描述了杠杆平衡的条件。

问题与答案:丝绸之路对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有哪些具体贡献?答案:丝绸之路促进了商品和技术的交流,如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传到西方,同时佛教、景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也通过这条路线传播到中国。

第二章:封建时代的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国王权力细节:国王通过分封土地给贵族来巩固统治,但实际控制力受限于地方贵族的实力。

贵族与骑士关系细节:贵族赐予骑士土地,骑士则为贵族提供军事服务,形成了一种基于土地所有权的依附关系。

庄园制度:经济模式:庄园内部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循环系统。

社会结构细节:庄园内部除了领主和农奴,还有自由民、工匠和商人,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社会结构。

问题与答案:封建社会中领主如何通过庄园制度维持其权力?答案:领主通过控制庄园内的土地和资源来维持权力,通过征收农产品和劳役来增加自身财富,同时通过提供保护来巩固与农奴的关系。

第三章: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中国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包括儒家经典、诗词、政策论等。

影响细节: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使得不同出身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日本平安时代:政治结构:天皇制度与武士阶级的权力逐渐增强。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1. 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
- 戊戌变法: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新式学校,推行洋务运动,试图改革中国传统政治体制。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

2.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 戊戌维新派:主张西学东渐,倡导国家变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 反对派:反对洋务派改革,主张保持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3. 近代中国的国土失去与民族觉醒
- 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领土被侵占,民族尊严受损。

- 形式主义教育:近代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国家建设需求,造成教育形式主义的盛行。

4.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动
-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中国经济开始有商业和资本运作,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转变。

- 维权运动:近代中国民众由于种种原因发起的维护自身权益
的运动,突显社会矛盾和不公平现象。

5. 近代中国的外交斗争
- 抗日战争:中国在二战期间与日本进行的抗日斗争,展现了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坚定意志。

- 中苏关系: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发展起伏不定,对中国的对外
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必背内容,通过掌握这
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趋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三国鼎立时期(220年-280年)
1. 魏、蜀、吴三国的形成和发展
2. 三国争霸的背景和过程
二、两晋南北朝时期(265年-589年)
1. 晋朝的建立和文化成就
2. 汉族南迁和南北朝的形成
3. 北朝的统一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三、唐朝盛世(618年-907年)
1.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2.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
3. 唐朝的外交和对外关系
四、宋辽金元时期(960年-1368年)
1.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改革
2. 辽金的威胁和对宋的侵略
3. 钦差制和南宋的抗震救灾
4.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特点
五、大一统时期(明、清)(1368年-1912年)
1. 明朝的建立和国内政策
2. 明朝的海外探险和文化发展
3.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
4. 清朝的政策和西方列强的入侵
六、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和资本主义萌芽
1.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目标
2. 财政经济改革的探索和失败
3. 西方思想的传播和对中国的影响
七、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主义主张
1.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2. 中共的成立和土地革命
3.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总结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的知识点概述,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的研究和复有所帮助。

(总字数:120)。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整理

一、中国近现代史篇(1875年-1949年)
1.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及不平等条约
-戊戌变法与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辛亥革命及孙中山的思想
-外国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2.国共合作与土地革命:
-四一二政变
-国共合作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建设的基本路线
3.抗日战争:
-卢沟桥事变和淞沪会战
-八年抗战及其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4.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及其胜利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
-中共领导的人民政府的组织与活动
5.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政治界、民主党派的作用
二、世界史篇(1840年-1945年)
1.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2.帝国主义与民族独立运动:
-帝国主义侵略与殖民地剥削
-亚洲、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二战前后的国际形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重建:
-二战爆发与发展
-盟军对德国和日本的战胜
-联合国的成立与国际局势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全套)

第十二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香港被割占史实: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地区;1898年租借新界。

澳门被割占史实: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进入;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居住权;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侵占凼仔岛、路环岛。

2.“一国两制”构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目的是维护祖国、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的内容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的意义: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和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1984年底,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政策合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港澳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收回港澳地区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创了香港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成功的范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为世界做出的贡献。

第十三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党、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武装解放——→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和平解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八项主张——→(胡锦涛)——四点意见,《反国家分裂法》2.台湾问题的由来: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对局台湾;朝鲜战争爆发,美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领土的史实:三国时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62年收复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割让给日本,1945年回归祖国。

3.两岸关系的改善:①1987年台湾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下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一、第十一章中国古代的科技1. 造纸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2. 指南针: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3. 火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4. 印刷术:发明者、发明时间、传播和影响。

二、第十二章欧洲的开拓与文化变革1. 大航海时代:起因、主要国家、目的、成果。

2. 文艺复兴:起源、特点、影响。

3. 科学革命:起源、主要人物、科学成就。

三、第十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1.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对社会的影响。

2. 佛教:传入时间、主要教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3. 道教:主要教义、传播和影响。

4. 科举制度:起源、实施年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应用: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应用。

四、第十四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1. 甲午战争:起因、战争结果、对中国的影响。

2. 辛亥革命:起因、目标、主要活动和组织、成果。

3. 五四运动:起因、主要活动和口号、意义和影响。

4.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参与人物、影响。

五、第十五章世界历史的进程1.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战争结果、对世界的影响。

2.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战争结果、对世界的影响。

3. 联合国的成立和发展:起因、组织方式、成员国、主要职能。

六、第十六章冷战与世界的分裂1. 冷战的起因和特点:美苏两强对抗、意识形态斗争、军备竞赛、核武器的威胁。

2. 冷战的结束和后果: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东欧剧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这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含人教版)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1.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缺点2.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流程•科举制度的意义和影响3.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二、异域政权与文化交流1. 元朝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统治•元朝政治制度•元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2. 明朝政权•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社会经济文化发展3. 明朝与外族文化交流•明朝与欧洲的文化交流•明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明朝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三、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变1. 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生产的技术改进•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兴起2. 封建政治的演变•封建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封建政治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政治的危机和衰落3. 封建文化的演变•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封建文化的危机和衰落四、近代中国的命运与抗争1. 中华民族的抗争•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时间和事件•甲午战争的起因和背景•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2. 独立自主的奋斗•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基本实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抗争和革命3. 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国共内战的发展和背景•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下历史速学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下历史速学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下历史速学1. 秦朝与汉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刘邦成功推翻了秦朝,建立了汉朝。

2.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争战的时期。

- 三国时期以《三国演义》为著名的文学作品广为人知。

3.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南朝与北朝相互争战,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4. 隋朝与唐朝-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隋文帝杨坚推翻了北周,建立了隋朝。

-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的盛世被誉为"开元之治"。

5. 宋朝与元朝-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中期封建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是由成吉思汗后裔忽必烈建立的统一的中国封建王朝,是蒙古族统治中国的时期。

6. 明朝与清朝-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末期的封建王朝,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洲族建立了清朝。

7. 近代中国- 近代中国是指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时期。

- 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许多列强的侵略和内外战乱,涌现了许多爱国人士和革命先行者。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总复习知识点考点1.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1.对农业的改造(1)时间:1953年—1956年(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时间:1954年—1956年(2)方式: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3.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2.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知识点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4、古代埃及什么时候统一?5、古代巴比伦统一的时间、统一者、都城分别是什么?6、古代印度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由谁统一?统一时间?7、最早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一些小国家的什么人?8、在中国是最早栽培什么的.国家?分别在什么流域?9、良诸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10、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是什么?11、夏朝建立的时间、人物分别是什么?12、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是什么?二、早期国家的形成1、国家形成的原因?国家的出现是什么的标志?2、比较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城市、王权、社会等级、刑法)3、埃及国王又称什么?它自认为是什么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汉谟拉比自称什么和什么?5、谁划定“九州”?铸造什么作为权力的象征?6、在中国谁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从此王位什么制代替什么制?7、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哪四个等级?地位怎样?8、在中国的商朝统治者以什么来区分尊卑等级?9、《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怎样?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三、告别野蛮1、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至少列出4条2、真正的文字从什么发展而来?3、在西亚广泛传播的文字是什么?4、什么是甲骨文?它记录和反映什么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5、古代埃及、西亚、中国的文字分别叫什么?书写的材料分别是什么?6、的金字塔是什么?哈佛拉金字塔旁有什么?7、古巴比伦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是什么?8、中国的什么朝青铜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必考知识点一、协议关键信息1、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与重要事件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范围: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重要事件:开国大典、土地改革、三大改造等2、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索历程:“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成就: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两弹一星”等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等现代化建设成果: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提高等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重要外交事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等二、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与重要事件11 新中国的成立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11 土地改革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12 抗美援朝1950 年10 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成就12 “一五”计划1953 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人教版八下历史期末总结

人教版八下历史期末总结

人教版八下历史期末总结第一部分: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事件。

五代指的是五个相继的朝代,十国则是五代中的十个相对独立的国家。

这个时期国家的兴衰更替频繁,战乱不断。

在五代期间,北方的契丹族建立了辽国,南方的南唐、南汉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辽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统治能力成为五代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南方的南唐则是以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而闻名于世。

北宋的建立是五代时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赵匡胤在乾封革命中推翻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大宋。

北宋的建立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宋政权不仅改革了政治和经济制度,还发展了科技和文化。

北宋的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来稳定国家、繁荣经济、加强国防,并且提倡文化教育,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二部分:北宋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北宋政权在治理国家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政治制度的改革。

北宋政权推行了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科举制度的推行为后来的明清两朝的选拔人才制度奠定了基础。

其次是经济制度的改革。

北宋政权推行了“均田制”,通过重新分配土地使农民的土地更加公平。

这一措施一方面使农民的生产热情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国家的税收增加。

北宋政权还发展工商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

第三部分:北宋的文化和科技北宋政权对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例如,李时中发明了雪梨仪,使中国民族产生一种科学而自信的认识。

另一个重要的科技成就是发明了造纸技术。

纸张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普及。

纸张的出现使书写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更容易地获取知识。

在文化方面,北宋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使中国文学达到了新的高峰,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部分:北宋的国防问题和南宋的建立北宋政权在统治时期也面临着许多国防问题。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 新中国成立。

-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是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 西藏和平解放。

-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 土地改革。

- 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 - 1957年)- 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 成就: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三大改造(1953 - 1956年)- 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____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引言】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忆,是我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下、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部分,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一、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代史时期的背景与特点- 清朝晚期的社会矛盾与封建制度的腐败- 中国积贫积弱与外国列强的侵略-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过程和结果- 革命党人的活动与组织(如同盟会、兴中会等)- 北京政变与辛亥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与进展3. 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政府斗争- 中华民国的成立与领导人(如孙中山)-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 建立立宪政治与国共合作4.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运动背景与起因- 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 学生运动与青年文化的更新- 运动成果与影响5. 北伐战争与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形成与背景- 黄埔军校与国民革命军的建设- 北伐战争的发起与胜利-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6. 抗日战争与三个主力- 九一八事变与华北事变- 中国抗日战争的发起与进展-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 国共合作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7. 中国近代经济的变革与发展- 经济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 农民运动与农业问题的解决8.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变革与发展- 近代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女性解放运动与女性地位的变化- 文化新潮与思想启蒙运动- 国粹与西学的交融【二、世界历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参战国家- 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凡尔赛和约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国际联盟的成立与作用2. 俄国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革命的爆发与列宁的领导-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过程-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设与治理- 新经济政策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 民族独立运动与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崛起- 民族独立运动的背景与起因-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非洲国家的解放与非洲独立运动- 亚非拉新兴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发展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参战国家- 战争的进程与结果- 联合国的成立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美苏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发展5. 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平- 巴勒斯坦问题与以色列的建立- 中东战争与和平进程- 石油危机与中东地区的影响- 中东和平进程的挑战与希望6. 科技与文化的变革- 科技革命的发展与影响- 信息革命与全球化趋势-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全球化-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结语】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和国际环境。

初二下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新人教版

初二下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新人教版

初二下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新人教版第五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形式: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形式:从1954年起, 国家通过公私合营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政策: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实现和平过渡, 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第六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时间:到1956年底, 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

2、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共八大——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时间:1956年2、地点:北京3、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2)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5、 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但忽视了客观规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重的一次严重失误。

6、建设成就: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 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 使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实现自给自足)。

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模范人物:大庆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第七课1、开始:1966年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的决定, 成立“中央*小组”。

1970年至1971年间, **集团策动*政变。

1971年9月13日, *等人乘飞机出逃, 坠机身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八下P2)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

3、内容: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选举毛泽东为主席;确定国旗、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采用公元纪年。

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总理兼外交部长。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下P3-4):开辟历史新纪元。

1、时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这时候的新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1、时间:1950年昌都战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晋美《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四.最可爱的人(八下P7-8)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扞卫和平(1)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①美国侵略朝鲜,轰炸中国边境城市,侵犯了中国主权,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②美国派太平洋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③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2)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奋斗。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八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中国的近代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以及中国人民在这些战争中的抗争和反抗。

洋务运动:为了自强而学习西方科技,开展了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兴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等。

戊戌变法: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最终失败。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二、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经济大危机:介绍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法西斯国家的兴起:讲述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国家的兴起和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包括主要战场的战斗和重要事件。

三、中国的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讲述了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对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介绍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成就,如“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等。

改革开放: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

四、历史技能:此外,八年级下册历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如阅读和理解历史材料、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归纳和总结历史规律等。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以上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的主要内容,供您参考。

具体的知识点可能因不同版本的教材而有所差异,建议结合具体教材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期末考前必备:历史八下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二)中华人民国的成立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举行开国大典。

54门礼炮齐鸣28响。

(54代表当时全国54个民族,28代表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取得胜利。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三)和平解放1951年1概况: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一一1953年7月)原因:①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全; ②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员是德怀。

英雄人物: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邱少云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第3课土地改革(1950 —1952年)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容:1950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至U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意义:①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②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培养建设人才。

2 一五计划的成就①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②交通运输业的成就:1957年,长江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影响: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一《中华人民国宪法》(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一)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背景: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主要方式:进行公私合营。

方法(手段):赎买。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一一中共八大(1956年)主要容:(1)中共对国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见书P27) ; (2)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要的任务是,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意义: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1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2影响:使得左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三)建设成就和模人物石油工人一“铁人”王进喜科学家一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 1976年)1文革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一党“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乱。

3粉碎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时间:1978年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 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9课改革开放(一)对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前提:以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开始: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作用: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1985年)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

(二)对外开放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我国建立了、、和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增设经济特区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设立浦东开发区,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2)现在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地区逐步向地发展,从而形成“经济特区一一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一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一1、H届三中全会前,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中共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南巡讲话(1)主要精神: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2)影响: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共十四大(1992年)容: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形成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开)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民族关系: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二)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政策: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正式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国宪法》2、状况:建5个省级自治区(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回族自治区、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

3、意义: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地区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第12课和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提出:改革开放后,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最先针对问题提出,最早成功运用于问题)含义:在中华人民国境,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澳门回归祖国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国政府对恢复行使主权。

(英国占领)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意义:、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对台基本方针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方针:①建国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②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以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并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九二共识1990年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中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由此,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关于问题的八项主意义:八项主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认识:统一是历史潮流,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分裂祖国活动注定要失败。

第14课钢铁长城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一一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东海和南海舰队。

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