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机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生物高二年级《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教学设计
实验十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设计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的方法。
2.学会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实验原理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它的运动方向随刺激的方向而定。
在单侧光的刺激下,植物表现出向光性运动。
在地心引力(重力)的影响下,植物的根表现出向重力性运动。
实验步骤一、设计思路单侧光照射1.向光性:对照光线均匀照射(或无光)胚芽鞘完整对照去胚芽鞘尖端,或用锡纸小帽套住胚芽鞘尖端2.向重力性:对照根尖垂直向下放置对照根尖向其他方向放置二、设计方案示例1.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设计(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在其中一个的一侧开一直径1cm小孔(2)取几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长出胚芽鞘的小麦幼苗,分别栽种在两个花盆中(3)将其中一个花盆罩以不透光的纸盒,另一用一侧开小孔的纸盒罩住,并始终给以充足的光照(4)定期打开装置,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高度、弯曲情况等。
结束后仍将装置恢复原状(5)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2.植物的向重力性实验设计(1)取4粒同样大小已萌发并长出胚根的玉米粒,平放在一个培养皿中,分居四方,使其胚根都尖端部分朝向培养皿中央。
(2)用滤纸、棉花等填满培养皿并加入适量的水,(以不影响生长为宜)使种子固定(3)盖上培养皿盖,边缘用胶布封口,竖起并固定培养皿,注意4粒种子应分别在水平线和竖直线上。
将装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4)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同类题库】.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
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B).帕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的植物生长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
(如下图)这个实验不能证实(C)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C.使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D.“影响物”促进胚芽生长.(多选)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教学设计19: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
2.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向光性的原因。
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和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并预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还有争议,以启发学生关注和认识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并没有终结,再次感受众多科学家的贡献,科学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二、教学要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三、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教学流程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结合课件图文展示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加以讲解胚芽鞘的概念: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是胚体的第一片叶,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让学生明确胚芽鞘对应部位和作用。
2.展示4组实验,引导学生就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进行分析。
⑴①与②形成对照,这个对照实验中不同的因素(单一变量)是什么?从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推论?讲解:①有尖端,②无尖端,一段时间后①向光弯曲生长,②不生长也不弯曲,表明胚芽鞘生长具有向光性,胚芽鞘的向光性可能与其尖端有关。
(2) ③和④比较可得出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个部位?发生弯曲的是哪个部位?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讲解:③尖端用黑布罩住,不感光,结果直立生长;④尖端以下部位用黑布罩住,尖端感光,结果向光生长。
表明感光部位是尖端;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以下部分。
3.引导学总结达尔文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该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由于单侧光的作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教案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一、教学思路(一)教材介绍《植物的激素调节》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继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新陈代谢之后的教学内容。
生物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及生殖发育能够严格有序地进行,需要各系统、器官及基本单位的协调统一;生物体作为某一环境中的成员,能够生存下来,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相适应的反应。
那么生物体内的协调统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内在因素就是生物体本身具有调节能力。
可见,生命活动的调节对生物体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由此也决定了本章在全书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章的细胞分裂、第五章的植物个体发育、第八章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适应等内容都渗透了本节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向光性的原因。
2、能力目标:让学生观察自己设计的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现象,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植物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并预期、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方法和实践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科学的认知理念和新颖的独特的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总体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实验设计,学生分组做关于植物向性运动的有关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完成第二课时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设计程序、研究方法和过程。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发挥并培养学生在思维新颖性和独特性等方面的创新思维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生长素的发现
实 验
造成胚芽鞘 的弯曲生长 的刺激是一 种化学物质, 类似动物激 素,命名为 “生长素”。
• 5、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从植物中分离出吲哚乙酸,
其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即为生长素。
•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生长素 的
特点
化 学
本 吲哚质
乙 酸
产生部位
分布
运输
主要由具有分生 能力的组织产生, 如叶原基、嫩叶 和发育着的种子
201 6
教学目标
• 1、描述向性运动的定义和意义,举
例说明向性运动
• 2、解释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 3、说出植物激素的概念
植物的向性运动
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 (如光、重力等)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它的方向 取决于外界刺激的方向。
1、达尔文试验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实验过程
控制条 件
生长快。
胚芽鞘的 弯曲生长 是因为尖 端产生的 刺激在其 下部分布 不均匀造 成的。
4、1928年温特实验:尖端产生的 刺激是什么?
实验及现象
实验结论
切下尖端放在琼脂快上,把放置过尖端 的琼脂快和空白琼脂快各放在切去尖端 的胚芽鞘一侧。放空白琼脂快的不生长 不弯曲,放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快的胚芽 鞘弯曲生长,弯向对侧生长。
分布广泛,多
集中于生长旺 方向:极性运输
盛部位
方式:主动运输
自主.探究
• 1、有名句:“春色满园
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 来。”从生物角度思考,“红杏出墙”的原因是什么 呢?
• 2、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叫做向光性。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 3.对于向光性的解释,你有无其他见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教学设计_教案_3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导入】:以“问题探讨”导入,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过渡】:向光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许多科学家就是通过对植物生长向光性的研究发现了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生长素,它也是第一种被人们发现的植物激素,下面我们就重温科学家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的所做的一些实验。
【讲授】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学生阅读课本P46-47达尔文的实验过程请思考:(1)达尔文用的实验材料(2)实验现象和结论2、【PowerPoint】演示胚芽鞘说明实验材料3、[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一思考并分组讨论:(1)这组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两个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实验结论是?【学生比较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实验变量:有无单侧光的照射——单一变量现象:对照组直立生长;实验组向光生长结论: 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4、【提问】胚芽鞘的向光弯曲与哪个部位有关?5、【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二。
思考并分组讨论:(1)这是组实验的变量是什么?(2)两个实验现象有何不同?实验结论是?【学生比较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实验变量:有无胚芽鞘尖端——单一变量现象:对照组不生长;实验组向光生长结论: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
6、【提问】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哪?是尖端还是尖端以下?7、【演示】用Flash动画演示达尔文实验三。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3单元第1课时生长素的发现授课年级高二课题第3单元第1课时生长素的发现课程类型新授课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4.简述植物激素的概念 5.说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重点: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1.教师准备一盆植物,放在窗台上足够时间,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向光性,以备上课用。
2.准备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实验的图片,通过图片了解更直观。
3.准备学生预习以及课堂上要提问的问题,问题预先考虑更有针对性。
4.如果条件许可,从实验室准备琼脂块、锡箔、云母片等,让学生见识。
5.在内容教学之外,准备一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教育。
1.引题采用教师预先准备的盆栽植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不同科学家所做实验的本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学生不容易识别,教师注意点拨。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家的实验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其他实验设计中去。
4.明确几种胚芽鞘实验中常用材料的特性,如琼脂块、锡箔、云母片等。
5.正确理解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含义最好结合图进行,讲清两层意思:一是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二是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下端向形态学上端运输。
6.方法上,要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边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
“看”就是看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想”就是思考并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比较”就是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程序学习内容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教师行为 1.展示弯向窗外生长的盆栽植物。
2.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弯向光源生长?教师准备问题,安排学生预习。
1.“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所描绘的一枝红杏生长方向有何特点?可能是哪种因素的刺激引起的? 2.达尔文的实验中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哪一部分? 3.你能参照教材上温特实验的示意图,给其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吗?请描述你的设计。
植物的向光性+植物向光性教案
植物的向光性植物向光性教案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题目: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目的要求:观察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材料用具:向日葵幼苗、火柴杆、花盆、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剪刀。
实验假设:即对可见现象提出的一种可检测的解释。
根据植物生长的向光性原理,幼苗应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
实验预期:即在检验一个假设之前,先提出实验的预期结果。
如果预期没有实现,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如果预期得到实现,则假设成立。
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幼苗将弯向光源生长。
方法步骤: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提出的假设,来具体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在实验的方法步骤设计中,必须遵循对照的
1
原则。
对照的常用方法有: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标准对照等,在实验中还要注意“变量”的控制,一般只确认一个变量,即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变量。
?用剪刀在不透光的纸盒一侧挖一个直径为1cm的孔,待模拟单侧光照射时使用。
?将几株真叶尚未出胚乳的向日葵幼苗依次排开,栽种在花盆中。
在幼苗的旁边插一根火柴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
?将制作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 1
2
?实验结果和结论:对实验记录下来的现象、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植物幼苗生长具有向光性,经过一定时间的单侧光照射之后,幼苗弯向光源方向生长。
3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2。
植物向光生长探究教学设计
植物向光生长探究教学设计植物的性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光线。
植物具有一定的光敏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感知周围的光线,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植物向阳生长就是一种光敏反应。
为了深入探究植物向光生长,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光敏特性和向光生长机制;掌握实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向光生长实验;发挥观察能力,提高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环节:1. 植物生长基础知识复习(20分钟)首先,对于学生来说,了解植物生长基本过程和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必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向光生长机制,我会在课前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
比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线、水分、二氧化碳、营养物质等因素,同时植物也具有相应的响应机制。
2. 植物向光生长的原理介绍(20分钟)接下来,我会向学生介绍植物向光生长的原理,包括对称生长定律和阴阳性生长定律等。
我会从植物光敏性的角度来解释这些定律的作用,让学生对植物向光生长有更深入的理解。
3. 植物向光生长实验(40分钟)在介绍完植物向光生长的机制后,我会安排一个实验环节来让学生亲手进行植物向光生长的实验。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步,准备好需要实验的材料——图纸、竹签、毛线、半个木瓜、照明设备等。
第二步,将竹签插入木瓜半个果肉中,使其能够保持平衡。
第三步,将一段毛线系在木瓜果肉和竹签的中间部位,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
第四步,用图纸做一个立体的四面体形,将木瓜放置在四面体底部的中央。
最后,将照明设备放在四面体的一侧,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下木瓜的生长和方向。
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记录植物向光生长的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能,并模拟出植物向光生长的真实过程。
4. 总结讨论(20分钟)在完成实验后,我会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指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实验数据并进行解释。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验结果,从植物生长的角度给学生们突出植物生长的原理,如植物对灯光强度的感知和响应。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人教必修三教学设计: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机理
河北保定一中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
2.知道植物生长素的发觉过程
3.理解生长素发觉过程中各试验的设计
(二)力量目标:
1.初步把握科学争辩的方法
2.学会进行简洁的试验设计
(三)情感目标:
1.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理解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
2.明白真理的发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目标教学评价 1.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同学答案并不唯一,从而熬炼了同学的发散性思维。
2.多元化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同学的自评、互评和老师对同学的评价,让同学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3. 双主体
在教学中,老师的“教”与同学的“学”协同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板书设计
最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板书的另一部分。
植物的向光性教案
《植物的向光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植物具有向光性。
水平目标:提升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以及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思维水平。
情感目标:体验探索植物世界的乐趣,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植物向外生长的原因,掌握研究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用实验方法掌握问题的水平。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花,几个不透明和透明塑料袋,花盆,资料卡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试验道具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对比观察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两盆花,向外生长,观察图片,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交流讨论:为什么花喜欢向外生长。
是和外面有更多阳光相关,还是和外面有很多空气相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讨论问题,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3.各组汇报结果,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深入研究资料1. 资料分享,了解植物是否有向光性,小组交流并汇报。
2.出示向光性的定义和作用。
3.如何验证猜想结构:植物向外生长与外面有更多阳光相关还是空气相关。
板书:阳光空气4、引导学生研究如何验证与阳光相关?小组同学讨论实验方案,然后汇报方法步骤:将制作好的遮光罩扣住花盆(一组用不透光的塑料袋子,另一组用也用塑料袋,但在上端剪一个小孔接收阳光),白天将装置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
观察结果。
5、讨论是否与空气相关,实验方案。
汇报。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先讨论,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找出实验设计思路。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方法步骤: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罩住一盆植物,另一盆相同植物不罩塑料袋子,都接收阳光,但是一个有空气,一个没有太多空气,一周后观察变化结果。
6、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怎样通过比较、分析各实验组结果推出结论?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两两对照组间的处理差别,教师协助学生推出响应的结论。
设计意图:此为本实验的关键步骤训练学生,能很好地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水平,最好分成要点逐个回答。
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教案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2.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向光性的原因3.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向性运动和生长素发现的系列实验并预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还有争议,以启发学生关注和认识植物向光性的研究并没有终结,再次感受众多科学家的贡献,科学就这样一步一步接近事实的真相。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教学策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对激素调节的机理有所理解。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发现、运输及分布。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物向光性、向重力性,应激性,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等等。
但是据我观察,对于我们学校高二级的普通班的学生,针对制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素质教育理论,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并借助多媒体,以及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实验的介绍,使学生体验科学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得出过程。
1、通过对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的向光性》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植物的向光性教学设计准备阶段: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暗箱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1) 回忆课外自己见过的植物向光性现象。
(2) 课前整理植物向光性实验汇报材料。
(3)活动原材料。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展示活动方案,了解植物向光性的相关知识,明确设计方案。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上节课植物向光性相关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2、教师导言:上节课有些细心的同学就发现了植物朝向窗户生长的特点,提出了植物向光性的猜想,老师要求同学们设计活动方案验证猜想,你梦做了吗?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究植物的向光性。
(出示课题:植物向光性)(二)探究活动一:小组展示活动方案和活动过程。
(课前收集整理,课堂上汇报展示)1、一组汇报。
2、各小组讨论一组活动结论。
3、各小组发言,相互评论。
4、四组展示活动过程,提出单侧光概念,并演示实验过程,出示讲解实验记录单。
(三)活动二:1、教师讲解植物为什么据有向光性?植物所产生的生长素由于受单侧光影响而出现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生长素多,向光一侧生长素,所以背光侧生长快从而产生植物的向光性生长。
2、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素的实际生活应用。
(四)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暗箱装置。
要求:1、注意开口的大小适中。
2、注意窗口位置要与实验活动中葱苗高度答题相当。
3、注意安全,别划伤手指。
4、注意个人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带走。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明确不足我们没有设置全无光照射的实验组,同时实验数量过少,存在偶然性,这是由于实验材料的不足。
所以在下次实验中,我们会多准备材料,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七)作业完善之前活动方案的不足,再设计合理严谨的验证方案。
板书设计:植物向光性实验材料:4根葱苗、纸杯、湿土壤、暗箱、台灯。
实验结论:一、三组:不成立二、四组: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向光性产生的机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
2.知道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理解生长素发现过程中各实验的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2.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三)情感目标:
1.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理解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
2.明白真理的发现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向日葵图片)
实这就是
题,
设,就要
(教师引导学生自评、
的研究,直到
思考一下,
主板(点评、总结、板书)
引起生
目标教学评价
1.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答案并不唯一,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多元化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3. 双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协同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板书设计
最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板书的另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