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合集下载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1.0目的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本厂原材料、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的控制。

3.0职责●技术科负责对产品的监视与测量进行策划与管理,负责制订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

●中心化验室负责原材料、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4.0工作程序●原材料的监视与测量(1)根据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将原材料分为两类,其中A类原材料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B类原材料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小。

(2)技术科负责原材料分类,并制定原材料的验收准则。

(3)原材料进厂后,对于A类原材料由库管员通知中心化验室采样,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B类原材料由库管员验证,验证内容包括:原材料名称、生产厂家、数量、生产日期或批次、合格证等,并填写原材料验证记录。

●过程的监视与测量(1)技术科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规程,包括:测量点的设置、监测的特性及指标、监测频次等。

(2)中心化验室负责按过程检验规程对过程进行监视与测量,并保存有关记录。

●最终成品的监视与测量(1)技术科负责制定成品的检验标准及抽样规定。

(2)中心化验室负责采样分析,并保存检验记录。

(3)产品出厂合格证由经授权的质检员负责签发。

●不合格的处理方法无论是在原材料监视与测量、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还是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均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0支持性文件●《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6.0相关记录●《原材料检验、验证记录》●《过程监测记录》●《成品检验记录》。

GJB9001C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GJB9001C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目的验证产品的特性要求已得到满足,确保对产品特性进行有效的监视和测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进货检验、生产中半成品(工序)的检验及成品的检验。

3 职责3.1 研发部负责编制产品检验标准(企业标准)。

3.2 研发部负责编制原材料检验规范及过程检验规范。

3.3 品质部负责按照各类检验规范的要求实施原材料进货检验、半成品(工序)检验、成品的检验。

4 程序4.1 进货检验4.1.1采购物料到货后,采购部通知品质部检验员进行检验。

检验员依据“原材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根据检验规范要求保留供方出具的产品合格证明材料,然后在物料存放区域或其包装上用标识牌或标识签标识检验状态,并填写“原材料入厂验收单”。

4.1.2采购部仓库管理员依据检验员在“原材料入厂验收单”上的检验结论,经检验员加贴合格标签的合格物料,由仓库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4.1.3如采购物资出现批量性不合格,应由市场部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交采购部反馈给供应商。

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 半成品(工序)检验4.2.1 根据工艺规程的要求,对于有首检要求的工序,生产出的首件产品应由生产部操作人员实施自检后,交品质部检验员进行首件专检,并填写相应实测数据,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4.2.2品质部检验员对质量控制点按照“工艺文件”的检验要求进行检查,在“随工流程单”中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栏目。

对工序完工的产品,由生产车间进行自检、互检,交检验员专检,检验员在“随工流程单”上签字,合格品转入下道工序。

对在工序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检验员应该及时通知生产车间有关人员。

4.3 成品检验4.3.1 包装前检验:生产车间将待包装的产品,通知品质部。

品质部检验员按照“产品检验标准”或企业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填写“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方可由包装人员进行包装。

顾客要求参加验收的产品,研发部提交一份“产品提交单”附“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复印件,申请顾客验收,经顾客确认合格,方可包装。

ISO9000试题库答案

ISO9000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库一、填空题1. ISO9001:2000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大部分组成。

2.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标准是《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用于组织内部业绩改进,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标准是《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质量目标是指:关于质量的所追求的目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质量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年平均维修率每年递减10%(相对)。

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6.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以满足。

7.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8.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9. 人员能力需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10.测量和监控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1.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5.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PDCA循环:P是指策划(PLAN),D是指实施(DO),C是指检查(CHECK),A是指处置(ACTION)。

17.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库试题范围:《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填空题1. ISO9001:2000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大部分组成。

2.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标准是《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用于组织内部业绩改进,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标准是《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质量目标是指:关于质量的所追求的目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质量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年平均维修率每年递减10%(相对)。

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6.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以满足。

7.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8.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9. 人员能力需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10.测量和监控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1.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5.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PDCA循环:P是指策划(PLAN),D是指实施(DO),C是指检查(CHECK),A是指处置(ACTION)。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f)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按《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的测量通过定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来进行,详见《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的规定。

h)销售部对顾客满意度测量按照《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执行,并汇总上报管理者代表。

i)对各部门测量结果未符合预定目标的、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重大的或重复发生的问题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采取纠正措施;发现的潜在的问题应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纠正预防措施应在发现不符合之日起一周内整改完成。

4.2产品的监视与测量4.2.1材料/外协件检验原辅材料、零部件进厂后,品保部分别依据图纸、技术质量检验等文件资料要求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填入进料检验记录中,没有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将供方提供的检验报告/质保书附于检验记录之后,合格后由仓库依据《采购控制程序》实施入库,检测不合格则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对于生产急则来不及检验的材料/外协件,须紧急放行的则由品保部经理签名认可后,检验员作“紧急放行”标识后由仓库办理入库作业,以便日后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可予以追溯。

4.2.2过程检验品保部检验员分别依据图纸、作业指导书、产品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以及封样的标准样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主要工序实施巡检和抽检,填写巡检和抽检的制程巡检记录表;检验员应按《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中有关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规定做好检验状态标识。

只有经品保部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4.2.3成品检验品保部依据产品图纸、产品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以及封样的标准样品对成品进行检验,将检验结果记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中,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入库和出货,否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4品保部将每月的检验不良状况汇总制成质量月报表,用于资料分析来实施持续改进。

4.2.5相关质量记录则依《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作业。

4.2.4性能测试技术部根据产品技术规范要求编制《产品实验计划》,实验室按期对原材料、零部件、成品进行相关的的性能测试,编制检测报告。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要求得到满足,应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对产品的特性和服务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工程施工、验收和售后服务的日常监控和测量工作。

3.职责3.1项目部、子公司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2物业子公司负责对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3品质部负责对各部门的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3.4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工作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

4.工作程序4.1工程施工的监控和测量。

4.1.1材料进货验证对进场的工程建设所需材料、设备、物资要进行检验、验证。

验证合格贴上合格标签,准于施工使用;验证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2阶段检查验收4.1.2.1各阶段的施工符合规定要求时,项目部、子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4.1.2.2验收内容a.基槽验收主要检查基槽土质情况;b.主体封顶验收主要对混凝土外观、各轴线间距、梁柱截面尺寸及质量记录资料等情况的检查;c.竣工验收是对单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和工程相关资料的全面检查。

4.1.2.3为不影响产品的交付使用时间,项目部、子公司可决定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中间结构验收。

4.1.3验收评审进行现场实测检查后,验收小组召开评审会议,以会议记录的形式如实的记录验收情况。

验收合格的,准许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1.4日常检查为确保工程质量,品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4.1.4.1检查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的质量及上次发现的问题的改进情况。

4.1.4.2检查时间项目总监按照检查规定的内容,每月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对现场管理作综合考评。

4.1.4.3检查方法和要求a.在定期检查时,通过检查记录(包括监理单位与工程管理部门)、现场办公例会的会议纪要和工程现场加以确认,实事求是的予以评价,并作好检查记录。

b.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GJB9001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1 范围为了对生产各阶段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按规定方法进行标识、确保合格的产品转序和发货,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文件对采购产品(包括顾客财产、外协件)和生产过程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包装交付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及状态标识的过程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是公司的法规性文件。

本程序适用于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过程检验、产品入库检验,规定了对检验印章和检测人员控制的基本要求。

2 引用文件GB/T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1405A-2006 装备质量管理术语3 职责3.1 主管质量副总经理是检验和试验工作的主管领导,负责对进厂原材料“紧急放行”的批准。

3.2 质量部是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检验和试验人员、检验印章、产品标志章的业务管理;负责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编制试验计划。

3.3 各生产单位负责生产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

3.4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检验和试验人员的培训。

3.5 检验员负责对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及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做出判定结论并办理质量证明文件。

当出现重大检验、试验质量事故时检验员有权越级上报主管领导。

3.6 测试人员、理化分析人员负责对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及生产过程的半成品、成品进行测试、理化分析,做出判定结论并办理质量证明文件。

3.7 检验技术员负责对检验员有争议的判定或误判进行确认或重新判定;负责重大质量问题上报有关领导。

4 控制要求4.1 工作流程4.2 控制要求4.2.1 检验人员、测试人员、理化分析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4.2.2 检验和试验使用的设备应处于受控状态。

详见《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4.2.3 生产用的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半成品及成品,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4.5.1.7除外)、转下道工序或交付顾客。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5.3.2校准结果的判定及标识
1)判定:校准报告需呈交品质部主管确认。当其精准度不符实际需要,应立即送修或暂停使用;
2)标识:依校准结果贴上检测标签(合格、不合格、限用、修正值、停用、报废)以说明
其状态及有效日期。
5.3.3及时更新[计量器具管理清单],并记录于[计量器具履历卡]中;
5.4检测器具的使用、保管:
6、引用相关文件:
6.1 “内部校准规程”
7、使用表单:
7.1[计量器具管理清单]
7.2[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记录表]
7.3[计量器具检定不合格报告]
7.4[计量器具履历卡]
7.5[物品借用归还登记表]
7.6[仪器保养记录表]
7.7[仪器设备验收单]
7.8[仪器&设备维修通知单]
7.9[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
5.4.1检测器具的操作方法由使用部门直接训练,如有需要则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教导。
5.4.2使用检测器具前,应先确认仪器是否经校正合格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反之,应停止使用
并通知品质部处理;
5.4.3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具由使用部门负责妥善保管,在使用时应保持清洁,切勿损伤,并负责检测标签的
防护,如有任何异常应立即通知品质部维修或更换。
5、作业程序:
5.1仪器的请购与验收
5.1.1请购时机
1.配合新产品检验计划/新检验方法/增加新检验人员时;
2.现有的检测器具精度不足或失效无法使用时;
3.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时应在[生产设备及仪器请购单]上注明请购原因及仪器的精度
性能,如有特殊要求请详记厂名、型号、规格,经副总或总经理核准后转采购部门办理。
5.1.2采购
1.采购部门依[生产设备及仪器请购单]上的内容安排订购;

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全套

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全套
3.2生产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自检及不合格品的标识。
3.3质检部负责对来料、生产过程及最终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来料检验:
5.1.1原材料到厂后,仓管员依照送货单内容核对名称、规格和数量,并通知质检部检验。
5.1.2来料检验人员接到通知后按《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填写“来料检验报告”。
5.3.2检验员检验合格时,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并做好记录,对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理。
6.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进料检验规范》
6.3《生产过程检验规范》
6.4《成品检验规范》
7.表单:
7.1《来料检验报告》F05-17-01
7.2《过程检验报告》F05-17-02
5.2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5.2.1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作业人员按各作业指导书生产,并进行自检及对上一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不得流入本工序。
5.2.2检验员按《生产过程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其结果记录在《过程检验报告》上。
5.3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5.3.1产品所有生产工序完成后,由检验员按《成品检验规范》进行检验。
产品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xxxx汽配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P-05-17
版本号
A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制定
单位
质检部
发行日期
页次
1/1
1.目的:对进料和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厂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及成品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仓库负责对来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进行核对。
7.3《成品检验报告》F05-17-03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

检验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本程序,规定对材料、过程、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确保材料、过程及产品质量符合预期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材料、过程、成品及出厂检验的监视和测量作业的管理。

3、定义3.1进料检验:指对产品所使用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试验和测量的活动。

3.2过程检验:指对产品生产工序中进行的在线检查、监视和测量的活动。

3.3成品检验:指针对最终产品的特性及质量进行的抽样检验,以达到监视和测量成品质量的目的。

3.4原材料:所有用于产品生产的元器件、物料(包括客供品、外协加工件)和消耗性材料。

3.5首件检验:指对生产线生产的第一个产品进行的质量检验和确认,其目的通过首件检验来确定工序设定的正确性和产品质量的符合性。

4、职责4.1IQC检验员:依照进料检验指导书和相关文件进行来料的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根据检验结果对来料进行标识与区隔。

检验结果的反馈和提报。

4.2IPQC检验员:依照IPQC巡检规范及相关文件进行过程检查和监督,填写相关检查记录。

对检查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检查结果的反馈和提报。

4.3QC检验员:依照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文件,对其负责组的产品进行检验,并填写相关记录,对检验的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根据检验的结果对产品进行标识与区隔,检查结果的反馈和提报。

4.4Q A检验员:依照成品检验指导书和相关文件进行成品检验,填写相关检验记录。

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判断,对产品进行标识与区隔。

检验结果的反馈和提报。

5.5品质部主管:•工程部负责来料检验指导书的制定和修改并由品质部执行,安排和监督IQC进行来料检验。

负责检验报表、报告、文件等的审核,来料异常的组织处理(MRB会议),以及不合格品处理的跟踪。

•负责IPQC巡检规范的制定和修改,安排和监督IPQC进行过程检查。

负责检查报表、报告等的审核,组织处理IPQC检查所反馈的异常问题并进行处理结果的跟踪。

进行生产线的首件检查工作。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一)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一)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科学、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企业能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进行详细探讨,包括标准制定、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正文:1. 标准制定1.1 理解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1.2 分析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1.3 制定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标准1.4 确定产品质量指标和参数1.5 评估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 样品采集2.1 制定样品采集计划2.2 确定采样点和采样频率2.3 确保采样过程的科学性和代表性2.4 样品标识和管理2.5 进行样品分析前的预处理3. 实验室测试3.1 确定合适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3.2 建立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流程3.3 进行合格验证和校准3.4 按照标准操作和控制实验室环境3.5 处理实验室测试结果和数据4. 数据分析4.1 对实验室测试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4.2 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4.3 与产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估4.4 发现异常数据和不合格品4.5 提供质量改进的建议和措施5. 持续改进5.1 设立产品质量改进目标和指标5.2 进行质量管理评估和审核5.3 追踪和监控产品质量相关指标5.4 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5.5 定期组织质量改进活动和培训总结:通过对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详细阐述,可以看出,建立科学、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对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样品采集、实验室测试、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等步骤都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该始终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1目的验证公司管理体系中的过程和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产品质量特性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职责3.1质量部归口管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2技术部负责编制产品质量特性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规范,确定监视、测量点,确定监视和测量方法。

3.3仓库负责进厂原材料的数量、包装、相关资质证书的验证。

3.4生产车间负责本车间半成品、产品的自检和互检。

3.5计划部、生产部、营销部、仓库、物流负责流转过程中物品数量、外观、标识的自检、互检。

4工作程序公司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点按各生产工序流程图中的规定予以确定。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按产品类型可分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按职责可分为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包括本文3.5条款涉及部门),专职检验员检验。

4.1原材料检验由质量部、仓库按《采购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检验和验证。

检验合格,仓库可办理入库和发料。

各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时对外观、标识应进行自检;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2半成品检验4.2.1判定准则a)技术部编制《产品制造工艺规范》、《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作为中间检验准则;b)质量部编制《工序检验作业指导书》指导工序检验;4.2.2生产车间主要进行半成品领用前的自检、互检工作。

4.2.3专职检验员检验a)对导线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在生产者自检、互检后,专职检验员仍应根据判定准则中规定进行检验;c)检验时应作检验记录。

检验完毕后,检验员应在检验记录中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在产品上作出检验状态标识;d)检验合格的产品,可继续加工或交付;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3成品检验4.3.1判定准则a)技术部编制《产品标准》、《内控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技术协议》等作为成品检验准则;b)质量部编制《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指导成品的检验。

4.3.2生产者自检、互检合格的成品须100%提交各车间检验组进行专职检验。

IATF16949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含乌龟图)

IATF16949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含乌龟图)

过程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规定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已满足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3.定义无4.职责4.1品管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从原材料进货到产品交付的全程检验。

4.2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标准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4.3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的自检。

5.程序内容5.1技术部根据产品的需要确定必要的检验和试验手段并提供产品标准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5.2品管部根据技术部的策划安排品管员,品管员应通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并授权。

5.3品管部按技术部提供的产品标准及检验标准制定作业指导书,适当时也可直接利用产品标准或检验标准。

作业指导书须经品管部主管核准后方可生效。

5.4计数数据接受抽样计划的接受准则必须是零缺陷,除此以外的接受准则必须经顾客批准。

5.5进料检验.(附页一:进料检验流程图)5.5.1品管部应根据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制定“原材料分类表”,确定需检验的原材料范围。

5.5.2需检验范围之内的原材料必须经规定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需检验范围之外的原材料品管员应检查其合格证后方可接收使用。

5.5.3对于重要原材料,如:铝锭,必须要厂家提供合格证明,并要对其进行检验以验证合格证的真实性。

5.5.4如因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需放行时,生管课应按《应急计划》规定办理手续。

相关部门应对该产品作出明确标识,并作好记录,以便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能立即更改和更换。

5.5.5原材料进厂后,仓管员应将其堆放在指定区域,并填写“送检单”通知品管员检验。

5.5.6品管员接“送检单”后,根据检验标准及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检验,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

5.5.7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品管员应及时通知仓库管理员入库,并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予以标识。

5.5.8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予以标识及隔离,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不合格品。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0目的在从原材料进厂、内部处理直到成品完成送到目的地由顾客接收之前,对产品的符合性都应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产品变质、损坏,以保证产品的符合性。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过程产品和成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控制。

3.0职责●贮运车间负责过程产品与成品标识、贮存与保护。

●供应科负责原材料的搬运标识、贮存和保护。

●车间负责成品入库前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和保护。

4.0工作程序●搬运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与工具,防止由于搬运不当而影响产品质量。

●贮存(1)库房内保持干燥、卫生,有防火措施;硫酸及亚硫酸钠库房地面上垫有地板,以防潮。

(2)硫酸用铁罐贮存,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用不锈钢缸贮存。

(3)原材料经检验或验证合格后方可入库。

入库凭入库单,出库凭领料单,库管员建台账,每月底盘点一次。

(4)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浓硫酸由贮运及生产车间按贮缸计量;亚硫酸钠凭入库单入库,凭提货单出库。

●包装(1)亚硫酸钠采用编织袋包装,内衬塑料袋,包装袋上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每袋重量。

(2)包装袋用细绳缝纫封口,封口处有一布条,布条上盖有合格标识和生产批次。

●保护(1)当产品受本厂控制时,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性。

(2)根据要求送货上门时,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产品损坏。

5.0支持性文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0相关记录●《原材料出入库台账》●《成品出入库台账》●《入库单》●《领料单》●《提货单》。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在各个行业,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程序非常重要。

无论是生产制造、科研实验还是安全控制,都需要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实施方法。

过程监视程序过程监视程序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程序。

这些关键参数可能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多种参数。

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这些参数必须被准确地监测和控制。

温度监测程序温度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参数,因此,温度监测程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温度监测程序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温度。

这些程序可以使用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热电偶等多种设备进行测量。

湿度监测程序湿度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湿度监测程序可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湿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制药和电子行业,湿度的控制尤为重要。

压力监测程序在一些特殊的生产过程中,压力是一个必须被控制和监测的参数。

比如说,在石化和燃气行业中,压力监测程序可以确保设备在安全范围内运行,避免发生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

流量监测程序在大多数生产过程中,流量也是一个必须被控制和监测的参数。

流量监测程序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正常。

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流量监测程序可以确保分配的份量准确,保证产品质量。

过程测量程序过程测量程序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某些参数进行定期测量。

这些参数可能是温度、压力、湿度等多种参数。

定期测量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生产部门了解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温度测量程序温度测量程序可以使用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热电偶等设备进行测量。

在进行温度测量之前,一定要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压力测量程序压力测量可以通过压力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压力计可以用来测量生产过程中的气体压力、液体压力等多种压力。

湿度测量程序湿度测量程序可以使用湿度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ISO9000试题库答案

ISO9000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库一、填空题1. ISO9001:2000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大部分组成。

2.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标准是《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用于组织内部业绩改进,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标准是《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质量目标是指:关于质量的所追求的目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质量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年平均维修率每年递减10%(相对)。

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6.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以满足。

7.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8.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9. 人员能力需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10.测量和监控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1.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5.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PDCA循环:P是指策划(PLAN),D是指实施(DO),C是指检查(CHECK),A是指处置(ACTION)。

17.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一、引言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监视,并对产品进行测量和控制的程序。

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程序概述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

生产计划核实:在生产开始前,核实生产计划是否符合要求,并对生产任务进行分配。

- 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生产过程监视: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节进行监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 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准和规范进行确认。

产品测量和检验: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测量和检验,并比对标准和规范进行确认。

- 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实施跟进。

控制措施实施:对于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实施跟进。

- 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应信息。

纪录和报告:对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应信息。

三、程序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

标准化:根据标准和要求制定生产流程和相关程序,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

- 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

全员参与: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所有参与生产的人员都应该参与其中。

- 持续改进:在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以提高程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持续改进:在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改进,以提高程序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四、结论生产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只有实施了该程序,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核对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质量证明;
(2)查验包装是否完整无损;
(3)查验是否有正确标记;
(4)查验实物是否损坏、锈蚀或变质。
4.2.5列为验证并由车间安装组确认的外协(购)件,由仓管员实施验证后,交车间安装组长检查确认,合格时在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收料/报检/进仓单上签名,确认合格,方可办理入仓手续。但凡新采纳的供方首批送样的物资,按《产品质量检验/验证计划》规定,在正常情况下是属于以验证方式验收的话,采购员/仓管员必须首先通知品管部,由品管部确认是否仍以验证方式验收。
4.2.6列为检验/试验的外协(购)件,由仓管员实施验证后,交品管部品管员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直接在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收料/报检/进仓单签名,即可办理入仓手续。
4.2.7经验证检验,满足要求的物资,仓管员办理进仓手续,分类放置,做好标识。
4.2.8供方应建立零配件合格证制度,并提供质量保证文件(如检验报告、合格证等)。
4.工作内容和要求
4.1产品监视与测量总则
4.1.1产品监视与测量总要求
4.1.1.1检验依据:产品依据如下文件进行监视与测量。
(1)图样;
(2)工艺文件;
(3)有关技术标准:如国标、行业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
(4)订货合同、质量协议;
(5)检验指导书;
(6)产品质量检验/验证计划;
(7)产品质量特性分等。
4.4.4只有在检验、试验计划和相关检验/试验文件规定的各项检验/试验活动,已经圆满完成,且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认可,由品管部授权的最终检验人员填写产品合格证/配件合格证,并盖上检验专用章,产品才能发出。
4.4.5产品外观质量缺陷难以返修至顾客满意时,与顾客协商得到顾客批准后,产品才能发出。

ISO9000内审员试题(答案)

ISO9000内审员试题(答案)

内部审核员复习题姓名:单位: _____ 年月日一:讨论与思考1、ISO9000标准覆盖有哪四类通用产品?各有何特点?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

1)硬件:有形、形状固定、可计数。

2)软件:无形、由信息组成,需要载体。

3)服务:无形、在与顾客的接触时完成的活动。

4)流程性材料:有形、形态和形状多样,可计量.2、ISO9000族标准中的4个核心标准的名称及适用范围是什么?1)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基础理论2)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审核依据;选用的组织强制执行3)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改进指南4)ISO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内、外部审核管理3、什么是管理评审?谁参加?谁主持?评审什么?1)管理评审是组织战略策划活动之一,是组织高层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决策性质量策划活动,是最高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对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定期和系统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

2)公司的高层领导、管理层和内审员参加。

3)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主持。

4)评审内容:对照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定期和系统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4、简述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5、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1)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2)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QMS有效性的承诺3)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4)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5)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质量目标的基本要求:1)应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2)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3)应是可测量、可考核的4)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能通过目标实现方针6、应对哪些人规定其职责和权限?所有员工都应被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从而使他们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题库答案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考试试题库试题范围:《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一、填空题1. ISO9001:2000主要由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五大部分组成。

2. 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的标准是《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3. 用于组织内部业绩改进,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标准是《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4.质量目标是指:关于质量的所追求的目的;家用空调事业部质量目标:产品目标:产品年平均维修率每年递减10%(相对)。

5.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6.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以满足。

7.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指定。

8.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的措施: 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资源需求。

9. 人员能力需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10.测量和监控主要包括顾客满意、内部审核、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11.纠正措施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预防措施指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3.ISO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4.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增进顾客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鼓励组织分析顾客要求,规定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顾客能接受的产品。

15.过程是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16.PDCA循环:P是指策划(PLAN),D是指实施(DO),C是指检查(CHECK),A是指处置(AC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流程性材料)
1.0目的
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
适用于本厂原材料、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的控制。

3.0职责
●技术科负责对产品的监视与测量进行策划与管理,负责制订检验计划和检验规程。

●中心化验室负责原材料、过程和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

4.0工作程序
●原材料的监视与测量
(1)根据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将原材料分为两类,其中A类原材料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B类原材料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小。

(2)技术科负责原材料分类,并制定原材料的验收准则。

(3)原材料进厂后,对于A类原材料由库管员通知中心化验室采样,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B类原材料由库管员验证,验证内容包括:原材料名称、生产厂家、数量、生产日期或批次、合格证等,并填写原材料验证记录。

●过程的监视与测量
(1)技术科负责制定过程检验规程,包括:测量点的设置、监测的特性及指标、监测频次等。

(2)中心化验室负责按过程检验规程对过程进行监视与测量,并保存有关记录。

●最终成品的监视与测量
(1)技术科负责制定成品的检验标准及抽样规定。

(2)中心化验室负责采样分析,并保存检验记录。

(3)产品出厂合格证由经授权的质检员负责签发。

●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无论是在原材料监视与测量、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还是最终产品的监视与测量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均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0支持性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