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一、前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在气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方法等内容。

二、平台架构设计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是平台设计的基础,其合理性和稳定性对平台的功能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平台架构设计的关键是要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的需求,同时保证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1. 数据采集与存储层数据采集与存储层是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基础层,包括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平台需要与气象观测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并将各种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存储。

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平台需要具备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是平台的核心层,包括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

平台需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气象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平台还需要提供灵活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算法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

3. 服务接口与应用层服务接口与应用层是平台对外提供服务的接口层,包括平台的API接口和应用程序接口。

通过这一层,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平板等)访问平台的气象数据和服务。

平台需要提供丰富的API接口和开发工具,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气象数据和服务。

三、功能模块设计基于平台架构设计,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2.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主要负责对已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存储安全和可靠性。

该模块需要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存储方式,以及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策略,保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恢复性。

数据服务模块主要负责为用户提供气象数据和服务,包括查询、检索、分析、预警等功能。

气象信息平台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分析

气象信息平台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分析
1 气象信息平台的架构设计 从整个平台的设计角度来说,其由七个层面组成,主要包
括模型库、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层,还有应用层等,而整个平台 的设计理念也兼顾了结构化、 分层化和模块化的原则。所谓用 户层就是基于用户的类型和需求,有选择性地提供服务功能; 服务层为用户提供推送和监控,基于多媒体终端为用户提供更 加便捷的服务;应用层更多的是考虑用户的个人需求,通过信 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完成用户应用需求与服务模块之间来回传 递;支撑层的主要作用是将业务功能模块与数据库核心连接在 一起,围绕数据库开展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模型库就是 构建多种模型,主要涉及台风预测模型、降雨预测模型,还有 雷达外推模型,并在逐步使用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修整优 化模型;大数据中心是气象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 不可缺少的基础,通过与其他平台相互连接的方式转换并传输 数据;在整个气象信息平台中,基础设施层都起着基础性的作 用,是支持系统硬件运行的核心,也是储存管理服务器运行的 关键环节。
引言 气象信息平台的出现,不仅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
求,也是气象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智能观测、精准预报 和服务敏捷性方面,气象信息平台都有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气 象信息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多种新 型的智能化技术建成,有效打破了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信息壁 垒,通过整合数据的方式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并在相 互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技术与储存 技术,并按照用户需求提供了跨行业的气象数据。此种情况下的 气象服务更具人性化,也具备智慧化的能力,真正为公众提供了 更加便捷的气象服务和更加准确的气象数据。
3 结束语 气象信息平台的构建,有效完成了数据的收集工作,并在
分析与处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由此可见,信息平 台可在海量的大数据当中挖掘到有价值的信息,遵循标准化和 集约化的原则,加快气象服务的改革力度,真正突破了核心业 务的局限,并在互联网与气象服务融合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韩姗姗马锋屈艳梅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01期摘要; ; 根据榆林市现有气象信息发布业务工作的现状,设计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系统基于格点定位、实况预报信息自动更新发布的全自动服务,实现智能化、一体化管理。

通过系统建设,提高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增加“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手段。

信息发布由原来的人工被动参与转变为系统主动调取,实现了基于位置的气象信息服务,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大幅提高,减轻了业务人员工作量,节约了人力成本,提升了业务支撑,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 气象信息;新一代;发布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 ; P409;TP311.52; ; ; ; 文献标识码; ; A近年来,气象部门根据社会、经济、生态、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需要,通过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多发,气象信息的传播对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推动经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康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

气象部门利用电子显示屏、“12121”电话、手机短信、微博、微信、气象网站、天气预报影视节目等渠道及时传播各类气象信息,天气预报也渐渐成为人们每天关注的重要对象。

每一种信息发布渠道都有相应的发布规范、流程及其受众群体。

为了解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效率低、时效性不强等问题[1],亟须建设一套高效、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自动发布系统。

根据榆林市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现有气象信息发布业务工作的现状,设计新一代气象信息发布系统,通过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发布效率,增加“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手段,实现监测自动化、预报精细化、服务系列化、传输网络化[2]为核心的新一代气象信息服务,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气象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1; ; 设计思路榆林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由最初的单基色LED显示屏发展至全彩网络播放机、液晶电视多媒体系统,信息量、时效性、美观性实现了全面升级。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气象服务也在向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实现,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平台设计与实现、功能模块等方面探讨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一、需求分析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及现有气象服务平台的不足之处。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可以通过用户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用户需求和反馈。

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天气信息:用户需要获取准确的实时天气信息,包括气温、湿度、风速、降水量等数据。

2. 预警服务:用户需要及时了解气象预警信息,包括台风、暴雨、暴雪、雷雨、大风等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3. 气象预报:用户需要获取未来几天甚至几周的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安排。

4. 灾害监测:用户需要了解灾害监测信息,包括洪涝、干旱、火灾、地质灾害等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5. 数据可视化:用户需要将气象数据以直观形式呈现,比如地图、图表、动画等形式,方便用户了解天气情况。

现有气象服务平台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不准确:部分气象数据不够准确,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2. 信息不及时:部分平台提供的信息不够及时,影响用户防范风险。

3. 用户体验差:部分平台界面设计不够友好,用户体验较差。

4. 功能单一:部分平台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二、平台设计与实现在进行平台设计与实现时,需要考虑平台的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技术实现等方面。

1. 平台架构设计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应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

前端主要负责用户界面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主要负责业务逻辑处理和数据传输,数据库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管理。

前端部分可以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以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和交互功能。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气象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种气象数据和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气象服务。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现的角度,探讨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处理技术、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一、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重要性气象服务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出现,使得气象信息更加便捷、准确地为用户所用。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是对传统气象服务的一种升级和创新,它可以将气象数据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对气象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和预测,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决策、气象科研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实时气象信息和服务。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还将推动气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气象服务的水平和品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是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基础模块,它通过各种气象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收集大气、海洋、地表和地下等各个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气象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地面气象站实测数据、气象雷达数据、探空数据等。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数据,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数据存储模块需要具备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检索能力,同时还要考虑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随着气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存储模块还需要考虑数据的压缩和归档策略,以便节约存储空间和提高数据的利用率。

数据处理模块是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核心模块,它负责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预处理、分析和挖掘。

数据处理模块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和分析能力,能够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准确分析。

数据处理模块还需要支持多种数据处理算法和模型,以满足用户对不同气象服务的需求。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一、系统设计1. 系统目标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气象信息发布的效率和准确性,满足用户对气象信息的实时需求,同时也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系统功能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实时气象数据采集:通过各种气象传感器采集实时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信息。

-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会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气象预报信息。

- 智能发布管理:系统会根据预设的发布规则和策略,智能地发布气象信息到不同的渠道和平台。

- 多渠道发布:系统支持多种方式的气象信息发布,如手机App推送、短信、电视、互联网等。

3. 系统架构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与分析层、智能发布管理层和多渠道发布层。

数据采集层负责采集实时气象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智能发布管理层负责制定发布规则和策略,多渠道发布层负责将气象信息发布到各种不同的平台和渠道。

二、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采集实时气象数据的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气象传感器、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系统还可以接入国家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的气象数据,从而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气象信息。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核心部分。

系统会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通过建立气象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同时还可以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

3. 智能发布管理智能发布管理是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关键功能之一。

系统会根据气象数据的实时变化和用户需求,智能地制定气象信息发布规则和策略,例如在恶劣天气或重大气象事件发生时,系统会自动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范措施。

4. 多渠道发布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支持多种方式的气象信息发布,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短信、电视、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到气象信息。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信息更新速度慢、数据准确性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对气象信息的实时需求。

设计开发一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好的用户体验,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方式也得到了革新。

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预测精度。

系统将注重用户体验,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查看气象信息并获取预警通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发一套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将为当地居民和农民提供更加精准和便捷的气象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灾害预警和防范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1.2 研究意义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多变,气象信息对当地农业、林业、交通等重要行业的影响巨大,因此建立一套高效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着信息传播速度慢、准确度低、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和准确性,让用户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信息。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研究意义还在于推动当地气象科技水平的提升,促进气象信息在各领域的应用。

通过这一系统的实现,可以为榆林乃至整个陕西省的气象预警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现有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的问题:当前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信息发布不及时、准确度不高、用户体验差等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气象信息的及时性、精准度和用户体验。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是指建立在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基础上,通过将气象数据数字化、智能化处理,实现在线服务、辅助决策、科研分析、公众宣传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

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可靠的气象服务,促进气象信息化建设。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气象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以及气象服务与应用。

其中,气象数据采集是指通过气象观测站、雷达、卫星等多种手段获取气象数据;气象数据存储和处理是将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数字化、分类、归档、存储,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去噪、插值、异常检测等处理;气象服务与应用是将处理后的气象数据以多种形式、多种级别服务供用户使用。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需求:一是在气象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二是在气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规范数据存储、管理、分类和归档,如何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三是在气象服务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包括实时预警、预报、气象分析、气象产品、科研分析和公众宣传等。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实现需要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

其中,数据采集技术可以通过气象观测站、卫星、雷达等手段获取气象数据;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建立气象数据仓库、开发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云计算技术可以保证气象服务平台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人工智能技术则可以进行气象数据的智能化处理、辅助气象预测和决策。

综上所述,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需要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将气象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与气象服务的多样化应用有机结合,实现气象信息化建设的更高水平。

榆林市公路气象服务设计与改进

榆林市公路气象服务设计与改进
准确 性 ;天气资 讯突 出报道未 来天气 对人 们 出行 和道 路行 车可 能带来 的影响 。
气象 灾害造成 的损 失 。
1 公路气 象服务概 况 20 0 8年 5月始 , 榆林 市气象 局 与榆 林市公 路
Hale Waihona Puke 局合 作开展公 路交通 路况 、 交通 气象信 息服务 , 在
榆林 电视 台一 套开播 “ 公路 气象 ” 目, 栏 向社会 公 众发 布榆林市 境 内国道及 省道交 通路况 信息 和道
路天气 , 通过手 机短信 、 2 2 气 象声讯 台 、 并 11 1 榆
林 市 广 播 电 台 发 布 主要 路 况 及 相 关 气 象 信 息 。
20 0 9年 5月 , 榆林市 专业气 象 台又与榆林 境 内的 5家 高速公路 分公 司合作 ,向社会 公众 发 布榆林
收 稿 日期 :2 0 —0 —1 09 8 8
2 1 2 版 面形 式 路 况 信息 和 天气 资 讯版 块 画 .. 面简 洁 、采用 传统 的地 图形式 , 将 各条 道路 的 先 整 体 布 局呈 现 给观众 , 图底 色 较淡 ,用不 同 色 地 彩 标 注各 条道 路 ,使观众 对 市 内交 通 布局 有总 体 认 识 , 出行路 线 的选 择提供 参考 。然后 转 为详 为
制 ;保证 每 天的公 路气 象信 息通过 电视 、广 播 电
台及 1 1 询 电话 等方式 按 时播 出 。 2 查 3 存在 问题 及 改进 设想
提 供最 佳 出行参 考 。整个 画 面最下 端预 留部 分 区 域, 当线路 因整 修 、 车 、 堵 事故 等原 因不 能正 常通 行 时 ,显示红 色 闪烁 ,并 在屏 幕下 方 以字幕 形式 为观众 提供详 细 的信息 内容 。 2 1 3 色彩搭 配 .. 根据 节 目的定 位 , 定节 目的 确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成为了提供准确、全面气象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需要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气象数据展示功能:平台需要能够实时展示各类气象数据,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并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展示。

数据的展示形式可以采用图表、地图等形式,以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

2. 气象数据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搜索功能,按照时间、地点等条件对气象数据进行查询。

查询结果应该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如历史气象数据查询、天气趋势分析等。

3. 气象预报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准确可靠的气象预报信息。

基于气象数据的分析和模型算法,平台可以提供未来数小时、数天的天气预报,帮助用户做出相应的决策。

4. 气象预警功能: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平台需要能够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如台风、暴雨、大风等。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接收预警信息,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气象数据分析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如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实现对气象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6. 气象应用开发功能:平台需要提供开发接口,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开发各种气象应用。

开发者可以通过平台的接口获取气象数据,并基于此开发出各类气象应用,如气象预报APP、农业气象服务等。

在实现数字化气象服务平台时,需要借助相关的技术和工具。

如前端开发可以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平台的界面设计和数据展示功能;后端开发可以使用Java、Python等语言,实现数据查询、预报、预警等功能;数据库可以选择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以存储和管理气象数据。

为了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服务器的搭建。

通过搭建多台服务器,实现系统的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确保平台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智能气象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智能和信息技术来改善气象服务的解决方案。

它旨在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和分析,以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实时的气象服务。

一、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架构
1.采集和数据收集:利用先进的气象自动测量设备,从各种气象站、成像雷达、卫星等获取气象数据,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存储;
2.数据管理:搭建基于云的气象大数据存储库,实现大规模气象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
3.数据分析:根据传感器的气象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分析技术,对气象要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气象结果;
4.可视化展示:兼容多平台的可视化展示系统,将分析的气象结果以图表、拐点图等形式展示,为用户提供实时更新的气象数据服务;
5.应用服务:通过提供各种气象应用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气象服务,包括气象预警、灾害预报和应急处置等;
6.运维管理:建立系统运维和管理平台,实现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保证气象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气象服务平台 实施方案

气象服务平台 实施方案

气象服务平台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气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了现代气象服务的重
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我们制定了气象服务平台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将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通过建立气象观测站
网络,实现对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并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校正,确保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准确可靠。

其次,我们将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气象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整合各类气象数据和
信息资源,包括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数据、气象模型预报数据等,构建一个全面、及时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气象信息服务。

此外,我们还将开发一系列气象应用服务产品。

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我们将
开发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气象决策支持系统、气象数据分析工具等一系列气象应用服务产品,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提高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能力。

最后,我们将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气象服务平台。

通过建立开放的数据接口和
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实现气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促进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推动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的气象服务平台实施方案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全面、及时、准确
的气象信息服务体系,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气象服务。

我们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气象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推动气象服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们需要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来指导生产生活。

而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榆林市气象局决定开发一种新一代的智能气象信息发布系统,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一、系统设计1.1 系统需求分析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首先对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需求,我们确定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包括:(1)多源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多种数据源的灵活采集,包括卫星数据、雷达数据、地面气象站数据等。

(2)智能分析:系统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包括数据的质量检测、异常值处理、数据融合等。

(3)快速响应:系统可以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实现及时、准确的数据发布。

(4)多终端适配:系统可以适配多种终端设备,包括PC端、手机端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2 系统架构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架构。

系统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服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等。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种数据源中采集气象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异常值处理等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模块中。

数据服务模块负责对外提供数据查询、分析等服务。

用户接口模块负责向用户展示数据,包括PC端和手机端。

1.3 技术选型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选用了一些新技术和工具,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数据处理模块采用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包括Hadoop、Spark等;数据存储模块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包括HBase、Cassandra等;数据服务模块采用了微服务架构,包括Spring Cloud等。

二、系统实现2.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的核心环节,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采用了多种采集手段,包括定点观测、卫星遥感、雷达探测等。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发布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以榆林市气象信息发布为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

该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气象数据采集、处理和可视化展示,提供了智能化、定制化的气象信息服务。

通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高了气象信息的发布效率和质量,为榆林市的气象信息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数据可视化;信息技术1.引言气象信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发布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设计并实现一种新一代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对于提高气象信息发布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系统需求分析(1)功能需求根据榆林市气象信息发布的实际需求,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象数据采集:系统需要能够实时获取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数据。

-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需要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 数据可视化:系统需要将处理过的气象数据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阅读和理解。

- 智能预警:系统需要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智能预警功能,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用户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除了功能需求外,系统的非功能需求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

例如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易用性以及可扩展性等。

3.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智能气象信息发布系统。

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1)系统架构系统采用了B/S架构,即Browser/Server架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服务器负责数据的处理与存储,客户端主要负责展示和交互。

(2)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通过与气象观测站的连接,实现了对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气象信息在各行各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往往存在着信息更新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气象信息需求。

设计一个新一代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至关重要。

榆林地处陕西北部,气候多变,气象信息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农业、交通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榆林地区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准确性不高、信息传递速度慢等,亟待更新和改进。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新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促进榆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对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研究和实现,不仅可以为榆林地区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也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有助于推动气象信息发布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气象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气象信息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还对农业、交通、能源、环境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

构建一套智能化、高效率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至关重要。

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不仅可以提高气象信息的发布效率和准确性,更能够提升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减少损失和伤亡。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算法,这套系统能够对海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和预警服务。

这对于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和实现一套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智能化气象信息发布系统,以提升气象信息发布的效率和准确性,为社会的各项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1.3 研究目的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和实现一个新一代的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旨在提升榆林地区的气象信息发布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来说,我们的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气象信息发布的效率: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发布系统,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获取和处理气象数据,从而加快信息发布的速度,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天气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对于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榆林地区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气象信息智能化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根据榆林地区的气象特点和需求,结合用户需求调研结果,本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通过气象观测设备采集榆林地区气象数据,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2.气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气象预报和气象趋势分析等报告。

3.气象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将处理和分析后的气象数据以图表和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4.气象服务的定制化: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包括定制气象预警、气象产品和气象数据。

5.气象信息的智能分发:根据用户的位置、习惯和需求情况,智能分发气象信息。

二、系统架构和技术选型为了实现以上功能,本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架构,并使用以下技术:1.后端采用Spring Boot框架,提供各种服务端功能,包括数据库存储、气象数据采集与处理、气象预报算法实现、用户认证与权限控制等。

2.前端采用Vue.js框架,实现Web界面的设计与展示,包括数据可视化展示、定制化服务、智能分发等。

3.采用MySQL数据库存储气象数据。

4.整合多种API和公开数据源,例如高德地图API和国家气象局天气数据源。

三、实现过程和效果评估在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根据用户需求和系统架构,分别实现了后端服务和前端界面的设计和开发,并完成了基本功能的测试和优化。

使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化气象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展示,提高了气象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系统已经上线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和维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户满意度较高,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和支持。

本系统的实现为其他地区的气象信息智能化发布系统提供了一个参考和借鉴平台。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项目计划书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项目计划书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项目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第一章公司介绍 (4)第二章项目技术应答 (5)一、项目工程设计要求 (5)二、项目工程功能需求 (8)三、项目实施要求 (26)四、培训要求 (27)五、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需求 (27)六、计划工期和实施方式 (29)七、设备、软件安装、调试、开通 (29)八、项目的工作内容及成果 (30)第三章项目设计方案 (31)一、总体设计思路 (31)1. 设计要求 (31)2. 网络拓扑图 (32)3. 总体流程结构 (32)4. 总体技术需求 (35)二、总体功能实现 (35)三、详细功能实现 (37)1. 系统管理 (37)2. 办公管理 (41)3. 值班管理 (44)4. 服务产品 (46)5. 服务用户 (48)6. 展示系统 (50)7. 物资管理 (52)8. 气象网站 (52)9. 呼叫中心 (54)第四章项目软硬件配置及报价 (89)一、项目的软硬件配置 (89)二、双机热备硬件配置 (90)三、软硬件报价清单 (90)第一章公司介绍某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某某市高新技术认定企业,公司专业从事CTI技术软、硬件研发及应用。

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CTI产品,成为业内领先的设备、服务提供商。

公司基于气象信息服务的系列产品销售一直处于全国同行之首,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产品几乎遍及全国的每一个市、县(全国统一电话语音服务号码为“12121”或“96121”),构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公司的双赢乃至多赢商业模式,使得客户在双顺达产品的运营中得到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气象信息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有:前置交换设备、1号信令和7号信令设备、7号信令网关和其它CTI设备;运营商增值服务系统、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无线增值服务系统(短信、彩信、wap等)、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企业级客服管理系统、公安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

公共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公共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

公共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摘要:针对新形势下气象数据管理不规范、数据共享不及时、业务平台零散、业务工作冗余等诸多问题,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的功能模块设计,并基于模块化的理念进行了架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稳健性和复用性,利用WebGIS 框架、java、ETL引擎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集数据资源池、预报订正、产品制作、产品发布、业务管理于一体的省市县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并在浙江省内等到了很好的应用,实现了气象数据和服务的高度集约、多源整合和三级共享,提高了业务制作水平,对气象服务拓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气象服务;一体化;模块化;WebGIS近年来气象事业发展迅速,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气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各级气象部门在公共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方面不断开拓创新,制作的气象服务产品日趋丰富,但这些产品大多分散在不同单位,甚至不同科室不同系统中,探索气象产品的集约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道路已是当务之急[2]。

代青措,刘晓燕,马秀梅等[3]研究并构建了省市县一体化气象服务业务平台,提高了各级气象部门的气象服务能力。

崔新强,唐俊,付佳等基[4]于“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建设了省级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极大的提高了业务工作效率。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充分发挥业务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以气象服务的集成化、专业化、规范化、一体化为原则,开发并研制了集数据资源池、预报订正、产品制作、产品发布、业务管理于一体的集成平台,实现了对气象服务的高度集约和多源整合。

提高了服务产品制作和发布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了业务人员的产品制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基于多源的精细化数据制作的服务产品更为准确,以及丰富的产品表现形式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建立公共服务产品池便于产品的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于服务拓展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总体功能与系统框架设计1.1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

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发布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传统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气象信息快速、准确、智能化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设计了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

本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提供更为精准、及时的气象信息,以满足各种行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榆林新一代气象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智能发布子系统和用户接口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负责采集各种气象数据,包括气象站、卫星、雷达等数据;数据处理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清洗,提取有效信息;数据存储子系统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数据分析子系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生成气象预测模型;智能发布子系统根据分析得到的预测模型,结合实时气象数据,智能地发布气象信息;用户接口子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获取气象信息。

2. 技术选型本系统采用了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

大数据技术用于存储和处理海量的气象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云计算技术用于提供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三、系统实现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子系统通过与气象站、卫星、雷达等设备的连接,实时地获取气象数据。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全国各地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调取,确保获取到最新、全面的气象数据。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子系统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错误数据,提取有效信息。

还会对数据进行格式化,以便存储和分析。

3.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子系统采用了大数据存储技术,将处理后的气象数据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子系统采用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存储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气象预测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有 国家 级 气 象 台 站取 消 了 天气 报 ( 密 天气 加 报 ) 采 用 观测 资料实 时数据 文件 ( , 简称 “ Z文 长 件” )方式 上传 观测数据 。 地面 测报业 务 软件 由以 前 的 302 . . 2升级 到 V4 0 1版 , 软件是 在原 软 .. 此
定时观 测 时次 ( 务改 革后 , 准站 由 2 业 基 4次 定 时改为 8次定 时 , 基本 站 和一般 站不 变 ) 启 动 , 正点 地面 观测数 据维 护 ,将定 时人工 观测 的 目测
值 和器测值 录入 相应 栏 。 当 自动气 象站 在 S AWS S软件 中采 集 的数据
有 异 常 时 ,启 动 正 点 地 面 观 测 数 据 维 护 ,把
件 的基础 上 ,修 改了部分 功能 ,其 中变 动最大 的 是在 “ 据维 护 ”菜单下增 加 了 “ 点地 面观测 数 正 数据 维护 ”功 能 。做好 正点数 据维护 ,是 确保 台 站提 高 长 Z文 件数 据可用性 的重 要途 径 。
收 稿 日期 :2 1 —0 一 3 o 2 5 o
作 者 简 介 :妙 娟 利 (9 7 ) 1 7一 ,女 ,陕 西 岐 山人 ,学 士 ,工 程 师 ,从 事 地 面 气 象 数 据 质量 控 制 。
3 结 语
需求 。
参考文献 :
榆林 市公 共气象 服务平 台已基本 实现 各类气
要 ,设 计 开发 了榆林市 公共气 象 服务平 台 。
1 平 台设 计
1 1 开 发 技 术 .
S re 结构 ; 用 空间可 视化技 术 [ ; 用分 布与 ev r 利 2采 集 中相结 合 的数据 存储 方式 ;以 B /S和 C /S相
结合 的模 式 实 现 了公 共 气 象 服 务 业 务 中数 据 获 取 、加 工制 作 、管理 、发布 流程 的集 约 化 、规 范 化 和高 效化 管理 。
内 蒙古 气 象 , 21 ( ). 00 3
[ 3 高 晓 斌 .陕 西 公 共 气 象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探 索 与 实 践 3 [] .陕 西 气象 ,2 1 ( ). J 00 5
1 功 能 介 绍
S AWS S软 件形 成 的上 传数 据 文件 内容按 规 范 和
技术 规定 等要求 进行 处理 。
3 数据正 常 时维护 方法
定时 观测 时次 ,输入 云 、能见 度 、天气 现象 、
正点 地面 观测 数据维 护是 为适应 地 面气象 观
测数 据 和报文 调整 , 取消天 气报 ( 密天 气报 ) 加 而 设置 的功 能 ,实现人 工定 时观 测数据 维护 和 自动

文 章 编 号 :1 0 — 3 4 ( 0 2 5 0 3 — 3 0 6 4 5 2 1 )0 — 0 8 0
西


榆林 市公 共 气 象 服务 平 台 的设 计 与 实 现
高 蕊 ,马 峰
( 林 市气 象局 ,陕 西榆 林 榆
中 图分 类 号 :P 0 49 文 献 标 识 码 :B
1 2 总 体 框 架 .
榆林 市 公 共气 象服 务 平 台分 为 7个 子 系统 ,
分 别为数 据采 集 、气象 信息展 示 、预 警应 急 、特
色公共气 象产 品制 作 、气 象信 息员 管理 、B S气 /
象 发 布 、重 要 天 气 短 信 编 发 。 系 统 均 建 立 在
象业 务产 品 的融合 ,为公共 气 象服务 业务 提供 强 有力 的科 技支 撑 , 大 了气 象信 息社会 覆 盖面 , 扩 提
高 了榆林市 公共 气象 服务 能力 。但 随着社 会发展
[ 3 王 仕 星 .浙 江 省 公 共 气 象 服 务 业 务 平 台建 设 框 架 1
设计 [].浙江气象 ,2 0 ( 1 J 0 9 s ).
720 ) 2 3 0
文 献标 识 码 :B
按 照 中 国气 象 局 2 1 0 2年地 面气 象 观测 业 务 改革 要求 ,陕西省 10个 地面 观测 站从 4月 1日 0
次统 计值 相关 的全部 自动气象 站观 测数 据 。
2 启 动 时 间
起进 行业 务调 整 , 准站 和基本 站调 整观 测任务 , 基
[ ] 娜 仁 高 娃 . “ 头 市 公 共 气 象 服 务 系 统 ”研 制 [] 2 包 J

对公共 气象 服 务 的要 求 的不 断 提高 ,平 台 内容及
功 能仍 需继 续 努力改 进 和完 善 ,不 断提升 服务 能 力 ,以适 应社 会 与经 济 的发展 对公 共气 象 服务 的
( 图 2。 见 )
数据 采集 系统 分为气 象数 据采集 和气象 预警 监控 两部 分 。采集 的数据包 括 :城镇报 、精 细化
收 稿 日期 :2 1 — 2 3 01 1— 1
作 者简 介 :高蕊 (9 9 ) 1 7一 ,女 ,汉 族 ,陕 西 榆 林 人 ,工 程师 ,从 事 气 象 科 技 服 务 。
1 3 网络 结 构 .
区地高数幕 域面空要 l ll 重蚕达 一 天嬖显 数气 I lJ 据 雷 J图 示
图 l 榆 林 市 公 共 气 象 服 务 平 台总 体 框 架
2 主 要 功 能 2 1 数 据 采 集 系统 .
系统 的 网络结构 在逻 辑上 分为三 层结 构 :业 务 表 示层 、D MGI S平 台服 务层 和 空 间数 据 库层
790 ) 1 0 0
近年 来 ,随着经 济 、社 会 的快速发 展 ,公众
对 空 间 与 非 空 间 数 据 进 行 操 作 ,实 现 C in/ l t e
对气 象服 务 的需求越 来越 多 、越 来越 细、越来 越
个性 化[ ,而 榆林市 公共 气象 服务 模式 一直未 有 跨越 式 的突破 和 发展 ,支 撑气 象业 务服 务系统 的 技术 平 台发 展 相对滞 后 ,现有业 务平 台冗 余 、服 务产 品重 复 、业 务监控 不全 、服 务效能 不高 、需 求服 务脱节 等 问题 日益制 约了榆林 市公 共气象 服 务持续 、健 康发 展 。针 对实 际工作 中的问题和 需
正点 时刻 ,数据 异常 时 S AWS S软 件弹 出 1 0 s的报警 窗 口,给 出的是 软件 在 做 自动 质量控 制 时发 现 当前 时刻 数据 有异 常情况 ,并 把异 常情况
本时 次 的有关 统计值 。为方便对 自动气象 站观测
数据 的人 工监 视 ,以表格 滚动 的方式 列 出与本 时
D MG S基础 地理 信息平 台上 ,架构 见 图 1 I 。
采 用 GI S与 R S的集 成技 术 ; 利用 S QL语 言
数据采集
l 信息显示 l
1l 预警应急
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
茎lI蓁蓁蓁 }l萋蓁蓁萋 茎萋llI }l萎蓁 l 萋l{ l 茎 l{ l
蓁 全省 城文 预报 报字 镇 国台 J l
定 时降水量 等值 , “ 按 质控 与数 据保存 ”按钮 , 发 送上 传数据 文件 。非 定 时观测 时次 ,软件 自动从
B文 件 中读 取数值 , 自动上 传数 据文件 。
4 判断异 常数 据的 方法
气象 站观 测数 据异 常时 的人 工 干预 。内容 包括 当
前时 次 的 自动 气象 站观测数 据 、人工 观测 数据及
4 0
文 章 编 号 :1 0 —4 5 ( 0 2 0 —0 4 — 2 0 6 3 4 2 1 ) 5 0 0 0

西


正 点地 面 观测 数 据 维 护方 法
妙 娟 利 ,张毅 军
( .陕 西省 气 象信 息 中心 ,西安 1
中 图分 类 号 :P 1 . 421
7 0 1 ;2 1 0 4 .眉县 气 象局 ,陕 西眉 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