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艺术设计编 第3章 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了陶瓷、漆器、玉器、织锦等多种艺术门类,每一门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一、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陶器制作。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彩陶和灰陶等不同类型的陶器。

这些陶器不仅具备了实用功能,还展现了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陶瓷制作逐渐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

二、唐宋时期的工艺美术繁荣中国工艺美术在唐宋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

唐代的青瓷、白瓷以及唐三彩等陶瓷制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当时的代表作品。

而宋代的青瓷、汝窑、定窑等陶瓷则更加注重形式和装饰的细致,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三、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创新明清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一次创新的时期。

明代的景德镇瓷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成为了当时的代表。

而清代的官窑、民窑等陶瓷则更加注重釉色和纹饰的变化,展现了中国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四、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与挑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工艺美术面临着新的挑战。

传统的工艺技艺逐渐被机器生产所取代,一些传统手工艺人也面临失业的困境。

然而,中国工艺美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通过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推出了一系列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作品。

五、工艺美术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建立了专门的工艺美术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加强对传统工艺技艺的保护和研究。

同时,通过举办展览和培训班等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工艺美术的传承中来。

总结起来,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品。

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工艺美术,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1.影响清代工艺美术的外来因素主要是法国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艺术。

2.陶瓷工艺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陶瓷包括陶和瓷两种互有区别的品类,在陶和瓷之间有一种所谓的“炻器”,它具有陶和瓷两种性质。

陶和瓷的区别:1)陶器的制作材料是粘土,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下,表面有的有釉有的无釉;2)瓷器的制作材料是高岭土即瓷土,含有的长石、硅、铝等成分比粘土要多得多,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表面有釉。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制作非常优美的“彩陶”,所谓的彩陶是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为“彩陶文化”。

因为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常见的彩陶是以生活用器为主。

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

·灰陶的出土量占商代全部出土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品种有:烹食器,食器,盛器。

装饰简朴粗略,主要以绳纹和弦纹作装饰。

·白陶是商代制陶工艺中的一种特殊产品。

用高岭土制成,装饰上基本与青铜器相似,刻有饕餮纹、夔(kui)纹、回纹等。

·战国陶瓷以灰陶为主,但是这个时期又发展出了几种具有特色的陶瓷,如暗纹陶、铅釉陶、印纹陶、原始青瓷以及具有特色的彩绘陶。

·暗纹陶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坯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纹深度不大,隐约可见,所以称为暗纹陶,又称砑花陶。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陶瓷,以陶塑和瓦当最为出色。

陶塑是作明器的,又称为陶俑,最早的陶俑制作是在商代。

瓦当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

战国时期由于城市建设日益发达,随之而起的是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

·汉代的砖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有特色的是画象砖和瓦当。

1)画象砖,艺术性较高,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空心砖又称圹砖,多流行于河南和山西,南阳地区出土最多;方砖,多为四川成都地区所产。

2)瓦当,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为半规瓦。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资料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资料总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

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三、形式感的应用。

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

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 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

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

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 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

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应礼治的需要。

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着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

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

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

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

多样性是指各地工艺生产品类繁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虫离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

上海市考研艺术史复习资料中国艺术发展历程梳理

上海市考研艺术史复习资料中国艺术发展历程梳理

上海市考研艺术史复习资料中国艺术发展历程梳理中国艺术发展历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话题,它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创造力。

在上海市考研艺术史复习资料中,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并梳理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就此展开详细的讨论,以期帮助考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阶段:古代中华艺术(约5000年前-1840年)古代中华艺术是中国艺术的起源,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追求。

古代中华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中国绘画、雕塑、陶瓷、书法等。

其中,中国绘画是古代中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神话、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思想。

而中国古代雕塑、陶瓷也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工艺技法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第二阶段:近代中国艺术(1840年-1949年)近代中国艺术是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与影响。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人民觉醒意识的觉醒,中国艺术开始呈现出新的面貌和表现形式。

其中,西方绘画、雕塑、摄影等新兴艺术形式进入中国,使得传统与现代在艺术表达上产生了碰撞与融合。

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积极寻求艺术的独特性,并不断追求艺术语言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第三阶段:当代中国艺术(1949年至今)当代中国艺术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最为活跃和前卫的时期。

随着中国的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艺术在思想、形式和风格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中国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家们在追求个性表达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

绘画、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形式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运用。

此外,电子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也逐渐兴起,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家创新精神和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结语中国艺术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话题,无法在此文章中涵盖所有细节。

然而,通过对上海市考研艺术史复习资料提供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轨迹。

(工艺技术)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工艺技术)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工艺美术史是艺术的 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 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

其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

工艺美术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 是艺术与科学的产儿, 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 通过衣食住行 等生活各方面赋予人民。

种类分为生活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两类。

生活用品分为:花布,陶瓷,家具。

双重属性:物质生产(主要矛盾) :使用性,实用性,社会经济。

社会生产相关。

精神生产:审美性,与生产力政治文化有关。

我国的原始社会,大约从 170 万年前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前期为主。

体制:从母系到父系。

当时人类使用的工具:打制粗糙 -旧石器 磨制 -新石器生产活动: 渔猎 -畜牧 -犁耕 进而产生专业化的手工业。

在原始社会里没有财产, 没有剥削, 压迫也没有, 生,贫富分化,阶级逐渐形成,原始社会逐渐瓦解。

树叶)。

原始社会最具代表的艺术;彩陶(仰韶文化)其产生和作用: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及国家的起源》 器的制作是由于在编织或木质的容器上涂上粘泥, 久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粘土也可以用。

三个作用: 1:帮助人们生活的进化(储存,烧制,熟食帮助人进化)2:陶是人类第一次以自己有意识的活动发现的一种新物质)3:彩陶反映培养原始人的审美情趣,亦给后人以启迪。

陶器的制作: 1:成形:选较细腻的黄土掺沙粒等防止爆裂。

论制(手拉胚) :产生于父系社会后期,用于做黑陶手工:早期手捏,小型器皿,泥条盘筑, 大中型器物:搓条,垒形,捏紧,抹光2:表面加工:压制,加陶衣,彩绘(黑红,褐石) ,压印,贴膜3:窑烧:温度800摄氏度红陶(彩陶偏黄)-灰陶(几何印纹陶)-黑陶(蛋壳陶 黑光薄)-白陶(高岭土 类似青铜 器)北京猿人是最早用火的人。

黄河:仰韶文化长江:半坡文化(彩陶)阶级分化以后由于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产 (人工取火,房屋,陪葬,衣服,树皮,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一切地方陶 使之能够耐火产生的。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

这时期美术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

从距今约8000年前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标志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陶器、玉器、纺织品以及骨牙器、漆器制作日渐发达,工艺美术的大幕也就此拉开。

按陶质来分有红陶、灰陶、白陶和黑陶,著名的彩陶往往属于泥质红陶。

工艺美术讲究装饰和造型,原始陶器的装饰之美集中体现于彩陶,造型之美突出表现于黑陶。

彩陶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最灿烂的美术创造。

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达到美化装饰效果。

这样的陶器通称彩陶。

彩陶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上,黄河流域是中国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为其代表。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发达,其彩陶数量之众,装饰之丰富均令新石器时代其他文化的彩陶无法比肩,中国彩陶艺术至此达到顶峰。

代表作品:舞蹈纹彩陶盆黑陶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

黑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以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为代表。

以轮制技术烧成的薄胎蛋壳黑陶以器形别致,工艺精巧而著称。

陶质细腻、器胎极薄,陶色纯黑,表面打磨精细,漆黑光亮。

大多素面,有的器物表面饰以凹凸弦纹或纤细的镂孔花纹。

著名的蛋壳黑陶高柄杯出现在晚期。

由于这种陶器胎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5毫米,人们还习称之为“蛋壳陶”。

蛋壳陶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

红山文化1935年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遗址。

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3000年。

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这里出土了已知最早的玉龙。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启示和影响: 1、功能和美观的统一 2、技术对艺术的制约 3、形式法则的创造 4、经济原则的发明5、原始工艺美术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考点复习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考点复习

艺术硕士艺术综合考研王次炤《艺术学基础知识》考点复习第一编音乐【知识框架】第1章概述1.1.1 复习笔记【通关提要】本章主要讲述了音乐的特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音乐、音乐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本章考点以填空、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为主,在学习时,要完整把握音乐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掌握其基本内容;同时,要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在应用时的不同情况以及同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以便答题时举例。

【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见表1-1-1)★★表1-1-1 音乐的定义和特性考点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音乐★★★1原始时代(1)发展概况音乐早在原始时代就已经产生(萌芽状态),已有相对固定的音高和或长或短的节奏。

(2)特点①实用性远大于审美性。

②因人类多种需求而产生,早期音乐具有混生性(如混合舞蹈、诗歌、美术、音乐等因素)。

2奴隶社会阶段(1)发展概况音乐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音乐中的一部分成为了等级制度(即“礼”)中的一部分。

(2)特点加强了音乐的娱乐性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提升了音乐演奏的职业化程度。

3封建时代(1)发展概况社会阶层开始细化,分工更加明确,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型和功能有了多种呈现方式。

(2)发展原因①统治者追求精神上的娱乐与消遣。

以贵族和统治阶级为中心,收集了统治区域内部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得音乐之间相互交流融合。

这是音乐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②贸易往来频繁,使得音乐表演的场地逐渐增加,城镇从事专业音乐活动的人增多,偏远地区的民间艺人逐渐向城市迁徙,促进了音乐的繁荣与音乐体裁的多样化。

(3)特点音乐生活更为丰富,作品题材更为广泛。

宗教音乐的传入,使得寺庙和教堂开始成为传播宗教音乐的场所。

4工业文明时代(1)发展概况这一时期音乐的表现形式、乐器的制作和音乐理论的系统化研究都更加精确,在音乐的记录上更加细致完整,传播方式上更加多样化。

(2)发展原因及特征①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第1章概述)【圣才出品】第1章概述【考情分析】本章是美术篇的概述部分,却是考察的重点章节,需要考生重点识记,主要知识点如下:1.了解美术一词的历史。

2.重点识记掌握美术的几种起源说,重点掌握美术的社会功能。

3.了解并识记艺术门类的划分,全面了解主要的美术门类类型,对中国传统书画门类进行全面的把握。

【考点归纳】一、“美术”一词的历史(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可视的、具有美学欣赏价值的平面或立体形象的艺术。

(2)美术一词最初由德国美学家莱辛创用。

法国巴托的《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促进“美的艺术”的确立。

汉语中“美术”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自日本引入。

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美术(一)艺术的起源1.模仿说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冲动,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种理论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2.游戏说游戏说,又称“席勒—斯宾塞理论”,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关系的比较,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欧美现当代美学家等。

该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4.巫术说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见诸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

其代表人物有爱德华·泰勒、雷纳克、萨罗蒙赖纳许、吉德逊等。

5.劳动说劳动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理论中最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论,19世纪广泛流传。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彩陶繁荣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1)多为以矿物颜料绘画的泥质红陶,(1)装饰绘画于烧造之前,题材以各种几何形为主。

(1)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最为发达,(1)其著名彩陶类型有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等。

(1)2 青铜器基本为以红铜与锡的合金铸造的器物。

(1)在红铜中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提高硬度、增加美感。

(1)分容器、乐器、工具、兵器等多种。

(1)起源于商代以前,(1)商周时代繁荣,汉代开始衰落。

(1)3 金银错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又称“错金银”。

(1)始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沿用。

(1)做法是,在器物上刻出图案,(1)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磨平滑。

(1)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饰效果。

(1)4 夹纻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1)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去掉内胎,(1)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1)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

(1)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1)5 玻璃中国古代,常称“琉璃”等,(1)入清,又称“料器”。

(1)曾长期属于铅钡玻璃,(1)其透明度及耐热性都不及西方的钠钙玻璃,(1)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改变。

(1)6 《考工记》中国已知最早的古代手工业技术著作。

(1)应成书于战国时的齐国,(1)西汉,补入《周礼》,今存7100余字。

(1)系统总结了当时的手工业技术,富含科技史意义,也提出了重要的工艺美术思想。

(1)提出的手工业制作原则是“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1)7 多子奁盒一种设计优秀的容器形式。

(1)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1)如多子妆奁、具杯盒(1)。

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

(1)今见的作品多为汉代漆器。

(1)8 云气纹成熟不晚于战国,是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1)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

(1)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1)又能使各装饰区产生统一的效果。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 复习资料

一、原始社会:彩陶定义: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陶器。

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也称“仰韶文化”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的。

类型:半坡型:发现于约六七千年前的西安东郊半坡村,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以鱼纹为代表,此外还有人面形花纹也有特色。

半坡型彩陶一般运用直线,并多组成直边三角形,很少运用曲线。

庙底沟型:分布以陕西的关中平原为中心,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钵为最典型,装饰花纹以回旋钩连纹最有特色,常组成巧妙的虚实相称、黑白对比的双关图案。

鸟纹应用较多。

马家窑型: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以螺旋纹最出色,点的应运也很成功,其内彩(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特别发达,装饰纹样从器口到器足布满全体。

代表作品有舞蹈彩陶盆半山型,首次发现在甘肃宁定半山地区,造型以直颈广肩鼓腹罐最具代表性,装饰纹样有黑色、红色。

锯齿纹流行,图案组织旋涡纹和葫芦纹,装饰运用形的双关和多效装饰效果。

马厂型发现在青海乐都马厂沿,造型渐为丰富,增加了盖、流、提梁和钮,以提高器皿的使用功能。

装饰上趋向于简略,装饰纹样有四大圈纹、回纹,人形纹最为流行,多运用直线,并在装饰生注重大效果。

彩陶所反映出的形式美:对比法-半坡多用直线,而庙底沟型多用曲线,马家窑型多用曲线的螺旋纹,而马厂型多用直线的回纹。

分割法半坡型彩陶不只应运形的分割,如漩涡纹和葫芦纹,也应用红线和锯齿线,以取得分割的效果。

双关庙底沟型彩陶应用色彩的黑白双关,半山型彩陶则多用形的双关。

多效法半山型彩陶对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壶的侧面是红黑线相间的波纹,而俯视则如同一个盛开的花朵:四个葫芦组成的装饰面,俯视则是一个十字形相交的圆形适合图案。

黑陶:黑陶在距今4000多年前出现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

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利用陶轮制作;窑口密封,火道延长。

彩陶和黑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黄河流域早期陶器的代表不同点:黑陶采用了陶轮制作,彩陶手工制作;黑陶采用封窑技术彩陶采用火烧;彩陶工艺是以装饰取胜,而黑陶则以造型见长。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复习指南(美术编 第4章 美术批评与鉴赏)【圣才出品】

第4章美术批评与鉴赏【考情分析】本章内容主要是阐述中外主要的几种美术批判理论,需要考生掌握中国与外国历史上的几种美术批评论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六法论”“南北宗论”和“图像学”。

【考点归纳】一、中国(一)传神论传神论出现在公元4世纪,受到汉末魏初名家论“言意之辨”和魏晋玄学的影响。

中国画史上最早运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其发展状况如下:(1)东晋顾恺之的传神论是人物画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描绘对象的心理特征,形神是针对画人物而提出的。

(2)唐代的传神论主要作为人物画的审美标准被运用。

(3)五代以后山水、花鸟画大盛,提出了抒情寄意的美学命题。

(6)宋代之后,写意论成为更流行的审美准则。

(二)六法论“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

六法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

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1.内容根据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可知,画有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钱钟书的“六法论”(1)“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2)“骨法用笔”是指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3)“应物象形”是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4)“随类赋彩”是指着色;(5)“经营位置”是指绘画的构图,“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谢赫借来比喻画家作画之初的布置构图;(6)“传移模写”是指临摹作品。

(三)南北宗论“南北宗论”是晚明文人画家董其昌以禅宗南北两个宗派来比喻山水画的不同风格。

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明末、清代乃至当代的中国画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代表人物有:(1)南宗。

南派的祖师为唐代诗人王维,荆、关、董、巨、米家父子至元四家为南宗正传。

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为画家正统。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

艺术学复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美术史复习指南艺术学是广泛涉及艺术历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对于准备参加浙江省考研艺术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艺术学美术史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提供一份复习指南,帮助考生全面系统地复习艺术学美术史。

一、古代历史与艺术古代历史与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的重要内容。

在复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艺术流派进行复习。

例如,可以从早期的古埃及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古印度艺术等开始,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此外,还需要关注古代文明中的艺术与宗教、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关系。

例如,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是其宗教信仰和君主制度的产物,而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则多是为了表现人的高尚完美。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此要重点复习。

考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时期的宗教建筑和绘画,比如哥特式建筑和马赛克艺术的特点。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罗马等地成为艺术的中心,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作品备受赞誉。

复习这一部分还需要关注各个时期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需要掌握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子像》等重要作品。

三、近现代艺术近现代艺术是艺术学美术史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部分知识主要包括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立体派、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

对于近现代艺术的复习,考生可以从印象派的诞生开始,了解莫奈、雷诺阿、德加等艺术家的风格与作品。

随后,可以进一步学习后印象主义的画家,如凡高、塞尚等。

对于立体派、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考生需要了解各自的创始人、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四、中国艺术史中国艺术史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部分,也是考研艺术学美术史的重要内容。

复习这一部分时,考生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复习,包括古代艺术、宋元明清时期的艺术以及现代艺术。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艺术硕士:《艺术学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汇编

一、中国古代作家与作品1.先秦时代(1)古代神话。

主要有盘古开天、女蜗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等等。

(2)《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相传为孔子编成。

《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主要是民间爱情诗,“雅”主要是朝廷赞美诗,"颂”主要是宗庙祭祀诗。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三种。

"赋”指叙述,"比”指比喻,“兴”指起兴,即”欲言此物先言他物。

”《诗经》语言上以四言为主,且多用叠字。

《诗经》较有名的篇章有《关睢》、《鹊巢.》、《静女》、《君子偕老》、《君子于役》、《子矜》、《溱洧》、《硕鼠》、《蒹葭》等等。

(3)<楚辞>。

战国时代楚国文学家屈原和宋玉两人作品的总称。

屈原,名平,字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

他的作品充满爱国热情,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共11篇)、《九章》(共9篇)、《天问》、《仆居》、《渔父》、《招魂.等,其中名篇如,《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九章》中《涉江.》、《哀郢.》、《思美人》、《橘颂》等等。

宋玉,相传为屈原弟子,主要作品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等。

(4)诸子散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我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书,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名轲,字子舆,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孔盂,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记载孟子言行的书《孟子》,其中《得道多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是《孟子》中的名篇。

庄子,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词藻瑰丽,富有浪漫色彩,文学价值很高。

主要作品有<逍遥游》、《秋水》、《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等。

荀子,名况,作品为《荀子》,《劝学》是书中的名篇。

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郑人买履》、《五蠢》是书中名篇。

艺术学基础知识---研究生入学考试必备剖析

艺术学基础知识---研究生入学考试必备剖析

艺术学基础知识常识总结考研必备美术编第一节、起源模仿说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

( 亚里士多德来奥那尔多狄德罗)游戏说席勒和斯宾塞,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

(席勒《美育书简》表现说起源于人类的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雪莱托尔斯泰)巫术说在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泰勒《原始文化》劳动说希尔恩《艺术的起源》美术的发展第三节、认识功能对现实生活全面、能动的反应,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们人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

教育功能感染与激发效能启发观者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思想、品德和情操。

审美功能最本质最普遍的功能,形成审美观念、理想陶冶情感与人格。

第四节、一、现代美术门类文艺复兴,文学、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戏剧六大类,后来电影被纳入。

历史上看分为四种:存在: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刻)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时空综合(戏剧、电影等)。

运动方式:静态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动态(音乐、戏剧、电影)动静结合(文学)。

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视觉(建筑、雕塑、绘画)听觉(音乐)试听综合(戏剧、电影)想像艺术(文学)。

内容特征: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电影)与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一)建筑(二)雕塑(三)油画(四)版画(五)工艺美术二、中国传统书画门类(一)人物画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周代劝善戒恶的壁画,战国秦汉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重要时期吴道子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富于表现力,五代两宋是深入发展的随着画院更加精美随着文人画民间稿本被李公麟提为白描张择端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写意人物画肇兴开始总是审美和抒发情感,元明清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的文人人物画形成了独特传统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题材,开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的展示不同人的性格及,主张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等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突破统一时空的局限创造了十八描。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的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的复习资料

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的复习资料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的复习资料我们在进行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考研时,需要了解清楚复习的资料有哪些。

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工艺美术史复习指南,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工艺美术史考研复习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史》作为一门课,不同于、政治这样的公共课,是考生在研究生入学初试当中比较容易拿分的科目。

而对于一门专业课的复习,要着重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真题的题型、复习阶段的安排、真题的使用、参考书目的使用。

这几方面的内容在下文将做出详细讲解。

复习资料使用说明:《中国工艺美术史》是比较枯燥的一门科目,里面的内容很多很杂,但是也是各个学校设计艺术学出题的重点。

所以建议大家在中,至少要看三遍以上,第一遍,将书读透,知道每个知识点的框架图,以及自己认为常考得知识点或需要扩充的内容坐上标记,第二遍,认真听课,讲课上所总结的考试知识点需要背的背,需要理解的理解,相互对比的知识点熟记,在时间富裕的情况下,讲需要扩充的内容记住。

同时在本子上记下框架图。

第三遍,也就是考前复习,冲刺阶段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在考前将框架图的内容记一下,不记得的赶紧翻书以及去听课。

真题使用说明:对于各个学校,可能都有真题,但是真题只是大家去借鉴,不要太依赖,毕竟有的学校考过的内容不会去考,而没考过的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到,所以真题只是一个测试的作用,以及让你了解这个学校的出题点,出题方向,俗话讲: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真题只是让你更加了解学校的工具,不要完全的依赖。

但是做真题,还是希望当成模拟题去做,认真的做,不要草草了事,要认真的`答一下,写一下。

重要论文著作扩充内容的使用说明:可以作为闲暇时间的参考阅读,不要占据大量时间。

还是以参考书目为主要依据复习,可以在初试后准备复试时多读论文著作,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阶段性(分科目)复习方法指导:如果你是在9月份之前就学习的话,我建议进行三轮复习,这样基础打得更扎实,但是如果你是在研究生之后复习的,那最少也要经过两轮复习,每一轮复习的时候都应该做好计划,建议大家写一个详细的计划书。

工艺美术师理论复习提纲1

工艺美术师理论复习提纲1

工艺美术师理论知识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剔犀(剔犀是元代雕漆的特殊品种。

制作漆器上漆时,采用红黑相间的髹饰手法,使漆层在雕剔后呈现出红黑相间的断面层次。

)2、国画白描(“国画白描”白描使用不同长短、粗细、曲直、顿挫的墨线来绘制对象的形状和整个组织结构。

不着颜色,有时也用一些深淡晕染。

)3、夹缬(用两块木板雕镂相同的图案。

将布夹在中间,然后入染。

特点是花纹对称。

)4、绞缬(即今天的扎染。

将布用针线扎成花纹,或用谷粒包入布中扎紧。

然后入染,线扎紧之处染料进不去,但边缘有自然渗透的痕迹。

)5、泥塑(是使用泥土进行形体塑造的一种方法。

)6、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画”。

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

)7、环境设计(指以构成人类生存空间为目的的设计。

)8、视觉传达设计(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达的设计。

)9、一灭点透视图(又称平行透视图,是一个消失点。

)11、官窑(指由古时候官府烧制专供宫廷用瓷的窑场。

)12、蜡缬(即今天的蜡染,在织物上用蜡作防染剂,画出图案,然后入染。

染后热煮,蜡化露出白底图案。

因腊的收缩和碎裂,有些地方染料渗入,形成自然的丝缕,称为“冰纹”。

)13、泥塑(是使用泥土进行雕塑的一种方法。

)14、“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工艺美术既包括手工艺,也包括现代工业艺术设计;狭义的工艺美术专指手工艺。

)15、素描(素描就是运用单色线条或块面来塑造形象的绘画表现方法,是一种对客观物象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作单纯、朴素表现的绘画形式。

)16、“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指色彩的“色相”色彩所呈现出来的面貌、“明度”色彩明与暗的程度、“纯度”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

)17、补色(补色就是在色相环中互相正对着的两种颜色。

)18、纯度(纯度是指构成物体的物质纯洁的程度,在绘画色彩学中,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饱和度,又称为“彩度”、“艳度”。

)19、“立体构成”(在三维空间范围内,运用各种材料将点、线、面、体等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美的立体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线索
【考情分析】
本章知识点较多且较为零散,是历年真题的考察重点,主要介绍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主要的工艺美术类型,主要有陶瓷、玉器、漆器、纺织、印染、刺绣等,需要考生精确地把握每一种工艺品的含义、特征以及具体类型,部分工艺产品产地、盛行时期等。

本章知识点细碎,在真题中也注重考察考生对细节的把握,因此需要考生在把握主要的工艺品宏观类型的同时,注意对细节知识点的识记。

【考点归纳】
一、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原始的工艺文化是指原始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发明和创造的各种工艺美术。

以陶器最为突出,相继出现了彩陶、黑陶、几何印纹陶等。

(一)彩陶
彩陶是在陶坯上用黑、红等色画出装饰花纹的一种优美的陶器。

彩陶分布在全国各地,以黄河中上游最为发达。

按照发展时间先后和艺术特色的不同,原始彩陶分为:(1)仰韶文化的半坡型。

该类彩陶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造型以卷唇圜底盆为典型,装饰花纹以鱼纹、人面纹最具特色。

(2)庙底沟型。

该类彩陶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村;以敛口鼓腹小平底钵最为典型;纹饰多见弧线三角形、叶形纹等,形成黑白双关的装饰效果。

(3)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型。

纹饰精美,装饰花纹多而满;流行内壁绘彩;多使用螺旋纹和同心圆,给人旋动、流畅的运动感。

(4)半山型。

该类彩陶以小口直颈鼓腹壶为代表,装饰大多繁密,大小形状各一,错落有致。

(5)马厂型。

该类彩陶纹饰以人形纹为特色,并逐步简化,显得简约质朴,粗犷严峻。

(6)齐家文化。

(7)辛店文化。

该类彩陶已经和中原的商周文化并行,纹饰上以牛角纹和无字纹多见。

(二)黑陶
1.龙山文化
黑陶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称为龙山文化。

其采用轮制成型和封窑烧成,形成黑、薄、光、棱等特点;造型丰富,增加了钮、耳、流、把手等构件,提高了实用效能。

2.良渚文化
江浙太湖地区曾出现大量黑陶,称为良渚文化。

其特点是:其玉器很有特色,璧、璜、琮、块、珠、坠等种类很多,制作精美。

其竹编器物与丝麻织品也很发达。

3.几何印纹陶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的一支最古老的文化,主要在浙江的宁绍平原。

陶器、骨器、木器极发达;装饰多用雕刻手法;木结构的榫卯构件已达到较高水平;瓜棱形木胎漆碗出现。

二、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
1.含义
商周的工艺美术以青铜工艺为代表。

青铜是在红铜中加入锡与铅,成为合金后熔点降低,硬度提高,器表光泽,花纹清晰。

2.商代的青铜工艺
(1)用途。

青铜酒器:商代人嗜酒,青铜酒器十分发达;祭祀:呈现威武神秘的气氛。

(2)纹饰。

多用兽面纹装饰,称饕餮纹祭祀的牛、羊、猪头的变形与抽象化;主纹和地纹结合,具有庄重威严的气氛。

3.周代的青铜工艺
青铜器常出现长篇铭文,以记载各类史实。

铜装饰力求简朴,仅在腹或肩部饰以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

4.青铜技法和装饰
(1)青铜技法。

青铜铸造工艺达到很高水平,有浑铸法、分铸法、失蜡法等多种技法。

(2)青铜装饰。

青铜装饰有刻纹、焊接、镶嵌、鎏金等。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是在模块上刻出花纹作为装饰,或用焊接增加造型的组合变化。

(二)其他工艺的发展
1.玉石工艺
商周时期的玉石工艺十分精美。

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大量玉器,反映了当时玉雕工艺的高度水平。

到了周代,玉器成为礼制的象征。

2.制陶工艺
商代制陶工艺得到普遍的发展,包括灰陶、硬陶、白陶和釉陶。

釉陶,又称“原始瓷器”,其烧造温度比较高。

釉陶是瓷器的萌芽,但还不是真正的瓷器。

3.雕刻工艺
商代的雕刻工艺有石雕、玉雕、牙骨雕,技术已达很高水平,作品精致优美。

4.丝织品和麻织品的制作
商代的丝织品和麻织品制作技艺也较为成熟,主要以日常生活所需为制作宗旨。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
(一)青铜工艺
1.总体特色
青铜工艺是春秋战国时期工艺美术的主要品种,体现出了异于先前的特点。

(1)从以礼器为主向生活实用方面发展,品种多样、制作精巧,艺术风格清新活泼。

(2)造型与装饰突破传统题材和样式,体现出新的风格特点。

(3)战国中期以后,青铜装饰出现了新的手法,即金银错。

2.代表技艺
(1)莲鹤方壶中运用金银错装饰,工艺精致严格,代表作有宴乐狩猎水陆攻战纹壶。

(2)铜镜得到很大发展,装饰纹样有山字纹、双菱纹等,多以地纹陪衬,变化丰富。

(3)铜灯制作进一步提高,代表作有十五连盏铜灯。

(4)由于胡服的流行,带钩制作十分精美,式样丰富多彩。

(5)铜剑以吴越最为著名,冶炼锻造技术精道、剑刃锋利,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

(二)漆器工艺
(1)战国成为我国漆器历史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南方的楚国是漆器的主要产地。

漆器品种有杯、盘、盒、壶、几、案等。

漆胎有木胎、卷木胎、夹纶以及皮胎等。

(2)漆器的装饰方法有彩绘、银扣、针刻、描金等。

一般为黑地红纹,色调明快。

动物题材的漆座屏,漆双凤鼓都是优秀产品。

(三)染织工艺
1.总体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农村种桑植麻,纺纱织造较为普遍,染织工艺迅速发展。

湖北江陵楚墓发掘获得大量的织锦和刺绣,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染织工艺的面貌。

2.特点
丝织品有锦、绢、罗、纱等,舞蹈人、动物纹绵是丝织中的珍品。

龙凤虎纹绣的纹样穿插自然,形象生动,绣制精美。

丝绦编结则是楚国独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四)陶瓷工艺
1.总体发展
陶瓷工艺在战国时得到较大发展,流行在中原地区。

胎质灰黑的陶器多用细泥制成,有壶、鼎、豆、罐、盒、盆等。

装饰有弦纹、锯齿纹、栉齿纹、山形纹、螺旋纹以及S纹等。

2.类型
(1)彩绘陶。

彩绘陶是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陶器,其不同于彩陶,是在烧成后的胎上描绘,不再经窑火烧成,花纹易于脱落,最早出现在中原,后扩展到湖南、江西、广东以及西北和东北。

彩绘陶主要用作陪葬品。

(2)青瓷。

原始青瓷在战国时期有所发展,主要产地在浙江,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但还未达到瓷器标准的产品,品种多为杯、碗、罐、盘、钵等日常用品。

(3)陶塑。

陶塑作为冥器的陶俑,有人物、动物题材作品,塑造形象生动、制作精巧。

(4)瓦当。

瓦当是建筑装饰构件,战国时期多为半瓦当。

花样古拙厚朴,是半圆形适合纹样的典范之作,有很高的艺术性。

(五)玻璃工艺
战国时期,我国琉璃工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根据出土的玻璃制品化验表明,我国古代玻璃与西方的不同。

四、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一)秦代的工艺美术
1.陶器
秦代陶器制作比较普遍,品种多样,一部分仿制青铜器造型,另一部分沿着原始社会陶器特点发展。

秦代的陶塑十分发达,著名的秦兵马俑充分反映了秦代陶塑工艺的卓越成就。

2.青铜器
秦鼎造型独具特点,其它多延续以前的样式。

3.漆器
秦代漆器多为木胎加工而成,漆绘木梳篦反映出秦代漆工艺的高超水平。

(二)汉代的工艺美术
1.铜器
(1)铜灯。

铜灯制作精美、式样多样。

象生类造型有羊、牛、朱雀、人形等,可以调节光照面,也可吸烟以防污染,既实用又符合科学原理。

(2)铜炉。

铜炉为燃烧香料用,炉盖饰以仙山群峰,体现汉代崇尚神仙思想。

(3)铜壶。

铜壶又称钟,既是容器,也是量器,有的朴实无华,有的鎏金镶嵌。

(4)铜镜。

其装饰形式多样规整,富于程式化的装饰美,代表作品有:早期的连弧镜、草叶镜、日光镜、昭明镜;中期的规矩镜;晚期的画像镜、方铭镜等。

(5)铜鼓。

铜鼓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自春秋战国开始制作,式样繁多。

其装饰花纹满鼓皆工细,制作精美,有太阳纹、蛙纹、鹭鸟纹和竞渡纹。

2.织绣
(1)织锦。

织锦用经线显花,以云气纹为骨架,缀饰飞禽走兽,并以吉祥文字如“长乐明光”“延年益寿”等作装饰,形成独特的风格。

(2)刺绣。

刺绣以辫绣为主,云气纹和茱萸纹是常用的装饰题材。

汉代的印染工艺有涂染、浸染、套染、媒染等多种技法,染料有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两类,色彩种类繁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