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一课时
1217初二【数学(人教版)】分式方程(第一课时)+任务单
复习:什么是方程?我们学过什么方程?它们的定义?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分式方程的概念:
例.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为什么?
(1) (2) (3)
(4) (5) (6)
【学习任务二】
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1)
(2)
检验方法:
例题
(1)解方程
(2)解方程
练习
推荐的学习资源
1.收看网络课程:分式方程(第一课时)
2.阅读课本第149页至151页相关内容,并在教科书上圈画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08SXRJ074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经典模板 (172)《场景歌》教学参考
《场景歌》教学参考教材解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幅不同的场景图中,以歌谣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欣赏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全文分4个小节,每一小节通过描绘4个景物组成场景图。
第一小节是一幅海港军舰图:蔚蓝的大海上,翱翔着白色的海鸥,近处有小巧的帆船,远处有庞大的军舰,军舰静静地停泊在港湾。
第二小节是一幅山村田园风光图:有稻田,有鱼塘,有一排排的垂柳以及美丽的花园。
第三小节是一幅公园景色图:小桥流水,茂林修竹,鸟鸣山幽。
第四小节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面:“红领巾”指少先队员。
一群少先队员举着队旗, 吹着铜号,开展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清脆的欢笑声撒了一路。
本文节奏感强,朗朗上口,适合打节奏诵读。
教学目标1. 认识“帆、艘”等10个生字,会写“处、园”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 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 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10个生字,“艘”和“翠”是平舌音,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平翘舌音的辨析,如“艘一收”;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丛翠竹”,平翘舌音夹杂,要反复诵读正音。
本课有的生字出现在表示景物名称的新词中,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呈现。
出现一个场景图,找出场景图中的景物,并给出相应的词语,把相关词语和具体景物一一对应起来。
字形方面,本课生字以形声字为主,在识记生字时,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
比如,“艘”和“舰”,偏旁相同,教学时可以图文对照,引出舟字旁表义,知道带舟字旁的字一般和船有关,初步建立起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认识。
“帆、园、铜”是声旁表音十分明显的形声字,适合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
高中英语 unit 1第一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第一课时Warming Up第一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不同方式引出本单元的话题;方案一:可以直接利用课本热身部分提供的问题来引出话题。
这一方案开门见山,不仅能很快切入本单元的主题,而且问题指向明确,学生比较容易展开话题。
方案二:可以利用其它更为生动、灵活的方式如:在黑板上写下几种“朋友”这个词在不同语言里的表达,让学生猜这些词的意思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好能知道这些不同表达的书写和读音,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试写和试读);也可以播放一首以友情为主题的歌曲(无印良品:《朋友》;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或一段描述友谊的电影片段(韩国电影《朋友》导演:郭京泽主演:X东健),然后让学生就所播放素材的主题展开讨论,进入本单元话题;教师还可以引用一些国、内外谈论朋友的名人名言(见背景资料)来展开话题。
方案三: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一X好朋友的照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朋友的照片并描述其主要特点。
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新学期在新的班级里交到的朋友(此方案适合程度较好的班级)。
开展活动时可以全班一起进行,也可以分小组进行,但要提醒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事先做一个 brain-storm,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描述人物的常用词汇和句型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活动,如:Personality:kind generous humorousAppearance:handsome pretty good-looking tallHobby: sports reading travelingIn my opinion / I think / As to me, he (she) is a ... person.He(She) always wears ....He(She) looks like....We always do ... together.第二步:学生完成课本热身部分的问卷调查。
在一些学生程度较好的班级,教师还可利用网络或其它资源对原有的问卷进行一定的补充,丰富问卷内容(见背景资料),让学生计算得分并根据教师公布的各分数段所对应的性格类型得出自己的调查结果;(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可以对问卷内容中的部分新单词和词组作简单的解释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问卷。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72张PPT)
我会写
tí cè fēng lú yuán
题侧峰庐 缘
生字归类
题侧峰 庐 缘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多音字
héng
横 横看成岭侧成峰
hèng 蛮横 横财
识字游戏
缘 由
题记
山峰
庐 山
整体感知
读完这首诗我们知道了:从不同的角 度去看庐山,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横看 成岭 ,侧看 成峰 ,远近高低也各有千 秋。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有站在 庐山之外 。
半江( 瑟瑟 )半江( 红 )。 ( 可怜 )九月初三夜,
露似( 真珠 )月似( 弓 )。
二、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是( 白居易 ),诗中表现
红日西沉时景色的诗句是( 一道残阳铺水中 ), 表现新月东升的诗句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 )。
第二课时
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事物的 样子也是不同的。我们领略过李白 笔下庐山瀑布的壮观,今天我们再 来欣赏苏轼诗中描写的庐山。
结构梳理
暮 傍晚:夕阳西沉、晚霞映江
诗 情
江
画
吟 夜晚:弯月初升,露珠晶莹 意
主题概括
《暮江吟》通过描写 夕阳西沉 、 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几幅 景象,表达了作者 愉悦轻松 的心情。
拓展延伸
咏露珠
[唐]韦应物
秋荷一滴露, 清夜坠玄天。 将来玉盘上, 不定始知圆。
课堂演练
一、将古诗补充完整。 一道( 残阳 )铺水中,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
正确、读流利。(课后第一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理解题目 “题西林壁”?
《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第一课时)试讲人:教院学本172班李志珊试讲对象:六年级试讲内容: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表达技巧,学会鉴赏诗歌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用关键字词理解诗歌内容,理解借喻、一语双关、托物言志等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正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倾向,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把握与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中表达的情感对学生有什么启示。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介绍作者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诗歌)(二)讲述新课1、解释诗中重点字词。
(1)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4)浑:全。
(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6)人间:人世间。
2、赏析运用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借喻、一语双关写作手法:托物言志3、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思想。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这首诗的主题(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三)课堂回顾这首诗我们学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
(结合板书回顾)(四)布置作业1、学完这首诗,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后,自己有什么感悟,课后思考,下节课提问。
2、预习《竹石》六、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特征状物烈火焚烧若等闲坚韧不屈石灰吟粉身碎骨浑不怕堂堂正正情操喻人要留清白在人间。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2017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科学2017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第一单元第1课时《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能够占据空间并会发生变化(被压缩和扩张)。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让学生掌握控制条件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难点: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三、课前准备去底的塑料瓶9个、纸巾、水槽9个、锥形瓶、吸管(玻璃管)、橡皮泥一团、注射据9个、毛巾、盒装奶、蠕烛、火柴、大龙杯.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活跃气氛1.请位两位同学上来。
取一个小纸箱,让一名同学阵到里面.让另一个同学再蹲进去。
另一个同学尊不进去瓷一说这是为什么,说明什么?空间学生做游戏。
你为什么没有蹲到里面去?--自己想蹲的空间被同学占领了,自己就被挤出来了。
我们把物体占的位置或地方叫做“占据空间”板书:占据空间举例:粉笔占留粉笔盘的空间.同学们和桌椅占据了教室的空间(二)空气占据空间吗活动一:提出问愿进行翁测同学们,喜欢听儿联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乌鸦喝水》。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儿歌,并思考:职明的乌朔是用什么方法髦到水的?蟠放儿歌。
师生同看。
教师提问:儿歌听完了,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聪明的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喘到水的?学生回答:老师小结:石子有一定的体积.扔下去的时候,小石子占据了水的位置(空间).所以水没位置了,就升上来了.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确实存在.那么它使不能像水、石头等物体那样占据空间呢?(由于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物质,判断它能否占据空间,我们最好通过实验来观察.)教师提问:认为能的请举手,(老师巡视一下)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到底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未学习《空气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活动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吹气挤水实验教师活动:(出示盛有大半程水的锥形瓶、吸管、检皮泥)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锥形瓶.现在旁边没有石子,只有2根吸管、一块橡皮泥,你能不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子里挤出来呢?(同时操作课件)教师提问:平时我们是怎么噪牛奶的?(出示盒装牛奶。
新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表格版)
1. 邓稼先四、再读感知1.速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
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
五、课堂小结六、布置作业1.记忆并摘抄文中重要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感受文中精美的句子及邓稼先高尚的精神品质。
第二课时说和做2.3.1.2.3.4.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3. 回忆鲁迅先生4. 孙权劝学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由学生讲述《三国演义》当中的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的一个精彩的片段引入本文教学。
二、1.《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资治通鉴》。
文章所叙故事发生于三国之初。
孙权大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后,不久病死于江陵。
鲁肃接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共拒曹操,刘备很快取得益州,形成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
孙权劝吕蒙注意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时。
三、朗读课文,积累语句知识,并翻译课文,感知文意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看电视》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看电视教学时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和运用与“看电视”有关的日常用语。
2.学生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并表达自己的看电视习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介绍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播放一个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谈论自己对视频内容的看法。
二、单词学习1.教师出示单词卡片,教授与“看电视”相关的词汇,如watch TV, television, program, channel等,并让学生跟读。
2.进行单词搭配练习,让学生操练不同单词之间的搭配用法。
三、语法讲解教师介绍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引导学生用现在进行时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如“I am watching TV now.”四、对话演练1.教师示范对话范例,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表达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2.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练习,鼓励他们用课堂所学知识展开对话。
五、练习1.教师出示一段对话,让学生填入正确的单词,巩固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形式展示自己创作的对话,分享喜欢的电视节目和看电视的习惯。
评析: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与“看电视”相关的知识,通过导入短视频和对话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单词学习和语法讲解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对话演练和练习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与“看电视”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练习,表达自己的看电视习惯和喜欢的节目类型。
Teachers can also encourage students to watch educational TV programs that can help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various subjects. In conclusion, watching TV can be both beneficial and harmful,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ograms one chooses to watch and the amount of time spent in front of the screen.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watch TVmindfully and purposefully, teachers can help them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expand their horizons beyond the classroom.Overall, watching TV can be a valuable learning tool when used appropriately and in moderation. With the right guidance and support from teachers and parents, students can make the most of their TV viewing experience and turn it into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knowledge.。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化学平衡
2-2-1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常识性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3)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难点是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教学过程]见ppt文件。
[课堂补充练习]1.化学平衡主要研究下列哪一类反应的规律()。
(A)可逆反应(B)任何反应(C)部分反应(D)气体反应2.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3.在2NO 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A)υ正=υ逆≠0时的状态(B)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C)c(NO2)=c(N2O4)的状态(D)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4.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按如下操作,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是()(A)恒T、P时,充入NH3(B)恒T、V时,充入N2(C)恒T、P时,充入He (D)恒T、V时,充入He5.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C)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6.如图所示,600K时,在容积可变的透明容器内,反应2HI(气)I 2(气)+H2(气)达到平衡状态A。
第一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5、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1)a+(20+9)=(a+20)+9 (2)15+(7+b)=(20+2)+b (3)(10+20)+30+40=10+(20+30)+40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93+654+107
=793+107 +654 (加法交换律) =900 +654 =1554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2、他们的运算顺序不同。
3、发现40+56=56+40。
45+ 56
=
56+ 45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 变 ,叫做加法交换律。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加法交换律是非常巧妙的,可以在计算中为我们提 供方便。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一下加法 如用文字、字母、符号等表示。 交换律吗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更容易记住这个规律呢? 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 就怎样计算。
5+137+45+63+50 13+46+55+54+87 135+39+65+11 548+52+468 282+41+159 60+255+40
填 上用 合加 适法 的交 数换 。律
65+145=__+__ 109+31=__+__ 44+98=__+__ 346+273=__+__
793+654+107
一年级拼音《aoe》第一课时教案
一年级拼音《aoe》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拼音部分《aoe》。
详细内容:学习拼音字母a、o、e的发音、书写及用法,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拼读音节,进行简单的拼音练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发出拼音字母a、o、e的声音,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并能够正确地拼读音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拼音知识进行简单的读写练习,提高汉语拼音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字母a、o、e的发音、书写及用法,声母、韵母、声调的识别和拼读。
难点:声调的准确掌握和应用,音节的正确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拼音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物品,并用拼音表达出来。
例如,展示一幅苹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苹果”的拼音。
2. 字母学习(10分钟)(1)学习字母a:教师出示字母a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并讲解字母a的发音。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2)学习字母o:教师出示字母o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并讲解字母o的发音。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3)学习字母e:教师出示字母e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形状,并讲解字母e的发音。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3. 声母、韵母、声调学习(10分钟)教师讲解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识别和拼读。
4. 拼音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音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知识进行拼读。
例如,给出音节“ma”,让学生正确拼读。
学生相互练习,提高拼音水平。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字母a、o、e的发音、书写及用法,声母、韵母、声调的识别和拼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a o e声母韵母声调七、作业设计1. 抄写字母a、o、e各5遍。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精练):第3章 世界的居民 第1节 第1课时 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的不均匀分布(★)
2.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 度,用人/km2来表示。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核课 心时 填作 图业
1.世界人口从20亿增长到30亿经过了
年时间,从30亿增长到40亿
经过了
年时间,从40亿增长到50亿经过了
2.[2018·龙东]下列地区中,人口稀疏的是( B )
A.欧洲西部
B.两极地区
C.亚洲东部和南部
D.北美洲东部
3.[2016·济南]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以下属于人口分布稀疏区的是( A )
A.亚马孙热带雨林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欧洲西部
D.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读图,回答 4—5 题。
4.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 )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 出生率 和 死亡率 决定的,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 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 慢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 长速度较 快 。
(3)人口自然增长率: 非 洲最高,欧洲最低。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5.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D )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6.[2016·衡阳]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 率最高的是( C )
A.① C.③
B.② D.④
7.[2018·保定]下图为阿拉斯加的位置示意图。阿拉斯加的面积约为 172 万千 米 2,总人口约为 72 万(2011 年),地广人稀,其人口密度大约为( A )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应追求语言与情感的和谐共振。
特别是描写人物的文章,在教学时要立足文本,以情为经,以读为纬,引导学生真真切切读书,扎扎实实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袖、吩”等7个生字,会写“膝”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惩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故事内容。
3.抓住重点语段,通过斟词酌句、感情朗读、想象写话等方法,体会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感悟普罗米修斯为造福人类而不屈不挠、无私无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理解这种精神的力量源泉。
课前准备:课前学生收集阅读中外神话故事,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特点:想象丰富,以英雄人物为主人公,表达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美丽向往。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试读古文,激发学习兴趣1.试读古文:先请大家来看一段描述原始人生活的古文。
(课件出示,教师范读:“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谁来猜一猜这句话的大概意思?(生答)那时候,人类没有火,只好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这样的生活就叫茹毛饮血(板书成语,注音xuè,齐读)。
2.揭示课题:后来,有一位天神偷偷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这位天神就是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
谁来把这个名字读好?(指名读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讲的就是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设计意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9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电场 电场强度 第一课时 电场 电场强度
个点电荷,用点电荷电场强度叠加的方法计算整个带电体的电场。
应用体验
【例2】 如图所示,真空中,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A、B相距r。
(1)求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电场强度。
(2)求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B两点都为r的O'点的电场强度。
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
B.E=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F 是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所受的静电力,q 是放入
电场中电荷的电荷量,它适用于任何电场
C.E= 2 是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式,Q
______电荷产生的电场。
4.电场强度
(1)试探电
一定为点电荷
用来研究电场各点的性质的电荷。
(2)场源电荷或源电荷
激发电场的带电体所带的电荷。
(3)电场强度
①物理意义:反映了电场在各点的性质。
电荷量
静电力
②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受到的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
之比。
×)
提示 电场强度是电场自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和受力均无关。
(4)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荷受力的方向。( × )
提示 正电荷受力的方向规定为电场强度的方向。
(5)由公式
E= 2 ,E
与电荷量 Q 成正比、与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 )
(6)以点电荷为球心的球面上电场强度处处相同。( × )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电场和电场强度
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电荷
2021-2022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倒数的认识》教案
15 14
=C,并且A、B、C都不为0。请把这三个数
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假设C=1,用倒数的知识解决。
8
A=
7
14
B=
15 A>C>B
Thank you
2
17
0
3 5
的倒数是
5 3
5 3
的倒数是
3 5
探究新知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
751
2
5
62
3
6
17
0
方法二 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否颠倒了位置。 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
3
5
5
3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交换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即可。
探究新知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
751
2
5
62
3
6
17
0
分子和分母交换了位置
探究新知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
751
2
5
62
3
6
17
0
判断两个数互为倒数
1.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2.相乘的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是否 颠倒了位置。
同桌交流:哪两个数互为倒数?说说你的判断?
探究新知
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
751
5
62 3 6
方法一 看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
3 5
×
5 3
=
1
35 5 和 3 互为倒数
探究新知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8 8和3
38的倒数是83, 83的倒数是38。
互为倒数,就是指:
举手回答:请你再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 子,看谁列的多!
PEP六上U5小学英语省级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172)
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人教版PEP六年级上册Unit5What does he do?Every profession produces its own topmost master.Contents目录一、单元基本信息 (1)二、单元分析 (2)(一)课标要求 (2)(二)教材分析 (3)(三)学情分析 (4)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5)(一)单元学习目标 (5)(二)单元作业目标 (6)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 (7)五、课时作业设计 (8)(一)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8)(二)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10)(三)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12)(四)第四课时作业设计 (14)(五)第五课时作业设计 (16)(六)第六课时作业设计 (18)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20)(一)作业内容 (20)(二)参考答案 (25)(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26)第五单元《What does he do ?》作业设计学科:小学英语单元课时数:6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英语六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三年级起点)Unit 5What does he do?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Parents’Jobs Part A Let’s talk 2Career Day Part A Let’s learn 3Different Jobs,Different Lives Part B Let’s talk 4Different Jobs,Different Workplaces Part B Let’s learn 5Hobbies and jobs Part B Read and write 6Unusual Jobs Part C Story time一、单元基本信息(一)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主要谈论人物职业和生活情况,话题是“What does he do?”。
第二课 第一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后作业)
9.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
式实施,它将实现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立法目标,堪称未成
年人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由此可见,该法( D )
A.是未成年人法律的总和
B.修改程序与宪法同样严格
C.与宪法有同等法律地位
D.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堪称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体 现了宪法的法律地位,说明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D项符合题意;该法不是未成年人法律的总和,A项错误;宪法的修改 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B项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C项错误。
6. “我国宪法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制定的,反映了党 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 句话体现了( C ) A. 中国共产党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B.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 C.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 (2021柳州)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1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依法撤 销、纠正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因为我国宪法( D ) A. 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 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 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 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为什么?
我认为“法院院长”的说法正确。 原因:①宪法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一切 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 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 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②中国共产党作为 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 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 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对给
定的导体的电阻是不变的,所以不能说
成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 反比 。
☆表示导体的 电阻 在数值上等于导体 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 的 比值 。
牛刀小试1
1.关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I=U/R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C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大 C.同一导体,通过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其电阻值也为0。
一、欧姆定律
1.内容:ຫໍສະໝຸດ 2.公式:I=U R
3.变换公式:R =
U I
电流 I(A) 符号: 电压 U(V)
电阻 R(Ω)
U=IR
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0Ω
答:电铃的阻值是30Ω。
利用欧姆定律解题的思维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写出已知条件或在图上标出相关的物理量。 ②解题过程要求: 第一步:写出物理公式(从原始公式到变形式) 第二步:代入数据和单位; 第三步:写出结果。 (其中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为国际单位) ③整个解题过程要写“解”和“答”。 ④做完题目后,要分析其实际意义。
第七章 欧姆定律
7.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
V A
R
P R′
自学回顾: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 验 数 据
实验 次数
1 2 3
电阻R=10 Ω U(V) I(A)
1 0.1 2 0.2 3 0.3
实验 次数
1 2 3
电压U=3 V R(Ω) I(A)
5 0.6 10 0.3 15 0.2
I(A) U(V)
R(Ω)
IR
U=IR
U
3.变换公式:
R=
U I
小组合作交流:
变形公式的理解: U=IR
RU I
U=IR
☆因电压是由 电源 提供的,所以不能说 成电压跟电流成 正比。
☆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 其 电阻 的 乘积。
小组合作交流:
变形公式的理解: U=IR
RU I
RU I
解:已知 U=220V,R=880KΩ=880000Ω
所以
I U R 82 8 1 V 2 3 0 0 0 0 .2 1 5 3 0 A 0 .2m 5 A
答:流过人体的电流是0.25mA。
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两端的电压是
3.8V,电阻是10Ω,那么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
电流是多少?
V U=3.8V
A R=10Ω
解:已知 U=3.8V ,R=10Ω 所以
IU3.8V0.38A R 10
P
答: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
R′ 流是0.38A。
应用2:已知电流、电阻,求电压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 过它的电流是2.2A,则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多 少?
解:已知 R=0.1kΩ=100Ω,
I=2.2A 由 I U 得
R
U=IR=2.2A×100Ω =220V
答: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是220V。
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有一电铃两端电压是6V时,通过它的 电流是200mV,求:电铃的阻值是多少?
解:已知 U=6V, I=200mA=0.2A
由 I U 得
R
R=
U I
=
6V 0.2A
结论
结论
U 常量 I
在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R常量
在电压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结论
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 阻成反比。
2.公式:I = U R
符号:
(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
电流 电压
电阻
2.关于公式R=U/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流过它的
电流成反比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U和I的大小无关
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题 :试电笔内必须有一支很大的电阻,用 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 中的电阻为880KΩ ,氖管的电阻 和人体的电 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 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