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十六课 风的形成

合集下载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导致大 气层中的空气流动
海洋和陆地:海洋和陆地之间 的温度差异也会影响风的形成
气压:气压差是形成风的主要原因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 温度:温度差也会影响风的形成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流动 气压与温度的共同作用:气压差和温度差共同作用形成风的方向和强度 风的分类:根据气压与温度的不同风可以分为热风、冷风、季风等
大气环流: 地球表面大 气层中的气 流运动
风的形成: 大气环流引 起的气流运 动
影响因素: 地、持续 时间等分类
风的作用: 影响气候、 改变地形地 貌、促进物 质循环等
风可以调节气温使气温分布更加均匀 风可以促进水分的蒸发和输送影响降水的分布 风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风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如农业、交通、建筑等
气象卫星:实时监测全球气象变化 气象雷达:探测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 气象站:收集地面气象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气象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天气变化预测未来天气情况 预警系统: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防范恶劣天气
加强房屋 加固防止 倒塌
避免在强 风天气下 进行户外 活动
及时关闭 门窗防止 风沙进入 室内
风力发电设施的组成:包括 风力发电机、塔架、叶片等
风力发电设施的安全措施: 如定期检查、维护、更换等
风力发电设施的安全操作:如 遵守操作规程、避免违规操作

做好应急 准备如储 备食物、 水、药品 等
关注气象 预报及时 了解风灾 预警信息
学习自救 知识提高 应对风灾 的能力
避免在强风中行走尽量选择避风处
避免在河边、海边等易被风吹起的 地方行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在电线杆、广告牌等易被风吹 倒的物体附近行走

(五上)科学PPT课件16风的形成 冀教版 (18张)

(五上)科学PPT课件16风的形成 冀教版 (18张)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风的形成
风 是怎样形成的呢?
猜想:
空气的流动可能与什 么有关?
为什么扇叶会动起来?
加热
空气 周围的空气
上升 补充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 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 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 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 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 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 就产生了风。

6.作者将此处坐车的困难抽象为人生 旅途的 苦难, 但从本 质上讲 他们同 样是想 达到目 的地而 不能达 到,想 实现理 想而不 能实现 自己所 有的理 想,实 质上还 是一场 苦旅。 所以“ 实质上 ”不能 去掉。

《风的形成》演示实验的创新

《风的形成》演示实验的创新

《风的形成》演示实验的创新《风的形成》一课选自河北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第16课。

该课是在三年级认识空气和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为以后研究保温和散热奠定基础。

风的形成模拟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探究风的成因,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直接感知空气因热而流动的过程,从而明白风的形成是由于这样的空气在流动,知晓原理,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本实验原型来自课本示意图,是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把湿毛巾放在实验箱的进风口,点燃蚊香放在进风口,观察烟的流动方向。

点燃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进风口,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如图1所示)。

根据书中示意图经过笔者多次实验,发现实验效果不明显,学生不易观测到烟的存在及流动,且产生实验现象需要十多分钟时间,严重影响课堂效率,经过反复分析、实验,发现实验原型存在以下不足:(1)蚊香烟雾较轻薄,烟的运行轨迹不明显。

(2)选择蜡烛做热源有弊端:①蜡烛在实验箱内,实验操作时不方便点燃和熄灭;②蜡烛容易烤焦实验箱,存在安全隐患;③蜡烛在密封的演示箱内很容易熄灭。

二、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根据上面的研究,笔者在实验器材与实验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与创新:(1)本实验为演示实验,为达到最佳演示效果,笔者采用了玻璃器材,正面与顶、两侧透明,有利于各个方位的学生进行观察,背部粘贴绿色卡纸,以衬托烟的颜色,不仅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烟的运行轨迹,同时更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视力。

(2)实验用的热源用275 W发热的灯泡替换原来燃烧的蜡烛,优点如下:①产生的高温,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能在较短时间内观测到实验效果,提高实验效率。

②操作简单方便,只需开、关电源即可。

③减少干扰,蜡烛在燃烧时也会产生烟雾,学生容易与实验中的烟雾混淆,这样更加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3)热源周围用卡纸做1个灯罩,以防实验中灯泡产生的强光刺眼,同时在灯罩的一边剪1个缺口,保证箱内的亮度,能清楚地观察到烟的轨迹。

风的形成(承德)

风的形成(承德)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南营子小学孙艳华《风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六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风就是空气的流动,知道空气受热会上升。

2、能解释风的成因。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大胆猜想风的形成。

2、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快乐。

2、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愿意把自己的意见与大家交流。

重点:在自主探究中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刮风时情境的视频,空气受热膨胀的动画。

2、分组材料:纸螺旋、塑料袋、酒精灯、蚊香、风箱、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1、谈话:同学们我们先来看段视频,请你仔细观察,你会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2、学生观看视频3、交流:你看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都和什么有关?(风)二、实验观察,认识热空气上升1、回忆铺垫:三年级我们初步认识了风,回忆一下风是什么(空气的流动),(出示小风车)比如我这里有一个小风车,要让空气流动使小风车转动起来,你们有什么办法?(吹、扇)老师还用一种新方法也能让风车转起来。

教师演示(用手捂住风车下部,风车转了起来)2、动手实验:(1)出示实验材料:酒精灯、纸蛇、塑料袋、火柴,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再想出新的办法让空气流动,使纸蛇旋转、塑料袋上升。

(2)交流实验方法:把酒精灯点燃,放在纸蛇的下面,看纸蛇有什么变化?把塑料袋口朝下放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观察塑料袋有什么变化?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要让酒精灯火焰烧到纸蛇、塑料袋。

(3)学生分组实验:3、交流:你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纸蛇会转、塑料袋会上升、小风车会转动?与什么有关?小结:空气受热上升,使空气流动。

4、观看课件:空气受热后为什么会上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研究的结果。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第一课时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第一课时


观察上升的空气
• 用纸剪一个螺旋圈,把一条细线固定在螺旋圈 中心,并悬挂起来,在螺旋圈的下面放一只点 燃的蜡烛,或者将螺旋圈放在热地暖气片上方。 观察纸螺旋圈的运动,是什么力量使螺旋圈转 到起来呢?(图见课本59页)
点燃的蜡烛会使空气受热上升,上升的 热空气会推动螺旋桨转动。
科学在线:
孔 明 灯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 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 尺浪,入竹万竿斜
冬天,把教师的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放在门 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上 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是为什么?(图见课本59页)
因为外面的空气比室内的空气重,冷空气会 贴着地面把纸片往里吹,而室内的暖空气上 升,带动上部的纸片往外飘。
相传在1700年前三国时期,诸 葛亮用竹篾扎了一盏纸灯,在灯 的下面燃着一团松脂,灯便浮升 起来,悬在空中,用它来传递作 战信息。后来人们称它为孔明灯。
科学,法国的蒙特哥尔菲 兄弟制成了热气球,载人升上了 天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 成的自由飞行。现在,人们利用 热气球进行气象观测。

风的形成(终稿)

风的形成(终稿)

风的形成执教:李秀琴评析:李进起教材分析“风的形成”是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冷和热”单元的第16课的内容。

本单元从认识冷热现象开始,围绕着冷热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探究热传递的各种方式,即传导、对流和辐射,进而运用热传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保温和散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该课分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通过活动1“观察上升的空气”认识了热空气的性质,第二课时通过对比模拟实验,认识风的成因,了解热传递的另一方式——对流。

教学目标1.能说出风是怎样形成的。

2.能根据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经过推想得出自然界中风的成因。

3.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控制风箱实验条件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推想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风的录音课件、铜火锅、风箱实验模型、蜡烛、香、课件、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湿抹布、火柴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形成问题师:(播放风声的录音课件)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生:风声。

师:对,我们在三年级学过《风》一课,请你回忆一下什么是风?怎样制造风?生:风是空气的流动。

我可以通过扇扇子等方法来制造风。

师:对,你回答的很好。

同学们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让自然界中的空气流动起来形成风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堂)评:李老师通过播放风声录音,来引起学生注意,勾起学生对风的回忆。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并形成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

二、联系生活,猜想假设师:自然界中的空气是在谁的作用下流动起来形成风的呢?为了帮助你回答这个问题,请看这是什么?师:(出示火锅)你们在吃涮锅的时候发现火锅旁边的风口处有风吗?咱们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为了让你们了解火锅内部的构造,我们再看一段动画。

(播放动画)师:看到风了吗?那谁来猜一猜风口处风的形成(也就是空气的流动)与什么有关系?生:与里面的火有关系。

五年级上-16风的形成-冀人版(9页)

五年级上-16风的形成-冀人版(9页)


1、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 ,银色 的月光 透过松 树的虬 枝翠叶 ,星星 点点地 洒落下 来。清 清的泉 水淙淙 地流泻 于山石 之上, 在月光 辉映之 下,宛 若一条 洁白的 绸布闪 闪发光

2、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 是一群 勤劳淳 朴的山 村姑娘 刚洗完 衣服, 披着月 光笑盈 盈地归 来了, 也许她 们正为 什么开 心的事 儿在竹 林里嬉 戏追逐 着,笑 闹声传 出翠竹 林外。 密密的 荷叶纷 纷倒向 两旁, 莲花摇 动,水 波荡漾 ,原来 是顺流 而下的 渔舟正 轻盈地 穿过荷 花丛, 弄乱 的荷塘 月色, 划破了 大山的 宁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 学(五年级上册)
科学在线: 热 气 球
相传在1700年前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竹 篾(miè)扎了一盏纸灯,在灯的下面燃着 一团松脂,灯便浮升起来,悬在空中,用 它来传递作战信息。
200多年前,法国的蒙特哥尔菲兄 弟制成了热气球,载人升上了天空,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的自由飞 行。现在,人们利用热气球进行气象 观测。
实验:
活动2:风的形成
没点燃蜡烛,烟向( ) 流动。
点燃蜡烛,烟向( ) 流动。
冬天,把教室 的门打开一条 缝,将纸片分 别放在门缝的 底部和上部, 你会发现底部 的纸片往里飘, 上部的纸片往 外飘。为什么?
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
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
暖气使整个室内的空气变热,这是空气对流的结 果。暖气使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较冷空气 就会流过来补充,就这样,在冷热空气的对流过 程中,整个室内的空气就会变暖。
为 王孙、 来自官 场,而 今隐居 山间; 表达了 诗人寄 情山水 田园, 对隐居 生活怡 然自得 的满足 心情, 也是他 高洁品 质的写 照。

(冀人版)小学科学教与学·五年级上 (16)风的形成

(冀人版)小学科学教与学·五年级上 (16)风的形成

16.风的形成精彩点题本课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问题;进而通过活动1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生活现象的能力。

活动2通过对比试验,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试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目标认定1.能从试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2.能推测螺旋圈转动的原因3.能用对比试验、模拟试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试验现象,归纳风的成因名师伴我行1.观察上升的空气实验题目;观察上升的空气。

实验要求:观察上升的空气。

实验器材:剪刀、纸、铁架台、蜡烛、火柴、线。

(1)用剪刀剪一个纸螺旋圈,并在圈的中心扎一个小孔,穿过一根细线,线端打结(2)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螺旋圈自然下垂。

(3)点燃蜡烛,把它放在螺旋圈的下面,观察有什么现象;(4)移走蜡烛,过一会再放回原位,观察螺旋圈会怎样?(5)你能根据科学在线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吗?(6)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上升,上升的空气是纸螺旋圈转起来。

2风的形成温馨提示(1)该实验为对比试验,再前后试验中,除了蜡烛燃烧与不燃烧之外,其它条件均应相同;(2)再操作过程中,尽量保证风箱的严密,不透气,(3)纸风箱很容易燃烧,实验前要将毛巾浸湿以备应急,试验中药小心操作试验材料:试验箱、蜡烛、蚊香、火柴、毛巾。

方法:(1)把一只蜡烛放进试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进试验箱左侧。

(3)点燃蚊香放到试验箱左侧小口处。

(4)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试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3.解释暖气是怎样使室内的空气变热的?随堂检测一仔细填一填1空气变热后会(),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2凤是在有()的条件下发生的。

3相传在1700年前的()时期,诸葛亮用竹篾扎了一盏纸灯,在灯的下面燃着一团松脂,灯便()起来,悬在空中,用她来传递作战信息。

五年级上册科学风的形成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风的形成冀教版

那么自然界中的风又 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能不能做一个有关 风的形成的实验呢?
实验器材:两个塑料瓶 (一大一小、剪刀、蜡烛、 火柴)
演示实验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演示风的形成 标清 (270P).qlv
你看到了什么?
风到底是什么?
风是流动的空气,也就是 说: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3.冬天,把教室的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放在 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里飘,
上部的纸片往外飘。这是为什么?
因为外面的空气比室内的空气重,冷空气会贴 着地面冲进室内,室内的暖空气会从门的上部往外 跑。
这节你学会了吗?
C. 300多年
二、判断题
5.受热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 )
6.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 7.风引起空气流动带来降水、降雪。(√ ) 8.风对人类可有可无。(×)
三、填空题 9.“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说明此时有空_ 气__的 流动。 10.空气受热后会__上__升____。 11.空气受热后产生流动,周围的__冷__空__气__会补充过来, 从而形成风。 12.目前,人们利用_热__气__球___进行气象观测。
一、单选题
1.在白天,风从A 吹 。( )。
A. 海洋 陆地
B. 陆地 海洋
2.在夜间,风从 吹B向 ​。( )
A. 海洋 陆地
B. 陆地 海洋
3.下列(C)不是利用空气受热产生变化。
A. 孔明灯
B. 热气球 C. 气球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成自由飞行是在(B)前。
A. 100多年
B. 200多年
Hale Waihona Puke 五年级科学上册冀教版风是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第16课《风的形成》|冀教版 (共79张PPT)

五年级上册科学说课课件-第16课《风的形成》|冀教版   (共79张PPT)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材料:支架、螺旋圈纸、剪刀、 细线、蜡烛、纸风箱、火柴、蚊香、湿毛 巾、实验记录纸,教室门上下贴两张餐巾 纸条等。
2、媒体准备:《风的形成》课件。
五:说过程
(一)、谜语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 (猜谜语)入手,导入今天学习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尽可能 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谜语
我到处乱跑,谁也捉不到。我跑过树林, 树木都弯腰。我跑过大海,大海的波涛高 又高。(猜一自然现象)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后进入这 节课的科学探究环节
(二)、科学探究: 通过猜测和实验,发现风形成的原因
(1)学生制造风。(怎么就有风了呢?)学生自己 制造风,极大的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了解了人造风是空气流动形 成的。设计意图:学生知道了风是空气流动形成 的。自然过度到空气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流动呢? (引导学生说出门上的纸条飘动也就是门口风是 室内外温差形成的)
三、教法分析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 水平与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 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实验教学法
提供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身边常见的 材料,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 行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 风的形成。
2、分析归纳法
学生经历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中 发现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其目 的是让学生能从现象中获得科学概 念。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 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在现象中发现 规律。根据规律总结出概念。
3、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风的成因。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跟风有关 中的现象和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空气流 动的因素以及风的成因实验。实事求 是地描述并记录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并归纳出风的成因。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PPT课件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PPT课件

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装置Hale Waihona Puke 风力发电装置转动的电扇
1、夏天的时候,为了使自 己凉快些,,大家要扇扇子、 开电扇,扇叶扇动了空气 , 使空气 流动起来,从而产 生了风。 2、风吹动了树枝,树枝摇 动,说明风有 力量 。
科学在线:
热 气 球
200多年前,法国的蒙特哥尔菲 兄弟制成了热气球,载人升上了 天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 成的自由飞行。现在,人们利用 热气球进行气象观测。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 从而形成了 风。
空气流动的越快, 风就越大。 空气流动的越慢, 风就越小。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 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 从而形成了 风。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 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 尺浪,入竹万竿斜
怎样才能知道有风呢?
风的形成
让我们来感受风的力量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猜想: 空气的流动可能与什 么有关?
水烧开了!
科学在线:
孔 明 灯
相传在1700年前三国时期,诸 葛亮用竹篾扎了一盏纸灯,在灯 的下面燃着一团松脂,灯便浮升 起来,悬在空中,用它来传递作 战信息。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教案(2)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教案(2)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冷与热16.风的形成教学目标: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对流。

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观察、分析,认识风的成因。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和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在编排上循序渐进,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问题,进而通过活动1“观察上升的空气”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生活现象的能力。

活动2“风的形成”通过对比实验,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对流的知识解释暖气片使室内变热的原因,体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阅读科学在线;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一开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关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然后用门缝飘纸片的实验导入新课。

教学中,可采取先猜测后验证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观察,提出问题,进行推测。

活动1:观察上升的空气在实验前,可点燃一支蜡烛提问学生,火焰上方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变热)让学生先建立热空气的印象。

再以提示卡的形式指导学生实验,具体内容见教参142页。

实验完毕后,让学生尝试推测看到的现象的原因。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再进行思考讨论,解决螺旋圈的问题和门口飘纸片的问题。

布置学生制作热气球时,强调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远离易燃物,要在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活动2:风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可按教材、教参中提示的方法用空气对流箱或饮料瓶去做实验。

针对有的单位条件有限或操作不够方便或效果不够明显或存在着蜡烛将箱、瓶烤坏烤着的不安全因素。

提出以下几点:1.对实验箱稍做改进,将箱中蜡烛改为用较大功率(300瓦左右)的白炽灯泡。

这样操作方便,实验时,只要插上电源即可;蚊香烟的流动路线清晰可见。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选用约2500—5000ml的透明大塑料瓶(可用大容量的饮料瓶或食用油的塑料瓶)。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16 风的形成 - 冀教版(共19张PPT)

五年级科学上册课件-16 风的形成 - 冀教版(共19张PPT)
战信息。
科学在线: 热 气 球
200多年前,法国 的蒙特哥尔菲兄 弟制成了热气球, 载人升上了天空, 这是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完成的自 由飞行。现在, 人们利用热气球
实验方向:
1.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2.热空气的流动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求:
1.该实验为对比实验。除了蜡烛燃烧不燃烧其他 都相同。
2.注意用火安全,看到现象后,马上把火熄灭。 3.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实验步骤
1.把一支蜡烛放入大瓶内。 2.湿巾放在实验箱左侧。
3.点燃一支卫生香放在大瓶的 侧洞口外。
4.观察卫生香烟的飘动的方向。 --------------------------------------
---------------1.点燃大瓶内的蜡烛,再把香
放在侧口处。
汇报交流
(1)没有点燃蜡烛 时,卫生香的烟是怎 么飘动的?说明什么?
(2)点燃蜡烛后, 卫生香的烟是怎么飘 动的?这说明了什么?
思考讨论
(1)在这个实验中, 为什么点燃瓶内的蜡 烛后会形成风呢? (2)实验说明,风 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
的?
冷空气向热空气方向流动形成了风
实验说明,风是在空气有冷热差别的条件 下形成的。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 气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风。
16 风的形成
水皱眉,树摇头,草弯腰,云逃跑。
生来本无形,走动便有声,夏天无 它热,冬天有它冷。
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猜想: 空气的流动可能与什 么有关?
孔 科学在线: 明
灯 相传在1700年前三国时
期,诸葛亮用竹篾扎了一 盏纸灯,在灯的下面燃着 一团松脂,灯便浮升起来, 悬在空中,用它来传递作

【优质教学设计】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册《16风的形成 》word教案

【优质教学设计】冀教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册《16风的形成 》word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冷与热16.风的形成教学目标:通过探究风的形成,了解热传递的另一种方式――对流。

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

观察、分析,认识风的成因。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的现象和问题。

教材分析:教材在编排上循序渐进,首先从生活现象入手,启发学生提出有关风的成因问题,进而通过活动1“观察上升的空气”引导学生认识热空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生活现象的能力。

活动2“风的形成”通过对比实验,引领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认识风的成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对流的知识解释暖气片使室内变热的原因,体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阅读科学在线;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及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课一开始,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关于风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然后用门缝飘纸片的实验导入新课。

教学中,可采取先猜测后验证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观察,提出问题,进行推测。

活动1:观察上升的空气在实验前,可点燃一支蜡烛提问学生,火焰上方的空气会有什么变化?(变热)让学生先建立热空气的印象。

再以提示卡的形式指导学生实验,具体内容见教参142页。

实验完毕后,让学生尝试推测看到的现象的原因。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再进行思考讨论,解决螺旋圈的问题和门口飘纸片的问题。

布置学生制作热气球时,强调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远离易燃物,要在有成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

活动2:风的形成教学中教师可按教材、教参中提示的方法用空气对流箱或饮料瓶去做实验。

针对有的单位条件有限或操作不够方便或效果不够明显或存在着蜡烛将箱、瓶烤坏烤着的不安全因素。

提出以下几点:1.对实验箱稍做改进,将箱中蜡烛改为用较大功率(300瓦左右)的白炽灯泡。

这样操作方便,实验时,只要插上电源即可;蚊香烟的流动路线清晰可见。

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选用约2500—5000ml的透明大塑料瓶(可用大容量的饮料瓶或食用油的塑料瓶)。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_》教案_(1)【精品】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_》教案_(1)【精品】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冷与热
16. 风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合理推测。

同时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克服困难,尊重他人,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知识:知道风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补充而形成的。

●教学准备
风箱模型、玻璃片、蚊香、蜡烛、橡皮泥盘、热气球、注射器、纸蛇、酒精、夹子、培养皿、打火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让烟流进瓶里的方法
1.观察现象
师出示点燃的蚊香,进行观察。

2.任务驱使
你能让烟拐个弯从管口流进瓶里去吗?
3.自行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使烟流进瓶里的方法。

4.汇报分析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板书。

二、探究风形成的原因
1.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强调)
点燃蜡烛,烟为什么会流进瓶里?
2.做出合理猜测
3.认识热空气上升的特点
(1)教师演示
①出示热气球,问:点火加热,里面的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放飞热气球,问:是谁使它飞上去的?
③认识到热空气有上升的特点。

(2)自己感受
①玩纸蛇
②问:是谁使纸蛇转起的?
③认识到瓶内的热空气会上升。

4.合理分析,做出解释
(1)解释“点燃蜡烛,烟为什么会流进瓶里?”(课件演示)(2)归纳风形成的原因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补充,从而形成风。

三、应用拓展
1.解释自然界中风的形成(课件情境)
2.揭示课题:风的形成。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_》教案_(1)【精品】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16风的形成_》教案_(1)【精品】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四单元冷与热
16. 风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从实验现象出发,提出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合理推测。

同时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探究出风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克服困难,尊重他人,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科学知识:知道风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补充而形成的。

●教学准备
风箱模型、玻璃片、蚊香、蜡烛、橡皮泥盘、热气球、注射器、纸蛇、酒精、夹子、培养皿、打火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让烟流进瓶里的方法
1.观察现象
师出示点燃的蚊香,进行观察。

2.任务驱使
你能让烟拐个弯从管口流进瓶里去吗?
3.自行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使烟流进瓶里的方法。

4.汇报分析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板书。

二、探究风形成的原因
1.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强调)
点燃蜡烛,烟为什么会流进瓶里?
2.做出合理猜测
3.认识热空气上升的特点
(1)教师演示
①出示热气球,问:点火加热,里面的空气会发生什么变化?
②放飞热气球,问:是谁使它飞上去的?
③认识到热空气有上升的特点。

(2)自己感受
①玩纸蛇
②问:是谁使纸蛇转起的?
③认识到瓶内的热空气会上升。

4.合理分析,做出解释
(1)解释“点燃蜡烛,烟为什么会流进瓶里?”(课件演示)(2)归纳风形成的原因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流过补充,从而形成风。

三、应用拓展
1.解释自然界中风的形成(课件情境)
2.揭示课题:风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2:风的形成
实验:
①实验中不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蚊香烟流动 的方向一样吗?为什么? ②为什么点燃蜡烛后在洞口附近会有风呢? ③实验说明在什么?
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 从而形成风。
解释暖:观察上升的空气
冬天,把教室的门打开一条缝,将纸片分别放 在门缝的底部和上部,你会发现底部的纸片往 里飘,上部的纸片往外飘。为什么?
实验:观察上升的空 气 ①用剪刀剪一个纸螺旋圈,并在圈的中心扎一个 小孔,穿过一根细线,线端打结。 ②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螺旋圈自然下 垂。 ③点燃蜡烛,把它放在螺旋圈的下面,观察有什 么现象。 ④移走蜡烛,过一会再放回原位,观察螺旋圈会 怎样。
阅读科学在线——热气球
1.你能根据科学在线解释纸螺旋圈转动的原因吗? 答案:点燃的蜡烛会使周围的空气受热上升, 上升的热空气会推动螺旋圈转动。 2.解释冬天门缝下部的纸片往里飘,上部的纸 片往外飘的原因。 答案:外面的空气比室内的空气重,冷空气会 贴着地面冲进室内,室内的暖空气会从门的上 部往外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