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理念下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以《月光曲》为例
在情境中自读、自悟、自创——例析《月光曲》阅读教学设计构想
一
定 的 了解 之 后 ,再 来交 流读 书 收获 ,教 师 根 据
情感染学生 ,创设富有感染力 的语感氛围 ,使学 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再通过学生 的 自
读 、互读 及配乐展示读 ,充分地感知、感悟文章 丰富的情感及文章语言 的独特魅力 。“ 书读百遍 , 其意 自 见” ,学生在情境感悟、品评与朗读 中积极 地探究 ,疑点不攻 自破 ,教学重点迎刃而解 。 ( 四)结课化情 ,以情促练,诱导创新 1学生在文 中无处不在的景与人 、人与情的 . 情 感 交 织 中感 受 着美 的熏 陶 。教 师适 时地 总 结 全
3德育渗透点 . 通 过理解文章 ,了解 贝多芬所具有 的卓越 才
华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4 美育升华点 . ( 三)细读品情 ,创设情境 ,深究重点 1这部 分作 为教学设计 的重 点 ,把情境教学 . 法 和 看 、听 、读 、 品 的学 习方 法 通 过 教 师 与 学 生 的双 边活 动有 机揉 和在 一起 ,品读感 悟 《 月光 曲》创作环 境的优美 。在 图画中展现学生的语 言
境 :整体品悟。把握情感,探究质疑;细读品情 ,创设情境,深究重点;结课化情 ,以情促练,诱导创新的四 步教学法使学生的认知在训练中深化,能力在训练中培养,情感在训练中陶冶,语文素养在训练中潜移默化中
得 以全 面发 展。
关键 词 语 文阅读
阅读构想
情景教学
《 新课程 标准》在课程 的理念指导 当中指 出 : 语文教学要 丰富学生语言 的积 累 ,重视培养 良好 的语感及整体 把握能力 。采用声情并茂 的情境教 学法可 以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刻入境 的理解 和思 考 。教 师通 过用 导语 创 设情 境 、用 图画再 现情 境 、用音乐渲染情境 ,让学生入境动情 。 依据 《 新课程标 准》对小学课程 目标设置 的 依据 :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三个 维度 的理念及 《 月光 曲》这一篇文章 的特点 ,将教学 目标拟定如下 :
《月光曲》案例分析
《月光曲》教学案例分析我们经常说,语文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四者不是方法与目的的关系。
在执教《月光曲》的时候,为了在课堂上完整地模拟一个阅读分析的过程,我采取了以默读为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再细部探究,再回归整体的大胆尝试。
现回顾教学过程如下:(一)回读探究《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自读感悟,讨论合作交流。
原因一:触景生情。
原因二: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和关爱。
原因三: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自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是提得最响的,也是我们在课堂上最经常见到的,但是在实践中,合作交流体现得很充分,而自主学习的时间往往被挤占被忽略,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感悟能力是极大的不利,在课堂上必须充分保证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
在学生充分自学、感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碰撞思维,统一认识,让学生在读文后的一些疑问消解在无形之中。
原因一:触景生情。
师:在这条原因上,我们分析的重点应是什么?生:景。
师:课文中具体的描写是什么?默读课文,迅速找出来。
指名读。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
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
正是这样的月夜给了贝多芬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继续!在学生读文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对或错都会产生一些自己的阅读感受,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总是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积极地肯定学生的见解,不断地鼓励学生,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始终饶有兴致地参与阅读分析的过程,体会学习的成就感。
原因二:出于对穷兄妹俩的同情。
师:在这一点中你觉得那个词语是关键词?生:同情!师:这种同情又是源自什么?自读课文,组织自己的答案,并在文中找出证明你观点的相关语段。
我们必须向学生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无论是平时学习课文还是考场上的阅读分析,还是平时的阅读积累,我们都不能脱离课本凭空地去感知,去分析。
《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15篇)
《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精选15篇)《月光曲》与反思篇1[情景说明] 《月光曲》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案例教学中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尝试“读通――读懂――读好”的阅读全过程。
从音乐的角度切入,拓宽语言文字理解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研究朗读”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居高临下抓住文章重点。
从而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的人格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发现)1、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利用实物投影)。
2、师:今天,我们就从语文的角度对《月光曲》作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3、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读畅。
(提倡使用工具书)2、学生自由交流读后的感受。
要求不受限制,畅说欲言。
3、确定小组研究的问题。
三、细读课文(读懂)1、学生自由读课文。
(围绕选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自主探究,可以在课本上圈画。
)2、小组内交流课题的研究情况。
(教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研究与交流。
)3、小组展示研究结果:在各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引导,并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能够评判的浓厚学习氛围。
(1)《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创作出来的?通过抓住贝多芬“夜晚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琴声”、“看到穷兄妹俩酷爱音乐”、“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等要点,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爱心,感悟抓住要点进行阅读探究的方法。
(2)《月光曲》的曲调是怎样的?教师随机点拨:是通过什么途径体会到《月光曲》的曲调的?学生读“皮鞋匠的联想”部分,体会曲调“舒缓――明快――激昂”的变化,并试着读出这种变化。
(3)《月光曲》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曲?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问题的研究,尝试归纳、总结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月光曲》教学案例
《月光曲》教学案例【背景分析】本组教材以“艺术的魅力”为专题, 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 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 另外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而《月光曲》正是一篇能体现这些重点的极好例子。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 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既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命的同情和热爱, 同时也告诉我们, 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抓住环境特点, 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 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背诵重点段第8、9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分辨实在事物和联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了解《月光曲》。
3.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体会贝多芬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分析】学会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 哪些是由实在事物产生的联想, 并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 展开适当的联想。
【学习者学情分析】情感体会方面,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但对音乐艺术感受尚浅。
内容理解方面, 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概括理解能力, 但提取信息, 抓取重点, 有效质疑方面仍有欠缺, 在本课学习中可侧重于信息提取及质疑解疑的训练。
还有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亲情观念淡薄, 因此, 在这一阶段, 要突出讲解课文中深厚的兄妹之情, 让学生能够有深刻的感悟。
【教学内容分析】《月光曲》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
教材的编排按专题组织单元, 本文是单元主题为“艺术的魅力”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板(9)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实行自主学习,所以为了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实行自学,体会文章感情。
对于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套学习方案,如果学生不善于表演,活跃不起来课堂气氛,就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师适时点拨。
四、课前任务设计Biblioteka 一、看教师提前发的教案。圈出不理解的地方。
教学重点: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判断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具体的教学目标,我在授课时采用了学生模仿现实情境的方法,体会创作情境,同时伴有提问。
翻转
学科
教学内容(课名)
《月光曲》
该内容总课时
3课时
翻转课时
2课时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我用了三课时的时间实行教授,《月光曲》是一篇精讲课文,课文大量的描写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对景物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贝多芬当时创作这首曲子的情境。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佳范例。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了大量的课前学习资料,课上以提问、小组活动、讨论为主、教师小结为主。
2、师板书课题。《月光曲》赏析
二、感受乐曲,激发情感(10)
注:在课件上播放《月光曲》
听《月光曲》这首曲子,感知内涵。
听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组织交流,小组讨论。
三、情境表演(25)
注:看教师发的关于描写贝多芬创作曲子的材料。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学习了第三课时的相关知识,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们来实行表演,看谁体会了《月光曲》的内涵。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一、月光曲简介月光曲,原名《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作品完成于1801年,分为三个乐章,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深受人们喜爱。
月光曲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典范之作,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月光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通过分析月光曲的旋律、和声、节奏等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贝多芬的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月光曲进行改编或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3.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月光曲,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月光曲教学案例赏析1.案例概述: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月光曲,并通过分段讲解、对比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
2.教学亮点: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如音频、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月光曲的美妙旋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参与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月光曲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月光曲教学启示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应设计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综上所述,月光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欣赏和研究月光曲,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月光曲》教学谈
探究──开启才智之门的金钥匙──《月光曲》教学谈学习方式,一个为越来越多致力于课程改革的探讨者与实践者的关注焦点。
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改变,转变传统的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靠性这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注意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其中,自主探究、合作沟通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汲取课本上的现成结论、学问,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验一个情感体验、启迪才智的实践与创新的过程;“课堂学习的收获”,也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应包括看法、价值观的转变、丰富与提升,受到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
所以,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教材观,应设计适合学生须要的学习方式,激发、唤起学生的学习须要和探究爱好,一切活动都在自主探究中进行。
下面就以《月光曲》为例谈谈第一课时中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实践运用。
课文描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闻,传闻生动地讲解并描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经验的事情、产生了剧烈的情感改变,随后即兴创作了《月光曲》,借皮鞋匠的联想生动展示了曲子的内容、意境和流露的情感。
对本文教学,设计了以下几个块面:一、从描绘《月光曲》文字内容入手,探究音乐旋律与情感流露的关系,即朗读体会到贝多芬为穷兄妹俩相互关切爱护的亲情和姑娘对音乐的酷爱与理解实力深受感动而谱写了《月光曲》。
二、再次倾听观赏音乐,朗读文字,体会乐曲中表达出贝多芬对兄妹俩的赞许、对穷苦人的怜悯,感受其非凡卓越的才华。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即为第一块面内容。
学生在课堂中两度进行了探究学习:依据文字描绘揣测《月光曲》旋律,并进一步探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情感历程,以探究为主线,经验了主动的情感体验。
一、探究《月光曲》音乐旋律首先,老师以范读课文导入,对本文的情感脉络学生心中奠定了一个基调,同时营造了一种意境与氛围;学生专心倾听后,很快敏感捕获住描绘乐曲内容的那段文字。
非传统教学,趣味授课——《月光曲》语文教案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教育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洋葱头”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时代,而非传统教学方式亦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应运而生。
趣味授课是其中体现的一种非传统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而《月光曲》这一语文教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一教案的架构非常合理,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导入、音乐欣赏、课堂活动、小结点评。
在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月光曲及其背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音乐欣赏环节,老师播放了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对这首音乐产生感性认识。
在课堂活动环节,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分析月光曲中的意境和词语搭配,讨论了这首歌曲中所表达的意义及其与生活的联系。
在小结点评环节中,老师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为下一步学习提供指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手法也非常合适。
趣味授课强调带有游戏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而老师在这一教案中所运用的游戏和互动手法,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课堂活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月光曲的意义和词语搭配,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专注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这一教案运用了跨学科的教学方式。
趣味授课注重课程的跨学科性,能够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学到更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一教案中,老师通过让学生欣赏月光曲,进行文字讲解和现场分析,从多个方面对语文知识进行了介绍和补充,让学生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视野和思路去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趣味授课是一种兼具乐趣和效果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严肃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枯燥和疲乏,更适应于时代和学生的需求。
而《月光曲》这一语文教案的成功经验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结果上,更体现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上。
面向《月光曲》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的导学课设计方法探索
导学课设计方法探索——以《月光曲》为例导学课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正确而合理的导学课设计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以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将探索一下面向《月光曲》的导学课设计方法。
一、教学目标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让学生在这次课堂中学到什么东西。
对于《月光曲》这首作品,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这首曲子的背景和特点;2、理解曲子中表达的情感,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3、学习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水平;4、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情感和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趣。
二、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我们需要采用一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让他们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月光曲》这首歌曲,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导入:1、播放《月光曲》的片段,并让学生听一遍,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感受;2、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月光曲》的背景故事,进一步引导他们对这首曲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两种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够让学生对这首曲子感到熟悉,并从而进一步了解它的背景和特点。
三、主体环节在主体环节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对所学内容深入思考。
对于《月光曲》这首歌曲,在主体环节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带领学生分析《月光曲》的旋律和曲调特点,让学生对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2、介绍《月光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来感受和理解这种情感;3、让学生学习如何欣赏音乐,包括如何区分不同的乐器、如何分析音乐、如何评价音乐等。
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更加深入地了解《月光曲》这首曲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总结环节在总结环节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对本次课堂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回顾所学过程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答疑解惑。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摘要:一、引言- 介绍《月光曲》教学案例- 阐述本篇文章的目的和结构二、案例背景- 教师所教学科和年级-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教师以月光曲为主题,引导学生想象和讨论- 教师示范:教师弹奏月光曲,让学生欣赏和体验- 学生创作:学生分组创作自己的月光曲,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月光曲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音乐的美和力量四、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五、反思与启示-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对其他教师的启示和借鉴正文:《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意境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个以《月光曲》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月光曲》是一首经典的钢琴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语言,描绘了月夜的静谧和神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这首曲子,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月光曲》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二、案例背景这位教师所教学科是音乐,所教年级是初中。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音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是《月光曲》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三、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教师首先播放《月光曲》,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月光下的情境。
听完后,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教师示范教师接着弹奏《月光曲》,让学生仔细欣赏和体验。
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强调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曲子的音乐特点。
3.学生创作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月光曲》的主题和音乐特点,创作自己的月光曲。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来表达月光下的情境。
4.作品展示学生完成创作后,每组展示自己的月光曲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走向深度学习——统编版初中语文《月光曲》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KELIYANJIU走向深度学习统编版初中语文‘月光曲“课例研究上海市颜安中学㊀郝良敏㊀㊀ʌ摘㊀要ɔ教学的目的是把能力㊁知识㊁情感㊁态度等方面较低的学生培养到应有的水平,深度学习则是让学生学会思考㊂本文以‘月光曲“教学为例,探讨教学方法㊂ʌ关键词ɔ月光曲㊀深度学习㊀音乐教学一㊁背景随着统编教材的全面铺开,六年级的语文教材在实行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有一些课文篇目,在小学阶段是学生遇到过的㊂现在升入六年级的这批学生在小学阶段使用的仍然是上海版教材㊂升入初中后才开始接触统编教材,两种教材在课文篇目的选择排列上出现了一些重合㊂由于两种教材各自编撰的结构或主题不同,造成一些篇目在上海教材中安排在小学阶段,在统编教材中安排在初中阶段㊂相同的篇目,再次出现,师生都会感到困惑㊂首先,学生因为在小学已经学过这篇文章,而轻视课堂教学㊂在上课时漫不经心,即使听到一些不同的解读,也认为是遗忘了小学时的讲解造成的㊂因为是学过的,就缺少认真对待的意识㊂老师也会觉得是在炒冷饭,缺乏热情㊂其次,有些较真的学生,会提出与小学时学的不一样,从而产生疑惑,到底应该听谁的㊂老师也不可能全面否定小学老师的解读,轻视小学教师付出的努力,强行让学生接受初中课堂的教学理解㊂教师的心理定位比较尴尬,好像在说服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学㊂最后,对于一篇内容较为浅显㊁线索清晰的文章,再想产生新的创意,也比较困难㊂但如果仅仅重复学生一望便知的内容,教师的价值又在哪里,重复的劳动,价值又在哪里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的解决办法 走向深度学习㊂(1)为深度学习打好基础㊂先进行学情分析㊂向学生了解他们在小学里对相同的那篇文章,学了什么内容,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同时他们学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为深度学习拓宽场域㊂再重读课文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再细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隔了一段时间后,再来看这篇文章,有什么新发现?(3)为深度学习指引新的方向,变换角度㊂相同的角度解读同一篇文章,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㊂只有变换角度,给学生以新的思考方向,才能导向深度学习㊂二㊁教学目标(1)从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中,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㊂(2)理解传说是人们带着美好愿望对某人或某件事的主观描述,并理解其作用㊂(3)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描述音乐作品的方法㊂三㊁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㊁唤醒记忆同学们小学里已经学过这篇文章,那谁能说说你学到些什么?(二)再读课文㊁启发新知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和小学时读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三)改换视角㊁深度理解(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提示:‘月光曲“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2)你认为八卦㊁谣言㊁传说,它们的区别和相同点是什么?解释 传说 ㊂传说是人们带着美好愿望对某人或某件事的主观描述㊂(3)你觉得传这个故事的人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传这个故事?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的学习㊃921㊃新课程教学2021年第8期情绪: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㊂他对贫苦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 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㊂ 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四)重点品读㊁学法总结(1)听音乐,结合文中相关的语言描述,学习用语言描述音乐作品的方法㊂总结出方法的要点㊂(2)在这次重点课文后,请你总结出深度学习的方法路径㊂四㊁教研讨论第一,为深度学习打好基础㊂掌握学情是深度学习的基础,知道了学生的浅表学习体现在哪儿,才能有方向地进行深度开掘㊂同时,分析学情还要进行判断㊁归类㊁总结,从而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㊂第二,为深度学习拓宽场域㊂让学生不要先入为主,小学学的不是定论㊂也不要轻易给学生画圈,只能在某个框架下思考㊂多听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由发表理解,拓展理解涉及的面,会发现更多值得探讨的话题㊂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再读课文,说说自己新的发现㊂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回答㊂我发现贝多芬是受了月光的影响,才有灵感创作了‘月光曲“㊂我还以为他直接弹的就是‘月光曲“㊂ (说完,好几个同学附和,说自己以前也是这么以为的㊂这个记忆的误差,就这么顺利地被他们自己解决了㊂) 我发现贝多芬和盲姑娘是知音㊂我发现盲姑娘很有音乐天赋,她听别人弹一首曲子几遍,就能大致弹下来㊂我发现盲姑娘很热爱贝多芬,她能通过琴声认出贝多芬,说明很了解他㊂我发现哥哥竟然不认识贝多芬,他见到贝多芬,还以为他走错门了㊂每一个新发现,都令笔者欣喜若狂,笔者抑制不住地想要追问,和他们一起探讨得更深入㊂五㊁思考与展望(一)深度学习,需要时间的间隔深度学习,不是一次能完成的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经历的丰富,人生感悟的积累,人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总会发生一些改变㊂隔一段时间再来看以前学过的东西,会有陌生感,用个人新生活磨砺出的新眼光来看,自然会有新的想法㊂学生本身也是处在身心快速发育生长的阶段,自身的智力㊁思维的提高,对于深入理解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时间能带来这一切㊂从本课这个例子引申开去,面对统编教材中的重复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思路来让学生深度解读㊂另一方面,不是重复的课文,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路㊂比如,上新课时,学了一遍的课文再复习时,就可以当作学过一遍的课文,完全可以温故知新,改换思路,进行再次的深度学习,对原本的课文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㊂(二)深度学习,离不开细节的探索本次教学中的很多新发现,都出现在文本的细节中㊂以前粗读课文,知道的是故事,可当你细读,才看到的是语言,是文字㊂文字虽明白表意,但文字的选用㊁排列㊁修饰,甚至省略都是有意味的㊂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往往会传达出不一样的含义㊂深度学习,可以高质量地复制㊂每一次的深度学习,都是学生的思维做的一次实践,每一次的实践,又像一个标本,记录着学生的学习经历㊂深度学习,总像个高深的概念,让人觉得无法捉摸,无法复制㊂每一次都是灵光乍现,每一次都是机缘巧合,而不是一种可以学习,可以练习,从而得以提升的能力㊂参考文献[1]仇定荣.聚焦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5(6).[2]孙明.初中生阅读思维培养[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3]魏文珍,张庆华.打造 研学后教 高效课堂,让语文课堂彰显魅力[J].品牌(下半月),2015(5).[4]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㊁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5]冯为民.语文微探究教学与深度学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22).㊃031㊃。
学生质疑的课堂——《月光曲》教学案例
学生质疑的课堂——《月光曲》教学案例今天是我第四次教《月光曲》,准确来说是第四年。
授课前把重点问题归纳整理一番,对这一课重点、难点以及授课思路做到了心中有数,上课铃声一响,我便很自信走上了讲台。
先验收早读情况,接着挑学生读日记,然后谈话:“该怎样欣赏音乐?”谈着谈着就自然过渡到新课《月光曲》。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读课文,熟悉课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交流疑惑:(生1)“那个姑娘是盲人,她怎么会弹琴?”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都要发表看法:“她什么时候眼睛看不见的,文中没说,说不定学会弹琴后才看不见的”“盲人也可能会弹琴,就像海伦.凯勒,先天盲人也学会了语言。
”“只要热爱,一切困难都会克服”(生2)“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默认”“加上回答显得多余。
”师引导:“也就是说盲姑娘的判断是正确的,盲姑娘是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一会儿,便纷纷举手。
“这首曲子很难弹,只有贝多芬才会弹得纯熟,并且感情深。
”“她非常喜欢贝多芬的音乐,贝多芬来到他的家乡,他肯定知道。
”(生3)“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得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为什么会花费那么长时间?“写完之后,还要进行反复的修改,反复修改是需要时间的”“这也说明贝多芬对作品的精益求精”(生4)“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这个问题是文章的核心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听到琴声到再弹一曲的过程中,找找引起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句子。
…………一节课在学生的疑问中开始,在学生的谈论声中落幕。
这样的课堂既解决了学生心中的问题,也解决了这一课需要讲解的重点问题,课堂气氛也很好,很享受这样的课堂。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及反思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及反思文章:本文章的要紧内容是关于浅谈如何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月光曲》案例及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师:当她听出这是贝多芬在演奏的时候,内心是多么兴奋,有谁能读出盲小姐当时的语气?生:读。
师:她现在除了兴奋,还可能会有如何样的心情?生:她可能还会专门惊奇,因为她可能无法相信眼前为他演奏的人难道确实确实是贝多芬本人。
师:那你能试着用惊奇的语气,来读一读盲小姐的话吗?生:惊奇地读。
师:还可能会有如何样的心情呢?生: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疑问,不敢确定眼前的人是不是贝多芬。
师:你明白得得真好。
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这两个“您”应该如何读呢?你来试一试。
生:读。
师:把两个“您”字拖长,就能表现这种疑问的语气,我们都来试一试。
生:疑问地读。
师:除了疑问,惊奇,还会有如何样的心情?生:我觉得她更可能会十分快乐。
因为她一直都期待能听到贝多芬本人的演奏,因此当他真正听到了,一定难以抑制自己的欢乐之情。
师:你说的太好了。
那你来读一读。
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为了上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我有专门长一段时刻都沉醉在文本中,摸索该如何处理文本,如何引领学生入情入镜,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特点。
通过近半个月的整理和思索,我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中心问题,引领朗读在课后,有一个能够引领全文学习的问题,“贝多芬是如何样创作出《月光曲》的?”那个问题的提出,比较模糊,让学生没有研究的方向。
在认真摸索之后,我觉得贝多芬之因此能创作出《月光曲》,是因为盲小姐和哥哥,深深地触动了他。
因此,我在课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小小地修改,整理出了一个引领全文学习的一个中心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能创作出《月光曲》?”二、读中入境,自读感悟贝多芬是因为被兄妹俩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才推门进入房屋,弹奏盲小姐演奏的那首曲子,那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呢?盲小姐和哥哥的对话,盲小姐和贝多芬的对话是关键。
《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不加预设,自由生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教学案例】今天第一节课是语文,阳光明媚、柔和宜人。
我高兴地步入教室。
今天是新课:26、月亮曲(第一课时)。
任务是初步理解课文。
这课书由于我上过几遍,内容非常熟悉,上课时我尽量打破常规,一反常态,只打腹稿──了解课文内容及主要教法,不加预设。
上课时,由简介贝多芬入手,继而自己首先初步尝试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又让学生续读了一遍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及想法:盲姑娘家里很穷,但很爱音乐。
……接着我又让男生读及鞋迈、贝多芬,女生读盲姑娘的话进行分角色指导朗读课文,通过练读能初步表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不同的心情,师叙述内容,初步理解贝多芬写月光曲的情景,灵感产生的原因,听见兄妹的表现、结果等内容,学生兴趣十足。
“为了读得更好,同学们再次待读──”“同学们又读了一遍,那么大家说说:全文带什么语调读?只有一处是激昂的,是哪处?兄妹俩的谈话,怎样读?贝多芬走进茅屋,怎样读?盲姑娘对贝多芬说,怎样读?”“让我们按照这些方法,好好练习,以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世界名曲?一节课一展同学们的朗读风采?”(同学们神态飞扬。
)【教学反思】本课时由于不加预设,打破常规,课上得扬扬洒洒,把学生兴趣初步调动起来,始终以通过朗读体会当时当地人物心情,把学生引入角色,朗读由男、女角色读入手,读出语气及心情,进而体会到贝多芬创作灵感引发的原因。
大胆质疑超越教材──《月光曲》教学案例及反思福建省南安市芦山小学黄冰煌【案例】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读到课文第一段:‘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一个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课文写错了。
”“嗖──”全班的目光都聚向了他。
我有点鄂然,但鼓励他接着说:“哦?哪错了呢?”他接着说:“我知道贝多芬是在1801年谱写这首曲子的,距今应该有两百多年了,而课文还是写‘一百多年前’,这显然是错误的。
月光曲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月光曲课堂教学运用策略
在《月光曲》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以读促悟策略:通过多种形式的导读,使学生读中感悟,把文本中《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从而体会贝多芬乐曲音乐的魅力。
2.创设情境策略:教师采用表演情景剧的方式创设情境活化文本,让学生较快较准地感悟全文。
学生欣赏优美的《月光曲》,进入如痴如醉的音乐境界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策略: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并交流对课文的总体感受之后,教师播放兄妹俩对话一段情景剧。
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那些体会来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这种开放灵活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整堂课也因此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以情促读,读中感悟策略:《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非常美的意境,在学习这一段时,教师及有进行任何繁琐
的分析,而是让学生运用了各种方式去读,如配乐读、齐读、诵读等。
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感,读中悟。
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修改版]
第一篇:《月光曲》教学案例与反思琴声荡漾美丽驻心田——《月光曲》教学与反思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索,居高临下地抓住全文的重点,体会了贝多芬弹曲、谱曲、热爱劳动人民、深入贫苦群众中间的人格精神。
在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在文本、教师、学生三者之者架设一座畅通的桥梁,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教学片段:师: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我看了半天,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呀,这《月光曲》在哪呢?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就是。
师:那是写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生:我觉得文章是通过写兄妹俩的联想来写贝多芬的曲子弹得很好的!师:那曲子的旋律、节奏到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把这段读一读,并小组讨论,然后有条理地告诉老师。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的问题。
)师:谁能说给老师听?生:我觉得(读)“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洒遍了银1 光”是曲子刚开始时,皮鞋匠所联想到的,这时的曲子一定很慢,而且很静。
师:那就是曲子很慢,很舒缓,对吗?(板书:舒缓。
)生:我觉得月亮刚升起时,照得海面一片银光,这时的月光一定很柔和,那贝多芬弹的曲子也一定很柔和。
师:好,看来这时的曲子是非常舒缓柔和的。
(板书:柔和。
)那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遍了银光。
”师:谁接着说,后来呢?生:后来(读)“月亮越升越高……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这时的曲子应该逐渐增强,声音也高些,节奏也应该快些啦。
生:我觉得除了节奏快,它的力度应该加强了。
生:我觉得这时一定有反复的小节,因为是“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说明曲调有反复。
师:那就是节奏也快,弹得也有劲啦,是吗?(板书:快速有力。
)谁来读呢?生:(读)“月亮越升越高,……朝着岸边涌来……”师: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么读吗?生:“忽然”说明时间很快,所以我读得也快,还有刚才说这时的曲子快速而有力,所以我读“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也读得快,而且有劲。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月光曲融课堂教学案例赏析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背景
二、教学案例:融入音乐元素,让学生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通过多形式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反思与建议:从教学案例中得到的启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正文
一、引言
《月光曲》是一首享有盛誉的钢琴曲,由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创作。
它讲述了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学生对乐曲产生无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二、教学案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尝试融入音乐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月光曲》的优美旋律。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曲子中美妙的音符和旋律,从而感受《月光曲》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齐读、分角色读、默读等。
通过这些朗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入美的意境,感悟美的语言,以至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反思与建议
从《月光曲》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抓住文章的重点。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利,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堂 ”的原 模 式不 合 我们 的学 情 。 据此 ,我 觉得 若
教 师 要 在 课 前 提 供 给 学 生 学 习 资 源 ,应 注 意 本 班 级 的 学 情 特 点 ,方 能 让 学 习 资 源 发 挥 其 效 果 。
根 据 大 家 的 意 见 ,我 用 心 体 会 “ 翻 转 课 堂 ” 的 精 神 , 不 断 修 改 教 学 方 案 ,终 于 形 成 一 堂 以 学 生 自 学 、 内化 为 主 导 的 “ 翻转课堂 ” 。 教 学 有 四板 块 :
我 依 据 本 课 内容 、 学 情 和 课 时 目标 提 出 五 个 预 习 要 求 :正 确 流 利 地 朗读 课 文 ;本 课 要 学 习 的 生 字 有 哪 些 ;容 易 写错 的 生 字 有 哪 些 ;课 文 主要 内容 是 什
提 出 了 以 下 几 个 问 题 :① 教 的 痕 迹 明 显 。 违 背 了
品读 ” 明显 。在 指 导 学 生 品 读 哥 哥联 想 的句 子 时 ,
析
“ 霎” ;联 系 学 生 学 过 的 形 近 字 “ 麟 、嶙、鳞 ”
“ 粼 ” ;让 学 生 运 用 在 具 体 语 境 中 理 解 词
识记新字
意 等 多 种 识 字 方 法 ,提 高 识 字 效 率 。 高 年 级 学 生 已
什 么是 “ 翻转课堂” ? 从 源 头 来 说 , 一 般 是 指 学 生 在 家 中 或 课 外 根 据 教 师 提 供 的 学 习 资 源 自主 学
习 ,然 后 回 到 课 堂 上 , 师 生 共 同 对 主 题 内 容 进 行 探 讨 、 分 析 , 发 生 有 意 义 的 学 习 活 动 的 一 种 教 学 形 态 。 但 是 ,美 国林 地 公 园 高 中 “ 翻 转 课 堂 ” 的 教 学 流程是否适 合我们 的学生呢?我 在课前请 六 ( 2 )
关注g u a n z h u 重
“ 翻转课堂”理念下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 —
以 《 月光 曲》为例
永 安 市西 门 小学 范 雪英
一
、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教 师提 示 学 生 : “ 你 从 哪 句 话 体 会 到 音 乐 旋 律 是
‘ 舒 缓 柔和 ’的 …… ‘ 轻 快 跳 跃 ’的 …… ‘ 高 昂 有
学 单 主要 着 眼 于 “ 字 词 理 解 积 累 ,概 括 主 要 内 容 ” “ 霎 、粼 ”这 两 大 板 块 。 对 于 六 年 级 学 生 ,本 课 要 学 的 生 字 词 并 不难 。我 根 据学 生预 习的情 况 重点 抓 两 个 易 写 错 的 字 :指 导 学 生 读 字 、 读 词 , 用 字 理 解
“ 预学 ” “ 共学 ” “ 仿学 ” “ 延学 ” 。
1 . 预 学— — 自学 中求 知
二、实现有语文味的 “ 翻转”
工 具 性 与 人 文 性 的 统 一 是 语 文 课 程 的基 本 特 点 。 为 此 ,我 紧 扣 本 课 的 学 习 目 标 , 从 “ 解 决 问
“ 翻转 ” ,即知识 的传 授 尽可 能 由学生 在课 前 预 习 完 成 。 根 据 维 果 茨 基 的 理 论 ,学 生 要 掌 握 的 知 识
师立 刻要 求 学 生 四人小 组合 作 ,交流 、讨 论 《 月光 曲》 旋 律 的 变 化 。 因 学 生 无 法 从 语 言 文 字 中理 解 音 乐旋 律 的变 4 - 1 : ; ,教 师 只 好 不 断 提 示 ,得 出 结 论 。 J A , 表 象 看 ,学 生 之 间 、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互 动 与 接 触 增 加 了 ,但 这 是 - f y . 为 了合 作 而 合 作 的 无 效 合 作 。 ③ “ 伪
班学 生 回家 上 网听 听 《 月 光 奏 鸣 曲》。 结 果 , 5 2位
同学中 2 3人 交 了 空 白 卷 , 1 3人 家 中 无 电 脑 , 只 有
1 6人 完 成 此 项 作 业 。 这 样 的 结 果 说 明 ,照 搬
“ 翻转
的 方式让 学 生 明 白 “ 展 开 联 想 和 想 象 进 行 表 达 ” 的
作 方 法 应 更 开 放 。 课 上 , 教 师 把 第 九 自 然 段 写 哥 哥 、 妹 妹 联 想 的 句 子 去 掉 ,留 下 写 实 的 句 子 , 用 比 对 的 方 法 提 炼 本 课 的 写பைடு நூலகம் 方 法 ,并 非 不 好 , 但 在 拓
展 学生 思维 空 间上还 有 不足 之 处 。教 师可 用更 开放
“ 翻 转 课 堂 ”教 师 是 学 生 身 边 的 汇报 “ 教练 ” ,不 是 讲 台
上的 “ 圣人 ”的理 念 。② “ 伪 合 作 ” 明显 。 当 学生
“ 哥 哥 和 妹 妹 听 音 乐 产 生 联 想 的 句 子 ”后 ,教
么 ;有条 件 的 同学 听 一 听 《 月 光 奏 鸣 曲》。 这 份 预
2 0 1 5 . 1 、 2疆止 教 2 3
匮 关注g u a n z h u
经 掌 握 了一 些 “ 把 握 课 文 主 要 内 容 ” 的 方 法 。 于 中 用 简 洁 的 线 段 图 表 现 乐 曲 的 旋 律 变 化 ,真 是 让 人
点 或 问题 应 设 在 其 智 力 的 “ 最 近 发 展 区 ”才合 适 。
题 , 走 进 文 本 ;解 读 传 说 , 了 解 方 法 ; 品 读 文 字 ,
习得 方 法 ;倾 听 音 乐 ,运 用 方 法 ”入 手 进 行 教 学 。
在 试 教 过 程 中 ,谢 安 平 导 师 和 工 作 室 其 他 成 员
力 ’ 的? ” 这 是 教 师 意 志 强 加 给 学 生 的 表 现 。 学 生 会 顺 着 教 师 的 意 思 寻 找 相 应 的 句 子 。 之 后 ,教 师 让 学 生读 句- 7 -。 虽 然 课 堂 上 书 声 琅 琅 ,但 这 不 是 在 引
导 学 生 品语 言 文 字 , 是 为 了读 书 而 读 书 。 ④ 习 得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