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对政府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
监测的一种方法。
该指标体系旨在评估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成果,以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个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目标达成度指标:衡量财政支出是否实现了政府设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是经济增长、就业率改善、教育健康水平提高等等。
通过评估目标达成度,可以判断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效果。
2.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评估财政支出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支出规模与质量的关系等。
通过分析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可以发现并改进财政支出中的浪费和低效行为,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社会经济影响指标:评估财政支出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包括就业增长、收入分配改善、贫困减少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财政支出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4. 政策效果评估指标:评估财政支出政策的效果,包括政策实施的效果、政策对相关领域的影响等。
通过政策效果评估指标,可以为政
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调整和改进财政支出政策。
5. 满意度调查指标:通过市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对财政
支出的满意程度和对政府财政支出政策的认可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改进政府财政支出的决策和执行。
综上所述,一个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涵盖目标达成度、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经济影响、政策效果评估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政府可以更好地衡量和监控财政支出的绩效,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参考指标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是对政府投入的资金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为了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绩效,我们需要使用一系列指标来衡量和分析财政支出项目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1.经济效益指标:-增加就业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就业的影响,包括新增就业机会和提升就业人数。
-增加税收: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包括增加直接和间接税收收入。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
2.社会效益指标:-改善生活品质: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社会福利等。
-促进教育和培训: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教育和培训机会的增加和改善。
-提升健康水平: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健康服务的提升,包括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和促进健康的措施。
3.环境效益指标:-减少环境污染: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减少程度,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和提升环境质量。
-加强生态保护: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修复程度。
-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包括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成本效益指标:-投资回报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比率,以反映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
-成本效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效率,包括单位产出成本和效益成本比。
除了上述指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财政支出项目设置更专业的评价指标,以满足项目的特定需求。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与项目目标和政策相一致,并充分考虑到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
此外,评价指标的选择还应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度量性,以便进行实际的评估分析。
最后,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还需要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综合使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评价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意见,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提高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管理和决策水平。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省财政厅、审计厅、监察厅、人事厅)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和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管理体系,贯彻实施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3〕100号),逐步探索和建立我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则。
即把财政支出行为及其过程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其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较和评价分析,判断支出的行为过程和执行的业绩、效果优劣。
经济性、效率性与有效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项目的财务数据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过对项目支出的全面、综合因素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定量分析共同评价支出项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准确反映支出的实际绩效。
(三)真实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真实性是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公正客观的基础,科学性是以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主,兼顾国家、国际比较标准,将预算标准和实际相结合,普遍适用和个别选择相结合,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以真实反映和衡量不同资金使用受益单位(部门)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能力。
规范性是评价行为和结果始终贯穿和反映财政资金运作的全过程,强化、规范公共支出项目的选项、审批、监管、审核功能,增强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责任制,使绩效评价对公共支出和预算管理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基本方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包括:(一)成本——效益比较法。
针对财政支出确定的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对支出项目中发生的各种正常开支、额外开支和特殊费用等进行比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
(二)目标预定与实施效果比较法。
通过比较财政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标的因素,从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三)摊提计算法。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对政府部门及其项目实施的财政支出的效果、成果和影响进行评价的过程。
该评价探讨了财政支出的有效性、效率、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财政支出涉及到众多领域,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为有效管理和使用财政资源的重要工具。
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定义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绩效的前提。
根据具体项目和领域的不同,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投入指标、产出指标和结果指标。
投入指标主要从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衡量;产出指标则是评价财政支出项目所产生的具体成果或提供的服务;而结果指标则是对财政支出产生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评价。
2.评价绩效的方法和途径:绩效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
此外,还可以运用相关统计数据、专家评估等手段进行评价。
为了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和可靠性,绩效评价应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3.确定评价的时间节点:根据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评价的时间节点也有所不同。
有时需要评估短期内财政支出的绩效,有时则需要评估长期内财政支出的绩效。
确定时间节点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和准确的关键。
4.制定评价的合理参照标准:评价绩效需要制定合理的参照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也可以是同类项目的平均水平。
通过参照标准的比较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财政支出的效果。
5.制定评价绩效的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评价绩效的过程应该具有信息公开和问责机制。
这样可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机构更加注重财政支出的效果和绩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
通过评估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可以发现问题、调整政策,从而提高财政支出的效果和成果。
同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可以促进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增强政府与公民的互信关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一、财政支出定量指标
1、财政总支出: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依据财政法及其他财政立法规定,实施各项财政支出的总额。
2、支出占GDP比重:指政府财政支出金额占GDP金额的比例,用来衡量政府支出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3、财政支出增长率:指财政总支出在一定时期内,同比增长的幅度,是衡量政府支出水平变化的指标之一。
4、财政支出结构:指财政支出去向构成的结构,反映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各部门的程度。
二、财政支出质量指标
1、支出效率:指政府财政支出与服务产出之间的关系,政府支出分配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率最大化,是衡量政府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
2、支出质量:指政府财政支出出口涉及的项目、事项、服务项目等符合法律法规、各项政策和政府收支政策,项目完成质量合格的程度。
3、支出效力:指政府财政支出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和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程度。
4、单位成本效益:指政府财政支出投入获得的相应效益,以投入财政支出金额和效益金额的比例来衡量政府支出的效益是否充分。
佛山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模板
佛山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附件1: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办法, 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1评判, 并据此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从而使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 防止财政资金流失浪费。
包括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三种形式。
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绩效优先观念, 坚持做到”事前明确绩效目标, 事中认真执行, 事后追踪问效”。
预算单位在申报项目时, 要根据申报项目的特点, 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 选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包括基本指标、绩效指标等), 并结合申报项目的实际添加反映项目特性的指标, 构成项目预期绩效目标。
评价指标设计要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 做到理论上有科学根据, 实践上切实可行, 使评价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项目或单位的绩效目标。
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 确定项目相应的绩效目标; 在下达单位部门预算指标的同时下达项目的绩效目标, 明确支出项目的金额、资金性质、使用时间和绩效目标等, 并以此作为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 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的依据。
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 预算单位必须按《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规定, 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合理选取评价指标, 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报送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评价, 对项目或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 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 分析存在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 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 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 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 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
一、预算目标的实现情况
1.预算执行率:计算预算执行总额与年度预算数的比例,反映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
2.预算收入完成率:计算实际收入与预算收入的比例,反映财政收入目标的完成情况。
3.预算支出完成率:计算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的比例,反映财政支出目标的完成情况。
4.财政盈余或赤字情况:计算实际财政收支之差,反映财政盈余或赤字的程度。
二、资源的使用效率
1.预算执行效率:计算实际执行总额与预算执行总额的比例,反映财政资源的利用效率。
2.支出与绩效关系:评估预算支出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关系,反映财政资源的配比合理性。
3.成本效益分析:对预算支出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支出项目的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三、服务满意度
1.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公众对财政支出项目的满意度,反映财政支出项目的实际影响和效果。
2.服务质量评价:评估财政服务的质量,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
评价等方面。
3.公共财务透明度:评估财政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反映财政部门
的公开透明度和诚信度。
四、风险管理
1.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政府债务规模和偿债能力,反映债务风险的程度。
2.财政资金运作风险:评估财政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包括资金流动性、准时支付等方面。
3.预算执行风险:评估财政预算执行中的风险,包括项目滞后、工程
质量等方面。
以上是一个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的框架,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旨在提高财政预算的执行效果,优
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政府的治理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是指通过综合评估财政支出政策实施效果,对政策进行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政策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率等多个方面的影响,以便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政策的优缺点,从而完善政策和提高政策效果。
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效益方面:反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GDP增长、就业率提高、投资增加等。
2. 社会效益方面:反映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提高,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效益。
3. 环境效益方面:反映政策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如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4. 政策效率方面:反映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比,如政策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政策实施的效率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政策的不同特点和目标,设计和衡量其他适合的绩效评价指标。
通过对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提高政策实施的质量和效果。
- 1 -。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而评价指标体系则是这一工具的核心。
它如同一个精确的指南针,为衡量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效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其目标。
这一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判断资金是否被合理使用,更重要的是要促进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责任感。
例如,在教育领域的财政支出,其目标可能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或者改善学校的教育设施;而在医疗卫生领域,目标可能是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等。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评价的维度。
常见的维度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
经济性考量的是财政支出是否节约,是否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了所需的资源。
比如,政府建设一个公共项目,是否在采购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成本控制,避免了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
效率性关注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给定的资源投入是否产生了最大的产出。
以公共交通为例,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新的车辆和设备,是否显著提高了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
效果性则着重于财政支出所带来的实际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比如,一项扶贫政策的实施,是否真正减少了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公平性要求财政支出在不同地区、群体之间的分配要公正合理,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
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均衡,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是否都能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接下来,具体的评价指标就成为了关键。
经济性指标可能包括成本降低率、预算执行率等。
成本降低率通过对比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反映出节约的程度;预算执行率则衡量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与计划的符合程度。
效率性指标可以有资源利用率、产出周期等。
资源利用率比如公共设施的使用率,产出周期比如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时间。
效果性指标例如目标达成率、政策影响力等。
目标达成率直接反映是否实现了既定的目标,政策影响力则评估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一、引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对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全面评估,旨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具体财政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以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分析其目标实现程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表现。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背景阐述项目设立的背景和原因,如政策要求、社会需求等(二)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预期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三)项目内容详细描述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范围(四)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说明项目资金的来源渠道,如财政拨款、自筹资金等,并介绍资金的使用情况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选取原则1、相关性原则:指标应与项目目标和内容紧密相关,能够准确反映项目的绩效。
2、重要性原则:重点选取对项目绩效有重要影响的指标。
3、可衡量性原则:指标应能够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
(二)指标体系构成1、投入指标:包括资金投入规模、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合规性等。
2、过程指标:涵盖项目管理水平、制度执行情况、监控措施有效性等。
3、产出指标:如项目完成数量、质量、时效等。
4、效果指标: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影响等。
四、绩效评价数据收集与分析(一)数据收集方法1、文献查阅: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政策文件、项目申报材料、财务报表等。
2、问卷调查:向项目相关方发放问卷,了解其对项目绩效的看法和评价。
3、实地调研:对项目实施现场进行考察,获取直观的项目实施情况。
4、访谈:与项目负责人、工作人员、受益对象等进行访谈,获取详细的信息。
(二)数据分析方法1、定量分析:对收集到的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标准差、增长率等。
2、定性分析:对无法量化的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通过专家评估、公众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判断。
五、绩效评价结果(一)投入指标评价1、资金投入规模:项目实际投入资金具体金额,与预算资金相比超支/节约情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一、引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评价目的(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发现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二)优化资源配置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财政资金的投向和分配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更需要、更有效的领域。
(三)增强政府公信力向社会公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展示政府资金使用的成效和透明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公众的满意度。
三、评价原则(一)科学规范原则评价指标和方法应科学合理,符合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规律,评价过程应规范有序,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公正公开原则评价工作应保持中立和公正,评价结果应依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绩效导向原则以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为核心,注重产出和效果,引导部门和单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理财观。
(四)分类评价原则根据财政支出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分类制定评价指标和方法,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四、评价对象和内容(一)评价对象涵盖各类财政支出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建设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
(二)评价内容1、目标设定评价项目目标的明确性、合理性和可衡量性。
2、资金投入包括资金到位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等。
3、过程管理考察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4、产出效果评估项目的产出数量、质量、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五、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性指标适用于所有评价对象的通用指标,如资金管理指标、项目管理指标等。
(二)个性指标根据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的专属指标,如教育项目的师资配备指标、医疗卫生项目的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等。
六、评价方法(一)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判断项目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
广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办法
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办法发布日期:2006-10-24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审计厅广东省监察厅广东省人事厅粤财评〔2004〕1号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通知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财政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省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几年特别是新一届省委、省政府成立以来,树立和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财政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了财政支出管理,并对部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省财政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但财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资金分配和管理体系,逐步改变我省目前存在的“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的财政管理现状,有利于提高我省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反腐倡廉工作。
为此,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财政工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并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要通过推进和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达到四个方面的目的:一是改革现行财政资金支出行为和方式,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根据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和合规性、合理有效性的评判情况,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是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监管,促进行政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坚持“大事优先、绩效优先、注重公平”的原则,集中财力办大事,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办法,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并据此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使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防止财政资金流失浪费。
包括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三种形式。
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绩效优先观念,坚持做到“事前明确绩效目标,事中认真执行,事后追踪问效”。
预算单位在申报项目时,要根据申报项目的特点,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包括基本指标、绩效指标等),并结合申报项目的实际添加反映项目特性的指标,构成项目预期绩效目标。
评价指标设计要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做到理论上有科学根据,实践上切实可行,使评价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项目或单位的绩效目标。
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项目相应的绩效目标;在下达单位部门预算指标的同时,下达项目的绩效目标,明确支出项目的金额、资金性质、使用时间和绩效目标等,并以此作为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的依据。
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预算单位必须按《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规定,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报送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评价,对项目或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定性指标。
(一)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包括基本(通用)指标,个性(选定)指标。
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以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财政支出具体设定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其中绩效指标按照使用的财政经费,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划分为十大类。
(二)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
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具体体现为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具体情况见下图:三、定量指标解释(一)基本指标。
主要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
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其公式如下:资金到位率(%)= 实际拨付金额×100% 计划使用金额资金使用率(%)= 实际使用金额×100% 实际拨付金额支出效果率(%)= 实际达到的效果×100% 目标效益目标效益: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指出所要达到的效益。
实际达到的效果:指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
(1)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则采用相应的数额;(2)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以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问卷、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
具体如下:评议分为很好、好、良好、一般、差五等,目标效益为100。
当采用一种以上调查方法(Zi),其通用公式为:支出效果比率=n∑(Zi)/ni=1×100% 100(二)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
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分为十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明细指标构成。
1.支持经济发展支出指标。
包括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单位百万投资占用耕地、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环境影响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主要包括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
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新增总就业人数×100% 项目总投资(百万元)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项目年综合能耗×100% 项目净产值单位百万投资占用耕地=项目占用耕地面积(亩) ×100% 项目总投资(百万元)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项目年生产耗水量×100% 主要产品生产量环境影响指标。
体现评价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后果,以全面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与影响,促进投资建设项目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
主要用环境质量指数反映环境影响情况,还可按项目实际情况增加植被覆盖率、土壤改良、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效益指标。
2.基本建设(含大型修缮)支出指标。
包括直接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六类。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等。
直接效益指标=新增固定资产财政经济建设投资说明:新增固定资产指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
资金利税率=新增利税×100% 财政对经济建设投资总额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100%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项目建成投产率= 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100% 全部施工项目个数基建投资回报率= 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100% 基建投资总额投资效益系数= 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100% 基建投资总额3.财政支农支出指标。
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指标,每类指标又分若干子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中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和基本建设支出中的农业基建支出等。
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 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100% 计划到位的配套资金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 项目实施后新增的城镇人口×100% 项目实施前的城镇人口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非农劳动力数量总劳动力数量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 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100% 调查的总人数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率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的投入×100% 本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 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加额×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提高率= 项目区实施后投入因素的净差额×100% 项目区实施前投入因素的总额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项目实施后农户人均纯收入净差额×100% 项目实施前农户人均纯收入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 项目实施后土地治理面积的增加额×100% 项目实施前土地治理面积贫困人口减少率= 贫困人口减少净额×100% 原有贫困人口数农业保护水平=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1 财政对所有行业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说明:当农业保护水平>0时,说明财政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得到了保护;反之表明政府未对农业进行有效保护。
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 项目实施后农业规模扩大净额×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规模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 项目实施后农业企业产值提高净额×100% 项目实施前农业企业产值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 项目实施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净额×100% 项目实施前农产品附加值4.财政教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
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金额创收能力:反映出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具体由专家评定。
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教育事业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教师的总人数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培养学生人数×10000财政投入用于培养学生的金额教师千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科研成果获奖数×1000教师人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100% 科研成果总数师生比=学生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专任教师总数×100% 全体教职工总数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比例=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100% 公用经费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人教师数×100% 专人教师总数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3总资产增长率=(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初总资产×100%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之和35.财政科技支出指标。
包括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等。
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科研经费科技人员人数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数×10000财政供养人员数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成果数=课题成果数/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果奖数=获科研成果奖数/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 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100% 科研成果总数投入产出率= 产出的成果×100% 投入的总数高科技投入成功率=高科技投入项目成功数/高科技投入项目数×100% 项目成功率=财政投入项目成功数/财政投入项目总数×100%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 科研支出增长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3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 (科研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100%科研年初人数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由专家评议。
6.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
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
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等。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 人均文化体育经费的增长额×100% 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1000本地区人数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财政供养的专职教练员数×10000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每万元培养“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数×10000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获奖成果比率=获奖的成果数×100% 财政投入的成果数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 文体支出增长率×100% 财政支出增长率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3从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100% 从事文体年初人数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由专家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