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政治分项版哲学生活专题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考政治复习——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习题附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1.频发的校车事故催生了“新校车标准”的制定。
但在宇通主导的美国版“大鼻子”校车“新标准”下,其他车企要增加20%~30%的成本,且多数中小客车厂家将被排除在外,“宇通标准”遭到众车企反对。
“新校车标准”引争议的根本原因在()A.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B.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观差异性,无客观标准C.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D.各车企所面对的社会存在不同2.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普通市民的救援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天灾人祸面前公民力量的爆发。
但灾难时刻勃发的公民精神,往往也会随着灾难的告一段落而迅速衰减。
为此,有关人士呼吁,公民精神应“常态化”,要思考如何让公民精神“常态化”。
材料强调()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B.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C.“常态化”能确保公民精神持久不变D.人定胜天,人民群众无所不能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这是因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①必然引起我国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②必然引起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③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④必须不断完善现行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4.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近70次提及“改革”,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之际,续写“春天的故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④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几年前,浙江武义县后陈村首创一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
高考选考政治一轮课件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 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价值观导向作用
01
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
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02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时,会促进经济基 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重 要动力,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变革。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 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 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对政治、法律思想也产生一定 的影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 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 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 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要 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 价值观认识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这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只有具备 了这些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 展的要求,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 水平。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
2011年高考政治试题分类解析财政、税收与分配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2011•江苏)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决定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变化的情况。
该图表明()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D。
在x1之前,收入差距拉大,效率提高。
x1之后,收入差距拉大,效率较低。
因此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③片面夸大了收入差距的作用。
2.(2011•天津)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
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他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C。
根据题意,是要提高居民的幸福程度,就要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①增加财政收入是一个方面,但是不能直接提升人们的幸福程度,不选;②从收入角度,③从居民的住房角度,④从物价的角度,都是提高居民幸福程度的措施,本题选C。
3.(2011•浙江)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所有居民没有得到实惠C.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D.初次分配更加合理【解析】C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至3000元,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居民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A项错误;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纳税数额相对减少,B项不正确;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税,不属于初次分配范畴,D项排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后,居民平均税负减轻,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C项入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4部分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课件
6.国务院批准《2015 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 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第4部分 生活与哲学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1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 _生__产__活__动__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_生__产__方__式___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 更替。 2 全面认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①区别: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 实体要素有三个: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 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 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
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3人生价值课件
2.当前“最美大学生” “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 医生”等一系列普通人持续温暖着网络、感动着网民。 从这些草根英雄、民间楷模身上反映出( A.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B.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D.人的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
解析:人对社会的贡献中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并重, A 项表述错误;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影响作用是消极的, B 项错误;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项错误。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3.许多美国富人都把卡耐基的那句话——在巨富中 死去是一种耻辱——奉为信条, 社会也给了热心捐赠的富 豪们应有的评价: “慈善是富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是富 人洒向社会的阳光。 ”这启示我们( )
A.人生的价值在于自己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 自己的各种需要 B.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C.拥有金钱越多,价值越大 D.富人都是慈善的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
人生价值
1.价值 (1)价值的含义: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 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标准: ①内涵: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就在于对社会的 责任和贡献。 ②评价标准: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 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贡献。在今天, 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A.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B.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 C.从劳动中获得的快乐程度 D.在个人奋斗中自我实现的能力
解析: 一个人的价值包括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和个人对 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但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看其 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贡献,B 说法正确。 答案:B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高考政治知识点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解读【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二者的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二者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提示](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性质是不同的,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并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
【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他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011年高考政治分析(全国卷)
让中学政治课教学在高考命题的轨迹上运行每年高考结束后的一大热点是教师和学者对高考试卷的分析与评论。
很多专家和学者对今年高考政治试卷的评析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评论还是好的。
高考命题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素质教育”的方向,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在未来学习中获得成功的能力。
这已是多年来高考命题的宏观轨迹,它贯穿于具体试题之中。
然而,目前的中学政治课教学基本上还没有沿此轨迹运行。
国家教委提出的“素质教育”一旦落实到高考命题,就要求试卷能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近年来高考政治命题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导向主要是通过命题的四个具体轨迹来体现的。
一、基础知识成为高考命题的第一依据,夯实基础,回归课本综观历年高考政治试卷,特别是评卷的参考答案,均可以在规定要学的书本(教材和重要文献)上找到依据。
有时被认为的“超纲”题目,其实是命题人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表述上的变化而致。
实践反复证明:决定政治学科高考成绩优良与否的首要因素是看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成绩优劣与基础知识掌握好差成正比例。
毛主席曾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获得理想成绩的前提。
基础知识扎实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保持优势。
可见,夯实基础知识是日常教学的首要任务。
当然夯实基础知识,绝非“一日之功”,应不断地与遗忘作斗争;也非单靠“聪明”的脑袋,能倒背如流就行,重在理解;又非单靠教师的水平和努力,关键是考生自身的勤奋。
教师测定学生或学生自测基础知识有否夯实有四项衡量标准。
首先,能否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即对所学的全部概念、原理、观点及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等能否清晰地复述。
其次,能否对重点的概念、原理和观点进行分析综合,达到全方位的正确理解和表述。
如“商品”这一概念,从商品的定义看,必须把握两层意思。
第一,作为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不经过劳动而产生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第二,必须是用来交换的(与交换是否成功无关),这就是说即使是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也不能成为商品。
(新课标版)2011年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新课标版)2015届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10年)1.(2010·北京文综·T28)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得了快乐。
这表明()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索取和奉献是统一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命题立意】本题以退休老人奉献社会为背景材料,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考查学生有针对性地调动哲学与生活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作出必要的判断。
【规范解答】选B。
退休老人组成“志愿服务站点”,为行人提供义务指路服务,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劳动是这些退休老人的存在方式,①符合题意;这个过程也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④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夸大了客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但能否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因素。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主观条件;材料中没有涉及索取问题,③与材料无关。
因此选B。
【类题拓展】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有涉及,常见的命题形式是给出一则典型人物实现人生价值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分析“该人物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该人物的经历给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等。
在解答这类题时,学生应该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这三个角度分析。
但是由于受具体材料信息的限制,有时题目并不能完全涉及“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考点,学生在对本考点的复习过程中应当掌握以下内容:(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课件
1.(2016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Ⅰ)习近平指出,无论时
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在改造社会规律中推动社会发展
④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人民群众创造了生活资料,说明人民群众是物 质财富的创造者,C 正确;AB 不符合题意;阶级斗争是 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D 错误。故选 C。
答案:C
3.(2012 年 6 月·广东学考双选)从“强国”向“富
民”的转变,是“十二五”规划的一大亮点,在经济发 展获得巨大成功后,将“富民”放在重要位置,显示中 国共产党执政更加以民为本,在新的历史时期将更关注 改善民生。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和
改造,故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应选 B。
答案:B
2.(2013 年 6 月·广东学考单选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
了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这说明人民 群众是( )
A.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解析:“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 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B 当选;AC 不符合题意;D 说法片面。
答案:B
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错因分析]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 部分,是其主体不是全部。 2.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错因分析]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 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2011年政治高考真题
必修部分专题一 专题二 生活与消费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专题五 公民的政治生活 专题六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专题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专题十 专题十一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专题十二
专题十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专题十四
专题十五 专题十六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选修部分选修2 经济学常识 选修3 选修4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选修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选修6 民道德
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考试)
年高考政治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含解析)(考试)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一、单项选择题Ⅰ1.盘点近两年的年度热词,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主流话语表现“强势”且凸显时代特色,正在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主心骨。
年度“热词”的产生表明( )A.人们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映 C.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一定的社会意识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解析:年度“热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项错误;B项错误,人们的意识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反映,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材料未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排除C项;年度“热词”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D项正确。
答案:D2.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B.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C.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D.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社会意识都不能决定社会存在,A项错误。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是不完全同步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C项错误,B项也不准确。
答案:D3.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虽不足以让人们跳出快生活的桎梏去实现“慢生活”,但“慢生活”的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回归自然、轻松和谐,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C.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解析:材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A项符合题意;B、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C项是错误的;故选A项。
201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核心资料:第十五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011届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核心知识转换资料:第十五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本单元复习策略】一、实施单元专题知识整合:本单元的复习要把握一个核心,认识一项任务,明确五对关系。
一个核心就是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项任务就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五对关系是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人民群众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价值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来源:]二、立足哲学体系,把握专题板块:本专题属于历史唯物主义板块,主要阐明了人类社会的本原,以及社会发展的动力。
通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可以明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同样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价值观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强化学习方法的讲练:本专题可以采取“核心突破法”,所谓核心就是“维护人民利益”。
从为什么要维护人民利益,怎样才能维护人民利益,来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核心知识解读】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源于社会存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多方面的,社会意识也以不同的形式和方面来反映它,不同的社会意识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存在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意识也必然要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优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2011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
2011 届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预习导学一、学习目标认识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解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论★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定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一致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点难点(加★)三、自主学习四、知识系统建构研究怀疑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
3.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和个人的发展拥有促使作用。
4.人们的社会地位不一样,需要不一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一样。
5.社会供给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练习反应单项选择题1.下边的漫画(超凡发挥)(作者:盖桂保)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A 要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认识能力B 要满怀必胜信心英勇地接受挫折与考验c要擅长经过度的累积去实现实物质的变化 D 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2.有一种风采叫关爱,有一种资态叫固守。
地震时,正在玉树孤儿院做义工的香港货柜车司机黄福荣为救援孤儿和老师不幸罹难。
他在义工的路上静静地走了十年,曾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曾在汶川灾区志愿服务了三个月“好人阿福”以生命的闪光实现了“平生做义工”的梦想,感人了千千千万的中国人。
他的事迹说明()A.人生价值是自我知足B. 实现人生价值要点在于主观努力c.人生价值是自我牺牲D.实现人生价值要点在于客观机会3.北京某地铁站旁,有一个由退休老人构成的“志愿服务站点”,这些退休老人在为行人供给义务指路服务的同时,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获取了快乐。
这表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②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客观条件③讨取和奉献是一致的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A.①③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4.“权为民用,即使是清风两袖,自当万古流芳传美谈;利为己谋,即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载殃后代。
高考试题分类分析汇编哲学生活专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绝密★启用前2011年高考试题分类分析汇编哲学生活专题16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考点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态的作用。
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作用,A没有强调社会心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出社会心态的作用;C符合题意,D与题目无关。
2(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11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答案】A5(2011高考山东卷2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最新高考政治试题分项专题16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012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1.2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据调查,200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企业出现了“招工难”问题,2009年以来,大范围的“民工荒”再次在这些地区出现,不仅缺工人群由技术工人扩展到普通工人,而且缺工的时间分布由“季节性”、“阶段系”向“常态化”、“全年性”转变,从农民工找不到工作的“民工慌”,到目前企业招工难的“民工荒”,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
材料二在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80后”、“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约占60%,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但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让他们遇到许多实际生活问题,一些不平等现象也让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党和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问题”。
(2)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10分)考点二:价值观(2012高考福建卷34)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说明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考点三:人生价值的实现(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
【解析版】2011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P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Word版含解析).pdf
,促进文化交流……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体现了妈祖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促进了文化的 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第(2)问切入点小,答案简洁,但是在答案组织时,要准确、完整地理解和运用社会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道理。其内容包括两点:一是从时间上看,社会意识有时会超前于、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二是从 反作用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不要出现知识点的遗漏。第(3)问较宽泛,可以将妈祖文化放在不同的文化 情境中理解,从而提出不同的举措。可以结合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发挥、挖掘妈祖文化的精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 ;结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加强妈祖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结合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妈祖 文化的与时俱进发展。 [2011·山东卷]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据材料回答23~24。 课标文综23.E1[2011·山东卷] 材料表明,我国( )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课标文综23.E1[2011·山东卷] D 【解析】 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刑法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样会保障和落实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不是扩大,故①的说法 错误;根据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问及时修正刑法体现与时俱进,体现了②的观点;在修正刑法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体现 了④的观点;材料显示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而不是决定权,故③的说法不符合意。 课标文综24.P1[2011·山东卷] 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课标文综24.P1[2011·山东卷] C 【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变化而变化,故C项正确;A项观点混淆了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是错误的;政治制度属于认识的范畴,应该是社会实践 决定认识,故B项观点错误;D说法错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回答8~9。 课标文综8.D2[2011·天津卷] 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衣 、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 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标文综8.D2[2011·天津卷] C 【解析】 本考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由对幸福的解读——有房住、 有田耕、有钱花可知,要提高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保证“有钱花”,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 ,保证“有房住”,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保证“有田耕”,②③④符合意。①说法与意不符。故选答案C。 课标文综9.P1[2011·天津卷]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 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课标文综9.P1[2011·天津卷] A 【解析】 本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幸福感以一定的物质财富 为基础”说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 立性,①②说法符合意。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 课标文综29.P1[2011·浙江卷] 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 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 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标文综29.P1[2011·浙江卷] A 【解析】 本考查社会基本的矛盾运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 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材料中心在于失业率、财富分配和意识形态影响政权更迭、内战等社会动荡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项解析专题十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说明:本套资料的独特价值在于:第一次搜集全2011高考全国各地全部政治试题15套,并真正地做到了认真审核和校对,好多试题答案都是网上首发文字版;并且做了详细的分考点解析,希望对广大师生能有所帮助!考点一: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2011高考北京卷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挂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心态的作用。
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社会心态是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重要的作用,A没有强调社会心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没有说出社会心态的作用;C符合题意,D与题目无关。
2(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2011高考江苏卷3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房展规划纲要》颁布后,人们认识到,观念变革是改革的先导,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应该是转变观念。
这一认识的依据是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其推动作用 D.社会历史是由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答案】A5(2011高考山东卷24)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
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本题答案选C.其它项不符合题意。
6(2011高考浙江卷29)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
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A【解析】政权更迭、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政治制度与上层建筑范畴,失业率、财富分配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作答本题首先排除④选项,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另外题干强调的是探究政权更迭背后的原因,而不是探究社会经济萧条、滑坡的原因,故排除③,①②符合题意,答案为A。
7(2011高考海南卷16)“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
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作用。
①④说法不对。
8(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
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
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
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
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
(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
(12分)9(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
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
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的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
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
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
(12分)【答案】(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但具有相对独立性。
妈祖文化随着社会变化而发展,同时又在世代祖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妈祖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察《文化生活》的主观题。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卷没有了文化生活的选择题,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活材料题。
这也吻合文化生活的学科性质。
第二问,是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学科综合题,本来二者就有密切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我们要展开叙述。
考点二:人生价值的实现1(2011高考广东卷35)幸福,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诸神之赐、来世之享、天赋权利等解读。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幸福是金钱的占有、幸福是奉献的喜悦等观点,分析这些幸福观,正确的理论出发点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然具有阶级性③社会价值观的主导者历来属于人民群众④正确的幸福观才是美好生活的航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1高考江苏卷23)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
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有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
这种学琴的方式问题在于①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②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③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④违背了人才成才的规律A①②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2011高考江苏卷33)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生?为一次奉献而忍耐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
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题干意思是说明,是否选择信守诺言、是否为了奉献而甘愿寂寞,人们都有各自的标准,反映了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确定的,C符合题意;价值实现不仅取决于人们的选择,还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A错误;人的价值因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价值选择而发生,B错误;D正确,但题干没有反映正确和错误之分。
4(2011高考四川卷28)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③个人的人生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可自然转化为现实④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2011高考天津卷5)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
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
A说法绝对,不选;传统与现代毕竟还有一定的距离和差距;B说法错误,具体内涵不能说亘古不变;C说法正确,体现了传统道德对我们的今天价值选择的影响;D说法不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C。
6(2011高考重庆卷31)2010中国年度公益人物L说:“公益不应该仅仅是出现灾难的时候的援手,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