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3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3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3
《新唐书·太宗本纪》 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命题立意] 本题以表格材料切入命题形式新颖,以史料实证的视角考查考 生甄别史料的能力。并考查考生时,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 理解和辨别。题干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 同叙述,要求考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4)从材料出处和注释中获取有效信息 在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每则材料后,一般要注明该史料的来源或出处,这是出 于命题科学性和严谨性的考虑。引文出处是对所引(选)用材料(史料)的来源进行的 说明(解说),材料的引文注释往往包含了解题的关键信息,包括引文的出处、作 者、文章写作的时间、文章的题目等。这些出处(说明)对于我们理解材料往往提 供了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经常能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材料的内容与思想。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2.论据具有充分性 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隐含 着重要历史信息,再加上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特别是很多字词古今差别很大,还 有从西方翻译过来的“译文”材料,保留了西方人“含而不露”的表达方式、幽 默性的“欧化语言”技巧,针对这一命题趋势,应注意对材料的巧妙辨别,获取 有效信息,论据要充分,体现史论互证。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5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5

2.走俄国的路——“以俄为师” (1)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表现:1918 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 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1919 年,李大钊写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影响: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毛泽东思想: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②邓小平理论: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 代化。
三、西方人文思想的发展 关 希腊先哲关注人本身,文艺复兴高举人文主义旗帜, 键 宗教改革呼唤信仰自由,启蒙运动以理性之光照亮世 词 界近代社会发展道路 1.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 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儒家思想的趋时更新 关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先秦民本思想;汉代大一统;宋明理学注重 键 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明清之际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词 这些都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趋时更新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1)创立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孟子将孔子的政 治主张发展为“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论”;荀子认为治国应 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的体系更加完整。
二、西学东渐、交融碰撞下的道路选择 关 键 词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势崛起和中华古代文明的落 伍, “走什么样的路”成了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重大抉择。 从走西 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最终到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人民的艰 难选择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4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4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 关键词 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对苏联建设模式进 行改革,收效甚微,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中国改 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 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抛弃了新经济政策,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和农业 集体化运动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由政府全面规划经济的 发展,使苏联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但是,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
1.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776 年,亚当· 斯密发表《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自由 主义经济理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最早制定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二次 工业革命后,美国和德国坚定地举起了贸易自由主义的大旗。 (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2)内容: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由市场调节社会生产,反对国家对经济 的任何干预。 (3)影响:促进了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但是也加重 了经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 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三种模式都各有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范围已从一个国家, 一个区域,发展到全球。“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 界各地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任何一 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 现得最为明显。
一、人类生产模式的发展演变 关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键 人类生产模式先后经历了农耕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 词 代”和信息时代
1.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1)集体耕作: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 最早的人类农业生产采用集体耕作的模式。 人们使用石器、木器、骨器集体耕作,分享劳动的果实。我国这一生产模式的代 表是井田制。 (2)个体农耕: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以家庭 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诞生。这一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3)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生产出现,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社 会生活。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培训----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与命题讲座课件 (共77张PPT)

2018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培训----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与命题讲座课件 (共77张PPT)
指向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与命题
2018年4月
一、宏观层面:一体四层四翼
新考纲将“立德树人、服 务选拔、导向教学”作为高考 的核心立场与基本功能,由此 设计和制定了能够充分体现这 种核心立场的“一体四层四翼” 高考评价体系。考试大纲还增 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 内容,积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凸显育人导向。
• 2016年全国卷Ⅲ40题明清与英国济贫制度 • 2016年北京卷37题 西汉与罗马,近代中英 教育比较 • 2016年天津卷14题中国与英国城镇化比较 • 2016年浙江卷39题孙中山与希腊平等思想
• 材料一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的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清统治者自豪地 说:“ 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 我朝者也 。”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全国耕地面积增加。据统计,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5493576顷, 1685年增加到 6078430顷,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已达7807290顷。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 据档案记载,1678年户 部存银仅333万余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7894万余两。在此基础上,顺 治年间全国人口仅为1000多万 ,到乾隆末年达3亿。 •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等 • 材料二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出使中国。他们在中国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 “在普 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 国人“每 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 泡着喝”。 强制征来拉纤的民夫“好些半光着身子的人,看上去缺乏营养,疲劳衰弱不堪”,“一名士 兵或小监督官 手拿粗重的鞭子一直驱赶、毫不留情地鞭打他们,好像他们是一群马”。在清王朝“人人 都沦为奴隶”, “政府的规章作指导,百姓的思想跟上,可以说肉体惩罚是官员赐给被罚者的恩惠,一 条确立的顺从原则 ,足以抹杀、消除人性的一切尊严”。 • ——摘编自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下篇 第一部分 聚焦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下篇 第一部分 聚焦

4.考查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要求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5.考查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 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高考示例] 1.(2017· 高考全国卷Ⅲ,T28)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 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 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 气之开, 人力诚难阻隔也。 ”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2)史料运用应坚持的原则 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原始史料。 一般而言,实物比文字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可信,影像 资料比纯文体资料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有史料 价值,关键是能否清晰正确的解读和使用。 ②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 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代性,只有从历史发展的 视野中掌握历史事实和史料运用,才能对历史解释做出正确、 客观、辩证的认识。 例如如何判断下列史料的可信度:
[目标解读] 一、历史解释核心能力的基本内涵 1.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 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 水平的主要指标。
2. 历史研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对认识客体进行直接的观察、 接触、实验、检测,进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历史的 发展直接或间接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科技、地 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需尽可能客观地、多角 度地、发展地、辩证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 历史解释不仅是解决历史问题,更是要凭借所形成的历史意 识,解释、解决现实的问题。
2.基础——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1)历史叙述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描述、记录,在理解的基础上, 得出历史结论,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知 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3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热点主题3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高考
热点主题三
大国崛起——敢问路在何方, 世界大国谁主沉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强调,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近代以来的大国兴衰和国际关系的演变来看,大 致可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欧列强主要是 英国主导时期;二战结束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苏主导时期;20 世纪 90 年代 初以来,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自新航路开辟的五百年来,各国人民为实现 强国之梦而孜孜追求,其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关于大国崛起这一热点主 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 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一定会和平崛 起。
2.英国的衰落:19 世纪中后期至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开始下降,“世界 工厂”地位丧失,经济地位动摇,殖民体系崩溃;追随美国。 (1)经济: ①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了凯恩斯主义,核心主张是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 预。 ②对中国:参与瓜分中国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③20 世纪 70 年代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所在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的力量。
一、“日不落帝国”的兴衰 关 键 词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参与殖民扩张与争夺,在斗争中 打败竞争对手,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英国最早开展 工业革命,率先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工厂”;二 战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1.英国的崛起:十七、十八世纪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国家。 (1)地理优势: 新航路的开辟, 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贸枢纽, 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之一。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 (共55张PPT)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史观引领——五大史观提升辨析阐释事物的能力 (共55张PPT)

史观一 文明史观——以文明史观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东西 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 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 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 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 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尝试应用〉〉 1.有史学家指出,关于当今世界发展模式,从不同的观察视 角„„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有)成熟的市 场经济模式、转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落后的市场经济模式„„(有) 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英美模式、 莱茵模式、转型国家模式、东亚模式、拉美模式等。材料体现出当 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 A.多元文明模式同时并存 B.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一统天下 C.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曲折前进 D.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方向
2.主要着眼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2)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 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 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和生态史观是新 课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标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 果的体现。文明史观以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为 基本线索,近代化史观以突出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 纵向发展主线,社会史观强调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全 球史观主要强调的是人类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生态史观 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 二轮复习指导----五大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二轮复习指导----五大核心素养

考向示例
(2017·全国Ⅰ卷,34)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 画表明(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D 判断该情景出现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斯大林格勒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该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重要转折点, “水力发电站”是经济建设上的成就,由此可以判断出漫画的时间 应该是二战以后,苏联的战后经济恢复,让某些人气急败坏,二战后, 美苏冷战,对苏联经济建设气急败坏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 家,D项正确。
三、史料实证 1.概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重视史料的搜 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在真实、可靠的 史料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和评判的能力和品质。它是进一步 养成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及历史反思素养的基础。基本原则 是:“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证探讨历史问 题,不能主观臆断,空发议论,也不宜罗列史实,没有观点。 应是史实与观点一致,观点统领史实,史实支持观点,评价 要有辩证思维,表达也要客观公正,不偏激。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调节)。 阐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三位一体,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 对经济结构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保持着地主经济的稳定。同时,地主经济又是 大一统的基础,只有存在大量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国家才会有充足的税收,用以供 养皇室和从中央到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没有儒家的正统地位和儒家国家学说 的指导,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也不能形成。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之间 的关系不能割裂,它们互为因果,相互适应、相互调节。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历史高考中的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高考中的五大核心素养

历史高考中的五大核心素养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对症下药时空观念官方定义: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通俗化:考查历史时间、具体事件的具体细节需要准备:知道事件发生先后,五本书里的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

除了看横向变化,还要看纵向中外对比拿一道高考题看看例1(2017年江苏卷单科历史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的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

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C )A.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B.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C.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D.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看着书,1689年英国已经确立了君主立宪,D排除;读题,大概是说议会否定的法案最后还是通过了,B排除;再看为什么,①是国王威胁,②是强大民意,如果这题考查《权利法案》后国王还有十分大的权力,这句话就多余了!而且再看1701已经有《王位继承法》啦,1721责任内阁形成,一派民主化的发展态势A,绝对不可能。

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史料实证官方解读: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预测押题: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4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预测押题: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4

[活用——预测押题]一、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重要历史概念1.(2017·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部制与西方近代的分权制衡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而后者则是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北朝的贾思勰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农学家,其代表作《齐民要术》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故C项正确;《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而非黄宗羲的著作,故D项错误。

答案: C二、运用历史解释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2017·曲师大附中模拟)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开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解析:题干材料中中方引用《济远航海日志》的记载,日方引用日本出版的《二十八年海战史》,虽然双方记载明显不一致,这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历史解释。

答案: A三、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史学理论3.(2017·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

这说明( )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D.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任何的考古等证据来证明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这属于典型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项错误;材料中曹操的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而且西晋陈寿对曹操形象的描述也未必是准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儒学思想的提及且从西晋至南朝儒学地位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故C项错误;由于西晋时期的陈寿对曹操所持的是称赞的态度故而对其大加赞赏,相反南朝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由于对曹操持否定态度而在作品中对曹操的形象大加鞭挞,故D项正确。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一)

2018届高考历史(专题版)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通史融会贯通(一)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1.政治 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三省体制逐渐形成;选官采用九 品中正制。 2.经济 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烧出 白瓷;出现“草市”。
3.文化 (1)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形式:南方田园诗和北方 的民歌。 (2)书法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王羲之(书圣)、王献之;钟繇、王羲 之对楷书的贡献;出现突显个性的文人画,东晋顾恺之不仅擅长丹 青,还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3)佛道传播,三教汇流;儒学危机。
二、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 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秦汉时期的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秦汉文化 作为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中央集权遭到 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 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 (1)开创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先河: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开始 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历史,结束了文化开放的历 史。 (2)开创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时代:造纸术发明并得到改进,地 动仪发明、《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氾胜之 书》问世等。 (3)汉赋的繁荣:汉赋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气势恢宏的时代。 (4)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与世界交流:一方面,借助丝绸之路 的开辟,中华文化开始传播到西方,对西方影响深远;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如佛教文化的引进和传播。
2.经济 (1)农业: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 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 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2)手工业: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 (官办);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南 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开辟丝绸之路,产品外 销。 (3)商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坊市制。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2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2

[ 解题指导]
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
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 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 A 项 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 B 项错误;汉 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 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 C 项正确;汉武 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 来越小,故 D 项错误。 [ 参考答案] C
二、高考命题经典例析 1.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7· 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 知( )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公元纪年 前 195 年 前 164 年 前 144 年 郡级政区 15 郡 24 郡 68 郡、国 10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 命题立意] 本题立足时空观念迁移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题干中表格 按时间顺序列出汉高帝到汉武帝,又按空间顺序列出各自在位期间郡级政区设置 的数量,综合考查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实践与矫正,西汉初年,汉高帝刘邦为了巩 固统治,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成为分裂割据势力。汉 武帝即位后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史料浩如烟海,历史现象纷繁复
杂,如果没有一定的时序性和空间感,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就会张冠李戴、思维混 乱。因此,掌握“时空观念”应该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学会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能够知道划分历 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如公元、世纪、年代、时期等;能从历史年表、历史 地图中获取所需的信息;能对相关事件建立时间轴,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能按 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理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1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1

攻略—备考指要
一、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 1.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把钥匙。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有活动中首要的、也是最基本 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和具体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关系, 的实践活动, 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因而也决定了上层建筑中的政治统治形式、法律制度、 哲学思想以及文化艺术的状况等等。 2.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发生了 大变革。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百家争鸣活跃, 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认识中国汉字的发展规律, 体现了以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汉字的发展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反映了文字的继承性和发展性。汉字发展受 到书写工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发展相关。
[ 解题指导]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
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 “学在官府” 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 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 A 项正确;从西周 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 主,故 B 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 C 项 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 D 项错 误。 [ 参考答案] A
[ 命题立意]
抗日战争是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华
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坚定的基础。以唯物史观看待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变化,从“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视角,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山东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 组织力量的壮大,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的综合能力。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4

2018届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素养4

[ 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
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 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 分)原因:实行改革开 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 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 分)(“示例”只作阅卷 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2.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2015·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 成的历史原因。(12 分)
[ 命题立意]
近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弘扬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中国文化建设
[ 命题立意]
本题转引了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活动的两种历史叙述,
强调只有对历史叙述进行精慎的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重要性。对于引导 中学教学注重史学方法传授、概念辨别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较好的落实了 新课标修订后的要求,体现了对核心素养考查的趋向。
[ 解题指导]
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 A 项错
(4)在历史研究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共同点和差 异点,也可以从拥有共同本质的现象中找到各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横向 的比较,可以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问题,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增加对历史 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综合分析能力。从横向比较中发观历史发展中的区域性异同, 克服历史研究中的片面性。 从历史的纵向联系中发现、 揭示社会历史的演变规律。 从纵向与横向的综合比较中,从更高的全方位角度整体把握历史的进程。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6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诠释6大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6
二பைடு நூலகம்通史历史
高考
主题演练
二、“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世界各国的 关键词
发展与共同进步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1.“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 (1)“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加快发展,统筹国际国内关系,构建全方位开放 新格局的必然要求。“一带一路”战略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2)推行“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我国审时度势,有效统筹国内关系,调整国 内不协调因素,促进我国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拓展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 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从而缩小东西方的差距,实现平衡正常的经济文化发展繁荣 的大局面。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主题演练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 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欧非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 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
1.秦汉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主题演练
2.隋唐是丝绸之路的全盛时期 (1)隋唐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状态,社会环境稳定,加强与西 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唐初以后的两百年,是丝绸之路通畅,贸易发展,经济交往顺畅的全盛时 期。自贞观以来,唐与西方的大食、印度等建立了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关系。 (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 期。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主题演练
3.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迅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学科前沿_五大素养引领历史学习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学科前沿_五大素养引领历史学习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传统官方史料转向民间的遗嘱清单、 赡养协议、孤儿院记录等资料,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情 况,故B正确;材料没有对官方史料和民间史料的可信度进行比较, 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史研究的方法问题,而不是其走向没 落,排除C项;材料无法证明西方社会矛盾尖锐激化,排除D项。
答案:B
2 0 2 1 届高考 历史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学 科前沿 _五大素 养引领 历史学 习(共 16张P PT)
2 0 2 1 届高考 历史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学 科前沿 _五大素 养引领 历史学 习(共 16张P PT)
●三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 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学是一门实学,对历史的探究是以求真求 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 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有一分史料说一分 话”。史料既是我们揭示历史真相不可或缺的证据,更是我们评析历 史人物、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既是历史 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学会如何搜集、辨别、选择和使用各种历史资 料,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和有效信息,并经过思辨与探究而判断史料是 否可以作为实证的证据,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答案:C
2 0 2 1 届高考 历史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学 科前沿 _五大素 养引领 历史学 习(共 16张P PT)
2 0 2 1 届高考 历史二 轮专题 复习课 件:学 科前沿 _五大素 养引领 历史学 习(共 16张P PT)
●二 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 观察、分析的观念。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最基本要 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要培养 学生科学地使用与时空有关的概念术语、古今地图、大事年表等等阐 述中国及世界进程;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中获取所需 的信息;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 进行考察。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5

高考历史大二轮通史复习课件:从历史到前沿——求真谛聚焦5大核心素养 素养5

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
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命题立意] 本题以 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创设新情境,考查经济体 制改革,与当下深化改革相呼应,为学生提供了正确的历史观、改革观,达到了 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理 论探索,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策的 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了 1953 年以来推行的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攻略—备考指要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
二轮通史历史
高考
解读—对接高考
攻略—备考指要
活用—预测押题
一、中华美德——从家到国,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1.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价值观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认识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在近两个世纪驱 逐外侮、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它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今天,在 培育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家国情怀”也有了新的发展。
价值观。
[解题指导] 从材料信息可知,《向导》指出,军阀割据下战乱不可避免,只 有打倒军阀,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和平。也就是说,“打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命题立意]
本题以表格材料切入命题形式新颖,以史料实证的视角考查考
生甄别史料的能力。并考查考生时,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 理解和辨别。题干提供了官修史书中关于唐代初期唐军与薛举泾州之战的四种不 同叙述,要求考生确认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部分。
[ 解题指导]
材料“唐武德元年”,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说明此时李世民
二、探究历史的途径——论据的充分性 1.史料具有典型性 高考命题史料的选择,都是命题专家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史料可大可小, 亦可远可近。“大”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诉求,“小”指具体的知识和能力目 标,“远”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近”指为高考综合能力的考查服务。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 (唐朝将领 ) 及薛举战于 泾州,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 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新唐书· 高祖本纪》
《新唐书· 太宗本纪》
2.推出结论的依据 (1)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一般来说,史料愈是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就愈是全面。史料愈原始、可靠,愈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任何一个历史结 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 (2)历史高考不需要考生再去搜集史料,它只需要你对命题专家提供的史料加 以正确的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专家设定的问 题加以论证而已。
第二部分
主题串讲
直击高考
素养 3
史料实证——学科核心方法,强调灵活考查
解读—对接高考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 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 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 史学的重要方法。
3.论从史出的例证 (1)人类对于历史的了解、认识与研究基本上都来源于史料,史料实证是学习 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 (2)探究史料论从史出 史料 达· 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现象服从客观的必然规 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 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 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论从史出: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提倡开拓冒险精神。
二、高考命题经典例析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不同史籍有关同一事件的历史叙 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 出处 《旧唐书· 高祖本纪》 《旧唐书· 太宗本纪》
尚未称帝,故 A 项错误;据材料“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 薛举战于泾州”可知,泾州战役的主帅是李世民并非刘文静,故 B 项错误;综合 分析材料“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不利而旋”“刘文 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诸将为举所败”可知, 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 C 项正确;“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只能说 明李世民患病对战役失败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说明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 故 D 项错误。 [ 参考答案] C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有关赫鲁晓夫回忆录的史学价值 (2017· 全国卷Ⅱ)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 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 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
一、高考考查基本要求 1.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 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 常态。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从能力考查的角度 来说,则是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攻略—备考指要
一、学习历史的方法——史料的可靠性 1.史料来源的辨析 (1)我们一般所说的史料,就是那些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 迹,包括遗留下来的实物、史书记载和口口相传的一些民间传说。史料实证指对 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 (2)史料实证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 懂得论从史出, 要学会用历史证据说话, 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并且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懂得和学会辨别 各种史料的真伪,辨析史料作者的意图,并且分析其来源和价值。
[ 命题立意]
以赫鲁晓夫回忆录为切入点,考查对史料的认识能力。材料所
述的回忆录属于二手史料,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事人的历史史实,但受时代 阶级立场等方面的影响。
[ 解题指导]
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
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 述作者的事迹,故 A 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 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 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 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 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受政治环境影响,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响,故 D 项正确。 [ 参考答案] D
2.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问题理解能力 高考考查侧重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 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以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观点论证能力 依据材料给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 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考查“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